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昌河:探索走效益型设备管理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单文君[1](2019)在《昌河汽车公司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以来,汽车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入世之初的一个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产业,生产和销售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从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来看,产品总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零部件采购成本,根据统计基础对不同模型的水平进行了分析。供应链管理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管理与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行业范围广、供应链长、不确定性强、环境变换复杂的汽车行业,它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剖析了我国汽车供应链的现状,指出影响汽车供应链效率的主要要素是谋求短期利益。因此,缺乏对连锁企业整体维护的能力,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信息不对称等。甚至大大削弱了核心汽车制造商在融资市场上的竞争力,用于提高急中生智能力以及客户满意度。因为,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因此,部分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合作企业必须具有灵活性,以使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小化,从而在满足需求和控制成本之间保持均衡。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内外供应链管理和存货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定义了供应链环境中的存货管理概念,区别于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需要重视供应链整体效益,二是合作企业间需要高度信任。然后文章列示了现有的三种供应链上存货管理的方法,并说明其各自优劣。最后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存货管理理论、供应链柔性理论相结合,奠定了供应链存货管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解昌河汽车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经营与财务状况,通过对比2017、2018两年度的生产、销售等数据,总结出了昌河汽车公司在供应链存货管理的具体措施。信任关系和信任机制对于推动汽车行业内的公司合作有增进作用,各个公司之间可以确保各项消息来源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把控整体供应链及各环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制定相关柔性合约,依据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每个环节的差异性,分段管理其风险状态的合同内容;依据合作的类型差异化,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合同模式。不断缩小供应链管理中每个环节的节点公司的企业文化、信息和认知之间的差异,让每家公司的小目标都为供应链整体的大目标服务。本文充分应用归纳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的方案。挑选了本土汽车行业北汽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探讨目标,昌河汽车公司作为刚刚重组的汽车公司,其对供应链敏捷度及需求预测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在行业内具备代表性。本文剖析了昌河汽车公司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现状,梳理了关于供应链中库存循环的全部流程,为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夯实了基础。文中主要针对昌河汽车公司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模式发现了四大问题:库存管理制度缺乏整体性,管理理念有待转变;片面追求短时间内自身利益最大化;产品资金占用量大致使的变现风险大以及信息系统传递效率降低导致低存货周转率。而导致上述四项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不足;双向受制的市场地位限制了市场能动性;信息系统建设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以及供应链各环节的无效博弈。而后,介绍了同行业先导公司丰田公司供应链管理实施的背景,通过了解其对零库存管理的认识、定位以及风险分析,深入剖析丰田公司零库存管理得以实现的条件以及方式、方法,与昌河汽车管理模式逐一比对,引发思索,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通过前一节提出的昌河汽车有限公司的相关管理经验和实践操作,指出了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供应链管理、存货管理和内部管理这三大块相应的完善建议:第一,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均衡化生产、缩短生产周期,缩短作业切换时间、增加加工的批次,改变旧思维方式、树立整体思想;第二,加强预测分析水平,精简供应链结构;第三,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和公平合理绩效评价制度。
张莞[2](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李朝阳[3](2019)在《CDB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的基石。天然气管道输送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气输送方式,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是保障天然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任何一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管道系统中任何一处出现问题,不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往往还会造成经济、安全、环境方面的巨大损失。不断提高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对保障天然气输送管网的正常运行,保障千家万户正常生活,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DB高含硫天然气田开发项目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美国CV公司的对外合作项目,也是中国陆上最大的合作开发天然气项目之一。本项目位于四川盆地,合作区块面积876km2,合作内容包括钻井工程、完井工程、修井工程、天然气净化厂建设、输气管道建设等。其中,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和输气管道建设涉及到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是本项目的关键内容,由CQ公司承包。项目参与各方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控施工过程,确保该项目安全高效完工并投入生产运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形成质量管理发展与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定性分析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国内外质量管理现状;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了本项目施工企业CQ公司质量管理现状;运用系统研究法分析了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现场调研法,结合CDB高含硫天然气管道项目本身的特点,从施工人员、材料、方法、设备、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本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接着,围绕本项目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目标,结合影响因素分析,阐述了 CDB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采用的对质量影响因素的管理控制对策,这些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高含硫管道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薛阳[4](2019)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城市群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也是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规模快速提高的同时,区域城镇化质量并没有同步改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整体研究思路为,在文献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理论框架模型;建立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模型并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研究;阐释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制约因素及动力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SD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将系统内部作用机理可视化呈现,明确了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线索梳理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整体分析,明确了全文研究背景;阐释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研究重要意义;对国内外本领域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出其中的发展脉络;界定了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以及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等基本概念;明确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系统特性及系统演变过程;阐释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驱动主体及动力机制;构建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理论框架模型。