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葛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申洁[1](2021)在《中国黄芩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用植物是世界各民族传统药物的主要来源,是现代药物开发利用的重要源泉。对重要药用植物类群的整理、挖掘和现代研究,一直以来是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唇形科(Lamiaceae)黄芩属(Scutellaria)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全球约有360-469种植物,其中约72个种或变种在世界各地作药用。我国约有126种或变种,其中约45个种或变种有传统药用记载。现代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保肝和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显着活性,显示黄芩属蕴含丰富的药用植物,为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值得深入挖掘和利用。然而,除了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和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等少数几个种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外,大部分黄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较少或没有得到研究。同时由于物种数多且性状变异复杂,该属植物的分类和亲缘关系不清。因而需要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对该属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不同来源物种的药用亲缘关系,以期发现新的药用资源和活性成分。为此,本论文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采用叶绿体基因组技术揭示中国产黄芩属35种植物亲缘关系;采用植物代谢组学技术揭示该属植物主要成分的分布规律;采用体/内活性研究揭示该属植物的抗肿瘤活性特征;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黄芩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活性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黄芩属植物物种数多且性状变异复杂,经典的形态分类分歧大,没有得到有效统一。本研究采用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系统发生树,为合理探讨黄芩属药用亲缘关系提供参考背景。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报道了中国24种黄芩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在151574-152591 bp之间,平均GC含量为38.34%;共注释了 1 13个基因,包括80个蛋白编码基因、29个tRNA和4个rRNA。并与已发表的其它11种黄芩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一起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发现了丰富的简单序列重复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位点所占比例最高,五核苷酸重复位点所占比例最低;发现16个高变区可作为潜在的DNA条形码。研究结果不仅初步揭示了中国黄芩属主要药用物种的亲缘关系,而且推动了黄芩属植物的分子系统构建。2.天然产物是药用植物活性物质基础和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黄芩属为丰产药物类群,但大部分物种化学成分研究较浅或尚为空白。系统分析和比较该属化学成分分布规律是揭示黄芩属药用亲缘关系、发现潜在药用资源和活性成分的基础。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首次对35种中国黄芩属植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共在线鉴定出196个化合物,包括118个黄酮类化合物、30个二萜类化合物、5个吡喃酮苷类化合物、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其它类化合物39个。其中有85个化合物是首次在黄芩属植物注释到;基于特征数据矩阵的多元统计分析将35种植物基本归为两大组,与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基本吻合;同时,还鉴定出不同组黄芩属植物的差异化学成分,发现不同组黄芩属植物主要差异化学成分与其传统功效存在一定的联系。研究结果为揭示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分布规律和黄芩属药用亲缘关系的阐明提供了基本数据,同时也为黄芩属潜在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3.黄芩属植物中部分药用植物和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显着。但黄芩属植物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的全局分析仍然有限。本研究首先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其抗肿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的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黄酮类及二萜类化合物是黄芩属植物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芹菜素、黄芩素、半枝莲碱G等为排名靠前的10个潜在关键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86个,肿瘤相关通路203条,经拓扑筛选获得关键靶点为AKT1、EGFR、VEGFA和HSP90AA1等;GO功能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黄芩属植物主要成分可能通过调节PI3K-Ak、Estrogen、HIF-1和FoxO等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潜在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为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进一步采用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抑制方法(蛋白染料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基于3种人源肿瘤细胞,测定了芹菜素、黄芩素和合金欢素等14种化合物以及35种黄芩属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并对活性较高的提取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和主要活性化合物含量测定分析。结果发现:黄酮苷元普遍对各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木犀草素和黄芩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Bel7402细胞和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均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京黄芩黑龙江变种的提取物表现出较突出的人肝癌细胞和人结直肠癌细胞抑制作用,京黄芩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人结直肠细胞癌抑制作用,量效关系分析显示其中化合物白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可能是京黄芩及其黑龙江变种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滇黄芩根部对三种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滇黄芩根部中的黄芩素、白杨素、汉黄芩素以及高含量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与千层纸素A可能是其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研究结果不仅部分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为黄芩属植物进一步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方向。同时本实验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黄芩属提取物为首次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可为黄芩属植物抗肿瘤活性资源的发现提供有益参考。4.黄芩茶主要由黄芩的地上部位制成,传统作为代茶饮,具有清热燥湿、降火解毒等功效。基于对黄芩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的分析和前期研究,提示黄芩茶可能具有较好的防治肿瘤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对黄芩茶化学预防结直肠癌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黄芩茶能够显着抑制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异常隐窝病灶形成;可显着降低IL-1β,IL-6,IL-10,TNF-α以及升高IFN-γ等炎症因子的水平;结合伪无菌大鼠模型,发现调节肠道菌群是黄芩茶预防结直肠癌作用的重要途径,16S rDNA测序分析表明,黄岑茶可通过增加有益菌群(Lachnoclostridium,Alistipes,Roseburia,Lactococcus)的丰度,降低 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 和unidentifiedClostridiales水平来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粪便代谢组学显示,黄岑茶可改善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代谢紊乱,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主要参与脂质代谢途径,且与肠道菌群变化之间有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黄芩茶可通过降低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改善代谢紊乱来抑制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异常隐窝灶形成,表明黄芩茶有潜力作为预防或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用资源和功能性饮料。