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颈癌与阴道流血(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欣,郜意,康玉,徐丛剑[1](2022)在《人工智能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 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 其深入服务医疗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助力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刻不容缓。本研究汇总近1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 总结AI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列举出27项代表研究(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性癌各9项), 发现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 主要通过深度学习的多种算法将阴道镜图像、子宫颈细胞学图像、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超声图像进行定位、分割, 从而指导疾病的预测和诊疗。AI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巨大, 可以更加准确地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帮助, 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
赵宁宁,任伟,崔保霞,杨兴升,刘海英[2](2021)在《妊娠合并子宫颈癌37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探讨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终止妊娠方式、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早孕期患者5例确诊后即选择终止妊娠,并开始肿瘤治疗;中孕期患者6例中除1例外均一经诊断即选择放弃妊娠,行子宫颈癌治疗;晚孕期的6例在确诊后即选择行剖宫产分娩,共分娩6例新生儿,存活5例,死亡1例。3例患者剖宫产娩出新生儿后行肿瘤根治术。分娩后6个月内确诊患者共20例,其中剖宫产12例,经阴道分娩7例,引产1例(胎儿畸形)。37例患者中25例无瘤生存,12例疾病进展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预后取决于临床分期及诊治时间,预后差的患者多数发现时期别晚,故应强调孕前与妊娠期的子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石雪金,彭祥菊,张璐[3](2021)在《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高级别异常结果在阴道镜拟诊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高级别异常结果在阴道镜拟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诊断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倾向于高度病变(ASC-H)和以上患者,以其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阴道镜联合TCT高级别异常检查与阴道镜的诊断结果 ;阴道镜联合TCT高级别异常与单独TCT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阳性的检出率。结果阴道镜联合TCT高级别异常检查对CIN2、CIN3、子宫颈癌、原位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33%、95.00%、100.00%、100.00%,均高于单独阴道镜的88.33%、65.00%、66.67%、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联合TCT高级别异常检查对CIN2阳性检出率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镜拟诊中,TCT高级别异常结果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高级别异常诊断效果,可以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4](2021)在《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阴道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国内外均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故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阴道鳞癌和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或绝经后妇女。近年来由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增多,年轻的阴道鳞癌患者也在逐渐增多。腺癌好发于青春期,内胚窦瘤和葡萄状肉瘤则好发于婴幼儿。继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多来自相邻器官恶性肿瘤的直接蔓延、浸润以及淋巴转移,来自远隔器官的血行转移较少[1-2]。
刘柳[5](2021)在《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20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了解预后及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Student’s t-test),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非参数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病例年龄范围:27-70岁,平均年龄46.72±9.15岁。高发年龄范围:40-46岁,较我国2015年癌症普查数据,患者偏年轻化;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首发症状、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手术时长、术后辅助治疗、复发及生存情况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出血量:开腹组平均值为586.4±451.7ml,腹腔镜组平均值为220±147.9ml。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较腹腔镜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术后情况:1)术后排气时间:本研究纳入病例术后排气时间范围为1-5天,开腹组平均3.1±0.8天,腹腔镜组2.4±0.8天;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较腹腔镜组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术后住院时长:本研究纳入病例术后住院时长范围为5-54天,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3.8±6.9天;开腹组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4.4±5.8天,腹腔镜组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1.9±9.4天;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长较腹腔镜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本研究纳入病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泌尿系损伤12例,血栓形成7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12例,阴道残端愈合不良2例,贫血23例,另发生多种并发症6例;其中开腹组56例(90.3%),腹腔镜组6例(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生存情况:5年总体生存(OS)率为94.1%,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89.8%;开腹组5年OS率为93.6%,5年DFS率为89.1%;腹腔镜组5年OS率为95.9%,5年DFS率为91.8%;两组比较5年OS率及5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院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为40-46岁,有年轻化趋势。2.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长短,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3.本院早期宫颈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高达90%以上,开腹组与腹腔镜组5年生存率无显着差异。
