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本对山西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侯普光[1](2021)在《我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结构,也就是说,谁拥有了知识资本,谁就能掌握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智力资本成为了知识经济进步的关键资源,也是当今农业经济发展中最稀缺的资源。知识经济和智力资本让人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产生了新的认识,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已经不仅仅要依靠资源、劳动等因素,智力资本成为了促进现代农业进步的关键。随着智力资本对创新的推动,农业经济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由组织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以及创新资本,介绍了每一个维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对每个地区的智力资本进行划分。接着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中部六省智力资本发展水平的评估,结果显示:整体智力资本评估结果由高到低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其中人力资本评分最高的是山西,最低的是安徽;结构资本评分最高的是山西,最低的是湖南;关系资本最高的是湖北,最低的是湖南;创新能力最高的是湖北,最低的是山西;第二,利用聚类分析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投入水平进行划分。第一类包括湖北和山西两个省份,这一类省份的智力资本综合水平都相对较高,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点;第二类包括河南、安徽和江西三个省份,智力资本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这一类省份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大力扶持;第三类仅有湖南一个省份,这一类省份智力资本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方面的投入与其他省份相差甚远,需要重点关注;第三,本文利用熵权TOPSIS法和因子分析法联合计算中部地区整体及局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局部测度结果显示,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由高至低排序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这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智力资本评估结果排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初步显示出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从中部地区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来看,2011年至2020年期间,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第四,在贡献率思维基础上,本文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函数,回归结果显示,资本投入对数和劳动力投入对数对农业经济发展对数都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生产关系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灵敏度系数构建一元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通过点弹性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智力资本的敏感度。结果显示,两个回归方程模型都显示出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即随着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会相应的提升,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六,利用灰色关联度法从智力资本的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了其与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四个因素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的关联度相差不大,而创新能力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显着高于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的关联度,这表示在从智力资本投入角度提升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中,提升中部地区智力资本投入中的创新投入是关键。
孔婷婷[2](2021)在《山西省人力资本构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居民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逐年拉大。1978年山西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1元和102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99元,2018年二者分别提升至31035元和11750元,差距变为19285元。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是可以由劳动力自主决定的经济变量,劳动力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来提高其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增加未来收入。一般来说,人力资本存量越高,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素质就越高,相应的收入也越高。因此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现有研究已得出众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人力资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在投资人力资本过程中,侧重哪种构成因素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现有研究鲜有涉及。对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下,为政府部门推动人力资本形成更为合理的结构,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了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化特征,并分别从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和迁移人力资本变化趋势及其在总人力资本中的占比,对山西省人力资本构成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及人力资本构成现状分析与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山西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构成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通过全面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呈上升趋势,并且与其他省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均有明显增加,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第二,增加人力资本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人力资本构成的不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差异。具体有:教育人力资本比重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17%,健康人力资本比重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14%,迁移人力资本比重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13%。第三,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越小,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小,反之越大。通过对比城乡间三种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三种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教育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对于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程度最大,健康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对于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程度居中,迁移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对于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小。第四,宏观税负等变量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增加宏观税负、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提高人口增长率会扩大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而增加经济开放度则能够缩小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优化人力资本构成。山西省政府部门在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这一问题上应该有所侧重,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升为重点,其次为健康人力资本,最后是迁移人力资本。第二,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异,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例如,兴建乡村图书馆,给予农村居民充分的学习空间;提高基层教师队伍的薪资水平,增强其持续工作的动力;在完善社会医疗体系的同时,加强乡村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建立农村网上就业信息平台,将城镇企业单位与乡村劳动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完善政策体系,助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考虑城乡居民的负担能力不同,给予农村居民一定的税收优惠;增加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入量;鼓励生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因生育带来的居民生活负担;优化贸易发展方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第四,提升信贷支持,加强风险管控。农村居民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其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政府部门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信贷支持力度。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所以在做好信贷支持的同时,还要加强风险管理。