5.为了揭示黄芩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中国黄芩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活性(传统疗效和药理活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囊萼黄芩亚属植物、黄芩亚属的膜苞黄芩组和顶序黄芩组的狭叶黄芩亚组植物,亲缘关系近,聚为一个类群,都具有发达的根部。该类群植物常以根部入药,包含的高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与清热解毒、祛湿的传统疗效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保肝等的药理活性相关。此外,连钱黄芩亚属植物与黄芩亚属的其他类群可归为一大类。此大类植物通常根茎不发达,常以全草入药。黄酮类和/或二萜类化合物为该类群植物的主要化合物,可能与清热解毒、祛湿、消痈、消肿等传统功效和抗肿瘤、抗炎等药理活性相关。对我国黄芩属植物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探讨可为黄芩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分子系统学、代谢组学和抗肿瘤药理活性等多个视角,整合了多层次研究数据,对中国黄芩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可为黄芩属植物活性天然产物和抗肿瘤活性植物资源的发现提供方向,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沈毓峰[2](2021)在《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诱发的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是一种严重危害鲤科鱼类的水生动物病毒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由于疫苗免疫防控的缺乏和局限,药物防控仍然是病害防控的有效手段。医用抗病毒药物盐酸吗啉胍、利巴韦林等被禁用以来,抗病毒药物在生产中应用寥寥无几,因此水产抗病毒药物的创新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也是产业的迫切需求。中草药具有易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抑菌、驱虫、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药物创新的出发点和药源库。本研究首先测定牛蒡子、川芎等37种中草药的抗SVCV活性,发现抗病毒活性最高的为牛蒡子,其活性成分为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进一步对27种合成的ARG衍生物进行活性评价;并通过RNA-seq转录组学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衍生物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开发新型抗SVCV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中草药及活性成分抗SVCV活性研究以最大安全浓度筛选具有抗SVCV活性的中草药,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牛蒡子、川芎、白芍等7种中草药对SVCV的抑制率超过90%,其中牛蒡子对SVCV的抑制作用最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粗提物分析发现:牛蒡子苷(Arctiin,ART)和ARG是牛蒡子中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233.68 mg/g和12.28 mg/g;ART和ARG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ARG显着抑制SVCV诱导的细胞病变,说明ARG可能是牛蒡子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RT-q PCR、病毒滴度检测和细胞结构观察,发现ARG显着降低了病毒滴度并减轻SVCV对细胞结构的损伤,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81μM,证实了ARG具有体外抗SVCV活性。ARG抗SVCV活性在体试验研究显示:试验鱼脾脏和肾脏中SVCV基因表达量在用药后第1天显着降低,ARG治疗组鱼体内病毒滴度显着低于病毒组,且累计存活率比病毒组提高了20%。以上研究证实,ARG可以作为开发抗SVCV药物的先导化合物。2.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SVCV活性研究采用EPC细胞体外抗病毒活性筛选模型,对以ARG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的27种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18种衍生物具有抗SVCV活性,其中12种为含氮杂环类衍生物;8、20、25和27号衍生物IC50值低于ARG(0.81μM),27号衍生物4-(2-甲基咪唑)辛氧基牛蒡子苷元(MON)的IC50值最小,为0.18μM,抗病毒活性最佳。通过MON注射给药的方法证实了其在体抗病毒活性优于ARG,MON在SVCV感染后第6天仍具有降低病毒滴度的作用,在脾脏和肾脏中的抗病毒活性维持到第7天,有效改善了SVCV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且MON治疗组的存活率较SVCV感染组增加了36.7%。由此可见,衍生物MON在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的抗SVCV活性均优于ARG。3.衍生物MON对宿主细胞转录组水平的影响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MON处理组共获得10776个差异显着基因,包括4538个上调基因以及6238个下调基因;对比SVCV感染组,MON治疗组共获得10881个差异基因,其中4314个基因上调,6567个基因下调;通过分析上调和下调倍数最高的前20个基因发现:两个对比组(MON处理组与对照组对比,MON治疗组与SVCV感染组对比)中均包含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表明MON可能影响宿主细胞早期能量代谢;(2)GO注释结果表明,一系列与细胞周期相关的进程在衍生物MON作用后显着改变;(3)KEGG通路分析发现,衍生物MON作用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通路中最显着的为细胞周期通路,与能量代谢相关的PPAR通路也在两个对比组中显着富集。以上结果表明MON在SVCV感染初期主要影响细胞周期和能量代谢调控相关的基因和通路。4.衍生物MON对细胞周期和ATP合成调控研究基于转录组学结果,测定衍生物MON对EPC细胞的细胞周期和ATP合成的影响,探究该化合物的抗SVCV作用机制。试验结果显示,MON处理使EPC细胞周期G2/M期细胞比例显着增加,显着抑制SVCV诱导的S期阻滞;MON在处理6 h和12 h均显着抑制EPC细胞ATP合成。采用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降低ATP合成发现,SVCV诱导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和SVCV的增殖均被抑制,表明降低宿主细胞ATP合成能有效抑制SVCV诱导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干扰SVCV增殖。此外,通过构建SVCV N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 EGFP-SVCV-N并进行细胞转染发现,MON显着地抑制了p EGFP-SVCV-N的表达,表明MON能够影响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N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证实了MON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综上,衍生物MON在SVCV复制前期通过降低EPC细胞的ATP合成,抑制SVCV诱导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干扰病毒增殖。5.衍生物MON对SVCV诱导的细胞凋亡调控研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形态学指标发现:SVCV感染诱导EPC细胞凋亡小体形成及微丝微管系统解聚,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而衍生物MON处理后,EPC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未出现细胞凋亡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的程度检测结果显示:SVCV感染48 h后,43.7%的细胞发生凋亡,经MON处理后,凋亡细胞的比例降低至8.7%;凋亡相关蛋白和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衍生物MON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有效恢复caspase8,9和3蛋白的表达和酶活性;通过测定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MON的抗凋亡作用与其对ATP合成的抑制作用有关;进一步通过病毒释放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上清液中的病毒滴度在MON处理后显着降低,表明MON处理能够减少病毒粒子的释放量。综上,衍生物MON在SVCV复制后期通过抑制SVCV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减少病毒粒子的释放量。综上所述,以ARG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的衍生物MON抗SVCV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在病毒复制前期通过降低宿主细胞ATP合成,抑制SVCV诱导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从而干扰病毒增殖;在病毒复制后期通过抑制SVCV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病毒粒子的释放量。