张超飞[6](2021)在《2011-2020年延安市两所三甲医院宫颈癌住院患者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2011-2020年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病例资料的分析,了解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构成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延安市宫颈癌的宣传教育、早期筛查、预防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病案浏览器检索宫颈恶性肿瘤(C53),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及延安市人民医院两院所有新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1241例宫颈癌患者被纳入此研究。回顾性分析新发宫颈癌患者基本特征、延安市各县区发病人数、住院患者发展变化、临床病理资料及宫颈癌筛查等病例资料,所有收集的数据经EXCEL编码整理后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延安市宫颈癌患者以农民为主,占84.69%,孕产次以≥3次为主,就诊原因中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占51.81%,就诊原因在绝经状况比较中,阴道不规则流血占72.53%,成为绝经后妇女就诊的主要原因;阴道接触性出血占40.81%,成为未绝经妇女主要就诊原因。2.2011-2020年延安市两所三甲医院收治各县区新发宫颈癌的患者中,前5位依次为:宝塔区,254例,占20.5%,安塞区170例,占13.7%,子长市147例,占11.8%,志丹县137例,占11.0%,宜川县95例,占7.7%。3.10年内新发宫颈癌住院患者平均每年增长10.38%,宫颈癌住院患者人数随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4.1241例患者中最小发病年龄22岁,最大年龄93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1±17岁,40-49岁为发病高峰组,平均发病年龄从2011-2012年的49±16岁上升至2019-2020年的52±17岁,年龄段60-69岁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总体呈上升趋势。5.宫颈癌分期,FIGO II期除2015-2016年外,余排名均为第一位;FIGO I期排名第二位。宫颈癌FIGO I期患者构成比由2011-2012年34.9%增加到2019-2020年的44.2%,FIGO II期患者构成比由2011-2012年40.2%增加到2019-2020年46.3%,提示FIGO I期及II期患者有逐年增长趋势;FIGO III期及IV期患者构成比由2011-2012年23.0%降低到2019-2020年7.6%,提示FIGO III期及IV期患者有逐年降低趋势。6.宫颈癌病理类型,鳞癌排名第一位,但从2011-2012年的98.6%下降到2019-2020年89.1%;而腺癌从2011-2012年1.0%上升到2019-2020年的6.8%,其他类型从2011-2012年的0.4%上升到2019-2020年的4.1%。总体鳞癌呈下降趋势而腺癌及其他类型呈上升趋势。7.不同时期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顺位排名,分别为中分化、高分化、低分化。中分化从2011-2012年的51.7%降低到2019-2020年的44.2%,而低分化从2011-2012年的21.5%上升到2019-2020年的25.7%,高分化整体呈上升趋势。8.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不同临床分期比较中P<0.05,其中FIGOⅠ期体检组较症状就诊组高(78.79%vs59.52%),FIGOⅡ期症状就诊组较体检就诊组高(38.89%vs20.20%);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不同分化程度中比较P<0.05,高分化在体检就诊组较症状就诊组高(61.62%vs20.83%),而中分化(52.18%vs32.32%)及低分化(26.99%vs6.06%)在症状就诊组较体检就诊组高;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肌层浸润程度比较P<0.05,浅肌层浸润在体检就诊组明显高于症状就诊组(82.83%vs46.63%),而深肌层与全层在症状就诊组明显高于体检就诊组(40.28%vs15.15%)、(13.09%vs2.02%);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淋巴结转移比较P<0.05,体检就诊组中无淋巴结转移,而症状就诊组淋巴结转移104人,占(20.63%)。余病理类型及脉管癌栓在不同就诊原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241例宫颈癌患者,281例患者于确诊前均行HPV及TCT检查,两者均为阳性有186例,占66.19%,均为阴性有12例,占4.27%,两者中任一为阳性共有269例,占95.73%。10.1241例宫颈癌患者,395例于宫颈癌确诊前行HPV检查,检测率31.83%,其中HPV阴性31例,占7.85%;HPV阳性364例,占92.15%,HPV16型共245例,占67.31%,为感染的主要类型,HPV阳性率在三种临床病理类型中(SCC、AC及其他类型)分别为93.03%、63.64%、90.90%,P<0.05。行两两比较时,HPV阳性检出率SCC高于AC(P<0.0167)。11.1241例宫颈癌患者,447例于确诊前行TCT检查,检测率36.02%,其中TCT阴性有141人,占31.54%;TCT阳性306例,占68.46%,不同临床病理类型(SCC、AC及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延安市宫颈癌发病年龄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龄段60-69岁上升明显,建议在“两癌”普查中适当提高宫颈癌筛查年龄,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及早干预;2.延安市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上升,需继续加强宫颈癌宣教及普查强度,建议将绝经后妇女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未绝经期妇女阴道接触性出血,作为本地区宫颈癌宣传教育的一方面。3.延安市宫颈腺癌有逐年上升趋势,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宫颈腺癌筛查的关注。
