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笋简易加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韩晓磊,梁珏钦,方志辉,王龙泉,吕慧英[1](2021)在《不同盐分含量对南荻笋腌制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不同盐分含量对南荻笋在腌制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南荻笋为实验材料,研究了25℃恒温条件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食盐(6%、10%、14%、18%)分别腌制去壳杀青南荻笋,每隔7d进行取样测定每组样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指标,分析其对腌制过程中蛋白质、水分、pH、可溶性糖、总酸、亚硝酸盐、菌落总数、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食盐质量浓度增加,腌制后的南荻笋在56 d内蛋白质、可溶性糖、pH下降程度有明显减缓,6%食盐质量浓度与10%、14%、18%处理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18%处理组对水分含量下降影响明显, 14%、18%处理组对总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上升有明显抑制作用; 14%处理组感官评价最好。结论较高食盐质量浓度处理有利于减少南荻笋腌制过程中营养品质的流失,同时能够保持产品的安全稳定。但是总体上10%、14%、18%处理组表现差异不显着(P>0.05)。考虑到低盐健康饮食、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多重因素,腌制过程中食盐使用量建议控制在10%~14%范围内为最佳。
魏亚儒[2](2021)在《黄花菜豆腐凝胶与力学特性对其加工工艺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洁[3](2020)在《洞庭湖地区南荻笋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燕[4](2020)在《安徽省休宁县竹产业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安徽省休宁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竹产业发展和竹产品市场变化的情况,分析了竹产业增收所面临的竹园管理原始粗放、经营产品传统单一、市场开发深度不足和管理政策教条死板等主要问题,并从竹林经营、市场开发和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借鉴营茶模式、全面提升营竹水平,转变经营理念、狠抓前沿技术推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竹海旅游,创新营销扶持、不断壮大竹笋市场和优化政策管理、让营商者轻松上阵等促进竹产业增收的对策。
唐桂梅[5](2017)在《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非理性的城市建设活动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催生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得到身心再生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中国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不良倾向,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引导未来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农业公园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目前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对广大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农业公园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型平台,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端形式,是生物多样性的产业单元,是艺术审美的对象,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农业公园开发和建设的基础,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按照功能和特性的不同将农业公园景观资源分为植物、动物、山、石、建筑和水等资源类型;从资源特点、农业生产内容、功能特点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公园的开发建设类型;从规划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有害生物预警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公园实施的技术手段。(3)面对农村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导致的农村生态危机,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作指导,提出两种农业公园规划新模式,即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和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以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和产业转型问题。(4)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实际,提出农业生产为本、形式丰富多样、农耕文化为魂、功能叠加拓展、产业融合创新的农业公园规划策略。围绕区域农村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前期论证体系、项目策划体系、基础配套体系和规划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农业公园的规划理论进行探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生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从农业公园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农业公园规划后评价体系,根据资源特点的不同将农业公园分为地文风貌型、农业生产型、艺术人文型以及复合型四种类型,其目的是指导农业公园规划项目的方案提升和修编,确定农业公园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轻重缓急,做到分步开发和有序实施,对已建成的休闲农业项目进行评价分级,指导农业公园以及同类型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需求和农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产生的,能够统筹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理念的发展和提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和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的提出以及农业公园规划和规划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期望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能成为农业公园规划技术规范编制的重要依据,为我国农业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操龙发[6](2012)在《林改背景下潜山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潜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县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李樨[7](2012)在《广东省广宁县竹业产业价值链分析》文中指出竹业是广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总产值占全县的1/7,农民34%的收入来自于竹业相关活动的产出。