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灵爱[1](2021)在《非均质地基渗透固结参数敏感性分析》文中指出非均质地基渗透固结现象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存在。土体材料性质往往随着深度发生不均匀的变化,从而对土体变形和渗流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关于渗流固结过程的非均质参数敏感性的研究依然很少。本文通过有限元模型获得了29组土体非均质参数对土体样本点沉降量和孔隙水压力影响的输入输出数据,并基于贝叶斯稀疏多项式混沌展开法建立了BSPCE模型,针对不同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揭示了a、b、n、m四个非均质参数对模型样本点沉降量和孔隙水压力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
朱海云[2](2021)在《水下沉箱基础沉降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短缺,我国不断推进海洋油气资源的发展。在海洋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水下生产系统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实际工程中用于保护水下生产系统的水下沉箱基础一旦发生过大沉降变形,将引起管汇及沉箱跨接管、海底管线、脐带缆等发生断裂,从而酿成重大工程事故,故针对水下保护沉箱的沉降预测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利用离心机模型试验模拟水下沉箱基础自开挖到基础放置的实际施工工序,从而确定水下沉箱基础的固结沉降过程;为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分别采用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软件以及规范理论法互相对比验证;为研究影响水下沉箱基础沉降规律的关键因素,本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渗流/应力耦合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包括:(1)鉴于原状土样难以获取且易受扰动,本文主要通过室内土工试验获得相应的重塑土样相关参数,通过分析土体固结系数、土体压缩模量与土体含水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当试样含水率为30.55%时,试样的变形参数最接近实际土样;(2)开展水下沉箱基础沉降规律的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利用Weibull曲线拟合,并利用比尺反演推算出实际工程中水下沉箱基础的最终沉降量为0.4861m;(3)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水下沉箱基础沉降的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沉箱基础最终沉降量为0.4193m,与理论结果相差4.39%,与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相差13.74%;在双层土体分析中,当钢圈护壁下方土体为软土时,土体内应力沿计算深度向四周扩散,而当钢圈护壁下方土体为硬土时,其应力则较为集中并未扩散;(4)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水下沉箱基础沉降规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系数、土体强度分别与固结沉降时间、基础最终沉降量线性相关,当钢圈护壁高度小于1.6倍基础高度时,基础最终沉降量随钢圈护壁高度的减小而增大。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利用离心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水下沉箱基础沉降预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论对于利用沉箱式水下生产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童军[3](2020)在《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中东部及沿海地区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在软弱地基上修建,软弱地基土具有物理力学性质差、含水率高、强度低、透水性差和易受扰动影响等特点。因此,在这些基础设施开始建设之前,都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相应的措施使软基发生固结沉降,使软基在建造前已趋于沉降稳定,从而降低建筑物建造后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或将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本文以广州某学校地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的加固原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总结了两种处理方法的适用工况,并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了两种地基加固方案,通过收集两种方案的实际沉降数据,分析了两者加固过程的沉降规律。利用MIDAS-GTS软件对淤泥土层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过程和真空预压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结果与实测数据,得出两种方案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且计算值和实际沉降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有限元计算结果较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推测出堆载预压处理方案加固后两年内的预计沉降值小于300mm,真空预压处理方案加固后两年内的预计沉降值小于250mm,说明施工效果满足预期要求,验证了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江留慧[4](2020)在《抽降水下既有建筑物基桩承载力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对于地下水的需求和开采日益增大,由超采地下水带来的地面沉降问题愈发严重,地面的沉降势必对既有建筑物基桩产生重要影响,亦可能对构筑物安全构成威胁。目前关于能够反映土体非线性固结特性的由抽降水引发的软土层非线性固结解析解以及基于抽降水影响的考虑时间效应的基桩承载力解析解还鲜见报道。