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已成长为旅游业

中原文化已成长为旅游业

一、中原文化长入旅游业(论文文献综述)

周裕兰[1](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文中提出藏族服饰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追溯藏族服饰资源的演变历史,分析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挖掘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剖析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原则、模式及其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开展文化旅游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开发与保护藏族服饰文化资源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盘贵江[2](2020)在《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江华瑶族长鼓舞的雏形最早显现于元未、明初时期,距今已有800年左右,村民们习惯将其称之为“播公”,其以独特的身体运动符号承载起丰富而厚重的瑶族文化。2008年,瑶族长鼓舞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束了漫长曲折的边缘化发展历程,实现了地方性舞蹈向国家性舞蹈身份的转变。文章对长鼓舞在前非遗时期与后非遗时期的传承和保护状况进行梳理,试图理清成功申遗后长鼓舞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瑶族长鼓舞的起源概况——长鼓舞成功申遗之前——长鼓舞成功申遗后”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对其传承和保护状态的异同变化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构成与职责以及传承的方式、传承场域、传承内容结构的变迁等问题。研究认为:瑶族长鼓舞成功申遗后的保护工作呈有序化开展,在推广与传播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成效:1.长鼓舞的生存空间基本得到保障,实现了政府、学界、民众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格局;2.在民俗传统节日传承长鼓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学校教育传承、生态保护示范区传承、社区和机关传承等组成的多元化传承体系,促使受众群体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不足:1.长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还有待落实,不利于其长久保存与研究;2.教学有待规范,师资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常传习活动的开展;3.传承人认定、保护机制欠完善,致使一般性传承人地位遭遇忽视;4.时代的变迁以及传承场域的变化导致群众审美观念发生转变,造成长鼓舞原始动作技术的“变味”与“失真”。针对成功申遗后瑶族长鼓舞在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点建议:1.应提升数字化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推进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数字化建设和保护工作;2.对长鼓舞“变”与“不变”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审视,要遵循继承与发展并举的保护原则,实行“台上”与“台下”的区别对待,妥善处理好原生态继承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关系;3.加强对一般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建立一套一般性传承人申报、管理以及奖励的评定制度,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一般性传承人的“造血”功能,提升长鼓舞指导型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4.优化与完善长鼓舞传承人的认定、管理制度,通过设置多维角度的认定方式丰富长鼓舞传承人的准入机制与制定代表性传承人的“预警”机制,全面提升传承人队伍的综合素养;5.健全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与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6.应加强专项保护经费的监管工作,落实保护经费的使用去向,提高保护经费使用效果。同时,挖掘长鼓舞的经济价值,努力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并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和带动长鼓舞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其经济效益。

牟文强[3](2020)在《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区域之间经济差距不断加大,特别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我国其他地区,并且相继出现两次“东北现象”。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国内外学者多是从技术、资本、劳动力、产业等角度来寻找答案,而未能看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本文认为:“东北现象”的出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文化问题,目前东北区域文化不能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匹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由此,本文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东北区域文化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来研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系统论述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东北区域文化的形成和特点,以及东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同时采用定量分析法,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创新创业文化与东北经济发展呈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最后根据东北区域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东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所得到的结论为: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先进的区域文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落后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的作用,重塑和创新东北区域文化,抛弃文化中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因素,形成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区域文化,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增添文化动力,进而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缩小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经济差距。