而在广宁的竹业中,传统的息竹产业企业的数量占了整个竹业企业数量的80%以上,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是长期以来广宁竹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以使竹业仍然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并变得更有生产力,是广宁县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有整个竹业的发展现状和全面的背景材料作为决策支撑,而这又是广宁县目前所缺乏的。为此,我们尝试从产业价值链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县域内不同产业的典型案例研究,了解广宁县竹业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如下。(1)广宁县竹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产业:竹林培育和经营业、竹纸浆和造纸业、传统竹制品加工业、竹木复合制品加工业、竹文化旅游和林下饲养业。其中传统竹制品加工业,尤其是息竹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全县7.2万hm2的竹林中,青皮竹和茶秆竹所占分别为73.2%和19.0%。全县61.9%的商品竹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总体上这些竹林处于粗放经营状态。青皮竹的利用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3)综合调查资料发现,息竹产业是广宁竹业的龙头产业,其产值约占竹业总产值的70%多。出乎意料地,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成为收益最大的经营模式(不计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但资源浪费也很严重。(4)竹木复合制品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曾经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已经开始出现差异化发展的倾向。(5)纸浆和造纸业对广宁竹资源依赖正在减少,对促进竹资源培育的作用正在减弱,且大力发展桉树丰产林还有给竹产业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6)竹文化旅游业正在兴起,但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规划,不仅缺乏个案的规划也缺乏全县的统一规划。(7)基于竹资源的动物养殖业刚刚起步,但已初现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对竹资源合理利用的促进作用,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给予扶持。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解决息竹产业企业规模小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建立大型的股份制联合企业是个可考虑的选择,可以较少资源的浪费,至于会面临失业率上升的风险,这需要政府的勇气和适当的干预,引导离开加工业的农民回到山上,加强竹林的管理,提高竹林生产力,且实现息竹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同时,加强对竹文化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协调,是广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苏建兰[8](2011)在《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作为高经济价值珍稀野生食用菌,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濒危物种,是世界性稀缺濒危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松茸资源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包括松茸在内的林下资源产权,有效激励了经营主体,林业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则为松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松茸产业获得较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集体林改后更为分散的经营主体如何实现规模化?如何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产业链内各经营主体有效协作?如何避免高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资源掠夺性利用?如何在保护性开发利用下实现松茸资源及其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如何摸索可持续的松茸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林区农民增收和脱贫,形成地域性特色产业聚群?上述系列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重大课题,其结果不仅关系到松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还可为集体林改后的非木材林产品开发利用探索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双重目标。本文以云南松茸产业链为切入点,具体内容如下:1、宏观诠释松茸世界分布、生长环境及其功能特性的基础上,梳理了云南松茸产业发展沿革,分析了云南松茸产业内在和外在比较优势。2、基于云南松茸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主体现状,阐释了松茸培育、管护、采集、加工、保鲜、包装、物流和销售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3、概括云南松茸产业链运行中所涉及的经济学问题,从生产要素禀赋、关键行为主体决策特征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角度剖析了产业链所存问题缘由,并为未来产业化经营指明了方向。4、分析了生产者、消费者特征和市场前景,对未来十年松茸供需变化进行了预测。5、借鉴国外农产品产业链运行的先进经验,分析云南松茸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确立了产业链优化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优化举措和实现机制。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以产业链、微观经济学和社区林业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国际贸易和管理学知识,基于规范和实证分析,运用生产要素禀赋、供需模型和弹性特征、市场失灵及纠正等分析方法,借助SPSS统计工具对云南松茸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展开了研究。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松茸产业链主体包括农户、中间商、厂商和经销商,主要涉及松茸人工促繁和采集、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环节,各环节功能主体之间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相互竞争、相互联系。云南松茸产业链覆盖面相对广,物流路径复杂,受环境影响大,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下,其发展动力来自各功能主体对利润的追逐和对最终消费者需求的满足2、云南松茸产业链较短,价值未能够充分体现,是资源主导型产业链。违背松茸资源生长规律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松茸处于濒危状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山区农民收入下降等,以可持续理念发展云南松茸产业链是历史必然选择。3、以日本为主的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已经通过立法、标准和监管体系规范松茸产品供给行为,产业链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手段先进,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供给质量有保障。