李伟[3](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持续增长并带动创新,但在全国、区域和产业层面上却也同时存在人力资本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的“索洛悖论”现象。要素总量堆积无法带来创新效率的提升,对此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更注重对总量的静态分析,即通过分解人力资本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职称水平为维度),测度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但很少考虑结构内人力资本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只是被视为人才掌握的一种工具,忽略了其对人力资本结构的深度影响以及由此而变的创新效率。因此,本文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对信息时代新空间结构形成及运作机理的动态表述,建立信息技术冲击下的人力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结构内多主体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问题。依托流空间理论及成本理论可见,信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成本变化(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引发人力资本结构变化,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之间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动态关系层面上,继而影响到创新。在集聚层面上,Java抓取的大数据显示,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力资本(科研人才)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空间内共同集聚,结成学习交流型、任务协作型、任务发布型、全民参与型、伴生反馈型等流空间组织,更加灵活地参与创新;在传导层面上,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表明,以上集聚关系及其创新成果的实现,并非仅仅依靠科研人才这一群体就能够实现,而需依赖于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作为传导创新价值的节点,任何一个人力资本节点的缺失都会制约创新效率;在约束层面上,使用Hansen门槛模型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人力资本之间除了互为节点的关系外,还存在更为深入的内在约束关系,即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在约束作用,只有达成一定门槛值(lninf>9.105)才能发挥出整体人力资本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层面上,理论说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以上集聚、传导、约束三个层面关系的充分发展,将会最终促使科研人才与其他人才之间通过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关系,即不断模糊创新活动中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创新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吸引更广范围的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到科研人才中来,直至实现全民创新。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有四点:第一,人力资本集聚成的流空间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自管理与自建设模式成型、即时延时功能强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等显着特征。但要更好地提升这些组织的创新效率,需要由“孤岛”建设思维转向主动联结、由任务服务转向空间场景构建、由虚拟现实并行发展转向促进融合发展。第二,科研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与创新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人力资本缺一不可。其中,科研、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后者在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成交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其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的效率分析表明,科研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在当前我国创新中具备效率,其他行业人力资本则表现出区域间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制约了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为更好传递创新价值,需要保持人力资本节点的完备性,优化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结构。第三,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存在门槛约束效应,能够制约到创新效率的发挥。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引进与培育信息人力资本,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尤其是对于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达到信息人力资本门槛后,区域创新效率将会得到显着提升。第四,以上条件的充分实现将最终促进创新的发展,即吸引更多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创新。但这种发展还应以众筹众创等特定功能的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以制度与标准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以及引入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作为前提条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表述空间结构及运作机理的特殊视角,分析人力资本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结构的变化,着重强调结构内人力资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具体体现为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层面;第二,将成本分析纳入流空间的理论框架,从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四个维度,解释流空间的成因以及由此给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带来的变化;第三,使用大数据抓取技术分析验证流空间的形态特征与集聚倾向,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门槛模型等测度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理论说明结合现实案例的方式分析人力资本主体的扩张趋势。在对创新因变量的选取上,除使用常见的论文指标,也使用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以期反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
张懿[4](2020)在《开放经济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开放型经济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使得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率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提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力资本是提高生产率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科学认识和度量人力资本,进而研究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大量文献将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代名词,但忽略能力只考虑教育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人力资本的内涵,会造成人力资本效应的有偏估计。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发展,本文将认知人力资本和非认知人力资本纳入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质量指数模型。采用中国省际宏观层面数据和劳动者个体微观层面数据,计算出中国31省市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和人力资本质量指数,具体分析了中国不同省市人力资本质量与人均产出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国不同省份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与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指标排序是否存在差异?第二,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对人力资本质量存在怎样的影响,这个维度是否重要?第三,人力资本质量指数作为衡量不同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水平的综合指标,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相比,哪个指标更科学?第四,中国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差异能否解释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有哪些?本文实证研究分为两个主线,一条主线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另一条主线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计量模型构建是以本文第3章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为依据,采用中国31省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检验。