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设备水平对比 国内外蜂窝纸板(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张红杰,程芸,刘晓菲,孙琴,张涛,黄培坤[1](2020)在《纸基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纸基包装材料作为最具应用前景的绿色可持续材料之一,近年来相关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新版"限塑令"下包装行业和造纸行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地探讨了纸基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特别是纸基包装材料中近年来的研究应用热点材料——纸基复合包装材料和纸浆模塑包装材料;重点阐述了纸基复合包装材料的复合工艺进展及分离回收利用技术、纸浆模塑制品在关键应用性能如表面性能和阻隔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纸浆模塑制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拓展纸基包装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开发功能化纸基包装材料的创新技术及产业化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路。
牟信妮[2](2019)在《蜂窝纸板面内承载与面外抗弯机理及其模型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蜂窝纸板具有质量轻、能量吸收强与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运输包装、建筑等,其中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抗弯性能是保证其加工制品机械力学性能的关键。蜂窝纸板面内压缩与面外弯曲时,蜂窝纸芯与面纸受力形式复杂,其变形机理及承载性能表征是蜂窝纸板应用的基础,为此开展蜂窝纸板面内压缩与面外弯曲等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课题重点考虑蜂窝纸板包装件在物流环境条件下的准静态力学行为,从蜂窝纸板面内准静态压缩承载与纸板梁面外抗弯机理、承载模型表征、蜂窝芯层结构创新设计与表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蜂窝纸板面内承载理论模型、面外抗弯理论模型,设计了增强型蜂窝芯层结构并进行表征。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机理及性能影响分析。基于不同材料及结构参数的蜂窝纸板面内承载试验,分析其面内承载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灰关联熵理论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得出面纸定量、蜂窝孔径和纸板厚度对承载性能影响的主次关系和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纵向和横向承载中芯层和面层屈曲分别呈现不同的规律性变形且纵向压缩主要由斜向单壁及面层承载,横向压缩则主要由双层胞壁、单层胞壁、面层共同承载。面纸性能、纸板厚度对蜂窝纸板弹性模量影响较大,面纸性能、孔径尺寸、纸板厚度对平台应力、最大吸收能量影响均较为显着。(2)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理论表征。在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机理及性能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塑性变形、塑性能量耗散及能量守恒定理等构建纵横承载方向平台应力理论模型;结合蜂窝纸板的实际应用方式,获得蜂窝纸板面内纵横向边压强度。已知原纸的纵横屈服强度及材料的“孔径边长”、“芯层厚度”、“面层厚度”及“芯层原纸厚度”即可获得蜂窝纸板面内平台应力及边压强度。模型值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吻合度较好。(3)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性能的理论表征。对面外抗弯承载弹性、屈曲、坍塌变形机制开展分析,弯曲刚度、极限弯曲载荷随纸板厚度增加而增大、随孔径增加而减小,最大弯曲挠度随纸板厚度增加而减小、随孔径增加而增大。结合经典梁理论及蜂窝纸板结构、材料参数等对纵横弯曲刚度、极限弯曲载荷及最大弯曲挠度进行分析,获得蜂窝纸板纵、横两方向三点弯曲梁弯曲刚度、极限弯曲载荷及最大弯曲挠度表征方程。已知原纸的纵横弹性模量及材料的“孔径边长”、“芯层厚度”、“面层厚度”及“芯层原纸厚度”即可求解得到蜂窝纸板弯曲刚度、极限弯曲载荷及最大弯曲挠度,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4)蜂窝纸板结构创新设计及性能表征。设计了一种增强型纸蜂窝芯层结构,并完成平板粘合尺寸及制造工艺设计;通过实验分析了增强型蜂窝纸板面外准静态压缩变形机理,应用塑性变形、塑性能量耗散及能量守恒定理,构建增强型结构面外承载平台应力理论模型,得出与常规蜂窝纸板平台应力相比的增强系数模型,模型与蜂窝芯纸原纸性能、蜂窝厚跨比和原纸屈服强度系数有关。研究表明,与目前常规结构比较,增强型结构可实现机械化平板粘合生产且工艺改动小;与相同蜂窝芯层材料和孔径尺寸参数的常规结构相比,增强型结构承载性能平均提高约4倍,在相同的抗压强度条件下,增强型结构可降低蜂窝芯层材料性能要求或增大孔径尺寸,并降低了生产拉伸难度。增强型理论模型及增强系数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度高,相对误差均低于11%。
佟瑷君[3](2019)在《基于D4S理论的蜂窝纸板家具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蜂窝纸板家具就是以纸为原材料而制成的家具,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家具,符合当前绿色设计、低碳生产的大趋势,属于典型的“可持续开发”环保产品。蜂窝纸板家具用最少的原料、最轻的重量,实现最大的承重强度,节约木材资源又可循环回收利用,其回收率可达到85%。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个性化消费的增强,蜂窝纸板家具所体现的轻便、环保、个性化的特点,将逐步被消费者接受,这一点从国外蜂窝纸质家具的畅销上就能看出来。然而在国内,蜂窝纸板家具始终没能成为家具市场的主流产品。消费者对蜂窝纸板家具产生很多怀疑,如纸质家具能否防水,清洁是否方便,承重能力好不好,防火特性又如何等问题。本课题基于D4S(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理论框架,分析蜂窝纸板家具作为可持续材料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意义的同时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重点研究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蜂窝纸板家具可持续设计中,为该理论的实际运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其中第一章是针对蜂窝纸板家具的现状提出问题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研究价值;第二章中介绍D4S理论的概况与产品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第三章对蜂窝纸板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蜂窝纸板材料作为可持续设计资源的价值;第四章探讨蜂窝纸板材料家具产品设计的特点、方法、工艺,以及对蜂窝纸板家具产品设计结构类型分析,提出蜂窝纸板材料在家具产品领域应用的可持续设计理论策略和评价方法;第五章通过模块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设计方法对蜂窝纸板家具进行示范性设计并对方案进行评估;第六章概括总结出文章解决的问题与依然存在的问题。