尹俊杨[7](2021)在《腹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不同示踪剂(亚甲蓝、吲哚箐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及纳米炭混悬液(Carbon Nano))采用宫颈3点和9点注射的方式(子宫颈癌采用浅注射和子宫内膜癌采用深浅注射)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进行前哨淋巴结绘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证实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肿瘤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能否替代传统的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为妇科恶性肿瘤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方式的实施提供数据;探讨影响SLN检出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2018年01月至2020年09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99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术前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手术入路均选择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卵巢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随机选择一种示踪剂进行SLN绘图,按使用示踪剂的不同分为亚甲蓝组、ICG组和纳米炭组。术中将示踪剂于宫颈3点和9点位置进行注射(子宫颈癌选择浅注射和子宫内膜癌则为深浅结合注射),剂量均为2ml,将显影的SLN取活检单独送检。病理结果以术后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为准。记录切除的总淋巴结数目,前哨淋巴结的数目、位置、显影时间及病理结果,通过分析前哨淋巴结的显影率、敏感性、假阴性率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来明确前哨淋巴结对腹膜后淋巴结肿瘤转移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同时对影响SLN检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99例患者中,共有168例患者至少检出一枚SLN,总检出率84.4%,其中单侧检出率54.2%,双侧检出率45.8%,共切除SLN数567枚,平均每例患者切除数为2.9枚。纳米炭组和ICG组的SLN检出率(95.7%和95.5%)均比亚甲蓝组(75.0%)高,且纳米炭组和ICG组的SLN检出个数(3.0(2.0,4.0)和4.0(3.0,6.0))也较亚甲蓝组多(2.5(1.0,4.0))。SLN的显影时间范围为1~9.5分钟,平均5.5分钟,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子宫颈癌症和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8%(4/84)和7.0%(8/115)。灵敏度为83.3%(10/12),特异性84.0%(157/187),准确性99.4%(167/168),假阴性率8.3%(1/12),阴性预测值为99.4%(157/158),阳性预测值100%(10/10)。髂外SLN检出率为50.4%(286/567)、髂内18.9%(107/567)、闭孔25.4%(144/567),另外髂总和宫旁检出率分别为4.2%(24/567)和1.1%(6/567)。SLN的检出与患者体质指数、绝经状态、病种、原发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相关性不大(P>0.05)。结论:(1)SLNB在早期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且阴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2)ICG及纳米炭示踪法均比亚甲蓝示踪法对SLN的检出率高,并且对SLN的检出个数也较亚甲蓝多。(3)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SLN最常分布于髂外区域,其次是闭孔和髂内区域。(4)SLN的检出与患者体质指数、绝经状态、病种、原发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相关性不大。
张赫[8](2021)在《400名居民关于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一般人群关于HPV及其疫苗的认知和意愿及行为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一般人群对于HPV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以期为我们制定行之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疫苗接种率、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4月-2020年12月通过线上招募及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18-45岁年龄段的居民关于HPV及疫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问卷400份,应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Python 3.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于了解调查人群“是否听说过HPV”和“是否听说过HPV疫苗”以及“HPV疫苗的接种行为”等一般情况用百分比或构成比来表示。HPV和HPV疫苗的认知用知识评分进行评估,总的知识得分利用中位数3分将其分为“低”和“高”两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接种疫苗的意愿以5分李克特选项进行评估。卡方检验用于建立与HPV及其疫苗的认知以及疫苗接种意愿有关因素的关联,P<0.05时有意义。Logistic回归用于确定与HPV疫苗认知有关的因素。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统计显着性通过α值为0.05的双尾检验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0名研究对象,其中199名来自线上渠道,201名来自线下渠道,154名来自乡村,246名来自城镇。其中女性320名平均年龄为32.12±7.89岁,男性80名,平均年龄为31.85±7.99岁。1.在全部受访人群中,有23.5%的受访者听说过HPV;调查方式、性别、居住地、学历水平、职业、家庭月收入以及是否曾进行过HPV检测等因素在是否听过HPV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线下填写纸质问卷的受访者比线上填写电子问卷的受访者更可能听说过HPV(OR=0.444,95%CI:0.253-0.780,P=0.005);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更可能听说过HPV(OR=3.618,95%CI:1.365-9.591,P=0.010)。2.在听说过HPV的受访者中,人们的HPV知识评分平均分数为3.80(S=2.83),中位数为3分;性别、职业、是否进行HPV检测、是否进行过宫颈涂片检测与是否有过性生活等因素在HPV感染的认知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做过HPV检测的受访者比没做过检测的受访者认知评分更高(OR=3.321,95%CI:1.001-1.011,P=0.049)。3.有22%的受访者听说过HPV疫苗,调查方式、性别、学历水平、职业、家庭月收入以及是否进行HPV检测等因素在是否听说过HPV疫苗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线下填写问卷的受试者比线上填写电子问卷的受试者更有可能听说过HPV疫苗(OR=0.446,95%CI:0.254-0.786,P=0.005),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试者更可能听说过HPV疫苗(OR=0.176,95%CI:0.068-0.455,P<0.001)。4.在听说过HPV疫苗的受访者中,关于HPV疫苗知识评分的均数为2.97(S=1.708),中位数为3分,调查方式、居住地以及是否进行HPV检测等因素在400名受访者中显示出在HPV疫苗认知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线上填写问卷的受访者比线下填写问卷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评分更高(OR=7.067,95%CI:2.081-23.999,P=0.002),在城镇居住的受访者比在农村居住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评分更高(OR=4.963,95%CI:1.448-17.011,P=0.011)。