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气论治脾胃病临床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周洋[1](2021)在《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胃痛诊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脾胃病多具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在我国本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谢晶日教授从医四十余年,致力于脾胃病的研究。本研究即对谢晶日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整理,并对其治疗胃痛的诊疗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旨在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并能够为脾胃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借鉴经验,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学术思想渊源。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探寻对谢晶日教授学术思想形成影响较深的古籍,结合对其主要学术思想内容的分析,追溯谢晶日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临证诊疗经验。研读能够反映谢晶日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的着作、论文、典型病例,结合随诊、访谈等方式,整理归纳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第三部分谢晶日教授诊治胃痛规律研究。收集、整理、筛选谢晶日教授诊治的胃痛病案,录入病案信息,建立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中的一般资料、症状资料进行频次统计、症状规律及症状聚类分析,得出胃痛发病规律及特点;对治疗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药量规律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得出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组方用药规律;对胃痛各证型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得出各证型的辨治规律。第四部分中医药诊治胃痛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谢晶日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胃痛的诊疗经验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谢晶日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显示出诸多中医思维,谢晶日教授受其中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中和思维及取象思维影响较深,临证不离宗旨,为其学术思想的基石。《金匮要略》、《临证指南医案》中“瘀阻致病,久病血瘀”的思维方法为谢晶日教授临证善用化瘀通络之法奠定了基础。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特色即为肝脾同治理论,此理论受李东垣脾胃学说影响较深,但又与之不同。对肝脾同治理论探寻解析,发现来源于肝脾相关理论,即五脏中肝脾尤重;肝脾生理相关、病理相及以及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肝脾关系。第二部分总结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谢晶日教授临证从整体出发,善用象思维,灵活辨证,以达“中和”。提倡肝脾同治思想,调畅气机、善治湿邪、身心同治为其具体体现。另病久善用活血通络、注重调护脾胃、临证谨察胃气存亡、善用合方论治均是其学术思想。总结谢晶日教授诊治餐后不适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经验,突出其诊疗特色,并附以典型病案举隅。第三部分谢晶日教授诊治胃痛的规律分析。一、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胃痛患者年龄多分布在40-69岁,女性发病率为64.10%,多于男性。由慢性胃炎导致的胃痛较多,有609例,占比71.14%;慢性胃炎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98例,占比48.93%。伴发疾病第一的为慢性胆囊炎。二、症状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胃胀痛、胃隐痛、胃灼痛累计百分比达8 4.4 3%,为胃痛的主要痛型。脘痞、纳呆、烧心、反酸、呃逆为排名前五的脾胃系伴随症状。暗红舌、齿痕舌(累计占48.24%)、黄腻苔、白腻苔或夹腻苔(累计占46.64%)、弦脉或伴弦脉者(累计占59.98%),为胃痛常见舌脉象。症状聚类结果与谢晶日教授对胃痛的辨证标准基本一致。三、组方用药资料统计分析结果:频次排名前十的药物依次为陈皮、炒白芍、炒白术、焦神曲、柴胡、香附、厚朴、枳实、煅海螵蛸、茯苓;温性、苦辛甘味、入脾胃经的药物占比较高;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白芍;柴胡、白芍;厚朴,枳实;神曲,陈皮等。核心药物有柴胡、香附、白术、炙黄芪、焦神曲等,以上均为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显性组方用药规律。进一步分析得到18个核心药物组合、9首新处方,可体现出谢晶日教授所治胃痛的隐性组方用药规律。四、胃痛常见证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居于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寒湿中阻证、饮食停滞证、气阴两虚证。分别得出治疗此8类证型胃痛的核心药物及新处方。第四部分总结了诸位医家对胃痛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及实验研究,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名医经验角度探索了中医药治疗胃痛的经验,提出临床从肝脾论治胃痛者较少,迫切需要广泛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以深化研究的问题。结论:本文清晰梳理了谢晶日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渊源,完成了导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谢晶日教授擅从肝脾立论、重视养护脾胃等学术特点。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出谢晶日教授对胃痛的认识,饮食、情志为主因;脾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肝郁脾虚为关键病机;夜间痛甚、常伴寐差且易发于中老年女性等为胃痛发病特点。探索出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显性及隐性用药规律,发现了其治疗胃痛常用药的类别、性味归经、常用治法、核心药物及组合规律。谢晶日教授采用复合辨证法,提倡“以症辨证,以证立法,以法定方,以方加减”的辨治思路,擅于合用经典方剂辨证处方。胃痛数据分析结果切合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符合其组方用药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客观依据。