此外,论文概括总结国内外关于D4S理论、蜂窝纸板材料以及蜂窝纸板家具工艺技术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总结出蜂窝纸板在家具产品领域应用的创新设计方法与市场前景。总结得出,设计学发展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可持续设计。目前国内尚无完整的关于蜂窝纸板家具产品的可持续设计理论策略。本课题主要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对蜂窝纸板家具产品设计领域进行应用与研究,针对蜂窝纸板家具产品提出可持续设计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对蜂窝纸板家具的设计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理有效的扩大纸材的利用率,降低生态成本,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拓宽蜂窝纸板家具产品在我国的消费市场,有利于经济发展,推动了蜂窝纸板产业的产业环境与生态环境,对蜂窝纸板家具设计方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津乐[4](2019)在《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借鉴蜂窝纸板芯纸结构,改变传统瓦楞纸板的瓦楞纸卧式排列,将瓦楞纸立式排列,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包装材料。立式瓦楞复合纸板与蜂窝纸板一样,均可用作物流过程中的缓冲吸能包装材料,受载荷作用时,可在几乎恒定的载荷下发生稳定的变形,吸收大量的能量,从而能在包装件跌落冲击时保护产品免受损害。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本构模型建立和有限元仿真三者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静态压缩和动态压缩性能,并得到了本构模型方程。本文首先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缓冲材料冲击试验机进行不同楞型(A楞,B楞,AB楞)和不同厚度(10mm,15mm,20mm,30mm)的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在相同的温湿度环境下的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分析,分析了楞型和厚度对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楞高越小,厚度越小,纸板承受能力越强,峰值应力和平台应力相对越高。并且对相同定量的纸张制成的蜂窝纸板做了相同的测试,比较了两种纸板的强度差异,发现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压缩过程与蜂窝纸板类似,也存在四个阶段的理论模型。其次,基于其静态压缩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提出静态本构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本构方程的参数进行识别。然后考虑应变率的影响,提出应变率影响函数,进而得到动态本构方程。在随后的试验中通过改变冲击高度而改变应变率,对提出的动态本构方程进行验证,发现实际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差较小。最后,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静态压缩和动态压缩过程进行仿真。在Sol idWorks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并将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原纸的物理性能设定为模型材料参数,对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施加载荷和约束,然后求解器进行求解。在ANSYS Workbench中可以观察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压缩过程,并且输出接触反力,经过处理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对比试验与仿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两者吻合程度较好。
刘晨阳[5](2018)在《锂电池包装纸箱运输防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电池做为一种具有清洁、高效、能量密集、无记忆效应等优点的能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锂电池属于一种危险化学品,在较为恶劣的运输环境中,易因不合格的运输包装,造成锂电池的损坏,从而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近几年,锂电池的区域流通量增长迅速,这对锂电池运输包装防护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通过模拟常见运输环境,对锂电池运输包装纸箱做出综合防护性能检测分析,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该包装用瓦楞纸板材料进行防潮涂布试验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运输环境条件对于包装纸箱运输安全性能的影响情况,进而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和更加合理的锂电池包装方案,全面改善其运输防护性能。本文选择了定量相近、尺寸相同的四层(250g/170g/100g/250g C楞,配材克重从左到右依次为面纸、瓦楞芯纸及里纸,以下同。)瓦楞纸板与五层(200g/120g/120g/120g/200g BA楞)瓦楞纸板为包装纸箱材料,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运输环境条件下这两种瓦楞纸板及其包装纸箱的各项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的变化情况。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温度对于瓦楞纸箱防护性能影响的大小。并采用X-300型防潮涂料,利用光辊上胶的方式,对上述两种不同材料结构的瓦楞纸箱进行防潮处理,实验研究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环境下,防潮涂料的不同涂布量对于瓦楞纸箱防护性能的改善情况,确定了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的最适涂布量,建立了四层瓦楞纸板含水率与涂布量以及环境湿度的回归方程。此外,针对目前兴起的大型锂电池,本文对其运输包装的安全性能也进行了研究;以沃尔沃大型车载锂电池为样本,依据运输包装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该锂电池运输包装箱,采用国际ISTA3E运输安全标准进行了其安全性能检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取的各种温湿度环境下,四层瓦楞纸板及其纸箱在运输防护性能方面要优于五层纸板及其纸箱;瓦楞纸箱的综合物理性能在23℃,RH50%条件下达到最高;通过对试验获取的研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测得的检验统计量F=2.75,小于F0.95(2,15),可见在同等湿度条件下,环境温度对纸板与纸箱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在涂布对于纸箱安全性能改善方面,在环境湿度为RH30%时,10g/㎡的涂布量可以使瓦楞纸箱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在环境湿度为RH65%,RH90%条件下时,最适涂布量分别为6g/㎡以及16g/㎡;且得出四层瓦楞纸板含水率与环境湿度以及涂布量三者之间影响的量化关系:在高湿环境下是y1=-2.556-0.514x3+0.203x4;在低湿环境下是y2=1.842+0.229x5+0.115x6。对于大型锂电池运输,本研究设计的全纸结构包装箱可达到ISTA3E运输安全检测标准的要求,通过了检测标准中的冲击、压力、震动与旋转跌落试验,可在实际运输中保证大型锂电池的安全。