徐方[4](2020)在《贵州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造物是一种具有传统工艺价值的文化,其设计思想和手工生产的理念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传统手工艺所具有的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经济价值越来越重要,新时代传统手工艺还担任着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任。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研究,从哲学、艺术学的角度对马尾绣和枫香染的技术观、造物观、审美观进行对比梳理,将二者的“神、形、意”进行交融,并通过二者具体的纹样、布局、色彩进行各种融合创新,最后落实到空乘制服设计中。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第二章梳理了马尾绣的技术观、造物观、审美观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入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技、艺、道”,分析了马尾绣的“道”作为造物观具体表现为纹样的本源观和伦理观,从“道”统领“技”和“艺”的哲学逻辑关系阐述了马尾绣“技以载道”的工艺特征、“艺以载道”和“艺与道合”的审美特色,提炼出马尾绣神秘抽象的纹样、繁复程式的布局和野性装饰的色彩等艺术特色,继而剖析了其当代价值。第三章梳理了枫香染“技”、“艺”、“道”的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了枫香染的“道”体现为不同于马尾绣的本源观和伦理观,同样的从“道”统领“技”和“艺”的哲学逻辑关系阐述了枫香染“技以载道”的工艺特色、“艺以载道”和“艺与道合”的审美特征,通过与马尾绣艺术特色的对比,提炼出枫香染阴柔韵致的纹样特色、圆满对称的布局方式、尚青崇朴的色彩特征,最后剖析了其当代价值。第四章对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进行了分析,在融合设计的可行性前提下,运用融合设计的原则,将马尾绣与枫香染进行理论层次上的交融设计和艺术重构,然后通过两者具体的图案、布局、色彩、材料、工艺等进行各种创新分析。第五章通过以上三章的理论基础,在融合设计的具体方法上,对空乘制服进行调研分析后,将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进行了实践应用。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和把握马尾绣与枫香染融合设计的艺术价值,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活化和融合创新设计探索一条可借鉴的新思路。

董华琳[5](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得以扩展,在带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诸如,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城镇的景观环境也日渐衰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城镇为了追求政绩造成本土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人们逐步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城镇的灵魂在于它独有的特色而存在,为城镇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城镇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当下城镇化的猛烈冲击,小城镇的地域文化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之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护和弘扬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在建设小城镇时,广场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广场设计体现并传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打造出小城镇的新形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到得快速发展,其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因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设计得到了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手段。广场设计对于激发城镇活力、改善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城镇的品质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广场设计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城镇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近几十年来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弥补了城镇公共空间的缺失,但也呈现了一系列问题,脱离本国的实际一味的盲目模仿西方广场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本国历史文化的丧失。现今不少学者专家们提出对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之一些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政府开始挖掘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但却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文化被滥用,设计手法缺乏创新。一些地方文化广场的兴起,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对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文章中提出对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对于国内外的广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时,总结设计方法和理念,对陈留镇广场的实践案例进行印证。在陈留镇广场设计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对陈留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陈留镇广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于小城镇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的综合效益。其次陈留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汉文化、河图文化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设计元素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本土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体现,游人身临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满足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也是当今设计师所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研究项目的所在地陈留镇,项目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塑造文化景观在陈留镇的新形象,同时挖掘陈留的地域性文化进行体现,并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现代广场设计中,为现代城镇新形象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城镇地域性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建设中将广场设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先是通过对广场设计背景的调查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接下来分析广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表现,运用到实践案例陈留镇广场中,提出实施策略。最后将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总结,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原振华[6](2019)在《湟中城市文脉发掘与再现》文中指出地处湟水河中游的湟中,自古就是我国的西海咽喉,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镇,更是青藏地区河湟文化的主要诞生地之一。