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八一年(1—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潘蕾[1](2020)在《《小说选刊》(1980-1989)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说选刊》创刊于1980年,1989年暂时停刊,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文将它作为考察八十年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试图呈现期刊视野中八十年代文学的整体状况。作为八十年代创办的全国性大型纯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活动而生,成为纯文学选刊重镇。它历经了新时期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各自繁盛与衰落的全过程,成为了见证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创作当之无愧的文学发生现场。因而,研究《小说选刊》无疑成为了重回当代文学史历史语境、观照八十年代文学整体发展的独特路径。本文希望基于八十年代文学的已有认识,考察分析其在这一时期文学史中存在的特殊价值,具体分为以下四章来详细论述。第一章讨论《小说选刊》与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的互动,介绍创刊背景及其发展经历,着重强调其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的联系。无论是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还是现代派小说,这些八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思潮中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都被收入到刊物之中,成为新时期社会生活全景的一部分。八十年代既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文学刊物的黄金时期。《小说选刊》中汇聚了众多八十年代的优秀作品,既有一些广为流传的作品,又挖掘出许多被忽略的优秀作品。这是选刊入选作者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的双重印迹,既展示出文学期刊对经典作家的塑造,又体现着作家对文学期刊的改变,更体现出它在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发展中的引领力量。第二章阐释《小说选刊》的编辑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期刊的等级体制造就了刊物自身的属性与特点。作为中国作协下属的刊物,虽然刊物拥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地位,但是创刊初期刊物与《人民文学》刊发的内容却有不少重合之处。为了成为一家独立自主的刊物而不是成为《人民文学》的“影子刊物”,《小说选刊》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编辑理念,在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活动筹备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选刊权威,这也使得它不断随着意识形态的调整和文学环境的改变,多次对自己的编选原则与办刊策略进行调整。但是《小说选刊》在“权威”的光环下,对于具有浓厚官方色彩和群体代表性的刊物几乎无一遗漏,选收作品的来源期刊中也一直偏重大刊名刊,最终刊物体现出偏重现实主义而相对忽视文学自身艺术价值的审美风貌。第三章论述《小说选刊》与文学评奖的关系。刊物作为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的筹办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选载作品,为评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优秀备选篇目是其应尽之责。本章具体描述了其在评奖活动前后扮演的重要角色,评价全国性评奖活动对刊物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进而探讨了“群众推荐与专家组评议相结合”的评议方式如何塑造了刊物面貌。八十年代期刊编选与评奖活动具有密切联系,许多刊选作品参评并在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活动中取得了名次,而读者、编者、专家三者间不同审美取向的博弈与妥协也令《小说选刊》经历了从树立文学评奖标杆、包容审美多样性到与文学评奖渐行渐远的不同发展阶段。本章以《小说月报》“百花奖”为参照系,在对比中凸显《小说选刊》不断更新栏目设置的办刊自觉,同时反思刊物自身对评奖活动的适应与妥协。第四章考察《小说选刊》的停刊与复刊问题。刊物十年间辉煌与衰落的历程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悲歌。承办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选活动既为刊物带去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1985年之后评奖时间的一再变动、编辑部内部成员的流失以及办刊经费的短缺令刊物境遇每况愈下,因人成事、因人废事,1989年8月刊物最终宣告停刊。1995年《小说选刊》复刊后,文学期刊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逐渐边缘化的文学期刊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已经无法再创八十年代的辉煌。
吴学峰[2](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婧[3](2018)在《台静农古典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二十世纪为数不多的学艺兼修的文艺批评家,台静农在小说创作、古典文学研究与民俗学考证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然因两岸睽隔,大陆学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其小说创作等有所关注,对其大量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及学术思想涉及无多。本文即着力围绕其古典文学学术成果,探讨其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学术思想。全文由五章内容构成,从台静农早年的求学经历说起,明确其问学经历与学术交游对其学术观念的确立与学术方法的形成有何影响。继而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探讨,台静农在诗歌的阐释与批评方面有其明确而独立的追求,通过对其诗学批评思想与诗歌审美观的考察与提炼,既可见出鲁迅对其影响,亦可见出其对于晚明遗民文学的偏好。台静农是一位具有明确的文学史观的文学史家,在写作文学史之前便对研治文学史的方法进行过系统反思,并写就了《中国文学史方法论》,因而其文学史思想是颇为值得关注的。北大国学门问学时期,台静农曾在风俗调查会兼职,也曾受常惠之请回到家乡霍丘收集民歌并对之进行整理,因而对民俗学亦是深有研究,且有意识地将民俗学考证的思路运用到古典文学研究中,丰富了古典文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缘此,对台静农一生的研究经历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回顾,发掘其中隐含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进而对其学术意义进行反思是本文的目的与价值所在。