尚琦[6](2018)在《组合蜂窝纸板缓冲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无论是货物的发送者、物流公司以及货物的接受者都非常希望货物在被运输的过程当中,即使受到外界的各种冲击和振动都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完好无损,使得被运输的货物的破损率能够降低到最小值,从而降低经济损失。这就促使研究者对于货物的缓冲包装进行更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求包装材料要尽可能地绿色环保,又要求包装材料要有很好的缓冲效果。由此使得纸质缓冲包装材料应运而生,其中在纸质包装材料当中要数蜂窝纸板以及瓦楞纸板,这两种纸质包装材料得到了许多研究学者的厚爱,然而许多研究学者也发现虽然这两种包装材料的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但各自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蜂窝纸板在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载荷时,其缓冲效果就是非常理想,在承受一些比较小的压力载荷时,其缓冲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而瓦楞纸板缓冲效果则恰恰相反。正因为如此,本课题将瓦楞纸板和蜂窝纸板这两种缓冲包装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的组合纸板--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研究瓦楞纸板-蜂窝组合纸板的各种缓冲性能,从而为缓冲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首先,本课题通过研究了一些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在蜂窝纸板、瓦楞纸板以及瓦楞纸板-蜂窝组合纸板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国内外研究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另外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缓冲包装材料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文件。与此同时,对于蜂窝纸板、瓦楞纸板以及瓦楞纸板-蜂窝组合纸板的研究现状成果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并且对于蜂窝纸板、瓦楞纸板以及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静态压缩试验以及振动传递试验的各项试验要求有了详细的了解。其次,对于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力学特征、夹层板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对蜂窝夹层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最后,在对蜂窝纸板四个阶段创建的模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后,依据国家标准中的关于静态压缩试验以及振动传递试验的试验方法及要求,对蜂窝纸板、瓦楞纸板以及瓦楞-蜂窝组合纸板分别进行了相关试验,通过试验得到蜂窝纸板、瓦楞纸板以及瓦楞-蜂窝组合纸板各自的静态压缩试验和振动传递试验的相关数据曲线图,并进行了试验分析对比,得到各自的缓冲优势。本课题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以及通过相应的研究分析得到的相关研究结果,将会对于货物在实际的运输过程当中进行的缓冲包装起到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
潘凤丽[7](2017)在《塑料蜂窝板生产工艺与其装备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塑料蜂窝板是一种兴起较晚的复合包装材料,相比蜂窝纸板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防水防潮,从根本上避免了遇水强度降低的问题。无论是在家装、运输、船舶、汽车等行业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现有的塑料蜂窝板的加工工艺与设备落后、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从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上根本的改善塑料蜂窝板的加工生产迫在眉睫。本课题首先对国内外塑料蜂窝板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调研总结。无论是国外的展开法与波纹法还是国内的连续式吸附成型与注塑成型工艺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它们或是加工速度慢,或是加工工艺复杂。本课题首先在工艺上对塑料蜂窝板的加工进行了重新设计,使用连续挤出法作为塑料蜂窝芯的生产工艺,不同于传统的注塑法等间歇式生产工艺,连续挤出式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塑料蜂窝芯实现连续式的生产,连续挤出式生产工艺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塑料母粒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加热熔融,进而连续挤出长度无线长的塑料蜂窝芯,经过定型模与冷却水箱的冷却定型后,经过压缩牵引机构将挤出的蜂窝芯在纵向上实现压缩,后经过涂胶机构完成涂胶,翻转机构实现转面翻转,转面后进行粘合,实现定高度塑料蜂窝芯的制备,后在塑料蜂窝芯两侧贴敷面板,圆锯对板材进行切割,完成定尺寸塑料蜂窝板材制造。本课题运用ANSYS Workbench进行蜂窝单元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确定出PVC、PP、HDPE三种材料下的最优蜂窝单元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为定型模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对加工设备进行了 3D建模,完成虚拟样机的设计。本课题通过对塑料蜂窝单元的优化设计,确定三种材料下的塑料蜂窝单元的最优尺寸,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了塑料蜂窝板生产工艺设计,然后对塑料蜂窝板的生产设备进行了虚拟样机设计,新的塑料蜂窝板生产线为快速加工塑料蜂窝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苗同也[8](2016)在《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烘干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而言,国内相应的蜂窝纸板成品加工设备在质量、精度和运行稳定性方面同进口设备比较仍存在着很大差距,其中生产效率低以及热能消耗过大导致的物料烘干时间过长是国内加工设备不成熟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近年来,大部分包装企业为减少蜂窝纸板成品的生产成本,改变了原有的护角纸、护棱的外在包边方法,转为采纳新兴的“无源”包边方式--采用自身面纸余量通过玉米淀粉胶进行粘结包边处理,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成本,但由于玉米淀粉胶的水溶性特质易造成成品蜂窝纸板的整体性能降低,尤其是纸板周边侧压和平压的缓冲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无源”包边后的蜂窝纸板进行二次烘干处理,目前对于新兴的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烘干系统的探索尚处于待研究过程中,故对蜂窝纸板“无源”包边生产过程中烘干系统的探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的运作流程主要涵盖包边系统与烘干系统两大部分。