因此,本研究对中草药抗SVCV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抗SVCV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金唯一[3](2021)在《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及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基于UHPLC-QE-MS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定性分析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MS)鉴别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的主要成分。方法:本实验采用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以清除DPPH为指标,确定了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的最佳提取溶剂;采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UHPLC-QE-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四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结果: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和果皮的最佳提取溶剂分别为水、70%乙醇和50%乙醇,果汁直接应用;在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中共鉴定了66种化合物,负离子检测模式下41种,正离子检测模式下26种,其中芦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检出,主要是有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在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中番石榴酸(piscidic acid)含量较多,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叶状茎表皮和果皮中。结论:本实验首次对米邦塔仙人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为其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基于分光光度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的定量分析目的:测定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中黄酮、多酚、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粗提物中的黄酮、多酚、多糖和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果皮和果汁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7.31 mg·g-1、24.24 mg·g-1、57.15 mg·g-1、5.08 mg·m L-1,蛋白质的含量为141.45 mg·g-1、78.92 mg·g-1、193.09 mg·g-1、7.77 mg·m L-1,多酚含量分别为23.72 mg·g-1、11.21 mg·g-1、29.70 mg·g-1、0.76 mg·m L-1,黄酮含量分别为0.01 mg·g-1、0.28 mg·g-1、3.33 mg·g-1、果汁中未检出。结论:米邦塔仙人掌各部位富含多糖和蛋白质化合物,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生物活性。第三部分基于HPLC法米邦塔仙人掌两种主要成分定量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目的:定量分析米邦塔仙人掌的两种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分离和鉴定两个主要化合物,通过HPLC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实验,评价番石榴酸的抗氧化活性;利用体外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实验评价其抗敏活性。结果:从米邦塔仙人掌中分离鉴定出2个化合物,分别是5-羟甲基-2-呋喃甲醛(1)和番石榴酸(piscidic acid)(2),番石榴酸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米邦塔仙人掌叶肉粗提物、叶状茎表皮粗提物、果皮粗提物中5-羟甲基-2-呋喃甲醛的含量分别为2.04 mg·g-1、0.67 mg·g-1、0.32mg·g-1,果汁中未检测;番石榴酸的含量分别为18.53 mg·g-1、45.71 mg·g-1、29.01 mg·g-1、0.44 mg·m L-1;番石榴酸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692.04μg·m L-1;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66.79μg·m L-1,强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的IC50值为3662.60μg·m L-1,稍低于阳性对照甘草酸二钾。结论:米邦塔仙人掌番石榴酸含量较多,且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本实验为米邦塔仙人掌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第四部分米邦塔仙人掌生物活性研究目的:考察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及其果实中果皮和果汁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敏活性。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及其果实的果皮的粗体物和果汁不同极性洗脱部位,运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实验,评价各部位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体外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实验评价各部位粗提物的抗敏活性。结果:米邦塔仙人掌果汁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25.21μL·m L-1和16.13μL·m L-1。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果皮粗提物30%乙醇洗脱物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较好,其IC50为62.26μg·m L-1,叶状茎表皮粗提物水洗脱物清除羟自由基效果较好,其IC50为81.86μg·m L-1;果汁、果皮粗提取物和叶肉粗提物对透明质酸酶的半抑制率均强于阳性对照甘草酸二钾,其分别为4.31μL·m L-1、387.26μg·m L-1、2337.17μg·m L-1、3445.08μg·m L-1。结论:本文首次对米邦塔仙人掌叶状茎表皮、叶肉及其果实果皮和果汁各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敏活性进行考察,为米邦塔仙人掌作为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目的:建立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加入适量提取溶剂,涡旋混匀,部分乳状样品加入Na Cl破乳,超声30 min提取目标组分,以上样品处理后均12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注入HPLC中检测。结果:对市售的43件宣称含有本实验所检测的10种植物组分的化妆品进行检测。10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芍药的化妆品中,9件检出含有芍药成分,1件未检出;4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黄芩的化妆品中,2件检出含有黄芩成分,2件未检出;3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积雪草的化妆品中,3件检出含有积雪草成分;5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苦参的化妆品中,2件检出含有苦参成分,3件未检出;6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当归的化妆品中,均未检出当归成分;7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复活草的化妆品中,3件检出含有复活草成分,4件未检出;2件何首乌洗发液均未检出何首乌成分;2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红花的化妆品中,均未检出含有红花成分;1件葛根面膜化妆品,未检出葛根成分;3件不同类型的宣称含有侧柏叶的洗发样品中,2件检出侧柏叶样品,1件未检出。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方便快速检测化妆品中植物组分的方法。
何天竺[4](2019)在《不同配比丹参—檀香“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比较及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不同配比的丹参-檀香药对中筛选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最好的组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和现代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以提取物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和响应曲面优化分别对丹参和檀香药材的提取方法、药材粉碎粒度、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建立最优的丹参和檀香药材提取方案。2.采用手术法造大鼠左前降支结扎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70只大鼠,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代表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1:丹参高剂量+檀香高剂量组(DGTG)、给药组2:丹参高剂量+檀香低剂量组(DGTD)、给药组3:丹参低剂量+檀香高剂量组(DDTG)、给药组4:丹参低剂量+檀香低剂量组(DDTD),分别测定各组的心肌梗死面积,观察HE染色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CK、LDH和心脏组织中SOD、GSH-Px的活力以及心脏组织中MDA的含量,并利用RT-PCR技术对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测定,通过以上指标来确定丹参-檀香药对的最佳组合,并对其体内协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探。