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远[1](2020)在《CSNS/RCS磁铁电源的谐振单元保护装置》文中指出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新中国第一台大规模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为了在整个环形加速器维持同步的正弦磁场,全环采用一台谐振电源励磁,并将所有电磁铁串联,配合电容器、电抗器构成谐振电路,分布在周长300多米的环形设备楼周围,组成一个庞大的CSNS/RCS谐振电源网络。如果发生电容或电抗器故障,则谐振网络损坏,感应电压将对设备造成破坏。虽然国内各加速器实验室对电源有较多研究,但研究方向普遍面向直流稳定度、主回路拓扑与开关元件、数字控制领域研究。对交流谐振网络的保护没有参考资料。为了保障散裂中子源顺利竣工和可靠运行,必须为谐振网络自行研制一套保护设施。首先,本文针对交流励磁电源及谐振网络进行了原理研究,对谐振网络等效电路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谐振网络的额定参数。针对谐振元件的保护,本文提出了采用多路实时波形采集的方法对各网孔的谐振电流和谐振电压进行真有效值监测,并在异常时进行联锁保护的解决办法。其次,在电容监测方面,我们利用FPGA剩余的强大计算能力,充分利用采样数据,进行FFT分析得出基波电流、电压,采用SOPC片上系统进行电容器介损在线监测和电容值在线监测。以利于对电容器的缺陷、寿命进行预测。接着,本课题针对多路实时波形采集功能设计了模拟量输入模块,通过高精度ADC和FPGA片上系统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同时,我们提出本装置必须具备开关量I/O功能,以代替PLC完成电源系统的常规联锁保护,实现了一套完整的谐振电源保护装置。最后,在实验室搭建测试平台,对该装置的模拟采样电路进行了精度测试和校准,随后在现场进行了在线测试。最终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样精度达到要求,软件保护功能符合预期设计,电容介损测量结果可信。
朱伟军[2](2019)在《三维集成电路中硅通孔电源分配网络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难度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成本越来越高,以及集成电路面临的量子效应等物理极限,使得平面集成电路的性能和集成度提升速度放缓,而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了超越摩尔定律这一新的发展概念,可以通过研发新器件、新结构,以及新的集成封装技术来提升系统的综合性能。在新一代的集成技术中,一种基于TSV(Through silicon via)的三维集成技术,因其新颖的设计模式和潜在的优势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这是微电子学一重要的发展方向,多功能三维集成系统能够促使摩尔定律继续发展。三维集成可以实现裸晶片或者封装芯片在竖直方向的堆叠集成,这种兼具制造技术和封装技术的设计模式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互连延迟、更快的速度和异质多功能集成。虽然三维集成技术带了许多优点,但是还存在着许多和三维集成相关的设计约束和可靠性问题,这些问题是三维集成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点。例如,三维集成电路中电源分配网络模型有待完善,TSV的引入给系统电源完整性带来的影响,TSV阵列之间的噪声耦合以及对电源输送的影响,TSV和PDN(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在三维集成中的热耗散作用,以及三维集成中电源和热约束综合优化设计。本文主要围绕三维集成和电源分配网络展开,探究三维集成电源分配网络模型构建、TSV寄生参数影响、TSV噪声耦合、三维PDN及TSV散热、电热约束综合优化等问题。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1、提出了一种三维PDN简易阻抗计算模型,以及一种改善TSV电源完整性的TSV优化方案,可以用于三维集成结构的阻抗及电源噪声分析。根据片上PDN的物理结构,采用积分方法获得了PDN阻抗方程,结合多层芯片堆叠的级联结构,获得了三维PDN阻抗计算模型。经过ADS(Advanced sesign system)验证,本文的模型精度较高,计算效率大幅提升。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TSV对三维集成PDN阻抗的影响特性,重点介绍了TSV的高度、半径、间距等参数对阻抗的影响。在保持TSV金属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本文采用多个小尺寸的TSV并联结构替代原来大尺寸的TSV,可以促使整个TSV链路电阻和电感减小,电容增加,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TSV链路引起的电压降以及电源噪声等问题。经过计算和仿真验证,可以使得TSV引起的峰值噪声减小60%,这对于三维集成电源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2、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三维集成电源分配网络中的TSV噪声耦合模型。三维集成中TSV的密度非常大,发生在它们之间的的电磁耦合效应会非常严重,本文根据TSV用于电源分配网络的排布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电磁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计算TSV阵列中的S参数,还可以用于分析电路工作引起的SSN(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噪声耦合。经过ANSYS HFSS的仿真验证,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小,计算效率高。进一步分析了芯片堆叠层数、TSV密度、片上PDN规格等参数对于堆叠结构的电源输送影响。