本文在参考现有的“无源”包边机的包边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实现自动化的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烘干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主要包括烘干结构的整体设计及系统的温度控制两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节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蜂窝纸板的常规理论知识以及物料烘干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阐明了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章节通过对蜂窝纸板及玉米淀粉胶基本属性的计算分析来对烘干结构的部件进行整体构造,主要涉及电加热板的理论分析与其整体规格设计,其次,简单地对烘干结构的运动及基于PLC运动控制给出了初步的流程设计;第三章节就温控方面,以生产商提供的电加热板飞升曲线来建立温控模型,然后对常规PID控制、模糊控制及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Simulink系统仿真研究发现,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能更好的满足该烘干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等烘干要求;第四章节在缺少试验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查阅相关标准对“无源”包边烘干前后的蜂窝纸板的基础属性进行分析,并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平压、侧压的应力(?)-应变(?)分析,由相应的仿真云图得出,烘干后的蜂窝纸板其侧压、平压的整体性能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侧压性能提升较为明显。
杜昱雯[9](2016)在《EPE动态冲击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缓冲材料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都是对缓冲材料进行缓冲性能评价的必要方法。然而缓冲材料的动态冲击试验的试验量非常大,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本课题对发泡聚乙烯EPE的缓冲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并将采用ABAQUS进行仿真的结果与真实试验结果对比,探寻针对发泡缓冲材料有效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本课题针对密度分别为 0.021g/cm3、0.027g/cm3、0.036g/cm3 以及 0.064g/cm3,厚度为30mm、50mm和70mm的发泡聚乙烯EPE的缓冲性能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为了确保有限元材料参数输入对仿真模拟的可靠性,分别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对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了测量。采用标识定位、摄像记录的方法,通过材料受力变形前后标识定位的记录结果准确获得材料的泊松比。仿真结果表明,ABAQUS材料模块中的低密度泡沫模块对于发泡聚乙烯材料基本适用。通过各密度发泡聚乙烯的静态压缩试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趋势相近,结果相差很小。研究中发现对于这一试验的仿真模拟,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数值对于仿真结果的影响很小,而材料的原始试验数据曲线对于仿真结果产生关键影响。对于动态冲击试验的仿真,通过探究不同仿真方法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发现,采用一次冲击方法进行模拟,只适用于低应力条件的动态冲击试验。若静应力较高则会出现仿真失效的情况。采用多步划分冲击过程的分析方法进行动态冲击试验的仿真结果增加了与实际测试试验结果的逼近程度,适于中等静应力条件下的动态冲击试验的仿真。
王隆勋[10](2017)在《纸板建筑的快速建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对于紧急性事件或突发灾害下的应急建筑,展览和商演公共活动空间,个性化的旅游建筑及城市公共小品,临时性空间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更替也越来越频繁。纸板作为一种成熟的工业产品和可回收材料,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质量控制标准。从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角度,纸板建筑无疑具有应对快速建造需求的优势,而对其材料、结构及建构方式的等建构基础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则对快速建造条件下纸板建筑设计方法的归纳具有理论意义。论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来源、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及问题域,并提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介绍纸板材料基本类型和设计应用,初步分析加工工艺对建筑应用的影响,同时对于快速建造的应用场景、设计原则等进行归纳,尝试发现基于快速建造的纸板建筑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层面,从材料特性、结构体系、建构方式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三部分研究纸板材料作为一种快速建造的建筑材料的必要性能指标。综合纸品市场状况、产品材料特性和现有研究及案例对纸板材料重新归类,分析其建筑应用潜力并初选,重点对瓦楞纸板和蜂窝纸板的材料特性做进一步研究,阐述现有产品性能指标的建筑应用含义,并以实验的方法分析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和材料不同构成方式的差异,说明材料力学特性对设计和建造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力流思维,根据受力特点并结合功能空间类型对纸板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分类和对比,结合材料特性归纳了纸板构件如何应用于不同结构体系。为快速建造条件下,发掘更高结构效能的结构选型和更多类型结构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基础。第五部分依据对纸板材料特性和结构体系的基础归纳和分析,结合快速建造的特点,综合材料、结构和建造方式的逻辑分析,提出插接装配式和折叠可变式两种适合纸板建筑快速建造的典型设计范式,以期为适应快速建造需求的纸板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二、生产设备水平对比 国内外蜂窝纸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设备水平对比 国内外蜂窝纸板(论文提纲范文)