阚玉篇[4](2018)在《《清明》(1979-1989)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创办的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实验场地之一,积极参与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写作潮流,促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作为安徽本土最具权威的大型纯文学期刊,它是安徽当代文学的风向标,引领了省内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的文艺潮流。它与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一同成长,是当代文学地域化的重要见证者,同时参与了安徽地区文学的建构,是当代中国文学进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从全国范围来看,它是新时期内陆地区文学期刊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清明》(1979-1989)的整体研究,还原期刊的发展史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学史。论文主要采取搜集整理史料、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清明》,并阐释了选择1979-1989年为研究段的原因、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及写作思路。第一章梳理《清明》的新时期。《清明》创刊于新时期初期较为宽松的文学环境中,它的诞生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创刊号确立了刊物“文艺种类齐全、小说为主阵”的基本格局,“中篇小说”不仅是其主推栏目,也成为其日后坚持的编辑风格。80年代末,当《清明》期刊的经济危机初显时,编辑部一方面通过调整定价、缩减版面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面开始与企业合作。第二章探究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栏目是刊物发文的窗口,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对刊物整体结构而言至关重要。新时期《清明》以小说为主阵,兼及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学体裁,本章主要透过“小说栏目”、“诗歌栏目”、“散文栏目”、“理论栏目”的更迭情况,来探讨新时期《清明》发文比重、选稿倾向及审美风格的变化。第三章分析《清明》对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参与情况。80年代文学思潮此起彼伏,编辑部对于这些思潮的取舍,可以看出其发文倾向与办刊特色,凸显了刊物的个体风格和审美倾向。在办刊实践中,《清明》较为重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也体现出《清明》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坚持“直面现实、反映生活”的发文立场。第四章阐述《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清明》是皖籍作家发文的重要园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化皖军,推出了新时期安徽文学的新生力量;其举办的文学会议以及设置的文学奖项,丰富了新时期安徽地域文学,推动了本土乃至全国范围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潮的发展。可以说,《清明》的发展史亦是新时期以来安徽文学史的简写本。《清明》作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一个生态样本,透视着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它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坚守,对安徽文学场域的构建,构成了这一地域期刊的研究价值。梳理《清明》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期刊研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窥探新时期的文学生态。
辜林燕[5](2016)在《新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恢复发展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政府恢复、扶持性的政策下,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得以较快地复苏。之后,景德镇在借助政府的支持完成一系列诸如“建国瓷”、“出国展览瓷”、“国家用瓷”、“献礼瓷”政治性任务的过程中,快速地将陶瓷手工业从分散、传统、手工制作、经验主导的状态中提升到集约化、科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产业。景德镇艺术陶瓷的设计、制作、材料、人员素质和专业教育以此为契机都有了跨越性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但却又同时限定了它发展空间。此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护、发展、提高”、“经济、美观、适用”、“大跃进”、“厚今薄古”、“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等一系列政治的、文艺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也随之不断的调整以适应这个空间的边界变换。最后,陶瓷艺术的政治工具性越来越大,而艺术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这种趋势直到“文革”时期将前期积累的艺术创作条件和环境完全破坏而达到顶峰。