本文引入土体经典非线性关系,推导了抽降水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对固结性状展开了分析;基于荷载传递模型,获得了水位瞬时下降下桩基负摩阻力随时空发展解析解,并分析各因素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1.基于一维线性和非线性固结理论,建立潜水层水位随时间大面积下降时软土层一维线性和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并给出其定解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获得了抽降水发生在潜水层时软土层一维线性和非线性普遍解析解,以及水位瞬时下降和水位单级等速下降等特殊降水模式下的解析解,分析了水位下降速率、水位下降终值以及砂土层自然重度等因素对固结性状的影响。2.建立承压层水位随时间大面积下降时软土层固结控制方程,根据定解条件,推导了抽降水发生在承压层时软土层一维线性和非线性普遍解析解,以及水位瞬时下降和水位单级等速下降等特殊降水模式下的解析解,分析了水位下降速率和水位下降终值对固结性状的影响。3.基于潜水层水位瞬时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线性固结解析解,利用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推导了抽降水发生在潜水层时基桩侧摩阻力随时空发展解析解,绘制桩身半径、时间因子、桩顶荷载以及水位下降深度对桩身轴力、桩端反力、中性点位置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曲线图,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4.在承压层水位瞬时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线性固结解析解基础上,通过桩侧和桩端荷载传递模型,获得了抽降水发生在承压层时基桩侧摩阻力随时空发展解析解,分析了桩身半径、时间因子、桩顶荷载以及水位下降深度等影响因素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
陈征,张峰,陈益峰,胡少伟,梅国雄[5](2020)在《排水通道分布式布设下双层地基平面应变固结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过程中,通常采用全面布设水平排水通道来加速地基土固结。为经济且高效地利用水平排水通道,提出了条形分布式排水理念,变排水通道全面布设为分布布设。根据平面应变假设,建立了分布式排水边界下双层地基二维固结模型,并通过边界转换法、积分变换法和局部离散法给出了相应的半解析解。在通过数值法验证了半解析解正确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条形水平排水通道几何参数和地基土物理参数对分布式排水边界下地基固结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选取排水通道几何参数既可以有效地降低过量排水通道造成的资源浪费,又可以在固结后期达到与全面布设排水通道几乎相同的固结效率;双层地基下层土体物理参数相较于上层土体对分布式排水通道下地基土固结效率的影响较小,工程设计中应优先考虑上层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来合理选择分布式排水通道的几何参数。
杨波[6](2020)在《固结理论的不确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吹填土的加固处理方法以真空预压结合塑料垂直排水管(PVD)进行的固结处理为主流。但因吹填土含水率高的特点,导致其在固结过程中众多参数无法准确得到(如固结系数、压缩系数等),故而仅利用现场勘测所得土体参数对工程进行预测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找到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表征土体参数的方法,使得表征的参数能够准确预测实际工程中吹填土的固结度,这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观测对固结过程中对土体参数进行反演分析与更新的贝叶斯框架,该框架能够在吹填土固结过程中通过现场观测更新土体参数,更新的参数能够有效准确地预测固结过程中的土体固结度。在贝叶斯框架中,土体参数用概率分布表示来标定和捕捉其不确定性,通过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中Metropolis-Hastings(M-H)算法结合实际工程中土体的沉降数据得到土体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而得到合理的预测固结度。本文用两个实际案例来验证提出的贝叶斯框架的有效性,实例1为台州大型真空预压工程开工前某试验区的真空预压工程,实例2为深圳市宝安区固戍开发区南昌路的真空预压工程。结果表明,实例1仅用一个月一个区域的数据更新土壤参数得到的预测固结度的精度不够,需用两个月一个区域的现场沉降资料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土体固结度的概率分布。如果不能得到两个月的实测数据,可以通过增加实测区域的数量来得到更多的实测数据进而通过贝叶斯更新来减少更新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但是,通过后者得到的预测固结度分布的不确定性要略高于通过前者预测固结度分布的不确定性。另外,通过贝叶斯框架分析了土体参数先验信息对后验信息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先验信息对后验信息的影响较小,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随着实测数据的增加而减小,只要两个月的实测数据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参数的不确定性,更多的数据对于减少参数的不确定性的作用不是很大。实例2中由于没有有关固结系数的先验信息,对于固结系数采用无信息先验分布,仅用一个月的实测数据就能有效的减小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土壤固结度,利用两个月的数据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预测固结度。另外结合实例1的结果,分析了固结参数不确定性对于预测固结度的影响,固结参数的变差系数的增大会导致预测固结度的均值的减小,同时也会增加预测固结度的不确定性。