该模型通过反映TSV之间的电磁波传播和反射,方便读者了解噪声耦合的物理原理,这对于进行大规模TSV阵列的噪声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噪声抑制措施有很大的帮助。3、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三维集成结构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模型,考虑到三维集成电源分配网络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本文对其热传导作用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鉴于片上PDN和TSV结构的差异,这里分别对TSV结构和片上PDN结构的等效热导率进行了建模和计算,并分析了TSV间距、TSV周围氧化层厚度、PDN金属间距、PDN中金属层数等关键性参数对于热传导的影响。把所获得的等效热导率结果嵌入到本文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体积法FVM(Finite volume method)中,可以求解三维堆叠结构的温度分布。经过COMSOL的有限元仿真验证,提出的等效热导率模型和温度求解模型都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并且和仿真相比,提出的数学模型计算效率高、消耗计算机资源少,能够有效地用于大规模集成系统的温度特性分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研究了三维集成面临的电源和温度约束,根据基于TSV的三维堆叠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TSV数量优化方案。通过网格类型的PDN结构特性以及谐振腔分析方法,结合PDN和TSV相连的多端口,本文计算分析了PDN的多输入阻抗特性,该方法考虑了PDN平面上的全局效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鉴于TSV以及整个PDN网络具有的电源传输和热传导作用,本文根据不同功能的芯片堆叠特性,提出了不同层芯片单独优化,整体满足电源以及温度约束的电热综合优化方案。同时还给垂直方向不同功率芯片的堆叠顺序提出了关键性的建议,根据约束条件合理选择堆叠次序会提升堆叠结构的可靠性。该优化方案大幅度地减少整个堆叠结构中的TSV数量,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同时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3](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林凡强[4](2017)在《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研发与采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瞬变电磁法(TEM)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采用人工场源激发的时间域电磁探测方法,是以大地中岩矿石的导电性和导磁性为物性前提,通过不接地磁性源或接地电性源方式向地下发送脉冲信号,大地受激发产生瞬变电磁场,导电地质体受感应产生涡旋电流,产生二次场。TEM方法通过观测、分析二次磁场的过渡过程,进行地下地质异常体的探测。近年来,国内外对瞬变电磁法的仪器研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和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需要,新型的多分量、多参数、大深度探测的瞬变电磁仪器进入电磁探测领域,从原有的单一垂直分量测量到电场和磁场同时测量的时频电磁法(TFEM)、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LOTEM)、以及多通道瞬变电磁法(MTEM)等。其中,发射方式从以磁性源方式居多,朝大功率、大电流发射的电性源方式过渡,发射波形从双极性信号往伪随机信号过渡,为瞬变电磁法在不同深度和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时间域瞬变电磁方法的发展和对仪器功能扩展的需求,设计研发了一种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系统,选用接地电性源方式发射,采用精准时钟同步和高精度GPS授时单元,设计六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可同步采集地面电磁五分量(Ex、Ey、Hx、Hy、Hz)和磁感应强度变化率(dB/dt)。该设计方案符合未来瞬变电磁观测系统的多分量、大深度探测和多参数解释的发展方向,可实现同步多通道、多分量张量灵活组合的测量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在电法勘探中电磁感应方法的理论指导下,以电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通过进一步研究瞬变电磁收发系统的特点、信息的采集方法和数据的处理技术,开发设计了低噪声电源电路板、采集与存储控制板,以及通道数可灵活组合的模拟信号采集板,可以实现两通道、四通道或六通道三种组合方式的新型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系统。按照预设的思路进行设计,该系统既可以作为电磁场信息的大地响应接收系统,也可以作为瞬变电磁发射系统的电流波形记录装置,具有灵活、多样、高效等特点。第二,在接收仪的程序设计中,采用跨时钟域同步技术,实现了高达128k采样速率的、多通道同步的数据采集及存储功能,还兼具控制器之间的信息同步传输和数据交换。研发设计过程中,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了一个28位的高精度计时器来配合GPS秒脉冲信号,使各接收采集单元与发射系统的电流波形高精度同步,实现了时间信息和采集数据共同存储;同时,为了对接收仪进行标定,设计了外置标定单元电路;此外,采用超低功耗器件设计了无线监测模块,实现了接收仪运行状态的远距离监测。第三,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能够同步接收磁感应强度变化率,还可以同步对两个方向的电场分量及三个方向的磁场分量进行观测。