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随笔 - 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

德国随笔 - 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

一、德国散记——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军[1](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郭德钦[2](2012)在《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相对于中国的具体语境来说,它又具有一般性、外源性和深奥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是其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采取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大众实践的需求与时俱进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并内化为其价值取向,从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其实现层次表现为文本的通俗化、方法的大众化、价值内化和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延安时期,由于多方面的重视和努力,加之知识分子本身就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对国共两党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和态度的比较中,广大进步知识分子认同了共产党及其马克思主义信仰,于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和新闻出版教育等领域都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知识分子群体,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得以大发展大繁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得以非常成功地推进。这些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当代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借鉴,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来整合和引导观念上层建筑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民群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紧迫性。这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全国抗战的需要,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干部的需要,是加强边区执政建设的需要,是推动新启蒙运动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批判教条主义危害的需要。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很多相对的有利条件。这主要是因为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此时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下,并因而形成了较为和谐的社会氛围;教育宣传环境的相对改善,也为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较好的依托。正是由于有了以上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之间,以及与党的领袖群体之间齐心协力,相得益彰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活动,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路线和教育实践,注重对在职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调对老百姓的识字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积极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同时注重借助新闻出版事业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或结合群众组织和文艺团体等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国由于战事而分割成几大区域,即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东部论陷区和粤港地区等。重要的是,这几大场域间知识分子始终抱着“敢为天下先”的历史使命感,围绕在共产党周围,遥相呼应,在积极互动中卓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们主要包括活跃在国统区和论陷区的共产党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国外进步知识分子群体等。这几大场域间知识分子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首先,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都赢得了新闻战线上“封锁与反封锁”的胜利。其次,加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且推动了毛泽东思想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再次,促进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活动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并进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确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首先,砺炼主体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保证。其次,知识分子群体与党的领袖群体形成合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第三,注重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第四,整风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器。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由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着意识形态领域和实践领域的严峻挑战,当代知识分子首先要勇于担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要认识到自身转型的紧迫性,即要注重向“三贴近”知识分子转型,做到学术研究与服务实践相结合、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相结合。第三,面对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及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战,当代知识分子要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以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社会思潮。最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要协同推进,要把握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关键,大众化是基础。

项静[3](2009)在《遭遇“西方”-1980年代文学中“现代”故事的几种叙述方式》文中研究说明在本论文的阐述中,“西方”不仅是相对于东方及其文化或文明而言的对象或客体,而且是十九世纪以降中国和世界置身时势的一个内在的、具有相当支配性的要素。论文以1980年代中西碰撞的历史情势下,部分文学作品中的现代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海外(主要是西方国家)游记文学,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人的小说,寻根文学中的韩少功、王安忆部分作品,以及《河殇》、陈丹燕的《慢船去中国》为主要个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1980年代西方参照系下的中国现代故事的讲述方式,不同叙事资源的处理和整合,遮蔽与凸显,探讨现代故事讲述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不同的叙事资源此消彼长的动态关系。对于1980年代现代故事的几种讲述方式的重新考察,绝对不是要否认“现代”的意义,并试图通过某种方法找出一个单纯的“中国方式”的现代故事,而是探讨在讲述现代故事中如何处理各类叙事传统和资源、现实,以期给当下的文学症状带来一点启示。论文第一章以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的西方游记为研究对象,中国作家通过对西方的“游历”,“看见而描绘”的西方世界,确立了本文的基本问题:现代化与西方化界限逐渐模糊,曾经作为我们另一个建立主体性的他者——第三世界淡出视野。在第二章中,主要讨论在西方空间出现在我们的文学叙述视野以后,当代作家们如何讲述一个西方在场的故事,他们如何以西方为参照物想象、堪认中国的未来空间,本章主要以几个有重要影响的小说家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为例子,重新梳理中国“自我”的未来想象。第三章主要解决现代故事的讲述中,除了物质现代化,需要怎样的文化、政治空间。第四章分别以《河殇》、《慢船去中国》为分析对象,阐释1990年代对1980年代的“离开”,这是不同于1980年代的“中国”故事,是我们讲述中国现代故事时需要反思的重要趋势。

