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位胰腺的再认识及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莫镇州,马海宁,毕小刚,董永红,黄博[1](2019)在《胃肠道异位胰腺29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异位胰腺最多见于上消化道,90%位于胃及十二指肠。胃肠道异位胰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易被漏诊及误诊。本研究收集29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赵飞,杨建民,徐启顺[2](2018)在《超声内镜在异位胰腺诊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异位胰腺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异位胰腺的45例患者,其中20例患者在常规胃镜及EUS发现黏膜下病变后行内镜治疗,25例患者因其他疾病手术时或对手术标本作病理检查时发现;就以上患者的诊治特点作一分析。结果 20例在内镜检查时发现的异位胰腺患者中19例行EUS检查,EUS下大部分病变起源于第23层胃壁;高回声7例,低回声8例,中等回声2例,混合回声2例。误诊胃息肉1例、间质瘤2例。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8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出血3例,术后感染1例。25例因其他疾病手术时偶然发现的异位胰腺患者中,因胃癌手术发现13例,其他术中偶尔发现12例。结论 EUS对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EMR、ESD治疗异位胰腺安全、有效。
左利平,庄坤,张欣,邬小平,王娟红[3](2016)在《5例非典型性异位胰腺内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非典型异位胰腺的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术前误诊,后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5例异位胰腺的内镜、超声内镜及CT下各种特征性表现,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5例患者在术前分别拟诊为间质瘤、囊肿、胃癌、脂肪瘤、早期胃癌。后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异位胰腺。结论典型异位胰腺的某些特殊类型易与其他病变混淆。只有逐步积累,认真总结、归纳,才能不断提高胃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水平。
尹振花[4](2016)在《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protrusion lesions)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9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常规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统计病灶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以及EUS对SMT性质以及来源层次诊断符合率,并观察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定期内镜随访。结果:192例患者中,食管82例(占42.7%),贲门3例(占1.6%);胃底37例(占19.3%),胃体41例(占21.4%),胃角2例(占1.0%),胃窦部21例(占10.9%),十二指肠6例(占3.1%)。病灶最大直径0.3cm-4.5cm(平均1.2cm±0.4cm)。手术时间15min-80min(平均30min±5min)。术中穿孔4例(占2.1%),其中3例穿孔较小均在内镜下给予钛夹夹闭,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穿孔转外科行腹腔镜局部修补术。术中出血5例(占2.6%),发生延迟后出血2例(占1.0%),均成功保守治疗。一次性完整切除标本190例(占98.96%)。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192例患者中158例的EUS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总诊断符合率为82.29%。对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血管球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俗称类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91%、50%、84.21%、81.82%、100%、50%。超声内镜未检出神经鞘瘤、颗粒细胞瘤等少见病。来源层次符合率92.71%。168例内镜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学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消化道粘膜下隆起病变,ESD相关穿孔发生率较高。超声内镜(EUS)能够为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提供可靠依据。
许亚春,宋琦,刘向东,谢雪芬,沈春林,刘荣伟[5](2014)在《MDCT对胃部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胃部异位胰腺的MD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征。结果:8例胃部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胃窦部2例,胃体部6例;8例均位于胃小弯侧。病灶长径1.82.7 cm,短径0.91.4 cm,长径/短径平均为1.9。病灶长轴均平行于胃壁。7例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局部边缘模糊;1例呈不规则形,边缘模糊。8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8例均呈等密度,其中3例边缘显示脐凹征,1例中央见导管征。增强扫描,8例均呈明显持续强化,强化的趋势与正常胰腺一致。8例胃壁黏膜层均完整。结论:胃部异位胰腺为黏膜下病变,其MD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DCT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莫静,杨树平,王美峰[6](2013)在《内镜下治疗肿瘤型异位胰腺的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内镜下治疗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的62例患者的病史及内镜下检查、治疗等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7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55例,除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改行腹腔镜切除外均完整切除病灶。结论:内镜下治疗对于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直径小于2 cm肿瘤型异位胰腺是一个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小的有效治疗方法,默契术中护理配合及全面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内镜下治疗的成功率。
缪艳霞,成春丽[7](2012)在《微探头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30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EUS)在诊断上消化道黏膜间叶源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内镜检查中怀疑黏膜下肿瘤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并经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间叶源性肿瘤患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间质瘤17例,平滑肌瘤8例,脂肪瘤3例,异位胰腺2例。微探头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与病理符合率83.33%(25/30)。结论: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建江,雷有兴,施佳臣[8](2010)在《异位胰腺的诊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异位胰腺5例临床资料。结果:年龄在21~68岁,平均年龄35岁。5例手术切除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3例,空肠2例。结论:异位胰腺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李晓波[9](2008)在《胃窦部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及高频电切除》文中提出
曹海丹,郑云龙,李腾庆[10](2008)在《异位胰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异位胰腺的再认识及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位胰腺的再认识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2)超声内镜在异位胰腺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EUS检查 |
2 结果 |
3 讨论 |
(3)5例非典型性异位胰腺内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胃镜图像特点 |
2.2 超声内镜及CT特点 |
2.3 病理情况 |
3讨论 |
(4)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器械与药品 |
1.3 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 ESD操作步骤 |
1.3.3 术后处理 |
1.4 病理学检查 |
1.5 随访 |
1.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结果 |
2.2.1 病变部位 |
2.2.2 病灶大小 |
2.2.3 操作时间 |
2.2.4 整块切除率 |
2.2.5 病理诊断 |
2.2.6 ESD相关并发症 |
2.2.7 住院时间 |
2.3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超声内镜表现及位置分布 |
2.4 超声内镜对SMT性质诊断符合率 |
2.5 超声内镜对SMT起源层次诊断符合率 |
2.6 免疫组化结果 |
2.7 随访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疗效分析 |
3.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分析 |
3.3 各种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特点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MDCT对胃部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临床资料 |
2.CT检查方法 |
3.图像分析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病灶部位、大小 |
2.病灶边界、形态 |
3.平扫及增强表现 |
4.并发症情况 |
讨论 |
1.临床特点 |
2.影像学表现 |
3.鉴别诊断 |
(8)异位胰腺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治情况: |
2.结果 |
3.讨论 |
(9)胃窦部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及高频电切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 论 |
四、异位胰腺的再认识及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胃肠道异位胰腺29例临床诊治分析[J]. 李宁,莫镇州,马海宁,毕小刚,董永红,黄博.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04)
- [2]超声内镜在异位胰腺诊治中的应用[J]. 赵飞,杨建民,徐启顺. 浙江医学, 2018(04)
- [3]5例非典型性异位胰腺内镜分析[J]. 左利平,庄坤,张欣,邬小平,王娟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09)
- [4]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分析[D]. 尹振花.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MDCT对胃部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J]. 许亚春,宋琦,刘向东,谢雪芬,沈春林,刘荣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01)
- [6]内镜下治疗肿瘤型异位胰腺的护理[J]. 莫静,杨树平,王美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5)
- [7]微探头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30例分析[J]. 缪艳霞,成春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36)
- [8]异位胰腺的诊治[J]. 杨建江,雷有兴,施佳臣.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12)
- [9]胃窦部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及高频电切除[J]. 李晓波. 重庆医学, 2008(15)
- [10]异位胰腺[J]. 曹海丹,郑云龙,李腾庆. 吉林医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