因此,该方法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大,空间覆盖广;随着接收仪器动态范围的扩大和采样率的提高,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记录更加丰富的有用信息。此外,该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兼容多种发射机,如加拿大CRONE公司的Digital PEM系统,凤凰公司T-4、TXU-30发射机,以及ZONGE公司的GDP-32电法仪等;接收传感器可使用空心线圈、不极化电极、磁探头等装置。第四,在实验室完成了直流信号输入时的性能测试,及交流信号输入时的测试实验;并进行了信号精度测量及信噪比计算分析,还开展了仪器的稳定性及道间一致性测试,验证了本接收仪在高速采样率下能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与存储,且可靠性很高。在不断完善电路和改进系统程序的过程中,完成了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的研制。为了进一步测试仪器的性能,还在空旷地区使用凤凰公司T-4发射机以接地电性源发射方式,开展仪器的功能及性能测试,完成了两条测线的同步接收与采集试验,形成了两条测线的剖面图;并将本接收仪与凤凰公司的V8系统同步采集的二次场单点数据进行了对比,两套系统生成的衰减曲线形态一致性良好。第五,为验证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的勘探实用性,在四川省乐山市某矿区开展了仪器对比测试,通过采集横跨矿脉测线的瞬变电磁数据,提取瞬变的二次场信息,之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去噪,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在时间抽道后,对应高异常的采集点与矿脉的走向趋势一致,还与对应化探数据曲线中铜元素的高异常分布位置相吻合。在开展场地测试过程中,选取了一个采集点,将本接收仪与中科院电子研究所的采集站进行电场信息的并联同步采集,两个采集系统接收的电场波形一致。综上所述,本接收仪可通过程序灵活配置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以及磁场强度信息的采集系统,可以实现一机发射,多机、多通道同步采集及发射电流记录于一体的观测系统。多通道主要表现为在同一偏移距上多个测点的信息同步采集和存储,采用接地电性源方式发射,接收电场及磁感应强度等信息,对同偏移距的信息处理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相似,通过共偏移距剖面图来推测地下某一深度目标的地电信息,是一套集采样通道多、动态范围宽、存储容量大及同步精度高等特点于一体的接收系统,在数据去噪方面还引入了深度学习方法。该仪器的设计研究对于开展深部矿体的精细探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能大幅度的提高勘探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张习文[5](2013)在《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及影响性能的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和制导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其性能是决定导航、制导精度最重要的因素。由于高性能微小型加速度计的装配一直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导致产品特级率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高性能微小型加速度计的批量化生产要求。本文以微小型挠性加速度计为研究对象,对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技术及装配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加速度计的输入输出理论模型,结合对加速度计装配过程的分析,确定了加速度计的偏值误差主要由三种干扰输入引起,即干扰力矩△M,弹性恢复角β和电容差△C。分析了三种干扰输入对偏值误差的影响机理,确定引起偏值误差的主要装配不确定因素是导电游丝引起的干扰力矩△M,以及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摆片产生变形形成的电容差△C。分析了加速度计非线性误差和交叉耦合误差产生的机理,确定了摆组件的装配误差以及摆组件的重心偏移分别是引起加速度计交叉耦合误差和非线性误差的主要原因。对加速度计的偏值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导电游丝引起的干扰力矩△M、摆片不均匀变形引起的电容差△C的稳定性,及预紧力不稳定所引起的电容极板间隙变化是加速度计偏值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方法量化分析了导电游丝在焊接装配过程中的变形所引起的偏值误差及其稳定性,针对游丝的焊接工艺提出改进方法。对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摆片变形及其引起的偏值误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摆片变形所引起偏值的温度稳定性,针对摆组件的胶粘接工艺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建立几何误差与交叉轴灵敏度间的数学关系,以及对加速度计零组件的加工、装配过程的分析,对加速度计的加工与装配提出了合理的公差要求。以Majumdar-Bhushan模型中的假设条件为基础,建立了电容传感器的极板接触刚度模型。分析了预紧力对平行极板电容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加速度计的微小型螺纹副联接,提出采用零刚度碟簧提高螺纹副预紧力稳定性的方法,对不同尺寸的单片碟簧和组合碟簧的刚度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针对具有零刚度特性螺纹副的装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扭矩控制方法,实现了加速度计微小型螺纹副装配中对预紧力的有效控制,建立了微小型螺纹副装配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微小型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特点和装配工艺要求,遵循实用、可靠、可重构的原则研制了基于显微机器视觉的精密自动装配系统。