蒙宇涵[7](2019)在《水平排水体竖向分布式布设地基固结理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的软土地基,水平排水体作为铺设于地基表面的水平排水通道是地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于水平排水体的研究主要针对其渗透系数、厚度以及相关材料选取的优化研究。在一些围垦工程中,为了缩短地基土的竖向渗流路径,设计人员往往采用排水砂层与软土交互吹填的方式在预压或自重荷载作用下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一些研究针对于排水砂层的排水效率采用集总参数法对层状黏土砂地基进行了设计,但并未对层状黏土砂地基中水平排水砂层的铺设位置、铺设厚度以及铺设层数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有必要对吹填土地基中铺设的水平排水体的铺设方式展开系统的深入研究。本文以内部铺设有水平排水体的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铺设单层理想水平排水砂层一维地基、水平排水砂层等间距分布二维地基、水平排水砂层非等间距分布二维地基固结模型,采用解析联合数值方法对设置于地基内部的水平排水体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的成果如下:(1)对于铺设单层理想水平排水砂层一维地基,在固结前期,水平排水体设置在土体超静孔压较大的部位对于地基固结的加速效果较明显;在固结后期,水平排水体的最佳铺设深度位于土体三分之二(单面排水条件)或二分之一(双面排水条件)深度位置。(2)对于水平排水砂层等间距分布二维地基,地基固结速率与地基土以及上下边界面相邻水平排水体的几何及物理参数相关,土体固结速率随地基水平渗透系数、水平排水体铺设厚度以及渗透系数的增大而提高,地基宽度越大,土体固结速率越慢;综合考虑排水砂层厚度与渗透系数组合参数,当地基土宽度不同时,排水砂层达到完全透水条件时所需的组合参数值是不同的,另外,地基土水平渗透系数对排水砂层达到完全透水条件时的组合参数值影响不大。(3)对于水平排水砂层非等间距分布二维地基,在确定的工期下以地基平均固结度为目标函数对水平排水体的铺设位置、铺设厚度以及铺设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单面排水条件下,每层排水体的最佳设置位置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向着地基底部移动,越靠近地基底部的水平排水体其厚度越大;双面排水体条件下,每层水平排水体的最优铺设位置始终关于地基中部对称分布,每层排水体的最佳设置位置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向着地基中部靠拢,设置于地基中部的排水体的厚度最大;此外,应综合考虑施工的成本与便易性来选取排水体的铺设层数。
郭尤林[8](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驿[9](2019)在《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竖井固结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海造陆作为一种经济、环保、节能、高效的造陆方式成为了沿海地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吹填土的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系数等特性却不容忽视。通过垂直排水井的布置,软土地基的排水距离可由竖向地基厚度缩短为横向的竖井间距的一半,从而大大加快吹填软土地基的固结速度,同时,顶部铺设砂或碎石垫层,也能够增加边界面的透水性及有效施加预压荷载,促进地基的排水固结,因而,竖井固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竖井固结理论主要包括了竖井固结控制方程和在各种假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而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固结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将砂土装在塑料袋中,然后往塑料袋中加水,那么无论怎样施加荷载以及延长加载时间,水都是不能排出的。传统的竖井固结理论均认为边界面处是完全排水或完全不排水的极端状态,即边界面处超孔隙水压力为零或渗流速度为零,而实际上,边界面的排水能力可能是介于完全排水或完全不排水之间的,而非极端情况。基于此,本文对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的竖井固结理论进行了推导,并对界面参数、井阻、涂抹效应、土体自重、形状效应、土体非线性等因素对固结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基于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对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二次开发及算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引入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并解答了顶面连续排水边界的竖井固结理论,得到了相应解析解,并通过退化对比验证了所得解析解的准确性。通过所得结果对该模型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固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界面参数b的大小,能够实现边界面从完全排水到不完全排水再到完全不排水的整个连续的过程,弥补了传统理论中只能够表达完全排水或完全不排水的极端状态的不完整,且边界面处的透水能力大小显着影响着固结速率的快慢,透水能力越强,固结越快;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竖井地基中的超孔隙水压力不仅与位置及固结时间有关,还受界面参数b的显着影响,离地基顶面、砂井中心越近,孔压消散越快;固结时间越长,孔压越小;b越大超孔隙水压力也消散越快;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是,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地基顶面处在一定时间内是存在超孔隙水压力的,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顶面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预测固结速率方面的准确性及可行性。(2)建立并解答了顶、底双面连续排水的竖井固结理论,得到了相应解析解,并通过固结度表达式退化对比及超孔隙水压力曲线对比,验证了所得解析解的正确性。通过对该模型下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固结度分析发现:在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当顶部和底部界面具有不同的界面参数,即不同的排水能力时,最大超孔隙水压力将不再处于地基的中间位置,而是最大超孔隙水压力面向界面参数小(排水能力弱)的边界面移动,这与传统固结理论是不同的;相对于忽略土体自重情况,考虑土体自重时,地基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更大,同时考虑顶、底面透水能力不同及土体自重条件下,最大孔压将更偏向于地基底面位置,这是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叠加的效果,该理论能够为地基水平排水通道的设置位置提供有效参考。此外,土体自重对于固结度计算并无影响,但考虑土体自重时,不同的自重条件下,地基土体沉降量具有显着差异,这是自重应力转化为附加应力的结果。