湟中作为青海地区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城市,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国家、省级和县级层面的三级联动工作的深入开展,湟中也一步步的走上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那么,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湟中如何在充分分析自身发展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城市文脉保护和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实现自身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与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良好结合,是目前湟中城市文脉延续和传承再现的重要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的四部分:第一,查阅并整理目前学界关于城市文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通过整理前期调研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湟中地区的多种地方文字史料、图片资料、仿谈记录等,对湟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及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三,结合研究资料,运用德尔菲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湟中城市文脉的相关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相关的分析结果和理论基础为依据,探讨如何从不同的层次开展城市文脉的延续工作。第四,通过上述三部分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分析,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湟中城市发展过程中关于城市文脉的相关保护原则和对策,并探讨如何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开展湟中城市文脉再现的相关工作。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引起地方各界人士对于湟中城市文脉保护工作的重视,共同为保护好这座青藏地区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宗教圣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并且也为未来的湟中县有机会申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前期的学术支撑。争取在充分考虑湟中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既能正确合理再现湟中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史,又能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腾飞的新湟中,为今后湟中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罗文雄[7](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王兆峰,杨显[8](2018)在《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我国中部地区的晋中、江淮、环鄱阳湖、中原、武汉和长株潭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旅游面板数据,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测算这六大城市群的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年均技术效率为0. 712,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且总体呈波动下降状态。(2)中部城市群的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以13. 8%的速度增长,且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引起技术效率的显着提高,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3)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发现,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空间上均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域分布特征,且纯技术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规模效率普遍较高。(4)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的分解可以看出,晋中、中原、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低下是造成中部城市群技术效率总体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中部城市群中旅游发展落后地区存在后发优势,它们能高效模仿先进地区技术,完成自身发展,但中部城市群中旅游发展相对先进的区域旅游发展速度则较慢。

曹晓佩[9](2017)在《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席卷全球的遗产运动伴随着政治权力、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土楼相遇时,为洪坑——这个700年历史的传统客家村落带来了巨大的变迁。“遗产”的概念发生改变,归属权和主导权在“世遗”获得的过程中发生了从个体到国家的转移,而归属权的转移则指向了遗产的话语权,遗产地本土的自我表达淹没在“他者”所主导的话语中。由于政治话语与权力的干涉下地方社会的失语、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了遗产地社会的抗争和冲突。在商业利益的促使下,再造的“遗产”功能异化为旅游景观和展演的舞台;而遗产地村民在认同基础上自发的将“遗产”传承与复兴,则让原本失去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又再次呈现希望。本论文主要从经济变迁、国家权力与地方的关系结构、国家话语与政治权力对遗产地的影响、遗产的功能异化与再生产等角度,探究遗产旅游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遗产地村落文化变迁的影响。第一章洪坑:一个客家土楼村落,主要探究了土楼这种建筑形式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产生并兴盛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功能是什么;而这种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在当代,又是如何转变身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章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从经济角度记录并梳理了遗产地居民生计方式的现状;以及随着“世遗”标签的获得,以及旅游产业的介入,这种生计方式的变化;此外,遗产地经济生活的变化并非只来自于“世遗”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并非仅仅一种适应性的自我选择,还有政府的直接介入的影响。而这种经济生活的变化无论是对“世遗”旅游社会背景的适应性选择,还是政府的强加给予,都在实际上提高了遗产地村的生活质量,让遗产地村民因“世遗”而获得切实的利益。第三章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介绍了“世遗”成功申报后,遗产地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公司和遗产地村民。洪坑这个传统的村落在转变为世遗后,村落原有的自治组织或宗族组织的关系结构被国家与地方的“二元关系”在权力格局所取代:地方政府获得遗产地实际上的主导权,而土楼旅游公司则是地方政府为了参与旅游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其利益与地方政府是一致的;而遗产地村民被边缘化成为遗产运作的参与者。第四章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程的展开,遗产地多元结构下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本章探究了“世遗”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遗产地主导权的转移,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下各方的分争与博弈,以及政府权力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五章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探究了遗产在现代语境下被不同的利益群体根据自身的需求而被重新赋予更多含义和功能,遗产的概念发生着改变和扩展。当下土楼的“世遗”话语,是以国际权威机构所制定的通行的西方模式为标准,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主导的话语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利用权力的优势,根据各自的需要主导着遗产的话语阐释和当下社会中的功能;遗产地居民作为遗产原本的主人却在遗产的热潮中逐渐被推至边缘化,在遗产话语中处于失语状态。“世遗”还带来了遗产地功能的“异化”,呈现出文化的“项目化”、“碎片化”以及遗产与原来主体的“隔离化”的特征:村落原本的社区功能被弱化、被边缘化;此外遗产现实中的功能则越来越向着景观、展演、服务等旅游商业化的功能倾斜,呈现出“城市绅士化”现象。当然,遗产地的状况也并非一味的悲观负面,旅游对遗产地村民带来经济改善的同时,也在激活着村民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在村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下,地方本土文化开始产生复兴的迹象。结语部分论述了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以及作为遗产地的洪坑村传统村落关系的解构与“世遗”背景下村落内部关系的本土化重构。