王剑平[4](2002)在《德国散记——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文中研究说明 2001年10月7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雾弥漫,我们乘坐的法航波音777航班不得不推迟起飞,到达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已是巴黎时间晚上8点多钟。与我同行的是一位北京中年作家,一路上,我们最担心的就

二、德国散记——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散记——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1)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目前研究的不足
    四、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手段、技术路线及创新性分析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节 相关研究对象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界定
        二、延安时期界定
        三、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界定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第二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代表人物分析
        一、地缘分析
        二、思想背景分析
        三、家庭背景分析
        四、教育背景分析
        五、知识结构分析
第二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指导全国抗战的需要
        二、武装干部队伍的需要
        三、加强边区建设的需要
        四、推动新启蒙运动和文化建设的需要
        五、批判教条主义的需要
    第二节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
        一、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二、教育宣传环境相对改善
第三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
        一、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是当务之急
        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干部是重中之重
        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是力量源泉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活动
        一、宣传活动的原则
        二、宣传活动的方法
        三、宣传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活动
第四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一、哲学大众化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二、哲学大众化评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众化
        一、政治经济学大众化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二、政治经济学大众化的特点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必要性
        二、灌输革命理论
        三、培养政治意识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评价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大众化
        一、史学大众化代表人物及其成果
        二、史学大众化评价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大众化
        一、文艺大众化的提出
        二、文艺大众化的必要性
        三、文艺大众化的成就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实现的特点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成就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
第五章 延安时期各场域间知识分子在互动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节 从全国视角看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第二节 边区外知识分子背景分析
        一、活跃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共产党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背景分析
        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背景分析
        三、国外进步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背景分析
    第三节 各场域间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实践
        一、文学艺术大众化方面的互动
        二、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互动
        三、新闻出版领域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
        四、与外国籍知识分子力量的互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四节 各场域间知识分子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在与反动文化逆流和奴化教育的斗争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二、在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的斗争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三、在“学术中国化”思潮的论战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四、在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第六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成就
    第一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形成
        三、中国化马克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第三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通俗化
        二、推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
    第四节 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节 为新中国确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奠定基础
第七章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砺炼主体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保证
        一、坚定信仰,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
        二、潜心钻研,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水平
        三、普及文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第二节 知识分子群体与党的领袖群体的合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
        一、政治上尊重和关怀加速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转化
        二、知识分子群体与党的领袖群体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节 在实践中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一、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建设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
        三、注重结合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整风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器
        一、促进知识分子角色转换
        二、知识分子实现“改造者被改造”
        三、知识分子由“自发”转向“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五节 重视与各场域间知识分子力量的互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使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赢得了新闻战线上“封锁与反封锁”的胜利
        二、在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
        三、促进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活动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第八章 当代知识分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二、实践领域的挑战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建设
    第三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真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真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 当代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主旋律文化遭受着严峻挑战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第五节 加强基层组织和文化团体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遭遇“西方”-1980年代文学中“现代”故事的几种叙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游历”西方与现代想象——论1980 年前后的西方游记
    第一节 “看见而描绘”的西方与现代想象
    第二节 《绿风土》:游历西方的一种异质性声音
    结语 从游记到小说
第二章“西方”在场的现代故事
    第一节 西方·知识·技术:重新堪定“未来”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改革物语 ——以王蒙为中心
    第三节 遭遇西方与乡土中国的叙事变迁 ——以高晓声为中心
第三章 怎样现代如何中国?
    第一节 文化的视角:新的叙事资源及其限制
    第二节 地方的发现:现代故事的新空间及其可能
    第三节 重谈“政治”:作为方法的陈映真
第四章 慢船“去”中国——转折时期的两个文学个案
    第一节 文明的冲突及其解决方案 ——解读《河殇》
    第二节 上海·西方·故事新编 ——以陈丹燕的《慢船去中国》为例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德国散记——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2]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郭德钦.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3]遭遇“西方”-1980年代文学中“现代”故事的几种叙述方式[D]. 项静. 上海大学, 2009(06)
  • [4]德国散记——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J]. 王剑平. 贵州农村金融, 2002(01)

标签:;  ;  ;  ;  ;  

德国随笔 - 走近德意志联邦银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