当代吴国民俗的变迁与特点

当代吴国民俗的变迁与特点

一、当代吴地的民俗变迁及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郭晨晖[1](2021)在《婺剧西吴高腔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崔浩[2](2020)在《吴文化视野下的苏锡常书院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是吴地中心,面湖背海,航运发达,交通方便,吴地处在南北交通的要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吴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吴地的农业、手工业水平自唐以后逐渐领先,发达的经济和充足的物质基础为吴地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吴文化内涵丰富,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更新和演变,其中刚与柔贯穿了吴文化整个发展过程。吴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多次人口变迁后,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吴地并存。吴地人民重文崇儒,在明清时期状元、进士人数一度达到高峰。苏锡常工匠技艺高超,建筑处理精巧细腻,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美誉,蒯祥、计成、姚承祖皆出于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吴地灿烂的建筑文化,在传统建筑中,书院建筑作为文人建筑拥有地域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双重属性,成为反映地区文化的重要建筑类型。苏锡常地区书院建筑众多,分布广泛,文化特征明显,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苏锡常书院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书院建筑与吴文化具体关联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苏锡常书院建筑的发展与遗存状况、吴文化的发展与特征、吴文化对书院建筑的影响。本论文以遗存较好的书院建筑为线索,基于文献史料整理、实地调研,梳理并总结吴文化特征。以吴“形”、吴“意”、吴“匠”为契入点,深入挖掘吴文化对书院建筑的影响,并以正谊书院、东林书院、二泉书院为例,分析其对书院建筑选址、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建筑单体的影响。最后,与其他文化区书院横向对比,分析并凸显书院建筑所呈现的吴文化特征。根据研究的内容,全文共五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从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做全面的阐述。第二章书院的兴起及在苏锡常地区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对苏锡常书院产生的教育背景、历史沿革、分布状况做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案例做实地调研。第三章吴文化的发展与特征。对吴文化的发展过程梳理,分析其形成、发展与变异、定型三个阶段的发展背景与特点,从吴“形”、吴“意”、吴“匠”三个点出发总结出吴文化刚柔相济、志趣高远、礼俗并存、重文崇儒、技艺高超、精巧细腻六个特点,并对这六个特点的含义、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展开分析。第四章吴文化对书院的影响探索。以正谊书院、二泉书院、东林书院三个在选址、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建筑单体有典型特征的书院作为案例,分析吴文化的六个特点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影响方式。第五章吴文化与其他文化区书院建筑比较。将湖湘文化的代表性书院岳麓书院和中州文化的代表性书院嵩阳书院,与吴文化区书院建筑特征横向比较,分析并凸显出苏锡常书院区别于其他文化区书院的特征。

韩亚婷[3](2020)在《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的艺术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桃花坞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南方地区民间美术样式,其题材十分广泛,深刻地反映出了吴地人民的民俗风情、日常劳作和文化需求,寄托了他们美好的希冀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审美内涵,堪称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雍乾版《一团和气》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自然完全反映出了桃花坞年画繁荣时期的典型特征。《一团和气》也因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美好的寓意而广泛流传,备受民众的喜爱。本文围绕雍乾版《一团和气》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其研究价值、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方法及思路,并将创新点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第二章对年画《一团和气》的人物形象进行考释,“一团和气”的题材可追溯到明宪宗所绘的《一团和气图》,以宪宗画为依据,将这一图像与现存其他相类似的图像进行对比论证,并梳理了“一团和气”这一题旨的流传与变化。第三章对雍乾版《一团和气》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分析,从构图、造型、刻线、色彩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探讨了这幅典型的民间木版年画作品的整体面貌,归纳总结出其艺术特性。第四章先将雍乾版与同地区嘉庆、清末以及民国时期流传的《一团和气》进行比较研究,又与不同地区的湖南滩头版、河南朱仙镇版同题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形象的认识。

吴沁茗[4](2020)在《金坛方言词汇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坛区隶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方言内部存在差异,金坛东部属于吴语方言区太湖片毗陵小片,金坛西部受江淮方言影响较大,属于江淮方言洪巢片。金坛方言由吴方言与江淮方言共同影响发展而来。目前金坛方言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且大多集中在语音、语法方面,词汇研究成果稀见。金坛方言词汇的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还未展开,词汇的专题研究有着较大的挖掘空间。本文以金坛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表为调查工作底本。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描写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调查点六名发音人进行金坛方言词汇调查,根据田野调查整理出金坛方言词汇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金坛内部三个点的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并将金坛方言词汇分别与普通话和通东方言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对金坛方言词汇进行专题探讨,包括地名词、谚语、詈语三个专题,拟揭示金坛方言词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四章对金坛方言词汇进行专题研究。第一章为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对比。从金坛区内部选取金城镇、尧塘街道、直溪镇三个方言代表点展开词汇调查,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三个方言点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三个方言点之间的内部差异。