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蔗园人的人文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君[1](2020)在《广西平话师公仪式响器岳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今广西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平话师公仪式中使用的仪式响器——岳鼓。其广泛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为中心并顺右江流域而上的部分平话使用地区,形制为特殊的细腰不对称制式。岳鼓现今在广西的使用者是平话师公,其流布也与广西南宁地区自古以来的民族聚居、军队驻扎背景以及水系分布影响下的平话族群迁路线移息息相关。岳鼓是每个平话师公队中必须拥有的响器。它承担着统领整个师公队器乐伴奏的指挥职能以及指挥整个师公队师公行为的职能,也承担着“通神”以及“娱神”的职能,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平话“道”与“师”信仰之间的纽带。本论文第一章立足于岳鼓所在文化语境之中,讲述平话人的产生与发展,分析平话人产生所受的自然及历史因素影响,展示平话人及其自然人文现状。第二章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基础,对“岳鼓”的称谓进行了释义,总结了岳鼓的形制与打法。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以及田野资料呈现,展现岳鼓的流布路线与岳鼓在广西地区的发展情况。第三章通过对田野个案的呈现,展示了在传统场域以及当下场域中岳鼓的不同展演现状和流变,并对岳鼓平话师公仪式中的功能与意义的文化隐喻进行了阐释。
许晓明[2](2019)在《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广西德靖台地壮族社会存在的,被当地民众称为“道”[te:u6]的宗教形态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观察,以“少数民族道教志”或“区域道教志”的方式,依照宗教要素,描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时样态,旨在为少数民族道教研究提供较为详细的区域研究个案资料。同时,也希望透过具体的仪式个案,展现道教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多样性传播及影响情况。本文还将重点讨论道教的“地方性”问题,以此回应前人研究中提出的道教对少数民族“汉化”或“中国化”的影响,以及“地方道教宫观及道教科仪,实乃国家仪式在地方层面之延伸”的提法。本文试图论证:在国家政权鞭长莫及的边疆民族地区,尽管道教在初传时,通过汉堂流官“以道化夷”的努力和少数民族上层社会的主动接受,在其仪式操演中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所谓“帝国的隐喻”,但是由于传播时间较短以及当地民俗对道教仪式的改造和传统原生型宗教自身的张力等原因,道教在德靖台地表现出来的“道的外壳,本土民俗的展演”和仪式中“多坛共存”“协作主持”的文化协商状态,使得“地方性”依旧是边疆少数民族道教的特征,所谓道教促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汉化”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只是表象,而不是内核。道教在德靖台地呈现出“外客内土”的特点,是道教文化一体多元的体现。本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的写作目的在于讨论德靖台地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单元的可能,以及展示其边缘文化特征。文中首先介绍了德靖台地的地理,按时间脉络梳理了这一地方历史沿革,同时还描述了这里的族群及其生计方式、风俗习惯和仪式专家的概况。德靖台地无论是从地理空间还是历史发展过程看,虽然和中央王朝有过一定的接触,但长期处于自主发展的状态,是中国的边缘地带。直至乾隆时期德靖台地文化上还处在与内地殊异的状态:“土邑与内地,向者语言不通,往来不接,山谷异习,衣食异宜。”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受外来移民文化影响,其文化又呈现多元叠加性,但其地域性、族群性、特殊性依旧是占主导性的。因此即便是外来文化,也容易发生本土化变迁,这也是道教传入德靖台地后,由“客”变“土”的原因。第二章。在本章中,笔者利用地方志、文人着述、碑刻、宗教经本、口述资料等,梳理了德靖台地道教从神仙道教到宫观道教和民俗道教发展的历史。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土司上层、汉堂流官等与道教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土司的上层,他们是德靖台地壮族社会中对汉文化接受较早的群体,道教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土司上层对求仙的向往和正统化仪式生活的追求。以墓碑志和口述资料反映的情况看,土司上层很可能就担任道公,是道教传承发展的推动者。道教在德靖台地的发展原因,和土司上层、汉堂流官的推动有关,汉堂流官可能利用道教作为改土归流后王化的手段,而土司上层则把道教信仰作为其对正统文化认同的标志。改土归流后外来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道教文化,对德靖台地原有的宗教形态产生了影响,使得原有宗教形态,尤其是麽群体,发生道教化,更充实了道教群体。除了汉堂流官出于“以道化夷”的王化需要和土官们以道认同中化文化的自我王化需求,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土司世袭管理体制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的影响,道教传播中还体现出“逆王化”的现象的存在,关于道教祖师的造反故事是这一现象的最好隐喻。第三章。本章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道公因担心祖师怪罪而“承祖学道、投师学道”,以及做道公需要的文化水平、宗教观念和家族因素。最后,本文还以详细的田野个案,描述受戒的过程,以此展示德靖台地壮族道公传承过程与组织方式。从田野资料来看,在道教的传承中,“承祖学道”占了主要因素。带有垄断性质的“承祖学道”传承方式保证了道教的代际传递。由于道教在德靖台地的传播一开始就只在土官、官方和商人群体中传承,因此“承祖学道”传承方式,也使得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的传承传播,一直保持由上层社会性的特点。上层社会本来就把持了德靖台地的神权,把持道,只是把持原来其他宗教形态的转换,这也是道公在德靖台地体现出地方性的一个表现。另外,除了承祖学道,德靖台地道教的传承还有投师学道的方式,即认可一般识字的人,或者说那些改土归流和近代学校教育推广后可以识字的土民(普通人)都可以学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教的土司上层和外来商人垄断道教的局面,增加了道教的本土化进程。第四章。本章以德保县都安乡收集到的《还嗣启师科》经本和德靖台地壮族道公家庭神龛为分析对象,并以大新县下雷镇土湖社区合龙屯的安神迎花仪式为个案,展示德靖台地壮族道教复杂的神灵系统。从这些经本、神龛和仪式个案看,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既有道教所包括的神灵,另外还有花王圣母、土司神等本土神灵,其中花王圣母在仪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除了道公本身,一般人并不关注道教的神灵,最重要的还是花王圣母这样,掌握生育功能的神灵。而作为村社屯的“老彝”“阿公”等土司神,又是常祭的对象。可以说,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体现显示出“外客内土”的特征,即表面上是为对外来宗教神灵的崇拜,实际上核心的崇拜对象还是本土神灵。第五章。本章讨论的是基于信仰和对神灵崇拜基础之上的,道公们企图用来实现人和这些神灵体系通沟以祈福禳灾的手段及过程,即道教的科仪及实现方式。德靖台地壮族道教仪式是一个照本宣科的通神御鬼过程,而仪式的实现需要以阴阳交泰为理念基础的秘旨的支撑。道公的秘旨既有汉传道教的基本观念,又结合当地民俗,基于本土知识和认知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笔者观察到的仪式中,按照“照本宣科”的原则,德靖台地不同壮族不同支系的科仪结构是相似的,但是在具体的民俗展演过程中,又呈现也多样性的特点。道公们利用各种法器、文书等通神手段,和最高神和职能神沟通,同时也通过法术驱鬼逐役,道公在请诸神时多自称“臣”。从表面上看,是复制政府官员向朝廷汇报的模式,为“国家仪式在地方层面之延伸”。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照本宣科进行仪式的操演的背后,是本土民俗的展演过程,地方性才是其内核。第六章。本章讨论的是道教对德靖台地壮族民俗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道教与麽、末两类原生型民间宗教的关系。道教传入德靖台地后,逐渐成为成为民俗活动的组织者和解释者,道公们具有基层管理人员和宗教仪式专家的双重身份,表现出一定的汉文化色彩,使其起到沟通地方和中央的一个重要的媒介。