(2)基于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构建了初步的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PSS20.0、Amos Graphics 23.0软件对辨识出的指标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形成了包含3大类,7个方面,26项可测指标的测度模型。采用“粗糙集-信息熵”结合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组合权重,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突变模型并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7-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经历了较为显着的“S”型波浪式变化。其中2007-2014年呈持续上升,相应城镇化质量指数由0.8215增至研究区间峰值0.9608,2016年小幅回落至0.9328。具体分为较快提升阶段(2007-2010年)、平缓提升阶段(2010-2014年)、深度转型阶段(2014-2016年)。(3)采用齐普夫定律、系统协同度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从城市群规模结构、子系统之间关系及关键影响因子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制约因素;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系统演变过程;从政府驱动、市场驱动、社会驱动三个方面,明确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驱动主体;从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四个方面,阐释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动力机制。(4)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SD仿真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法,选择GDP增长率等10个调节变量进行组合设置,设定了现状延续型、经济导向型、社会导向型、生态导向型和协同发展型,五种方案;采用Vensim软件,将模拟期内不同方案下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动态变化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实证与比较分析明确了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最优路径,即“现状延续(2017-2018 年)-生态导向(2019-2021 年)-协同发展(2022-2026 年)”。(5)明确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其中,总体思路为,结合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演变特点和趋势,遵循最优路径,由政府驱动、市场驱动、社会驱动共同推动,通过“补短板”和“促协同”,全面激活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系统动力机制。政策建议为,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深化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资源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强化污染综合治理。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点:(1)构建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理论框架模型。建立了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模型。(2)建立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突变模型,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测度与分析。找出了区域城镇化质量问题根源,并阐释了质量提升的系统动力机制。(3)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SD仿真模型;研究了模拟期内五种情景下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动态变化;采用实证与比较分析方法,明确了提升的最优路径。
王成[5](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提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李新刚[6](2014)在《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城市交通问题等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是建设以人为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要挑战同时,城市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非集约节约利用利用强度过大供需矛盾突出等严重制约着城市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影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可持续承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承载力内涵,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土地承载力城市承载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分析然后,本文简述了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关的理论方法,阐述了从PSR DSR到DPSIR模型的发展历程,归纳出反映城市土地可持续承载可持续利用的各项指标,给出了DPSIR框架下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概念模型综合评价概念模型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和技术支撑2.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本文从城市土地支撑力水平和城市土地受压力强度这一视角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熵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结合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给出了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ArcGIS技术和GeoDa软件对其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都呈现出较为显着的空间分布格局;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出高低相异的空间分散格局3.城市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本文着重将科技文化承载力作为单一维度纳入到指标体系中,对城市土地支撑力水平和城市土地受压力强度进行了融合更新,构建了一套更为合理的城市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局部变权法测算各个城市6个子承载力的客观变权重,结合TOPSIS法给出了局部变权TOPSIS模型的计算步骤,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了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类型分区和空间承载特征结果显示:本文得到了31个城市土地的短板子承载力和分区类型;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承载特征差异相对较为明显此外,本文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并探讨了其承载状态和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关系4.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分析由于在空间集聚或空间分散地区部分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承载状态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故本文选取了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较为密切的15个基础指标,归纳出了影响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3个主要因素,即:城市土地人口因素城市土地资源环境因素城市土地经济社会因素,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测算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因变量及其3个因素自变量的评价变量数据,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增强,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环境承载力的优化,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社会承载力的拉动,能够相当幅度地提升城市土地的可持续承载水平,挖掘出城市土地的潜在综合承载力水平