金坛方言内部在数量、植物、天文地理、服饰饮食这四个类别中有着比较高的一致性,每类的相同度均在50%以上。身体医疗、代副介连词这两个类别词汇相同度较低,两类的相同度不超过30%。经过不同点人们之间频繁的接触、方言词汇相互渗透交融、普通话的推广以及老派词汇的日渐消亡,方言内部相同率也会不断提高。而三个方言点之间不同词汇的比例为56.67%,方言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知了”在金城镇说成“蚱□[ia21]”,在另两个点都说成“螀蟟”;“凉”在金城镇说成“冷”或者“冰瀴”,在另两个点只说成“冷”;“后悔”在直溪镇说成“懊悔”,在另两个点说成“懊憦”。而造成词汇内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发展、语言接触和语言认知。第二章为金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从词形、词义、造词理据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词形方面,金坛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许多音节数量不对称、有音无字、形异义同的词汇。“□[d?]”、“佬”是金坛方言中的特殊词缀,例如:梨□[d?]、哑巴□[d?]、鸽□[d?]、草棚□[d?]、种田佬、圆圆佬、绿佬、嗲家佬等。其中“□[d?]”缀在金坛方言中大部分与普通话中的“子”缀功能相当且使用频率较高。词义方面,金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上存在差异。造词理据方面,金坛方言词汇主要在根据事物自身特征造词和根据人们的心理造词方面有特点,与普通话词汇存在差异。第三章为金坛方言词汇与通东方言词汇的比较。通过提取二方言中形同义同、形近义同、形异义同的词汇进行比较,初步确定二方言共有的词语以及各自的特征词。归纳出二方言中具有特殊规律的词汇进行比较,差异主要表现在二方言所共有或各自拥有的特殊词缀上。二方言与普通话完全不同但相互之间词形相同的比例为12.5%,与普通话、金坛方言词形皆不同的四甲方言词汇比例为27.83%,与普通话、四甲方言词形皆不同的金坛方言词汇比例为39.5%,金坛方言与通东方言之间在词汇上异多于同。地理位置、受到江淮方言影响程度、文化背景、地方特色是二者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第四章为金坛方言词汇专题讨论。分地名、谚语、詈语三个专题对金坛方言词汇展开进一步研究。金坛地名中双音节词为主要形式。最常用的构词方式为“专名+通名”式。通名和专名种类繁多,例如带有金坛方言词的专名有大坝头、松窠里、寄娘塘、鸦雀沟、羊脚爪等。地名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其中借代与用典比重较大。金坛谚语按照辞格角度分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五类,例如比喻类谚语“绸弗搭布、穷弗搭富”、“念书弗知意,等于啃树皮”。金坛独有的文化内涵在与自然、农事、处世方面相关的谚语中得以体现。金坛詈语主要与身心缺陷、品性特质、性、货物、动物、鬼神、种族意识、生死等方面相关。既可以无对象使用如“哼娘的,家勒钥匙忘煞得带!”还可以反用表示打趣如“老弗正经”、“小老卵”、“细瘟丫头”等。

高原[5](2018)在《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乡土景观、地域景观、国土景观都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城市景观隶属于国土景观的一部分。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进程。在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出现“千城一面”、景观同质化的现象,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受到威胁。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对镇江历史城市的发展变迁进行研究和总结,梳理历史城市营建经验,不仅是镇江城市风貌保护的基础研究工作,更能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带来有效的建议与指导。镇江地处长江南岸、宁镇丘陵与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镇江是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在古代“以船为马”的江南地区是思想文化较为先进的区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镇江城市营建与发展的过程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本文以镇江历史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景观体系与城市空间营建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研究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核心内容分为历史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以及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特征三个部分。首先,历史城市发展地域环境的研究放眼宁镇地区,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农田、水利系统在区域尺度下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其次,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叙山、叙水、营城、治野、塑景、成境几个方面。通过分层分区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研究,解读复杂的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第三部分为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历史城市在营建过程中受到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传统哲学等观念的影响,通过“望”的方式体察城市环境,通过视廊、轴线等方式组织城市空间。城市轴线和视线廊道直接影响城市空间,是城市景观特征的最直观表达。城市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建筑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包含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在历史进程中,镇江城市逐渐形成了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山—水—城—景一体的城市景观体系。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不断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研究总结了不同时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和空间营建特征:“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环水绕,三山成境”、“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总结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总体特征为“山丘纵横、长江天堑,农耕立本、漕运兴城,山城相嵌、运河血脉,山峦为骨、人文成景”。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为“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经验”、“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营建视野”、“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五方面经验。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进行研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科对镇江城市及镇江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不仅对当今城市发展和建设有指导作用,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基础。