通过分析道和麽、道和末在信仰观念、仪式手段等方面的异同可以看出,道教和本土宗地教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相互保持各自边界,又相互吸收。道在和麽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代替了麽的功能,使麽在德靖台地宗教生态中处于劣势,并有被道取代的趋势,也因为如此,道继承了麽的衣钵,使其显示出浓重的本土文化性。道和以女性仪式专家为主体的末之间,则形成相互利用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和“男尊女卑”观念相对应的“道有法而末只能言”观念的形成,使得末必须依靠道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末以其女性和口承唱词优势,充当灵媒沟通人和鬼、人和祖先、地方和地方之间关系的特点,获得自身独有的宗教地位。这一独有的宗教地位包括:吸引了以女性为主的信众,迎合民众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鬼魂崇拜观念等。由此,末对道形成一种反作用力,使其不能象麽一样,被道所取代,而是维持一种即保持边界,又相互协调合作的状态,从而也使得道不能在德靖台地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
吕裕彬[3](2017)在《方言、族群和经济相互关系 ——以桂南平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族群形成不是简单的人机制的生物进化过程,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社会关系形成进程。在复杂的众多因素中,语言和经济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世界上任何族群的历史演变都与经济密不可分,族群经济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族群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认知的发展,人们发现语言在族群社会演变的动过程中,扮演着多样且重要的角色。语言不单是象征族群文化、维系族际交流、记载传承文化的媒介,同时语言对族群和经济具有能动的作用。语言是族群劳作、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顺利进的重要条件,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支撑市场运行的制度、习俗和惯例,没有语言便无从谈起经济。同时语言还是一个族群的资源,记录着族群的生产经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意识形态等,是族群的财富。从不同语言接触来说,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经济价值,当族群经济实力胜于周边族群时,其语言对于外部族群有着巨大的资源与文化吸附力,对族群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效用。美国经济学家Howitt(2009、2014)把经济发展理论的历史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的作用,第二阶段强调制度和结构调整的作用,第三阶段也是当前阶段,认为经济增长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语言、文化和信仰。因此当经济因素作为一个族群社会的重要因素被提出和研究时,对族群、经济具有底座作用的语言更应该被挖掘和探索。桂南平话是古代汉人入桂南区域时,经长时间与周边少数民族劳作、生活,语言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桂南平话是族群经济生产、生活沟通的工具和载体,更是平话人维系和生存的纽带,桂南平话在族群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本文拟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出发,结合方言、族群、经济三个维度,以桂南平话及其族群为研究对象,以经济为线索,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分别从历时阶段和共时阶段进行论述。历时阶段主要探讨了桂南平话的形成历程及其对族群及经济的影响,包括:1、桂南平话的形成社会背景;2、桂南平话的形成过程;3、历史阶段桂南平话的功用与价值。共时阶段则举例探讨了桂南平话方言对族群延续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期望从中找出语言、族群、经济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傅方煜[4](2017)在《“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区域特色的影响重大而迅速。2014年底的国家推动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拉开了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序幕,而西江流域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廊道,其区域特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性与地方性两者背后隐含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1],二者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地方性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亦对城市规划学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是区域特色的核心,是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主体的综合表达。文化景观是地方性的重要体现,并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的石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运用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借鉴运用文化地理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第一,梳理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地方性相关理论,明晰地方性的概念和研究进展,通过对地方性的特性研究,得出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重要传承、表达,其特性与生物的遗传特性具有结构上的相似,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DNA。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之间具有类似生物“DNA”和“基因层”的结构关系,并且需要通过基因载体在其中进行关联。同时,梳理国内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和不同载体的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为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借鉴。第二,解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一方面,通过对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调研,根据文化景观理论,发现西江流域存在围绕着石形成的文化事像,体现了西江流域的人地关系和地方性,蕴含着西江流域民族特有自然观、社会活动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并以功能用石、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形式稳定地附着在西江流域地表上,是一种以石为载体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结合载体理论分析石载体的特征、功能,以及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空尺度关联。此外,探索石文化景观的自然地理基底要素、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系统结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第三,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根据发生学理论与石文化景观的系统结构,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地质分布、重矿石分布和社会文化等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得出这些要素对石文化景观的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归纳这些形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演化关系,探索石文化景观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演化规律和关联。