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激励机制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胡智临[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是贫困地区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重要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前提与保障。伴随城乡融合快速推进,新时期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增大,与乡村产业相连愈发紧密,与此同时,对其技术等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当前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主体动力有限,存在资金、风险、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导致建设质量与效率低下,亟需提高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而现阶段关于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激励的文献较为匮乏,大多聚焦宏观政策,未对其中微观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因此,为提高当前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中政府对核心主体——企业的激励效果,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和外部政府监管二元视角出发,进一步激活多元主体参与意愿,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阐明新时期下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概念,深入解析乡村现实情境中主体参与动力不足问题成因,分析核心主体政府与企业间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激励研究,提出从管理提升与政府监管双重视角出发,促进政府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其次,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情形下,依次构建一般情形下政企质量激励模型、考虑管理提升的质量激励模型、同时考虑政府监管与管理提升的质量激励模型,探讨管理提升、政府监管及二者双重促进手段对企业努力程度、政府激励强度、政府监督影响系数、企业风险、代理成本等变量影响,论证管理提升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能够纾解主体参与动力有限困境,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模型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保障入驻企业项目收益、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有序提升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方面,系统提出促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作用的对策与建议,以近一步激发企业等多主体参与活力,促进新时期下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提升和长效发展。
张文瀛[2](2020)在《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及协同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公转水”、“公转铁”和“散改集”等政策的推行,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越发重视发展多式联运,强化集装箱运输的系统化应用,这一趋势为集装箱和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也促使内河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蓬勃发展。研究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和协同策略,不仅可以推动内河综合运输业务自身的变革,推进内河多式联运组织的优化与标准的建立,还可以实现内河运输与陆路运输、内河与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合作,实现集装箱在联运网络上的高效移动与系统优化。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不确定规划方法、排队论、博弈论等基础理论,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网络优化、货流分配、运输方案优化及组织协同四个方面的问题。(1)界定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提出了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内涵,并将其表达为“内河内部干线转运”和“内河外部支线分流”两个层面的系统构成,同时将轴辐式网络与其结合,给出了内河集装箱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框架,基于网络的边和节点的拓扑结构抽象原则,构建了多模式分层次立体化的拓扑结构模型。(2)研究整个内河集装箱联运系统的网络优化问题。利用不确定分布方法刻画了联运网络的多维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不确定规划的双目标优化模型,推导出了期望值目标函数和机会约束的确定性等价形式;再结合Epsilon约束方法和文化基因算法,设计了混合智能算法;然后通过长江干线联运网络实例和TR网络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结合灵敏度分析,探讨了集装化系数和转运节点数量对最优时间和成本目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集装化系数越小,集装化程度越高,单位运输时间所需要的运输成本越低,因此提高内河多式联运的集装化程度,有助于联运系统的降本增效。(3)研究集装箱在内河外部集疏过程中所形成的支线分流网络的货流分配问题。通过综合考虑分流枢纽、内河枢纽节点和运输通道的三重容量限制,利用minmax决策准则构建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再引入线性化技术将原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并在分枝定界法的基础上采用切割平面方法,设计了分枝切割法进行求解;接着,以长江沿线集装箱集运分流网络为算例进行研究,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不同容量限制对最优目标值和货流分配网络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路直运通道容量值的增加,内河在货流分配方案中承担的运输量越多,越能大幅度降低总运输费用,因此提高内河的通行能力,有助于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供求总量均衡、联运网络货源配置最优。(4)研究集装箱在内河干线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过闸拥堵、船舶通过时间长、运输效率低等运输方案优化问题。应用M/M/c排队论,描述了船舶在内河的过闸排队过程,采用两阶段建模思想分别建立了双目标路径优化模型和运输模式选择模型;并针对路径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分枝定界算法进行求解,针对模式选择模型,利用时间成本对比分析法,进而得到优化的联运方案;再以长江干线的三峡枢纽港作为案例,结合灵敏度分析,探讨了排队等待时间对联运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内河干线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多运输模式的选择降低船舶等待时间;最后,对翻坝联运、水水过驳模式与传统水运做了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式均能够减少船舶待闸时间,因此通过提高升船机数量及载运量,加强翻坝公路、铁路通道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内河干线转运效率。(5)研究非对称信息下的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协同策略问题。围绕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经营人和各承运人之间的协同关系,构建了基于期望和熵决策准则的不确定双层规划模型;再针对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设计了两步优化算法,以此分别获得了最优激励合同的清晰表达式;结合算例分析,探讨了非对称信息对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设计和收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系数随风险规避水平增加而降低,信息价值随风险规避水平增加而增加,多式联运经营人(MTO)获取信息的意愿也随风险规避水平增加而变得强烈。因此,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MTO作为联运服务集成商及联运方案决策者,通过引入最优合同机制,对组织整体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是优化内河多式联运组织协同的较佳策略。论文图57幅,表38个,参考文献162篇。
许佳阳[3](2020)在《基于政府规制的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和企业已经陆续开展绿色经济实践。一方面政府制定补贴、税收等环境政策对企业生产运营进行监督,引导和激励企业采取绿色行为;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和对绿色产品认知力的不断提高,许多企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绿色实践中。但是我国目前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实施绿色行为前期投入成本大,绿色生产技术能力不足,因此政府有必要对企业提供合理的财政补贴,以激发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绿色化水平。同时,针对企业非绿色行为,也应当实施相应的经济惩罚。本文基于我国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环境规制和企业绿色行为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最优控制论、微分博弈、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考虑了绿色供应链运营中关于逆向选择和长期动态的现实问题,构建了政企之间和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契约,以探究政府环境规制下供应链的绿色决策问题,并为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绿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了政府采购中针对制造商绿色决策的激励机制设计。针对产品绿色度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设计了政府与制造商之间一次性转移支付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通过显示原理得到各契约下政府转移支付、绿色产品订购量以及产品绿色度的均衡解,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绿色产品发展情况,分析了各契约甄别真实信息和激励制造商提高产品绿色度的实施条件和效果;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契约,实现政府和企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在政府采购再制造喷墨打印机过程中采取弹性比例收益共享契约,验证了弹性比例契约对政府甄别产品真实绿色度、提升企业绿色水平的积极作用。