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运动员消除疲劳的营养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红[1](2021)在《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被列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扶持项目,具有“调心”“调身”“调息”的独特功效。健身气功注重“调心”,要求动作导引和意识活动相配合,意随形走,这和注意力机制中对意识的控制相吻合。因此本研究以促进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人群的传播为导向,以健身气功、注意力及中医相关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在验证现有大众化的健身气功功法(本研究以健身气功·易筋经为例)对注意力影响的基础上,重在探究重新编排的针对调养心脑而专门设计的健身气功组合与健身气功·易筋经对注意力干预的效果差异,为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进而为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推广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梳理健身气功的“调心”机理以及中医有关注意力分析的文献,确定选取调养心脑功效针对性更强的动作,进而提出论题;再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明确组合练习的编排方法;然后用上述方法再结合特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筛选所需动作、进行动作排序、规划动作间连接,直到最后编排出完整的组合,同时确定将健身气功·易筋经作为对照组要习练的功法,以对比两者对注意力效果的差异。之后,经实验法对注意力影响效果进行验证,具体内容:(1)实验对象:石家庄市行唐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三个班学生。(2)实验内容:实验组习练健身气功组合,对照1组习练健身气功·易筋经,对照2组正常上体育课。(3)实验时间:2020年9月到12月,为期十六周。(4)实验实施过程:分为跟练模仿单个动作、独立熟悉整套功法、强化练习意识导引三个阶段。(5)实验测试指标:以注意力的分配、广度、稳定性和转移四个品质为指标。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将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研究结果:(1)在注意力稳定性方面,通过16周不同内容的健身气功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注意力稳定性测试结果分别为18.500±1.202、20.340±1.197、16.44±1.550,实验前后3个组的P值分别为0.035、0.000和0.342。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37;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032;对照2组和实验组之间P=0.000。这表明对照1组和实验组的得分比对照2组差异更显着,且实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得分。(2)在注意力分配方面,实验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测试结果分别为29.980±2.013、27.080±1.819、24.38±2.009,3个组实验前后检验的P值分别为0.001、0.036、0.716。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00;实验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48;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034。这表明实验干预后对照1组和实验组比对照2组得分有显着性差异,且对照1组明显优于实验组得分。(3)在注意力转移方面,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的测试结果分别为98.6±11.431、100.04±8.757、83.52±8.987,3个组实验前后检验的P值分别为0.024、0.025、0.947。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40;实验组和对照2组之间P=0.009;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841。这表明实验干预后对照1组和实验组比对照2组得分有显着性差异,但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4)在注意力广度方面,干预后对照1组、实验组、对照2组注意力广度的测试结果分别为75.100±6.224、76.840±4.537、77.620±4.668,3个组实验前后的P值分别为0.765、0.918、0.504,P值均大于0.05。另外,对照1组和对照2组之间P=0.517;实验组和对照2组之间P=0.810;对照1组和实验组之间P=0.651。这表明实验干预前后各组间和组内的注意力广度均无差异。研究结论:1、健身气功组合编排:本组合由四套功法中对调养心脑针对性更强的动作编排而成,并经专家认定编排合理,且经实验验证其对注意力影响效果显着,尤其是注意力稳定性。2、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四个品质的影响:(1)针对调养心脑而专门设计的健身气功组合比健身气功·易筋经更能够显着提高初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对提高初中学生注意力具有核心影响力。(2)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可显着提高初中学生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分配和注意力稳定性,其与对照功法健身气功·易筋经有同样效果。(3)健身气功组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广度的影响效果不显着,与对照功法健身气功·易筋经得到同样结果。(4)除注意力广度外,对其余三个注意力品质的影响程度上,两个健身气功组优于普通体育组。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颜芬[3](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张梅[4](2020)在《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是当今运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若疲劳未得到充分恢复,又继续进行训练,则可能由于疲劳的积累,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疲劳的恢复在运动训练及竞赛中一直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运动疲劳恢复的手段有很多,但是对于心理疲劳和神经中枢疲劳促进疲劳恢复的手段很少,根据现今本人的跟队经验,许多队伍的运动员或者教练员目前对于运动后的放松受客观条件或者思想意识的影响,存在不足之处。致使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运动性损伤的出现,包括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从而影响了整个训练周期目标的实现或者比赛结果。通过查询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到目前为止对于散打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研究不是很多,本研究是在对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方法,探讨散打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其表现,运用费登奎斯中的ATM(动中觉察)对训练后的散打运动员进行放松恢复干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准备状态、心率、RPE《主观疲劳评估表》来评价实验处理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并对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影响,证明费登奎斯ATM的可行性,从而为散打运动员提供一种新的经济方便科学有效的放松手段,也为其他运动员在运动疲劳恢复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参考,增加疲劳恢复新的手段,开拓费登奎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方法: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受试者为散打运动员24名,实验组(费登奎斯ATM放松的方式)与对照组(传统休息消除疲劳的方式)各12名,疲劳指标的选取经过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过程,最终经专家检验后,指标选取范围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包括心率、RPE《主观疲评估表》、中枢神经准备状态。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预实验目的一是为了评价受试者的运动疲劳程度的状况,据指标检测的数据可知受试者的疲劳程度适合进行正式实验,二是熟悉和摸清研究条件,检查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并及早发现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或调整。