3.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缺糖/再灌注模型(OGD/R),分别提取大鼠给药丹参提取物、檀香提取物和丹参-檀香混合提取物10天后的含药血清,利用MTT法分别考察以上三组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和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不同给药组的细胞形态,通过Hochest 33258和EB/AO染色考察不同给药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JC-1染色考察不同给药组对线粒体损伤的影响,为后续蛋白组学的研究提供趋势和线索。4.运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方法对空白对照组(DZ)、OGD/R模型组(MX)、丹参含药血清组(FA1)、檀香含药血清组(FA2)和丹参-檀香混合含药血清组(FA3)的心肌细胞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利用UniProt-GOA数据库对不同实验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1,FC≥1.5)的功能进行生物过程、细胞定位和分子功能的GO注释分析,利用在线工具KAAS对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1,FC≥1.5)的功能进行注释,并使用KEGG mapper绘制注释蛋白的信号通路。通过分析关键差异蛋白的功能和信号通路信息,构建丹参-檀香协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网络;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网络中关键节点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情况进行验证,最终确定丹参-檀香配伍使用的作用机理。结果:1.丹参和檀香的最佳提取工艺分别为:丹参提取物最佳工艺(药材粉碎粒度100目,乙醇浓度约为54%,料液比1:25)和檀香提取物最佳工艺(药材粉碎粒度160目,乙醇浓度约为81%,料液比1:23)。2.心肌梗死面积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给药组1,2,和3均能显着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P<0.01),给药组4虽然也能降低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5),但其作用效果明显劣于其他三组;HE染色结果表明,丹参对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贡献度较高,所有丹参高剂量组(给药组1和2)的治疗效果均好于丹参低剂量组(给药组3和4);而檀香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也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表明,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中CK和LDH的含量(P<0.01),给药组的作用效果与丹参和檀香提取物的加入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总体来讲,给药组1的效果最好,其次为给药组2、给药组3和给药组4;心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和各给药组的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阳性对照组、给药组1、2、3的GSH-Px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MDA的含量显着降低(P<0.01);而给药组4仅对SOD的活力有显着影响(P<0.05),但对GSH-Px和MDA含量只有升高和降低的趋势,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RT-PCR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1、2、3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着升高Bcl-2的相对表达量(P<0.01,P<0.05),所有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Bax的相对表达量(P<0.01,P<0.05),说明以上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保护心肌细胞作用;相对而言,给药组1和给药组2对Bcl-2和Bax的表达调控均极为显着,是所有给药组中保护心肌细胞作用效果最好的两组。3.MTT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檀香混合组(DTE)在5%浓度剂量时的保护作用最为显着(P<0.01),其次分别为丹参提取物组(DE)5%浓度剂量(P<0.05)和檀香提取物组(TE)5%浓度剂量(P<0.05);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证实了丹参-檀香合用要优于拆方之后的单独使用效果;Hoche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DTE、DE和TE均能显着降低凋亡细胞的数量(P<0.01),其中作用效果强弱顺序为DTE>DE>TE;EB/AO染色表明,DTE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染色质形态也趋于正常,具有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DE和TE与模型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下降(P<0.01),但TE的早期凋亡细胞(绿色斑点)的比例要明显高于DE,因此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作用要相对较弱;JC-1染色结果表明,DTE、DE和TE均能显着降低绿色荧光的比例(P<0.01),其中DTE作用效果要优于其他两组,而DE和TE的作用效果相仿。4.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经过丹参含药血清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外部空间和环境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调节、脂代谢、胆固醇代谢、甘油三酯代谢和细胞内各种微粒的清除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檀香含药血清除了对细胞外部空间和环境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对ATP合成、氧结合与氧运载能力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将丹参与檀香合用之后,对细胞的外部空间环境响应、紧急情况应激反应、缺氧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机械刺激应激反应、线粒体ATP合成、质子转运、脂质代谢和转运、蛋白合成、钙调蛋白结合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将二者结合使用,会产生更为广泛的生物活性。KEGG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给药丹参含药血清之后,胶原粘附蛋白高表达,激活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以产生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同时溶酶体表达下调,也佐证了损伤细胞器的减少,证明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檀香提取物含药血清与丹参提取物含药血清的作用通路相似,均与胶原粘附过程和PI3K/Akt通路相关,同时,檀香提取物含药血清对细胞粘附因子(CAMs)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类成分可以激活相应的细胞凋亡通路,也经常作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出现;将丹参-檀香合用之后,其作用靶点涉及到MAPK、PI3K/Akt和VEGF等经典的细胞凋亡通路,还涉及到氧化磷酸化反应和脂肪酸代谢等与线粒体相关的作用通路,推测二者合用之后,在抑制细胞凋亡、防止线粒体氧化损伤和增强能量代谢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檀香含药血清高剂量组(5%)可以显着上调(P<0.01)细胞存活和抑制凋亡蛋白Vtn、PI3K和XIAP的表达,显着上调(P<0.01)Akt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显着下调(P<0.01)促凋亡蛋白NF-κB、p38和MAPKAPK2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协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结论:丹参-檀香药对的最优组合为丹参15g/天+檀香6g/天,在体内实验中可以协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调节心脏组织氧化应激环境有关。在OGD/R细胞模型实验中,丹参-檀香配伍使用具有极好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要优于丹参提取物单独给药和檀香提取物单独给药;丹参-檀香配伍和丹参单独使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降低死亡细胞数的,而檀香单独使用仅仅能够减少晚期凋亡的细胞数,对于早期凋亡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丹参-檀香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说明其抗心肌细胞OGD/R损伤的机理也与防护线粒体损伤有关。通过蛋白组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丹参-檀香配伍使用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线粒体损伤、降低ATP消耗、缓解钙超载的状态,以达到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其作用机理的核心是通过Vtn/PI3K/Akt/NF-κB途径增加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同时通过p38/MAPK途径抑制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潘磊[5](2019)在《治疗肺癌方剂中风药的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风”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联系及风药治疗肺癌的内在机理;总结治疗肺癌方剂中风药的配伍应用方法与规律,为临床应用风药治疗肺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1)回顾历代医家对“风药”理念的认识,概述风药内涵,同时对本研究所纳入风药的范围进行界定;(2)对“风邪致癌”、“风药抗癌”的相关理论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探讨“风药治疗肺癌”的理论基础及其内在机制。