(2)从长期动态角度研究政府不同补贴形式下的供应链绿色决策问题。基于无政府参与、政府一次性补贴机制、政府单位补贴机制三种模式,构建了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运用微分博弈研究制造商绿色生产努力程度、产品定价以及零售商对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努力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式下的产品绿色度、产品商誉和供应链收益;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展开研究,表明两种政府补贴形式对提高产品绿色度、产品商誉和供应链收益均具有积极影响,且一次性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具激励性。(3)探究了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长期动态合作机制的设计。将制造商和零售商独立决策扩展到制造商和零售商建立合作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制造商分担零售商广告宣传成本契约,分析了政府不同补贴形式下的供应链决策问题。考虑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长期成本分担契约,并就产品绿色度、产品商誉和供应链收益与独立决策进行对比,表明成本分担契约有利于提高经销商广告宣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产品商誉,促进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4)探究了奖惩机制下政府监管与供应链绿色决策的演化过程。结合支付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构建了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绿色行为决策和政府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单方决策的演化稳定状态。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电子产品供应链案例分析局部均衡策略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初始策略的选择、政府奖励和惩罚程度三个因素对各群体演化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长期博弈过程中,政府加大绿色补贴和惩罚力度,能激励企业采取绿色行为;在对我国电子产品供应链的实践研究中发现,政府应首先对下游制造商进行激励,其绿色行为会进一步影响上游供应商进行绿色原材料的生产。本论文基于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方式、供应链长期动态博弈三个视角,重点探讨了政府环境规制下企业的绿色决策问题以及供应链企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激励关系。将理论结果分别结合政府再制品采购、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电器电子产品产业的实践案例,为我国绿色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些现实指导建议。
魏广明[4](2020)在《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恰当的商业信用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既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供应链中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企业在提供商业信用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由于提供商业信用期限而产生的相关风险和成本,特别是在一些金融环境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供应链中企业在做决策时,要同时考虑商业信用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考虑商业信用策略对其最优决策的影响。已有商业信用下,供应链中企业决策模型,大都是基于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的假设,很少考虑到信息的非对称和企业的行为因素,因此,本文松弛了已有研究中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的假设,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考虑商业信用所带来的资金收益率信息的非对称,探讨了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定价决策问题。首先,本文讨论了收益率完全信息及非对称信息两种情景下,供应链中企业的定价问题。其次,对比分析了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情况下供应链中成员的决策和利润。最后,探讨了资金成本率、资金收益率等主要参数,对商业信用供应链中企业的定价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对称信息模型中,当制造商对资金收益率估计值低于零售商的真实值时,完全信息下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高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价格。当制造商对零售商的资金收益率的估计值高于零售商的真实数据时,完全信息下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低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价格。当制造商低估资金收益率时,零售商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中的利润高于完全信息情况中的利润;当制造商高估资金收益率时,零售商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中的利润高于完全信息情况中的利润。当零售商的延期付款资金收益率与制造商共享时,制造商总会获得更高利润。(2)考虑了需求预测信息的非对称,探讨了商业信用模式中,不同需求预测信息共享情景下,双渠道供应链中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定价问题。首先,在无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和仅零售商预测三种情景下,推导出供应链中,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其次,比较了三种情景下供应链双方的决策和利润。最后,讨论了商业信用、预测误差等参数,如何影响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和利润。研究发现,如果联合预测的期望值小于制造商预测的期望值及零售商预测的期望值,则三种情景的模型中,信息共享模型下供应链中的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最低。当零售渠道市场份额小时,商业信用条款可以使得双方盈利由此创造双赢的局面。然而,当零售渠道市场份额大时,商业信用将不能使成员企业实现双赢。如果市场变化小、比较平稳,则零售商选择无信息共享,制造商选择信息共享。当市场波动比较大时,供应链中零售商和制造商会一致选择零售商来预测相关的需求信息。如果零售商的预测值大,零售商更倾向于信息共享情景,制造商更倾向于无信息共享情景。如果制造商的预测值大,零售商更倾向于无信息共享情景,制造商更倾向于仅零售商预测情景。(3)考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互惠偏好行为,探讨了商业信用供应链中企业的定价决策。首先,构建并分析了三种情境下的供应链中企业的决策模型,即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无商业信用的模型,供应商提供延期付款的商业信用模型,以及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存在互惠偏好且供应商为零售商提供商业信用这三种模型;其次,对比分析了三种情景下,供应链中成员的价格决策和利润。最后,分析了互惠偏好行为、利息率等参数对供应链中成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互惠偏好存在下商业信用模型中,随着互惠偏好系数的增加,供应链中商业信用期缩短。当消费者对信用期的敏感性较高时,随着制造商互惠偏好系数的增加,供应链中零售价格逐渐降低;当消费者对信用期的敏感性较低时,随着制造商互惠偏好系数的增加,供应链中的零售价格逐渐升高。商业信用下,当零售商互惠偏好系数固定时,如果消费者对信用期的敏感性较高,制造商有互惠偏好的情境下,供应链中零售价格低于无互惠偏好情景下的价格;如果消费者对信用期的敏感性较低时,制造商有互惠偏好的情景下,供应链中的零售价格要高于无互惠偏好情景下的价格。当制造商互惠偏好系数固定时,根据定理中的条件,可进一步分析零售商有无互惠偏好情景下,供应链中零售价格对比。(4)论文基于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分析了商业信用对企业定价及利润的影响,并比较了在信息非对称状态与对称状态下,商业信用对零售商与供应商定价及利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整合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亚太企业分析数据和Wind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企业成本加成率这一能够体现企业定价策略及利润的重要指标,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信用显着提高了企业成本加成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提高了偏竞争型市场结构下供应商成本加成率。此外,在供应商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商业信用提高了供应商成本加成率,但在信息对称下商业信用并不会对供应商成本加成率产生影响。同时,在零售商信息非对称状况下商业信用削弱了零售商企业成本加成率,但在信息对称情况下商业信用则不会对零售商成本加成率产生影响。