通过比较单排水和双排水条件的固结曲线发现:即使双面排水时边界面的透水能力低于单面排水,其最终的固结速率依然要比单面排水快,因此,在实际的计算中底部边界处的排水能力不应忽视。对于工期要求高的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吹填之前在底部铺设水平排水管通道(如砂垫层或水平排水板)可以显着加速固结过程。(3)对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的土体非线性排水板固结理论进行推导,得到了相应解析解,通过与既有理论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得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具体工程算例,绘制固结度变化曲线,研究了不同的参数对该模型固结过程的影响,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通过对比不同等效方法的固结度发现,现有的排水板等效计算方法下所得结果差异较大,周长等效方法相对于面积等效法与本文椭圆形影响区域的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土体压缩过程中,孔隙比会逐渐减小,压缩模量逐渐增大,因此,土体线弹性的假设将会对土体的固结沉降计算产生一定误差,且通过与第二章算例对比发现,土体非线性的固结理论模型的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近,进一步验证了考虑土体非线性固结计算的准确性。(4)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建立的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的竖井固结理论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有限元软件实用性强、考虑全面的优点与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结合起来。并利用该子程序对实际工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将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该程序的实用性。
潘晟赟[10](2019)在《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公路建设中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在浙江省分布广泛,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对软土路基处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和道路使用质量的重点。解决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主要是正确认识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危害性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合理的选择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使处理后的路基能满足建设要求。本文针对浙江省内软土的分类、分布情况进行叙述,同时列举了省内比较常用的软土基地处理方式及在现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和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中塑料排水板前期设计、后期施工监测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有限元计算比较。简要的分析了一般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总结。最后对塑排板今后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二、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地基渗透固结参数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2 BSPCE模型的建立 |
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 非均质参数对A点沉降量的影响 |
3.2 非均质参数对B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3.3 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4 结论 |
(2)水下沉箱基础沉降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洋基础形式 |
1.2.2 基础沉降预测方法 |
1.2.3 基础沉降影响因素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2 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的沉降预测 |
2.1 试验准备及过程 |
2.1.1 离心机模型试验原理 |
2.1.2 模型试验比尺 |
2.1.3 设备介绍 |
2.1.4 土样制备 |
2.1.5 试验过程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结果 |
2.2.2 理论分析 |
2.3 小结 |
3 水下沉箱基础沉降预测的有限元验证及分析 |
3.1 有限元建模分析 |
3.1.1 模型尺寸 |
3.1.2 模型材料参数 |
3.1.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3.2 结果对比验证 |
3.2.1 数值计算结果 |
3.2.2 验证分析 |
3.3 分层土计算分析 |
3.3.1 分析工况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 水下沉箱基础沉降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有限元建模 |
4.1.1 模型尺寸 |
4.1.2 模型材料参数 |
4.1.3 接触及边界条件 |
4.1.4 网格划分 |
4.2 结果对比验证 |
4.2.1 数值计算结果 |
4.2.2 验证分析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渗透系数 |
4.3.2 土体强度 |
4.3.3 钢圈护壁高度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预压法简介 |
1.2.2 竖向排水井的固结理论发展 |
1.2.3 堆载预压法应用研究现状 |
1.2.4 真空预压法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及适用工况 |
2.1 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