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第一,中国31省市的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排序与平均受教育年限排序存在较大差异。第二,非认知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质量非常重要,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对人均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第三,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和产出TFP对各省人均产出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对人均产出的作用要大于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的作用。第四,人力资本质量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出中国不同省市的人力资本质量水平。而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其估计结果会高估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第五,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会使得中国31省市经济增长趋于收敛,人力资本质量的差异是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第六,人力资本质量还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不同。认知人力资本通过技术模仿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非认知人力资本则通过加快了技术创新速度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高佩琪[5](2020)在《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 ——基于技术创新的门槛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政策的鼓励支持下,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达5250.4亿美元,占当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6%,并且增长速度高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保持着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的地位。我国服务进口总体保持向上发展的平稳态势,服务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进口结构显着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质量的服务进口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且服务业一直以来便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特征,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投入是服务供给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作为世界服务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服务进口的质量和结构是否能够受到贸易伙伴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提升我国服务进口质量、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在本国的经济增长与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鲜有文献研究出口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其他国家服务业进口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文发现人力资本水平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一国的服务出口竞争力,并且出口国的人力资本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进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机理。接着,本文利用我国与23个贸易伙伴国2010年-2016年的服务进口数据,区分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以面板门槛模型为基础,将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设定为门槛变量,考察其人力资本水平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存在着显着的技术创新能力“单一门槛效应”,当技术水平达到门槛值时人力资本对于服务进口的影响会有显着的跃升,并且在同等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条件下,对于新兴服务业的作用更加突出。此外,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从业状况、贸易开放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我国对该国的OFDI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服务进口产生影响。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提高我国服务进口质量与推动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服务进口质量;优化服务进口结构,培育服务开放载体;强化进口“溢出效应”,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培育优质人力资本,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胡夏磊[6](2020)在《三维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西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各高校扩招人数逐年增加,过去的“精英教育”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变。此时,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就业质量既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究竟有哪些,又如何提高就业质量?本文试图对其作一探讨。目前已有学者在理论上探索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但大多数从宏观角度出发或者仅仅局限于单一变量的影响作用,缺乏不同角度下的综合思考。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出发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大学生三维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合理假设。以山西省350位大学毕业生为样本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独立样本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三维资本对就业质量存在显着影响,其中以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着。在人力资本层面,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受到自身学术性人力资本和实践性人力资本的显着正向影响,而且实践性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逐渐高于学术性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在社会资本层面,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都表现出对就业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在心理资本层面,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了显着正向影响,其中韧性的影响作用更加显着。同时在研究的控制变量中,学历的高低会影响就业质量水平,其他控制变量对就业质量没有产生显着影响。最后根据已有结论,针对性地从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体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在政府层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完善相关就业制度,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各个高校注重就业质量指标,从提高学生的三维资本层面入手。其次在学校层面,学校应该注重提升学生培养路径,提供更丰富、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尤其加强学生实践性人力资本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注重先赋性社会资本合理利用的效用最大化。此外,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在大学生个体层面,注重自身学历的提升,多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提高实践性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在拓展社会资本的同时,尤其注重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保证先赋性资源网络的稳固性。此外,注重对自身心里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韧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三维资本的视角提出了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将社会资本分为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补充了以往文献研究较少的缺陷,其次在数据选取上以山西省大学毕业生样本为载体,同时调查收集了各个高校就业质量的数据,从现状问题出发,展开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许福志[7](2020)在《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焦于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视角考察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却未能解释拥有相似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禀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迥然相异的水平和绩效。伴随着对经济现象的持续研究,社会资本理论主张运用信任、社会规范和条例、社会网络和互动交往等非经济因素研究经济现象。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将社会资本要素纳入该指标体系中;其次,2008年新版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将生产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作为独立词条纳入该词典;最后,世界价值观调查和和欧洲价值观调查的测度指标同样包含了社会资本要素。至此,社会资本的概念普遍得到了经济学家的认同。