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油田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开发方式优选(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琛[1](2020)在《多渗流屏障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能够高效地开发稠油/油砂资源。随着稠油/油砂资源的深入开发,面临的储层地质条件也越复杂,尤其是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发育时,严重影响了SAGD的开发效果,然而目前关于多渗流屏障影响下的SAGD产能预测理论及其开采特征研究尚且不足,如何合理、高效地应用SAGD技术开发此类型油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利用室内物理模拟、渗流理论、油藏工程理论、传热学理论、数值分析理论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等方法,对多渗流屏障影响下SAGD全过程的流动机理以及汽腔发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油砂储层的地质特征,对渗流屏障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渗流屏障的成因及分布特征。通过室内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对多渗流屏障不同分布特征下的SAGD过程进行了模拟,从屏障遮挡汽腔上升阶段和横向扩展阶段两个方面研究了多渗流屏障下SAGD汽腔发育模式及流动机理。考虑到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周期较长、耗能大的不利因素,通过建立与物理模型等比例的数值模型,对物理模拟进行数值模拟扩展研究。分析了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屏障类型对SAGD汽腔发育模式的影响。针对多渗流屏障下SAGD产能预测问题,首先建立了SAGD不同阶段(预热、上升、横向扩展以及限制阶段)产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屏障影响下的汽腔发育模式,建立了考虑渗流屏障影响的SAGD产能预测模型,揭示了渗流屏障下SAGD开发过程中汽腔发育与泄油规律的相互影响机理,研究了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对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不同渗流屏障类型的SAGD概念模型,分析渗流屏障不同渗透率对SAGD产能的影响。综合应用以上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及渗透率下SAGD的开发效果,并确定了渗流屏障影响下SAGD开发界限。针对典型油砂区块建立了实际区块地质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前文确定的开发界限,分析不同布井方式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优井位部署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SAGD开发参数优化研究,确定了渗流屏障影响下SAGD的最优开发参数。
徐翀[2](2020)在《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外A断块油藏于2004年投产,产油均为稀油,累计已有19口生产井,但目前油井均已关闭,不再产油。目前油田生产面临高含水、关停井多、断块后续产量低等问题。本文以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为研究对象,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明确油气藏的剩余油动用状况,描述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而为该油田后续开发调整设计方案。本文首先从油藏生产数据入手,利用油田生产数据管理系统、OFM数据库生成生产动态曲线,分析评价目前油藏生产动态,找出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地质资料、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相模型、物性模型,从地质角度进一步认识油藏构造、沉积、物性特性,也为该油藏数值模拟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明确各井、各层位剩余油动用情况。发现Fa2、Fb5、Fb6等层位中的剩余油分布相对丰富,Fa1、Fa2、Fb2等层位有较丰富的剩余气。最后根据剩余油动用情况,设计射孔措施、加密井、注气等三种开发调整方案,横向对比各个方案的累积产油、采收率,并与当前油田开发方案进行纵向对比,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以提高油藏经济效益。四种开发方案对比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是分别对9口油井和9口气井对应的层位采取射孔措施,此方案预测累计产油8.25MMbbl,采收率28.44%,增产2.18MMbbl。射孔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采收率。此射孔方案也可为类似特征的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任江丽[3](2019)在《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张章[4](2019)在《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Z油田是渤海湾盆地唯一一个石油储量达到十亿吨级的特大型整装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重要产量支撑。该油田是在渤南低凸起带基底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处于郯庐断裂带上,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大型背斜构造,核心部位受气云区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存在多解性。主要含油层段是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纵向上砂泥间互发育,累计油层厚度大(平均108米),但较为分散,油层纵向跨度大(平均472米),具有典型的小层数量多、非均质性强的薄互层状油藏特点。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强注合采水驱开发,整体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受构造复杂、薄互层油藏特点影响,诸多开发矛盾日益凸显。以油藏精细描述思路为指导,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和丰富的钻井资料,充分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从地层格架、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等方面进行再认识,开展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指导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油田高效挖潜提出对应策略。