提出了局部特征拼接定位方法,实现了跨尺度微小型零件的显微视觉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质量分析的光强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光强自动调节;采用位置和阻抗混合控制策略,实现了摆组件装配过程中微小装配力的精确控制。随机抽取多套加速度计零件进行装配实验,验证了装配系统的可靠性和装配精度。本文关于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及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影响加速度计性能的装配不确定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微小型挠性加速度计自动化精密装配系统等研究成果,已在微小型挠性加速度计的装配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胡师彦[6](2002)在《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局域网和标准消息传递库构成并行计算环境 ,实现了对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 ,改进了传统的Runge -Kutta方法 ,最后讨论了与并行计算效率有关的因素。
胡师彦[7](2001)在《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局域网和标准消息传递库构成并行计算环境 ,实现了对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改进了传统的Runge -Kutta方法。最后讨论了与并行计算效率有关的因素
胡师彦[8](2001)在《精密电容器误差的网络并行计算》文中指出利用局域网和标准消息传递库构成网络并行计算环境 .基于变动边界微扰法 ,实现了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 .改进了传统的Runge -Kutta方法 .新方法在计算量 ,计算速度 ,稳定性上都优于原方法 ,并在实际计算中取得良好效果 .最后 ,将用单机和用并行机进行计算的结果作了对比 ,讨论了与并行计算效率有关的因素
胡师彦[9](2001)在《精密电容器误差的网络并行计算》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局域网和标准信息传递库构成网络并行计算环境。基于变动边界微扰法,实现了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改进了传统的Runge-Kutta方法。新方法在计算量、计算速度及稳定性上都优于原方法,并在实际计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将用单机和用并行机进行计算的结果作了对比,讨论了与并行计算效率有关的因素。
王正涛[10](2005)在《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测定地球重力场,确定高分辨高精度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和大地水准面,是大地球测量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与相关地球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卫星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物理大地测量学家有了进行全球重力测量的有效工具,卫星的轨道运动主要受制于地球重力场,可视为承载地球重力场信息的一种传感器,研究利用卫星轨道跟踪观测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卫星重力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已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地面站对卫星的激光测距(SLR)跟踪数据,至今建立了近百个不同序列的长波重力场模型,可确定分米级精度的全球大地水准面,上世纪末研制成功能在高动态条件下接收和处理GPS导航信号的星载GPS接收机,实现了高轨GPS卫星对低轨专用重力卫星的精密跟踪测轨,精度达到厘米级,同时突破了两颗低轨卫星之间的同轨跟踪测距和星载加速度计测定大气阻力等非保守力的技术,以及制成星载重力梯度仪,据此,本世纪初实施了新一代国际卫星重力探测计划,发射了GHAMP和GRACE卫星,2006年预计发射重力梯度测量卫星GOCE,研究利用新一代卫星重力观测数据建立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提出新方法,发展新技术,研制新软件,是当前物理大地测量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前沿,也是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消化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掌握利用GHAMP和GRACE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的实用计算模型和算法细节,重点研究发展其中的能量守恒法,研制计算软件系统,利用GRACE实测数据,完成一个有应用价值的GRACE重力场模型的研制,并对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评述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在现代大地测量发展及其与相关地球科学交叉研究中的作用;对实现确定1cm级精度大地水准面及相应地球重力场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作者的思考;总结卫星重力技术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研究成果,概括理解表述各种卫星重力技术和方法的一般原理和共性,根据作者的研究实践提出目前面临的有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2.