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河三千公顷耕地还林(论文文献综述)
老梅[1](2021)在《刚察,美如碧玉》文中指出1刚察的蓝天由来已久,从来没有被污染过。只要不是彤云密布,这里的天一向都是蓝汪汪的,每一朵飘过的云,都伸出手来擦拭天空,它就越发碧蓝如洗,清澈深邃。作为青海湖边唯一的县城,刚察天空的蓝和青海湖的蓝互为镜像,那蓝就不能轻易为文字所表述了。一入刚察地界,就有种人在天上行的眩晕感,无论身处草原、街道、湖边、路上,这种感觉极不真实地存在,
冯岐[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吴婉琳[3](2020)在《本土化视角下的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建筑再生研究 ——以通天村为例》文中指出朝鲜族迁移到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即17世纪中叶,结合当地生活环境不断进行演变,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村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因面临着以城镇一体化为首的诸多原因所带来的冲击,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逐步走向消亡的境地。本文研究的范围是鸭绿江流域的朝鲜族传统村落。通过调研对传统村落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的文献,观点,案例的归纳整理,总结获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启示。论文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课题背景开篇,对研究内容进行了限定,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的发展及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建筑再生寻找到创新性的符合自身情况的方法来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第二部分,对鸭绿江流域的朝鲜族传统村落发展进行详细叙述,分析与总结了村落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和发展现状,对接下来的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三部分,择取鸭绿江流域几个有代表性的村落展开调研,从院落构成要素、民居建筑形态要素、居住行为文化分析等三个方面,总结出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民居特点,为本文第五章朝鲜族民居建筑的再生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主要对通天村进行基础调研与现状分析,通过对村落概况、历史沿革、村落的物态空间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延展,总结出村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民居的改造与设计。第五部分,以本土独特性和人性化为村落建筑再生的基本原则,结合了通天村的发展现状,从村落活力空间再造、再生实践方面进行保护性研究。
赵悦[4](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高淑淇[5](2019)在《清原满族自治县三区三线空间管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以三区三线作为基础,统一全域空间构成,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三区三线的划定,能够有效的制约城市无序发展的问题,通过三区三线的管控能够使城市稳步发展,有效减少城市问题的发生。对于山地城市而言,其自然资源及物种丰富,同时生态敏感性较高,生态价值较大,生态空间面积大,但是正因为如此,其城市发展受到生态条件的制约,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脉络。清原县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同时也作为浑、清、柴、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属于典型的生态涵养区,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本研究充分抓住清原县生态优先的特点,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划定三区三线,进而提出三区三线空间管制措施。本研究总体思路是从基础研究到实践研究,主体内容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得出最终结论。首先,为基础研究,通过第一章绪论,以及第二章基础研究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三区三线划定的出发点、目标、方法等,从而得出对本次研究的启示意义,即对于清原县而言把生态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前提,但是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保护不能限制发展,因此本研究从规划的视角去协调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形成的本文的两条研究主线。其次,为实践研究,第三章为清原县发展现状及空间管制要素分析,主要分析自然本底资源与空间布局现状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清原县空间管制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四五章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从保护自然本底的角度出发进行三区三线的划定研究,分析生态、农业、及城镇空间发展的本底条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GIS进行叠加分析,进行三类空间及控制线的划定研究,在生态约束的条件下,将生态空间的研究作为农业及城镇空间及控制线的研究的前提,以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作为制约因素,作为农业及城镇空间研究的一个阻力因子。最终,得出三区三线基础划定结果。第五章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三区三线布局,主要运用三区三线初步划定的空间分别进行布局研究,主要为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总体布局,进而调整三区三线划定结果,形成最优划定结论。第六章则进一步在形成三区三线的基础上进行分区管制研究,形成县域空间管制模式。
王谷[6](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认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朱红雷[7](2015)在《面向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非点源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污染源。在影响非点源污染的众多因素中(降雨、地形、土壤等),土地利用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基于SWAT模型,探索流域尺度土地利用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机制,对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辉发河是第二松花江的第一大支流,是松花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根据吉林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辉发河流域2006年至2010年各断面水质监测资料,流域中、下游全年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因此本文通过基于不透水面和统计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遥感影像、气象和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利用SWAT模型,并结合FY、TRMM和CMORPH遥感降水数据模拟辉发河流域径流和非点源污染;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水生态功能分区技术,对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进行调整。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一)建立了土地利用、土壤、气象和农业管理措施的数据库。