第四,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类型与特征。根据类型学方法,结合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特点和便于保护发展的原则,将石文化景观的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类型。其中石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空间尺度分为:大尺度石风貌区、中尺度传统村落、小尺度石建构筑物和微尺度石器皿等文化景观;石非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内容可分为石崇拜、艺术、语言和技艺等文化景观,并结合这些石文化景观类型的代表景观,分析石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特征。第五,进行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根据景观评价方法,探索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和明确指标权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的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地方性视角下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根据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保护理论,面对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线状特性的西江流域文化景观可以采取文化廊道遗产的方法去保护。结合文化遗产廊道研究方法,通过西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景观风貌区、城市特色风貌区、传统聚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多层次资源要素的空间分布叠加,发现西江流域是具有紧密围绕其水系流域“一干四支”空间格局的文化遗产廊道,并在中尺度层面上存在不同地方性内涵特征。通过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探索石文化景观在其中的分布和体现,并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以及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分布特征和价值评价结果,探索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整体保护策略和具体保护性发展路径。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具有三个方面的创新:(1)填补了西江流域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研究,并通过地方性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2)石文化景观是基于载体类型的理论研究创新,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特点:(3)提出了建立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想,对西江流域的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方法作用。
杜文艺[5](2016)在《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文中指出南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广西南部偏西,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与枢纽。南宁地区是壮汉两大民族接触最频繁最密集的地区。汉文化的长期侵染、壮汉文化的多元碰撞、交融过程精彩纷呈,从而反映在地区的村落及民居文化上,也呈现为丰富多彩的村落及民居景观风貌。本文借助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空间分布、文化景观特征、形成原因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1)构建数据库提取最能反映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文化因子,借助Arc GIS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绘制文化地理图册。在数据分析与地图叠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各文化因子特征并确定对文化景观差异起主导作用的主导文化因子。(2)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特征以上文的地理分析与量化研究为基础,采用描述法、叠合法、主导因素法等对南宁传统村落及民居进行文化区划。继而分析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主要包括民居类型的分析、民居形制的演变、村落布局形式、形态结构以及聚居模式等。并进一步从各文化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移民的来源、社会结构等方面来探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产生的原因。(3)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对南宁地区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从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置沿革、移民与地区开发、人文思想与文化传播以及民系和语言五个方面来厘清与把握地区民居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4)相关文化区的对比研究将南宁地区的村落及民居文化与相关地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详细剖析村落及民居各方面的异同之处,揭示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所具有的独特性,继而从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家庭结构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来探讨其民居文化独特性与差异性的形成原因。
罗树杰[6](2013)在《河流与民间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广西田东县为例》文中认为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潮》一文中说道:"凡人群第一期之文化,必依河流而起,此万国之所同也。我国有黄河、扬子江两大流,其位置性质备殊,故各有其基本之文明,为独立发展之观,虽屡相调和混合,而其差别相自有不可掩者。"梁先生这一观点是颇有见地的。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无不始于河流。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恒河流域及中国的黄河、长江、珠江流域,都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实,河流流域不仅仅是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文明不断交流、交融的场所。本文试图以右江流域上的田东县民间文化为例,从微观来窥视河