魏丹[6](2016)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德国形象探究 ——以1951~2007年的人教社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对于多数中国的高中学生而言,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欧国家。熟悉是指高中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德国形象总带有某些固定色彩,陌生皆因其对德国历史的描述常以多点、分段、独立的方式进行。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高中历史教科书所构造的德国形象通常苍白并且单薄。是故,本文首先从建国后人教社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德国的相关描写入手,构筑出具体对应的德国形象。然后,从整体上对具体形象进行解读。最后,探寻整体解读带来的各种启示。按照中德的交往史与德国自身发展历史,本文将建国后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德国的相关描写分为“中国历史中的德意志”与“世界历史中的德意志”这两类来整理分析。其中,对“中国历史中的德意志”从“蒙古军队西征”、“传教士东来”、“三国干涉还辽”、“强占胶州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这五部分探究。从“罗马帝国时期的日耳曼人”、“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国家”、“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等十个方面对“世界历史中的德意志”进行分析。经过以上分析后本文发现,建国后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德国的描写常集中于义和团运动以及二战前后时期。在综合上述各类分析后,本文在最后提出以下三条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建议:史实描写应以事实为依据、叙述语言应简明扼要、内容描写应留有思考余地。同时,本文还认为完整地介绍德意志历史是塑造德国形象的前提;铭记历史与面向未来是刻画德国形象时应保持的态度;教科书内容与现实结合是构建德国形象的实际要求。
万水[7](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田仁云[8](2015)在《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华文摘》是一份大型的综合性、资料性、学术性的文摘类期刊。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期,《新华文摘》适逢此时选载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梳理和分析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到文学发展变化的痕迹。笔者试图通过梳理和分析1980年代《新华文摘》转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探讨《新华文摘》与新时期文学的微妙关系:《新华文摘》选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或隐或显地影响并见证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变迁。本论文把1979年第1期至1989年第6期《新华文摘》所收录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非常宏阔开放的视野下,考察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和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围绕几个问题进行阐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是怎样建构的?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形成了怎样的风格?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格?这种风格有什么样的影响?本论文共有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动态、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研究理论及方法。第一章统计概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梳理了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载的文学作品与评论,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的选编、《新华文摘》评论栏目的专题策划、《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特殊地位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论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选载文学作品与评论的风格特点,包括《新华文摘》的选载趣味、《新华文摘》关注热点和《新华文摘》品牌铸造。第三章分析《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风格形成的原因,包括198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新华文摘》的创刊办刊定位。第四章主要叙述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影响,包括参与文学传播和多重时代精神的彰显。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试图客观评价《新华文摘》和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对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研究有着不小的意义。《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积极参与了文学批评和学术论争,推动了学科建设的进程。这样的历程,要求我们回到具体时空中作出历史的考察和个案的分析。既要立足于《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选载的文本,又要兼顾1980年代的社会环境,对《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而考量《新华文摘》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在时代大背景下,这对于我们探讨综合性选刊的走向,提升《新华文摘》等期刊的品味,构筑当代文学景观,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李豪[9](2015)在《《唐大诏令集》研究》文中指出《唐大诏令集》一书由北宋宋绶辑录、其子宋敏求编纂而成。