我国政府制定了松茸相关的政策、法律,标准体系也初步形成,但由于技术制约、组织化程度低等使中国松茸产品在出口中频发质量问题,削弱了中国松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故构建适宜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促进中国松茸有效供给的发展趋势。(4)云南松茸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松茸产品(质量)供给能力和消费者需求。在云南松茸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且随着消费质量转变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松茸产品(质量)供给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然而,松茸产品(质量)供给主体——农民,因分散且规模小、素质相对低下、市场驾驭能力欠缺等因素成为产品(质量)供给的瓶颈。产业化经营能够通过“企业集团+松茸园区+农协+农户”把众多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供给。不仅如此,公司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还能够把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技术、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延伸产业链。本文的研究结论透视出云南松茸产业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且缺乏较强竞争力,产业链中各利益主体皆未能够从中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建议要依靠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力量,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振兴计划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大松茸产业化经营,并通过促进产地农民积极参与、政府科学规划,大力推动和协调、建立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合作组织体系、强化产业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建立云南松茸产业的融投资体系、加大松茸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健全松茸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来实现产业化经营。
徐艳琴,赖学文,胡生福,刘勇,刘庆华,葛菲[9](2010)在《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和统计,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320种,隶属于219属82科,含药用野菜种类最丰富的科为菊科(41种),其次为唇形科(33种)和豆科(23种),含10种以上的科有壳斗科(12种)、蔷薇科(12种)和百合科(11种)。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保护区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同时,本文对赣江源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搞好综合开发、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徐艳琴,刘勇,胡生福,赖学文,刘庆华,葛菲[10](2010)在《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统计得知:该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320种,隶属于219属82科。含药用野菜种类最丰富的科为菊科(41种),其次为唇形科(33种)和豆科(23种),含10种以上的科有壳斗科(12种)、蔷薇科(12种)和百合科(11种),构成该区药用野菜的优势类群。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保护区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同时,笔者对赣江源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搞好综合开发、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的对策。
二、竹笋简易加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竹笋简易加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盐分含量对南荻笋腌制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南荻笋样品的预处理 |
1.3.2 南荻笋的腌制 |
1.3.3 南荻笋p H与总酸的测定 |
1.3.4 南荻笋水分、可溶性糖、蛋白质的测定 |
1.3.5 南荻笋亚硝酸盐测定 |
1.3.6 南荻笋感官评价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2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水分含量的变化 |
2.3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p H的变化 |
2.4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5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总酸含量的变化 |
2.6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2.7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感官品质的影响 |
2.8 不同盐分处理条件下腌制期南荻笋菌落总数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4)安徽省休宁县竹产业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竹产业发展和竹产品市场变化情况 |
2 竹产业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竹园管理原始粗放 |
2.2 经营产品传统单一 |
2.3 市场开发深度不足 |
2.4 管理政策教条死板 |
3 促进竹产业增收的对策 |
3.1 借鉴营茶模式,全面提升营竹水平 |
3.2 转变经营理念,狠抓前沿技术推广 |
3.3 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竹海旅游 |
3.4 创新营销扶持,不断壮大竹笋市场 |
3.5 优化政策管理,让营商者轻松上阵 |
3.5.1 适度放宽用地审批 |
3.5.2 科学界定污染排放 |
3.5.3 灵活野外用火管理 |
(5)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资源与环境危机突出 |
1.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城市病” |
1.1.3 社会新需求促进农村产业转型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农业公园研究概述 |
1.3.1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
1.3.2 农业公园研究进展 |
1.3.3 我国农村休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4 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公园关联性分析 |
1.3.5 其他规划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农业项目现状调研 |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2.2.1 园区的基本情况 |
2.2.2 游客的基本情况 |
2.3 调查样本典型特征分析 |
2.3.1 景观风貌呈现 |
2.3.2 乡土文化表达 |
2.3.3 项目产业特色 |
2.3.4 生态安全分析 |
2.3.5 园区功能布局 |
2.3.6 综合配套服务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理论与方法 |