2.2 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 |
2.3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机理比较和技术分析 |
2.3.1 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机理比较 |
2.3.2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适用工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南沙二中学校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4 软基处理目标设计 |
3.5 软基处理方案设计 |
3.5.1 场地工作范围及分区 |
3.5.2 场地软基处理分区 |
3.5.3 真空预压设计 |
3.5.4 堆载预压设计 |
3.5.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分析 |
4.1 监测目的 |
4.2 软基处理监测内容和频率 |
4.3 监测平面布置 |
4.4 监测方法 |
4.4.1 地表沉降监测 |
4.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
4.4.3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
4.4.4 地下水位监测 |
4.4.5 膜下真空度监测 |
4.5 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
4.5.1 软基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4.5.2 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
4.5.3 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及分析 |
4.5.4 膜下真空度监测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南沙二中学校软基处理有限元计算 |
5.1 Midas-GTS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定义材料属性 |
5.2.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
5.2.3 设置荷载边界 |
5.2.4 定义施工阶段 |
5.3 堆载预压加固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5.4 真空预压加固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抽降水下既有建筑物基桩承载力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抽降水引发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2.1 抽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机理 |
1.2.2 抽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计算模型 |
1.2.3 抽降水引发的土体固结解析解研究现状 |
1.3 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3.1 理论计算 |
1.3.2 数值模拟 |
1.3.3 物理模型试验 |
1.3.4 现场试验 |
1.4 抽降水引发的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 |
2.1 引言 |
2.2 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
2.2.1 问题描述 |
2.2.2 固结控制方程及求解条件 |
2.2.3 固结方程解答 |
2.2.4 软土层沉降和固结度表达式 |
2.2.5 特殊降水模式下的解析解答 |
2.2.6 固结性状分析 |
2.3 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
2.3.1 基本假定及控制方程的建立 |
2.3.2 C_c/C_k=1时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
2.3.3 C_c/C_k≠1时潜水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 |
3.1 引言 |
3.2 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固结解析解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固结控制方程及求解条件 |
3.2.3 固结方程解答 |
3.2.4 软土层沉降和固结度表达式 |
3.2.5 特殊降水模式下的解析解答 |
3.2.6 固结性状分析 |
3.3 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
3.3.1 C_c/C_k=1时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
3.3.2 C_c/C_k≠1时承压层水位下降引发的软土层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潜水层水位下降时基桩负摩阻力计算 |
4.1 引言 |
4.2 负摩阻力随时间发展的计算模型 |
4.2.1 桩侧传递函数模型 |
4.2.2 桩端传递函数模型 |
4.3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4.3.1 基本假设 |
4.3.2 基桩荷载传递基本方程 |
4.3.3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4.4 潜水层抽水引起的桩侧摩阻力计算 |
4.4.1 问题描述 |
4.4.2 桩周土体固结沉降计算 |
4.4.3 桩侧摩阻力解析解 |
4.5 解析解验证 |
4.5.1 与有限元计算比较 |
4.5.2 与改进荷载传递法计算比较 |
4.6 基桩承载力发展规律分析 |
4.6.1 桩径的影响 |
4.6.2 时间因子的影响 |
4.6.3 桩顶荷载的影响 |
4.6.4 水位下降深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承压层水位下降时基桩负摩阻力计算 |
5.1 引言 |
5.2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5.3 承压层抽水引起的桩侧摩阻力计算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桩周土体固结沉降计算 |
5.3.3 桩侧摩阻力解析解 |
5.4 解析解验证 |
5.5 基桩承载力发展规律分析 |
5.5.1 桩径的影响 |
5.5.2 时间因子的影响 |
5.5.3 桩顶荷载的影响 |
5.5.4 水位下降深度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主要参数附录 |