2.统计分析:对近30年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伍用风药治疗肺癌的验案方剂、经验方等进行筛查收集,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4.0对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不同西医治疗、不同转移范围、不同并发症中风药应用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使用Weka3.8.3对不同条件下方剂中使用的各风药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一共得到1076首现代方剂,共涉及454味中药,17个门类;总计18177味次,其中风药有164味(16类),共计6976味次(占所有药物味次综合的38.4%);以发散祛风药使用味数(19味)最多,其次是祛风解毒药(14味)和祛风除湿药(13味);风药类型以健脾息风药应用频次最高,总味次的18.1%,其次是祛风润燥药(13.8%)、祛风化痰药(11.1%)、养阴息风药(8.17%)、祛风解毒药(7.78%)、搜风通络药(5.91%)等,高频风药分别为黄芪、白术、半夏、薏苡仁、杏仁、地黄、桔梗、北沙参、神曲、蚤休、山药、露蜂房、蜈蚣、夏枯草、白芍、鳖甲、壁虎等。常见药对及药物组合有白术-黄芪,黄精-黄芪,黄精-白术-黄芪,白术-蚤休-黄芪,北沙参-鳖甲,淫羊藿-白术-黄芪,山药-薏苡仁-白术,蟾皮-黄芪,黄芪-南沙参-北沙参,升麻-黄芪,露蜂房-蚤休-黄芪,龙骨-牡蛎,天南星-半夏,桔梗-杏仁、蜈蚣-全蝎等;其它药物类型中药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补虚药(14.35%)、清热药(12.24%,其中清热解毒药在所有清热药中的占比为67.10%)、化痰止咳平喘药(9.75%)等。结论:1.风药有广义狭义之分,从治风的角度考虑,应取其广义。2.风邪的致病特点与肺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肺脏易受风邪外侵和内熏最终产生癌变的病理基础,且与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可表现为不同的风邪夹杂症状;风药治疗肺癌所发挥功效的主要机制除风药本身所具有的功效外,还主要在于开通玄府。3.针对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不同转移范围、不同并发症、不同西医治疗史及不同联合治疗方法等,常用风药类型及风药之间的配伍组合有一定差异,但皆以健脾息风、祛风润燥、祛风化痰、祛风解毒、养阴息风等风药类型为主。治疗肺癌方剂中风药之间最为常见的配伍类型为其它类型风药与扶正类风药之间的配伍,其次是相同类型风药之间的配伍以及各不同类型风药之间的配伍。4.风药应用贯穿肺癌治疗全程,还常配伍(药用频率从高到低)补虚药、清热解毒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其它类型中药,以达协同抗癌之效。
鞠晓畅[6](2019)在《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吸收与代谢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又名山核桃、核桃楸,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在《辽宁省中药标准》中,记载了胡桃楸的根皮、树皮和果皮具有抗肿瘤作用,同时民间也记载口服胡桃楸水煎液治疗恶性肿瘤。已有文献研究报道了胡桃楸不同部位有机溶剂提取物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但对胡桃楸水提物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已经从胡桃楸茎枝、果、叶和根中分析鉴定了100余种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明确胡桃楸水煎液口服后能够吸收入体内的成分,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体外吸收、代谢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为胡桃楸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材料与方法:1.材料1.1本论文所研究的药材样品胡桃楸茎枝,采摘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莲山镇,趁鲜切片、冷冻干燥。1.2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购于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鼠饲养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空气层流架SPF级环境中。1.3 Caco-2细胞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来自于人源结肠癌组织。人胃癌细胞(HGC-27)购自上海博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自于人源未分化胃癌;高分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购自上海细胞库。2.方法2.1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及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热回流和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冻干粉。以UHPLC-MS/MS分析和鉴定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2.2体外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研究:分别以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人胃癌细胞(HGC-27)和高分化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增殖抑制作用作为评价指标,采用MTT比色法评价胡桃楸水提物对HGC-27和SH-SY5Y细胞形态和相对增殖率(RGR)的影响,进而评价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抑制作用。2.3 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采用MTT比色法评价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细胞的相对增殖抑制率,判断细胞毒性,确定给药浓度;采用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与Caco-2细胞共培养,将一定浓度的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作用于Caco-2单层细胞,收集细胞破碎液,通过UHPLC-MS/MS联用技术分析和鉴定Caco-2细胞中吸收和代谢的成分。2.4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以乳酸脱氢酶(LDH)评价大鼠离体外翻肠段的活性,以确定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的取样时间和给药浓度;应用UHPLC-MS/MS分析和鉴定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吸收和代谢的成分。2.5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研究:选用人源肝微粒体,模拟人体内环境,以对照药物非那西丁的代谢确定肝微粒体活性、优化孵育条件;通过UHPLC-MS/MS分析鉴定胡桃楸水提物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产物。结果:1.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及化学成分研究: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冻干粉的得率为12.5%,计算生药量为8 g·g-1。共鉴定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99个成分,包括53个鞣质、33个有机酸、10个萘烷衍生物、2个氨基酸和1个黄酮。2.体外抗肿瘤作用和毒性研究:在体外抗肿瘤作用与毒性研究中,加入不同浓度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后,当浓度≤0.1 mg·mL-1时,对HGC-27和SH-SY5Y细胞未显示细胞毒性;当浓度达0.5 mg·mL-1时,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HGC-27细胞的RGR为51.48%,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此时对SH-SY5Y细胞无细胞毒性。当浓度达1.0mg·mL-1时,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HGC-27细胞的RGR为45.45%,有明显的细胞毒性;SH-SY5Y细胞的RGR为88.16%,仍无细胞毒性。3.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在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细胞毒性研究中,浓度在0.22.0 mg·mL-1范围内,Caco-2细胞的相对增殖抑制率均>75%,细胞毒性均≤1,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细胞无毒性作用,故选定在Caco-2细胞吸收模型中胡桃楸茎枝水提物浓度为0.8 mg·mL-1。最终分析鉴定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成分2个,分别为柠檬酸和没食子酸,代谢的成分1个,推测为二甲氧基苯甲酸,代谢途径为去羟基及甲基化。4.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和代谢研究:以LDH释放量为指标,确定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的取样时间为150 min,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给药浓度为0.005 g·mL-1(以生药计)。