熊伟[7](2012)在《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地区间、民族间、国家间的交往地带,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各种建筑现象异彩纷呈。针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展开研究,全面系统地勾勒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全貌,既是应对当前文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对岭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过程,并为广西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依据和广阔的意蕴。论文试图运用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规律,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对广西这一建筑文化过渡区域的建筑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并重,并在其基础上,从多学科角度综合剖析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文中先对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予以概述和探讨,重点放在广西的百越土着文化和汉族移民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影响方面。然后从民族、民系的角度构建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框架,将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分为“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和“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再依据建筑特点的差异,细分为侗族建筑文化亚区、壮族建筑文化亚区、苗瑶建筑文化亚区、广府建筑文化亚区、客家建筑文化亚区及湘赣建筑文化亚区六个部分。在建筑文化区划框架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两个大区(百越干栏区和汉族地居区)乡土聚落总体布局、空间特色、聚落公共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然后结合平面形制、建筑构架、造型装饰等建筑型制的基本要素,六个亚区的壮、侗、苗、瑶、广府、客家、湘赣等各民族、民系建筑文化特点的细致研究也得以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动态的观点,关注“广府建筑干栏化”、“干栏建筑地面化”等建筑文化的演变现象,并试图探寻隐藏在这些演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文中亦探讨了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蕴涵于传统乡土建筑中的匠作技术、生态思想以及相关的生活内涵等非物质文化亦应是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点。文章的最后部分概括描述了当前广西地域建筑的创作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状况,并提出新时期广西地域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在深化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地域建筑技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塚田诚之[8](2011)在《有关壮族年龄组(朋友)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以广西右江流域的田阳县以及边境地带的靖西县为例,探讨壮族年龄组的实际状况、作用以及不同地区、世代、性别之间的年龄组的差异。年龄组在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如"伙计"、"朋友"、"伴友"等。这种年龄组通常由同龄、同性别的人组成,十多岁时加入,男性终身、女性则在生育之前与各自的年龄组保持联系。这种年龄组多见于广西壮族。
徐杰舜,梁冬平[9](2010)在《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广西的客家人与平话人是两个汉族的族群,尽管由于时空的差异造成了平话人与客家人在迁徙空间、生计方式、风俗习惯、信仰习俗、语言和族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但是两者仍然是汉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继承和延续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是汉民族同源异流的分支。
王志芬[10](2009)在《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文中研究说明丰富的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的样本坡芽歌书是文山壮族传统民歌的一种古老的传承形式,是壮族的重要文化遗产,2006年发现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坡芽村。这里是一个壮族聚居的地方,素有“歌海”之称。文山的壮族人民伴歌而生,踏歌而逝,丰富的文化生态土壤孕育了丰富的民歌文化,坡芽歌书就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共六章:第一章介绍坡芽歌书生成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综述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及坡芽村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坡芽歌书生成的人文环境,指出正是壮乡丰富的民歌文化、壮族图画表意的习俗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才有坡芽歌书的代代相传。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坡芽歌书中81首歌的符号意义解读。此三章是作者田野调查的系统总结,并加之文献考证和意义解读的拓展。该部分使用大量篇幅,从歌词大意、图案、符号本意、符号象征、阐释其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坡芽歌书中81首歌的符号意义进行了全面解读,说明这部歌书采用月、星、树、稻叶、犁、斧、禽、马、人、衣、手、口、房屋、鸟笼等8 1个象征符号,来表示一对壮族青年男女通过探情、热恋、最后共同生活、相伴到老的爱情对唱山歌,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图载歌书。第五章为坡芽歌书演唱曲调探析。本章对富宁县的民歌曲调、坡芽村村民经常使用的四种民歌曲调分打劳(大河歌),分标乖(老表歌),分果麻(八角林歌),分呃哎(归朝歌)进行介绍,指出这就是坡芽村村民在演唱坡芽歌书时所使用的曲调。第六章为坡芽歌书文化价值评估。本章通过南方铜鼓、岩画图案和坡芽歌书图案的比较,提出坡芽歌书是中国南方古越人的文化传承物的观点;关于坡芽歌书的符号,作者认为是一种自源性的图画文字;并且进一步论证了坡芽歌书图案与歌曲的关系。在结语中作者汇总了有关坡芽村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的调查结果。指出坡芽歌书把壮族的民歌凝集成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闪亮明珠。坡芽歌书内容丰富,目前已濒临消失境地,为抢救和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作者提出了自己几点思考见解。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1,研究内容的创新。坡芽歌书发现于2006年,目前除对其作翻译整理之外,还未见系统研究出书面世。发现地云南文山是壮族集居区,学术研究水平相对薄弱,本论文拾遗补阙,对坡芽歌书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并在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2,首次对于坡芽歌书歌符号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探讨其文化内涵,有开拓性。3,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往有关壮族民歌的研究大都是共性研究和音乐文本研究,本课题运用了民族学的方法对坡芽歌书进行了个案解读,为民族学和音乐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材料与研究案例。
二、蔗园人的人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蔗园人的人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平话师公仪式响器岳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回顾 |
(一)关于细腰鼓的研究 |
(二)岳鼓研究现状 |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五、田野工作情况 |
第一章 岳鼓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平话人的产生与发展 |
一、平话人的产生 |
二、平话人的发展 |
第二节 南宁市平话人产生原因 |
一、自然因素:军队驻守的自然前提 |