谭亚男[2](2021)在《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朱古亭的生平,整理分析朱古亭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学笔记遗稿,完善对朱古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朱古亭中医思想萌芽:包括朱古亭生平及与医学的渊源。研究朱古亭的学术成就:包括朱古亭的学术论文、着作研究,以及对医学理论的新见。研究朱古亭的临床医案:包括朱古亭辨证诊治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的临床经验。整理研究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朱古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掌握了朱古亭的学术来源、从医之路和临床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朱古亭对待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朱古亭出生于世医之家,医术精湛,遣方稳重;为人低调谦逊,刻苦专研。其教学之余,潜心着述,发表论文30余篇,不乏有对医学思想的传承与新见;出版着作《朱古亭临证录》。朱古亭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等各类病症都分型细致精确,病机治法相宜,制方平稳轻灵。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所含理论中涉及多种病症,关于肾病的见解补充了《朱古亭临证录》肾病医案的不足,使笔者能更好的研究朱古亭临床经验。结论:朱古亭为浙江名老中医,虽逝世多载,其医术医德仍存于后人心中。本文通过研究朱古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助于完善浙派中医的内容,更是对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刘光桥[3](2021)在《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PPI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证候积分、临床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观察,探讨“胃病从气论治”的治疗效果,从而为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本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符合诊断的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使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在治疗的过程中门诊定期复诊;记录并比较前后两组主证积分、次症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证候积分、临床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情况,来评估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有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符合终止标准,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病例为57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主证、次证及总证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中医主证、次证及总证候积分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单项证候积分分别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胃痛或胀、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及大便溏薄的证候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组内对胃痛或胀、胁胀或痛、食欲不振、嗳气、烦躁易怒及大便溏薄的证候积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经对胃痛或胀、食欲不振、嗳气、烦躁易怒及大便溏薄的证候积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能改善胃痛或胀、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及大便溏薄的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组在改善胃痛或胀、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及大便溏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5.复发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复发率7.4%,对照组复发率47.6%,两组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0.05),表明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安全性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确切,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仁贤[4](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闫军堂[5](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素美,陈鑫丽,张烁[7](2021)在《国医大师葛琳仪论脾胃病病机演变特点及其临证经验》文中认为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治疗脾胃病时法宗《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以"精气(阴阳学说)"为基础,参《丹溪心法》"气有余便是火",指出脾胃病中精气互根互用及对立制约的关系,阐明脾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演变特点,具体诊治思路归纳为3点:(1)注重调畅气机,形神共治;(2)正本清源、补虚泻实,立清疏、清化、清利、清养治法;(3)根据具体病情辨体虚实,灵活施治,集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