(1)纸基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纸基包装材料概述 |
2 纸基复合包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2.1 纸基复合包装材料概述 |
2.2 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应用现状 |
2.3 纸/聚合物复合包装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 |
3 新型纸基包装材料:纸浆模塑制品 |
3.1 纸浆模塑制品应用领域及原料发展现状 |
3.2 纸浆模塑制品生产工艺及设备发展现状 |
3.3 纸浆模塑制品(纸基材料)表面性能研究进展 |
3.4 纸浆模塑制品(纸基材料)阻隔性能研究进展 |
3.5 纸浆模塑制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4 展望 |
(2)蜂窝纸板面内承载与面外抗弯机理及其模型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蜂窝夹层材料研究现状 |
1.2.1 蜂窝夹层材料面外承载性能及理论表征 |
1.2.2 蜂窝夹层材料面内承载性能及理论表征 |
1.2.3 蜂窝夹层材料面外抗弯性能及理论表征 |
1.2.4 蜂窝芯层结构及工艺设计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蜂窝纸板原纸 |
2.1.2 蜂窝纸板材料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原纸和纸板物理性能测试 |
2.3.2 蜂窝纸板面内准静态压缩试验 |
2.3.3 蜂窝纸板面外准静态弯曲试验 |
2.3.4 蜂窝纸板面外准静态压缩试验 |
2.4 试验数据处理 |
2.4.1 原纸参数数据处理 |
2.4.2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数据处理 |
2.4.3 蜂窝纸板抗弯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机理及参数评价研究 |
3.1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变形机制分析 |
3.1.1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弹性变形阶段 |
3.1.2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塑性渐进失稳变形阶段 |
3.1.3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密实阶段 |
3.2 蜂窝纸板参数对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1 孔径尺寸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2 纸板厚度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3 面纸性能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4 芯纸性能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5 面层纵横方向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6 芯层纵横方向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7 蜂窝芯层拉伸率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2.8 蜂窝纸板高度对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的影响 |
3.3 基于灰关联熵理论的蜂窝纸板面内性能影响分析 |
3.3.1 灰关联度 |
3.3.2 灰关联熵分析 |
3.3.3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影响因素评价 |
3.3.4 灰关联熵 |
3.4 基于几何尺度效应评估蜂窝纸板面内压缩密实应变 |
3.4.1 蜂窝纸板面内纵向压缩密实应变评估 |
3.4.2 蜂窝纸板面内横向压缩密实应变评估 |
3.5 蜂窝纸板面内压缩密实应变验证 |
3.5.1 芯纸厚度与胞元边长比值对密实应变的影响 |
3.5.2 面纸厚度与胞元边长比值对密实应变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性能表征 |
4.1 蜂窝纸板面内平台应力性能表征 |
4.1.1 塑性铰的能量耗散机制 |
4.1.2 蜂窝纸板纵向承载理论分析 |
4.1.3 蜂窝纸板横向承载理论分析 |
4.2 蜂窝纸板边压强度理论分析 |
4.3 蜂窝纸板面内承载理论模型实验验证 |
4.3.1 基于纸板厚度影响的蜂窝纸板面内承载理论验证 |
4.3.2 基于蜂窝孔径影响的蜂窝纸板面内承载理论验证 |
4.3.3 基于面纸性能影响的蜂窝纸板面内承载理论验证 |
4.3.4 基于芯纸性能影响的蜂窝纸板面内承载理论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性能表征 |
5.1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承载机理分析 |
5.1.1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变形机制分析 |
5.1.2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性能表征 |
5.2.1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刚度理论表征 |
5.2.2 蜂窝纸板梁面外极限弯曲载荷表征 |
5.2.3 蜂窝纸板梁面外最大弯曲挠度表征 |
5.3 蜂窝纸板梁面外抗弯理论模型实验验证 |
5.3.1 蜂窝纸板梁面外弯曲刚度理论模型实验验证 |
5.3.2 蜂窝纸板梁面外极限弯曲载荷理论模型实验验证 |
5.3.3 蜂窝纸板梁面外最大弯曲挠度理论模型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增强型蜂窝芯层结构设计及性能表征研究 |
6.1 增强型蜂窝芯层结构设计 |
6.1.1 蜂窝芯层增强型结构原理 |
6.1.2 蜂窝芯层增强型结构粘合尺寸设计 |
6.2 蜂窝芯层增强型结构粘合工艺设计 |
6.2.1 蜂窝芯层增强型结构缠绕式芯层粘合工艺 |
6.2.2 蜂窝芯层增强型结构全自动芯层粘合工艺 |
6.3 新旧芯层蜂窝纸板承载性能对比分析 |
6.3.1 新旧芯层蜂窝纸板面外压缩性能对比分析 |
6.3.2 新旧芯层蜂窝纸板面内压缩性能对比分析 |
6.3.3 新旧芯层蜂窝纸板面外抗弯性能对比分析 |
6.4 增强型结构面外平台应力性能表征 |
6.4.1 水平固定铰耗散的能量计算 |
6.4.2 倾斜移行铰耗散的能量计算 |
6.4.3 环形铰耗散的能量计算 |
6.4.4 面外平台应力理论推导 |
6.5 增强型结构面外承载平台应力理论模型实验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D4S理论的蜂窝纸板家具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现状 |
1.3.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可行性论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行性论述 |
1.6 课题创新性 |
1.7 本章小结 |
2 D4S可持续设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D4S可持续设计的概述 |
2.2 D4S可持续设计的特点 |
2.3 D4S可持续设计的原则 |
2.4 产品D4S可持续设计方法与过程 |
2.4.1 可持续设计LCA生命周期评估分析 |
2.4.2 产品可持续设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蜂窝纸板材料与加工工艺分析 |
3.1 蜂窝纸板材料分析 |
3.1.1 蜂窝纸板的特性 |
3.1.2 蜂窝纸板材料的应用 |
3.1.3 蜂窝纸板与可持续设计的关系 |
3.2 蜂窝纸板的加工工艺 |
3.2.1 蜂窝纸板原纸的选择 |