刘换云[10](2016)在《羊楼洞砖茶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羊楼洞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因其历史上盛产青砖茶而被誉为“砖茶之乡”。羊楼洞砖茶简称洞砖茶,大致成型于明末清初,之后的三百多年里羊楼洞砖茶经历了辉煌的兴衰过程。繁盛时期的洞砖茶主要以中国北方游牧区以及蒙俄地区为消费市场,由于洞砖茶产地羊楼洞与主销区蒙俄边地距离遥远,洞砖茶北上运销要经过一万多里的路程,因此形成了经济文化内涵深厚的“茶叶之路”。通过长途运销的洞砖茶不仅带动了产销两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产销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丰富着洞砖茶的文化内涵。曾经因洞砖茶而兴盛一时的羊楼洞,因为解放以后茶厂的迁出而走向衰落,但当地遗留的许多与茶有关的遗迹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急需保护。羊楼洞砖茶历史演变与文化影响的研究,一方面是对中国茶文化与茶文化史的丰富与拓展。另一方面,通过对洞砖茶的历史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对其与重要的经济文化通道“茶叶之路”关系的说明,以及对其在产销两地产生的经济文化影响的整体分析,可以提高羊楼洞砖茶的知名度。从而为当前羊楼洞砖茶的复兴,以及赤壁市地区特色的打造增添历史文化底蕴,提供历史文化资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第一章主要对羊楼洞砖茶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梳理,以时间为线索,将洞砖茶的发展历程分为:明朝以前羊楼洞茶业概况、明清之际洞砖茶的诞生、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洞砖茶的繁荣兴盛、民国以后洞砖茶的衰落四个关键期,同时简要分析了洞砖茶兴衰的历史原因。第二章主要研究洞砖茶的运销路线,从运销茶路的起源、运销茶路的发展与流变、茶路上关键的城镇,以及因茶而兴的茶商与茶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洞砖茶运销茶路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第三章主要研究洞砖茶对产销两地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比较洞砖茶产地羊楼洞与主销区蒙古不同的洞砖茶习俗及特色洞砖茶文化,着重分析了经历长途运销的洞砖茶对其消费区的文化影响。最后一章则主要分析洞砖茶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发展对策,通过将洞砖茶与健康、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现代科学产销方式相结合来复兴羊楼洞砖茶。

二、中原文化长入旅游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原文化长入旅游业(论文提纲范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族服饰文化资源
    (一)藏族服饰文化历史演变
    (二)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特点
        1.藏族服饰的地域性
        2.藏族服饰的观赏性
        3.藏族服饰的传统性与民族性
    (三)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内涵
        1.追溯藏族神灵崇拜的历史印记
        2.反映藏族生活劳动的真实写照
        3.体现藏族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二、藏族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科研价值
    (三)历史文化价值
    (四)商品开发价值
三、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保障机制与措施
    (一)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1.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现状
        2.藏族文化意识薄弱
        3.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改变
        4.工作形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
        5.藏族服饰受时代影响
        6. 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发不够创新
        7.藏族服饰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脱节
    (二)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民族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三)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
        1.服饰专家与艺术家为主导,本地居民参与
        2.借鉴现代生产工艺,开发中高端服饰产品并创建藏族服饰品牌
        3.与其他旅游资源联合开发
    (四)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思路与对策
        1.开发观赏型与体验型服饰
        2.开发装扮型与纪念型服饰
        3.开发教育服务型与科研服务型服饰
        4.建设民族服饰博物馆,建立原生态少数民族保护区
        5.健全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法规体系,成立学术研究机构

(2)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瑶族长鼓舞
        2.1.3 传承与保护
        2.1.4 后非遗时期与前非遗时期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理论研究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
    2.3 国内其他地区鼓舞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瑶族长鼓舞的相关研究
        2.4.1 瑶族长鼓舞史学方面的研究
        2.4.2 瑶族长鼓舞舞蹈艺术方面的研究
        2.4.3 瑶族长鼓舞功能与价值方面的研究
        2.4.4 瑶族长鼓舞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田野调查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基本情况概述
        4.1.1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简介
        4.1.2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起源
        4.1.3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分类
        4.1.4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技术特点
    4.2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体育价值与文化意蕴