席崇程[8](2021)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基本框架和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其肾命学说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以知识图谱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古籍进行研究,望能为现代文献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将知识图谱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于孙一奎、赵献可和张介宾三人的研究,构建其肾命学说知识图谱。对于知识图谱的分析,以节点度、BC度量和人工判定确定肾命学说核心组成,并在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引入扎根理论和数据挖掘的方式。最后从哲学、医学两方面出发探讨三者肾命学说,以及其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对名老中医治疗腰痛的医案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腰痛的辨治特色,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各个板块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挖掘算法详细如下。孙一奎:改进后关联规则、K-Means聚类、PCA降维赵献可:改进后关联规则、XGBoost张介宾:神经网络、贝叶斯信念网络名老中医:改进后关联规则结果1孙一奎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元气、命门、原气、三焦、真气、动气、肾。原气与动气同类,是人体之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原气与谷气共同构成元气,并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临床辨证多从元气入手,认为劳逸过度、疾病损耗、脾胃不足、人欲过度、滥用苦寒和邪气侵袭是导致元气不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营卫不足、脏腑失养、经络异常、躯体异常、神志异常和三焦异常六方面论述元气不足导致的病症。治疗方面,除了戒除奢欲和日常调养保养元气,孙一奎还通过方药以复元气之不足。关于孙一奎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孙一奎补元气方剂108个,最常用剂型为汤剂;孙一奎补元气常用药物19味,常用药对18个,以温热药物和甘味药物为主。药物剂量方面,人参、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等核心药物用量之差较大,但是总体用量偏小。2赵献可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命门之水、命门之火、真阴、真水、元精、三焦、相火、真火、真阳、元气、肾阴、肾阳、肾。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性属火,为真君太极。命门以三焦为通道,主宰后天脏腑。命门水火作为先天之水火,位于两肾之中,二者互根互用,互相制约。相火与真阴为命门水火下一级的先天水火,相火为命门之火寄运于三焦的产物,并由命门之火主管;真阴为命门之水所化生,并由命门之水主管。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赵献可认为导致命门水火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贪奢之欲望,分而论述命门水火不足的表现与治法。关于命门火衰的表现,赵献可从元气不足、命门之火不归元、水液不化、冲任异常、脾胃阳虚、神光化生不足和真水偏盛七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关于命门水亏的表现,赵献可从冲任异常、后天失养、肾阴不足和相火离位四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关于赵献可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相关方剂77个,赵献可补命门的主要治法体现在对六味丸和八味丸的加减应用。附子、熟地、芍药、肉桂、陈皮、人参对于赵献可补命门水火方剂贡献较大。3张介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元气、元精、元阳、命门之水、真阴、真气、命门之火、元阴、肾、真水、真阳、真精。命门之水火蕴藏于命门之中,属于先天精气的范畴。命门在人体为子户,兼备水火二性,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向上抽象出形而上的真阴,向下形成命门水火。真阴藏于命门,决定命门功能的发挥,嗜欲过度、气血失调、邪气侵扰和不合理治法可以导致真阴异常;命门在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因此既可通过调节命门水火调补肾阴肾阳,又可补益肾阴肾阳恢复命门水火。张介宾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以真阴与命门水火为中心,而真阴的相关内容可以归入命门水火。张介宾认为嗜欲过度、外邪侵袭、不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肾阴不足会影响命门之水,先天不足、外感邪气、命门水盛、后天失养可以影响命门之火。治之之法,张介宾不仅通过戒除奢欲、艾灸等治法恢复命门水火,还自创新方,培补真阴命门。关于张介宾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补命门之水方剂95个,补命门之火方剂152个,补益真阴方剂29个;张介宾补命门常用药物24个,形成补命门之水马尔科夫毯21条,补命门之火马尔科夫毯22条。张介宾补命门之水以平性药和甘味药为主,补命门之火以温热药和辛温药为主。4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方剂一共纳入284份,涉及7位名老中医的腰痛诊治病例,治疗18个西医疾病,共涉及常用药物39味,以温性药和甘味药为主。常用药对49个,以扎根理论的方式进行编码形成亚类别5个,类别2个。结论1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相关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并对知识图谱包含的专业知识进行推理,可以获取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相似的结论。而在症状、方药节点的处理上,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节点进行分析,其信度和效度都十分可观。因此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中医古籍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切实可行。2孙一奎吸收“气一元论”的思想,借由《黄帝内经》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相关内容定义命门,并借“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命门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构建起命门-三焦主水道系统和命门-三焦气化系统。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孙一奎构建起元气-原气(动气)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以《黄帝内经》和理学相关理论构建病因病机,确定治法和指导养生,其处方思路大致可以分为温脾健运、补中兼温、补中兼升、脾肾双补和营卫同调五方面。