分析鉴定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吸收成分共41个,包括鞣质(13个)、有机酸(16个)、萘烷(9个)、二芳基庚烷(2个)和木脂素(1个)五类化合物。鉴定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代谢的成分共11个,其中10个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产物、1个为硫酸酯化产物。其原形成分包含了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的鞣质类成分3个,有机酸类成分2个,萘烷类成分6个。5.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研究:建立的肝微粒体孵育体系能够将非那西丁代谢为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率约为74.89%,说明在试验条件下,人源肝微粒体有生物活性。继而研究了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该孵育体系中的代谢,结果未发现两者的代谢产物,但发现加入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后能够使孵育体系中的成分发生变化。结论:1.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成分主要为鞣质、有机酸、萘烷衍生物等。2.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3.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主要成分:鞣质、有机酸和萘烷衍生物能够通过小肠壁或Caco-2细胞壁而被吸收。小肠壁代谢酶主要使吸收成分发生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反应。4.初步推测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体外代谢模型中不发生代谢反应。
米仁沙·牙库甫[7](2014)在《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医医院制剂复方小艾飞蜜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抗炎活性实验、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开展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为该制剂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MFC荷瘤小鼠移植瘤实验模型,以肿瘤抑制率为指标,在整体动物水平检测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的抗胃癌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法考察肿瘤组织CD31、VEGF、PCNA表达。2)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并检测实验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PGE2浓度、胸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考察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炎活性。3)采用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系BGC-823进行体外实验,分别对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水部分及从中分离出的高良姜素、胡椒碱、1,7-二苯基-5-醇-3-庚酮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4)通过测定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等4种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考察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5)采用GC/MS分析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成分,分别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聚酰胺柱层析法、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化学成分,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手段鉴定化学结构。6)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胡椒碱和高良姜素的含量及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中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复方小艾飞蜜膏生物碱类及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1)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浓度在0.034g/kg,0.068g/kg和0.136g/kg时,对荷瘤小鼠胃癌MFC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5.2%,68.4%,59.9%。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中剂量(0.068g/kg)、高剂量组(0.136g/kg)与模型组相比,PCNA、VEGF、CD31的表达显着下调,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0.034g/kg)可以有效降低CD31,PCNA的表达。2)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在0.034~0.136g/Kg剂量范围内,明显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减轻肉芽肿的质量,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作用呈剂量依赖性。3)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在50μg/mL、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55.41%、25.32%、19.9%;氯仿萃取部分在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2.21%、21.70%;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在1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6.91%、14.54%、15.65%、26.73%。高良姜素、胡椒碱在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7.42%、52.33%。4)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5)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石油醚冷浸法得到的浸膏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胡椒碱、胡椒次碱、N-异丁基-十三-13-(3,4-次甲二氧苯基)-2E,4E,12E-三烯酰胺、、胡萝卜苷、β-谷甾醇5个化合物、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乔松素、1,7-二苯基-5-醇-3-庚酮、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1,7-二苯基-3,5-庚二酮、1,7-二苯基-4-烯-3-庚酮等7个化合物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山柰酚、槲皮素2个化合物。6)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3h,最佳提取温度为70℃。结论:1)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抑制荷瘤小鼠MFC移植瘤生长,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组织中PCNA、VEGF、CD31的表达有关。2)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该作用与降低血清PGE2和TNF-α含量有关。3)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及挥发油、高良姜素、胡椒碱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4)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部位为:乙醇提取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5)复方小艾飞蜜膏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型为:生物碱类、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成分。6)优化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李鹏跃[8](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研究指明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郑福禄,刘宇鹏,孙伟[9](2012)在《葛根素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葛根素对HeLa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eLa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MTT法、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分析葛根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葛根素高、低剂量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48.31μg/ml和37.08μg/ml,提示葛根素不仅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而且能显着上调HeLa细胞Caspase-3活性,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通过对HeLa细胞周期测定,葛根素可影响肿瘤细胞内DNA复制和合成,抑制细胞正常分裂,阻滞细胞进入S期,从而使细胞在G1期堆积,出现G2/M阻滞,有丝分裂终止,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结论葛根素在体外能够抑制HeLa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增殖及上调Caspase-3活性有关。