李方圆[7](2012)在《基于DEA的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防军工企业承担着生产、研究军工产品的光荣任务,它的综合发展能力影响着国防力量的强弱,因而它是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在制造各类武器装备的同时,更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国防军工企业的投入力度,并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扶持,同时,军工企业自身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善经营创新能力,从而使其整体绩效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它们大多已掌握了国际先进的军工技术,且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众所周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整体绩效最优。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合理的经营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建立在“相对效率评价”原则上的系统分析方法,它能够很好地解决多输入、多输出的绩效评价问题。本文运用DEA方法从绩效的角度对军工行业进行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行业的具体绩效状况,展示军工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前景,为企业管理者或投资者等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简单介绍了绩效评价基本理论与重要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DEA方法及其在综合评价领域的应用优势,之后以DEA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符合军工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之后,本文以DEA方法中的产出导向模型为基础,将30家航空航天类军工上市公司的2006年-2010年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对C2R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效率分析、规模分析、投影分析、敏感度分析以及目标改进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航空航天类军工上市公司的总体营运效率一般,样本公司整体的综合效率值分布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第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表现较为理想;第三,行业内各公司DEA无效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解释,而对DEA无效或效率低下的公司要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改进;最后,针对军工行业的现状提出了改进行业绩效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国防经济发展。
李向明[8](2012)在《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 ——以井冈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们一度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然而,在当今世界,随着大众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旅游环境问题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热点。目前,在研究旅游开发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全面、综合评价旅游环境影响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而生态健康理念作为环境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得人类在面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胁迫与挑战的时候,寻找到一条解决之路。目前生态健康理论已成为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热点和趋势,而且在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在旅游研究领域还属于亟待开展的新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将生态健康理论引入到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当中,构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基础理论与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方法,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在界定旅游区生态系统概念,阐述旅游区生态系统特征及运行规律与调控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基础理论,建立了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基于模糊数学的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最后,以井冈山旅游区为例进行了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的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基础理论首先,本文对旅游区复合生态系统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剖析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调控机制。其次,阐释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内涵。旅游区生态健康是一个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相统一的整合性的概念。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以旅游活动为主要干扰因素情况下,旅游区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第三,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新模式。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是指以旅游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标,在不断探索、认识旅游区生态系统本身内在规律、生态健康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旅游区生态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警以及对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和管理的过程。(2)建立了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DPSIR概念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了,为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根据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的DPSIR模型分析,结合指标体系选取方法与原则,本文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每1个层次又分别选择反映其主要特征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第1层为目标层,以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为目标,用来度量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总体水平;第2层为准则层,包括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5个因子;第3层为指标层,共40个评价指标。基于DPSIR模型建立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能表达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各因素之间的信息耦合关系,说明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演进变化具有动力学特点,全面反映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3)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评价方法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机制和因素非常复杂,存在许多具有模糊性质的事物和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各要素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在量上是难以精确衡量的,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满足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因素的模糊性和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能合理地评价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客观现状。因此,本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模型,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的评价方法。(4)对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在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井冈山旅游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井冈山旅游区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健康”状态。