利用遥感和GIS技术,估算了辉发河流域不透水面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对流域内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估算。利用人口空间分布数据,估算了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染和牲畜粪便污染。(二)基于SWAT模型,采用实测和遥感降水数据,确立了5种模拟方案,评价了不同降水空间分布对径流模拟的影响。月径流的模拟结果表明,FY>实测降水>TRMM。研究表明,对于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降水数据,用子流域降水平均值作为输入,比直接用栅格点值模拟结果要好。利用梅河口和辉南监测点氨氮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模拟了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通过分析辉发河流域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发现农业施肥是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总氮、总磷负荷占总量的51%和36%。降水-径流过程是流域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驱动因素,总氮、总磷负荷与降水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5和0.66。(三)依据水生态功能区划分理论基础和划分原则,将辉发河流域划分为2级水生态功能区,并结合水田和旱地非点源污染敏感性分析结果,将辉发河流域划分为5个等级的非点源敏感区。研究发现,水田的氮年平均流失量普遍高于旱地,其范围为136.57-219.81kg/ha,旱地为72.23-122.1kg/ha。(四)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服务价值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线性规划模型。根据土地利用数量优化的结果和非点源敏感区划分结果,调整非点源污染敏感性较高的分区。优化后的土地利用其总氮年负荷削减了3.19%-6.09%,总磷年负荷削减了0.3%-4.89%。
裔兆宏[8](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李英[9](2013)在《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要求,不仅限于数量上的满足,更开始追求质量安全上的保障。吉林省稻米由于其良好的品质和口感,倍受消费者欢迎,需求量不断增加,每年向国内销售稻米250万吨左右,向国外销售20万吨左右,在我国水稻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水稻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现象不断发生,吉林省政府认识到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检测和管理,但其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影响水稻质量安全的环节很多,仅靠加工、流通以及销售环节的努力显然无法保障其质量安全,因此突出作为“源头”的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吉林省水稻生产主体仍以家庭生产的小农户为主。众多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资料的选用、生产标准采用上千差万别,导致水稻生产得不到应有的质量安全保障。国内外农业产业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农业产业组织能够有效地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监督农户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因此通过转变生产组织模式的视角研究水稻质量安全控制问题,对于规范稻农的生产行为,提升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等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保障水稻的质量安全供给和消费为目标,基于稻农生产行为的视角对当前水稻质量安全生产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生产组织模式对稻农生产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国外发达地区水稻安全生产组织模式的借鉴,探讨政府政策对保障水稻质量安全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第二章为本研究的绪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评述部分。阐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写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同时界定了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概念与范围,探讨了基础理论以及评述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三章概括分析了吉林省质量安全稻米的需求与供给情况。吉林省稻米因其良好的品质倍受消费者欢迎,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更是快速提高,呈现出供不应求局面。处于世界黄金水稻带的吉林,拥有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同时拥有日益健全、良好的基础设施,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生产不容乐观,农药、化肥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第四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同时剖析影响其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和计量统计方法分析吉林省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结果表明:稻农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控制认知对稻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同时,行为态度受到稻农特征、外部环境、产业导向的影响;主观规范受到外部环境、产业导向的影响;控制认知受到质量安全认知、外部环境和产业导向的影响。第五章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大体分类,并分析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形成的动因以及比较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以实证的方法分析吉林省稻农选择水稻安全生产组织模式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现有的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中,较为安全的生产组织模式依次为“公司+基地+稻农”、“专业合作社+稻农”、“公司+稻农”、“市场+稻农”。稻农选择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受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专业化程度、溢价幅度、稻米市场安全性评价、同行影响、标准技术生产情况、质量安全稻米认知、禁限化学用品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具体影响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第六章是对国外发达国家水稻质量安全现状、生产组织模式以及质量安全相关政策的概要性介绍。在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上,美国根据自身自然经济条件,主要采用合同型组织模式;而日本与韩国主要采用合作型组织模式(如农业协同组合)。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对水稻质量安全关注较早,目前质量安全生产情况优于国内,同时,拥有全面、完善的水稻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强大的监管力度。第七章是对水稻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政策保障机制的分析。政府的监管与扶持等政策能够有效保障水稻的质量安全。完善的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能够有效组织、协调稻农与产业化组织之间协作关系,以保障水稻质量安全,而政府在稻农积极参与产业化组织以及产业化组织有效纳入稻农到组织中起到倡导、推动、支持、服务作用。第八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未来可研究的空间。