5.调查方式、性别、居住地、是否进行HPV检测、性取向、是否听说过HPV以及是否听说过HPV疫苗等因素在没有接种疫苗的受访者接种意愿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上填写问卷的受访者、女性受访者、在城镇居住的受访者、进行过HPV检测的受访者以及未听过HPV和HPV疫苗的受访者接种疫苗的意愿更低(P<0.05),而性取向为异性的受访者有更高的接种意愿。6.在400名受访者中只有2.2%的人接种过HPV疫苗;受访者中有168人有18岁以下的子女,其中97人有儿子,84人有女儿,大多数只有一个子女。在84名有女儿的受访者中,没有人为女儿接种过HPV疫苗;在97名有儿子的受访者中,2人为儿子接种过HPV疫苗。结论:1.普通居民关于HPV的认知水平较低:在线下填写纸质问卷的受访者与男性受访者更可能听说过HPV;做过HPV检测的受访者认知评分更高,在女性受访者中,做过宫颈涂片检查的受访者对HPV的了解可能更多。2.普通居民关于HPV疫苗的认知水平较低:线下填写问卷的受访者或男性受访者更可能听说过HPV疫苗;在线上填写问卷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评分更高,在城镇居住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评分更高。3.在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受访者中表示“可能愿意”或“肯定愿意”接种的人占大多数;线上填写问卷的受访者、女性受访者、在城镇居住的受访者、进行过HPV检测的受访者以及没听过HPV和HPV疫苗的受访者接种疫苗的意愿更低,而性取向为异性的受访者有更高的接种意愿。4.在调查人群中疫苗的接种率以及为子女接种疫苗的接种率均较低。
胡文强[9](2021)在《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探讨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宫颈筛查的难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为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预防、筛查、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提供丰富临床资料。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住院宫颈病变患者1040例,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将≥45岁的519例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岁的521例年轻宫颈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对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筛查特点,分析HPV感染状况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查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变化状况,探讨中老年女性不同级别宫颈病变适宜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1.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1)在104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中老年组宫颈LSIL占比11.8%、宫颈HSIL占比54.5%、宫颈癌占比33.7%,而年轻组占比分别是5.8%、78.9%、15.4%。两组比较,P<0.05,宫颈病变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2)宫颈LSIL患者平均年龄47.45±11.43岁,年龄中位数49岁;宫颈HSIL患者平均年龄41.78±10.98岁,年龄中位数41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8.75±10.93岁,年龄中位数50岁。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宫颈HSIL,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主要集中于中老年女性,而宫颈HSIL则主要集中于年轻女性,入院治疗的宫颈LSIL主要为中老年女性。2.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1)中老年宫颈病变肥胖患者占比66%(159/241例),其中32.70%(52/159例)为宫颈癌,47.80%(76/159例)为宫颈HSIL,两者合计达80.5%,而在年轻宫颈病变肥胖患者,71.95%(59/82例)为宫颈HSIL,19.51%(16/82例)为宫颈癌,两组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女性生殖激素FSH、LH、E2的水平无相关性。(3)随分娩次数的增加,宫颈癌患者在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的构成比率也随之升高,P<0.05;生育组,宫颈恶性肿瘤占比比较显着,为25.5%,未生育组,宫颈HSIL最显着,为76.7%,P<0.05,有统计学差异。3.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状况(1)在1040例的宫颈病变患者中,1020例进行HPV检测,HPV感染率达到88.04%(898/1020例)。年轻组HPV感染率89.29%(459/514例),中老年组HPV感染率87.74%(444/506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年轻组宫颈LSIL的HPV感染率83.33%(25/30例),宫颈HSIL的HPV感染率88.64%(359/405例),宫颈癌的HPV感染率88.60%(70/79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中老年组宫颈LSIL的HPV感染率70.49%(43/61例),宫颈HSIL的HPV感染率87.18%(245/281例),宫颈癌的HPV感染率95.12%(156/164例),P<0.05,有统计学差异。(2)中老年与年轻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HPV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比为73.8%,混合型感染占比为26.2%。在HPV单一型感染中,HPV16型是最常见感染亚型,其次HPV58型;HPV18型排在第5位。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宫颈癌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和HPV18型,HPV58型排在第3位,而宫颈HSIL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型和HPV58型,宫颈LSIL中以混合型感染最常见,P<0.05。HPV-HC2的检测,结果显示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143,P<0.05。(3)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宫颈LSIL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率为48.78%,宫颈HSIL为69.71%,宫颈癌高达82.8%,P<0.05,说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细胞学阳性率升高。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LSIL细胞学阳性率为48.1%,宫颈HSIL为72.3%,宫颈癌高达83.2%,P<0.05。(4)宫颈病变的阴道镜检查显示,宫颈癌患者III型转化区占50.60%,而宫颈LSIL和宫颈HSILⅡ型转化区分别占40.91%、36.99%,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轻宫颈病变患者,II型转化区中宫颈HSIL的占比最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虽然中老年宫颈病患者,Ⅲ型的转化区中宫颈癌的占比较高,但是P>0.05,无统计学差异。