但存在许多“不和谐”或“不健康”的因素,需要进行优化与提高。第二,井冈山旅游区“压力”因子健康指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压力”因子起消极作用的关键因素(指标)是“城镇居民恩格尔系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统”、“旅游季节性基尼系数”和“游客空间利用集中度指数”。第三,通过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分析,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框架及调控措施。(5)研究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首次将生态健康理论引入到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概念及其诊断方法。第二,运用了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由于本文对旅游区生态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的工作,对旅游区生态健康理论还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还需要选择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开发程度的同类型旅游区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补充与完善旅游区生态健康理论。
胡承波[9](2011)在《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春容[10](2009)在《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探讨 ——以绵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存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许多城市陷入了交通阻塞、住房短缺、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困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步上升为生态安全问题。特别是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对外界因素(人类活动)抗干扰能力低。随着山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地矛盾和破坏性建设也严重影响到山地城市经济-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已威胁到山地城市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山地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机理出发,指出和揭示了我国城市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明确了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关键因子。运用理论分析成果,以人居环境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论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的4层26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层涵盖了人口压力、土地压力、水资源压力、空气质量、社会经济发展压力、生活质量、能源状态、资源质量、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经济投入力度、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和智力投入等13个方面的内容。将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划分为五个评价等级(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安全);同时比较各种评价方法优劣,选择评价效果较为理想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本次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以上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绵阳市已有的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对绵阳市1998年至2005年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纵向评估。结果表明,绵阳市的生态安全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但就所处的生态安全等级来看,该市总的生态安全水平并不乐观。根据对绵阳市生态安全状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昌河:探索走效益型设备管理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昌河:探索走效益型设备管理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昌河汽车公司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存货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4 关于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理论概述 |
2.1 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的内涵 |
2.2 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的方式 |
2.2.1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
2.2.2 联合库存管理(JMI) |
2.2.3 协同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 |
2.3 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的特点 |
2.3.1 注重供应链整体效益 |
2.3.2 合作公司间高度信任 |
2.4 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4.2 存货管理理论 |
2.4.3 供应链柔性理论 |
3.昌河汽车供应链存货管理现状 |
3.1 昌河汽车背景介绍 |
3.1.1 昌河汽车基本情况 |
3.1.2 昌河汽车经营与财务状况 |
3.2 昌河汽车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具体措施 |
3.2.1 建立信任机制 |
3.2.2 加强合同的弹性管理 |
3.2.3 增进文化融合 |
4.昌河汽车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昌河汽车基于供应链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库存管理制度缺乏整体性,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
4.1.2 片面追求短时间内自身利益最大化 |
4.1.3 产品资金占用量大,变现风险大 |
4.1.4 信息系统传递效率降低导致低存货周转率 |
4.2 昌河汽车基于供应链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不足 |
4.2.2 双向受制的市场地位限制了市场能动性 |
4.2.3 信息系统建设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 |
4.2.4 供应链各环节的无效博弈 |
5.丰田公司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丰田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背景 |
5.2 对丰田公司生产方式下零库存管理的认识 |
5.2.1 丰田公司生产方式对零库存的定位 |
5.2.2 零库存在丰田公司生产方式中的作用 |
5.2.3 丰田公司零库存风险分析 |
5.3 丰田汽车零库存管理实现的条件 |
5.3.1 5S管理 |
5.3.2 小批量生产,标准化操作,全面质量管理 |
5.3.3 团队精神与持续改善 |
5.4 丰田汽车零库存管理实现的方法 |
5.4.1 “拉式”生产 |
5.4.2 看板管理 |
5.4.3 U型设备布置 |
6 昌河汽车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改进建议 |
6.1 供应链公司间存货管理的改进建议 |
6.1.1 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
6.1.2 均衡化生产,缩短生产周期 |
6.1.3 缩短作业切换时间,增加加工的批次 |
6.1.4 改变过时的思维模式,建立大局意识 |
6.2 供应链管理的改进建议 |
6.2.1 提高预测分析能力 |
6.2.2 供应链的结构加以精准简化 |
6.3 公司内部管理流程改进建议 |
6.3.1 建设高素质人才库 |
6.3.2 加强各部门沟通协作能力 |
6.3.3 建立公平合理绩效评价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3)CDB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术语 |
2.2 ISO质量管理体系 |
2.2.1 ISO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
2.2.2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2.2.3 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 |
2.3 全面质量管理TQM |
2.3.1.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
2.3.2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
2.4 TQM与ISO和统计技术的对比 |
2.4.1 TQM与ISO的对比 |
2.4.2 TQM与统计技术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
3.1 国内外施工质量管理对比 |
3.2 CQ公司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
3.2.1 质量管理总原则和总要求 |
3.2.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3.2.3 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记录 |