郜红虎[5](2020)在《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汽车工业拉动下,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蓬勃发展,而作为保障汽车行业健康运作的零部件物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成本过高;其次,未形成系统与规模化的信息体系,造成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欠佳;再者,汽车工业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新型车辆的研发周期大幅度缩短对零部件物流服务质量标准要求更高;与此同时,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零部件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物流资源急需整合。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决定整合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对实现零部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汽车零部件物流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的整体出发,以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集成商为决策主体,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模深入研究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设计、整合的演化特征以及整合的绩效测度水平等相关问题,并结合西南地区某汽车零部件物流服务集成商进行实例和仿真分析。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概括如下:(1)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结构。本研究借鉴云服务思想,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框架,并从服务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为使零部件物流整合的效益最大化,本研究从价值共创的逻辑出发,对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模型进行了设计,即通过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演化和绩效评价机制解决汽车零部件物流供需匹配、调节和反馈等问题。(2)从供需视角设计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本研究结合汽车零部件物流供需方的特征,即零部件物流客户的需求属性、物流服务提供方的资源属性,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骨干粒子群算法对任务与资源匹配建模与全局寻优;运用Shapely值法和熵权-Topsis对合作所得收益进行分配与修正;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单委托方多代理方的质量激励机制,并在考虑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对质量激励机制进行了优化。(3)揭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动态演化特征。通过对参与整合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的合作行为博弈演化分析发现,当不合作产生的收益无法弥补成本时,整合将顺利进行,合理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在对物流服务质量行为博弈演化过程分析中发现,通过引入动态惩罚相对固定惩罚更有益于参与整合的零部件物流企业的质量演化行为收敛;在系统演化问题方面,利用协同学理论分析了整合系统序参量演化过程,以自组织的涨落理论对整合系统功能的演化特征进行了解释。(4)明晰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水平。绩效评价是对整合效果的总体衡量,本研究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具体程度进行量化,在融入信息技术、客户需求导向、资源供给属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数据包络与模糊层次分析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了验证,以期对整合效果进行衡量与反馈。图55幅,表30个,参考文献259篇。
王凯[6](2020)在《非对称信贷违约风险信息下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文中指出资金约束阻碍着企业运营决策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提出为受资金约束的企业获得信贷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信贷融资所带来的违约风险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着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在非对称信贷违约风险下探讨有效的融资模式及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从信贷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传递,随机市场需求,双重不对称信息等四个方面,探讨核心企业如何进行融资模式选择及激励机制设计,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研究非对称信息下信贷违约风险问题.考虑由供应商和市场客户组成的直销供应链,信贷融资在激励销售的同时产生违约风险和资金时间成本,且客户私人拥有信用信息.引入甄别模式,审查模式和保险模式,分析供应商在这三种模式下融资特点及信贷均衡.主要结论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情况发生,如高信用客户的信贷期和消费总是受到限制等.若市场信用状况相对较差,供应商更倾向于只采用甄别模式,否则,根据信贷激励效应与信贷违约风险差效应之间的权衡关系,供应商有更大的空间对三种模式进行选择.其次,探讨供应链风险传递下非对称信贷违约风险问题.考虑双层贸易信贷下由供应商-零售商-市场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上游贸易信贷由供应商提供而下游贸易信贷由零售商提供,且零售商私人拥有信用信息.分析供应商在甄别模式,审查模式和保险模式下融资合同及选择.发现由于上下游贸易信贷的联动作用,低信用零售商可利用从供应商获得的较长信贷期给客户更多的宽限以增加销售,从而加剧逆向选择.只有当零售商的信用状况相对较差时,供应商才倾向于采用保险模式,否则会根据高/低信用零售商违约率关系选择甄别或审查模式.再次,研究随机市场需求下非对称信贷违约风险问题.考虑由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构成的物流零售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具有非对称信用信息且面对随机市场需求及物流成本,探讨供应商是否提供信贷融资以激励销售及融资均衡,并分析市场波动和物流成本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市场信用状况较差或销售激励效果较小时,供应商偏好甄别机制.此外,虽然较低的市场预期或较小的市场波动促使供应商采取甄别模式,但当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增加时,非对称违约风险和市场因素共同会对供应商融资模式选择产生影响.最后,探讨双重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考虑由供应商-银行-中小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小企业拥有私人信用信息和不可观测的运营努力,对独立信贷融资模式,联合信贷融资模式及政府补贴进行研究,分析并比较供应链不同参与方的融资策略均衡,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结论表明,受双重不对称信息的影响,供应商更偏好采用独立信贷融资模式而银行更偏好采用联合信贷融资模式,即除非供应商参与否则银行很难提供信贷融资,故债权人之间的内在冲突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此时,相对于补贴银行,政府对供应商提供一定的补贴率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齐瑞凤[7](2020)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青岛市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末端共同配送作为一种整合末端配送资源的新模式,成为末端配送系统发展的突破点,也是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目前,末端配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极少考虑公共设施的使用,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对末端系统的优化协同作用。为了整合现有公共物流资源,实现末端配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对青岛市现有末端配送模式进行优化,提出构建公共设施资源与配送企业资源共享共用的末端配送系统。首先,将青岛市政府、行业协会、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纳入末端配送系统,增加公共设施运营方的末端配送网点,建立有无行业协会参与协同的两种末端配送系统结构。在该结构基础上,在青岛市建立以共享分部与共享末端网点为依托的优化后末端配送模式,探究该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补贴、行业协会的影响力、配送方的努力程度、竞争程度、风险态度、配送成本等,以此分别建立有无行业协会参与末端配送系统的委托代理协同优化模型,并对协同优化流程进行简要分析。然后,通过构建政府-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的单委托人-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下公共设施运营方介入后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问题。将配送企业与公共设施运营方的努力程度及收入、政府奖励系数及收入作为决策变量,分析了成本系数、产出经济效益系数、竞争程度、风险规避量、外生不确定因素的方差、配送方数量等参数与决策变量之间关系,找到委托代理双方的共同目标以及协同优化效果最有效的参数,以促进末端配送系统的协调发展。再者,建立政府-行业协会-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之间的双层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行业协会参与下末端配送系统的协同优化。主要分析了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对各决策变量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有无行业协会参与下的协同优化效果,表明行业协会参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以青岛市末端配送为例,通过获取城市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模型所需数据,并代入模型分析青岛市末端配送系统在各主体协调过程中的问题,并从配送方、行业协会、政府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
张雨婷[8](2020)在《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管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为缓解学前教育服务供需矛盾,政府购买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必然选择。然而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质量问题频发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人民满意度下降。因此,本文以江苏省政府购买视域下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作为讨论对象,对其质量管控进行研究,以期推动该项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推广进程。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对政府购买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在了解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以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以及理论性编码,得出江苏省政府购买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基于此,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模糊认知图,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政府购买下学前教育服务质量水平进行下降模拟,得出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于服务质量的作用机理由。最后,由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关键质量影响因素出发,基于政府购买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设计激励模型,得出质量激励机制,政府(委托方)通过提前给定学前教育机构(代理方)激励合同,以此达到质量管控的目的。为实现对政府购买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管控的目的,本文以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激励为研究主体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幼儿园因素、政府因素、市场因素、监管因素以及公众因素;其中幼儿园因素为关键质量影响因素,监管因素、环境因素、政府因素、市场因素以及公众因素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少、降低。除此以外,考虑代理方幼儿园所具有的努力水平以及服务能力双重信息优势,并且在幼儿园服务能力为连续形式的情景下,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中最优激励合同设计质量激励模型,所得到最优激励机制参数包括政府的固定支付以及激励系数,以此甄别幼儿园的服务能力并激励其努力水平。