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嵌入经济发展框架,已成为研究经济现象的一个新范式。在研究和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资本要素已无法全方位解释目前我国存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因此基于社会资本视角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化考察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来拉动,而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相对较低,造成经济规模的扩张与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非一致性。因此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其根本路径在于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联动过程,是多种主体、多种要素深度融合的结果。技术创新活动不仅涉及到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规模和使用效率,还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而社会资本是社会经济环境的核心特征,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呈现出创新步伐加快、周期缩短、难度增大、成本增高的新态势,以信任、信息共享、社会网络等为表征的社会资本,可加快技术知识传播与扩散、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等,从而有利于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是未来我国经济集约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的重要走向,对于寻求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定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可以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来进行测度,经济增长反映经济规模的扩张,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经济品质的优劣。同样地,技术创新可以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两方面来进行测度,创新产出反映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规模,创新效率反映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同时基于价值链视角,技术创新过程又可分化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技术开发阶段反映技术创新的中间绩效,而成果转化阶段则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化实现;据此,技术创新可以进一步从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来进行测度。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切入点,分别探讨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的间接效应,因此本文同时考察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基于此,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介绍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社会资本的定义、核心维度及层次划分。其次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视角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文献回顾,同时对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再次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层面探索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地,很多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可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发展。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本章首先介绍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社会资本的测度。其次分析了联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再次阐述了社会资本可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交易成本、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管理质量和技术创新六条途径影响经济发展。接着从新古典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明晰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最后构建技术创新路径下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第四章是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描述。首先是中国社会资本的总体情况分析,主要基于社会资本的联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别采用相互沟通和信息共享、社会网络和信任作为测度指标,发现中国的互联网上网人数和电话用户数快速增长,社会组织数量较多且发展较为迅速,社会网络较为发达,同时社会信任度在逐步提升;总体来看,中国的社会资本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次是中国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分析,主要从中国创新资源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结构、创新产出及成果、投入产出比、国际比较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创新资金和人员投入、创新产出及成果增长速度较快,但面临着创新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产出及成果的技术含量和投入产出效率偏低、与科技强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显着等问题。最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发现中国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和优化,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因此必须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这两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首先,基于价值链视角,将技术创新分化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就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的机制及路径,提出社会资本与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的U型关系假说。其次,基于经济发展视角,就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及路径,提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U型关系假说。再次,基于技术创新的间接效应,提出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假说。最后,基于中国30个地区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然后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杨如馨[8](2019)在《人力资本对西北农村反贫困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中国的贫困人口曾经高达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连片式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的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西北农村地区的贫困形势依然严峻。这些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不高、技术培训滞后、医疗设施缺乏、城镇化步伐缓慢,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户收入增加困难,扶贫任务尤为艰巨繁重。因此,想要消除农村贫困、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人力资本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对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反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考察了西北农村地区的贫困现状及人力资本现状,并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其次,理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本各要素与反贫困的关系。再次,利用西北五省区2000年至2016年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水平与农户收入增速的相关关系;并利用甘肃省一个深度贫困县的入户调查数据测度了人力资本对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反贫困的贡献度。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相关医疗制度、完善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等对策建议,并说明本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努力的方向。