(1)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和高精度相干技术,结合油田丰富动静态资料,从不同期次和级次断裂系统入手分析,对气云区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次级断层进行系统刻画,明确田北东向走滑断层为PZ油主控断层,并改变了PZ油田已沿用十五年的构造断裂模式认识。(2)以沉积物源为基础,综合各类沉积相标志特征进行沉积相再认识,通过对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沉积演化规律,重新构建PZ油田沉积体系认识,认为PZ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改变了前人认为是河流相沉积的认识。(3)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通过曲线重构技术提高井震岩性标定精度,在PZ油田实现了“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砂层组级别储层展布预测,结合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单砂体刻画,进一步以“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为核心,开展砂体内部结构解剖研究,并通过多资料模型融合建模技术,实现了多级次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化表征。本论文在构造特征精细解释、沉积体系再认识基础上,深入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提出纵向细分开发、平面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局部挖潜剩余油的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立体挖潜技术策略,应用和实践效果良好,PZ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吴婧[5](2019)在《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渤海湾中南部海域的P油田属于大跨度薄互层岩性-构造油藏,该油藏具有埋藏浅、储量丰度高的特点。在前期笼统合注-主力层分采开发模式条件下,油田开发暴露出一系列复杂问题,主要表现出“低采出程度对应高含水率,剩余可采储量高”的主要矛盾。对于这类具有多油组、含油井段跨度大、非均质性强和纵向均衡动用难度大的薄互层油田,层系重组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减小层间干扰影响、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从油田各种地质资料、实验室测试化验资料和生产数据入手,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油田高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取得了相应研究成果:(1)将钻取的储层岩心进行室内相渗实验测试,对储层油水多相渗流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油水多相渗流、有效储层纵向高度分散性(渗透率差异、原油粘度差异和储层厚度差异)对油田高效开发的影响,确定了油田高效开发难点。(2)采用渗流力学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理论,研究了单层水驱过程中油水两相的渗流动态,按照流管分析法,将平面及纵向多流管水驱油动态进行等时叠加,得到了多层合采时生产井总的生产动态特征,研究了多层纵向非均质性对油田均衡开发的影响。(3)基于油藏薄互层强非均质性特点,建立具有实际地质特征的数值模拟非均质模型并对合采时纵向各油组动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油田均衡开发的层间干扰主要因素是“渗透率和原油粘度”。用典型井生产数据、实验室测得的流体高压物性数据和现场分层产能测试资料等,定量研究了层间干扰系数。(4)以P油田1区北为靶区,对目前开发方式和井网有效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研究,从纵向均衡动用角度确定了分层系开发的必要性,引入并建立经济界限和厚度下限的开发层系重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确定了油藏开发层系的调整界限,并以1区北为典型区块进行分层系划分重组方案设计和优选。(5)根据P油田1区北的实际生产数据资料,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开展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研究,配套研究并提出井网井型、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采油速度、注采比等技术政策指标。
蔡增田[6](2019)在《通38-10块低渗敏感性稠油油藏压裂防砂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38-10块原油粘度高、储层物性差、强水敏、易出砂,开发初期采用常规循环充填防砂,投产后日产油仅1t,开发效果差。国内外研究表明,压裂防砂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本论文针对通38-10块油藏特点,开展了压裂防砂工艺研究。论文利用区块所取岩心及碎屑,通过全岩矿物X-衍射分析、电镜分析及岩心驱替实验等,完成了岩性、物性和矿物组份分析,确定了储层敏感性特征和伤害机理,并以此为依据,通过携砂液残渣实验、伤害率实验、悬砂性能实验、破胶实验、表界面张力实验和流变实验,优选出低伤害清洁携砂液,再通过区块闭合压力和地层砂粒度分析,确定支撑剂的抗压规格和粒径规格。开展岩石力学参数研究,明确区块最大及最小水平主应力、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结合压裂防砂模拟软件,研究前置液比、砂比、施工排量、加砂量等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形成“宽短缝”压裂防砂模式,并对目的层跨度大、物性差异大的井,研究分层压裂防砂工艺;同时研究了伴酸压裂防砂,压裂防砂一体化管柱、油层保护和解堵等配套工艺。形成一套适合通38-10块油藏特点的压裂防砂工艺。目前现场实施压裂防砂工艺34井次,单井原油日产量提高了4-8倍,增产效果显着,论文的研究成果,也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帅[7](2018)在《疏松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机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井出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疏松砂泥岩互层地层中,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机械筛管或筛管砾石充填进行防砂。地层流体携带大量固相颗粒冲击挡砂层,若固相颗粒不能顺利排出,则会造成挡砂层堵塞,严重影响油气井产能。