3.2.2 蜂窝纸板芯纸的成型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4 D4S蜂窝纸板材料家具研究 |
4.1 蜂窝纸板材料家具概况 |
4.1.1 蜂窝纸板材料家具的优势 |
4.1.2 蜂窝纸板材料家具的劣势 |
4.2 蜂窝纸板家具的特点与分类 |
4.2.1 蜂窝纸板家具的特点 |
4.2.2 蜂窝纸板家具的分类 |
4.3 本课题蜂窝纸板家具的制作工艺 |
4.4 D4S蜂窝纸板家具设计策略 |
4.4.1 整体美 |
4.4.2 系统化 |
4.5 D4S蜂窝纸板家具产品设计评价 |
4.5.1 评价方法 |
4.5.2 评价指标 |
4.5.3 制定设计检查表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D4S理论的蜂窝纸板儿童家具创新设计 |
5.1 方案设计思路 |
5.1.1 采用的设计方法 |
5.1.2 采用的设计策略 |
5.2 方案设计 |
5.2.1 造型结构设计 |
5.2.2 方案细节说明 |
5.2.3 模型制作 |
5.2.4 空间组合效果图展示 |
5.3 设计方案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常见纸质缓冲包装材料 |
1.2.1 瓦楞纸板 |
1.2.2 蜂窝纸板 |
1.2.3 纸浆模塑 |
1.3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简介 |
1.3.1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结构和生产工艺 |
1.3.2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
1.4 国内外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试验研究 |
2.1 静态压缩试验 |
2.1.1 试验原理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材料和方案 |
2.1.4 试验结果分析 |
2.1.5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侧压性能 |
2.2 动态冲击试验 |
2.2.1 试验原理 |
2.2.2 试验设备 |
2.2.3 试验材料和方案 |
2.2.4 试验结果分析 |
2.3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与蜂窝纸板力学性能对比 |
2.3.1 蜂窝纸板材料参数 |
2.3.2 静态压缩结果对比 |
2.3.3 动态冲击结果对比 |
3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本构模型研究 |
3.1 本构模型概述 |
3.2 缓冲包装材料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3.2.1 瓦楞纸板 |
3.2.2 泡沫材料 |
3.2.3 蜂窝纸板 |
3.2.4 纸浆模塑 |
3.3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本构模型研究思路 |
3.4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静态本构方程 |
3.5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动态本构方程 |
4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4.1.1 有限元方法概况 |
4.1.2 有限元软件ANSYS介绍 |
4.2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有限元分析思路 |
4.3 立式瓦楞复合纸板有限元分析 |
4.3.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4.3.2 材料设定 |
4.3.3 网格划分 |
4.3.4 约束及求解设置 |
4.3.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 结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5)锂电池包装纸箱运输防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瓦楞纸板及纸箱包装 |
1.1.1 瓦楞工业的发展 |
1.1.2 瓦楞纸板的原料与结构 |
1.1.2.1 瓦楞纸板的原料 |
1.1.2.2 瓦楞纸板的结构 |
1.1.3 瓦楞纸板的种类与生产加工 |
1.1.3.1 瓦楞纸板的种类 |
1.1.3.2 瓦楞纸板的生产加工 |
1.1.4 瓦楞纸箱的分类与制作 |
1.1.4.1 瓦楞纸箱的分类 |
1.1.4.2 瓦楞纸箱的制作 |
1.2 瓦楞纸箱防潮处理概述 |
1.2.1 纸箱防潮处理方法简述 |
1.2.2 纸箱防潮涂布防潮机理 |
1.2.3 纸箱防潮涂料的分类及应用 |
1.2.4 纸箱防潮涂布加工技术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背景 |
1.3.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常规锂电池包装纸箱运输防护性能试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常规锂电池运输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
2.2.1 包装结构设计及配材 |
2.2.2 锂电池包装用瓦楞纸板防潮涂布及其纸箱制作 |
2.3 常规锂电池包装纸箱运输防护性能检测 |
2.3.1 运输包装箱恒温恒湿处理 |
2.3.2 抗压强度测试 |
2.3.3 边压强度测试 |
2.3.4 耐破强度测试 |
2.3.5 戳穿强度测试 |
2.3.6 含水率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未涂布样品物理性能对比分析 |
2.4.1.1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2 边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3 耐破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4 戳穿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5 含水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 涂布样品物理性能对比分析 |
2.4.2.1 RH30%下各项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2.1.1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1.2 边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1.3 耐破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1.4 戳穿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1.5 含水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1.6 涂布量改善结果与分析 |
2.4.2.2 RH65%下各项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2.2.1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2.2 边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2.3 耐破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2.4 戳穿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2.5 含水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2.6 涂布量改善结果与分析 |