从卫星重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总结卫星轨道理论,给出涉及的不同时空参考系统的精确定义和数学表述及互相转换的实用计算模型,研究总结解开普勒轨道的实用算法,总结各种摄动力的数学模型,重点作详细的数值分析。该项工作在为低轨卫星星载GPS动力法定轨作准备和提供选择模型的依据。 3.研究总结星载GPS精密动力法定轨所涉及的概念和实用计算模型,重点是卫星状态转移矩阵和参数敏感矩阵的结构和数学表述以及基于此两类矩阵的变分方程的建立,用于确定卫星观测方程线性化所需偏导数矩阵;详细研究现有轨道数值积分方法,给出可供实用计算的计算公式及其系数值,以及并行积分器的设计;给出动力法定轨的详细计算模型和流程,作为软件编制的依据。 4.总结研究现有的基于GPS精密定轨的三类求解重力场模型的方法和实用算法,即动力法,能量法和加速度法,重点研究能量守恒法,导出改进的严密计算模型,对该法进行误差分析。 5.研究总结重力场模型现有各种数值解法及优化算法技巧,包括时域法和空域法,重点
二、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CSNS/RCS磁铁电源的谐振单元保护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A list of abbreviation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加速器电源的研究现状 |
1.2.1 加速器电源的发展 |
1.2.2 谐振网络电源的提出 |
1.2.3 谐振网络电源研究现状 |
1.3 CSNS/RCS磁铁电源需解决的问题 |
1.3.1 保障设备运行安全 |
1.3.2 定位故障地点 |
1.3.3 监测电容质量 |
1.4 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谐振保护工作原理 |
2.1 加速器系统总体保护 |
2.1.1 加速器的故障与安全 |
2.1.2 CSNS加速器保护系统 |
2.2 CSNS/RCS谐振电源分析 |
2.2.1 串联型怀特谐振网络原理 |
2.2.2 CSNS/RCS谐振网络及电源分析 |
2.3 谐振元件的实时保护 |
2.3.1 电压在线监测 |
2.3.2 电流在线监测 |
2.3.3 电源保护方法 |
2.4 电容介损在线监测 |
2.4.1 介损计算方法 |
2.4.2 容值的计算方法 |
2.5 监测系统的误差 |
2.5.1 误差来源分析 |
2.5.2 CSNS/RCS电源的特殊性 |
2.6 保护装置的常规功能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谐振保护装置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 |
3.1.1 研制指标 |
3.1.2 结构设计 |
3.2 电路设计 |
3.2.1 保护装置与电源接口 |
3.2.2 开关量采集电路 |
3.2.3 模拟量采集电路 |
3.2.4 FPGA电路 |
3.2.5 隔离设计 |
3.2.6 PCB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谐振保护装置软件设计 |
4.1 FPGA程序设计 |
4.1.1 ADC控制 |
4.1.2 数值计算 |
4.1.3 串口通信 |
4.2 操作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谐振保护系统测试 |
5.1 采样精度测试 |
5.1.1 静态误差 |
5.1.2 静态误差补偿校正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保护测试 |
5.2.2 电容与介损测试 |
5.2.3 测试结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三维集成电路中硅通孔电源分配网络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维集成技术研究背景 |
1.2 三维集成技术 |
1.2.1 三维集成技术概念 |
1.2.2 三维集成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1.2.3 三维集成电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1.2.4 三维集成技术面临的挑战 |
1.3 三维集成电路中电源分配网络 |
1.3.1 基于TSV的三维电源分配网络 |
1.3.2 三维集成电源分配网络设计与挑战 |
1.3.3 硅通孔电源分配网络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
第二章 3D PDN阻抗分析和电源噪声优化 |
2.1 一种简易的3D PDN阻抗分析模型 |
2.1.1 3D PDN阻抗模型及验证 |
2.1.2 3D PDN阻抗拓展分析和讨论 |
2.2 TSV电源噪声优化 |
2.2.1 随频率变化的TSV寄生参数建模 |
2.2.2 TSV寄生参数和电源噪声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SV噪声耦合及对PDN的影响 |
3.1 TSV噪声耦合建模及PDN分析 |
3.1.1 电源/地TSV之间的噪声耦合模型 |
3.1.2 片上电源分配网络建模 |
3.2 TSV噪声耦合模型验证及参数分析 |
3.2.1 TSV噪声耦合模型验证 |
3.2.2 TSV参数对于噪声耦合的影响 |
3.2.3 考虑SSN之后的TSV噪声耦合效应 |
3.3 整个PDN引起的电源供电噪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PDN热特性分析 |
4.1 三维集成中PDN热模型 |
4.1.1 PDN热属性和常用热分析方法 |
4.1.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热分析 |
4.2 三维PDN结构的等效热导率模型 |
4.2.1 TSV单元的等效热导率 |
4.2.2 片上PDN单元的等效热导率 |
4.3 仿真验证方法 |
4.4 数值结果讨论 |
4.4.1 TSV阵列等效热导率分析和验证 |
4.4.2 片上PDN等效热导率分析 |
4.4.3 TSV结构的热传导作用分析 |