挡砂介质堵塞已成为困扰各大油田防砂井筒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认清地层出砂机理、挡砂层堵塞机理以及采取何种防砂工艺,直接关系到疏松砂泥岩互层油藏的经济开发水平和油藏的最终采收率。对砂泥岩互层筛管挡砂层堵塞机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对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机理进行研究。目前已有的对于油井挡砂介质堵塞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砂岩地层,并且由于实验装置材质与尺寸的限制,与实际地层出砂条件相差较大。本文设计的大尺寸实验装置可以更好地模拟砂泥岩互层地层出砂特征,进行全尺寸筛管径向流堵塞模拟实验。并且,现有实验装置均为垂直固定结构,而本文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不同井斜角筛管堵塞模拟实验。运用此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影响因素如净毛比、隔夹层泥质含量、泥岩矿物组分和井斜角等条件下的筛管堵塞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砂泥岩互层筛管堵塞机理与纯砂岩筛管堵塞机理有所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砂岩地层中,筛管堵塞主要为桥架堵塞,地层流体携带地层砂进入筛管挡砂介质内部,形成桥架堵塞。而在砂泥地层中,筛管堵塞主要为地层中泥质具有一定黏附性,使得地层泥砂在筛管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泥饼,从而直接堵塞筛管外部的筛孔。并且地层砂中的部分泥质进入筛管挡砂层内部,由于泥质遇水膨胀,使得形成的砂桥更为牢固,堵塞更严重。
喻永生[8](2017)在《高邮凹陷永联地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砂、泥岩薄互层是东部地区含油气储层的一种重要类别,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研究对象从构造油藏逐渐过渡到了岩性油藏,迫切需要对有效储层及其含油气性进行识别和刻画,然而这类储层单层厚度一般都小于调谐厚度,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在常规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本文以苏北盆高邮凹陷地永安-联盟庄地区岩性油藏地震预测与评价为例,探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以测井资料为基础,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和岩石物理分析工作,确定本地区储层预测难点,测试合适的技术手段,逐步开展岩性区分和有利储层预测。利用正演模拟得出研究区目标层段,孔隙度对储层密度和速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泥质含量,流体饱和度影响最小,有利储层段的地震AVO类型为第一类。AVO属性能够反映储层的边界及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并且可以较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当地层厚度小于50m时,地震反射均方根振幅与砂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回归关系式,回归相关系数高,可用于砂层孔隙度预测。在叠后地震反演工作中引入压实校正,使得纵波阻抗标准化和砂泥解释刻度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波阻抗的纵向分辨能力。在叠前地震反演基础上,利用弹性参数交汇分析法和贝叶斯判别统计法,预测了目标区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与实钻井相吻合。从储层反射特征研究着手,综合运用叠前、叠后储层预测技术,建立了一套隐蔽油气藏储层地震综合预测的方法,为永安-联盟庄地区的储层描述提供了技术保障。
曲国辉[9](2017)在《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中、新生代存在大量断块油田,其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受着储层物性的控制,本文试图以花场地区为例,在储层的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和非均质性的研究基础之上,对储层的敏感性、注水技术政策和生产措施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为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敏感性实验、物模实验以及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主要研究了花场地区成岩演化阶段、储层孔喉特征、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储层胶结物特点、吸水特征、分注界限和注水技术政策等。镜下薄片观察发现,该油田流一段储层的岩屑为石英质(变质岩岩屑),具有极强的抗压实能力和良好的“护孔作用”,因此,将石英、燧石和石英质岩屑归为石英类碎屑成分。这样,原来认为流一段的砂岩为岩屑砂岩,实际上为长石石英砂岩。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使得储层的敏感性较强。该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异常高孔带,创造性的将中成岩阶段A2亚期进一步细分为A21和A22。全区发育四个异常高孔带,中深层主要为干酪根降解产生的有机酸和粘土矿物转化产生的无机酸溶蚀储层形成,最终确定了该地区勘探深度下限为4050米。应用多种数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和物模实验结合地质开展了注水技术政策的研究,建立了考虑气油比、边底水能量的合理注采比计算方程,推导了笼统注水时高、低渗层的产量公式,并用长岩心双管并联模拟实验加以验证,确定了花场油田的分注动用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大于5,优选酸化和分注作为降压增注首选措施。确定了各断块的合理注采比为1.11.2,合理压力恢复速度为0.571.45MPa/a,各断块合理采油速度为0.9%1.6%,合理注入速度为1%1.95%、合理井距为250280m,合理注采井数比为0.50.76。建议应用分层注水解决吸水剖面不均匀和注水压力高等的问题,并优选土酸开展酸化解堵,实现降压增注。