3赵献可从《黄帝内经》、道家、《易经》等角度定义命门,并旁参阴阳学说为指导定义命门水火、真阴相火的相关内容。赵献可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津液代谢系统、命门之火-三焦阳气运行系统和命门之水-三焦神水运行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对于命门火衰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温补命门、补肾生脾、脾肾双补以益命门之火;对于命门水亏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滋补命门、引火归原、滋阴降火、肝肾同调、脾肾同调以壮命门之水。4张介宾借无极定义真阴,以《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和哲学的相关概念定义命门,并以太极为指导,构建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同时张介宾借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并以太极、理气、精气和道器等相关概念定义命门与命门水火、真阴与命门之间的关系。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张介宾以理学和《黄帝内经》相关理论指导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治则治法的确立。张介宾将“补法”作为其调理命门之核心,视真阴亏损之程度,而分别采用补益真阴和峻补真阴的治法;补命门水火处方以药物阴阳属性为依据,调节真阴之动静而达到化生命门水火的作用。同时张介宾以精气学说作为切入点,补精以复命门之水,佐以补气“阳中求阴”;补气以复命门之火,佐以补精“阴中求阳”。5明代温补学派继承《黄帝内经》精气阴阳学说,进而构建肾命学说的组成以及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继承《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以命门与肾的关系突出命门之重要地位,以三焦和相火为媒介将命门与后天联系起来;继承《黄帝内经》的温补思想,使其与肾命学说相佐为用;继承《黄帝内经》的病因病机理论,指导辨证与处方。6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最常用的治法为补肾、补脾、清湿热、除寒湿和活血。明代温补学派的肾命学说中以六味八味作为补肾基础方,脾肾双补等思想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腰痛的治疗效果显着。
潘琳琳[9](2021)在《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薛己为明代着名医家,精于医术,擅长妇科,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着。目前,虽有部分学者对薛己妇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进行了研究,但往往局限于妇科某一病症的辨治,尚未有能够全面完整的反映薛己妇科学术体系的研究,故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全貌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目的:全面挖掘和总结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薛己妇科核心学术思想、辨证思路、用药特色和临证经验,从而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完整地展现其妇科辨证论治体系,使其妇科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有效的临床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学术理论和诊疗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基于薛己妇科着作《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以及《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保婴粹要》《保婴撮要》等着作中包含妇人经、带、胎、产、杂病医论医案的内容进行挖掘、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薛己妇科诊疗以补土培元、温化脾肾、调肝养血、条畅情志和补益气血的思想为基,临证用药以五脏辨证与四诊合参,重视温补而不废寒凉,结合天时以择时服药,活用古方且内外兼施的思想为要。薛己临证善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君子汤、逍遥散、六味丸、小柴胡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和四物汤诸方治疗妇人由脾胃亏损、肝脾不和、脾肾不足和脾肺气虚等所致的经、带、胎、产及各类妇科杂病。薛己临证师古不泥,不断推陈出新,妙用以补制火法调治妇人月经病,外治法调治妇人疮疡,食疗法调治妇人产后诸症及单味药调治妇人诸疾,并创制了一系列新方(解语汤、通气散、海藻散坚丸、舒筋散、竹叶汤)和发展了一系列新法(提出“药从乳传”之法、将消毒法应用于产科、明确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提出保产诸法、提出精神抚慰法助产和奠定了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的地位)。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医家孙一奎、武之望、王肯堂、张介宾、胡慎柔、赵献可、李中梓和张璐等产生深远影响。结论:薛己在妇科方面提出了“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观,“妇人肝脾郁结”的病理体质观,“胃气为本”的治病求本观,“温化脾肾”燮阴阳的治疗新理念和“以补制火法”论治月经病的新思路。薛己辨病尤重脉法,五脏辨证注重气血,调理女科独具体系,合天地阴阳审时用药,倡内外合治多法并举,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妇科辨治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郝菲菲[10](2021)在《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梳理甲状腺癌的病名演变,同时系统分析总结古代甲状腺癌的用药规律。(2)基于期刊文献整理分析中医药专家对甲状腺癌的辨证论治,并挖掘中医药专家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用药经验。(3)对比分析古今医家治疗甲状腺癌用药差异,探寻甲状腺癌中医药诊治的新思路并提出防治甲状腺癌的初步方案,丰富中医肿瘤学内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1)古代文献来源:运用文献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软件以“瘿”“石瘿”“石疽”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搜索出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审析,同时根据选方标准,确定录入用药。