4.4.4 三维集成温度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集成电热约束综合优化 |
5.1 三维PDN电热约束分析 |
5.2 三维PDN综合建模 |
5.2.1 基于阻抗的三维PDN电源模型 |
5.2.2 基于FVM的三维PDN热学模型 |
5.3 三维PDN中 TSV电热综合优化 |
5.3.1 三维芯片堆叠电源完整性分析 |
5.3.2 三维芯片堆叠温度特性分析 |
5.3.3 电热约束综合优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4)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研发与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接收仪的指标对比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测量原理及方法 |
2.1 瞬变电磁法介绍 |
2.1.1 瞬变电磁法的基本特点 |
2.1.2 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 |
2.1.3 瞬变电磁场的激发方式 |
2.1.4 瞬变电磁的分类方法 |
2.2 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 |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2.2 瞬变电磁场的频谱特征 |
2.2.3 不同场源形式下瞬变电磁的响应 |
2.2.4 微弱信号检测 |
2.3 瞬变电磁发射源的波形及工作装置 |
2.3.1 瞬变电磁法常用的发射波形 |
2.3.2 瞬变电磁法的工作装置 |
2.3.3 瞬变电磁采集接收的分量 |
2.3.4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 |
2.4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设计思路 |
2.4.1 接收仪的框架设计 |
2.4.2 接收仪的主要用途 |
2.4.3 接收仪的主要特点 |
2.4.4 接收仪的技术指标 |
2.5 深度学习去噪方法概述 |
2.5.1 去噪自编码器 |
2.5.2 去噪模型理论推导 |
2.6 小结 |
第3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硬件系统设计 |
3.1 接收仪硬件系统框架介绍 |
3.2 接收仪电源系统设计 |
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1 信号调理 |
3.3.2 前置放大器设计 |
3.3.3 输入级保护 |
3.3.4 程控放大电路设计 |
3.4 自然电位补偿电路设计 |
3.5 滤波器设计 |
3.5.1 工频陷波器设计 |
3.5.2 低通滤波器 |
3.6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6.1 模拟转换技术 |
3.6.2 模数转换器对比 |
3.6.3 模拟板电源电路 |
3.6.4 模数转换的特性分析 |
3.6.5 AD7767 电路设计 |
3.7 FPGA采集单元电路设计 |
3.7.1 FPGA采集单元概述 |
3.7.2 FPGA单元电源电路 |
3.7.3 外扩存储器SRAM |
3.7.4 配置电路 |
3.7.5 SD卡存储器电路 |
3.7.6 FPGA与 STM32 接口 |
3.7.7 FPGA与模拟板接口电路 |
3.8 STM32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8.1 STM32 控制器单元概述 |
3.8.2 STM32F407 芯片概述 |
3.8.3 STM32与FPGA接口 |
3.8.4 LCD电路设计 |
3.8.5 GPS时间同步单元 |
3.8.6 键盘电路设计 |
3.8.7 模拟板DAC接口 |
3.9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监测模块 |
3.9.1 ZIGBEE技术简介 |
3.9.2 ZIGBEE无线收发模块 |
3.9.3 CC2530 状态监测电路设计 |
3.10 增益微调及标定单元设计 |
3.11 小结 |
第4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软件系统设计 |
4.1 接收仪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
4.2 STM32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4.2.1 人机交互设计 |
4.2.2 DAC7714 补偿电压输出 |
4.2.3 STM32F407与XC6SLX9 通信接口 |
4.2.4 GPS信息接收 |
4.2.5 通道状态信息的传输 |
4.3 FPGA采集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4.3.1 FPGA顶层程序设计 |
4.3.2 FPGA接收STM32F407 参数流程 |
4.3.3 滤波器频率控制输出 |
4.3.4 多通道数据采集控制 |
4.3.5 SD卡及文件系统控制程序 |
4.3.6 FPGA与 STM32 通信接口 |
4.3.7 数据缓存单元 |
4.4 ZigBee无线监测模块 |
4.4.1 监测状态显示流程 |
4.4.2 ZigBee收发程序流程 |
4.5 小结 |
第5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性能测试 |
5.1 单元电路及程序功能调试 |
5.1.1 主要测试设备 |
5.1.2 硬件测试步骤及方法 |
5.1.3 程序代码调试 |
5.1.4 系统调试总结 |
5.2 采集试验及分析 |
5.2.1 电阻网络直流性能测试 |
5.2.2 系统稳定性测试 |
5.2.3 通道间一致性测试 |
5.2.4 交流输入性能测试 |
5.2.5 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
5.3 已存储数据处理 |
5.4 影响精度因素 |
5.4.1 ADC及动态范围 |
5.4.2 接地技术 |
5.4.3 各类噪声 |
5.5 小结 |
第6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采集试验研究 |
6.1 仪器采集测试试验 |
6.1.1 试验装置介绍 |
6.1.2 低采样率采集试验 |
6.2 场地数据采集试验 |