彭维才[9](2020)在《考虑资金约束与非对称信息的预售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不断增加,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银行贷款难度加剧、市场竞争增强、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大、来自下游的需求信息不准确等。如此严峻的形势,对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运营与融资产生了严重负面的影响。为此,处于困境中的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经营战略,灵活运用价格能动机制,有效降低库存相关成本,同时积极探索银行贷款的替代融资方案。在此背景下,预售作为一种既可调节价格又能获取预收账款的销售模式,开始逐渐被企业熟悉并使用。预售是对尚未正式上市商品/服务的销售活动。在预售模式下,商家允许消费者在现货销售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进行购买,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就会被配送至预购者手中,此过程可以节省大量的仓储成本;预售期间获取的预付账款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资金不足压力;基于在预售中获取的需求信息,企业可以预测现货销售阶段的需求量,提高生产与需求的匹配度,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供需不匹配损失与库存相关成本;此外,该信息还可以指导企业制定精准的生产计划,避免企业过多或过少融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本文建立了预售期与现货销售期需求皆不确定的市场模型,分别在资金约束与非对称信息环境下研究企业的预售策略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梳理了预售模式的相关理论与文献。首先,对预售模式在区分定价、库存控制、融资、信息发掘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梳理,阐述了预售模式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其次,综述了竞争环境下预售在定价、库存等营销与运营方面的相关文献,展示了竞争环境下预售在运营方面继续研究的价值。再次,综述了从运营管理视角研究企业融资策略的文献,展示了预售在融资方面的研究价值。最后,梳理了非对称信息环境下的运营管理文献,发现非对称信息环境下预售面临的问题,指出预售的信息发掘功能对企业运营策略的意义。第二,考虑在垄断环境下一个运营资金不足企业的预售融资问题。通过建立两阶段随机需求模型,研究了垄断环境下,运营资金不足的企业的最优预售折扣、最优融资方案与融资额度、最佳库存水平的优化问题,并给出了企业是否应该采用预售策略的充分必要条件。研究结果发现,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预售获取的需求信息对企业有着显着的正效应:不利用所得需求信息可能导致预售模式不如单一现货销售模式;通过对比企业是否利用预售信息,发现使用所得需求信息的预售策略是最优策略。但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预售获取的需求信息对企业的效应不一定是正的,也有可能是负的;无论是否利用预售信息,预售模式都并不一定比单一的现货销售模式占优:预售策略占优的充要条件是两个阶段需求的相关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在垄断环境下,企业应该同时使用预售融资与银行贷款策略;预售信息对企业(无论资金是否充足)的运营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资金充足的企业该信息总是有益的;资金不足的企业要慎重使用预售信息。第三,考虑在竞争环境下的企业预售问题:市场中存在一个资金充足和一个资金不足的企业,同时在不确定的预售与现货销售市场中进行销售活动。通过建立两阶段随机需求模型,研究了在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最优预售折扣、融资方案、最佳库存水平的设置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两个企业都是资金充足的时候,两个企业都提供预售服务是市场竞争中的唯一均衡结果;当两个寡头企业一个是资金充足,另一个是资金不足的时候,资金不足的企业最优库存水平依赖于预售量,且关于预售量分段斜坡式递增;市场竞争中唯一的均衡结果是资金充足的企业提供预售服务,而资金不足的企业是否提供预售服务依据其自身的信用等级而定:当企业的信用等级位于中等水平的时候,企业不应该使用预售策略;反之,当企业的信用水平位于两端(或高或低)的时候,企业应该使用预售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环境下,企业的信用等级影响其自身的运营与融资策略;运营资金充足的企业应该采用预售策略,而运营资金不足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信用等级情况慎重选择销售模式。第四,考虑非对称信息环境下企业预售设计问题:企业雇佣的销售代理具有私人信息,该私有信息会导致企业面临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建立两阶段随机需求模型,研究了企业雇佣销售代理的补偿契约设计、预售折扣、库存水平的优化问题。研究结果发现,预售模式总是优于单一的现货销售模式;传统的菜单式线性合同(MLC)能够协调企业与销售代理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这种协调无论对单一的销售代理还是双期销售代理都是成功的,但是MLC会损失效益;造成该效益损失的原因是销售代理的平均常规销售努力变大与预售努力变小;地板-天花板线性合同(CFC)能够完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且不发生效益损失,但是在实际中,CFC合同因为不易操作的特性而较少被企业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下,企业应该使用预售代理模式,但是具体应该使用双期销售代理模式还是单一预售代理模式取决于市场参数。第五,考虑委托-代理机制下企业预售策略选择问题。通过建立两阶段随机需求模型,在委托-代理机制下,研究企业雇佣销售代理的补偿契约设计、预售折扣、库存水平的优化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菜单式线性合同(MLC)能够协调企业与销售代理之间的利益冲突,且发生的效益损失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预售需求与现货销售需求的相关性对企业的预售策略有重要影响;在对称信息环境下,预售策略占优于单一现货销售策略,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当需求相关性较弱时企业应该选择预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该注重考查历史的预售与现售需求的相关性,该参数对企业的运营决策具有重要价值;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在给定的单位不匹配成本情况下,预售模式是否最优依赖于该相关性的强弱。本文通过以上的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了如下的创新:第一,从运营管理的角度研究预售策略,并专注于运营资金不足企业的最优库存与定价策略,刻画了预售的融资功能与信息掘取功能。预售需求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它影响企业的库存、配送等相关决策,同时对于资金不足企业,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已有文献,要么专注于研究预售的掘取信息的功能,探索该功能带来的影响;要么聚焦于预售的融资功能,探索融资功能的效果。本研究探索融资与掘取信息的交叉影响:在研究预售融资功能的情况下,探索其掘取信息功能带来的影响,这是本研究对文献的贡献之处。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该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在某些情况下是负面影响。第二,从竞争环境下研究运营资金不足企业的预售策略。特别地,本研究考虑了在两个销售阶段(即预售与现售)都有竞争的资金不足企业,如何优化其预售策略。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了资金充足的企业如何制定预售方案,但是他们考虑的情形是:竞争要么发生在预售阶段,要么发生在现货销售阶段,而不是同时发生竞争。同时,他们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资金不足的企业。也有文献研究了竞争环境下企业融资问题,但是并没有涉及到预售问题。本文经过研究发现,企业的信用等级对其预售模式的选择乃至于融资策略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研究企业的预售机制设计问题。由于销售代理具有私人信息,而该信息对企业的运营决策至关重要。销售代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存在着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企业获取需求信息的真实性。企业需要设计合理的机制以获取可靠的预售需求信息。在预售中考虑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尚未在已有文献中涉及。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菜单式线性合同(MLC)能够协调企业与销售代理的利益方向,并解决预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会发生效益损失;地板-天花板合同(CFC)能够完美解决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且不发生效率损失。第四,在委托-代理机制下,研究企业的预售策略选择问题,注重考查预售需求与现货销售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在企业-销售代理的运营模式下,企业是否应该采取预售策略是一个现实问题。本研究发现预售与现售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对企业预售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地,当该相关性比较弱的时候,企业应该采用预售策略。