4.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1)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发生异常分泌物比率(61.5%)显着高于年轻组患者(34.38%),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中,血性分泌物高达76.42%,P<0.05。宫颈癌患者发生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比率(51.39%)显着高于宫颈LSIL(24.44%)和宫颈HSIL(19.02%),P<0.05;宫颈癌发生血性分泌物比率最高,而宫颈HSIL发生黄色分泌物比率最高,P<0.05。(2)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中发生异常阴道流血者比率为40.7%(211/519例),其中宫颈LSIL为24.56%,宫颈HSIL为17.67%,宫颈癌为74.86%。中老年组宫颈癌及宫颈HSIL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发生比率高达92.5%,高于年轻组85.9%。宫颈癌患者发生异常阴道流血的比率显着高于LSIL和HSIL,P<0.05。(3)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宫颈癌最常见的是宫颈触及易出血和菜花样肿物,宫颈LSIL和HSIL最常见的是宫颈肥大。(4)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彩超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高达75%。各年龄组不同宫颈病变的阴道彩超检查的阳性比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老年宫颈病变超声诊断阳性组,宫颈癌的比率达71.3%,而年轻宫颈病变超声诊断阳性组,宫颈HSIL比率达52.54%。5.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1)中老年组31.5%的宫颈LSIL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而年轻组69.6%的宫颈LSIL则选择宫颈LEEP术,无全子宫切除患者,P<0.05。中老年组45.8%的宫颈HSIL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明显高于年轻组3.5%,同时46.6%的宫颈HSIL患者选择宫颈冷刀锥切术,明显低于年轻组85.8%,P<0.05,中老年LSIL和HSIL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较年轻患者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中老年女性与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更多采用单纯根治术,但中老年女性术后放化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年轻女性,P<0.001,中老年宫颈癌患者治疗方式较年轻患者有统计学差异。(3)宫颈病变存在术前和术后病理诊断不一致现象,各年龄组宫颈HSIL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改变有统计学差异,中老年组术后病理升级的比例高于年轻组,P<0.05。同时宫颈HSIL患者中存在“宫颈管有病灶”现象,中老年组高于年轻组,P<0.05。这影响了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模式。结论:1.宫颈病变患病比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老年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组,宫颈病变的程度可能受分娩的影响。宫颈HSIL多发生在相对年轻女性。2.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因无HPV疫苗一级保护仍存在高比率的HPV感染,HPV16/18型及HPV58等持续感染仍然是高危因素。HPV联合细胞检测尤为重要。3.中老年女性宫颈III型转化区罹患宫颈疾病风险较大;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4.要适时、适宜治疗中老年女性的持续宫颈LSIL,可能会及早终止宫颈癌的病程发展。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宜选择多种综合恰当的治疗模式。
王雨涵[10](2021)在《Ⅰa-Ⅱa期手术的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病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收集我院60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特征。探讨宫颈腺癌及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在临床诊疗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20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首次接受治疗、经过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癌或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临床分期为Ⅰa-Ⅱa期(FIGO 2009),其中宫颈鳞癌患者529例,宫颈腺癌患者79例,并依据FIGO 2018重新进行分期。采用SPSS 26.0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预后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宫颈癌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48.39±9.5岁,总体年龄分布在21-76岁。宫颈鳞癌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48.47±9.6岁,宫颈腺癌患者平均确诊年龄47.89±9.2岁。两组患者在中位确诊年龄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2009年FIGO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宫颈癌总体Ia1期29例,Ia2期5例;Ib1期298例,Ib2期77例;IIa1期82例,IIa2期117例。根据2018年FIGO进行临床分期,宫颈癌总体Ia1期29例,Ia2期5例;Ib1期103例,Ib2期169例,Ib3期53例;IIa1期54例,IIa2期77例;IIIc1p期114例,IIIc2p期4例。2.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或腰痛、阴道排液、无明显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宫颈肉眼观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组的术前与术后病理有差异者多于宫颈鳞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在肿瘤直径和病理分化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阳性的患者中,宫颈鳞癌组患者的阳性率为95.3%(428/449),宫颈腺癌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9.7%(51/64),二者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在所有TCT阳性患者中,宫颈鳞癌组患者TCT阳性率为89.0%(105/118),宫颈腺癌组患者为48.8%(21/43),二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4.宫颈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9.4%、91.6%、85.8%。