6.3 矿区测试试验 |
6.4 场地试验结果分析 |
6.5 瞬变电磁数据的去噪分析 |
6.5.1 数据集的获取 |
6.5.2 小波变换与卡尔曼滤波 |
6.5.3 堆叠式自编码器降噪滤波器 |
6.5.4 降噪效果分析与对比 |
6.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5)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及影响性能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加速度计的装配特点与性能描述 |
1.2.1 加速度计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
1.2.2 挠性加速度计的装配特点与装配现状 |
1.2.3 挠性加速度计的性能描述 |
1.3 装配不确定因素对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1.3.1 几何因素对机电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1.3.2 几何因素对陀螺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1.4 微小型零件精密装配技术的研究 |
1.4.1 微小装配技术的分类 |
1.4.2 国外微小型装配系统的研究情况 |
1.4.3 国内微小型装配系统的研究情况 |
1.4.4 微小装配技术在惯性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2 微小型加速度计装配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微小型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 微小型加速度计偏值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偏值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2 干扰输入对偏值的影响机理分析 |
2.4 加速度计的性能测试方法 |
2.5 微小型加速度计非线性、交叉耦合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 微小型加速度计偏值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1 偏值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2 电容器极板间隙变化对偏值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微小型加速度计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导电游丝对加速度计偏值误差的影响分析 |
3.2.1 游丝的力矩刚度分析 |
3.2.2 游丝的温度稳定性分析 |
3.2.3 导电游丝的优化 |
3.3 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摆片变形对偏值误差的影响分析 |
3.3.1 摆片变形对偏值影响的量化分析 |
3.3.2 摆组件的胶粘接工艺优化 |
3.4 几何误差对加速度计交叉耦合误差、非线性误差的影响分析 |
3.4.1 几何误差对加速度计交叉耦合误差、非线性误差的影响规律 |
3.4.2 零件的加工、装配公差分析 |
3.5 力矩器装配误差对加速度计非线性误差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微小型螺纹副装配中预紧力对偏值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与优化控制 |
4.1 引言 |
4.2 螺纹副预紧力影响偏值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
4.2.1 电容传感器极板的接触刚度模型 |
4.2.2 预紧力变化对平行极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 |
4.2.3 预紧力变化对平行极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影响实验 |
4.3 微小型零刚度螺纹副的设计与装配 |
4.3.1 碟簧刚度特性的研究方法 |
4.3.2 碟簧刚度特性的设计优化方法 |
4.3.3 微小型球面碟簧的刚度特性优化 |
4.3.4 球面碟簧的零刚度特性验证实验 |
4.3.5 具有零刚度特性的螺纹副装配中的预紧力控制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微小型加速度计精密装配系统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装配系统总体设计 |
5.2.1 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组成与装配工艺要求 |
5.2.2 微小型加速度计装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5.2.3 微小型加速度计装配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 |
5.2.4 微小型加速度计装配系统的功能模块 |
5.3 微小型加速度计装配关键技术 |
5.3.1 跨尺度零件的测量技术 |
5.3.2 基于图像质量的光源自动调节方法 |
5.3.3 零件的识别与定位技术 |
5.3.4 装配系统的标定方法 |
5.3.5 装配基准的重建 |
5.3.6 微力控制方法 |
5.4 微小型加速度计精密装配系统的实验验证 |
5.4.1 显微机器视觉单元的测量实验 |
5.4.2 微小型加速度计装配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并行计算环境 |
2 精密电容器误差计算的并行化方法 |
3 结果分析 |
(8)精密电容器误差的网络并行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网络并行计算环境 |
3 精密电容器误差计算的并行化方法 |
4 结果分析 |
(10)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球重力场信息与现代地球科学及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