盛希泰[10](2020)在《基于充电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及激励机制设计》文中提出与国家和地方政府为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而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政策相比,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已经落后。现有研究围绕电路、电压、充电负荷、充电时间、土地成本等因素,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布局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在中国,这些关键因素基本都是已知信息,目前的研究缺少对于电动汽车运行特性和用户需求需求的综合考虑,比如汽车-用户需求分布、服务半径、续航里程和路网结构等。充电系统的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和决定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在电动汽车发展的整个产业链中,充电桩无疑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本研究在总结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布置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仿真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以案例形式讨论目前公共充电桩布局的合理性;研究了电动汽车桩企不同风险偏好下激励合同的设计及其在建设过程中收益变化的情况,最后探讨了政府和电动汽车桩企合作发展的联盟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描述了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的主体,包括电动汽车的位置,充电桩以及需要服务的用户(需求地)的需求。提出了三种基于充电桩位置的充电模式;然后从汽车-用户需求约束、汽车资源使用优先级、充电模式、路径选择和客户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充电桩位置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2)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问题的参数、目标函数以及模型约束条件;然后通过Cplex来分析模型的可行解,但Cplex对于多主体多参量的模型存在求解的时间限制,同时考虑研究问题解的性质,文章提出基于Agent理论的仿真方法,来求解和分析模型。文章提出了影响充电桩位置选择的因素,研究提出基于方差分析来判断这些关键因素对充电桩访问频率的影响。(3)基于Agent方法,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布置评估问题进行了模型和解决方案分析。研究将建立的Agent模型分为电动汽车Agent和需求点Agent,并阐述了各个Agent的特性以及电动汽车Agent寻优过程以及寻优算法等。然后基于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公共充电桩的选址提供数据分析基础。(4)使用方差分析来获得需求的优先级并不是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位置选择的关键因素。巡航范围,电动汽车分布和需求分布是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位置的关键因素;通过建模与仿真分析发现,有的充电桩使用频率比较高,而有的充电桩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案例中现有充电桩布局并不合理,应该增加部分区域充电桩的密度,而减低部分地区充电桩数量。(5)利用委托代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政府与电动汽车桩企的非对称信息问题设计了激励合同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动汽车桩企业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激励合同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收益的变化。研究表明:电动汽车桩企所承担的代理成本与风险偏好和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将电动汽车桩企技术投入列如合同后,电动汽车桩企的激励成本、风险成本和总代理成本得到了降低。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本文可能产生以下几个创新点:(1)提出了评估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布局的原则。研究提出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问题,即,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根据汽车自身电量情况,充电桩以及用户需求的位置等合理安排出行,并且使汽车运行距离最小的决策问题;根据电动汽车进出充电桩频率的大小,为充电桩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在保证最小数量情况下,充电桩位置优化的目标是各个充电桩用户需求访问频率的方差的均衡性。(2)建立了评估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布置的算法系统。在阐明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的因素,如汽车用户需求约束和汽车资源利用优先权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车辆总最小行驶距离为目标函数的模型;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优化算法,并以北京地区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方差分析关键因素对电动汽车充电桩位置选择的影响。(3)设计了针对政府与电动汽车桩企的非对称信息问题下的激励契约数学模型和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了电动汽车桩企不同风险偏好下激励合同的设计及其在建设过程中收益变化的情况,构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布局评价的委托代理模型;考虑了在合同中加入电动汽车桩企的绿色技术投入,分析政府和电动汽车桩企联合发展的机制。
二、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激励机制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激励机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村振兴及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研究 |
1.2.2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及激励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参与主体概述 |
2.1 新时期下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概述 |
2.2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分析 |
2.2.1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 |
2.2.2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主体参与现有问题分析 |
2.3 主体激励的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管理提升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研究 |
3.1 模型1:对称信息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模型 |
3.1.1 模型假设 |
3.1.2 模型构建 |
3.1.3 模型求解 |
3.2 模型2:非对称信息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模型构建及求解 |
3.3 模型3:考虑企业管理提升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模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模型构建 |
3.3.3 模型求解 |
3.4 模型对比分析 |
3.4.1 努力程度e分析 |
3.4.2 激励强度β分析 |
3.4.3 企业风险分析 |
3.4.4 代理成本分析 |
3.5 仿真分析 |
3.5.1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激励强度β的影响 |
3.5.2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
3.5.3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政府监管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研究 |
4.1 模型4:对称信息下考虑政府监管的质量激励模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模型构建 |
4.1.3 模型求解 |
4.2 模型5:非对称信息下考虑政府监管的质量激励模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模型构建及求解 |
4.3 模型6:考虑政府监管及管理提升的质量激励模型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模型求解 |
4.4 模型对比分析 |
4.4.1 努力程度e分析 |
4.4.2 产出激励强度β及监督影响系数δ分析 |
4.4.3 企业风险分析 |
4.4.4 代理成本分析 |
4.5 仿真分析 |
4.5.1 β、δ对企业努力程度e的影响 |
4.5.2 β、δ与对监督信号精度σ_ε~2的影响 |
4.5.3 加入管理提升z对β、δ的影响 |
4.5.4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主体激励提升对策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保障入驻企业项目收益 |
5.2.2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
5.2.3 有序提升企业管理制度 |
5.2.4 加强质量监督机制 |
5.2.5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及协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内河干线集装箱联运和货品研究 |
1.3.2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及运输方案优化研究 |
1.3.3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货流分配研究 |
1.3.4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协同研究 |
1.3.5 研究现状综述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内容结构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分析 |
2.1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概述 |
2.1.1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内涵 |
2.1.2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构成要素 |
2.2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研究 |
2.2.1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多模式网络结构 |
2.2.2 网络拓扑结构抽象原则 |