2.4.2.3 RH90%下各项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2.3.1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3.2 边压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3.3 耐破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3.4 戳穿强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3.5 含水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2.3.6 涂布量改善结果与分析 |
2.5 纸箱运输防护性能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2.5.1 单因素方差分析一般方法 |
2.5.2 温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2.6 四层瓦楞纸板含水率与环境湿度及涂布量的回归分析 |
2.6.1 回归分析方法介绍 |
2.6.2 分析结果与解释 |
2.6.3 回归方程的回代检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锂电池包装纸箱运输防护性能试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 大型锂电池运输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
3.2.1 包装结构设计与装配 |
3.2.2 包装配材与包装件防潮处理 |
3.3 ISTA3E检测与分析 |
3.3.1 冲击试验 |
3.3.2 压力试验 |
3.3.3 振动试验 |
3.3.4 旋转棱跌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组合蜂窝纸板缓冲性能的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的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的研究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组合蜂窝纸板的基本论述 |
2.1 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简介 |
2.2 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结构 |
2.2.1 蜂窝纸板的组成结构 |
2.2.2 瓦楞纸板的组成结构 |
2.2.3 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结构形式 |
2.3 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静态压缩试验研究 |
3.1 蜂窝纸板的静态压缩模型 |
3.2 静态压缩试验 |
3.2.1 试验材料准备 |
3.2.2 试验准备 |
3.2.3 试验过程 |
3.2.4 压力-位移曲线 |
3.2.5 应力-应变曲线及能量吸收研究 |
3.2.6 缓冲系数曲线 |
3.3 本章小结 |
4 瓦楞-蜂窝组合纸板的振动试验研究 |
4.1 振动试验 |
4.1.1 试验标准 |
4.1.2 试验样品 |
4.1.3 试验规格 |
4.1.4 试验设备简介 |
4.1.5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三种试验样品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图以及分析 |
4.2.2 三种试验样品的振动传递率-频率曲线图以及分析 |
4.2.3 各种试验样品的加速度均方根数据以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塑料蜂窝板生产工艺与其装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蜂窝材料概述 |
1.1.1 蜂窝材料介绍 |
1.1.2 蜂窝芯结构介绍 |
1.1.3 塑料蜂窝材料 |
1.2 国内外发展 |
1.2.1 国外蜂窝板材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蜂窝板材发展现状 |
1.3 塑料蜂窝板材研究现状 |
1.3.1 塑料蜂窝板材生产 |
1.3.2 蜂窝板性能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塑料蜂窝板结构优化设计 |
2.1 塑料蜂窝板材有限元分析 |
2.1.1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2.1.2 塑料蜂窝板材建模 |
2.1.3 塑料蜂窝板有限元分析设置 |
2.1.4 仿真求解 |
2.2 塑料蜂窝单元优化设计 |
2.2.1 优化设计介绍 |
2.2.2 塑料蜂窝单元有限元分析 |
2.2.3 塑料蜂窝单元有限元分析结果 |
2.2.4 塑料蜂窝单元多目标优化 |
2.3 优化后塑料蜂窝板仿真分析 |
3 塑料蜂窝板生产工艺设计 |
3.1 挤出式塑料蜂窝板生成工艺设计 |
3.2 塑料蜂窝板生产工艺分析 |
3.2.1 塑料蜂窝芯的挤出 |
3.2.2 塑料蜂窝芯的定型和冷却 |
3.2.3 压缩切断 |
3.2.4 切断 |
3.2.5 涂胶 |
3.2.6 倒向 |
3.2.7 推送 |
3.2.8 拉伸 |
3.2.9 贴面 |
3.2.10 切割 |
3.3 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挤出膨胀 |
3.3.2 加工中产品的位置控制 |
3.3.3 板材倾斜角度 |
4 塑料蜂窝板生产线关键设备设计与分析 |
4.1 挤出模头设计 |
4.1.1 成型模头设计 |
4.1.2 定型模模头设计 |
4.1.3 冷却水箱设计 |
4.2 塑料蜂窝芯成型设备 |
4.2.1 蜂窝芯压缩装置 |
4.2.2 滚切机设计 |
4.3 塑料蜂窝芯粘合设备 |
4.3.1 涂胶设备 |
4.3.2 滑道翻转 |
4.3.3 推送装置 |
4.4 塑料蜂窝芯拉伸设备 |
4.4.1 芯材的拉伸 |
4.4.2 芯材拉伸机构结构设计 |
4.5 塑料蜂窝板切割设备 |
4.5.1 切割装置分析 |
4.5.2 切割机设计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烘干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蜂窝纸板 |
1.2.1 蜂窝纸板的发展历程 |
1.2.2 蜂窝纸板的结构、性能特点 |
1.2.3 蜂窝纸板的应用领域 |
1.3 蜂窝纸板烘干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1 蜂窝纸板烘干理论 |
1.3.2 蜂窝纸板烘干设备的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
1.4.1 本课题的来源及目的 |
1.4.2 本课题烘干的实用性及作用 |
1.4.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设计方案 |
1.4.4 本论文的应用价值 |
第二章 烘干系统中烘干机构的简易设计 |
2.1 引言 |
2.2 烘干机构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烘干机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参数 |
2.2.2 蜂窝纸板及淀粉胶基本属性的计算分析 |
2.2.3 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构及工艺流程 |
2.3 烘干机构的功能实现 |
2.3.1 烘干机构的整体结构及烘干工艺 |
2.3.2 烘干机构中电加热板的选择与设计 |
2.4 基于PLC的烘干机构的运动控制设计 |
2.4.1 软件及硬件的选型 |
2.4.2 PLC运动控制的流程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烘干系统中温控策略及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烘干系统中温控的特性分析 |
3.3 温控系统控制策略-常规PID控制仿真研究 |
3.3.1 PID控制理论 |
3.3.2 PID算法研究 |
3.3.3 常规PID温度控制系统仿真 |
3.4 温控系统控制策略-模糊控制仿真研究 |