(2)现代文献来源:运用文献学方法,分别用“甲状腺癌”或“甲状腺恶性肿瘤”或“石瘿”与“中医药专家”或“中医药治疗”等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包括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地方名中医药专家等在内的于2020年11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甲状腺癌治疗经验类相关文献,根据选方标准录入内容。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搜集文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全面把握中医药专家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及辨证用药规律。结果:(1)依据症状体征表现,甲状腺癌包括中医古籍中石瘿及部分“石疽”等疾病。古代医家认为甲状腺癌病机之本在于本虚标实,以肝郁脾虚、气滞痰浊、痰瘀互结证等为主,用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化痰软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等。化痰软坚药主要以软坚散结药为主,补虚药以补血药和补气药频次最高。(2)搜集到中医药专家治疗甲状腺癌期刊文献371篇,现代医家认为甲状腺癌病机根本在于本虚标实,以肝郁气滞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瘀毒内阻证、癌毒阻络证、气滞痰凝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结证等为主。(3)中医药专家对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用药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化痰软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药性频率由高而低依次为苦、甘、辛、咸、酸;归经频率排在前五位者为肝、肺、脾、胃、心;中医药专家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常用药对支持度排在前五位者海藻-昆布、海藻-浙贝母、夏枯草-海藻、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置信度排在前五位者夏枯草-丹参、法半夏-海藻、山慈菇-黄药子、牡蛎-鳖甲、白花蛇舌草-重楼。(4)古今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皆认为甲状腺癌证属本虚标实,皆指出情志诱因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传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今之医家更为丰富发展了甲状腺癌的病因病机内容,包括内虚、癌毒、痰毒、瘀毒、火毒致病学说等,用药范围亦丰富完善。古代医家辨治甲状腺癌重温补,温化痰湿,而今之医家重清补,清热补虚。(5)笔者基于对甲状腺癌古今论治的研究分析,总结甲状腺癌中医诊疗现状等系列问题思考,提出防治甲状腺癌初步方案,包括体病同调、阴阳平期、气血和神、中西双举等。结论:(1)甲状腺癌包括中医古籍中石瘿及部分“石疽”等疾病。(2)古今医家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和治疗“和而不同”,“和”者,皆认为甲状腺癌病机为本虚标实,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大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着重于“湿”和“痰”,现代医家本于“郁”和“虚”。在治疗上,古代医家重用温法,温化痰湿,而今之医家对甲状腺癌术前多以攻邪为主,注重“痰”“瘀”病机,术后注重“清”“补”,尤重清热补虚。(3)甲状腺癌的防治尤重情志,注重体病同调,气血和神,时时扶正,适时杀癌、抗癌、抑癌,注重中西合用,综合防护。
二、从气论治脾胃病临床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气论治脾胃病临床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胃痛诊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渊源 |
一、谢晶日教授简介 |
二、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渊源 |
(一)孜孜不倦,古籍溯源 |
(二)五脏相关,肝脾尤重 |
(三)肝脾荣损,理论基源 |
1.肝脾相关,相助为理 |
2.肝脾相关,相及为病 |
(四)与时俱进,中西相参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总结 |
一、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 |
(一)勤研基础,融汇中医思维 |
1.整体思维为主线 |
2.结合动态辩证思维 |
3.贯穿中和思维 |
4.善用取象思维 |
(二)衷中参西,博采众长 |
(三)四诊皆要,尤重舌脉 |
(四)提倡肝脾同治 |
1.善理气机,以调代补 |
2.肝脾合病,善治湿邪 |
3.病肝脾者,身心制宜 |
(五)病久入络,化瘀解毒 |
(六)固护胃气,善辨其存亡 |
(七)巧用诸方,从权而立 |
(八)趋利避害,养护脾胃 |
1.饮食有节,固护脾胃 |
2.劳逸适当,健运脾胃 |
3.少思慎怒,保护脾胃 |
4.顺四时之变,起居有常 |
二、谢晶日教授脾胃病临床诊治经验总结 |
(一)诊治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经验 |
1.详辨病因,究其本源 |
2.衷中参西,精准诊断 |
3.临证辨治,善从肝脾出发 |
4.临床验案举隅 |
(二)诊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
1.详辨病因,究其本源 |
2.衷中参西,精准诊断 |
3.临证治疗经验 |
4.临证验案举隅 |
(三)诊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
1.详辨病因,究其本源 |
2.衷中参西,精准诊断 |
3.治疗特色 |
4.临床验案举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谢晶日教授诊治胃痛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一、病案资料 |
(一)病案来源与筛选 |
(二)诊断标准 |
1.诊断标准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数据准备 |
1.数据预处理 |
2.录入信息及建立数据库 |
(三)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 |
1.频次统计分析 |
2.数据挖掘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1.胃痛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2.胃痛相关西医疾病及伴发疾病分布情况 |
二、症状资料分析 |
1.胃痛症状频次分析 |
2.症状规律分析 |
3.症状聚类分析 |
三、组方用药资料分析 |
1.胃痛用药频次分析 |
2.药物性味归经频次分析 |
3.关键药物用量规律分析 |
4.基于关联规则的胃痛组方规律分析 |
5.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四、胃痛证型资料分析 |
1.胃痛常见证型频次统计 |
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胃痛各证型组方规律分析 |