此书分门别类收录有唐一代诏令,是研治唐史的一部重要典籍。但至今,学界对此书却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有基於此,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大诏令集》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第一,《唐大诏令集》之编撰研究。论文在制诏总集编撰传统的视野下,结合宋氏父子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对《唐大诏令集》成书的原因、过程及意义作了合理的阐释。同时,论文又对《唐大诏令集》悬而未决的史源问题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唐《实录》、唐人别集、唐代官文书及《唐年补录》是《唐大诏令集》的主要史源。第二,《唐大诏令集》之版本研究。论文对明清以来《唐大诏令集》诸藏本之流变作了详细的梳理,同时又对其现存主要版本之源流关系作了可靠的分析。第三,《唐大诏令集》之辑佚研究。通过参考宋代类书(《文苑英华》、《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徵引之文字,论文对《唐大诏令集》之佚篇进行了辑补;在此基础上,又对其类目作了补正。第四,《唐大诏令集》之价值研究。论文从史料价值及校勘价值两方面对《唐大诏令集》的价值作了探讨。《唐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有两个重要特征:一、唯一性,《诏令》中完整地保存了六百余篇他书不载或仅节录之诏令。二、原始性,《诏令》中所载诏令之史源均要早於《旧唐书》。论文又结合个案研究对《诏令》之史料价值作了具体而微的分析,并利用《唐大诏令集》对《旧唐书》徵引之诏令作了校订。第五,《唐大诏令集》之传播研究。论文探讨了《唐大诏令集》的散佚时间,论述了《唐大诏令集》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以及其对目录学的影响。第六,《唐大诏令集》之校勘研究。论文在评议清代以来学者们校勘《唐大诏令集》之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地采用《旧唐书》、《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文献对此书重新加以校勘,撰写校记千余条,并厘正《唐大诏令集》繋年数百处。论文以文献学研究为主,同时结合学术史、文化史之研究,对《唐大诏令集》进行了动态、系统的考察,可为今後《唐大诏令集》之整理以及唐史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林林[10](2014)在《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福建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创始人之一、原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和后来的福建师范学院(大学)图书馆馆长金云铭先生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金云铭先生的人生经历,然后分别对金云铭先生创立的金氏图书分类法、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金云铭的历史考证学成果以及金云铭创作的诗词进行研究,最后将金云铭先生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其他代表性人物进行比较,指出金云铭先生是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历史上影响最大且贡献最多的图书馆学家。
二、一九八一年(1—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八一年(1—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小说选刊》(1980-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说选刊》与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 |
第一节 《小说选刊》的创刊背景及发展经历 |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八十年代中短篇小说潮流的互动 |
第二章 《小说选刊》的编辑风格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小说选刊》的编辑策略 |
第二节 《小说选刊》的选载标准 |
第三节 《小说选刊》的博弈与妥协 |
第三章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奖 |
第一节 树立文学评奖标杆 |
第二节 包容审美的多样性 |
第三节 与文学评奖渐行渐远 |
第四章 《小说选刊》的停刊与复刊 |
第一节 八十年代末停刊原因探究 |
第二节 九十年代复刊后的《小说选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台静农古典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写作思路与本文框架 |
第一章 台静农的学术历程与思想渊源 |
一、早年所受教育 |
二、北大中文系旁听与国学门的问学经历 |
三、杏坛的砥砺与古典文学研究的开启 |
四、学术交游所获得的学术启发 |
第二章 台静农的诗学思想 |
一、台静农的诗学批评观 |
二、台静农的诗歌审美观 |
第三章 台静农的文学史思想 |
一、《中国文学史方法论》解读 |
二、文学史即是一部活的文化史 |
三、雅俗相生 |
四、“形式是有美术价值的” |
五、“讲史”之于文学史的价值 |
第四章 台静农民歌研究的学术思考 |
一、从民歌研究到民俗考证趣味的形成 |
二、民歌、民俗研究与古典文学研究的贯穿 |
第五章 台静农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方法与学术意义 |
一、史家工夫与诗人情怀相结合 |
二、笺注考证与文学鉴赏相贯穿 |
结语 浸润着人生意识的古典文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台静农先生编年事辑 |
附录二 台静农先生佚文辑存 |
后记 |
(4)《清明》(1979-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明》的新时期 |
第一节 《清明》的创刊背景与创刊号 |
第二节 《清明》的编辑风格 |
第三节 《清明》的发展危机与刊物策略 |
第二章 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 |
第一节 刊物主打的小说栏目 |
第二节 流派纷呈的诗歌栏目 |
第三节 透视人间百态的散文栏目 |
第四节 类型多样的理论栏目 |
第三章 《清明》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
第一节 《清明》与“伤痕文学” |
第二节 《清明》与“反思文学” |
第三节 《清明》与“改革文学” |
第四章 《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文学场域 |
第一节 《清明》与文学皖军 |