朱桂平[10](2017)在《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13沙四位于乐安油田西区,纵向上有30个小层,层多厚度小,储层物性较差,敏感性强,黏度差异大,为常温常压中孔中渗岩性构造薄互层普通稠油油藏。该单元早期实施注水开发,有效缓解了单元递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井况问题突出、轻质油采出后原油粘度变高开发方式不在适用、层间差异凸显等等因素影响,单元开发水平低。为提高单元开发水平,提高油藏采收率,必须进行转换方式研究。根据过路井资料重新修正构造、沉积、储层等地质特征,为单元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基础;对单元开发历程、开发现状及开发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质资料、油水井生产和注入动态,建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拟合修正物性参数,评价单元剩余潜力;应用建立的模型模拟研究,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并对单元进行井网井距、压裂参数、热采注采参数及蒸汽驱参数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的开发界限。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单元调整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油藏采收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确定了薄互层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后转热采的经济技术政策界限,从而有效地指导同类油藏的开发。
二、CA油田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开发方式优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油田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开发方式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多渗流屏障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SAGD技术应用现状 |
1.2.2 渗流屏障对SAGD开发影响研究现状 |
1.2.3 SAGD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
1.2.4 SAGD产能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及逻辑框图 |
第2章 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汽腔发育模式研究 |
2.1 渗流屏障的类型及特征 |
2.1.1 渗流屏障的分类 |
2.1.2 渗流屏障的特征 |
2.2 油砂SAGD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
2.2.1 相似准则数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3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2.4 实验流程设计 |
2.3 多渗流屏障下SAGD渗流规律及汽腔发育模式 |
2.3.1 实验参数设计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多渗流屏障下SAGD汽腔发育模式影响因素 |
2.4.1 物理模拟实验等比例数值模型建立 |
2.4.2 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对SAGD汽腔发育模式的影响 |
2.4.3 不同渗流屏障类型对SAGD汽腔发育模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夹层油砂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1 SAGD不同阶段产能预测模型 |
3.1.1 模型假设 |
3.1.2 热传导与流动方程 |
3.1.3 上升阶段产能预测模型 |
3.1.4 横向扩展及限制阶段产能预测模型 |
3.1.5 模型计算程序设计 |
3.2 考虑夹层影响的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单夹层下的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2.3 多夹层下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2.4 模型计算程序设计 |
3.3 多夹层SAGD产能计算分析 |
3.3.1 模型的验证 |
3.3.2 多夹层SAGD产能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及开发界限的确定 |
4.1 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1.1 单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1.2 多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2 渗流屏障类型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2.1 油藏模型的建立 |
4.2.2 单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2.3 多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3 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界限确定 |
4.3.1 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
4.3.2 单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界限 |
4.3.3 多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界限 |
4.3.4 界限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砂区块SAGD技术应用研究 |
5.1 实际油砂区块地质背景概况 |
5.2 油砂区块SAGD生产参数优化 |
5.2.1 油砂区块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2 SAGD布井方式优化 |
5.2.3 SAGD开发参数优化 |
5.2.4 最优生产参数下SAGD开发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油藏井网开发方式研究现状 |
1.3.2 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3 油藏射孔措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建立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生产数据库 |
2.1 国外A断块油藏构造特征 |
2.2 获取油田生产数据 |
2.3 建立生产数据管理系统 |
2.4 导出生产动态曲线 |
2.5 油藏储量统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地质建模 |
3.1 构造模型 |
3.1.1 断层模型 |
3.1.2 平面模型 |
3.1.3 网格模型 |
3.2 相模型 |
3.2.1 沉积相模型 |
3.2.2 岩相模型 |
3.3 储层模型 |
3.3.1 孔隙度模型 |
3.3.2 渗透率模型 |
3.3.3 饱和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A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