结果:(一)实验前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RPE《主观疲劳评估表》问卷得分、各个心率指标、中枢神经准备状态得分结果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二)在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实验干预后的RPE《主观疲劳评估表》问卷得分有非常显着差异性(P<0.01)。(三)从测得的晨脉变化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一、二、三周的晨脉测试结果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在第四周晨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第一周至第四周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三个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一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心率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第二、三、四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心率结果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四)从中枢神经指标结果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实验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三周和第四周的实验结果非常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费登奎斯ATM有助于运动员主观疲劳的消除,提高运动心理疲劳的恢复,促进每次训练结束后的短期恢复及一个阶段的长期恢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2)费登奎斯ATM能有效的降低散打运动员训练后所升高的心率,消除散打运动员训练后的运动疲劳,长期进行费登奎斯ATM课程练习,有利于避免运动疲劳的产生从而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3)费登奎斯ATM有利于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中枢神经准备状态,促进中枢神经的疲劳恢复,从而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
李博[5](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燕,田伟,张赫男[6](2011)在《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评价与恢复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套训练后心率、血压、血乳酸值,均有较大幅度提升,血红蛋白指标、CK值提升不明显、血尿素氮有所增加,超套训练后女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表现较为明显。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不同性别、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依据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动量与运动负荷,可采用合理营养膳食、保证睡眠、药物方法等方法,加快运动员的疲劳恢复。
钟丹[7](2010)在《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特点与恢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术项目在运动训练竞赛中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手段,以期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张梅[8](2010)在《武术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要求》文中研究指明武术运动属于3个能量系统都参与能量供应的混合供能运动。本文针对各种武术性质的不同,提出武术运动员补充营养物质的建议。武术套路运动员应注意ATP、肌酸、糖的补充,散打运动员注意适量补充蛋白质、脂肪,平时加强糖的摄入。武术运动员应注意维生素、水、无机盐的补充。
刘琴[9](2010)在《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武术套路运动项目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适宜的体重和体脂水平是运动员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基础,探讨该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和代谢特点是该项目走向国际化的途径。针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膳食调查研究,并通过训练期补充强化麦胚粉(添加支链氨基酸)观察对运动员免疫机能和营养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推动免疫学理论在武术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强化科学训练和合理营养补充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方法:本文以12名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食物模型、采用称重法和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血尿素和血清蛋白等,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指标IgG、IgA、CD3、CD4、CD8、CD48、NK等。结果:1、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实际能量摄入显着低于推荐值,(28.17±12.63,58.3±16.48Kcal/kg/d, P<0.05);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际摄入量均显着低于推荐值(CH0:3.96±1.8,6.98±1.27;PRO:1.0±0.38,1.68±0.3;Fat:0.94±0.48,1.55±0.28g/kg.body mass,P<0.01).糖:脂肪:蛋白质的供能比例为54:17:30,与推荐比例并不一致。运动员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例为30%、38%和26%。维生素(Va、Vb1、Vb2、Vc.Vpp)和矿物质(K、Na、Ca、Fe、Zn、Mg)的摄入指标均显着低于推荐值(P<0.05),仅维生素E和硒的实际摄入量达到推荐值。2、血液生化指标显示:对实验前与恢复期各指标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显示实验前与恢复期所有指标差异均不具备显着性。3、对两个实验阶段分别服用强化剂、安慰剂的效果作多因素方差分析,12名观察对象分别服用强化剂与安慰剂在指标CK.IgG.Hb.PA上差异具有显着性。其中Hb(141.08±9.20,127.58±6.90g/L). PA(359.92±56.96,328.00±48.61 mg/L).IgG(8.42±0.82,7.20±0.73g/L)补充强化剂组要显着高于安慰剂组(P<0.05),而强化剂组CK显着低于安慰剂组(82.00±35.01,119.17±66.49U/L,P<0.05)。结论:强化麦胚蛋白的补充有助于改善女子武术运动员蛋白质的营养水平,表现为提高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且对免疫机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林峻峰[10](2009)在《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监测与恢复研究》文中指出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监测措施和恢复手段,用于指导今后的武术训练,提高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二、武术运动员消除疲劳的营养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术运动员消除疲劳的营养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健身气功 |
1.1.2 注意力 |
1.1.3 意识 |
1.2 研究现状 |
1.2.1 健身气功的研究现状 |
1.2.2 注意力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特尔菲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2.3 研究思路构架图 |
2.4 研究创新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的编创 |
3.1.1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编创的指导思想和习练目标 |
3.1.2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的编排程序 |
3.1.3 动作选取的原则和组合编排规则 |
3.1.4 以书籍和文献为主的理论依据 |
