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当为考生“助推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熹[2](2020)在《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文中提出SAT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大学入学考试,它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测试。近年来,SAT通过主动变革、优化测评理念,提升测评质量。2005年SAT采用的“Essay”试题,也被称为“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自启用之日,该题型就备受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的关注,尤其是语文教育相关的研究专家。2016年3月,面对社会舆论与竞争对手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的多重压力,SAT启用了全新的测试题型,其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分析性”作文试题。美国SAT作文试题作为学术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由“任务驱动型作文”向“分析性”作文的转变历程背后反映出大学理事会对于考生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视。研究者有必要深入解读SAT作文命题革新的核心理念、提炼其基本特征,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完善与创新带来一些启示。SAT作文命题即SAT作文试题的内蕴价值、外部形态以及其评价标准诸要素的呈现与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从梳理SAT演变历程、剖析SAT作文命题理念及形态、现实启迪三大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导向,呈现SAT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的基本形态。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本文中翻译并整理了大量的SAT官方文件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整体回顾了SAT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成立与智力测验的大力开发、推广是催生SAT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SAT的演变历史主要分为正式确立、迅速发展与试题框架变革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聚焦于改革前、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两大SAT作文题型并分别介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难点,第二部分就SAT官方文件中有关作文命题理念的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写作命题改革千头万绪,但其突破口在于命题理念的研究。SAT作文命题从学生未来开展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出发,涵盖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多个维度,并最终指向写作主体语言人格的成长。这部分提炼出历年来SAT作文命题的三大核心理念即渗透批判性思维、唤醒交际意识、锤炼表达品质以及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发展趋势即降低“宿构”机率、考核多元能力。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试题的真实样态出发,归纳其基本特征。其中,“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具有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与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分析性”作文试题的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作文试题是命题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对SAT作文所涉及的主题类型、写作任务的表达方式展开分析,这有利于人们深化对于命题理念的认识。第四部分将作文评分标准的静态分析与评价环节的动态分析相结合,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SAT作文评价环节的完整过程。通过前四部分的论述,SAT作文的命题理念得到了较为清晰地解读。同时,SAT作文试题的基本形态与评价环节也得以具体地呈现。当然,SAT作文命题植根于美国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需要研究者辩证看待与审慎借鉴。第五部分在尽可能准确而深入地把握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现状,尝试展开作文命题“中国化”的思考,这也是研究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的旨归。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SAT作文命题的积极经验将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人员与一线语文教师在重新审视中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转变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丰富作文试题形态与完善作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姚倩雅[3](2020)在《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有效性及其限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选拔优质生源成为教育部门与招生单位广泛关注的议题。近年来,申请考核制逐渐成为博士生招生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争议。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政策的有效性和限度进行探究。申请考核制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政策执行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表现为导师和考生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对导师而言,在招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对考生而言,专家组与导师的权力制衡提高选拔的公正性,招考信息的及时更新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壁垒,咨询申诉平台助力考生维护自身利益。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表现为申请考核制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和考生选到心仪的导师。回归分析表明:科学的申请材料、清晰的考查指标、导师具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导师在招生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专家组意见受到重视、面试过程有效考查考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配套建立分流淘汰制对申请考核制吸引优质生源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导师在意考生毕业院校建设层次对吸引优质生源产生显着负向影响。必要的申请材料、导师在考核中看重考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求学动机、研究计划书和面试表现对考生选到心仪的导师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申请考核制的限度表现为政策方案设计有待完善、对招生的公平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政策方案设计的不足体现在要求递交的材料过多、考核指标模糊、未给予考生品德素养相应的关注。对公平性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对考生毕业院校建设层次的限定、过分关注考生公开发表成果和导师招生存在权力寻租空间。政策的限度还表现为发展预期一般,认为申请考核制未来能够全面取代传统招生方式的博士生不到半数。限度的成因可归结为政策设计与实际情况良性互动欠佳、政策执行过程存在偏差、配套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和传统文化观念的潜在消极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完善政策方案制定,包括优化现有招生评价标准,精简递交材料的内容。第二,提高考核过程的结构化水平。第三,厘清招生主体,明确各级招生管理部门、导师与专家组的权限范围。第四,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和招生质量反馈机制。