3.4.1 模糊控制理论 |
3.4.2 模糊推理方法及控制器的设计 |
3.4.3 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
3.5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仿真研究 |
3.5.1 模糊PID控制理论 |
3.5.2 模糊PID控制系统参数自整定 |
3.5.3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温控系统仿真 |
3.5.4 温控系统策略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蜂窝纸板性能的仿真研究 |
4.1 蜂窝纸板性能研究现状 |
4.2 蜂窝纸板结构的基本理论 |
4.3 蜂窝纸板静态压缩平压缓冲性能研究 |
4.3.1 蜂窝纸板平压特性分析 |
4.3.2 蜂窝纸板平压强度理论分析 |
4.3.3 蜂窝纸板仿真试样的基本属性 |
4.3.4 蜂窝纸板的有限元建模 |
4.3.5 蜂窝纸板仿真试样平压强度ANSYS的仿真结果及结论 |
4.4 蜂窝纸板试样静态压缩侧压缓冲性能研究 |
4.4.1 蜂窝纸板侧压特性理论分析 |
4.4.2 蜂窝纸板仿真试样侧压强度ANSYS的仿真结果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主要创新点 |
5.1.2 本文的研究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EPE动态冲击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缓冲包装材——聚乙烯泡沫塑料EPE |
1.1.1 聚乙烯泡沫塑料EPE的主要生产工艺 |
1.1.2 聚乙烯泡沫塑料EPE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1.3 聚乙烯泡沫塑料EPE在运输缓冲包装中的应用 |
1.1.4 缓冲材料缓冲性能测试 |
1.2 有限元分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1.2.1 ANSYS在缓冲设计中的应用 |
1.2.2 Marc在缓冲设计中的应用 |
1.2.3 MATLAB在缓冲设计中的应用 |
1.2.4 ABAQUS在缓冲设计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单轴拉伸实验材料尺寸与制备 |
2.1.2 静态压缩试验材料尺寸与制备 |
2.2 发泡聚乙烯材料参数的测定 |
2.2.1 各材料参数的定义 |
2.2.2 单轴拉伸实验方法 |
2.2.3 压缩试验方法 |
2.3 计算机仿真方法 |
2.3.1 静态压缩试验仿真 |
2.3.2 动态冲击试验仿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发泡聚乙烯EPE样品材料参数分析 |
3.1.1 发泡聚乙烯EPE的单轴拉伸实验性能 |
3.1.2 发泡聚乙烯EPE的单轴压缩实验性能 |
3.1.3 发泡聚乙烯EPE的杨氏模量 |
3.1.4 发泡聚乙烯EPE的泊松比 |
3.2 发泡聚乙烯EPE的材料性能测量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发泡聚乙烯EPE的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3.2.2 发泡聚乙烯的动态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3.3.1 静态压缩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3.2 动态冲击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4 结论 |
4.1 泊松比的测量 |
4.2 静态压缩试验仿真 |
4.3 动态冲击试验仿真 |
4.4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纸板建筑的快速建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建造的需求 |
1.1.2 可持续建造的需求 |
1.1.3 纸板建筑的可行性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纸板材料相关标准 |
1.2.2 纸板建筑的现有研究 |
1.2.3 轻型结构与快速建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纸板产品与纸板的建筑应用 |
2.1 纸与纸板材料 |
2.1.1 纸与纸板的概念 |
2.1.2 纸板的分类 |
2.1.3 纸板材料的设计应用 |
2.2 加工工艺对纸板建筑应用的影响 |
2.2.1 包装工程加工特点 |
2.2.2 现有材料的尺寸限制 |
2.3 快速建造 |
2.3.1 纸板建筑快速建造的应用场景 |
2.3.2 快速建造的概念 |
2.3.3 快速建造的特点 |
2.3.4 纸板应用于快速建造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纸板材料特性研究 |
3.1 材料性能指标 |
3.1.1 纸板产品性能指标 |
3.1.2 建筑材料性能指标 |
3.2 纸板材料初选 |
3.2.1 四种常规纸板类型 |
3.2.2 两种特殊纸板类型 |
3.2.3 材料初选 |
3.3 现有力学性能指标的转化 |
3.4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
3.4.1 实验设计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材料其他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纸板建筑结构体系分析 |
4.1 结构单元基本形态 |
4.2 结构体系分类 |
4.2.1 纵向传力结构类型 |
4.2.2 横向传力结构类型 |
4.3 结构类型对比 |
4.3.1 空间跨度 |
4.3.2 不同结构体系中纸板材料的构件特点 |
4.3.3 快速建造应用场景的需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纸板建筑的快速建造 |
5.1 快速建造的设计要素与建造方式 |
5.1.1 纸板建筑连接方式 |
5.1.2 材料结构要素与快速建造方式 |
5.2 快速建造的设计范式 |
5.2.1 插接装配式设计 |
5.2.2 折叠可变式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纸板建筑案例列表 |
四、生产设备水平对比 国内外蜂窝纸板(论文参考文献)
- [1]纸基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展望[J]. 张雪,张红杰,程芸,刘晓菲,孙琴,张涛,黄培坤. 中国造纸, 2020(11)
- [2]蜂窝纸板面内承载与面外抗弯机理及其模型表征[D]. 牟信妮. 江南大学, 2019(11)
- [3]基于D4S理论的蜂窝纸板家具设计应用研究[D]. 佟瑷君.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立式瓦楞复合纸板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D]. 李津乐.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锂电池包装纸箱运输防护性能研究[D]. 刘晨阳.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
- [6]组合蜂窝纸板缓冲性能的测试与分析[D]. 尚琦.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塑料蜂窝板生产工艺与其装备设计[D]. 潘凤丽.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 [8]蜂窝纸板“无源”包边机烘干系统的研究[D]. 苗同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9]EPE动态冲击的计算机仿真分析与研究[D]. 杜昱雯.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5)
- [10]纸板建筑的快速建造设计研究[D]. 王隆勋.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