2.2.3 多模式分层立体拓扑结构模型构建 |
2.2.4 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特点分析 |
2.3 内河多式联运系统优化问题分析 |
2.3.1 内河多式联运网络优化问题研究 |
2.3.2 内河多式联运货流分配问题研究 |
2.3.3 内河多式联运组织模式问题研究 |
2.3.4 内河多式联运组织协同问题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不确定环境下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优化研究 |
3.1 内河集装箱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描述 |
3.2 问题描述 |
3.3 模型构建 |
3.3.1 不确定性理论 |
3.3.2 双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3.3.3 等价模型推导 |
3.4 算法求解 |
3.4.1 Epsilon约束方法 |
3.4.2 文化基因算法 |
3.5 算例分析 |
3.5.1 长江干线联运实例分析 |
3.5.2 大规模网络实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容量限制的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货流分配优化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构建 |
4.2.1 基本假设及参数定义 |
4.2.2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构建 |
4.3 算法设计 |
4.3.1 分枝切割法概述 |
4.3.2 基于分枝切割法的求解策略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数据 |
4.4.2 算例求解 |
4.4.3 灵敏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模式选择的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方案优化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1.1 基于运输模式选择的内河联运路径优化问题 |
5.1.2 影响因素分析 |
5.2 模型构建 |
5.2.1 基本假设与参数定义 |
5.2.2 两阶段模型构建 |
5.2.3 模型转换 |
5.3 算法设计 |
5.3.1 分枝定界法概述 |
5.3.2 基于分枝定界法的求解策略 |
5.4 算例分析 |
5.4.1 长江三峡算例背景分析 |
5.4.2 算例数据 |
5.4.3 算例求解 |
5.4.4 灵敏度分析 |
5.4.5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非对称信息下的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策略研究 |
6.1 问题背景 |
6.1.1 内河多式联运组织协同发展阶段分析 |
6.1.2 战略联盟协同阶段组织主体关系分析 |
6.2 问题描述 |
6.3 模型构建 |
6.3.1 假设及参数定义 |
6.3.2 不确定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
6.3.3 两种信息情况下的模型转化 |
6.4 算法设计 |
6.4.1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求解 |
6.4.2 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的求解 |
6.4.3 信息非对称对联运组织协同策略的影响 |
6.5 算例分析 |
6.5.1 算例分析 |
6.5.2 算例求解 |
6.5.3 灵敏度分析 |
6.5.4 多式联运协同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政府规制的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府环境规制的研究现状 |
1.2.2 政府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行为相关研究 |
1.2.3 政府环境规制下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 |
1.2.4 政府行为与供应链合作契约设计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剖析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剖析 |
2.1.1 供应链绿色决策 |
2.1.2 绿色产品及其绿色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博弈论介绍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系统动力学 |
第3章 政府采购中针对制造商绿色决策的激励机制设计 |
3.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3.1.1 问题描述 |
3.1.2 基本假设 |
3.2 一次性转移支付契约 |
3.3 收益共享契约 |
3.3.1 基于固定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 |
3.3.2 基于弹性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 |
3.4 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协调契约设计 |
3.4.1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 |
3.4.2 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契约设计 |
3.5 数值分析 |
3.5.1 基于固定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中α与双方收益的关系 |
3.5.2 基于弹性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中(?)与双方收益的关系 |
3.5.3 收益共享契约的比较 |
3.6 案例分析 |
3.6.1 案例背景 |
3.6.2 基于弹性比例收益共享契约下的实施结果 |
3.6.3 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契约设计下的实施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补贴形式下供应链绿色决策长期动态优化研究 |
4.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基本假设 |
4.2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2.1 无政府干预下的微分博弈(NG) |
4.2.2 政府一次性补贴下的微分博弈(LG) |
4.2.3 政府单位补贴下的微分博弈(UG) |
4.2.4 模型比较 |
4.3 数值分析 |
4.3.1 政府补贴分析 |
4.3.2 灵敏度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补贴形式下供应链绿色决策长期动态协调研究 |
5.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1.1 问题描述 |
5.1.2 基本假设 |
5.2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5.2.1 无政府干预下制造商分担成本的微分博弈(NGS) |
5.2.2 政府一次性补贴下制造商分担成本的微分博弈(LGS) |
5.2.3 政府单位补贴下制造商分担成本的微分博弈(UGS) |
5.2.4 三种情况比较 |
5.3 数值分析 |
5.4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奖惩机制下政府监管与供应链绿色决策演化博弈 |
6.1 模型描述及构建 |
6.1.1 模型简述 |
6.1.2 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
6.1.3 模型构建 |
6.2 模型求解与分析 |
6.2.1 供应商单方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2 制造商单方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3 政府单方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4 供应商、制造商及政府三方决策的ESS分析 |
6.3 案例分析 |
6.3.1 SD模型构建 |
6.3.2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6.3.3 灵敏度分析 |
6.3.4 案例总结及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第3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附录B 第4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附录C 第5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附录D 第6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 商业信用存在的动机 |
2.1.1 竞争动机 |
2.1.2 产品质量保证动机 |
2.1.3 交易成本动机 |
2.1.4 价格歧视 |
2.2 企业定价策略 |
2.2.1 不同情景下企业定价策略 |
2.2.2 供应链中的企业定价策略 |
2.3 商业信用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 |
2.3.1 商业信用对单个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 |
2.3.2 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 |
2.4 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影响机理分析 |
3.1 供应链中的商业信用模式 |
3.2 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分析 |
3.2.1 供应链关系 |
3.2.2 供应链中的企业定价策略 |
3.3 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影响 |
3.3.1 一般情形下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 |
3.3.2 信息非对称下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 |
3.3.3 互惠偏好行为下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信用下考虑收益率信息非对称的供应链企业定价策略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模型假设 |
4.2 不同信息情景下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 |
4.2.1 资金收益率完全信息下的企业定价策略 |
4.2.2 资金收益率信息非对称下的企业定价策略 |
4.3 两种情景下供应链中成员定价决策及利润对比 |
4.4 数值分析 |
4.4.1 零售渠道市场份额的影响 |
4.4.2 商业信用下资金成本率的影响 |
4.4.3 商业信用下资金收益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业信用下考虑需求预测信息非对称的供应链企业定价策略 |
5.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5.1.1 问题描述 |
5.1.2 模型假设 |
5.2 不同信息情景下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 |
5.2.1 无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的企业定价策略 |
5.2.2 完全需求预测信息共享下的企业定价策略 |
5.2.3 仅零售商预测需求信息共享的企业定价策略 |
5.3 三种情景下供应链中成员定价决策及利润对比 |
5.4 数值分析 |
5.4.1 商业信用期的影响 |