3.1 农业公园的内涵和资源分类 |
3.1.1 农业公园的概念和内涵 |
3.1.2 农业、休闲农业、公园与农业公园 |
3.1.3 农业公园景观资源及开发建设分类 |
3.1.4 农业公园规划及生产实施技术手段 |
3.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发展战略 |
3.2.1 农业生产为本:物质基础及产业环境 |
3.2.2 形态丰富多样:美丽乡村景观建设 |
3.2.3 农耕文化为魂:记忆和乡愁的承载 |
3.2.4 功能叠加拓展:农业与公园功能衍生 |
3.2.5 产业融合创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 |
3.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创新规划模式 |
3.3.1 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 |
3.3.2 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 |
3.3.3 案例分析——以金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为例 |
3.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产业规划体系 |
3.4.1 农业公园产业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3.4.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调查与分析 |
3.4.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项目策划体系 |
3.4.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基础配套体系 |
3.4.5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后评价 |
第四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长沙市莲花现代农业公园规划 |
4.1 莲花现代农业公园规划的特色与理念 |
4.1.1 规划流程特色 |
4.1.2 项目规划理念 |
4.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前期论证体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
4.2.1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4.2.2 生态资源与现场调查 |
4.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项目策划体系:景观多样与产业融合 |
4.3.1 规划目标 |
4.3.2 项目布局 |
4.3.3 产业发展 |
4.3.4 效益分析 |
4.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产业配套体系: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 |
4.4.1 农业生产规划 |
4.4.2 旅游产业规划 |
4.4.3 景观风貌控制 |
4.4.4 植物景观规划 |
4.4.5 场地竖向规划 |
4.4.6 交通游线规划 |
4.4.7 土地利用规划 |
4.4.8 生态保护规划 |
4.4.9 其他配套建设 |
4.5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规划后评价体系:复合生态系统优化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讨论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2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林改背景下潜山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潜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林业发展现状 |
2 存在的问题 |
2.1 林业投入严重不足 |
2.2 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
2.3 林业科技服务基础条件差 |
2.4 林业结构及林改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
3 发展对策 |
3.1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
3.2 发展森林旅游业 |
3.3 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及商品林基地 |
3.4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
3.5 建设森林保护体系及林业服务体系 |
3.6 进一步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7)广东省广宁县竹业产业价值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
1.2.1 近 20 年来产业价值链分析的研究进展 |
1.2.2 世界竹业价值链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重点解决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经费来源和条件保证 |
第二章 产业价值链理论基础 |
2.1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1.1 产业的划分、定义和含义 |
2.1.2 价值链的几个主要概念 |
2.2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 |
2.3 产业价值链的特征 |
第三章 广宁县竹业产业发展现状 |
3.1 广宁县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河流 |
3.1.2 自然状况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2 竹子资源现状 |
3.2.1 竹子分布与产量 |
3.2.2 竹种与用途 |
3.3 广宁竹业概况 |
3.3.1 广宁竹业历史 |
3.3.2 广宁竹业发展现状 |
第四章 广宁竹业的产业价值链案例分析 |
4.1 竹林经营产业价值链 |
4.2 息竹(香棒)加工的产业价值链 |
4.2.1 家庭作坊的方香棒加工 |
4.2.2 息竹合作社方香棒深加工产业价值链 |
4.2.3 工厂化息竹(圆香棒)加工产业价值链 |
4.3 竹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价值链 |
4.4 以竹炭加工为主的产业价值链 |
4.5 木竹纸浆制造业价值链 |
4.6 神纸(土纸)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 |
4.7 竹木制品加工业的产业价值链 |
4.8 竹文化旅游产业价值链 |
4.9 竹鼠养殖业价值链 |
4.10 广宁竹业产业价值链管理中参与者的角色和作用分析 |
4.11 小结 |
第五章 广宁竹业调整的措施与建议 |
5.1 广宁竹业调整的主要措施 |
5.2 广宁竹业调整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中文摘要 |
(8)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松茸 |
2.1.2 产业链 |
2.1.3 松茸产业链 |
2.2 主要研究范畴 |
2.2.1 产业链理论 |
2.2.2 微观经济学理论 |
2.2.3 社区林业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2.3.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2.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
3 松茸的世界分布、生长环境及其价值体系 |
3.1 松茸的世界分布 |
3.1.1 松茸的地域性分布 |
3.1.2 松茸的种群性分布 |
3.2 松茸的生长环境 |
3.2.1 共生植被 |
3.2.2 土壤、地质和地形 |
3.2.3 海拔 |
3.2.4 气候 |
3.3 松茸的价值体系 |
3.3.1 松茸的营养价值 |
3.3.2 松茸的药用价值 |
3.3.3 松茸的生态价值 |
3.3.4 松茸的香味和鲜味价值 |
3.3.5 松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4 云南松茸产业发展沿革和比较优势分析 |
4.1 云南松茸产业发展沿革 |
4.1.1 云南松茸产业形成阶段 |
4.1.2 云南松茸产业发展阶段 |