龙国治[6](2017)在《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文中指出语言类型学,必须以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前提,因为从个别的语言材料是归纳不出类型来的。语言地理类型学,除了大数据的前提以外,还必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语言类型学,特别是语言地理类型学在中国会姗姗来迟。我有幸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我的导师积二十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庞大的汉语方言数据库。他给我提供了1283个汉语方言音系库,可以做汉语方言语音的共时类型分析。又给我提供了1000个汉语方言字音库,每个库包括几千个汉字的读音,可以做汉语方言的音变类型分析。我导师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又为我提供了研究平台,光是空间数据库就有四百多万个方言点的地理数据,使我有可能绘制精确的语言地图。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新的音位观、音节理论、记音规范、历史层次分析、共演区概念、汉语方言的形成模式、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的方法,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不过数据库的材料来源良莠不齐,各人的记音方法也各不相同,尽管我们做了几年的校对,规范,材料还会有不少的错误。不过,我们是在海量的材料当中,进行类型归纳、规则提取,本身就是一项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就是统计,以量的规模来弥补质的不足。本文最重要的创新。1、以音节为基本内容的语音类型学分析,这与西方以音位为基本内容的分析不太一样。2、引入音变类型的概念,从而使语音类型进入到历时的领域。3、首次公布了汉语方言的一些类型特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十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章节安排、材料来源以及使用符号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共时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第二章是从音系理论上把汉语音系结构同西方音系学理论统一起来。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语音的共时地理类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历时篇,从第六章到第十章。第六章阐述音变类型及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同演区理论。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提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时地理类型:百越语时期、三国时期、唐五代十国时期不同地理类型,并依据音变类型,得出它们的同演区,把它与历史行政区相比较,客观分析汉语方言形成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荣侠[7](2017)在《16-19世纪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拟对16-19世纪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由建筑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角度,选择同操吴语的越海民系聚居区内(吴越文化地区),苏州与徽州民居聚落、民居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这是基于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跨区域建筑文化异同与互动关系的研究。民居作为物质载体,受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两地民居建筑文化一方面有着共同的基因内核,另一方面受特定社会、历史与自然环境影响,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对立。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是地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复杂系统。本文运用模式比较法、区域比较法、比较建筑学、地图法等相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这一复杂文化体,构建两地民居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系统框架;力图通过民居外在物化形态的异同,探究其精神形态的异同;通过归纳和凝练,系统探究两地民居建筑文化的异同与缘由,发现显性表象下的隐性关联。具体研究中本文选取两地具有典型代表的民居聚落和传统民居,探究中明以降至清末,两地传统民居的聚落形态、建筑形制、建筑风格、营造技艺、建筑艺术及其建筑材料的应用,结合明清两地社会形态、宗族制度、徽商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透过民居建筑文化的外在表象,发现其背后隐喻的文化精神内核层面的异同与变迁。认为两地民居基本形制的生成与规律,与历史、社会、宗族、家庭等因素紧密相关,并渗透着宗法、伦理价值取向、风水等共性特征。在共性文化基因之下,两地民居又衍生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特征,这属于同质精神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不同表述。此外本文还对两地民居建筑聚落、民居建筑技术与装饰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两地民居建筑不同层面文化的传递趋向。第一章,着重探讨两地地域文化的生成与互动关系。从苏州与徽州整体社会的角度,通过总结两地的历史渊源与交通形式特征,阐述两地的区位差异,追溯汉民族的形成与我国东南地区百越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称,遁寻明清之前吴越文化的转型与变迁,阐述汉民族迁徙对吴越文化圈精神气质的影响。并从历史的角度,对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与明清成熟期以后的吴徽文化进行了比较与变迁分析。第二章,侧重分析两地社会组织与民居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社会组织与形态的角度切入,分析汉民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宗族社会的关系,认为苏州与徽州社会的宗族以及徽商阶层的存在,对苏州和徽州两地的民居形态造成了直接影响。徽州比之苏州的人地关系更为紧张,其一表现为人均占有耕地的不足,其二表现为耕地质量的不足,进而催生了徽商在明清时期的崛起,其雄厚的商业资本在苏州促进了多元化社会架构,瓦解了宗族社会,在徽州则是固化了宗族社会体系。两地宏观社会组织的差异是导致民居建筑物质具象形态差异的重要诱因。第三章,由苏州与徽州民居聚落环境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两地民居聚落选址皆以“水系”为魂,然苏州民居聚落、村落沿水道呈“网状分布”,而徽州民居聚落则是沿江河呈“线状分布”;在经济生活中两地聚落的功能也有显着差异,苏州以商品经济为主导成为地缘型村落,具有商品的生产与转销职能,而徽州则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谓之血缘型村落,更多履行商品的转运职能。民居聚落布局形态方面,苏州比徽州山区要丰富,发展出了鱼骨形空间、均匀化空间布局和阶梯状空间三种方式,而的徽州只有块状布局和塔形两种。两地聚落选址、分布与类型的差异,映射着两地聚落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两地典型民居,对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形制、平面布局、组合变化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意境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地主体居民,在上千年的礼制、孝道、尊卑伦理等共同精神观念的浸润下,两地民居建筑的形态差异及其保持的鲜明个性。