4.1 模型初始化 |
4.2 各模型储量拟合 |
4.3 油藏历史拟合 |
4.4 单井拟合 |
4.5 剩余油潜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 |
5.1 方案一:以目前生产现状继续生产 |
5.2 方案二:射孔措施 |
5.3 方案三:加密井措施 |
5.4 方案四:注气开采措施 |
5.5 方案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域及主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研究现状 |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开发现状 |
2.3 地层特征与地层划分对比 |
2.3.1 地层特征 |
2.3.2 确定标志层 |
2.3.3 地层划分与对比成果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3.1 构造解释 |
3.1.1 单井层位标定 |
3.1.2 三维构造解释 |
3.1.3 构造变速成图 |
3.2 结构特征 |
3.3 断裂特性 |
3.3.1 平面构造特性 |
3.3.2 纵向构造特性 |
3.4 平面上构造区块单元的划分 |
3.4.1 东部洼槽带 |
3.4.2 西部洼槽带 |
3.4.3 东部缓坡带 |
3.4.4 东部鼻状构造带 |
3.4.5 中部断垒带 |
3.4.6 西部鼻状构造带 |
3.4.7 西部反转带 |
3.5 构造的演化过程 |
3.5.1 断陷形成早期 |
3.5.2 断陷稳定期 |
3.5.3 断陷萎缩期 |
3.5.4 回返抬升期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测井相 |
4.2 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类型 |
4.2.1 扇三角洲沉积 |
4.2.2 湖相沉积 |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3.1 单井相分析 |
4.3.2 连井相分析 |
4.3.3 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五章 储层预测模型 |
5.1 地震属性的筛选和优化 |
5.1.1 均方根振幅(振幅统计类) |
5.1.2 地震波弧线长值(频谱类统计类) |
5.1.3 平均信噪比(地震道相关统计类) |
5.1.4 平均瞬时频率(复地震道统计类) |
5.2 反演难点及解决办法 |
5.2.1 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
5.2.2 地震资料纵向分辨低 |
5.2.3 测井曲线数据差异大 |
5.2.4 波阻抗重叠严重,砂泥岩无法有效识别 |
5.2.5 纵向反演层系多 |
5.3 反演方法的优选 |
5.3.1 常规反演方法 |
5.3.2 反演方法优选 |
5.3.3 稀疏脉冲反演基本原理 |
5.4 反演关键参数的确定 |
5.4.1 确立反演流程 |
5.4.2 优选反演参数 |
5.5 反演模型检验 |
5.6 油气成藏研究 |
5.6.1 成藏条件与机制 |
5.6.2 油气成藏模式 |
5.6.3 潜力层系的成藏特征 |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目的 |
6.2 建模方法简述 |
6.2.1 确定性建模方法 |
6.2.2 随机建模方法 |
6.3 建模技术路线及流程 |
6.4 模型建立 |
6.4.1 构造模型 |
6.4.2 岩相模型 |
6.4.3 属性模型 |
6.5 模型验证 |
6.6 剩余油分布特征 |
6.6.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6.6.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七章 勘探开发实践应用 |
7.1 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寻找储量接替潜力 |
7.2 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
7.3 强化注水系统,保持老井固有生产能力 |
7.3.1 油井转注 |
7.3.2 扩大油层水驱波及体积 |
7.4 加大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
7.4.1 老井压裂 |
7.4.2 解堵驱油 |
7.5 调整方案总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作者简介 |
1. 基本情况 |
2. 教育背景 |
(4)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资料基础 |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2.3 地质油藏特征 |
2.3.1 地层层序 |
2.3.2 油组划分 |
2.3.3 构造特征 |
2.3.4 沉积特征 |
2.3.5 储层特征 |
2.3.6 油藏特征 |
2.4 油田开发简介 |
2.4.1 储量动用情况 |
2.4.2 开发阶段介绍 |
2.4.3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地层层序及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 地层特征 |
3.2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及划分 |
3.3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
3.3.1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 |
3.3.2 层序划分方案 |
3.3.3 标志层的确定 |
3.3.4 地层划分与小层对比 |
3.3.5 含油层系地层发育特征 |
第四章 构造特征及次级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
4.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认识 |
4.1.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
4.1.2 区域构造地质认识 |
4.1.3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构造模式分析 |
4.2 走滑断裂带多级次断层精细刻画 |
4.2.1 多尺度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 |
4.2.2 基于构造背景确定边界断层 |
4.2.3 基于动态资料和成藏模式识别伴生断层 |
4.3 断裂系统及断层发育规律 |
4.3.1 基本构造特征 |
4.3.2 平面断裂系统特征 |
4.3.3 剖面断裂系统特征 |
第五章 沉积体系研究及再认识 |
5.1 基于多参数综合表征的物源分析 |
5.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1.2 周缘基岩及古水系分析 |
5.1.3 岩矿及重矿物分析 |
5.1.4 锆石测年分析 |
5.2 沉积相再认识 |
5.2.1 沉积相分析及标志 |
5.2.2 测井相模式建立 |
5.2.3 单井相特征分析 |
5.2.4 沉积相类型划分 |
5.3 基于基准面变化的沉积演化分析 |
第六章 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及定量化表征 |
6.1 储层特征 |