胡文亮[10](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二、柳河三千公顷耕地还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河三千公顷耕地还林(论文提纲范文)
(1)刚察,美如碧玉(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3)本土化视角下的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建筑再生研究 ——以通天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
1.5 相关概念 |
1.5.1 建筑的本土化 |
1.5.2 鸭绿江流域 |
1.5.3 建筑再生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论文研究基本方法 |
1.6.2 论文研究基本框架 |
第2章 鸭绿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概述 |
2.1 鸭绿江流域概况 |
2.1.1 地理气候条件 |
2.1.2 历史沿革 |
2.1.3 地域文化 |
2.1.4 经济环境 |
2.2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分布情况 |
2.3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现状 |
2.3.1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 |
2.3.2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民居形态特征 |
3.1 院落构成要素 |
3.1.1 以方形平面院落为主的院落形态 |
3.1.2 围护要素 |
3.1.3 院落其他要素 |
3.2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形态要素分析 |
3.2.1 民居建筑内部功能及特性 |
3.2.2 平面类型 |
3.2.3 外部形态特点 |
3.3 居住行为文化 |
3.3.1 就寝 |
3.3.2 起居 |
3.3.3 炊事 |
3.3.4 就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天村的村落基础调研与现状分析 |
4.1 通天村的村落概况 |
4.1.1 村落的历史沿革 |
4.1.2 经济环境发展 |
4.2 村落特色地方文化 |
4.3 村落物态空间分析 |
4.3.1 村落周边环境分析 |
4.3.2 村落选址与布局分析 |
4.4 民居建筑特点 |
4.4.1 院落特征 |
4.4.2 平面形态 |
4.4.3 民居建筑分析 |
4.5 村落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鸭绿江朝鲜族传统村落建筑再生方法研究 |
5.1 建筑再生的基本原则 |
5.1.1 本土独特性原则 |
5.1.2 人性化原则 |
5.2 传统村落活力空间再造 |
5.2.1 生活空间再造 |
5.2.2 文化空间再造 |
5.2.3 街巷空间再造 |
5.3 民居建筑再生策略 |
5.4 鸭绿江流域朝鲜族民居再生实践 |
5.4.1 文化遗产开发愿景下的民居再生实践 |
5.4.2 改善民生愿景下的民居再生实践 |
5.4.3 生活空间品质提升愿景下的民居再生实践 |
5.5 立面形式的改造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清原满族自治县三区三线空间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诉求 |
1.1.2 县域层面空间管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
1.1.3 清原“生态立县”战略加强空间管制诉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空间管制 |
1.3.2 三区三线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基础研究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反规划理论 |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3 平衡协调理论 |
2.2 我国空间管制类型对比分析 |
2.2.1 空间管制四大类型 |
2.2.2 各类空间管制区划的差异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清原县发展现状及管制要素分析 |
3.1 整体生态环境认知 |
3.1.1 土地利用概况 |
3.1.2 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
3.1.3 重要生态保护区概况 |
3.2 农业资源条件概况 |
3.2.1 农业产业概况 |
3.2.2 农村居民点分布 |
3.3 城镇发展概况分析 |
3.3.1 城镇人口分布 |
3.3.2 社会经济发展 |
3.3.3 等级结构现状 |
3.3.4 基础设施现状 |
3.4 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
3.4.1 发展形势分析 |
3.4.2 空间问题分析 |
3.4.3 分析小结 |
3.5 空间管制影响要素分析 |
3.5.1 生态资源环境要素 |
3.5.2 乡村发展潜力要素 |
3.5.3 城镇空间扩展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4 生态约束下清原县三区三线基础划定 |
4.1 三区三线划定方法研究 |
4.1.1 三区三线管控关系 |
4.1.2 划定方法研究 |
4.2 生态空间及控制线划定 |
4.2.1 划定思路及方法 |
4.2.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3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 |
4.2.4 重要生态功能区补充 |
4.2.5 初步划定结果 |
4.3 农业空间及控制线划定 |
4.3.1 划定思路及方法 |
4.3.2 农业适宜性评价 |
4.3.3 连片条件评价 |
4.3.4 相关规划整合 |
4.3.5 初步划定结果 |
4.4 城镇空间及控制线定 |
4.4.1 划定思路及方法 |
4.4.2 城镇空间扩张条件评定 |
4.4.3 城镇空间扩张方向分析 |
4.4.4 初步划定结果 |
4.5 三区三线整合 |
4.6 本章小结 |
5 空间布局协调下清原县三区三线优化 |
5.1 空间布局思路 |
5.2 生态空间布局 |
5.2.1 构建生态网络格局 |
5.2.2 城镇空间外围协调 |
5.2.3 生态空间总体布局 |
5.2.4 生态空间建设策略 |
5.3 农业空间布局 |
5.3.1 农业生产空间布局 |
5.3.2 农村生活空间布局 |
5.3.3 农业空间总体布局 |
5.3.4 农业空间建设策略 |
5.4 城镇空间布局 |
5.4.1 城镇等级确定 |
5.4.2 产业发展布局 |
5.4.3 城镇空间调整 |
5.4.4 空间建设策略 |
5.5 三区三线优化整合 |
5.5.1 边界核定原则 |
5.5.2 区线优化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三区三线引导下清原县空间管制措施 |
6.1 三区空间管控原则 |
6.1.1 生态空间管控原则 |
6.1.2 农业空间管控原则 |
6.1.3 城镇空间管控原则 |
6.2 三区空间管制措施研究 |
6.2.1 生态空间管制措施 |
6.2.2 农业空间管制措施 |
6.2.3 城镇空间管制措施 |
6.3 措施实施与运作方式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面向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
二、SWAT模型研究进展 |
三、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进展 |
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
五、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质地貌 |
三、气候水文 |
四、土壤 |
五、植被类型 |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
一、行政区划及其人口 |
二、社会经济情况 |
第三节 辉发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水质污染严重 |
二、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加剧 |
第三章 基于SWAT模型的辉发河流域径流模拟 |
第一节SWAT模型简介 |
一、SWAT模型水文循环原理 |
二、SWAT模型结构 |