        4.2.1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体育价值
        4.2.2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文化意蕴
    4.3 前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状况
        4.3.1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传、承者群体的构成
        4.3.2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传承的动作套路
        4.3.3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的制鼓技艺
        4.3.4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的传承模式
        4.3.5 前后非遗时期长鼓舞的传承场域
    4.4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保护状况
        4.4.1 后非遗时期政府主导的保护措施
        4.4.2 后非遗时期学界参与的保护行动
        4.4.3 后非遗时期民众的自觉与参与
    4.5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保护的成果与不足
        4.5.1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取得的保护成果
        4.5.1.1 长鼓舞生存空间基本得到保障
        4.5.1.2 长鼓舞传承群体向大众化转变
        4.5.1.3 长鼓舞传承方式呈多元化发展
        4.5.2 后非遗时期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4.5.2.1 长鼓舞数字化保护工作有待落实
        4.5.2.2 长鼓舞保护中的原真性遭遇冲击
        4.5.2.3 长鼓舞教学有待规范,师资力量不足
        4.5.2.4 长鼓舞传承人认定、保护机制欠完善
        4.5.2.5 长鼓舞保护经费管理、使用有待优化
    4.6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保护的对策
        4.6.1 完善法律、法规,为长鼓舞传承和保护提供依据
        4.6.2 构建完善的传承人认定、退出机制
        4.6.3 加强对一般性传承人的培养,保证传承群体的数量与质量
        4.6.4 落实资金投入,开发长鼓舞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4.6.5 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推进长鼓舞的数字化建设
        4.6.6 继承与发展并举,实行“台上”与“台下”的区别对待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区域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3 文化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及作用路径分析
    3.1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3.1.2 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3.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2.1 精神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2.2 制度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2.3 物质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3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作用路径分析
        3.3.1 精神文化对区域经济作用路径分析
        3.3.2 制度文化对区域经济作用路径分析
        3.3.3 物质文化对区域经济作用路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区域文化分析
    4.1 东北区域文化形成
        4.1.1 民族融合产生的文化
        4.1.2 地理环境孕育的文化
        4.1.3 历史事件衍生的文化
    4.2 东北区域文化特点
        4.2.1 东北精神文化特点
        4.2.2 东北制度文化特点
        4.2.3 东北物质文化特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5.1 东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
        5.1.1 创业精神推动东北经济快速开发
        5.1.2 娱乐文化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形成
        5.1.3 文化资源带动东北旅游业的发展
        5.1.4 开放包容文化加强东北对外合作
    5.2 东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5.2.1 计划经济观念阻碍市场经济发展
        5.2.2 移民文化造成东北人口大幅流失
        5.2.3 传统落后思想导致经济创新不足
        5.2.4 惰性文化降低东北经济增长速度
    5.3 东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指标的选取
        5.3.2 数据来源与分析
        5.3.3 相关分析
        5.3.4 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6.1 以精神文化创新促进现代理念形成
        6.1.1 解放传统思想
        6.1.2 转变政府观念
        6.1.3 加强文化交流
    6.2 以制度文化创新完善经济发展制度
        6.2.1 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
        6.2.2 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
        6.2.3 建立全面的信用体系
    6.3 以物质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6.3.1 加大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力度
        6.3.2 加强物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
        6.3.3 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贵州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马尾绣与枫香染研究现状
        1.3.2 空乘制服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课题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4.3 课题研究框架
2.马尾绣的艺术分析与价值
    2.1 马尾绣的起源发展
    2.2 “技、艺、道”统一的艺术分析
        2.2.1 “技以载道”的技术观
        2.2.2 马尾绣的“道”
        2.2.2.1 纹样的本源观
        2.2.2.2 马尾绣纹样的伦理观
        2.2.3 “艺以载道”与“艺与道合”的审美观
        2.2.3.1 神秘抽象的纹样
        2.2.3.2 繁复程式的布局
        2.2.3.3 野性装饰的色彩
    2.3 马尾绣的当代价值
        2.3.1 文化历史价值
        2.3.2 艺术审美价值
        2.3.3 经济社会价值
    2.4 本章小结
3.枫香染的艺术分析与价值
    3.1 枫香染的起源发展
    3.2 “技、艺、道”统一的艺术分析
        3.2.1 “技以载道”的技术观
        3.2.2 枫香染的“道”
        3.2.2.1 纹样的本源观
        3.2.2.2 纹样的伦理观
        3.2.3 “艺以载道”与“艺与道合”的审美观
        3.2.3.1 阴柔韵致的纹样
        3.2.3.2 圆满对称的构图
        3.2.3.3 尚青崇朴的色彩
    3.3 枫香染的当代价值
        3.3.1 文化历史价值
        3.3.2 艺术审美价值
        3.3.3 社会经济价值
    3.4 本章小结
4.马尾绣与枫香染的融合设计分析
    4.1 融合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4.1.1 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需求