袁蕊,彭静,武岳[4](2020)在《“双高”背景下北京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高"建设背景下,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首先要稳定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而北京地区生源数量减少,非首都功能疏解等因素加大了招生工作困难。该研究从主客观因素及政策层面深入探讨了北京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就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从对外宣传及学校内涵式建设的角度重点探索了"双高"背景下有效拓宽招生发展的路径。
王勇[5](2019)在《高考升学规划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说明辽宁省教育厅在2019年4月公布实施了2021年高考考生将以新高考形式及“3+1+2”的选科方式,高考改革再一次成为全省高中阶段家庭关注的焦点。而随着相应改革方案公布后,高中学生和家长都感到了困惑和迷惘,首先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实际上,考生能否科学合理的选择学习科目主要取决于其对应的学科兴趣、自身的职业特质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选考科目要结合职业规划来综合考虑,要选择有兴趣和能考好的科目。本文内容依托于:PEST模型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模型、STP市场定位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动态投资回收公式原理等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沈阳地区升学规划指导行业的宏观环境、竞争市场环境、机构自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劣势、发展战略、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各岗位教职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薪酬等人力制度、不同阶段人力发展规划、项目投资资金可回收周期预测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对应解决对策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升学规划指导中心在对本次商业计划的各个相关影响参数做出详尽分析后,结论认为,高考升学规划项目具有投资收益尚可、运作周期短、风险可控的优点,该项投资是可行的。同时,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可以帮助广大高中生群体对于职业规划和大学专业拥有更明晰的选择方向和标准,整体服务方案拥有较强的创新性。
张善超[6](2019)在《突破与超越:新高考改革阻力的理路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是实现招生考试制度现代化、科学化的关键,但是在实施进程中,面临诸多阻力。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教育改革阻力研究范式的分析,提出新高考改革面临价值阻力、制度阻力、社会阻力和自身阻力。在对这些阻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出路是:转变传统教育考试观和提升利益相关者对改革的尊重信任,完善制度供给与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结合,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与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促进改革伦理回归和优化改革方案。
吕开月[7](2019)在《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试制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高考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和流动的重要手段,是个体改变不利社会地位,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高考志愿填报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任。伴随高考志愿选择的多样性、录取模式改革的灵活性以及影响志愿填报因素的复杂性,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承载了学生、高校以及社会的多重希望,已然成为了新形势下亟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对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本研究而言,在阐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的实际情况,编制调查问卷,选取山东、河北等生源大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借助统计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为了确保研究的实效性,对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以及大一新生进行了个人访谈。最终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倾向的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学生对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因素;学生对大学及专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因素;影响学生志愿填报倾向的高校、专业、就读地域和重要他人因素;获取大学及专业信息的渠道或途经因素。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高考志愿填报倾向的影响因素在个体特征维度层面是否存在显着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家庭所在地、父母亲文化程度以及父母亲职业的不同,使现有社会分层下的资源、信息等占有的不公平继续延续至教育领域,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对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程度、信息了解的程度、选择依据、选择方向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等都被深深打上了社会阶层的烙印,社会分层产生的不公平通过高考志愿填报代际传递。最终研究建议要尽可能地阻断社会分层的代际传递,真正实现高考志愿填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政府、家庭、学生个人作为阻断社会分层代际传递的动力,需要组成合力共同应对。研究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改革与完善高考制度;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家庭资本总体水平;加大父母的教育投入;完善学生个人的策略选择。
胡豆[8](2018)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面临着多重领域的选择。学生,作为年青一代,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他们学会选择。于学生而言,学习领域的选择至关重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核心议题是高中生的学习选择,此次高考改革凸显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性。在此背景下,学生作为学习选择中的主体,“选择什么”、“如何选择”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笔者梳理了学生学习选择的相关内容,结合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选择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把学习选择的概念界定为:学习选择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优势,根据相关政策或制度的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等方面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以此来促进自身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结合学习选择的内涵,审视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选择的对象,即高考科目、考试次数及时间、报考专业与学校、课程内容程度的选择,明确学生可以“选择什么”,在此基础上探寻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选择所具有的价值。随后,以浙江、上海等六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基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选择上的异同。高考改革试点单位依据政策文件的指导,在实践中积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选择相关内容以及网络资源材料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发现学生学习选择中出现“弃物理”现象、选择的盲目性与盲从性、选择不够充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学习选择过度功利化、学习选择能力不足、学校条件的限制所造成的。面对学生学习选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选择的有效实现,笔者提出五个方面的优化策略,即: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调整,提升高中生学习选择的制度保障;学生需要增强自身学习选择的能力;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助于选择的环境;教师需要树立学习选择的理念,转变自身角色;家长需要把握参与度,提升参与能力。