6.1.1 储集空间与结构特征 |
6.1.2 储层物性特征 |
6.1.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6.1.4 储层分布特征 |
6.2 层次约束下的薄互层状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
6.2.1 基于井震结合的砂层组级次储层预测 |
6.2.2 沉积过程约束下的单砂体级次储层描述 |
6.3 基于沉积演化过程的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技术 |
6.3.1 研究区储层层次划分 |
6.3.2 构型解剖方法及流程 |
6.3.3 主力砂体构型特征 |
6.4 薄互状储层定量化精细表征技术 |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
7.1 薄互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 |
7.1.1 纵向各类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3 主力储层层内剩余油规律 |
7.2 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挖潜策略 |
7.3 “双高”老区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田高效开发经验 |
1.2.2 层间干扰研究 |
1.2.3 海洋油气田开发与陆地油气田开发的区别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统计及创新点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及生产特征分析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
2.2 地层层序和油组划分 |
2.3 储层特征 |
2.3.1 岩石类型 |
2.3.2 物性特征 |
2.3.3 非均质性特征 |
2.4 油藏温压系统与流体特征 |
2.5 油田生产特征分析总结 |
2.5.1 油田开发简况 |
2.5.2 区块开发暴露出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油水多相渗流特点与油田高效开发难点 |
3.1 储层油水多相渗流特点研究 |
3.1.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3.1.2 实验结果总体情况分析 |
3.2 油田高效开发难点分析 |
3.2.1 油水多相渗流对油田高效开发的影响分析 |
3.2.2 有效储层纵向高度分散性对高效开发的影响分析 |
3.2.3 区块高效开发难点归纳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非均质性及层间干扰研究 |
4.1 多层纵向非均质对均衡开发的影响 |
4.1.1 单层水驱两相渗流动态 |
4.1.2 多层纵向非均质性对均衡开发的影响 |
4.2 多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的定性研究 |
4.2.1 数值模拟非均质模型的建立 |
4.2.2 层间干扰影响因素分析 |
4.3 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层数的确定 |
4.3.1 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
4.3.2 层间干扰系数的确定 |
4.4 层间干扰对油井产能影响分析 |
4.4.1 定向井产能计算模型 |
4.4.2 产能预测及层间干扰对产能影响程度分析 |
4.4.3 水平井产能计算模型及采油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目前开发模式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
5.1 目前开发方式适应性评价 |
5.1.1 储层天然能量评价及开采潜力分析 |
5.1.2 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分析与合适的开发方式确定 |
5.2 目前注采井网的有效性分析 |
5.2.1 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注采系统 |
5.2.2 油藏启注压力分析 |
5.2.3 开发层系组合的渗透率级差界限分析 |
5.2.4 目前井网合注合采下的纵向动用分析 |
5.3 开发层系调整界限研究 |
5.3.1 层系划分原则 |
5.3.2 综合评判模型及经济下限研究 |
5.3.3 确定分层系开发地层跨度界限 |
5.3.4 层系重组划分论证方法 |
5.3.5 P油藏层系划分重组方案设计 |
5.3.6 P油藏1区北层系划分重组方案优化论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合理工作制度优化研究 |
6.1 生产井井型优选 |
6.2 开发井网优化研究 |
6.2.1 合理开发井网确定 |
6.2.2 合理井距确定 |
6.3 压力系统优化研究 |
6.3.1 油藏地层破裂压力的确定 |
6.3.2 油井最小井底流压确定 |
6.3.3 油藏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
6.4 采油速度优化研究 |
6.4.1 油藏合理采油速度确定 |
6.4.2 不同开发阶段的合理采油速度确定 |
6.5 油藏合理注水时机、注采比分析 |
6.5.1 注水时机 |
6.5.2 注采比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通38-10块低渗敏感性稠油油藏压裂防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1.2.1 压裂防砂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清洁携砂液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强水敏稠油油藏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区块油藏特征分析 |
2.1 区块概况 |
2.2 油藏特征研究 |
2.3 储层敏感性机理研究 |
2.3.1 粘土矿物特性 |
2.3.2 储层敏感性分析 |
2.4 伤害机理分析 |
2.4.1 颗粒迁移对区块开发的影响 |
2.4.2 沥青沉积堵塞孔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裂防砂携砂液和支撑剂研究 |
3.1 携砂液研究与优化 |
3.1.1 携砂液残渣与伤害评价 |
3.1.2 清洁携砂液性能评价 |
3.1.3 清洁携砂液防膨技术研究 |
3.2 支撑剂研究与优化 |
3.2.1 地应力计算 |
3.2.2 支撑剂耐压强度优化 |
3.2.3 支撑剂粒径优选 |
3.2.4 支撑剂性能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压裂防砂工艺研究 |
4.1 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
4.1.1 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
4.1.2 动态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
4.2 压裂防砂施工参数研究 |
4.2.1 裂缝形态研究 |
4.2.2 施工排量对裂缝形态的影响 |
4.2.3 加砂量优化 |
4.2.4 多薄层压裂防砂技术研究 |
4.3 典型井例分析 |