3.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 |
讨论 |
一、谢晶日教授对胃痛的认识 |
1.病因及发病特点 |
2.胃痛的病机 |
3.病位在胃,涉及多脏腑 |
4.胃痛的预后 |
二、组方用药特色 |
(一)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显性用药规律 |
1.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2.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3.药物组合分析 |
4.组方规律分析 |
(二)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的隐性用药规律 |
1.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分析 |
2.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 |
三、谢晶日教授灵活辨证施治 |
1.肝郁脾虚证(脏腑辨证) |
2.湿热中阻证(脏腑辨证) |
3.肝胃郁热证(脏腑辨证) |
4.肝胃气滞证(脏腑辨证) |
5.脾胃虚寒证(脏腑辨证) |
6.寒湿中阻证(脏腑辨证) |
7.饮食停滞证(病性辨证) |
8.气阴两虚证(病性辨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药诊治胃痛的研究进展综述 |
一、胃痛的病因病机 |
(一)理论研究 |
(二)实验研究 |
二、胃痛的治疗 |
(一)辨证论治 |
(二)专方专药 |
(三)名医经验传承与研究 |
1.辨治特色 |
2.从不同角度立论 |
3.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整理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2)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朱古亭生平简介 |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朱古亭中医萌芽 |
(一) 朱古亭生平概览 |
(二) 朱古亭中医结缘 |
二、朱古亭学术成就 |
(一) 朱古亭医学新见 |
(二) 朱古亭学术硕果 |
三、朱古亭临床经验探析 |
(一) 治肺系病经验 |
(二) 治脾胃病经验 |
(三) 治心肝病经验 |
(四) 治肾系病经验 |
(五) 治妇科病经验 |
四、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整理 |
(一) 高血压 |
(二) 心脏病 |
(三) 肝炎 |
(四) 溃疡病 |
(五) 结石 |
讨论 |
(一) 朱古亭学术思想的传承 |
(二) 朱古亭临床经验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朱古亭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3)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PPI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CG的认识 |
1.1 定义及诊断 |
1.2 流行病学现状 |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CG的治疗 |
2.中医对CG的认识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治疗 |
3.中西医结合治疗 |
4.肝郁脾虚型CG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治疗 |
1.1 患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 |
2.3 方法 |
2.4 观察内容 |
2.5 临床疗效判定 |
2.6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病例收集情况 |
3.2 一般数据分析比较 |
3.3 治疗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肝郁与脾虚,关系密切 |
2.胃病从气论治 |
3.强调中西互补 |
3.1 中医对CG的认识 |
3.2 西医对CG的认识 |
3.3 注重中西并重 |
4.药物分析 |
4.1 中药组方、药理研究 |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依据 |
5.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 |
5.2 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
5.3 本研究对肝郁脾虚型CG患者的安全性 |
5.4 复发率情况 |
5.5 对比分析 |
6.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5)“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
2. “水”概念研究 |
3. “血”概念研究 |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
1. “水证”的分类 |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
1. 水血共同治疗 |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国医大师葛琳仪论脾胃病病机演变特点及其临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脾胃病的病机演变特点 |
调畅气机,形神共治 |
正本清源,善用“清”法 |
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 |
验案举隅 |
小结 |
(8)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明代温补学派概述 |
2 肾命学说的基本内容 |
3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4 小结 |
综述二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
3 小结 |
综述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 |
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问题及解决建议 |
4 小结 |
综述四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 |
2 扎根理论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问题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知识图谱构建 |
1 数据来源 |
2 抽样方法 |
3 本体构建 |
4 知识抽取 |
5 消歧技术 |
6 知识补充 |
7 剂量换算 |
8 核心组成确定 |
9 图数据库构建 |
10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
第二节 知识图谱分析 |
1 可视化展示 |
2 扎根理论编码 |
3 数据挖掘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元气不足内容展示 |
5 补元气用药特点 |
第二节 以藏象和儒道相关概念定义命门 |
1 借太极阐释命门特征 |
2 以气一元论定义命门所指 |
3 以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确定命门位置 |