认为苏州与徽州地势、地貌环境与人口数量之间矛盾的差异、以及两地社会对于传统宗族与家庭之间认知关系的不同,是造成两地基本形制差异的重要因素。第五章,对两地民居典型的风格、形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由宏观的民居外部空间形态到中观的建筑色彩,直至微观的典型构件特点,如对马头墙、门楼式样的分析与比较,发现两地民居形式特征的隐喻的文化差异。两地民居建筑形式上的共性与个性,反映在中国传统礼制制度中,体现出以孝道和尊卑有序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两地民居建筑有着相同的元素,但两地民居有依据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衍生出地域化的亚种,丰富了两地民居建筑的风格与典型特征。第六章,对苏州与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大木架及其营造工艺进行研究。依据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与徽州工匠营造技艺体系,由两地民居的大木作为切入点,研究两者空间性与时间性的异同,认为由于两地地域与社会形态的先天性差异,导致了后天方面两地民居自大木作及营造技艺在发展、形态的不同步,徽州相比苏州民居的构件与技法,古法痕迹更多。纵然苏州徽商在明清时期执掌商业资本牛耳,对两地整体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形态的塑造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在两地民居营造文化交流中,终未促成大规模、跨地域、呈系统的营造技艺交流。第七章,对两地民居中的“木雕、砖雕、石雕与民居装饰艺术”进行比较分析。传统民居中的装饰艺术最为直观与显性的映射于民居文化,苏州与徽州的建筑材料、色彩、结构、形制乃至气质都极为类似,但这种“形似”却包含着对“神似”的对立。深入的剖析苏州与徽州地区典型民居的装饰题材、艺术特征、工艺特征,进而分析两地间社会意识、习俗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两地民居“三雕艺术”选用的题材与表现手法来看,两地民居表现出崇尚儒家文化、道德说教以及趋吉避凶的共性,但在苏州民居的装饰题材更侧重于人文与风雅属性,而徽州民居更强调伦理纲常与耕读意识。建筑色彩皆崇尚平实与朴素,粉墙黛瓦与灰色清水砖,构成了两地民居“黑白灰”的主色调。第八章,基于建筑类型学与传播学理论,探讨当今社会环境下,两地民居建筑文化如何创新、传播与传承问题。从建筑文化本体角度,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是两个体系完备、形式健全的文化体系,也是开放与包容的文化体系。创新既要立足于本地域文化,自觉地无意识的去发展原有形态,使得传播的主干内容和信息不至流失和扭曲,又要放眼整个社会化大发展形式,兼容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对立统一,不被民居建筑的固有具体形态所障目,同时传承民居建筑显性与隐性的文化属性。传承和传播的内容,是本质与核心问题;并认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需要主动融合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促使民居建筑文化的对思想观念、审美心理和创作手法形成新模式,创新完善建筑功能类型和建筑形式。苏州民居建筑在较为灵活的高级文化领域辐射徽州民居,如民居形式特征、装饰艺术及其技艺,而徽州民居建筑则在较为保守的初级文化形态影响苏州民居,主要体现在民居的干阑式结构和穿斗式木构方面。总之,民居建筑文化是人与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各种作用力互动的外在表现,这不仅体现在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对于其他地域民居建筑同样具有普遍性研究意义。两地民居聚落所处区位环境的差异,表现出的不同力度的中原王朝文化向心力,即两地具体的社会形态结构、原住民的心理文化素质、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差异,徽州民居文化与中原文化属于传承关系,而苏州民居文化与中原文化更类似于一种辐射关系,两地文化的流动方向以徽州向苏州为主。这些综合因素的互动关系,使得两地民居建筑在民俗性格、文化特征、建筑形制、装饰艺术等方面出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周芳[8](2014)在《论陆文夫小说中的市侩人物形象》文中提出陆文夫是当代文坛的一位小说名家,他凭借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独特开阔的视野,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小说作品。相对与其他一些当代小说家,陆文夫的创作数量不算多,但是作品善于变化和突破。纵观陆文夫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和新时期,新时期是其创作的成熟期。他的小说自发表以来就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50年代、60年代对于陆文夫的研究多贴上了阶级的标签,极少有论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进行批评。直到20世纪80年代,评论界才真正从艺术角度对其创作进行研究,研究的领域和视角都有了新的开拓。学术界对于陆文夫创作的研究比较广泛,但多从地域文化特色、主题、历史感、艺术风格等入手,对其小说的人物形象研究尚显不足,且以往的研究者多注重对陆文夫单个作品中人物的分析解读,对其小说中一个显着的人物群体,即市侩形象缺乏系统性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陆文夫小说的市侩人物形象作为研究的论题,试图梳理一系列市侩人物形象的主要类型,分析人物形象形成的动因,进而探讨他们身上显示出的独特的书写方式和审美价值。本论文从文本出发,采用文本细读法,对陆文夫小说中的市侩人物群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试图以陆文夫的代表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典型市侩人物的分析,结合作家创作的个人因素、时代背景和传统思想的影响,进而探究市侩人物形象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通过文本细读描绘陆文夫小说中的三类市侩人物形象:市井小民、风派人物、官场寄生虫。通过对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出每一类人物的特征。陆文夫在塑造苏州小巷市井小民时,注重勾勒他们身上小家子气、自私自利、见风使舵、善于嫉妒的特征,这部分人彻底扮演了民间“侩子手”的角色。风派人物往往诞生于政治微妙敏感的特殊时期,这类人群心思敏捷,善于洞察世相,是市侩人物的集大成者。作者在刻画官场寄生虫时毫不留情地将他们中庸陈腐、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的本性揭示给读者看,还不时加以适当的讽刺。第二章在陆文夫自身阅历、时代背景和传统思想的三重因素下阐述市侩人物形象的生成原因和形成语境。从作者因素来说,由于政治原因,他的创作经历沉浮,人生也如此,因此对于生活的体验不断加深,眼光也日趋敏锐,对人性的表现颇为深刻。从时代背景来看,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不能不决定于所经历时代的环境背景。从传统思想上来看,市侩人物身上的劣根性和弊端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腐朽思想的传承。第三章概括了陆文夫小说中市侩人物形象的书写方式,进而评价市侩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论述市侩人物形象丑陋人性的重要启示作用,以及市侩人物群像的文学史价值,对丰富当代小说人物画廊、促进当代文学传承、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学史意义。

余佳音[9](2013)在《江浙沪交汇处田山歌调查研究 ——以《五姑娘》为例》文中提出江浙沪交汇处的田山歌是指那些生活于长三角相交地区的劳动者在田间劳作时所演唱的歌曲,其结构庞大,旋律婉转极富有韵味,演唱者嗓音高亢.本文共分五个章节,选取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以及江苏省芦墟镇这三个地方作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分别从三地的地理文化环境、各地田山歌情况以及传承发展着手,全面的对江浙沪交汇处的田山歌进行一个调查探索。在各地田山歌情况调查中又分别从曲调种类、演唱结构、各曲调田山歌落音情况、调式音阶及旋法、节奏节拍与速度、虚词衬词的应用、演唱题材以及演唱方法几方面入手,借用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作为研究主体,较为详细的对江浙沪交汇处地区田山歌的进行梳理总结。