孙莉[9](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田桂兰[10](2017)在《我国国家教育考试立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考试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定的考试主体根据考试的目的和需要,选择运用某种方式和手段,对考试客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测量和鉴别的一种社会活动。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考试已经成为人才选拔和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也是具有丰富考试经验和悠久考试文化的考试大国。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不仅仅是一项人才选拔制度,更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一项社会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作为国家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2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考试制度”。然而,在教育考试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今天,我国却存在着教育考试立法严重滞后,已有教育考试法律制度位阶低下,没有考试单行法律,教育立法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丰富教育考试立法的相关理论,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立法实践,明确教育考试过程中政府以及其他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专门的教育考试法律,使我国的国家考试立法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和实效性,为我国国家教育考试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本论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在阐释国家教育考试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制定一部国家教育考试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主要剖析了当前我国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论述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在教育考试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相关规定,并提出对我国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启示;第四部分在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教育考试立法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对国家教育考试立法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我国国家教育考试立法应当确立国家教育考试法律原则,充实国家教育考试立法内容,强化国家教育考试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具体建议;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教育考试立法理论进行系统研读、梳理、比较和评析,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和教育考试法律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考试法》(以下简称《教育考试法》)建议稿,为完善我国教育考试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二、家长当为考生“助推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长当为考生“助推器”(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顺应国际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
2.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变革 |
3.我国高考作文呼唤理性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观点表达型”作文相关研究 |
2.“分析性”作文相关研究 |
3.SAT与我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比较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1.SAT作文命题 |
2.批判性思维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SAT测试:产生、发展与变革 |
(一)SAT产生的基本背景 |
1.成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 |
2.大力开发、推广智力测试 |
(二)SAT发展的历史进程 |
1.SAT正式确立 |
2.SAT迅速发展 |
3.SAT试题框架调整 |
(三)SAT作文题型的重大变革 |
1.2005 年:SAT首设Essay试题 |
2.2016年:SAT更新作文题型 |
二、美国SAT作文命题的理念阐释 |
(一)历年SAT作文命题的核心理念 |
1.渗透批判性思维 |
2.唤醒交际意识 |
3.锤炼表达品质 |
(二)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优化趋势 |
1.降低“宿构”机率 |
2.考核多元能力 |
三、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的要素剖析 |
(一)回顾“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 |
1.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 |
2.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 |
(二)新探“分析性”作文试题 |
1.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 |
2.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 |
3.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 |
(三)SAT作文试题形态的优化趋势 |
1.完善作文试题架构 |
2.增加阅读材料容量 |
四、美国SAT作文评分标准的特征提炼 |
(一)“观点表达型”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整体评分,体现区分度 |
2.观点至上,注重思想性 |
(二)“分析性”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分项赋分,维度清晰 |
2.层级鲜明,易于操作 |
五、SAT作文命题对我国高考作文的启示 |
(一)优化作文命题理念 |
1.推动批判性写作实践 |
2.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 |
3.平衡命题弹性与边界 |
(二)丰富作文试题形态 |
1.创新高考作文题型 |
2.建设高考作文题库 |
(三)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
1.评分标准精细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5 版SAT作文“多项选择题”部分 |
附录2 SAT“观点表达型”作文真题 |
附录3 SAT“分析性”作文真题(亚太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有效性及其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申请考核制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申请考核制相关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申请考核制的政策演进 |
第二节 申请考核制的实施现状 |
一、申请考核制已成为主要招生方式 |
二、考核程序与环节相对完整 |
三、配套机制基本发挥支持与保障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申请考核制主要效果分析 |
一、政策执行有效性 |
二、政策结果有效性 |