4.2 云南松茸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4.2.1 云南松茸产业的内在优势 |
4.2.2 云南松茸产业的外在优势 |
5 云南松茸产业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云南松茸产业链的构造 |
5.1.1 云南松茸产业链构造图 |
5.1.2 云南松茸产业链的特点 |
5.2 云南松茸产业链运行状况分析 |
5.2.1 云南松茸产业链上游(农民)现状和存在问题 |
5.2.2 云南松茸产业链中游(中间商)现状和存在问题 |
5.2.3 云南松茸产业链下游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6 云南松茸产业链运行所涉及的经济学问题分析 |
6.1 生产要素禀赋问题 |
6.1.1 土地资源 |
6.1.2 劳动力资源 |
6.1.3 资金 |
6.1.4 技术 |
6.1.5 基础设施 |
6.2 产业链内各行为主体决策行为特征分析 |
6.2.1 基于投资意愿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特征 |
6.2.2 基于效益成本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特征 |
6.2.3 基于市场势力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特征 |
6.3 市场失灵问题 |
6.3.1 资源产权导致的市场失灵 |
6.3.2 质量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
6.4 政府干预问题 |
6.4.1 政府干预举措与理论分析 |
6.4.2 国内政府干预对云南松茸产业链内各主体的影响 |
6.4.3 国外政府政策干预引发的松茸贸易壁垒问题 |
7 云南松茸供给需求特征分析和经济学预测 |
7.1 松茸供给特征和供给潜力预测 |
7.1.1 松茸供给及其弹性分析 |
7.1.2 松茸供给特征分析 |
7.1.3 松茸供给潜力预测分析 |
7.2 松茸需求特征和需求前景预测 |
7.2.1 松茸需求及其弹性分析 |
7.2.2 云南松茸需求条件分析 |
7.2.3 云南松茸需求前景预测 |
8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对策 |
8.1 云南松茸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
8.2 国外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启示 |
8.2.1 美国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
8.2.2 荷兰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
8.2.3 日本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
8.2.4 巴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
8.3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对策 |
8.3.1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目标 |
8.3.2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原则 |
8.3.3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内容 |
8.3.4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举措 |
8.3.5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的实现机制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和建议 |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实地调查总体说明 |
附录二:调查样本区简介 |
附录三: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四:中间收购商调查问卷 |
附录五:企业调查问卷 |
(10)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概况 |
2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概况 |
2.1 蕨菜类 |
2.2 叶菜类 |
2.3 根茎类 |
2.4 花菜类 |
2.5 果菜类 |
2.6 竹笋类 |
3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药用野菜 |
3.1 蕨菜 |
3.2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
3.3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licum Hand.-Mazz.) |
3.4 鼠麴草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
3.5 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
3.6 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inn.) |
3.7 香椿[Tonna sinensis (A. Juss.) Roem.] |
3.8 毛竹笋 |
3.9 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 Schottky] |
4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1 开发利用率低, 开发不均衡 |
4.2 开发产品单一, 市场影响力较小 |
4.3 精深加工开发不足, 缺乏市场竞争力 |
5 药用野菜开发利用的对策 |
5.1 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药用野菜资源的合理开发 |
5.2 加强药用野菜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 |
5.3 促进药用野菜的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 |
四、竹笋简易加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盐分含量对南荻笋腌制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J]. 韩晓磊,梁珏钦,方志辉,王龙泉,吕慧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20)
- [2]黄花菜豆腐凝胶与力学特性对其加工工艺影响研究[D]. 魏亚儒. 宁夏大学, 2021
- [3]洞庭湖地区南荻笋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安全性分析[D]. 黄洁.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4]安徽省休宁县竹产业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周燕.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2)
- [5]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D]. 唐桂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6]林改背景下潜山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操龙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1)
- [7]广东省广宁县竹业产业价值链分析[D]. 李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2)
- [8]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 苏建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9]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研究[A]. 徐艳琴,赖学文,胡生福,刘勇,刘庆华,葛菲. 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10]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J]. 徐艳琴,刘勇,胡生福,赖学文,刘庆华,葛菲.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