4.4 裂缝形态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压裂防砂工艺配套措施研究 |
5.1 压裂防砂管柱研究 |
5.1.1 压裂防砂一体化管柱 |
5.1.2 分层压裂防砂管柱 |
5.2 伴酸压裂防砂工艺研究 |
5.3 油层保护配套工艺研究 |
5.3.1 钻井油层保护 |
5.3.2 作业过程油层保护 |
5.3.3 热采油层保护 |
5.3.4 水敏后解堵工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疏松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机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砾石充填层堵塞研究 |
1.2.2 机械筛管挡砂层堵塞研究 |
1.2.3 存在问题与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砂泥岩互层筛管堵塞模拟评价实验装置和方法建立 |
2.1 筛管堵塞模拟评价实验装置 |
2.1.1 模拟井筒系统 |
2.1.2 供液系统 |
2.1.3 数据采集系统 |
2.2 筛管堵塞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砂泥岩互层对筛管堵塞影响规律实验 |
3.1 逐级建立压差条件下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模拟实验 |
3.1.1 实验过程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3 小结 |
3.2 砂泥岩互层对筛管堵塞影响规律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主要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4.1 现有防砂井筒堵塞机理 |
4.1.1 非充填带分选桥架充填堵塞机制 |
4.1.2 砾石充填层桥架堵塞机制 |
4.1.3 筛管挡砂层内部桥架堵塞机制。 |
4.2 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主要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4.2.1 净毛比对筛管堵塞影响分析 |
4.2.2 泥质含量对筛管堵塞影响分析 |
4.2.3 蒙脱石含量对筛管堵塞影响分析 |
4.2.4 井斜角对筛管堵塞影响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邮凹陷永联地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构造解释技术 |
1.2.2 地震正演技术 |
1.2.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
1.2.4 地震反演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取得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概况 |
2.1.2 资料情况 |
2.2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2.2.1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正演 |
2.2.2 理想模型正演模拟与分析 |
2.2.3 速度模拟 |
2.2.4 AVO模拟及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叠后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
3.1 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
3.1.1 解释方法和思路 |
3.1.2 构造样式分析 |
3.1.3 构造解释成果 |
3.2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应用 |
3.2.1 地震属性提取 |
3.2.2 地震属性优选与标定 |
3.3 叠后地震反演技术及应用 |
3.3.1 叠后反演技术概述 |
3.3.2 井震标定和子波提取 |
3.3.3 波阻抗数据的压实效应校正 |
3.3.4 叠后波阻抗反演应用 |
第四章 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
4.1 横波估算及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1 横波估算 |
4.1.2 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 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
4.2.1 叠前AVO反演技术 |
4.2.2 弹性阻抗反演技术 |
4.3 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
4.3.1 AVO响应特征 |
4.3.2 AVO属性分析 |
4.3.3 叠前地震反演 |
第五章 储层物性及流体预测 |
5.1 弹性参数分析 |
5.1.1 纵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交汇解释法的适用性分析 |
5.1.2 岩性敏感弹性参数交汇解释及岩性识别 |
5.1.3 流体敏感弹性参数交汇解释及流体识别 |
5.2 储层厚度预测 |
5.3 储层孔隙度预测 |
5.4 储层流体预测 |
5.5 成果应用简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0.2.2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 |
0.2.3 异常高孔带与储层物性 |
0.2.4 注水技术政策 |
0.2.5 降压增注技术 |
0.3 研究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层特征 |
1.2 构造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第二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孔喉特征 |
2.1 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分析 |
2.1.1 成分 |
2.1.2 结构 |
2.1.3 沉积构造 |
2.2 储层填隙物及胶结特点研究 |
2.3 孔喉特征研究 |
2.3.1 孔隙特征 |
2.3.2 喉道特征及其对敏感性的影响 |
2.3.3 孔隙结构 |
第三章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1 成岩环境 |
3.1.1 地温场 |
3.1.2 压力场 |
3.1.3 流体场 |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
3.2.1 有机质热演化 |
3.2.2 粘土矿物转化 |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
3.3.1 机械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溶蚀作用 |
3.3.4 交代作用 |
3.4 成岩作用过程(溶蚀作用与胶结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