兰晓敏[10](2012)在《山西省移民村落民俗生活调查研究 ——以山西吉县屯里镇为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吉县屯里镇回宫、庄子、太度、桑峨四个移民村的调查研究,阐述屯里镇移民村的移民情况,呈现隐藏在移民村背后的社会历史记忆,探析移民村民众生活的民俗融合过程,从而揭示山西移民村落民俗变迁在地方社会融入过程中的特殊意义。本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绪论从研究对象与范围、文献综述、选题目的与意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概括介绍。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吉县屯里镇移民村概述”,从宏观的社会生态背景出发,对屯里镇的社会生态以及回宫、庄子、桑峨、太度四个移民村的地名由来、移民情况进行概括介绍。第二章,“吉县屯里镇移民村的移民因素”,分析屯里镇移民村的移民原因,分别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移民群体在迁出地的社会身份对移民进行分类,从而挖掘不同身份的移民对迁入地发挥的不同作用。第三章,“吉县屯里镇移民村的民众记忆”,从移民离家的苦难记忆、移民迁徙方式及途径的记忆和移民定居生活的记忆三个方面来挖掘移民群体的社会记忆。第四章,“吉县屯里镇移民村的民俗事象”,对移民村的民俗事象进行分析,通过田野调查,把移民村的节日民俗、礼仪民俗、民间信仰、传说故事作为实证材料,展现移民村民俗交融后的生活样貌,从而揭示出移民民俗文化在社会重构中的重要意义和功能。结语部分是对文章总体内容的概括,并总结了屯里镇移民村的民俗融合过程,以及移民文化带给地方社会的特殊意义。

二、当代吴地的民俗变迁及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吴地的民俗变迁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吴文化视野下的苏锡常书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及概念
    1.3 既往研究概述
        1.3.1 国内研究概述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书院的兴起及在苏锡常地区的发展
    2.1 书院产生的教育背景
        2.1.1 中国传统教育机制的发展
        2.1.2 传统书院的源起与演变
    2.2 苏锡常书院的历史沿革
        2.2.1 苏锡常书院的发展
        2.2.2 苏锡常书院的分布
        2.2.3 苏锡常书院的类型
    2.3 苏锡常书院存续现状
        2.3.1 苏锡常书院存续现状调查
        2.3.2 基于存续现状筛选调研案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吴文化的发展与特征
    3.1 吴文化的发展
        3.1.1 唐之前-吴文化的形成
        3.1.2 唐宋-吴文化的发展与变异
        3.1.3 明清-吴文化的定型
    3.2 吴文化特征
        3.2.1 吴“意”:刚柔相济,志趣高远
        3.2.2 吴“形”:礼俗并存,重文崇儒
        3.2.3 吴“匠”:技艺高超,精巧细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吴文化对书院的影响探索
    4.1 吴“意”对书院建筑的选址影响
        4.1.1 “水”文化-二泉书院
        4.1.2 “园”文化-可园(正谊书院)
        4.1.3 “官”文化-东林书院
        4.1.4 其他影响因素
    4.2 吴“形”对书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影响
        4.2.1 礼制-东林书院
        4.2.2 个性-可园(正谊书院)
        4.2.3 隐仕-二泉书院
    4.3 吴“匠”对书院建筑单体的影响
        4.3.1 技艺高超的大木作
        4.3.2 精巧细腻的小木作
        4.3.3 匠心独特的营造技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吴文化与其他文化区书院建筑比较
    5.1 湖湘文化-岳麓书院
        5.1.1 选址-苏锡常书院类型多元
        5.1.2 功能与布局-苏锡常书院崇礼重文
        5.1.3 建筑单体-苏锡常书院朴素含蓄
    5.2 中州文化-嵩阳书院
        5.2.1 选址-苏锡常书院个性、自由
        5.2.2 功能与布局-苏锡常书院的园林化
        5.2.3 建筑单体-苏锡常书院精致细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过程与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3)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的艺术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研究现状
        1.3.2 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年画《一团和气》人物形象溯源
    2.1 “一团和气”题材考释
        2.1.1 “三人合体”的《一团和气图》
        2.1.2 《一团和气图》的图式关联
    2.2 “一团和气”图像的流传
        2.2.1 由宫廷到民间的流变过程
        2.2.2 “一团和气”题材的延伸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年画《一团和气》的艺术形式分析
    3.1 构图之“妙”
        3.1.1 圆形构图的寓意与内涵
        3.1.2 对称均衡的形式美
        3.1.3 平面化的装饰手法
    3.2 造型之“精”
        3.2.1 雅俗共赏的造型审美
        3.2.2 人物服饰的纹样造型
        3.2.3 “满”与“大”的造型特征
    3.3 刻线之“繁”
        3.3.1 传统绘画用线的延伸与表现
        3.3.2 精密考究的细致刻版
    3.4 用色之“雅”
        3.4.1 雅致柔和的色彩搭配
        3.4.2 “红绿”的对比统一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团和气》与同题材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4.1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不同时期版本的比较研究
        4.1.1 与嘉庆版比较研究
        4.1.2 与清末版比较研究
        4.1.3 与民国版比较研究
    4.2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与不同地区同题材比较研究
        4.2.1 与湖南滩头版《和气致祥》比较研究
        4.2.2 与河南朱仙镇版比较研究
    4.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金坛方言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金坛概况
    二、金坛方言及研究概况
    三、选题依据、意义及方法
    四、体例说明及发音人合作人情况
第一章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对比
    第一节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对照表
    第二节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相同情况分析
    第三节 金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情况分析
第二章 金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第一节 词形比较
        一、音节数量比较
        二、有音无字
        三、语素差异
        四、词缀差异
    第二节 词义比较
        一、词汇意义
        二、语法意义
        三、修辞意义
    第三节 造词理据比较