第二节 申请考核制政策结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申请考核制政策结果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二、申请考核制结果有效性与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三、申请考核制结果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限度分析 |
第一节 申请考核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政策方案设计有待完善 |
二、申请考核制对招生公平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
三、受访博士生对申请考核制的发展预期一般 |
第二节 申请考核制的主要问题归因分析 |
一、政策设计与实际情况良性互动欠佳 |
二、政策执行过程存在偏差 |
三、配套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
四、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潜在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初步研究结论 |
一、申请考核制方案基本科学合理 |
二、申请考核制政策成效初显 |
三、申请考核制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完善政策方案制定 |
二、提高考核过程的结构化水平 |
三、厘清招生主体的权限范围 |
四、建立健全申请考核制配套机制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博士生招生简章网址链接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后记 |
(4)“双高”背景下北京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分析 |
(一)客观因素 |
(二)主观因素 |
1.生源学校 |
2.考生家长 |
3.考生 |
(三)政策因素 |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的北京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分析 |
(一)高职扩招的机遇 |
(二)北京地区生源稳定增长的趋势 |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的招生路径研究 |
(一)借用招生宣传推进招生工作 |
1.挖掘多种招生宣传渠道 |
2.突出招生宣传内容的亮点 |
3.提升招生队伍的宣传水平 |
4.不断调整宣传方式 |
5.开拓建设生源基地 |
(二)提高学校内涵建设应对高职扩招 |
1.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
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
3.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
(5)高考升学规划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相关理论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相关理论概述 |
1.3 研究内容及工具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分析 |
2.1 我国升学规划指导行业的态势 |
2.1.1 升学规划指导行业现状 |
2.1.2 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 |
2.2 基于PEST模型的市场宏观分析 |
2.3 基于波特五力的竞争环境分析 |
2.3.1 直接竞争者 |
2.3.2 间接竞争者 |
2.4 基于SWOT模型的机构竞争战略选择 |
2.4.1 资源分析 |
2.4.2 能力点分析 |
2.4.3 优势 |
2.4.4 劣势 |
2.5 本章小结 |
3 机构概况及发展规划 |
3.1 机构简介 |
3.2 机构的经营思路 |
3.3 项目内容 |
3.3.1 产品板块 |
3.3.2 具体内容 |
3.4 发展目标及战略规划 |
3.5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
3.5.1 机构组织结构及职能 |
3.5.2 绩效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营销计划 |
4.1 基于STP理论的目标市场选择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营销策略 |
4.2.1 销售策略 |
4.2.2 促销策略 |
4.2.3 人员策略 |
4.2.4 有形展示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财务预算分析和风险管理 |
5.1 财务预算与分析 |
5.1.1 项目效益评价 |
5.2 退出机制与回报方式 |
5.3 风险管理 |
5.3.1 风险分析 |
5.3.2 风险应对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突破与超越:新高考改革阻力的理路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高考改革阻力的透析 |
1.1 价值阻力 |
1.1.1 传统考试评价观阻滞下改革价值追求的“扭曲萎缩” |
1.1.2 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多元冲突” |
1.2 制度阻力 |
1.2.1 制度供给不足条件下改革“动力不足” |
1.2.2 非正式制度作用下改革的“路径依赖” |
1.3 社会阻力 |
1.3.1 利益驱动下社会组织、个体的“投机倒把” |
1.3.2 信息不对称作用下新高考改革的“乱象丛生” |
1.4 自身阻力 |
1.4.1 改革公平理念与实际效果的“各行其道” |
1.4.2 方案的模糊性使改革实施之路“尽显沧桑” |
2 新高考改革阻力的超越 |
2.1 价值阻力的超越:观念转变与尊重信任的过程 |
2.1.1 观念转变:为新高考改革价值实现“保驾护航” |
2.1.2 尊重信任:多元价值诉求的“和谐共存” |
2.2 制度阻力的超越:完善制度供给与综合手段促进制度变迁 |
2.2.1 制度供给:为新高考改革“添油加力” |
2.2.2 突破依赖: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共同推进” |
2.3 社会阻力的超越:多元参与与信息共享的过程 |
2.3.1 多元协作:对投机行为的“合力围剿” |
2.3.2 拓展渠道:打造改革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
2.4 自身阻力的超越:伦理回归和方案完善的过程 |
2.4.1 伦理回归:改革公平性的“坚强基石” |
2.4.2 方案完善:改革操作性不足的“灵丹妙药” |
(7)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考志愿选择多样化的需求 |
1.1.2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改革的需求 |
1.1.3 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复杂化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高考志愿填报 |
2.1.2 高考志愿填报主体 |
2.1.3 高考志愿填报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理性选择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双边匹配理论 |
3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现状调查 |
3.1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构成 |
3.2 高考志愿填报主体的个体特性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设计与说明 |
3.4.2 访谈设计与说明 |
3.5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6 数据统计与整理 |
4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 |
4.1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总体现状 |
4.1.1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倾向 |
4.1.2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的了解程度倾向 |
4.1.3 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及倾向 |
4.1.4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的渠道倾向 |
4.2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差异分析 |
4.2.1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差异 |
4.2.2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水平 |
4.3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了解程度的差异分析 |
4.3.1 模型的选择 |
4.3.2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了解程度的差异检验 |
4.3.3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了解程度的特征分析 |
4.4 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
4.4.1 在就读地域因素上农村学生保守审慎,城市学生看重经济发展 |
4.4.2 在高校因素上农村学生看重社会声誉,城市学生看重物质条件 |