第三节 基于精气学说构建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命门-肾主呼吸系统 |
3 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第四节 基于三焦的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命门-三焦-膀胱主水道系统 |
2 命门-三焦气化系统 |
第五节 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的元气-原气思想 |
1 元气真气所指为一 |
2 元气原气所指不同 |
3 原气动气所指相同 |
第六节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相关理论指导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1 以《黄帝内经》“劳伤”与理学“人欲”构建病因病机 |
2 以《黄帝内经》治则和理学“革尽人欲”构建治法 |
3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道教“真气”指导养生 |
第七节 基于元气理论的辨治思路 |
1 温脾健运 |
2 补中兼温 |
3 补中兼升 |
4 脾肾双补 |
5 重营卫气血 |
第八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总结 |
1 孙一奎肾命学说框架 |
2 孙一奎以元气为纲的辨治特色 |
第三章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经验 |
第二节 以精气、藏象和哲学定义命门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以真君真主、太极定义命门人身之主 |
3 以“中道”“坎卦”和“小心”确定命门位置 |
4 以命门指导养生 |
第三节 以阴阳为指导阐释先天水火 |
1 医哲范畴下的阴阳 |
2 以阴阳理论构建先天水火 |
3 以阴阳理论阐述先天水火关系 |
4 以阴阳理论指导先天水火的临床应用 |
5 以阴阳理论形成“重阳”特色 |
第四节 基于“理气”与藏象阐释命门-命门水火-肾系统 |
1 基于理气关系构建命门与命门水火的关系 |
2 从藏象理论阐释先天水火-肾内容 |
第五节 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三焦概念 |
2 命门-三焦-膀胱的津液代谢系统 |
3 命门之火-三焦-相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4 命门之火-相火-君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5 命门之水-三焦-神水的神水运行途径 |
第六节 肾命学说下的命门水火应用 |
1 八味丸处方思路 |
2 六味丸处方思路 |
第七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赵献可肾命学说框架 |
2 赵献可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四章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特点 |
第二节 借无极定义真阴 |
1 真阴类似无极 |
2 真阴之象在形体 |
第三节 以藏象和太极定义命门 |
1 以藏象定义命门形而下内容 |
2 以哲学构建命门形而上的内容 |
第四节 以太极定义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 |
1 以太极定义命门主宰后天 |
2 以太极定义命门水火为阴阳之根 |
第五节 以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 |
1 真阴藏于肾与命门 |
2 命门主肾 |
第六节 借“道器”、太极动静定义先天关系 |
1 命门与命门水火关系 |
2 真阴与命门关系 |
第七节 以理气阴阳阐释命门水火之关系 |
1 以理气为框架阐释命门与命门水火 |
2 以阴阳精气阐释命门水火之联系 |
3 以重阳思想定义命门之火的重要性 |
第八节 以理学和《内经》指导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
1 以“过用”指导认识病因病机 |
2 将“灭人欲”作为真阴命门异常基本治则 |
第九节 肾命学说下的真阴、命门应用 |
1 真阴之治分缓急 |
2 命门水火重精气动静 |
第十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张介宾肾命学说框架 |
2 张介宾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五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内容讨论 |
第一节 医哲互参构建基本框架 |
1 哲学思想为划分先后天之依据 |
2 医学思想是肾命学说成形之保证 |
3 医哲相合服务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二节 以阴阳学说作为基础,辅以精气 |
1 以阴阳学说决定肾命学说的组成 |
2 以精气学说对肾命学说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 重阳思想与肾命学说互补互用 |
1 重阳思想贯穿于肾命学说 |
2 肾命学说为重阳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
第四节 重视命门与脏腑的相关性 |
1 肾与命门理论相关 |
2 补肾以复命门之不足 |
3 温脾以助补肾 |
第五节 三者肾命学说特色 |
1 三者肾命学说框架比较 |
2 孙一奎肾命学说重元气 |
3 赵献可肾命学说重水火 |
4 张介宾肾命学说重水火精气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发扬 |
第一节 对《黄帝内经》中精气阴阳学说的继承发扬 |
1 天人相应理论 |
2 精气学说 |
3 阴阳学说 |
第二节 对《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与肾 |
2 脾与肾 |
3 三焦与相火 |
第三节 对《黄帝内经》温补思想的继承发扬 |
1 温补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 |
2 处方思路来源于《黄帝内经》 |
第四节 对《黄帝内经》病机治法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之不足源于“过用” |
2 保命门之关键在于防止过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举隅 |
第一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流程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结果 |
1 数据基本情况 |
2 jaccard相关系数结果 |
3 定量研究结果 |
4 扎根理论研究结果 |
第三节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辨治思路 |
1 扶正以治本 |
2 驱邪以治标 |
3 现代名老中医与明代温补学派诊治相似之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薛己简介 |
1 生平介绍 |
2 成才之路 |
2.1 家学渊源 |
2.2 社会因素 |
2.3 自身积淀 |
3 着作介绍 |
3.1 妇科专着 |
3.2 其他相关着作 |
第二部分 妇科临证经验与诊疗特色 |
1 妇科病症治疗经验 |
1.1 月经病 |
1.2 带下病 |
1.3 不孕症 |
1.4 妊娠病 |