3.2.4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3.3 本项目工程概况及质量管理目标 |
3.3.1 项目背景及特点 |
3.3.2 工程范围及工艺流程 |
3.3.3 质量目标及施工规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DB管道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本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4.1.1 施工组织原则 |
4.1.2 施工组织机构 |
4.1.3 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 |
4.1.4 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流程 |
4.2 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概述 |
4.2.1 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含义 |
4.2.2 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类型 |
4.3 本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施工人员影响因素 |
4.3.2 施工材料影响因素 |
4.3.3 施工方法影响因素 |
4.3.4 施工设备影响因素 |
4.3.5 施工环境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DB管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
5.1 建立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
5.1.1 质量监督机制 |
5.1.2 质量协调机制 |
5.1.3 质量改进机制 |
5.1.4 实行可追溯机制 |
5.2 加强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
5.2.1 加强质量教育 |
5.2.2 建立材料过程管理程序 |
5.2.3 加强技术培训和建立人员淘汰制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群 |
2.1.2 城镇化质量 |
2.1.3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 |
2.2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系统特性及演变 |
2.2.1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系统特性 |
2.2.2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系统演变 |
2.3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驱动主体及动力机制 |
2.3.1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驱动主体 |
2.3.2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动力机制 |
2.4 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理论框架模型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 |
3.1 测度指标识别原则、方法及文献基础 |
3.1.1 指标识别原则 |
3.1.2 指标识别方法 |
3.1.3 指标识别文献基础 |
3.2 测度指标分析与假设 |
3.2.1 经济城镇化测度指标分析与假设 |
3.2.2 社会城镇化测度指标分析与假设 |
3.2.3 生态城镇化测度指标分析与假设 |
3.3 测度模型构建 |
3.3.1 数据搜集与统计分析 |
3.3.2 测度指标探索性分析 |
3.3.3 测度指标验证性分析 |
3.4 测度结果与分析 |
3.4.1 基于粗糙集-信息熵的测度指标组合权重确定 |
3.4.2 整体水平测度与分析 |
3.4.3 经济城镇化子系统测度结果分析 |
3.4.4 社会城镇化子系统测度结果分析 |
3.4.5 生态城镇化子系统测度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制约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 |
4.1 城市群规模结构特征:系统均衡性制约因素 |
4.1.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2 位序-规模分析 |
4.1.3 齐普夫均衡性分析 |
4.2 子系统之间关系:系统协同性制约因素 |
4.2.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2.2 复合系统协同度分析 |
4.2.3 子系统内部协同度分析 |
4.3 关键影响因子演变:系统关联性制约因素 |
4.3.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4.3.2 关键影响因子演变分析 |
4.3.3 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 |
4.4 提升的系统动力机制 |
4.4.1 系统演变分析 |
4.4.2 驱动主体分析 |
4.4.3 动力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仿真 |
5.1 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分析 |
5.1.1 系统动力学方法论提出 |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原则 |
5.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5.2.1 系统边界的确定 |
5.2.2 因果反馈关系图建立 |
5.2.3 SD仿真模型建立 |
5.3 系统动力学方程构建 |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
5.3.2 确定系统参数 |
5.3.3 构建系统方程 |
5.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与情景设定 |
5.4.1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4.2 模型灵敏度检验 |
5.4.3 方案仿真情景设定 |
5.5 提升方案设计与路径选择 |
5.5.1 现状延续型方案 |
5.5.2 经济导向型方案 |
5.5.3 社会导向型方案 |
5.5.4 生态导向型方案 |
5.5.5 协同发展型方案 |
5.5.6 最优路径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6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
6.1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总体思路 |
6.2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提升政策建议 |
6.2.1 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深化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 |
6.2.2 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
6.2.3 提高资源要素集约化利用水平,强化污染综合治理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承载力内涵演变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外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方法基础和结构模型构建 |
2.1 理论方法基础 |
2.1.1 土地资源学理论 |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系统理论 |
2.1.5 变权理论 |
2.1.6 多属性决策理论 |
2.1.7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
2.1.8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 结构模型构建 |
2.2.1 DPSIR 框架模型 |
2.2.2 基于 DPSIR 框架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 |
第三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 |
3.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1 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构建说明及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3.1.2 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归类及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
3.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构建 |
3.2.1 灰关联熵法确定权重 |
3.2.2 支撑力(受压力)子系统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
3.2.3 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构建 |
3.3 系统协调发展度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
3.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及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
3.3.2 环渤海地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 |
3.4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分析 |
3.5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分析 |
3.5.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分析 |
3.5.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
4.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及指标选取方法 |
4.1.2 评价指标归类及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