第二节《清明》的文学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新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恢复发展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来源与选题的意义 |
1.2 本研究领域的现状 |
1.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1.4 概念界定 |
2 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二年产业恢复期 |
2.1 一九四九年前景德镇的瓷业概况 |
2.2 一九四九年后的恢复期 |
2.2.1 瓷业凋敝的状况 |
2.2.2 恢复市场信心的举措 |
2.2.3 瓷业合作社及地方国营瓷厂 |
2.2.4 陶瓷艺术风格延续 |
3 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七年的“一五”时期 |
3.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进入全面合营 |
3.2 贯彻一五计划和双百方针 |
3.2.1 艺术家的经济地位保障 |
3.2.2 艺术家的政治地位保障 |
3.2.3 对外交流合作 |
3.2.4 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建立 |
4“建国瓷”的试制及其影响 |
4.1 建国瓷的缘起 |
4.2 建国瓷项目的多方面影响 |
4.2.1 将历史经验与科学方法相结合 |
4.2.2 初步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 |
4.2.3 重塑瓷都形象 |
4.2.4 提高瓷艺人员的艺术修养 |
4.2.5 陶瓷科研体系的形成 |
4.2.6 将艺术性确立为景德镇瓷业的竞争核心 |
5 一九五八至一九六零年“大跃进”时期 |
5.1“一五”计划的成果 |
5.2“大跃进”的历史背景 |
5.3“大跃进”时期景德镇瓷艺的特点 |
5.3.1 瓷艺创作求大求多 |
5.3.2 题材内容的实主义与革命主义 |
5.3.3 产品创作注重实用亲民 |
5.3.4 生活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
5.3.5 学院艺术人才的崛起 |
5.3.6 传统艺术仍有活力 |
5.3.7 艺术批评风气直率 |
5.4 陶瓷艺术意识形态化的原因 |
6 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五年的“二五”计划 |
6.1 新“八字”方针 |
6.2 自我反省与改进 |
6.3 陶瓷教育成果的显现 |
6.4 传统题材创作近乎绝迹 |
6.5 瓷业科教体系被破坏 |
7 十七年的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德国形象探究 ——以1951~2007年的人教社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综述范围的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相关概念之界定 |
第二章 1951~2007年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描述 |
第一节 位于中国历史中的德意志 |
一、关于蒙古军西征 |
二、关于传教士东来 |
三、关于三国干涉还辽 |
四、关于强占胶州湾 |
五、关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 |
第二节 身处世界历史中的德意志 |
一、关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前的日耳曼人 |
二、关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国家 |
三、关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四、关于1848年革命 |
五、关于德意志的统一 |
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七、关于十一月革命 |
八、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
九、关于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
十、关于欧洲的联合 |
第三章 对建国后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德国形象的整体解读及启示 |
第一节 对建国后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德国形象的整体解读 |
一、从所占篇幅比例来看 |
二、从所关注的史实来看 |
三、从所用的评述语言来看 |
第二节 德国形象整体解读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
后记 |
(8)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栏目建构 |
第一节《新华文摘》文学作品选编 |
第二节 《新华文摘》评论栏目的专题策划 |
第三节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特殊地位 |
第二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风格特点 |
第一节 《新华文摘》选载取向 |
第二节 关注文学热点 |
第三节 《新华文摘》的品牌铸造 |
第三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风格形成原因考量 |
第一节 1980 年代的文学环境 |
第二节 《新华文摘》创刊及办刊定位 |
第四章 《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影响 |
第一节 参与文学传播 |
第二节 多重时代精神的彰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80 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目录 |
附录二:1980 年代《新华文摘》主要来源刊物频次(篇数)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唐大诏令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唐大诏令集》考论 |
第一章 《唐大诏令集》之编撰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成书考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史源考 |
第二章 《唐大诏令集》之版本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藏本流变考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傅本源流考 |
第三章 《唐大诏令集》之辑佚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佚篇辑补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目录补正 |