1.5 产后诸疾 |
1.6 妇人杂病 |
2 以补制火法调治月经病 |
2.1 理论依据 |
2.2 遣方用药特色 |
2.3 用药宜禁 |
3 妇科高频方药应用分析 |
3.1 高频方剂 |
3.2 常用药对 |
4 创制新方调理妇人诸证 |
4.1 解语汤 |
4.2 通气散 |
4.3 海藻散坚丸 |
4.4 舒筋散 |
4.5 竹叶汤 |
5 单味药调理妇人杂病 |
5.1 白术治妇人腰痛 |
5.2 远志治妇人瘰疬 |
5.3 红花治产后胎衣不出 |
5.4 葛根治妊娠发热 |
5.5 朴硝治胎死腹中 |
6 外治法调理妇人疮疡 |
6.1 桑木灸 |
6.2 隔豆豉饼灸 |
6.3 隔附子饼灸 |
6.4 隔蒜灸 |
6.5 隔木香饼熨 |
6.6 葱熨 |
6.7 针刺法 |
6.8 外涂法 |
6.9 外贴法 |
7 食疗法调理妊娠和产后诸疾 |
7.1 鲤鱼粥治疗妊娠数堕胎 |
7.2 猪腰子粥治产后发热盗汗 |
7.3 猪腰子粥治疗产后褥劳发热 |
7.4 黄雌鸡汤治疗产后虚羸腹痛 |
7.5 羊肉汤治产后腹痛 |
7.6 乳汁治产后二便不通 |
7.7 秋茄子治疗产后妒乳 |
8 发展妇产科诊疗方法 |
8.1 提出“病从乳授,药从乳传”之论 |
8.2 将消毒法应用于产科 |
8.3 明确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
8.4 提出保产诸法 |
8.5 提出精神抚慰法助产 |
8.6 奠定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的地位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妇科病症病因病机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 妇科学术特色 |
2.1 “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观 |
2.2 “妇人肝脾郁结”的病理体质观 |
2.3 “胃气为本”的治病求本观 |
2.4 “温化脾肾”燮阴阳的治疗新理念 |
3 妇科临证特色 |
3.1 四诊辨病尤重脉法 |
3.2 五脏辨证须合气血 |
3.3 调理女科独具体系 |
3.4 合天地阴阳审时用药 |
3.5 倡内外合治多法并举 |
4 妇科用药特色 |
4.1 四诊合参,不拘表象 |
4.2 重视气血,调补为宜 |
4.3 缓急有别,补法各异 |
4.4 慎用攻伐,不尚苦寒 |
4.5 辨清虚实,不忌峻剂 |
4.6 活用古方,方活力专 |
第四部分 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
1 孙一奎 |
2 武之望 |
3 王肯堂 |
4 张介宾 |
5 胡慎柔 |
6 赵献可 |
7 李中梓 |
8 张璐 |
第五部分 总结 |
1 创新点 |
2 结论 |
2.1 阐明了薛己辨治妇人病症的核心思想 |
2.2 厘清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病因病机 |
2.3 梳理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用药思路 |
2.4 总结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特色经验 |
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甲状腺癌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
1 病名溯源 |
1.1 瘿字含义及演变 |
1.2 瘿病分类 |
1.3 石瘿释疑 |
1.4 小结 |
2 甲状腺与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的关系 |
2.1 甲状腺与脏腑 |
2.2 甲状腺与经络 |
2.3 甲状腺与气血 |
2.4 小结 |
3 病因病机 |
3.1 病因 |
3.2 病机 |
3.3 小结 |
4 治则治法 |
4.1 治疗原则 |
4.2 治疗方法 |
4.3 小结 |
5 饮食宜忌及情志调养 |
6 转归及预后 |
第二部分 基于期刊文献的甲状腺癌辨证论治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剔除标准 |
2 文献整理和统计 |
2.1 筛选文献 |
2.2 规范化处理 |
2.3 文献统计 |
3 结果 |
3.1 文献搜集整理情况 |
3.2 病因病机情况 |
3.3 辨证分型情况 |
3.4 治则治法情况 |
3.5 治疗情况 |
4 分析 |
4.1 病因病机方面 |
4.2 辨证分型方面 |
4.3 治则治法方面 |
4.4 治疗方面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药专家诊治甲状腺癌术后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药物整理 |
1.3 数据挖掘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味药使用情况 |
2.2 药物功效类别情况 |
2.3 药物性味情况 |
2.4 药物归经情况 |
2.5 常用药物关联情况 |
3 分析 |
3.1 药物功效分析 |
3.2 药物分类分析 |
3.3 药物性味分析 |
3.4 药物归经分析 |
3.5 常用药物关联分析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甲状腺癌古今用药差异对比分析 |
1 甲状腺癌古今用药差异比较 |
1.1 古今用药类别频次比较 |
1.2 补虚药中各类药频次比较 |
1.3 化痰软坚药中各类药频次比较 |
2 甲状腺癌古今用药差异分析 |
2.1 时代更迁,饮食居处之异 |
2.2 体质偏颇,五行生克之变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相关问题思考 |
1.1 诊治优势 |
1.2 治疗作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2 防治甲状腺癌初步方案探讨 |
2.1 气血相用,形神一体 |
2.2 体病同调,内外兼修 |
2.3 未病先防,通利七情 |
2.4 已病防变,药食同用 |
2.5 术后固本,中西双举 |
结语 |
1 本研究特点及创新点 |
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四、从气论治脾胃病临床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谢晶日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胃痛诊治规律研究[D]. 周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D]. 谭亚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PPI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光桥.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国医大师葛琳仪论脾胃病病机演变特点及其临证经验[J]. 徐素美,陈鑫丽,张烁.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8)
- [8]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D]. 席崇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D]. 潘琳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10]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D]. 郝菲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