1.2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发展及展望 |
1.3 卫星技术恢复重力场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
1.4 卫星跟踪卫星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的方法和技术问题 |
1.4.1 数据处理问题 |
1.4.2 计算模型的选择和精化问题 |
1.4.3 数值算法的选择和改进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卫星轨道理论 |
2.1 引言 |
2.2 卫星大地测量坐标与时间系统 |
2.2.1 时间系统 |
2.2.2 空固坐标系统 |
2.2.3 地固坐标系统 |
2.2.4 特殊坐标系统 |
2.2.5 大地测量基准和大地坐标系 |
2.2.6 坐标系统的转换 |
2.3 卫星轨道基本理论 |
2.3.1 开普勒轨道 |
2.3.2 开普勒方程 |
2.3.3 卫星在轨道直角坐标系中的瞬时状态 |
2.3.4 开普勒轨道根数与卫星状态向量之间的转换 |
2.4 卫星轨道摄动分析 |
2.4.1 保守力摄动 |
2.4.2 非保守力摄动 |
2.4.3 附加摄动与经验力摄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载GPS精密定轨技术 |
3.1 引言 |
3.2 卫星运动的摄动方程 |
3.2.1 拉格朗日摄动方程 |
3.2.2 高斯方程 |
3.2.3 摄动运动方程的完整解 |
3.3 卫星轨道相关偏导数 |
3.3.1 状态转移矩阵及其微分方程表示 |
3.3.2 参数敏感矩阵及其微分方程 |
3.3.3 各种摄动加速度的偏导数 |
3.3.4 偏导数的微分近似计算 |
3.4 数值积分 |
3.4.1 单步积分法 |
3.4.2 多步积分法 |
3.4.3 联合并行积分器 |
3.5 星载GPS动力学精密定轨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方法 |
4.1 引言 |
4.2 地球重力场模型及有关特性 |
4.2.1 模型的球坐标与直角坐标展式 |
4.2.2 阶数l的特性 |
4.2.3 球谐系数排列选择 |
4.3 利用卫星轨道摄动确定地球重力场的动力法计算模型 |
4.3.1 数学模型 |
4.3.2 数值分析 |
4.4 利用能量守恒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理论 |
4.4.1 基于单星的能量守恒原理 |
4.4.2 基于双星的能量守恒法 |
4.5 利用卫星加速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球重力场模型数值解法 |
5.1 引言 |
5.2 最小二乘法(LS) |
5.3 迭代求解法-预条件共轭梯度法(PCCG) |
5.4 半解析法SA(Semi-Analytical Approach) |
5.5 基于超级计算机平台的并行解技术 |
5.5.1 并行计算机系统 |
5.5.2 并行算法设计技术 |
5.5.3 并行程序设计平台MPI |
5.5.4 矩阵运算的MPI并行化设计与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RACE卫星重力计划与数据分析 |
6.1 引言 |
6.2 GRACE卫星测量系统与任务目标 |
6.3 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1 加速度计数据分析 |
6.3.2 基于参考重力场模型的加速度计校准 |
6.3.3 基于交叉点平差的加速度计校准 |
6.4 GRACE KBR数据分析与处理 |
6.5 GRACE精密轨道类型及有关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RACE重力场模型WHU-GM-05的计算及检验 |
7.1 利用卫星重力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程序模块 |
7.2 当前国际GRACE模型发展与评价 |
7.3 GRACE重力场模型WHU-GM-05系列的确定 |
7.3.1 采用的GRACE卫星数据 |
7.3.2 GRACE卫星数据预处理 |
7.3.3 能量守恒方法观测值各项误差估计与精度分析 |
7.3.4 基于能量守恒方法的GRACE卫星重力场模型WHU-GM-05 |
7.4 重力场模型的检验 |
7.5 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CSNS/RCS磁铁电源的谐振单元保护装置[D]. 黄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三维集成电路中硅通孔电源分配网络分析与设计[D]. 朱伟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3]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4]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研发与采集研究[D]. 林凡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5]微小型加速度计的精密装配及影响性能的因素研究[D]. 张习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6]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J]. 胡师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 [7]精密电容器误差的并行计算方法[J]. 胡师彦.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8]精密电容器误差的网络并行计算[J]. 胡师彦.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9]精密电容器误差的网络并行计算[J]. 胡师彦.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10]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D]. 王正涛.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