第二节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一、数据格式与投影坐标 |
二、数据库构建 |
第三节 遥感降水数据精度分析 |
一、遥感降水数据简介 |
二、遥感降水数据精度分析 |
第三节 基于遥感降水数据的辉发河流域径流模拟 |
一、遥感降水输入情景建立 |
二、径流参数敏感性分析 |
三、月尺度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WAT模型的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与分析 |
第一节SWAT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原理 |
一、土壤中的氮磷元素循环 |
二、氮磷元素随降雨径流过程的输移 |
三、河道中的氮磷元素转化 |
第二节 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建立 |
一、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原理 |
二、流域内人口空间分布估算 |
第三节 基于人口模型的非点源污染核定 |
一、农村生活污染核定 |
二、牲畜粪便污染核定 |
三、种植业污染核定 |
第四节 点源污染调查 |
第五节 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
一、营养物模拟主要参数 |
二、氨氮率定和验证 |
第六节 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 |
一、各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二、非点源污染时间变化规律 |
三、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敏感区划分 |
第一节 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原理 |
一、水生态功能区划分理论基础 |
二、水生态功能区划分目标 |
三、水生态功能区划分原则 |
四、水生态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 |
五、水生态功能区命名规则 |
第二节 辉发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分 |
一、一级水生态功能区划分 |
二、二级水生态功能区划分 |
第三节 基于水生态功能区的非点源污染控制分区 |
一、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分依据 |
二、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分结果 |
三、非点源污染与坡度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辉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优化 |
第一节 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
一、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
二、模型参数界定 |
三、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
第二节 基于控制区划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 |
一、辉发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二、基于非点源控制区划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土地利用优化结果评价与建议 |
一、土地利用优化非点源污染控制效果评价 |
二、其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模拟及治理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范畴与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2.2 理论基础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吉林省质量安全稻米需求与生产概况 |
3.1 吉林省稻米需求与贸易现状 |
3.2 消费者选购质量安全稻米意愿的实证分析 |
3.3 吉林省水稻生产发展历程 |
3.4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危害因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
4.1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4.2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稻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类型 |
5.2 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形成动因 |
5.3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5.4 稻农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选择行为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及其政策保障机制借鉴 |
6.1 美国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 |
6.2 日本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 |
6.3 韩国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 |
6.4 发达国家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对中国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水稻质量安全生产政策保障机制分析 |
7.1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发展中政府作用 |
7.2 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与扶持 |
7.3 水稻生产组织模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
第一节 求学经历 |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
第二节 工作经历 |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小结 |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两浙林业考察 |
二 台湾林业考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
小结 |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
一、桐油抽提试验 |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
小结 |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
一、历史地位 |
二、历史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柳河三千公顷耕地还林(论文参考文献)
- [1]刚察,美如碧玉[J]. 老梅. 青海湖, 2021(1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D]. 冯岐. 石河子大学, 2021
- [3]本土化视角下的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村落建筑再生研究 ——以通天村为例[D]. 吴婉琳.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4]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清原满族自治县三区三线空间管制研究[D]. 高淑淇.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7]面向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朱红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5(03)
- [8]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9]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 李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3(11)
- [10]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