        一、根据事物自身的特征造词
        二、根据当地人们的心理造词
第三章 金坛方言词汇与通东方言词汇的比较
    第一节 金坛方言与通东方言词汇的抽样调查比较
        一、二方言相同的词
        二、二方言具有特殊规律的词
    第二节 初步确定的金坛方言与通东方言特证词
        一、二方言词汇形式完全不同且与普通话词汇形式也不相同
        二、二方言词汇形式完全不同但金坛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形式相同
        三、二方言词汇形式完全不同但四甲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形式相同
第四章 金坛方言词汇专题讨论
    第一节 金坛方言地名
        一、金坛地名的音节结构
        二、金坛地名的构词方式及用词
        三、金坛地名的修辞手法
    第二节 金坛方言谚语
        一、金坛方言谚语的分类
        二、金坛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金坛方言詈语
        一、金坛詈语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
        二、金坛詈语的特殊用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范围
        1.2.1.时间维度
        1.2.2.空间维度
    1.3.相关理论与概念辨析
        1.3.1.相关理论研究
        1.3.2.概念辨析
    1.4.相关研究综述
        1.4.1.从元素入手,分层解析复合的城市系统
        1.4.2.从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变迁与规划特征
        1.4.3.基于文化景观,研究地理与人文环境下的城市演变
        1.4.4.从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多种尺度下的人地关系变迁
        1.4.5.镇江城市与景观建设发展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1.5.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思路
        1.5.3.研究框架
2.镇江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山水特征
    2.1.地理区位
        2.1.1.国土视野下的区位概况
        2.1.2.宁镇地区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3.镇江城市行政沿革
    2.2.自然地理环境
        2.2.1.气候条件
        2.2.2.地形地貌
        2.2.3.水文条件
        2.2.4.土壤条件
    2.3.自然山水分布特征
        2.3.1.自然山体分布特征
        2.3.2.自然水系分布特征
    2.4.小结
3.镇江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
    3.1.地域文化基础
        3.1.1.镇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吴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城乡建设历程
        3.2.1.秦汉时期的城市萌芽
        3.2.2.六朝时期的城市崛起
        3.2.3.隋唐到南宋的城市转型
        3.2.4.元代到明清的城市变革
        3.2.5.民国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3.3.区域农业生产
        3.3.1.农业区划
        3.3.2.营田特征
        3.3.3.农田水利
    3.4.区域运河系统
        3.4.1.镇江地区运河系统
        3.4.2.江南运河的变迁与区域影响
    3.5.小结
4.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解析
    4.1.叙山:城因山圣
        4.1.1.势
        4.1.2.气
        4.1.3.形
        4.1.4.韵
    4.2.营城:山城相嵌
        4.2.1.城市选址
        4.2.2.城市营建过程
        4.2.3.城市营建特征
    4.3.叙水:控拥江河
        4.3.1.长江
        4.3.2.城市河道
        4.3.3.城市港口
    4.4.治野:林泽之利
        4.4.1.镇江城市郊野构成
        4.4.2.镇江城市郊野特征
    4.5.塑景:因地制宜
        4.5.1.城市人文环境
        4.5.2.园林与建筑营造
    4.6.成境:景境互成
        4.6.1.城市“八景”文化
        4.6.2.京江画派与“八景”文化
        4.6.3.镇江“八景”的意蕴特征
    4.7.小结
5.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
    5.1.历史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5.1.1.“望”与视廊
        5.1.2.城市轴线
    5.2.镇江城市空间组织特征
        5.2.1.山体控制城市空间
        5.2.2.水系组织城市空间
    5.3.镇江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发展阶段特征
        5.3.1.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
        5.3.2.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
        5.3.3.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水环绕,三山成境
        5.3.4.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
    5.4.小结
6.镇江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与经验
    6.1.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
        6.1.1.山丘纵横、长江天堑
        6.1.2.农耕立本、漕运兴城
        6.1.3.山城相嵌、运河血脉
        6.1.4.山峦为骨、人文成景
    6.2.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经验
        6.2.1.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特征
        6.2.2.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视野
        6.2.3.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
        6.2.4.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
        6.2.5.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
    6.3.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结论
    7.2.主要研究成果
    7.3.创新点
        7.3.1.成果创新
        7.3.2.方法创新
    7.4.展望
    7.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十九年镇江主城区测绘图
附录二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划》镇江地区测绘图
附录三 “京口三山”相关诗词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方言地理学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语言地理学的产生
        1.1.2 语言地理学的发展
    1.2 语音类型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4 材料来源说明