4.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变权重测算方法 |
4.2.2 局部变权 TOPSIS 模型 |
4.3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
4.3.1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
4.3.2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
4.4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4.5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4.5.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对贴近度空间承载特征 |
4.5.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对贴近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3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承载状态和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关系 |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分析 |
5.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确定 |
5.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模型分析 |
5.2.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模型分析 |
5.3 空间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
5.3.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变量数据的测定 |
5.3.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自相关计算 |
5.3.3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计算 |
5.4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提高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
6.2 提高我国城市群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建议 |
6.3 提高我国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相关措施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DEA的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1.5 研究的方法和构建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2.2 国内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2.3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
2.3.1 企业绩效评价的要素及关系 |
2.3.2 企业绩效评价主要方法及其优劣分析 |
2.4 国防军工企业的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2.5 简要述评 |
3 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的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1 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的行业特征 |
3.1.1 军工企业的基本定义与特点 |
3.1.2 军工企业经济演化的总体特征 |
3.1.3 军工企业经济演化的总体特征 |
3.2 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2.1 军工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状况 |
3.2.2 航空航天军工企业的效益现状 |
3.2.3 军工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DEA模型及基于DEA的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DEA模型的产生及发展 |
4.2 DEA模型的基本理论 |
4.2.1 DEA模型的基本思想 |
4.2.2 DEA模型的基本核心概念 |
4.3 DEA方法的综合评价步骤 |
4.4 DEA方法对国防军工企业的适用性 |
4.5 构建基于DEA的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4.5.1 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
4.5.2 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5 DEA模型在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
5.1 研究设计 |
5.1.1 模型的选取 |
5.1.2 样本的选取 |
5.1.3 本章应用研究的指标选取 |
5.2 数据处理 |
5.3 数据处理结果的相关分析 |
5.3.1 综合效率分析 |
5.3.2 技术效率分析 |
5.3.3 规模效率分析 |
5.3.4 松弛变量分析 |
5.3.5 投影分析 |
5.3.6 敏感性分析 |
5.3.7 目标改进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应用前景:提高我国军工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军工上市公司样本各年及均值表 |
附录C:军工上市公司样本归一化数据表 |
附录D:运用《DEAP VERSION 2.1》软件处理的军工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原始结果 |
附录E:敏感性分析数据处理表(去掉指标"成本费用占收入比") |
附录F:敏感性分析数据处理表(去掉指标"资产负债率") |
附录G:敏感性分析数据处理表(去掉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附录H:敏感性分析数据处理表(去掉指标"投资收益") |
附录I: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8)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 ——以井冈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生态健康研究是系统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
1.1.2 生态健康评价是测度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方法 |
1.1.3 生态健康管理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
1.2 研究综述与选题 |
1.2.1 旅游环境问题研究 |
1.2.2 生态健康研究 |
1.2.3 论文选题 |
1.3 研究基础与选点 |
1.3.1 前期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3.3 选点依据 |
1.4 研究意义 |
1.4.1 方法论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4.3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基础理论 |
2.1 旅游区生态系统概念及特征研究 |
2.1.1 旅游区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
2.1.2 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
2.1.3 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 |
2.1.4 旅游区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与调控机制 |
2.2 旅游区生态健康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1 生态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
2.2.2 旅游区生态健康概念 |
2.2.3 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2.3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及其实现过程 |
2.3.1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 |
2.3.2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的内涵 |
2.3.3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的理念 |
2.3.4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DPSIR概念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的演化过程 |
3.1.2 DPSIR概念模型的应用 |
3.2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的DPSIR模型分析 |
3.2.1 DPSIR模型在旅游区生态健康研究中的适应性分析 |
3.2.2 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3.3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3.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4 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3.4.2 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内涵 |
第4章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4.1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
4.1.1 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思路 |
4.1.2 评价指标标准的参考依据与等级划分 |
4.1.3 旅游区生态健康的综合评价等级 |
4.2 基于G1法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2.2 G1法理论与特点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3.1 模糊综合评价的依据 |