(6)固结理论的不确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土工程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真空预压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方法 |
2.1 蒙特卡洛模拟 |
2.2 马尔科夫链 |
2.3 贝叶斯理论 |
2.4 PYMC3 |
2.5 MCMC方法 |
2.6 M-H抽样方法 |
2.7 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的M-H抽样方法 |
第三章 固结理论参数贝叶斯更新 |
3.1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
3.2 基于MCMC仿真的贝叶斯更新框架 |
3.3 MCMC的收敛性诊断以及马尔科夫链步长确定 |
第四章 案例研究 |
4.1 台州案例研究 |
4.1.1 台州工程概况 |
4.1.2 方案一更新参数 |
4.1.3 方案一预测固结度 |
4.1.4 方案二更新参数 |
4.1.5 方案二预测固结度 |
4.2 深圳案例研究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实测数据更新土体参数 |
4.2.3 固结度预测 |
4.3 先验分布对贝叶斯更新结果的影响 |
4.3.1 先验分布均值对于后验分布的影响 |
4.3.2 先验分布变差系数对于后验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预测结果的影响 |
5.1 固结系数的影响 |
5.2 排水板深度的影响 |
5.3 固结系数与排水板深度的影响对比 |
5.4 固结系数与排水板深度联合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水平排水体竖向分布式布设地基固结理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平排水体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水体-地基界面边界数学表征研究 |
1.2.2 排水体优化设计研究 |
1.2.3 排水体布设方式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维地基单层理想水平排水体铺设位置优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数学模型 |
2.2.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定 |
2.2.2 控制方程 |
2.2.3 求解条件 |
2.2.4 无量纲化 |
2.3 求解过程 |
2.3.1 单面排水条件下超静孔隙水压力解答 |
2.3.2 双面排水条件下超静孔隙水压力解答 |
2.3.3 平均固结度解答 |
2.4 解答验证 |
2.4.1 解答退化 |
2.4.2 数值验证 |
2.5 水平排水体最优铺设位置分析 |
2.5.1 初始超静孔压三角形分布 |
2.5.2 初始超静孔压梯形分布 |
2.6 优化设计图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维地基水平排水体等间距分布固结性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 |
3.2.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定 |
3.2.2 控制方程 |
3.2.3 求解条件 |
3.2.4 无量纲化 |
3.3 求解过程 |
3.3.1 竖向边界转换 |
3.3.2 超静孔隙水压力及平均固结度解答 |
3.4 解答验证 |
3.4.1 解答特例 |
3.4.2 数值验证 |
3.5 固结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1 地基土几何及物理参数 |
3.5.2 水平排水体几何及物理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维地基非等间距分布水平排水体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数学模型 |
4.2.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定 |
4.2.2 控制方程 |
4.2.3 求解条件 |
4.2.4 无量纲化 |
4.3 求解过程 |
4.3.1 竖向边界转换 |
4.3.2 超静孔隙水压力解答 |
4.4 解答验证 |
4.4.1 数值验证 |
4.4.2 现场实测对比 |
4.5 固结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1 地基土几何及物理参数 |
4.5.2 水平排水体几何及物理参数 |
4.6 工程优化设计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平排水砂层-地基土界面边界条件的推导 |
A.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定 |
A.2 水平排水体-地基土界面边界条件的推导 |
附录B 水平排水砂层-地基土渗流连续条件的推导 |
B.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定 |
B.2 水平排水体-地基土界面边界条件的推导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
(8)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
2.3.2 桩体结构设计 |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荷载传递函数 |
3.3.3 力学计算模型 |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4.1 沉降计算模型 |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5.1 应变楔模型 |
4.5.2 沉降变形计算 |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
4.6 计算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5.3.1 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计算参数 |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工程基本概况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水文地质条件 |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
6.3.1 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设计参数 |
6.4 现场试验 |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9)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竖井固结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竖井排水法研究 |