二、历史因素:军队驻守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平话人的人文传统 |
一、平话人的信仰与仪式现状 |
二、平话人的传统节日及人生仪礼 |
三、平话人的语言使用与其对音乐文化形式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岳鼓本体形态研究 |
第一节 仪式响器——岳鼓 |
一、岳鼓释义 |
二、岳鼓与蜂鼓关系辨析 |
第二节 岳鼓的溯源及流布 |
一、岳鼓的溯源 |
二、岳鼓的流布 |
第三节 岳鼓的本体特征 |
一、岳鼓的形制 |
二、岳鼓的打法 |
小结 |
第三章 岳鼓的展演与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岳鼓在平话师公仪式中的展演 |
一、平话师公仪式个案概况 |
二、仪式个案中岳鼓的演奏 |
第二节 岳鼓在平话师公仪式中的文化阐释 |
一、岳鼓在平话师公仪式中的功能 |
二、岳鼓:师、道信仰的纽带 |
第三节 岳鼓的传播与变迁 |
一、岳鼓展演场域的变迁 |
二、岳鼓与平话人迁移的传承个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本文突破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边缘与多元——作为壮族文化单元的德靖台地 |
第一节 地理边缘 |
第二节 政治边缘 |
一、羁縻州县时代 |
二、土司统治时期 |
三、改土归流之后 |
第三节 聚峒而居 |
一、族群分布 |
二、生计方式 |
三、风俗习惯 |
第四节 多元宗教 |
一、末 |
二、麽 |
三、经 |
四、其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王化与逆王化——道教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中的传播 |
第一节 地方史志资料中的道教 |
一、神仙道教 |
二、宫观道教 |
三、民俗道教 |
第二节 口传资料中的道教 |
一、黄九霄 |
二、李将法师 |
三、道公庙的传说 |
第三节 传播原因分析 |
一、改土归流后的王化措施 |
二、外来移民影响 |
三、原有宗教的道教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祖学道与投师学道——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的传承与组织 |
第一节 谁可以成为道公 |
一、为什么要做道公 |
二、成为道公的基本条件 |
三、成为道公的其他条件 |
第二节 如何成为道公 |
一、提袋徒弟 |
二、披服受戒 |
三、戒律与禁忌 |
四、开酒(开师酒) |
五、道公组织 |
第三节 受戒仪式个案 |
一、仪式相关背景 |
二、仪式准备 |
三、仪式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教神与本土神——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系统 |
第一节 《还嗣启师科》体现道教的神灵系统 |
一、《还嗣启师科》中的神目 |
二、神灵体系分析 |
第二节 从道公家庭的神龛看其神灵系统 |
一、壮族聚居区道公家庭神龛列举 |
二、道公家庭神龛神灵体系分析 |
第三节 仪式中复杂的神目: 迎花安神个案 |
一、仪式相关背景 |
二、仪式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官方仪式的展演和地方民俗实践——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科仪 |
第一节 仪式过程 |
一、仪式准备 |
二、仪式的构成与程序 |
第二节 仪式理论基础:秘法 |
一、《灵宝秘旨》个案 |
二、“阴阳交泰” |
三、秘法中的本土知识 |
第三节 仪式手段:法术 |
一、通神法 |
二、御鬼术 |
第四节 经本和文书 |
一、经本 |
二、仪式文书 |
第五节 做斋仪式个案 |
一、仪式背景 |
二、仪式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协商与融合——道教与原生型民间宗教互动 |
第一节 道教与德靖台地壮族社会 |
一、以主持仪式的方式参与民俗活动 |
二、作为社会精英参与乡村治理 |
第二节 道与麽 |
一、德靖台地的麽 |
二、道经中的麽元素与麽经中的道元素 |
三、从道麽共坛、道兼麽到道替麽 |
第三节 道与末 |
一、德靖台地的末 |
二、道与末的区别 |
三、道与末的互动 |
第四节 乜娲“踢娲”[ThEK7Ve1]仪式个案 |
一、仪式背景 |
二、仪式过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2007年起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田野调查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间科研成果表 |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3)方言、族群和经济相互关系 ——以桂南平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本文使用的材料及辅助工具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
第五节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及与历史学、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
第一章 桂南平话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宋时期桂南区域各州县少数民族分布状况 |
第二节 宋朝时期桂南区域汉民分布状况 |
第三节 宋朝时期桂南区域驻军分布状况 |
第四节 宋时期桂南区域汉族语言文化的传播状况 |
第二章 桂南平话形成过程中的语言接触 |
第一节 军事活动产生的语言接触 |
第二节 通婚引起的语言接触 |
第三章 桂南平话形成过程及其族群概况 |
第一节 桂南平话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桂南平话族群概况 |
第四章 历时阶段桂南平话的功用与价值 |
第一节 桂南平话传承生产经验和技术 |
第二节 桂南平话维系族群内部情感及其族群认同 |
第五章 共时阶段对桂南平话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 |
第一节 以江南区桂南平话为范例的缘由 |
第二节 江南区桂南平话资源建设基本思路 |
2.1 平话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
2.2 平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2.3 结合经济发展,打造平话文化传播平台,创建创新模式 |
2.4 建设新型创意文化项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思考 |
1.1.1 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地域特色的冲击 |
1.1.2 新形势下的地域特色保护、发展的理论思考 |
1.1.3 地方性、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保护的系统方法探索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西江流域 |
1.2.2 地方性 |
1.2.3 文化景观 |
1.2.4 石文化景观 |
1.3 已有的相关研究 |
1.3.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 |
1.3.2 文化景观载体的相关研究 |
1.3.3 西江流域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4 石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地方性”理论与文化景观 |
2.1 “地方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
2.1.1 地方性的概念和解析 |
2.1.2 地方性的研究进展 |
2.2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
2.2.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 |
2.2.2 遗传学视角下的地方性系统构成 |
2.3 国内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1 区域整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2.3.2 区域载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解析 |
3.1 西江流域的地方性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地方性坐标 |
3.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解析 |
3.2.1 西江流域地方性中的石文化景观 |
3.2.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存在形式 |
3.2.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识别 |