5.4.2 需求预测精度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商业信用下考虑互惠偏好的供应链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
6.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6.1.1 问题描述 |
6.1.2 模型假设 |
6.2 不同情境下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 |
6.2.1 无商业信用下的企业定价策略 |
6.2.2 商业信用下的企业定价策略 |
6.2.3 互惠偏好和商业信用下的企业定价策略 |
6.3 不同情境下供应链中成员定价决策及利润对比 |
6.4 数值实验分析 |
6.4.1 互惠偏好系数的影响 |
6.4.2 商业信用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影响实证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7.1.1 商业信用与供应商定价及利润 |
7.1.2 商业信用与零售商定价及利润 |
7.1.3 零售商在其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商业信用与定价策略及利润 |
7.1.4 供应商在其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商业信用与定价策略及利润 |
7.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变量定义 |
7.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3.1 基准结果分析 |
7.3.2 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商业信用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基本研究结论 |
8.2 相关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结构图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演化博弈理论 |
2.1.4 协同学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汽车零部件物流的研究 |
2.2.2 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 |
2.2.3 物流服务的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构建 |
3.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3.1.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的内涵 |
3.1.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的特点 |
3.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要素 |
3.2.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3.2.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目的 |
3.2.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主体范围 |
3.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体系框架构建 |
3.3.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一般体系 |
3.3.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云服务体系 |
3.4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框架设计 |
3.4.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对象 |
3.4.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过程 |
3.4.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机制 |
3.4.4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 |
4.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任务配置机制 |
4.1.1 任务配置模型背景 |
4.1.2 任务配置逻辑分析 |
4.1.3 任务配置模型构建 |
4.1.4 任务配置模型求解设计 |
4.1.5 实例分析 |
4.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收益分配机制 |
4.2.1 收益分配的基本准则 |
4.2.2 收益分配模型的设计 |
4.2.3 收益分配模型的修正 |
4.2.4 实例分析 |
4.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质量激励机制 |
4.3.1 质量激励模型与求解 |
4.3.2 质量激励模型的优化 |
4.3.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演化机制 |
5.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合作行为演化机制 |
5.1.1 演化博弈模型描述与假设 |
5.1.2 收益与均衡点分析 |
5.1.3 演化博弈结果分析 |
5.1.4 仿真分析 |
5.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质量行为演化机制 |
5.2.1 演化博弈模型描述与假设 |
5.2.2 收益与均衡点分析 |
5.2.3 演化博弈模型的优化 |
5.2.4 仿真分析 |
5.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系统的演化机制 |
5.3.1 系统的自组织协同条件 |
5.3.2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稳定性分析 |
5.3.3 系统的序参量演化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机制 |
6.1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内涵与思路 |
6.1.1 绩效评价的内涵分析 |
6.1.2 绩效评价的设计目标 |
6.2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 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的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 |
6.3.1 绩效评价方法及计算步骤 |
6.3.2 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非对称信贷违约风险信息下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运营与金融的交互 |
1.2.2 信贷违约风险及管理 |
1.2.3 不对称信息及激励机制设计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对称违约风险信息下的现金-信贷支付方案设计 |
2.1 问题描述 |
2.2 完全信息下的基准模型 |
2.3 非对称信息下的模型分析 |
2.3.1 甄别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2.3.2 审查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2.3.3 保险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2.4 各个模式下的信贷融资合同比较 |
2.4.1 最优信贷期的比较 |
2.4.2 最优消费的比较 |
2.4.3 最优现金预付款的比较 |
2.5 数值分析 |
2.5.1 客户类型比例, 销售敏感系数和违约率差的联合影响 |
2.5.2 产品基本消费需求的影响 |
2.5.3 其他参数的影响 |
2.5.4 最优解与近似最优解的探讨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对称违约风险信息下的双层贸易信贷融资机制设计 |
3.1 问题描述 |
3.2 完全信息下的基准模型 |
3.3 非对称信息下的模型分析 |
3.3.1 简单合同下的信贷融资 |
3.3.2 甄别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3.3.3 审查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3.3.3.1 只与高信用类型零售商交易 |
3.3.3.2 与两类信用类型零售商都交易 |
3.3.4 保险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3.4 不同模式的决策比较及选择 |
3.4.1 各个模式下信贷融资决策特点 |
3.4.2 不同均衡下的最优模式选择 |
3.4.2.1 审查精度与成本的影响 |
3.4.2.2 无风险利率的影响 |
3.4.2.3 参数的联合影响 |
3.5 分析与探讨 |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2 最优解与近似最优解的探讨 |
3.6 小结 |
第四章 考虑随机市场需求和不对称违约风险信息的融资策略 |
4.1 模型描述 |
4.2 模型分析 |
4.2.1 甄别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4.2.2 审查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4.2.3 保险模式下的信贷融资 |
4.3 信贷融资合同比较与分析 |
4.3.1 各个模式下的信贷融资合同比较 |
4.3.2 不同参数下的信贷融资合同灵敏度分析 |
4.4 不同情况下的信贷融资模式均衡 |
4.4.1 违约率差和信用类型比例变化下的均衡 |
4.4.2 违约率差和销售敏感系数变化下的均衡 |
4.4.3 随机市场需求期望和方差变化下的均衡 |
4.5 拓展分析: 零售-配送模式下的融资均衡 |
4.6 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双重不对称信息背景下的融资模式选择 |
5.1 问题描述 |
5.2 独立信贷融资模式 |
5.2.1 贸易信贷融资 |
5.2.2 银行信贷融资 |
5.3 联合信贷融资模式 |
5.3.1 带有贸易甄别的联合信贷融资 |
5.3.2 带有银行甄别的联合信贷融资 |
5.4 分析与比较 |
5.4.1 信贷融资模式的影响: 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变化 |
5.4.2 银行对信贷融资模式的偏好 |
5.4.3 供应商对信贷融资模式的偏好 |
5.4.4 银行-供应商信贷融资模式均衡 |
5.4.5 考虑零售商偏好的信贷融资模式均衡 |
5.5 政府补贴政策的作用 |
5.5.1 各个信贷融资模式下最优决策 |
5.5.2 政府补贴对信贷融资均衡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青岛市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末端配送相关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公共设施利用的青岛市末端配送系统构建与优化 |
3.1 末端配送系统结构及模式优化 |
3.2 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流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间的协同优化研究 |
4.1 对称信息下政府-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协同机制研究 |
4.2 非对称信息下政府-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协同机制研究 |
4.3 对称信息下与非对称信息下协同机制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政府-行业协会-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间的协同优化研究 |