胡克章,唐静,何本考,王新明,马大卫[10](2011)在《氯喹联用伯氨喹的不良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氯喹联用伯氨喹引发不良反应的特点,为合理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氯喹联用伯氨喹引发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联用两药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60.8%。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腹痛、心律失常等。联用两药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等检测指标的异常改变。可通过及时洗胃、催吐、减少药物吸收,补液和酸化尿液加快药物排泄,有利于不良反应症状的消除。结论氯喹联用伯氨喹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损害程度重,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二、葛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葛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黄芩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术语简表 |
前言 |
第一章 黄芩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一节 黄芩属植物分类概况 |
第二节 黄芩属植物的传统应用 |
第三节 黄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四节 黄芩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黄芩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国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黄芩属植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属植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黄芩属植物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 试剂配制与提取方法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五章 黄芩茶干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药效作用和机制探索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六章 中国黄芩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探讨 |
1. 黄芩属植物属下分类系统的选择 |
2. 中国黄芩属植物的分类、化学成分与传统功效和药理活性的联系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2)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SVC简介 |
1.1.1 SVC的病症和病理变化 |
1.1.2 SVC的流行特点 |
1.1.3 SVC病原学 |
1.1.4 SVC的诊断与防治 |
1.2 中草药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1.2.1 中草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及途径 |
1.2.2 中草药抗病毒活性成分 |
1.3 牛蒡子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
1.3.1 ARG的抗病毒作用 |
1.3.2 ARG的抗肿瘤作用 |
1.3.3 ARG的杀虫作用 |
1.3.4 ARG的抗炎作用 |
1.3.5 ARG的其他药理作用 |
1.4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
1.4.1 细胞周期概述 |
1.4.2 细胞周期与能量代谢 |
1.4.3 细胞周期与病毒感染 |
1.5 细胞凋亡及其意义 |
1.5.1 细胞凋亡概述 |
1.5.2 细胞凋亡的调控途径 |
1.5.3 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 |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中草药及活性成分抗SVCV活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中草药及单体化合物 |
2.1.2 细胞、病毒和试验鱼 |
2.1.3 试剂和仪器 |
2.1.4 中草药粗提物的制备及毒性检测 |
2.1.5 中草药粗提物抗SVCV活性测定 |
2.1.6 牛蒡子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
2.1.7 牛蒡子主要成分活性测定 |
2.1.8 ARG离体抗SVCV活性测定 |
2.1.9 ARG的内酯环功能测定 |
2.1.10 细胞中ARG的代谢检测 |
2.1.11 ARG在体抗SVCV活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中草药粗提物抗SVCV活性检测结果 |
2.2.2 牛蒡子主要成分的含量检测结果 |
2.2.3 牛蒡子主要成分抗SVCV活性结果 |
2.2.4 ARG离体抗SVCV活性测定结果 |
2.2.5 ARG的内酯环功能测定结果 |
2.2.6 细胞中ARG的代谢检测结果 |
2.2.7 ARG在体抗SVCV活性测定结果 |
2.3 讨论 |
2.3.1 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 |
2.3.2 ARG的抗病毒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SVCV活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细胞、病毒和试验鱼 |
3.1.2 试剂和仪器 |
3.1.3 ARG衍生物 |
3.1.4 ARG衍生物的细胞毒性测定 |
3.1.5 ARG衍生物抗SVCV活性初筛 |
3.1.6 ARG衍生物抗SVCV活性复筛 |
3.1.7 MON离体抗SVCV活性测定 |
3.1.8 MON抗 MSRV活性测定 |
3.1.9 MON在体抗SVCV活性测定 |
3.1.10 MON对 SVCV诱导的脾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ARG衍生物毒性测定结果 |
3.2.2 ARG衍生物抗SVCV活性初筛结果 |
3.2.3 ARG衍生物抗SVCV活性复筛结果 |
3.2.4 MON离体抗SVCV活性测定结果 |
3.2.5 MON抗 MSRV活性测定结果 |
3.2.6 MON在体抗SVCV活性测定结果 |
3.2.7 MON对 SVCV诱导的脾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3.3.1 ARG衍生物抗SVCV构效关系 |
3.3.2 MON抗水产弹状病毒的作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衍生物MON对宿主细胞转录组水平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胞和病毒 |
4.1.2 药物 |
4.1.3 试剂和仪器 |
4.1.4 MON对 SVCV感染力的作用 |
4.1.5 MON对 SVCV感染过程的作用 |
4.1.6 转录组样品的制备 |
4.1.7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数据组装 |
4.1.8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1.9 GO和 KEGG网络富集分析 |
4.1.10 RT-qPCR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ON对 SVCV感染力的作用结果 |
4.2.2 MON对 SVCV感染过程的作用结果 |
4.2.3 MON对宿主细胞转录组水平的影响结果 |
4.3 讨论 |
4.3.1 MON的间接抗病毒作用 |
4.3.2 MON作用的信号通路 |
4.4 小结 |
第五章 衍生物MON对细胞周期和ATP合成调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细胞和病毒 |
5.1.2 药物 |
5.1.3 试剂和仪器 |
5.1.4 MON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测定 |
5.1.5 MON对 ATP合成的调控作用测定 |
5.1.6 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对SVCV作用测定 |
5.1.7 BBE对 SVCV作用测定 |
5.1.8 SVCV N蛋白真核表达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ON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测定结果 |
5.2.2 MON对 ATP合成的调控作用测定结果 |
5.2.3 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对SVCV作用测定结果 |
5.2.4 BBE抗病毒活性检测结果 |
5.2.5 SVCV N蛋白真核表达检测结果 |
5.3 讨论 |
5.3.1 MON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
5.3.2 MON对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 |
5.3.3 MON对 SVCV N蛋白的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衍生物MON对 SVCV诱导的细胞凋亡调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细胞和病毒 |
6.1.2 药物 |
6.1.3 试剂和仪器 |
6.1.4 细胞形态学检测 |
6.1.5 细胞凋亡检测 |
6.1.6 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检测 |
6.1.7 Caspase酶活性测定 |
6.1.8 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 |
6.1.9 凋亡抑制剂对SVCV作用检测 |
6.1.10 MON对 SVCV病毒粒子释放的作用检测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 |