3.2.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 |
3.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 |
3.3.1 载体的相关理论 |
3.3.2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类型与功能 |
3.3.3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空间尺度关联 |
3.3.4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间尺度关联 |
3.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3.4.1 自然地理基底要素 |
3.4.2 物质要素 |
3.4.3 活动要素 |
3.4.4 构成要素之间关联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与演化规律 |
4.1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要素 |
4.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
4.1.2 气候环境的影响 |
4.1.3 石功能形成 |
4.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要素 |
4.2.1 地质分布的影响 |
4.2.2 重矿石体分布的影响 |
4.2.3 石审美成因 |
4.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要素 |
4.3.1 聚落建设的需求 |
4.3.2 生产活动的需求 |
4.3.3 贸易发展的需求 |
4.3.4 石文化特点 |
4.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要素关系 |
4.4.1 空间关系 |
4.4.2 时间关系 |
4.4.3 演化关系 |
4.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
4.5.1 用石功能演化 |
4.5.2 精神崇拜演化 |
4.5.3 文化审美演化 |
4.5.4 演化关联 |
4.6 本章小结 |
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征 |
5.1 石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
5.1.1 分类依据 |
5.1.2 分类原则 |
5.1.3 分类系统 |
5.2 西江流域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
5.2.1 石风貌区文化景观 |
5.2.2 石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
5.2.3 石建构筑物文化景观 |
5.2.4 石器物文化景观 |
5.2.5 石载体的应用 |
5.3 西江流域非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
5.3.1 石崇拜文化景观 |
5.3.2 石艺术文化景观 |
5.3.3 石语言文化景观 |
5.3.4 石技艺文化景观 |
5.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特征 |
5.4.1 文化生成特征 |
5.4.2 空间分布特征 |
5.4.3 载体作用特征 |
5.4.4 景观美学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
6.1 文化景观评价理论 |
6.1.1 景观评价的发展 |
6.1.2 景观评价的类型 |
6.2 石文化景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6.2.1 价值体系 |
6.2.2 评价方法 |
6.3 石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3 模糊综合评价 |
6.4 石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1 评价数据的获取 |
6.4.2 总体评价 |
6.4.3 分类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7.1 石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
7.1.1 整体保护的问题 |
7.1.2 保护实施的问题 |
7.1.3 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
7.2 文化遗产廊道与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
7.2.1 地方性视角下的保护认知 |
7.2.2 文化遗产廊道理论与应用 |
7.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发展 |
7.2.4 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 |
7.3 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与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7.3.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建构 |
7.3.2 文化遗产廊道与石文化景观的保护关系 |
7.3.3 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7.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
7.4.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载体认知 |
7.4.2 保护性发展概念及意义 |
7.4.3 石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
7.4.4 石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
7.4.5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虚拟化保护性发展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江流域内滇、黔、桂、粤四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附录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4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5)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 |
1.3.2 村落与民居的文化地理学研究 |
1.3.3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
1.4 本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2.1 南宁地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行政区划 |
2.1.4 社会文化 |
2.2 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构建 |
2.2.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 |
2.2.2 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因子 |
2.2.3 文化因子类型 |
2.3 数据库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分析 |
3.1 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因子的地理特征分析 |
3.1.1 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 |
3.1.2 村落地形的文化地理特征 |
3.1.3 村落选址的文化地理特征 |
3.1.4 村落规模的文化地理特征 |
3.1.5 村落名称的文化地理特征 |
3.1.6 村落民居类型的文化地理特征 |
3.1.7 村落布局形式的文化地理特征 |
3.1.8 村落环境要素的地理特征 |
3.2 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因子地理特征的叠合分析 |
3.2.1 村落布局形式与民居类型的叠合分析 |
3.2.2 村落布局形式与地形的叠合分析 |
3.2.3 村落布局与村落规模的叠合分析 |
3.2.4 村落地形与村落规模的叠合分析 |
3.2.5 村落名称与村落选址的叠合分析 |
3.2.6 叠合分析的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区划 |
4.1 文化区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
4.1.1 文化区的划分原则 |
4.1.2 文化区的划分方法 |