1.2.2 固结理论研究 |
1.2.3 边界条件研究 |
1.2.4 竖井地基固结有限元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顶面连续排水边界下的竖井固结解析解 |
2.1 基本假定 |
2.2 方程建立及验证 |
2.2.1 控制方程的建立 |
2.2.2 方程解答 |
2.2.3 解答验证 |
2.3 参数分析 |
2.3.1 超孔隙水压力分析 |
2.3.2 平均固结度分析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顶底双面连续排水边界下的竖井固结解析解 |
3.1 模型及假定 |
3.2 方程的求解及验证 |
3.2.1 不考虑自重应力的方程建立及求解 |
3.2.2 考虑自重应力的方程建立及求解 |
3.2.3 解答验证 |
3.3 参数分析 |
3.3.1 超孔隙水压力分析 |
3.3.2 平均固结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体非线性的排水板固结理论推导及分析 |
4.1 模型及假定 |
4.2 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4.2.1 方程的建立 |
4.2.2 方程的求解 |
4.3 解析解的验证 |
4.4 参数分析 |
4.4.1 形状效应影响分析 |
4.4.2 土体非线性影响分析 |
4.4.3 界面参数的影响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的有限元子程序开发及模拟 |
5.1 ABAQUS软件概述 |
5.2 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的竖井固结模拟软件二次开发 |
5.3 子程序的验证分析 |
5.4 子程序的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道路建设中存在的软基问题 |
1.2 软土的定义和特点 |
1.2.1 软土的定义 |
1.2.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1.3 软土的分类 |
1.3.1 按成因类型分类 |
1.3.2 按特性指标分类 |
1.3.3 按软土厚度分类 |
1.3.4 按埋藏条件分类 |
1.4 浙江省软土的分布情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
2.1 排水固结法 |
2.2 浅层处理法 |
2.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 |
2.4 水泥搅拌桩 |
2.5 预应力管桩(桩承式加筋路堤) |
2.6 轻质路堤 |
2.7 现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 |
2.8 本章小结 |
3 塑料排水板在软基设计的应用 |
3.1 基本原理 |
3.2 设计方法 |
3.2.1 排水体的选用 |
3.2.2 排水体间距和深度、预压荷载的确定 |
3.2.3 水平排水垫层的选用 |
3.3 现行设计采用规范及相关要求 |
3.3.1 沉降标准 |
3.3.2 稳定性控制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4 依托项目设计情况 |
4.1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 |
4.1.1 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4.1.2 工程地质概况 |
4.1.3 竖排板处理典型路段的技术模型 |
4.1.4 计算结果 |
4.2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
4.2.1 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4.2.2 工程地质概况 |
4.2.3 竖排板处理典型路段的技术模型 |
4.2.4 计算结果 |
4.3 有限元计算 |
4.3.1 有限元网格划分 |
4.3.2 施工工况模拟 |
4.3.3 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项目施工监测情况 |
5.1 施工监测的目的和控制标准 |
5.1.1 施工监测的目的 |
5.1.2 位移控制标准 |
5.2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监测情况 |
5.2.1 K63+926断面监测情况 |
5.2.2 K63+957断面监测情况 |
5.2.3 K63+992断面监测情况 |
5.2.4 监测情况分析 |
5.3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监测情况 |
5.3.1 AK0+450断面监测情况 |
5.3.2 监测情况分析 |
5.3.3 有限元计算参数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塑料排水板施工情况分析与应用拓展 |
6.1 塑料排水板施工中的影响因素 |
6.1.1 路基填土(堆载)高度的影响 |
6.1.2 塑料排水板处理深度的影响 |
6.1.3 堆载预压时间的影响 |
6.2 塑料排水板结合真空预压处理 |
6.2.1 真空预压的优点 |
6.2.2 真空预压研究情况 |
6.3 电渗塑料排水板处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双层地基一维固结平均固结度敏感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地基渗透固结参数敏感性分析[J]. 郭灵爱.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1(03)
- [2]水下沉箱基础沉降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D]. 朱海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童军. 暨南大学, 2020(08)
- [4]抽降水下既有建筑物基桩承载力性状分析[D]. 江留慧. 江苏大学, 2020(02)
- [5]排水通道分布式布设下双层地基平面应变固结分析[J]. 陈征,张峰,陈益峰,胡少伟,梅国雄. 工程力学, 2020(01)
- [6]固结理论的不确定性分析[D]. 杨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水平排水体竖向分布式布设地基固结理论优化研究[D]. 蒙宇涵. 广西大学, 2019(03)
- [8]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9]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竖井固结理论研究[D]. 张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10]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D]. 潘晟赟.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