5.1 非对称信息下政府-行业协会-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协同机制研究 |
5.2 非对称信息两种委托代理协同优化机制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青岛市及全国末端配送数据整理 |
6.2 青岛市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参数计算 |
6.3 青岛末端配送系统问题及发展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管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前教育 |
2.1.2 服务质量 |
2.1.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4 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及其质量管控的相关研究 |
2.3.2 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及其质量管控的相关研究 |
2.3.3 简要述评与研究框架 |
第3章 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江苏省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基本概况 |
3.1.1 江苏省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概况 |
3.1.2 江苏省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基本概况 |
3.2 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 |
3.2.1 对民办园经费的补贴 |
3.2.2 对民办园地段生的补贴 |
3.2.3 对保教人员的补贴 |
3.2.4 其他类型的补贴 |
3.3 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
3.3.1 资金投入不足 |
3.3.2 法律政策存在缺失 |
3.3.3 社会公正被忽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开放性编码 |
4.1.2 选择性编码 |
4.1.3 理论性编码 |
4.2 基于FCM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4.2.1 模糊认知图 |
4.2.2 FCM概念节点的确定 |
4.2.3 FCM概念节点间因果关系的分析——基于证据理论 |
4.2.4 基于FCM模拟推理的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激励机制研究 |
5.1 基本假设与参数说明 |
5.1.1 基本假设 |
5.1.2 参数说明 |
5.1.3 政府与幼儿园的期望收益函数 |
5.2 单一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
5.3 双重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
5.3.1 服务能力为离散形式 |
5.3.2 服务能力为连续形式 |
5.3.3 双重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分析 |
5.4 数值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基于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管控策略 |
6.2 基于激励机制研究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管控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大摘要 |
(9)考虑资金约束与非对称信息的预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预售的融资功能 |
二、预售的信息掘取功能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预售融资 |
二、非对称信息下的预售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框架结构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预售契约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预售与相关理论 |
一、区分定价 |
二、库存控制 |
三、预售竞争 |
四、消费者行为 |
五、产能分配 |
第二节 企业融资与相关理论 |
一、破产清算成本 |
二、贸易信贷 |
第三节 非对称信息与相关理论 |
一、信息共享 |
二、机制设计 |
第三章 垄断环境下资金约束企业预售策略优化 |
第一节 模型描述 |
一、基本假设 |
二、信息更新 |
第二节 基准模型:银行贷款 |
一、银行的利率 |
二、制造商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制造商预售融资策略优化 |
一、制造商资金充足 |
二、制造商资金不足 |
第四节 混合策略 |
一、混合策略优化 |
二、算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竞争环境下资金约束企业预售策略优化 |
第一节 模型设置 |
一、市场需求 |
二、决策/行动时间序列 |
第二节 基本模型:无资金约束 |
一、情景I:两家制造商都不提供预售服务 |
二、情景II/III:单一制造商提供预售服务 |
三、情景IV:两家制造商都提供预售服务 |
第三节 竞争环境下资金约束企业的预售策略优化 |
一、银行的利率 |
二、制造商的预售策略 |
三、均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对称信息下预售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模型设置 |
一、问题描述 |
二、MLC与预售合同 |
三、消费者选择和需求分解 |
四、市场需求信号与需求更新 |
五、成本与收益 |
六、基准模型:无销售代理 |
第二节 单一现货销售代理模型(RO) |
一、单一现货销售代理下企业利润 |
二、合同优化 |
第三节 单一预售代理模型(PO) |
一、单一预售代理下企业利润 |
二、合同优化 |
第四节 双期销售代理模型(PR) |
一、双期销售代理下的企业利润 |
二、合同优化 |
第五节 策略对比 |
一、合同性质 |
二、策略对比 |
第六节 模型拓展:CFC合同 |
一、合同描述 |
二、合同优化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非对称信息下预售策略选择 |
第一节 模型设置 |
一、模型描述 |
二、成本与收益 |
第二节 企业预售策略优化 |
一、基准模型 |
二、预售策略优化 |
第三节 预售策略选择 |
一、无预售模型 |
二、最优策略 |
一、模型性质 |
二、模型优化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资金状况影响预售策略的选择 |
二、非对称信息影响预售策略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资金不足企业的预售策略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 |
二、带有破产成本的企业预售策略 |
三、预售融资、贸易信贷与银行贷款 |
四、基于电商平台的预售模式研究 |
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预售模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充电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及激励机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架构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架构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与基础理论综述 |
2.1 电动汽车充电桩发展概况 |
2.2 基础设施选址问题 |
2.3 充电桩布局选址情况 |
2.3.1 能量损耗最少研究 |
2.3.2 基于能量损耗的充电桩布局 |
2.3.3 基于车辆路径的充电桩布局 |
2.3.4 位置和路径双重研究 |
2.4 充电桩布局选址问题分析 |
2.5 政府政策与收益分配研究 |
2.6 文献总结 |
3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及充电桩布局评价系统 |
3.1 充电桩布局主体关系分析 |
3.2 充电路径模型 |
3.3 充电桩布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电动汽车-用户需求约束 |
3.3.2 资源使用优先级 |
3.3.3 充电桩充电模式 |
3.3.4 客户服务水平 |
3.3.5 充电时间 |
3.3.6 路径偏好 |
3.4 充电桩布局评价系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数学模型 |
4.1 参数及目标函数 |
4.2 模型可行解分析 |
4.3 评价的关键因素识别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仿真模型 |
5.1 仿真模型 |
5.2 仿真算法 |
5.3 仿真求解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 优先级因素 |
6.2 续航里程因素 |
6.3 电动汽车分布因素 |
6.4 需求分布因素 |
6.5 布局结果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委托代理及合作机制分析 |
7.1 委托代理模型 |
7.2 模型分析 |
7.3 博弈分析 |
7.4 绿色建设联盟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激励机制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研究[D]. 胡智临.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2]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及协同策略研究[D]. 张文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政府规制的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D]. 许佳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商业信用对供应链中企业定价策略影响的研究[D]. 魏广明.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5]汽车零部件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 郜红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非对称信贷违约风险信息下供应链融资模式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 王凯. 天津大学, 2020(01)
- [7]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青岛市末端配送系统协同优化研究[D]. 齐瑞凤.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政府购买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管控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张雨婷.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9]考虑资金约束与非对称信息的预售策略研究[D]. 彭维才.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10]基于充电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评价及激励机制设计[D]. 盛希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