4.2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定 |
4.3 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 |
4.3.1 邕东三间两廊民居文化区 |
4.3.2 邕西院落式/三间一幢民居文化区 |
4.3.3 邕中三间两廊与院落式民居交融区 |
4.3.4 从厝式民居文化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 |
5.1 自然环境的影响 |
5.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
5.1.2 水系的影响 |
5.1.3 气候的影响 |
5.2 建制沿革的影响 |
5.3 移民与地区开发的影响 |
5.4 人文思想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
5.4.1 朴素的自然山水观 |
5.4.2 民俗文化与信仰 |
5.4.3 儒礼教化 |
5.4.4 宗族与家庭制度 |
5.5 民系和语言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关系 |
6.1 与桂西南干栏文化的关系 |
6.1.1 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异同点 |
6.1.2 产生差异的原因 |
6.2 与粤中广府民居文化的关系 |
6.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相同点 |
6.2.2 传统村落及民居的不同点 |
6.2.3 产生差异的原因 |
6.3 与闽粤从厝式民居文化的关系 |
6.3.1 南宁地区从厝式民居及村落的特点 |
6.3.2 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附件 |
(7)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我国研究概况 |
1.3.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3.1 广西地域传统文化研究概况 |
1.3.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研究概况 |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4.1 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田野调查 |
1.5.1.2 文献研究 |
1.5.1.3 综合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西地域文化背景 |
2.1 地理学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广西地域人文生态 |
2.2 历史沿革 |
2.2.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2.2.2 唐宋元时期 |
2.2.3 明清时期 |
2.2.4 民国至今 |
2.3 土着族群及其文化特征 |
2.3.1 广西土着族群溯源 |
2.3.2 基本文化特征 |
2.3.2.1 稻田耕作 |
2.3.2.2 多神崇拜 |
2.3.2.3 小家庭的聚居模式 |
2.4 移民与文化传播 |
2.4.1 人口迁移与构成 |
2.4.1.1 政治移民 |
2.4.1.2 军事移民 |
2.4.1.3 经济移民 |
2.4.2 汉文化在广西的传播 |
2.4.2.1 传播廊道 |
2.4.2.2 传播方式 |
2.4.2.3 影响因素 |
2.4.3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
2.4.3.1 宗族制的大家族聚居 |
2.4.3.2 崇尚儒教礼制 |
2.5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 |
2.5.1 文化圈与民系的概念 |
2.5.1.1 文化圈 |
2.5.1.2 民系 |
2.5.2 桂西百越土着文化圈 |
2.5.2.1 壮族文化区 |
2.5.2.2 侗族文化区 |
2.5.2.3 苗瑶文化区 |
2.5.3 桂东汉族移民文化圈 |
2.5.3.1 广府文化区 |
2.5.3.2 客家文化区 |
2.5.3.3 湘赣文化区 |
2.5.4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生成及其区划 |
3.1 影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生成的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1.1 气候 |
3.1.1.2 地形 |
3.1.1.3 材料 |
3.1.2 人文因素 |
3.1.2.1 社会结构 |
3.1.2.2 生产生活方式 |
3.1.2.3 经济及技术条件 |
3.1.2.4 文化传播 |
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类型 |
3.2.1 干栏式楼居 |
3.2.1.1 干栏楼居以前的洞居 |
3.2.1.2 干栏楼居的形成过程 |
3.2.1.3 广西干栏楼居的基本特点 |
3.2.2 天井式地居 |
3.2.2.1 天井地居的形成过程 |
3.2.2.2 广西天井地居的基本特点 |
3.3 建筑文化的区划方法 |
3.3.1 基于建筑本体构成要素的区划 |
3.3.2 基于建筑形成影响因素的分区 |
3.3.3 基于历史民系的区系类型研究 |
3.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 |
3.4.1 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 |
3.4.1.1 侗族建筑文化亚区 |
3.4.1.2 壮族建筑文化亚区 |
3.4.1.3 苗瑶建筑文化亚区 |
3.4.2 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 |
3.4.2.1 广府建筑文化亚区 |
3.4.2.2 客家建筑文化亚区 |
3.4.2.3 湘赣建筑文化亚区 |
3.4.3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划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百越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
4.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
4.1.1 聚落类型分析 |
4.1.1.1 高山型 |
4.1.1.2 丘陵河岸型 |
4.1.1.3 平地田园型 |
4.1.2 聚落空间意向 |
4.1.2.1 聚落生态意向 |
4.1.2.2 聚落宗族意向 |
4.1.2.3 聚落风水意向 |
4.1.3 聚落公共建筑 |
4.1.3.1 宫、庙 |
4.1.3.2 鼓楼 |
4.1.3.3 风雨桥 |
4.1.3.4 其它公共建筑 |
4.2 居住建筑平面及空间组合 |
4.2.1 基本功能构成元素 |
4.2.1.1 生活起居:火塘、堂屋与卧室 |
4.2.1.2 生活辅助:架空层、晒排与粮仓、厨房 |
4.2.1.3 交通空间:楼梯与廊道 |
4.2.2 侗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2.1 山面设门的入宅方式 |
4.2.2.2 以敞廊为过渡的室内布局 |
4.2.2.3 利用充分的楼层空间 |
4.2.3 壮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3.1 檐面设门的入宅方式 |
4.2.3.2 以堂屋为中心的室内布局 |
4.2.4 苗瑶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4.1 苗族传统干栏建筑 |
4.2.4.2 瑶族传统干栏建筑 |
4.2.5 汉文化对干栏建筑平面型制的影响 |
4.2.5.1 楼梯与入口由山面转向檐面 |
4.2.5.2 前堂后室向一明两暗的过渡 |
4.2.5.3 由单一主体走向院落围合 |
4.2.5.4 居住层由楼面转为地面 |
4.3 筑结构与构架 |
4.3.1 基本构架类型 |
4.3.1.1 头承檩 |
4.3.1.2 叉手承檩 |
4.3.1.3 砌体承重 |
4.3.2 屋面做法 |
4.3.2.1 屋面举折 |
4.3.2.2 屋脊升起 |
4.3.3 平面功能对干栏构架的影响 |
4.3.3.1 减柱 |
4.3.3.2 加柱 |
4.3.3.3 楼梯位置与干栏构架 |
4.3.4 其它构架做法 |
4.3.4.1 吊柱 |
4.3.4.2 偏厦 |
4.3.4.3 半接柱 |
4.4 营建机制 |
4.4.1 选址与立项 |
4.4.2 工匠传统 |
4.4.2.1 墨师 |
4.4.2.2 丈杆 |
4.4.3 建造过程与仪式 |
4.4.3.1 备料 |
4.4.3.2 下料 |
4.4.3.3 立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汉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
5.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
5.1.1 聚落类型分析 |
5.1.1.1 农耕型聚落 |
5.1.1.2 商业型聚落 |
5.1.1.3 军事型聚落 |
5.1.2 聚落空间意向 |
5.1.2.1 聚落宗法意向 |
5.1.2.2 聚落风水意向 |