        4.1.2 现代审美观念及情感需求
        4.1.3 文化视域下旅游场域的构建需求
    4.2 融合设计的原则
        4.2.1 文化性原则
        4.2.2 民族地域原则
        4.2.3 整体协调原则
    4.3 马尾绣与枫香染交融设计的艺术重构
        4.3.1 设计的精神统领——“神”的交融
        4.3.2 设计的形式系统——“形”的交融
        4.3.3 设计的价值体系——“意”的交融
        4.3.4 “神”、“形”、“意”三位一体的艺术重构
    4.4 马尾绣与枫香染融合设计的创新分析
        4.4.1 纹样的融合创新
        4.4.2 布局的融合创新
        4.4.3 色彩的融合创新
        4.4.4 工艺的融合创新
        4.4.5 材料的融合创新
5.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实践
    5.1 空乘制服的调研分析
        5.1.1 现状分析
        5.1.2 设计调研
    5.2 马尾绣与枫香染的融合设计实践
        5.2.1 设计理念
        5.2.2 设计实例
6.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片来源
附录 :(二)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 :(三)调研相关图片
附录 :(四)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和获奖
致谢

(5)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2 国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3 河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提高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收集、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法
        1.5.2 走访座谈评析法
        1.5.3 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法
        1.5.4 理论联系实践印证法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地域
        2.1.3 地域文化
        2.1.4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性
    2.3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性文化的迫切性
    2.4 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目标定位
        2.4.1 促进区域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2.4.2 迎合新时代精神需求
        2.4.3 创造文化多元性
    2.5 小城镇建设中空间形态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2.5.1 外环境空间
        2.5.2 街巷空间
        2.5.3 建筑空间
        2.5.4 街道空间
        2.5.5 小型公园空间
        2.5.6 广场空间
    2.6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广场在体现城镇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3.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与作用
        3.1.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
        3.1.2 传统城镇广场的发展历程
        3.1.3 传统城镇中广场的作用
    3.2 小城镇广场的相关理论
        3.2.1 小城镇的界定及特点
        3.2.2 小城镇广场的定义与形成
        3.2.3 小城镇广场的分类
    3.3 小城镇广场的特点及其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小城镇广场自身的特点
        3.3.2 小城镇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对比
        3.3.3 小城镇广场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3.4.1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载体的地位分析
        3.4.2 小城镇广场中地域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3.5 本章总结
4 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广场设计方法的探究
    4.1 我国小城镇广场现存的问题
    4.2 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原则及其指导理念
        4.2.1 凸显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
        4.2.2 提升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序列品质
        4.2.3 注重小城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4 传承小城镇宝贵的历史文化
    4.3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广场的目标及意义
        4.3.1 彰显小城镇的个性化
        4.3.2 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
        4.3.3 提升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4.3.4 提高城镇居民的自豪感
        4.3.5 进一步增进城镇居民的舒适感
    4.4 国内外小城镇广场的实例分析
        4.4.1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广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4.4.2 三门峡马嵬驿广场、沈丘槐店镇文化广场、永城芒砀山汉文化广场
    4.5 小城镇广场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
        4.5.1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方法上的体现
        4.5.2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4.5.3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手法上的体现
        4.5.4 地域文化在广场空间环境要素上的体现
5 实践案例分析小城镇广场的地域文化特色
    5.1 陈留镇概况
        5.1.1 陈留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5.1.2 陈留镇历史文化古迹
    5.2 陈留镇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5.3 陈留镇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5.4 陈留镇地域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1 陈留镇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2 陈留镇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5.5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5.5.1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
        5.5.2 陈留镇广场设计原则
    5.6 陈留镇广场实例解析
        5.6.1 广场的场地分析
        5.6.2 广场设计理念与思想
        5.6.3 广场景观设计的表现
        5.6.4 陈留镇广场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剖析及表现手法
        5.6.5 地域文化在陈留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5.7 陈留镇广场设计实施策略
        5.7.1 规划设计方案机会优化降低成本