    1.5 符号的说明
    1.6 绘图软件说明
    1.7 章节安排说明
共时篇
    第二章 汉语的音节结构
        2.1 音节的起源及发展
        2.1.1 西方音节音系学的发展
        2.1.2 音节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2.2 西方语言音节结构
        2.3 东亚语言音节结构
        2.4 汉语的音节结构
    第三章 汉语声母地理类型研究
        3.1 汉语方言声母数
        3.1.1 声母数量的分类
        3.1.2 地理分布
        3.1.3 讨论
        3.2 汉语方言声母的发音部位类型
        3.2.1 双唇音
        3.2.2 唇齿音
        3.2.3 齿间音
        3.2.4 龈音
        3.2.5 龈后音
        3.2.6 卷舌音
        3.2.7 前腭音
        3.2.8 硬腭音
        3.2.9 软腭音
        3.2.10 喉音
        3.2.11 零声母
        3.3 特殊辅音音类
        3.3.1 内爆音
        3.3.2 音姿性辅音
        3.4 汉语方言声母其他类型
        3.5 浊音类型
        3.5.1 双唇及软腭部位的浊爆发音
        3.5.2 浊龈音
        3.5.3 浊唇齿音
        3.5.4 浊喉擦音
    第四章 汉语韵母地理类型研究
        4.1 汉语方言的主元音类型
        4.1.1 主元音数类型
        4.1.2 鼻化元音数类型
        4.1.3 音节性辅音数类型
        4.1.4 辅音元音比
        4.2 主元音的地理类型
        4.2.1 最高前圆唇元音
        4.2.2 高元音
        4.2.3 低元音
        4.2.4 儿化音
        4.3 汉语方言的介音和滑音
        4.3.1 介音
        4.3.2 滑音
        4.4 汉语方言的韵尾类型
        4.4.1 塞音韵尾
        4.4.2 鼻音韵尾
        4.4.3 元音韵尾
        4.4.4 近音韵尾
        4.4.5 边近音韵尾
        4.5 汉语方言中的音节类型
        4.5.1 音节数
        4.5.2 音节类型
    第五章 汉语方言声调地理类型研究
        5.1 汉语的声调数
        5.2 汉语的调形类型
        5.2.1 平调
        5.2.2 降调
        5.2.3 升调
        5.2.4 升降调
        5.2.5 降升调
        5.2.6 促调
历时篇
    第六章 历时地理类型学基本理论
        6.1 音变类型
        6.2 语言接触与历史演化
        6.2.1 音位的统计学概念
        6.2.2 语言演化
        6.3 克里奥语和同演区
    第七章 百越语的底层
    第八章 东吴同演区
    第九章 唐五代的音变类型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材料来源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7)16-19世纪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三、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问题、创新点
    四、课题研究的学术取向及相关内容说明
第一章 苏州与徽州地域文化的生成与互动
    第一节 苏州与徽州的跨区域交流
        一、苏州与徽州的地理区位渊源
        二、商业的跨区域交流
        三、文化的跨区域传递
    第二节 民族迁徙与吴越文化圈
        一、汉族与东南百越的互动
        二、明清前吴越文化的转型与发展
        三、春秋吴越与明清吴徽文化
    第三节 明清吴越文化特征
        一、亦文亦商
        二、亦农亦商
        三、《周易》与风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州与徽州社会形态分析
    第一节 两地传统社会构成基础
        一、传统汉人社会的构成基础与转折
        二、宗族的结构层次
        三、宗族制度的四大支柱
        四、两地社会人地关系分析
    第二节 苏州与徽州社会基层结构
        一、苏州的多元化社会基层组织
        二、徽州的一元化社会基层组织
        三、两地社会基层组织比较
        四、两地社会宗族意识差异
    第三节 苏州、徽州宗族社会与民居形态
        一、苏州社会的小家庭与民居
        二、徽州社会的大家族与民居
        三、宗族社会的差异与民居形态
    第四节 徽商与两地社会的民居
        一、徽商崛起推动跨区域交流
        二、徽商与徽州宗族社会的民居
        三、徽商与苏州宗族社会的民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与徽州聚落形态分析
    第一节 苏州与徽州聚落类型
        一、两地古村落类型的起源
        二、血缘型、地缘型村落
        三、商品经济业缘型村落
    第二节 苏州与徽州聚落选址特征
        一、苏州聚落的选址
        二、徽州聚落的选址
        三、两地聚落选址特征的比较
    第三节 苏州与徽州聚落的布局特征
        一、苏州民居聚落的布局特征
        二、徽州民居聚落的布局特征
        三、两地聚落布局特征的比较
    第四节 苏州与徽州聚落空间环境意向
        一、风水意向
        二、生态意向
        三、文化意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与徽州民居典型的基本形制
    第一节 苏州与徽州民居形制特征
        一、两地民居建筑基本形制异同的渊源
        二、两地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征
    第二节 苏州巷弄庭院民居与徽州天井民居
        一、庭院与天井空间分析
        二、厅堂空间分析
    第三节 两地民居典型形制意象
        一、形制与空间位序的意象
        二、形制与空间环境的意象
        三、形制与空间形态的意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与徽州民居的形式特征
    第一节 两地民居外部空间形式
        一、民居空间形式的成因
        二、两地民居外部空间形式分析
    第二节 两地民居的典型形式特征
        一、两地民居马头墙特征的分析
        二、两地民居门楼特征的分析
        三、两地民居屋顶形式特征的分析
    第三节 两地民居建筑色彩的特征
        一、民居外部装饰色彩
        二、民居内部装饰色彩
    第四节 两地民居建筑文化的隐喻
        一、寓教于景
        二、寓景于情
        三、形式的隐喻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徽州民居营造技艺分析
    第一节 苏州与徽州民居结构形式
        一、苏州民居结构分析
        二、徽州民居结构分析
        三、两地民居结构差异
    第二节 结构节点分析
        一、大木结构典型节点
        二、瓦石结构典型节点
        三、节点的榫合与工艺
    第三节 两地民居营造技艺文化的互动
        一、两地民居结构的地域特点
        二、两地民居营造技艺的分析
        三、两地民居结构节点的衍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苏州与徽州民居的装饰艺术
    第一节 两地民居装饰艺术概述
        一、木作类
        二、砖细类
        三、石材类
    第二节 两地民居装饰艺术表现形式
        一、两地民居木雕装饰艺术
        二、两地民居砖雕装饰艺术
        三、两地民居石雕装饰艺术
    第三节 两地民居装饰艺术价值取向
        一、装饰构件的艺术价值
        二、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传递与创新
    第一节 两地民居建筑文化的传递
        一、两地社会文化传递的系统模式
        二、两地民居建筑文化传递模式的特性
        三、两地民居建筑文化传递模式的两个向度
        四、两地民居建筑文化传递模式的解读