第四章 《唐大诏令集》价值略论 |
第一节 《唐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 |
第二节 《唐大诏令集》的校勘价值 |
第五章 《唐大诏令集》传播研究 |
第六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述评 |
下编 《唐大诏令集》校订 |
第七章《唐大诏令集》繋年辨正 |
第八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一) |
第九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二) |
第十章 《唐大诏令集》校勘拾遗(三) |
结语 |
附录一:《唐大诏令集》中着录作者之诏令篇名对照表 |
附录二:《唐大诏令集》各版本文字比勘表 |
附录三:《唐大诏令集》独载之诏令 |
附录四:《唐大诏令集》与《全唐文》补订 |
参考文献 |
(10)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
第二章 金云铭先生传略 |
一、事业发展的准备阶段——童年岁月及其求学时代(1904—1928) |
二、事业发展的起点阶段——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28—1937) |
三、事业发展的特殊阶段——邵武协和大学图书馆时期(1937—1947) |
四、事业发展的转折阶段——留学美国(1948—1949) |
五、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时期(1949—1966) |
六、事业发展的收获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时期(1966—1987) |
第三章 金氏图书分类法研究 |
第一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创立的背景 |
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
二、中国古典文献分类学之演进 |
三、杜威十进分类法传入中国 |
四、金云铭的图书分类思想 |
第二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创立和特征 |
一、金氏分类法创立的过程 |
二、金氏分类法的特色之一——分类上继承杜威法 |
三、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二——引入辅助表简化分类法篇幅 |
四、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三——首创着者号码表 |
五、氏分类法特色之四——处处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
六、金氏分类法特色之五——不断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
七、金氏分类法之局限性 |
第三节 金氏图书分类法的历史地位 |
第四章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 |
第一节 金云铭与福建文化研究会 |
一、参与创办福建文化研究会 |
二、积极参与研究会刊物《福建文化》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
第二节 金云铭与福建地方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一、多方搜寻与求购各种古籍 |
二、撰写《福建文化研究书目》 |
三、编制福建地方文献提要 |
第五章 金云铭历史考证学成果研究 |
第一节 金云铭撰《陈第年谱》研究 |
一、年谱溯源 |
二、《陈第年谱》(以下简称陈谱)内容研究 |
三、陈谱学术价值初探 |
第二节 金云铭与郑和下西洋时间考订之研究 |
一、第一次出使年月 |
二、第二、三次出使年月 |
三、第四次出使年月 |
四、第五次出使年月 |
五、第六次出使年月 |
六、第七次出使年月 |
第三节 金云铭与中国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研究——《东西南沙群岛文献目录及重要资料选辑》之编撰 |
一、选辑成书的历史背景 |
二、选辑成书的经过 |
三、选辑的主要内容 |
四、选辑的影响 |
第四节 金云铭与福建邵武古墓考古研究 |
一、邵武古墓挖掘的背景 |
二、《古墓发掘报告》内容评介 |
三、《古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 |
第六章 金云铭诗词研究初探 |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述略 |
二、福建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
三、金云铭诗词概述 |
四、金云铭诗词表达情感之阐释 |
第七章 金云铭与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 |
一、近现代中国及福建图书馆学发展述评 |
二、金云铭在福建近现代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地位 |
三、金云铭先生精神探析 |
附录一 金云铭年谱初编 |
附录二 金云铭先生着述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一九八一年(1—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说选刊》(1980-1989)研究[D]. 潘蕾. 山东大学, 2020(09)
- [2]“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3]台静农古典文学思想研究[D]. 张婧.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4]《清明》(1979-1989)研究[D]. 阚玉篇. 安徽大学, 2018(11)
- [5]新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恢复发展研究(1949-1965)[D]. 辜林燕.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4)
- [6]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德国形象探究 ——以1951~2007年的人教社版为例[D]. 魏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7]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8]198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D]. 田仁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唐大诏令集》研究[D]. 李豪. 南京大学, 2015(01)
- [10]金云铭学术思想研究[D]. 林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