宫颈腺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6.2%、77.0%,宫颈鳞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9.3%、91.7%、86.4%,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 Rank比较),Ⅰa-Ⅱa期鳞癌与腺癌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FIGO 2009)及临床分期(FIGO 2018)、脉管浸润、神经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FIGO 2018)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6.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FIGO 2009)、临床分期(FIGO 2018)、神经浸润是宫颈鳞癌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临床分期(FIGO 2018)是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7.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临床分期(FIGO 2018)、脉管浸润是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肿瘤直径及脉管浸润是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1.宫颈癌患者的确诊年龄主要集中在42-55岁,宫颈鳞癌与腺癌组患者的确诊年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及阴道排液,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宫颈肉眼观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组的术前与术后病理不一致者高于宫颈鳞癌组,术前应加强对宫颈腺癌的鉴别诊断。3.在宫颈癌整体中,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5.8%,宫颈腺癌组5年生存率为77.0%,宫颈鳞癌组5年生存率为86.4%。临床分期(FIGO 2018)是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肿瘤直径及脉管浸润是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Ⅰa-Ⅱa期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期未见明显差异。对于存在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宫颈癌患者应注意积极、规范化的治疗和密切随诊。
二、子宫颈癌与阴道流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宫颈癌与阴道流血(论文提纲范文)
(2)妊娠合并子宫颈癌3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发病情况 |
2.2 一般情况 |
2.3 治疗情况 |
2.4 生存与预后 |
2.5 随访情况 |
3 讨论 |
3.1 妊娠合并子宫颈癌临床特点分析 |
3.2 治疗 |
3.3 NACT |
3.4 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
(3)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高级别异常结果在阴道镜拟诊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TCT筛查指标分类方法 |
1.2.2 阴道镜拟诊指标分类方法 |
1.2.3 组织病理学指标分类方法 |
1.2.4 阴道镜拟诊和活检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阴道镜联合TCT高级别异常与单独阴道镜的诊断结果比较 |
2.2 阴道镜联合TCT高级别异常与单独TCT对CIN2阳性检出率比较 |
3 讨论 |
(4)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 |
1.1 诊断 |
1.1.1主要临床表现 |
1.1.2 查体 |
1.1.3 主要的辅助检查 |
1.1.3. 1 病理学诊断 |
1.1.3. 2 血液学检查 |
1.1.3. 3 肿瘤标志物检查 |
1.1.3. 4 影像学检查 |
1.1.3. 5 内镜检查 |
1.1.3. 6 高危型HPV检测 |
1.1.3. 7 基因检测 |
1.1.4 主要鉴别诊断 |
1.2 分期 |
1.3 治疗 |
1.3.1 治疗原则 |
1.3.2 放疗 |
1.3.2. 1 体外照射 |
1.3.2. 2 腔内放疗 |
1.3.2. 3 各期放疗原则 |
1.3.2. 4 术后辅助放疗 |
1.3.3 手术治疗 |
1.3.4 化疗 |
1.3.5 靶向及免疫治疗 |
1.3.6 介入治疗 |
1.4 预防 |
1.5 预后与随访 |
1.5.1 阴道癌预后 |
1.5.2 阴道癌随访 |
2 特殊类型的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 |
2.1 阴道腺癌 |
2.2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
2.2.1 概述 |
2.2.2 诊断方法 |
2.2.3 分期 |
2.2.4 治疗 |
2.2.5 预后 |
2.3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
2.3.1 手术 |
2.3.2 化疗 |
2.3.3 放疗 |
3 复发性阴道恶性肿瘤 |
3.1 临床表现 |
3.2 诊断 |
3.3 治疗 |
4 VaIN |
4.1 概述 |
4.2 诊断 |
4.2.1 临床表现 |
4.2.2 辅助检查 |
4.2.2. 1 细胞学和高危型HPV检查 |
4.2.2. 2 阴道镜检查 |
4.2.2. 3 组织病理学检查 |
4.3 治疗 |
4.3.1 治疗原则 |
4.3.2 阴道LSIL(Va INⅠ)的治疗 |
4.3.3 阴道HSIL(Va INⅡ~Ⅲ)的治疗 |
4.3.3. 1 药物治疗 |
4.3.3. 2 物理治疗 |
4.3.3. 3 手术治疗 |
4.3.3. 4 近距离放射治疗 |
4.3.4 特殊人群Va IN的治疗 |
4.3.4. 1 妊娠合并Va IN |
4.3.4. 2 子宫颈癌放疗后的Va IN |
4.4 随访 |
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编写专家 |
(5)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2011-2020年延安市两所三甲医院宫颈癌住院患者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标准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收集内容 |
1.2.2 分组情况 |
1.2.3 研究内容 |
1.2.4 TCT和HPV检测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2011-2020年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基本特征 |
2.2 2011-2020年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各县区人数分布 |
2.3 2011-2020年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发展变化情况 |
2.4 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不同时期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 |
2.5 宫颈癌不同就诊原因临床资料比较 |
2.6 2011-2020年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HPV及TCT筛查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延安市宫颈癌与职业的关系 |
3.2 宫颈癌与生育史的关系 |
3.3 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 |
3.4 宫颈癌患者发病趋势及地域差异 |
3.5 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 |