        五、两地民居建筑文化传递的趋向
    第二节 对民居建筑文化创新的认知
        一、传递与创新的逻辑
        二、民居环境的改变
        三、民居文化内涵的延展
        四、民居文化体系的动态演进
    第三节 两地民居建筑文化创新的启示
        一、当前客观环境的变化
        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
        三、加强民居建筑文化的科学性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8)论陆文夫小说中的市侩人物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陆文夫小说中市侩人物形象的勾勒
    (一) 尖酸刻薄的市井小民
    (二) 善于变形的风派人物
    (三) 陈腐趋利的官场寄生虫
二、陆文夫小说中市侩人物形象的成因分析
    (一) 作者阅历的丰富
    (二) 时代背景的影响
        1. 市井小民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2. 风派人物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3. 官场寄生虫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 传统思想的遗留
三、陆文大小说中市侩人物形象的书写方式和审美意义
    (一) 市侩人物形象的书写方式
        1. 平和中见冷峻的叙述风格
        2. 原汁原味的生活展示
        3. 形象深刻的心理描绘
        4. 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
    (二) 市侩人物丑陋人性的启示
    (二) 市侩人物群像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江浙沪交汇处田山歌调查研究 ——以《五姑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 江浙沪交汇地区地理文化情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 上海市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浙江省嘉善县
        三. 江苏省芦墟镇
    第二节 历史文化
        一. 上海市青浦区
        二. 浙江省嘉善县
        三. 江苏省芦墟镇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江浙沪交汇地区田山歌概况
    第一节 曲调种类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嘉善县
        三. 芦墟镇
        四. 小结
    第二节 结构及演唱人数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1)对山歌
        (2)落秧歌
        (3)大头歌
        二. 嘉善县
        1. 落秧歌
        2. 大头歌
        3. 羊兆头
        三. 芦墟镇
        四. 相同曲调在不同地区的结构情况
        五. 小结
    第三节 落音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嘉善县
        三. 芦墟镇
        四. 小结
    第四节 调式音阶及旋律特征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嘉善县
        三. 芦墟镇
    第五节 节奏、节拍以及演唱速度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嘉善县
        三. 芦墟镇
        四. 小结
    第六节 衬词与虚词
    第七节 演唱题材
    第八节 演唱方法
第三章 同一题材三地田山歌对比——以《五姑娘》为例
    第一节 《五姑娘》情况概述
        一. 《五姑娘》的产生与内容
        二. 《五姑娘》的舞台演艺发展情况
        三. 《五姑娘》的流传
    第二节 江浙沪交汇地区的田山歌《五姑娘》情况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嘉善县
        1. 落秧歌
        2. 滴落声
        3. 大头歌
        三. 芦墟镇
        1. 响山歌
        2. 落秧歌
    第三节 江浙沪交汇处三地《五姑娘》比较
        一. 田山歌《五姑娘》歌词比较
        二. 田山歌《五姑娘》曲调选用情况及其演唱结构比较
        三. 田山歌《五姑娘》调式及旋法比较
        1. 调式调性
        2. 演唱音区
        3. 旋律走向
        4. 小结
        四. 田山歌《五姑娘》节拍、节奏与演唱速度比较
        五. 田山歌《五姑娘》演唱方法比较
        六. 小结
    第四节 田山歌《五姑娘》中所反映的民俗
第四章 造成江浙沪交汇处田山歌异同点的原因
    第一节 文化背景
    第二节 吴语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现状
    第二节 措施与办法
        一. 青浦区
        1. 赵巷镇
        2. 练塘镇
        二. 嘉善县
        三. 芦墟镇
    第三节 发展思路
结语
附录Ⅰ 《五姑娘》谱例
附录Ⅱ 采访照片
附录Ⅲ 采访记录
    李永良采访记录
    王锡余采访记录
    金梅采访记录
附录Ⅳ 江苏省芦墟镇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传承谱系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山西省移民村落民俗生活调查研究 ——以山西吉县屯里镇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文献综述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 吉县屯里镇移民村概述
    2.1 吉县屯里镇社会生态
    2.2 吉县屯里镇四大移民村地名由来
    2.3 吉县屯里镇四大移民村的移民概况
3 吉县屯里镇移民村的移民因素
    3.1 移民原因
    3.2 移民类型
4 吉县屯里镇移民的民众记忆
    4.1 移民离家的苦难记忆
    4.2 移民迁徙方式及途径的记忆
    4.3 移民定居生活的记忆
5 吉县屯里镇移民村的民俗事象
    5.1 屯里镇移民村的节日民俗
    5.2 屯里镇移民村的礼仪民俗
    5.3 屯里镇移民村的民间信仰
    5.4 屯里镇移民村的传说故事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四、当代吴地的民俗变迁及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婺剧西吴高腔音乐研究[D]. 郭晨晖.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吴文化视野下的苏锡常书院建筑研究[D]. 崔浩.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3]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的艺术形式研究[D]. 韩亚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4]金坛方言词汇专题研究[D]. 吴沁茗. 喀什大学, 2020(07)
  • [5]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D]. 高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汉语语音地理类型研究[D]. 龙国治.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16-19世纪苏州与徽州民居建筑文化比较研究[D]. 荣侠. 苏州大学, 2017(04)
  • [8]论陆文夫小说中的市侩人物形象[D]. 周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1)
  • [9]江浙沪交汇处田山歌调查研究 ——以《五姑娘》为例[D]. 余佳音. 上海大学, 2013(08)
  • [10]山西省移民村落民俗生活调查研究 ——以山西吉县屯里镇为个案研究[D]. 兰晓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当代吴国民俗的变迁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