3.1.5 以专家调查结果为依据 |
3.1.6 以实验验证的干预结果为依据 |
3.1.7 健身气功组合练习的内容及音乐 |
3.2 健身气功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注意力测试结果分析 |
3.2.2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稳定性品质差异分析 |
3.2.3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分配品质差异分析 |
3.2.4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转移品质差异分析 |
3.2.5 实验前后各组注意力广度品质差异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背景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 |
2.文献综述 |
2.1 运动疲劳概述 |
2.1.1 运动疲劳的定义 |
2.1.2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 |
2.2 武术散打的概述 |
2.2.1 武术散打项目的简介 |
2.2.2 散打运动员产生运动疲劳的原因 |
2.2.3 消除散打运动员疲劳的主要方法 |
2.3 费登奎斯的概述 |
2.3.1 费登奎斯的简介 |
2.3.2 费登奎斯ATM的理论基础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费登奎斯的研究现状 |
2.4.2 散打运动员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验法 |
3.2.5.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3.2.5.2 实验对象 |
3.2.5.3 实验设计 |
3.2.5.4 实验步骤 |
3.2.5.5 实验控制 |
3.2.5.6 实验监测仪器及指标说明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RPE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心率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中枢神经准备状态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评价与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测试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
2.2 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
2.3 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指标评定 |
2.3.1 超套训练后心率恢复情况 |
2.3.2 超套训练后血压恢复情况 |
2.3.3 超套训练后血红蛋白恢复情况 |
2.3.4 超套训练后肌酸激酶恢复情况 |
2.3.5 超套训练后血尿素氮恢复情况 |
2.3.6 超套训练后血乳酸情况 |
2.4 武术套路训练疲劳恢复的意义与方法 |
2.4.1 恢复的意义 |
2.4.2 恢复手段 |
3 结 论 |
(7)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特点与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特点 |
2.1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竞技特点 |
2.2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特点 |
3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 |
3.1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训练学恢复手段 |
3.2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恢复手段 |
3.3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营养学恢复手段 |
3.4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学恢复手段 |
3.5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医学恢复手段 |
3.6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物理恢复手段 |
3.7 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的教育学恢复手段 |
4 结论 |
(8)武术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 武术运动员的供能系统 |
1.1 磷酸原供能系统 |
1.2 糖酵解供能系统 |
1.3 脂肪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
2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要求 |
2.1 武术套路的性质 |
2.2 ATP、肌酸的补充 |
2.3 糖的补充 |
3 散打武术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要求 |
3.1 散打的性质 |
3.2 蛋白质和脂肪的适量 |
3.3 肌糖原的储备 |
4 其他营养物质对武术运动员的作用 |
4.1 维生素 |
4.2 无机盐、水 |
5 建议 |
(9)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武术套路能量代谢和供能特点基础的研究 |
2.1.1 武术套路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 |
2.1.2 武术套路运动的供能特点的研究 |
2.2 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与研究 |
2.2.1 我国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和营养调查研究 |
2.3 营养干预在体育领域的发展状况 |
2.3.1 当今营养制品的种类 |
2.3.2 运动营养品发展现状和成果 |
2.3.3 改善免疫机能的营养干预研究 |
2.4 展望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体院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调查结果与营养干预方案制定 |
4.1.1 体院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调查结果 |
4.1.2 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营养干预方案制定 |
4.2 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结果 |
4.2.1 交叉设计实验对实验前与第一阶段恢复期各检测指标影响的结果 |
4.2.2 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血清蛋白及生化指标影响的结果 |
4.2.3 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免疫指标影响的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调查的分析与讨论 |
5.2 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血清蛋白及生化指标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5.3 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免疫指标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缩写简表 |
附表 |
四、武术运动员消除疲劳的营养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身气功组合练习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丽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4]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效果研究[D]. 张梅.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6]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评价与恢复研究[J]. 王燕,田伟,张赫男.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4)
- [7]武术项目运动性疲劳特点与恢复的研究[J]. 钟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12)
- [8]武术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要求[J]. 张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04)
- [9]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D]. 刘琴.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4)
- [10]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监测与恢复研究[J]. 林峻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