3.6 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 |
3.7 宫颈癌筛查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宫颈癌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腹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伦理声明 |
1.2 研究对象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药物及仪器 |
1.5 术前准备 |
1.6 示踪剂的宫颈注射方法 |
1.7 收集资料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临床资料 |
2.2 手术切除淋巴结情况 |
2.3 SLN对腹膜后淋巴结肿瘤转移状态的预测 |
2.4 影响SLN检出的因素 |
3 讨论 |
3.1 SLN示踪剂选择 |
3.2 SLN的分布位置 |
3.3 影响SLN检出的因素 |
3.4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子宫恶性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400名居民关于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人乳头瘤病毒 |
1.1.1 HPV的概述 |
1.1.2 HPV的病原学特征 |
1.1.3 HPV的致病机制 |
1.1.4 HPV感染临床表现 |
1.2 宫颈癌 |
1.2.1 宫颈癌的概述 |
1.2.2 宫颈癌在世界的流行现况 |
1.2.3 宫颈癌在我国的流行现况 |
1.2.4 宫颈癌的预防与控制 |
1.3 HPV疫苗 |
1.3.1 HPV疫苗概述 |
1.3.2 全球HPV疫苗接种情况 |
1.3.3 我国HPV疫苗接种情况 |
1.4 健康信念模型及其在HPV疫苗接受度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3 调查工具 |
2.4 调查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6 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
3.2 对HPV的认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3.2.1 听说过HPV的情况 |
3.2.2 听说过HPV的单因素分析 |
3.2.3 听说过HPV的多因素分析 |
3.2.4 HPV感染的认知评分情况 |
3.2.5 HPV感染认知的单因素分析 |
3.2.6 HPV感染认知的多因素分析 |
3.3 对HPV疫苗的认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3.3.1 听说过HPV疫苗的情况 |
3.3.2 HPV疫苗信息的来源 |
3.3.3 推荐接种HPV疫苗信息的来源 |
3.3.4 听说过HPV疫苗的单因素分析 |
3.3.5 听说过HPV疫苗的多因素分析 |
3.3.6 HPV 疫苗认知评分情况 |
3.3.7 HPV疫苗认知的单因素分析 |
3.3.8 HPV疫苗认知的多因素分析 |
3.4 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
3.4.1 HPV疫苗接种意愿的情况 |
3.4.2 HPV 疫苗接种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
3.4.3 HPV 疫苗接种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
3.4.4 女性做出接种 HPV 疫苗意愿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 |
3.4.5 男性做出接种 HPV 疫苗意愿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 |
3.5 HPV疫苗接种行为 |
3.5.1 感染HPV及患有相关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
3.5.2 感染HPV及患有相关疾病易感性的感知 |
3.5.3 接种HPV疫苗获益性的感知 |
3.5.4 接种HPV疫苗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
3.5.5 不愿意接种HPV疫苗行为的影响因素 |
3.6 为子女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和行为 |
3.6.1 为子女接种HPV疫苗意愿的情况 |
3.6.2 为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和行为 |
3.6.3 为儿子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和行为 |
第4章 讨论 |
4.1 对HPV及疫苗的知晓程度 |
4.2 对HPV及疫苗的认知程度 |
4.3 接种HPV疫苗的意愿 |
4.4 接种HPV疫苗的行为 |
4.5 为子女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和行为 |
4.6 教育干预的意义 |
4.7 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及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特点 |
1.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 |
1.2.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雌激素的关系 |
1.2.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 |
1.2.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早年避孕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
1.2.4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妊娠分娩的关系 |
1.2.5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吸烟之间的关系 |
1.2.6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性行为因素的关系 |
1.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
1.3.1 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 |
1.3.2 宫颈HPV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 |
1.3.3 阴道镜检查 |
1.3.4 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
1.3.5 中老年女性宫颈筛查的特点和难点 |
1.4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 |
1.4.1 HPV疫苗 |
1.5 对于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治疗 |
1.5.1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 |
1.5.2 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的调查研究 |
3.1.1 各年龄段女性宫颈病变发病构成比率 |
3.1.2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患病年龄差异 |
3.1.3 中老年与年轻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病情况分析 |
3.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
3.2.1 肥胖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 |
3.2.2 宫颈病变与城乡分布比较 |
3.2.2.1 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病变的城乡分布比较 |
3.2.2.2 年轻宫颈病变患者的城乡分布 |
3.2.2.3 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城乡分布 |