4.3.2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
4.3.3 模糊综合评价与生态健康指数计算 |
第5章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 |
5.1 井冈山旅游区复合生态系统现状 |
5.1.1 旅游区自然子系统 |
5.1.2 旅游区社会子系统 |
5.1.3 旅游区经济子系统 |
5.2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 |
5.2.1 驱动力指标数据 |
5.2.2 压力指标数据 |
5.2.3 状态指标数据 |
5.2.4 影响指标数据 |
5.2.5 响应指标数据 |
5.3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评价 |
5.3.1 准则层因子健康指数 |
5.3.2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综合指数 |
5.4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综合分析 |
5.4.1 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思路 |
5.4.2 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相关性综合分析 |
5.4.3 复合生态系统耦合机理分析 |
5.5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关键因子识别 |
5.5.1 "驱动力"因子 |
5.5.2 "压力"因子 |
5.5.3 "状态"因子 |
5.5.4 "影响"因子 |
5.5.5 "响应"因子 |
第6章 基于DPSIR框架的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调控 |
6.1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与调控框架 |
6.2 基于"驱动力"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2.1 多维目标管理与互动机制构建 |
6.2.2 人口规模控制 |
6.2.3 生态意识培育 |
6.3 基于"压力"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3.1 适应性管理模式 |
6.3.2 旅游容量管理与调控 |
6.3.3 实施景区(点)轮休制度 |
6.4 基于"状态"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4.1 旅游开发环境审计 |
6.4.2 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防控体系的构建 |
6.4.3 实行生态敏感性分级管理 |
6.5 基于"影响"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5.1 实施旅游危机管理 |
6.5.2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
6.5.3 社区参与旅游机制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研究结论 |
7.1.2 方法研究结论 |
7.1.3 实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引入生态健康理论进行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 |
7.2.2 构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9)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 |
1.2.2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1.2.3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
1.2.4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 |
1.2.5 简要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技术创新的涵义和意义 |
2.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
2.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
2.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
2.2 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分析 |
2.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机制的影响 |
2.3.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
2.4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2.4.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2.4.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
2.4.3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
2.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 |
2.5.1 绩效的概念 |
2.5.2 绩效管理的内涵 |
2.5.3 企业组织绩效理论 |
2.6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 |
2.6.1 持续创新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
2.6.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1.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
3.1.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
3.1.4 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
3.2 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3.2.1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2.2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 |
3.2.3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2.4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作用分析 |
3.3.1 国家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3.3.2 航空制造业企业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界定 |
4.2 学习机制的形成 |
4.2.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学习机制分析 |
4.2.2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能力发展的特征 |
4.2.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战略的建构 |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与选择 |
4.3.1 企业战略 |
4.3.2 技术创新战略 |
4.3.3 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战略发展 |
4.4 员工参与创新机制 |
4.4.1 员工参与创新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4.4.2 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4.4.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
4.5 企业家精神 |
4.5.1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
4.5.2 企业家对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5.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企业家战略 |
4.6 创新文化建设 |
4.6.1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共同进化机制 |
4.6.2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文化的内涵 |
4.6.3 充实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
4.7 组织模式创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能力评价 |
5.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5.1.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 |
5.1.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对创新项目的作用机理 |
5.1.3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
5.1.4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分析 |
5.2 中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
5.2.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 |
5.2.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
5.2.3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 |
5.2.4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度量 |
5.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
5.3.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5.3.2 以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为输出的多目标DEA控制投影模型 |