5.1.2.3 聚落文化意向 |
5.1.3 聚落公共建筑 |
5.1.3.1 祠堂与书塾 |
5.1.3.2 牌坊与门楼 |
5.2 广西湘赣式传统建筑 |
5.2.1 平面形制 |
5.2.1.1 基本平面类型 |
5.2.1.2 基本平面的组合 |
5.2.2 建筑构架 |
5.2.2.1 屋架承重方式 |
5.2.2.2 梁架步架分析 |
5.2.3 造型及装饰 |
5.2.3.1 造型特点 |
5.2.3.2 装饰装修 |
5.3 广西广府式传统建筑 |
5.3.1 平面形制 |
5.3.1.1 街屋——骑楼 |
5.3.1.2 三间两廊 |
5.3.1.3 大型宅院府第 |
5.3.1.4 广府式民居的“干栏化” |
5.3.2 建筑构架 |
5.3.2.1 插梁式 |
5.3.2.2 硬山搁檩 |
5.3.3 造型及装饰 |
5.3.3.1 造型特点 |
5.3.3.2 装饰装修 |
5.4 广西客家式传统建筑 |
5.4.1 平面形制 |
5.4.1.1 堂横屋 |
5.4.1.2 围垅屋 |
5.4.1.3 围堡 |
5.4.2 结构体系 |
5.4.3 造型及装饰 |
5.4.3.1 造型特点 |
5.4.3.2 装饰装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
6.1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 |
6.1.1 文化生态价值 |
6.1.2 历史人文价值 |
6.1.3 技术价值 |
6.1.3.1 聚落营建的生态思想 |
6.1.3.2 房屋建造的生态技术 |
6.1.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评估 |
6.2 面临的问题 |
6.2.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6.2.1.1 家庭结构的变化 |
6.2.1.2 价值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
6.2.1.3 空心村与城镇化 |
6.2.2 人为与自然灾害 |
6.2.2.1 环境破坏与污染 |
6.2.2.2 人为破坏 |
6.2.2.3 自然灾害 |
6.2.3 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
6.2.3.1 资金与人才资源的缺乏 |
6.2.3.3 古村寨旅游的过度开发 |
6.3 保护的原则与方式 |
6.3.1 保护原则 |
6.3.1.1 分类保护原则 |
6.3.1.2 真实性原则 |
6.3.1.3 整体性原则 |
6.3.1.4 参与性原则 |
6.3.1.5 动态与可持续原则 |
6.3.2 保护方式 |
6.3.2.1 改建与改造 |
6.3.2.2 旅游与保护相结合 |
6.3.2.3 “活态保护” |
6.3.2.4 匠作技术的延续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创造新时期的广西地域建筑 |
7.1 广西地域建筑的当代发展概况 |
7.2 广西地域建筑创作之道 |
7.2.1 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 |
7.2.2 深化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
7.2.3 加强地域建筑技术的运用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术期刊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有关壮族年龄组(朋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田阳县的事例 |
1.老年人 (男性) 的事例。黄Q (1926年生, D村上屯人) |
2.老年人 (女性) 的例子, 定律村陆Y (1913年生) |
3.中年人 (男性) 的事例黄L (40岁, D村上屯) |
4.中年人 (女性) 的例子 |
三、靖西县的事例 |
四、结论 |
(9)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的平话人与客家人 |
二、平客研究的缘起 |
1.平客研究在广西的兴起 |
2.平客研究的突破——对比研究 |
三、客从何来——平客族群迁徙的比较 |
四、生生不息——平客生计模式的比较 |
1.因地制宜与跨越千里 |
2.多元化 |
3.城乡差别 |
五、旧风新俗——平客民间习俗的比较 |
六、崇信之俗——平客民间信仰的比较 |
七、互动互生——平客族群互动的比较 |
八、小结 |
(10)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路径和方法 |
三、国内外有关坡芽歌书相关研究的综述 |
四、研究样本和田野调研 |
第一章 坡芽歌书生成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
第一节 生态环境 |
一、富宁县自然概况 |
二、坡芽村简况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丰富的民歌文化 |
二、壮族图画表意的习俗 |
三、壮族万物有灵的观念 |
第二章 坡芽歌书中1-15首歌符号意义解读:探情篇 |
第一节 月亮、小撮石、男子、鸭头绿、鹧鸪、刚竹、慈竹、孤单人、开口 |
第二节 枫叶、枫叶、油蚂蚱、荒园韭菜、流泪、石块 |
第三章 坡芽歌书中16-69首歌符号意义解读:热恋篇 |
第一节 盐加酱、打赌、白菜、三脚灶、一对情人、麻栗树叶、龙眼、山果、木船、棉篮、美目、跟哥走、流血的手、晕死的人、七日、衣角卷、野芋 |
第二节 双手扶紫梅、两棵紫梅、两支紫梅、抬腿去妹家、笼中鸭、梨树、两双筷子、孤灯、裙子、茅草、丝裤、火烧死、棉纱、草鱼、蜂窝、榕树根、黄瓜长崖头 |
第三节 簸中米、芭蕉、葡萄、弯刀、星星、网中鱼、锯子、女孩、坐靠椅、锄头、一付烛、书桌、同行、同桌吃饭、斧头、砍扁担、一间房、马缰绳、肠相结、搓绳 |
第四章 坡芽歌书中70-81首歌符号意义解读:婚后篇 |
第一节 火鸟、甘蔗、浮萍、下雪 |
第二节 煮饭、扛斧、犁、三趟、田地、院中花、牵手、两棵笋 |
第五章 坡芽歌书演唱曲调探析 |
第一节 富宁县的演唱曲调 |
一、富宁县民歌简介 |
二、富宁县的民歌曲调的分布 |
第二节 坡芽村的演唱曲调 |
一、坡芽村村民经常使用的民歌曲调 |
二、坡芽村村民演唱坡芽歌书时所用的曲调 |
第六章 坡芽歌书文化价值评估 |
第一节 坡芽歌书是中国南方古越人的文化传承物 |
一、南方铜鼓、岩画图案和坡芽歌书图案比较 |
二、坡芽歌书是中国南方古越人的文化传承物 |
第二节 坡芽歌书符号是一种自源性图画文字 |
一、坡芽歌书是不是一种文字? |
二、坡芽歌书是一种图画文字的根据 |
三、坡芽歌书是一种自源性图画文字 |
第三节 坡芽歌书图案与歌曲的关系 |
一、从整体看81个符号与81首歌曲的关系 |
二、每一首单曲内容与符号的关系。 |
结语:关于坡芽歌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 |
一、坡芽村的社会变迁 |
二、生存时空的变异正在慢慢消磨着坡芽村的传统文化 |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的保护原则 |
四、关于坡芽歌书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蔗园人的人文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平话师公仪式响器岳鼓的研究[D]. 郑丽君.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2]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D]. 许晓明. 四川大学, 2019(07)
- [3]方言、族群和经济相互关系 ——以桂南平话为例[D]. 吕裕彬. 广西大学, 2017(02)
- [4]“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D]. 傅方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5]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南宁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 杜文艺.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河流与民间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广西田东县为例[A]. 罗树杰. 人类学与江河文明——人类学高级论坛2013卷, 2013
- [7]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 熊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8]有关壮族年龄组(朋友)的考察[J]. 塚田诚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9]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J]. 徐杰舜,梁冬平.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10]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 王志芬.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