3.2.3 宫颈病变与女性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
3.2.4 宫颈病变与生育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筛查状况 |
3.3.1 宫颈病变与HPV感染 |
3.3.2 宫颈病变的宫颈脱落细胞学调查 |
3.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阴道镜检查 |
3.4 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 |
3.4.1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异常流血情况分析 |
3.4.2 中老年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改变 |
3.5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的状况比较 |
3.5.1 宫颈低级病变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
3.5.2 宫颈高级病变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
3.5.3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宫颈形态异常 |
3.6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辅助检查所见 |
3.6.1 宫颈病变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相关性分析 |
3.6.2 宫颈病变中的阴道彩超所见 |
3.6.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分析 |
3.7 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 |
3.7.1 宫颈低级病变患者治疗 |
3.7.2 宫颈高级病变患者治疗 |
3.7.3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治疗 |
3.8 宫颈病变手术治疗前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 |
3.8.1 宫颈低级别病变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比较 |
3.8.2 宫颈高级别病变术前术后病理级别比较 |
3.9 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宫颈管中有病灶” |
第4章 讨论 |
4.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 |
4.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
4.2.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
4.2.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城乡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宫颈病变与体内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
4.2.4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生育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4.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宫颈筛查的相关性分析 |
4.3.1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
4.3.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宫颈脱落细胞学相关性分析 |
4.3.3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形态异常的状况比较 |
4.4 中老年女性不同宫颈病变临床特征改变的比较 |
4.5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与辅助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
4.5.1 宫颈病变与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中的阴道彩超所见 |
4.6 中老年女性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模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Ⅰa-Ⅱa期手术的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宫颈癌的综述 |
1.2.1 流行病学特征 |
1.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3 宫颈病变的诊断 |
1.2.4 治疗 |
1.2.5 宫颈鳞癌与腺癌预后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方法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 |
3.3 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
3.4 临床分期 |
3.5 手术相关指标及随访时间 |
3.6 临床病理特征 |
3.7 HPV及TCT检测 |
3.8 治疗方式 |
3.9 随访状态 |
3.10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
4.2 宫颈癌临床表现、妇科查体及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
4.3 宫颈HPV、TCT |
4.4 新辅助化疗 |
4.5 淋巴结转移 |
4.6 卵巢保留及转移率 |
4.7 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子宫颈癌与阴道流血(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 陈敏欣,郜意,康玉,徐丛剑.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01)
- [2]妊娠合并子宫颈癌37例分析[J]. 赵宁宁,任伟,崔保霞,杨兴升,刘海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1(10)
- [3]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高级别异常结果在阴道镜拟诊中的临床价值[J]. 石雪金,彭祥菊,张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3)
- [4]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06)
- [5]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D]. 刘柳.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6]2011-2020年延安市两所三甲医院宫颈癌住院患者病例分析[D]. 张超飞. 延安大学, 2021(11)
- [7]腹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 尹俊杨.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8]400名居民关于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D]. 张赫. 吉林大学, 2021(01)
- [9]519例无HPV疫苗一级预防的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D]. 胡文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10]Ⅰa-Ⅱa期手术的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病例分析[D]. 王雨涵.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