3.4.1 计算公式 |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3.4.3 计算结果与地质意义讨论 |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5.1 成岩阶段划分与现有成岩阶段划分规范的补充 |
3.5.2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和敏感性的影响 |
3.6 成岩史分析 |
3.6.1 成岩阶段预测基本原理 |
3.6.2 花 2-2 井埋藏史分析 |
3.6.3 花 2-2 井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成岩史 |
第四章 异常高孔带研究与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与成因分析 |
4.1.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 |
4.1.2 异常高孔带成因分析 |
4.2 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物性特征与分类 |
4.2.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储层敏感性 |
5.1 储层岩石的速敏性 |
5.2 储层岩石的水敏性 |
5.3 储层岩石的盐敏性 |
5.4 储层岩石的酸敏性 |
5.5 储层岩石的碱敏性 |
5.6 储层潜在伤害及防治措施 |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 |
6.1 层间非均质性 |
6.1.1 层间渗透率级差 |
6.1.2 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
6.1.3 层间渗透率突进系数 |
6.2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6.2.1 101 断块和109断块 |
6.2.2 107、108、121 断块 |
6.2.3 114、115、117 断块 |
第七章 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
7.1 储层渗流特征 |
7.1.1 原油润湿性 |
7.1.2 油水相对渗透率 |
7.1.3 见水时间预测 |
7.1.4 含水等值线 |
7.2 注水时机 |
7.3 开发井网 |
7.3.1 合理井距 |
7.3.2 井网形式 |
7.4 确定合理注采比 |
7.4.1 计算实际注采比 |
7.4.2 确定合理注采比 |
7.5 合理采油速度 |
7.5.1 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法 |
7.5.2 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法 |
7.5.3 采油速度综合研究 |
7.6 合理压力恢复速度 |
第八章 降压增注建议 |
8.1 分注技术 |
8.1.1 改善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油效果机理 |
8.1.2 垂向渗透率级差对注水井吸水特征的影响 |
8.1.3 渗透率级差的确定 |
8.1.4 渗透率动用级差室内模拟实验 |
8.2 水质配伍性及酸化技术 |
8.2.1 水质配伍性 |
8.2.2 酸化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10)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互层开发技术现状 |
1.2.2 低效水驱转热采开发技术 |
1.3 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地质特征及开发评价 |
2.1 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1.4 隔夹层展布特征 |
2.1.5 流体性质及温压系统 |
2.1.6 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 |
2.1.7 储量计算 |
2.2 开发历程及现状 |
2.2.1 开发历程 |
2.2.2 开发现状 |
2.3 开发效果评价 |
2.3.1 油井产能评价 |
2.3.2 储量动用评价 |
2.3.3 地层能量评价 |
2.3.4 采收率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历史数据拟合 |
3.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采开发经济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4.1 热采可行性论证 |
4.1.1 开发方式确定 |
4.1.2 热采开发可行性论证 |
4.2 层系组合划分 |
4.2.1 必要性论证 |
4.2.2 可行性论证 |
4.2.3 划分的原则 |
4.2.4 划分的结果 |
4.3 经济界限研究 |
4.4 技术界限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指标预测 |
5.1 方案调整思路 |
5.2 方案部署原则 |
5.3 方案部署 |
5.4 指标预测 |
5.5 低油价期的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CA油田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开发方式优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渗流屏障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机理研究[D]. 张琪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国外A断块薄互层油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D]. 徐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3]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 任江丽. 西北大学, 2019(01)
- [4]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 张章. 西北大学, 2019(01)
- [5]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D]. 吴婧.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通38-10块低渗敏感性稠油油藏压裂防砂工艺研究[D]. 蔡增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疏松砂泥岩互层防砂筛管堵塞机理实验研究[D]. 杨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高邮凹陷永联地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 喻永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D]. 曲国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10]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研究[D]. 朱桂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