5.3.3 基于DEA的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环境分析 |
6.1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环境 |
6.1.1 企业创新环境概念 |
6.1.2 政策环境分析 |
6.1.3 市场环境分析 |
6.1.4 法律环境分析 |
6.1.5 金融环境分析 |
6.1.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6.2 政府扶持与航空制造业企业发展 |
6.2.1 政府行为的内涵与演变 |
6.2.2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6.2.3 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与方式 |
6.2.4 航空制造业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目标 |
6.2.5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
6.3 国外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3.1 国外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2 我国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3 中外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4 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分析思考 |
6.4.1 建设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支撑体系 |
6.4.2 确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6.4.3 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
6.4.4 建立和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
6.4.5 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和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
6.4.6 大力推进航空制造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
7.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7.1.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
7.1.2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1.3 影响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因素及其原因 |
7.1.4 西飞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途径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10)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探讨 ——以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缘起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路线及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2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2.1.3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 |
2.1.4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研究 |
2.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1 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框架 |
2.2.2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
2.2.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 |
3.1 城市生态系统 |
3.1.1 城市生态系统 |
3.1.2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 |
3.1.3 本研究山地城市生态系统概念界定 |
3.2 城市生态安全理论探源 |
3.3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3.3.1 人居环境理论 |
3.3.2 系统动力学 |
3.3.3 系统论思想 |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5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 |
3.4 本研究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 |
3.4.1 相关概念解释 |
3.4.2 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 |
3.4.3 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4.1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 |
4.1.1 评价 |
4.1.2 与生态安全评价相关的概念 |
4.1.3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借鉴及应用实例 |
4.2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系统 |
4.2.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解析 |
4.2.2 山地城市存在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 |
4.2.3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构成 |
4.3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体系的设立 |
4.3.2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功能 |
4.3.3 评价范围的确定 |
4.3.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4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4.4.1 目标层(A) |
4.4.2 准则层(B) |
4.4.3 因素层(C) |
4.4.4 指标层(D) |
4.5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
4.5.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5.2 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建立 |
5.1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 |
5.2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来源 |
5.3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值的选取原则 |
5.4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 |
5.5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造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践应用——以绵阳市为例 |
6.1 绵阳市现状介绍 |
6.1.1 自然环境状况 |
6.1.2 社会经济状况 |
6.1.3 环境保护 |
6.1.4 生态威胁因素 |
6.2 绵阳市生态安全评价的工作方法 |
6.2.1 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均方差决策法 |
6.2.3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 |
6.3 绵阳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及分析 |
6.3.1 准则层单项生态安全水平的模糊评价 |
6.3.2 绵阳市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分析 |
6.4 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解决的专业思考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工程项目 |
四、昌河:探索走效益型设备管理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昌河汽车公司基于供应链的存货管理问题探讨[D]. 单文君.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2]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CDB高含硫天然气管道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李朝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D]. 薛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6]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D]. 李新刚. 天津大学, 2014(05)
- [7]基于DEA的国防军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李方圆.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8]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 ——以井冈山为例[D]. 李向明. 云南大学, 2012(08)
- [9]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 胡承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10]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探讨 ——以绵阳市为例[D]. 赵春容. 重庆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