4.4.3 在专业因素上农村学生看重就业前景,城市学生看重发展空间 |
4.4.4 在重要他人因素上城市学生的优势高于农村学生 |
4.5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分析 |
4.5.1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检验 |
4.5.2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渠道的特征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改革与完善高考制度 |
5.2.2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
5.2.3 提高家庭资本总体水平 |
5.2.4 加大父母的教育投入 |
5.2.5 完善学生个人的策略选择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新生访谈提纲 |
附录C: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高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中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会选择 |
2.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凸显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性 |
3.学生学习选择的理论研究相对较为薄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教育选择与选择教育的研究 |
2.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
3.学习选择的研究 |
4.新高考背景下学习选择的研究 |
5.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的理论阐释 |
(一)学习选择的内涵 |
1.学习选择的概念界定 |
2.学习选择的主要特征 |
3.学习选择与教育选择的关系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的对象 |
1.高考科目的选择 |
2.考试次数及时间的选择 |
3.报考专业与学校的选择 |
4.课程内容程度上的选择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的价值 |
1.学习选择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2.学习选择有助于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发展 |
3.学习选择可以引导学生直面人生规划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的政策比较 |
(一)均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但具体实行方式不同 |
(二)实行必考与选考科目相结合,但在高考科目相关方面的具体安排上存在差异 |
1.在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 |
2.在高考科目成绩认定上存在较大差异 |
(三)在招生录取上均是高校以专业(类)为单位提出要求,但在具体投档方式上存在差异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存在的问题 |
1.“弃物理”现象 |
2.选择具有盲目性、盲从性 |
3.选择不够充分 |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问题的成因 |
1.学习选择过度功利化 |
2.学习选择能力不足 |
3.学校条件的限制 |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的优化策略 |
(一)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调整,提升高中生学习选择的制度保障 |
(二)增强高中生学习选择的能力 |
1.倡导学习选择理念,提升自主选择意识 |
2.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主选择的合理性 |
3.加强学习选择训练,提升学习选择能力 |
(三)学校提供有助于选择的环境 |
1.优化课程结构,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
2.建立与高校相连的选择指导 |
3.深化教学形式改革,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选择权 |
(四)教师树立学习选择理念,转变自身角色 |
(五)家长把握参与度,提升参与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
9.4.1 施测因素 |
9.4.2 考生因素 |
9.4.3 内容因素 |
9.4.4 评分因素 |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
第13章 结论 |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国家教育考试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教育考试立法概述 |
第一节 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界定 |
一、国家教育考试的概念及其特征 |
二、国家教育考试立法及其理论争鸣 |
第二节 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必要性 |
二、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我国教育考试立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教育考试立法的现状 |
一、中央层面的教育考试立法现状 |
二、地方层面的教育考试立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考试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位阶不权威 |
二、立法原则不完善 |
三、立法内容不全面 |
四、责任规定不明确 |
五、法律监督不到位 |
第三章 美国、英国、日本教育考试立法的启示及其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教育考试法律制度与招生考试模式 |
一、美国教育考试法律制度 |
二、美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模式 |
第二节 英国教育考试法律制度和教育证书考试 |
一、英国教育考试法律制度 |
二、英国教育证书考试 |
第三节 日本教育考试法律制度与大学招生制度 |
一、日本教育考试法律制度 |
二、日本大学招生制度 |
第四节 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教育考试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提高教育考试法治化水平 |
二、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
三、统一招考和自主招生相结合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教育考试立法的建议 |
第一节 制定国家教育考试单行法律 |
一、秉承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宗旨 |
二、明确国家教育考试法的法律地位 |
第二节 确立国家教育考试法律原则 |
一、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基本原则 |
二、国家教育考试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充实国家教育考试立法内容 |
一、配置国家教育考试机构的权责 |
二、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组织与实施 |
三、保障考生及相关人员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明确国家教育考试法律责任 |
第五节 强化国家教育考试法律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考试法》(建议稿)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家长当为考生“助推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D]. 李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有效性及其限度研究[D]. 姚倩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双高”背景下北京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J]. 袁蕊,彭静,武岳.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5]高考升学规划项目商业计划书[D]. 王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突破与超越:新高考改革阻力的理路与出路[J]. 张善超. 中国考试, 2019(09)
- [7]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吕开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习选择研究[D]. 胡豆. 河南大学, 2018(01)
- [9]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我国国家教育考试立法问题研究[D]. 田桂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