6.2.2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6.2.3 凋亡相关蛋白及酶活性检测结果 |
6.2.4 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结果 |
6.2.5 凋亡抑制剂对SVCV作用检测结果 |
6.2.6 MON对 SVCV病毒粒子释放的作用检测结果 |
6.3 讨论 |
6.3.1 MON的抗凋亡作用 |
6.3.2 MON的抗凋亡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及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一) 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一部分 基于UHPLC-QE-MS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定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分光光度法米邦塔仙人掌提取物定量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米邦塔仙人掌两种主要成分定量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米邦塔仙人掌生物活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二) 化妆品中10 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仙人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以及化妆品中成分检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不同配比丹参—檀香“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比较及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丹参-檀香药材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配比丹参-檀香提取物抗大鼠MIRI的活性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丹参-檀香提取物抗OGD/R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TRAQ技术的丹参-檀香提取物抗OGD/R损伤作用机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治疗肺癌方剂中风药的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风药概述 |
1 风药的概念 |
2 风药的范围与分类 |
二、风药治疗肺癌的中医理论研究 |
1 风邪致肺癌产生的病因病机 |
1.1 基于风邪致病理论的肺脏生理病理 |
1.2 风邪致肺癌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
2 风邪在不同类型肺癌中的表现特点 |
2.1 风-寒-湿与肺腺癌相关 |
2.2 “风-热-毒”与肺鳞癌相关 |
2.3 “风-燥-热毒”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 |
3 风邪致病特点与肺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3.1 肿瘤转移的“种子土壤”学说与“风为种子传播的媒介” |
3.2 肿瘤转移的潜伏性与“风气内伏” |
3.3 肿瘤的转移多变与“风善行而数变” |
3.4 常见转移部位与“风”的致病特点相关 |
4 风药治疗肺癌的作用机理 |
4.1 风药治疗肺癌作用机理的研讨现况 |
4.2 从“风-玄府”视角看风药治疗肺癌的机制 |
三、风药抗肺癌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
1 单味风药抗肺癌研究进展 |
2 风药主方抗肺癌研究与临床应用举隅 |
2.1 麻黄附子细辛汤 |
2.2 三生饮 |
2.3 阳和汤 |
2.4 桑菊饮 |
2.5 青蒿鳖甲汤 |
2.6 升阳益胃汤 |
2.7 独活寄生汤 |
2.8 血府逐瘀汤 |
2.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四、治疗肺癌方剂中风药的配伍应用研究 |
1 建立相关方剂数据库 |
1.1 方剂来源 |
1.2 纳排标准 |
1.3 规范处理 |
1.4 录入方法 |
1.5 录入说明 |
1.6 统计运算 |
2 结果 |
2.1 肺癌治疗常用方剂 |
2.2 肺癌治疗常用风药 |
2.3 不同病理分型风药应用 |
2.4 不同TNM分期风药应用 |
2.5 不同治疗方法风药应用 |
2.6 不同并发症风药应用 |
2.7 不同转移范围风药应用 |
2.8 其它配伍药物及类型 |
讨论 |
1 风药应用因不同病理类型而异 |
2 风药应用因不同TNM分期而异 |
3 风药应用因联合不同西医治法而异 |
4 风药应用因不同转移范围而异 |
5 风药应用因不同并发症而异 |
6 治疗肺癌方剂中常用风药的组合规律探讨 |
6.1 其它类型风药与扶正型风药的配伍组合 |
6.2 同类型风药之间的配伍组合 |
6.3 不同类型风药之间的配伍组合 |
结论 |
创新性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治疗肺癌常用风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吸收与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制备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Caco-2 细胞模型中的吸收、代谢的成分 |
第一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对Caco-2 细胞的毒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中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Caco-2 细胞模型中吸收、代谢的成分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代谢的成分 |
第一节 大鼠小肠吸收外翻肠囊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胡桃楸茎枝水提物在外翻肠囊模型中吸收、代谢的成分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 没食子酸和逆没食子酸在肝微粒体模型中的代谢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复方小艾飞蜜膏抗胃癌活性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胃癌 MFC 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及单体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活性筛选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四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体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复方小艾飞蜜膏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实验一 复方小艾飞蜜膏化学成分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复方小艾飞蜜膏活性成分提取工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简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葛根素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化学试剂和细胞株 |
1.2 细胞株 |
1.3 方法 |
1.3.1 细胞培养及收集 |
1.3.2 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作用 |
1.3.3 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 |
1.3.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葛根素对HeLa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
2.2 葛根素对Caspase-3活性的影响 |
2.3 葛根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3 讨 论 |
(10)氯喹联用伯氨喹的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和临床表现 |
2.2 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
2.3不良反应的处理 |
3讨论 |
四、葛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黄芩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 申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活性及机制研究[D]. 沈毓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米邦塔仙人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及化妆品中10种植物组分HPLC法测定[D]. 金唯一.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不同配比丹参—檀香“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比较及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研究[D]. 何天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治疗肺癌方剂中风药的配伍规律研究[D]. 潘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胡桃楸茎枝水提物的体外吸收与代谢研究[D]. 鞠晓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米仁沙·牙库甫.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8]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葛根素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机制[J]. 郑福禄,刘宇鹏,孙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9)
- [10]氯喹联用伯氨喹的不良反应分析[J]. 胡克章,唐静,何本考,王新明,马大卫.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