        5.7.2 规划设计中利用土地可能性的边界
        5.7.3 规划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特征与造价
    5.8 本章总结
6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6.1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1.1 小城镇地域的基本特色
        6.1.2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1.3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传承与发展
    6.2 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6.2.2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2.3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6.3 小城镇广场价值体现
        6.3.1 城镇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6.3.2 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6.3.3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上进一步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6.3.4 展现小城镇的现代文化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6)湟中城市文脉发掘与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文脉与文脉主义
        1.2.2 城市文脉
        1.2.3 场所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脉理论的相关实践探索
        1.3.2 文脉起源与理论的发展历程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湟中城市文脉的发掘
    2.1 湟中城市的地脉分析
        2.1.1 “地脉”的释义
        2.1.2 “湟中”的命名由来
        2.1.3 湟中地区概况
    2.2 湟中地区历史文化的渊源
        2.2.1 湟中地区文化的起源
        2.2.2 湟中地区文化流变的类型
        2.2.3 名人名士与能工巧匠
    2.3 湟中城市经济社会中物质文化遗产
        2.3.1 “物质文化遗产”的释义
        2.3.2 湟中城市经济社会中的物质文化遗产
        2.3.3 湟中城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2.4 湟中城市经济社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4.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释义
        2.4.2 湟中城市经济社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不同民族宗教的人际关系网络
        2.5.1 “人际关系”的定义
        2.5.2 湟中地区民族构成及分布
        2.5.3 湟中地区宗教构成及分布
        2.5.4 主要民族宗教的人际关系网络
第3章 湟中城市文脉的分析与延续
    3.1 城市系统中文脉要素构成的分析
        3.1.1 城市系统中文脉要素的分类
        3.1.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3.1.3 湟中城市文脉关键要素的识别
    3.2 城市文脉延续的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
        3.2.1 宏观层面
        3.2.2 中观层面
        3.2.3 微观层面
    3.3 城市文脉延续中显性的、物化的场所与节点
        3.3.1 场所和场所精神
        3.3.2 场所是城市文脉表达的“凝结点”
        3.3.3 凝结城市文脉的场所与节点介绍
第4章 湟中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再现
    4.1 湟中城市文脉的保护原则
        4.1.1 政策层面统一保护思想
        4.1.2 传统民俗、文化遗存及其周边环境协同保护
        4.1.3 发掘、保护、延续与再现城市文脉相结合
        4.1.4 强化公众参与
    4.2 湟中城市文脉的保护对策
        4.2.1 加强法规体系及规划体系建设
        4.2.2 树立保护意识、加大保护投入力度
        4.2.3 健全人才培养,助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4.2.4 定期开展对各类文化遗产的普查、挂牌与建档工作
    4.3 湟中城市文脉的再现
        4.3.1 建筑层面城市文脉的再现
        4.3.2 城市层面的文脉再现
        4.3.3 社会层面的人们社会生活的重塑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五)成绩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研究创新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六、相关问题说明
    (一)主要概念
    (二)调查点概况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一)位置与地貌
    (二)气候
    (三)自然资源
二、黎族概况
    (一)族称与族源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三)文化习俗
    (四)社会经济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一)织锦与妇女
    (二)民族精神家园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四)人纹艺术化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科研价值
    (五)社会价值
    (六)精神价值
    (七)教育价值
    (八)文化交流价值
    (九)经济价值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一)麻类纤维
    (二)棉纤维
    (三)动物纤维——蚕丝
    (四)其他原料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一)麻类纤维加工
    (二)棉类纤维加工
    (三)纺纱
    (四)导纱
    (五)上浆
    (六)染色(纱)
    (七)上机
    (八)织造技艺
    (九)刺绣技艺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三)黎锦图案变迁
    (四)黎锦功能变迁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一)服饰
    (二)锦被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一)纹样种类
    (二)文化蕴涵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一)传承所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一)纤维原料
    (二)染色原料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二)缺乏专业人才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原真性保护
    (二)整体性保护
    (三)可持续性保护
    (四)可解读性保护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一)立法保护
    (二)依法保护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调查研究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三)保护传承主体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八)加强人才培养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一)完善管理机构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8)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1.1.1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1.1.2 Malmquist指数
    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2 实证分析
    2.1 中部城市群旅游业总体效率特征
    2.2 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2.3 中部六大城市群旅游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9)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四、田野情况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洪坑: 一个客家土楼村落
    第一节 永定土楼形成、兴盛的历史背景
        一、因地制宜: 生土夯筑的建筑
        二、统治薄弱多匪患: 聚族而居、防御功能
        三、闽南与闽西: 土楼起源之争
        四、烟草行业下永定土楼的兴盛
    第二节 “世遗”视野下的洪坑村
        一、洪坑村概况
        二、从村落到“世遗”
第二章 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遗产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
        一、农业
        二、旅游行业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遗产地的经济扶持
        一、景区门票分成
        二、提高留村村民的就业机会
        三、村落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改造
第三章 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主导者: 遗产地的政府运作
        一、世遗土楼的管理机构
        二、世遗土楼的保护与管理
        三、世遗土楼的旅游开发
    第二节 景区经营者:土楼旅游公司
        一、土楼旅游公司的成立与发展过程
        二、遗产地的景区开发
    第三节 参与者:遗产地的居民
        一、人口的外迁与回流
        二、村落生活空间的重构
第四章 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
    第一节 村民与政府
        一、村民的迁出与安置问题
        二、门票分红的矛盾
        三、手工烟与烟草专卖的冲突
    第二节 村民与旅游公司
        一、世遗楼的商业经营
        二、闲置的风情街
        三、村民三轮车载客问题
    第三节 洪坑村民之间
    第四节 六联村的抗议:遗产地周边村落
第五章 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
    第一节 国家视野下的世遗土楼
    第二节 地方政府话语下的世遗土楼
    第三节 活态与失真:“世遗”土楼的异化
        一、遗产地居民的隔离化与边缘化
        二、商品化的文化再造:景观与展演
    第四节 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结语
    一、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
    二、传统村落的解构
    三、遗产地村落关系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申报文本》(部分)
    附录二: 《永定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部分)
    附录三: 《永定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部分)
    附录四: 《2008-2020年福建省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分)
    附录五: 《关于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意见》
    附录六: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情况汇报》(部分)
    附录七: 2014年-2016年《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部分)
后记
主要科研成果

(10)羊楼洞砖茶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茶文化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二、“一路一带”与“茶叶之路”
        三、对羊楼洞茶区的长期关注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砖茶历史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湖北茶业的研究
        三、关于湖北羊楼洞茶的研究
        四、关于“茶叶之路”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范围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羊楼洞砖茶的历史源流
    第一节 羊楼洞砖茶产生的基础
        一、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悠久的茶业历史
    第二节 羊楼洞砖茶的诞生
        一、由团饼茶到帽盒茶
        二、由帽盒茶到洞砖茶
    第三节 羊楼洞砖茶的发展与繁荣
        一、手工制作向机器加工的过渡
        二、茶市与茶商的推波助澜
    第四节 极盛之后的衰落
        一、产销俱衰的洞砖茶事
        二、羊楼洞砖茶衰落的原因
第二章 羊楼洞砖茶的运销
    第一节 羊楼洞砖茶茶路的起源
        一、因茶马互市而兴起的运销茶路
        二、因茶俗传播而延伸的运销茶路
    第二节 羊楼洞砖茶茶路的历史发展
        一、明清时期洞砖茶古茶道
        二、近现代的洞砖茶运输
        三、当代的洞砖茶运销
    第三节 羊楼洞砖茶茶路上的重要城镇
        一、产地—羊楼洞古镇
        二、转运市场—汉口
        三、买卖城—恰克图
    第四节 因茶而兴的茶商与茶号
        一、主体茶商代表
        二、各类“川”字茶号
第三章 羊楼洞砖茶的文化影响
    第一节 洞砖茶产地的茶风茶俗
        一、当地流传的茶诗与茶谣
        二、当地的饮茶习俗
    第二节 洞砖茶主销区的特色茶俗
        一、蒙古地区的洞砖茶习俗
        二、俄国等中亚国家洞砖茶习俗
    第三节 洞砖茶文化对主销区的影响
        一、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精神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羊楼洞砖茶的复兴
    第一节 洞砖茶文化与饮食健康
        一、洞砖茶的药用功效
        二、适宜洞砖茶的人群
    第二节 洞砖茶文化与古镇旅游业
        一、茶文化生态旅游
        二、明清古镇旅游
    第三节 洞砖茶制作技艺与非遗项目
    第四节 产销经营方式的创新
        一、生产的合理规划
        二、科学市场营销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中原文化长入旅游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J]. 周裕兰.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03)
  • [2]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申遗成功后的传承保护研究[D]. 盘贵江.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牟文强.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4]贵州马尾绣与枫香染在空乘制服中的融合设计研究[D]. 徐方.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5]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 董华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6]湟中城市文脉发掘与再现[D]. 原振华.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J]. 王兆峰,杨显. 旅游科学, 2018(03)
  • [9]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D]. 曹晓佩. 厦门大学, 2017(02)
  • [10]羊楼洞砖茶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影响[D]. 刘换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中原文化已成长为旅游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