冯诗琪[9](2019)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作为转移人口的主力军,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民工在现阶段还存在经济收入、社会福利与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较大差距。职业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形式,是个体改善现有状况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描述农民工人力资本异质性现状和职业流动现状,探寻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改善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现状。目前有关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并没有从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没有进一步将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划分为初次和再次流动,研究他们在职业层级与行政距离上的变化。本文利用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运用Topsis法将文化程度、培训状况以及务工年限三个维度合成一个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异质性,研究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运用列联表分析农民工人力资本异质性现状与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现状。经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异质性的Topsis指标中,初次职业流动的人力资本异质性大于再次职业流动的两倍,从文化程度、培训状况与务工年限三方面分析可知,超过半数的农民工参加过职业培训,并且更多是在务工期间参加的职业培训;正规教育方面,本次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上;务工年限方面,大多数农民工的务工时间是在3年及以上,并且发生再次职业流动的农民工的务工年限相对更长。职业流动现状分为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初次职业流动分为初次职业层级选择与初次行政距离选择,再次职业流动分为职业层级变化与行政距离变动。具体表现为,初次职业流动中选择中中层和中下层人数最多,行政距离上选择外县人数较多;再次职业流动中,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水平流动,行政距离变动上有近33%的农民工表现为距离变远。采用OLS和O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初次职业层级选择、行政距离选择,职业层级变化与行政距离变动的影响,考虑到内生性问题对结果的影响,本文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处理,其中初次职业流动的工具变量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个数,再次职业流动的工具变量为获取第一份工作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的初次职业选择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对行政距离选择也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再次职业流动中的职业层级变化具有不显着的正向作用,对行政距离变动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在控制变量方面,以性别和健康状况为主的控制变量会显着影响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初次职业流动状况、性别和年龄则是影响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的主要控制变量。根据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初次以及再次职业流动影响的实证结果,从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形成上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控制变量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正规教育方面,针对农民工就业特征,开展线上与线下教育的新模式,以对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作出补充与完善,同时设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专项补贴;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国联网的农民工人力资本动态电子档案,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培训机构多元培训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异质性,以此改善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状况。二、性别方面,基层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男女同工同酬的制度保障,引导农民工形成“男女共同主内主外”的新型理念;健康方面,中央政府对现有的医疗体系针对农民工作出修正和完善,地方政府在细化中央政策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跨地区医疗补贴等措施,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保驾护航。
史小菲[10](2019)在《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文中指出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大省,作为资源型省份的代表,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煤炭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落后单一,缺乏对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者素质水平较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鉴于山西省亟需经济发展转型以及引进人才的需求,本文着重分析了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分析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图表分析法研究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教育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最后依据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分阶段测算教育人力资本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探讨分析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全文通过探讨教育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确定了经济增长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及衡量标准,然后从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动以及煤炭经济现状分析了山西省的经济增长现状,从教育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两大方面分析了山西省的教育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以煤炭代替传统的土地要素,再充分考虑劳动、教育、资本、等其它要素,建立了适用于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型,选取了1988年-2017年长达三十年的数据,将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模型实证分析,并且根据索罗余值法分阶段测算了教育人力资本要素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发现,煤炭要素和物质资本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且贡献率较高,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山西省的经济增长影响相对而言较小,贡献率较低,虽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较为缓慢。由此可见,目前山西省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煤炭经济和物质资本的发展,且这种现状在长期内较难以改变,因此,为了促进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山西省劳动者素质,本文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角度提出了针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从贯彻教育方针,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校体制改革,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培育企业家才能,提高教育人力资本效率;创造良好人才环境,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五大方面具体分析了适用于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对策,以此提升山西省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水平,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只考虑了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及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道格拉斯之后的增长模型尽管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影响,但没有与煤炭要素相结合。本文结合山西煤炭资源型大省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型,考虑了教育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煤炭消费要素等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此分析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式,为资源型省份分析经济增长提供了符合本省实际的工具。
二、人力资本对山西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本对山西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智力资本的研究 |
1.2.2 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智力资本概念界定 |
2.1.1 智力资本的概念 |
2.1.2 智力资本的特征 |
2.1.3 智力资本的功能 |
2.2 数字经济概念界定 |
2.2.1 数字经济的概念 |
2.2.2 数字经济的特征 |
2.3 智力资本理论基础 |
2.3.1 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论 |
2.3.2 新古典增长模型 |
2.3.3 区域智力资本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智力资本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 |
3.2 智力资本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1 人力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2 结构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3 关系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4 创新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3 智力资本对农业产业价值的影响 |
3.4 智力资本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
3.4.1 智力资本对农业市场配置机制的影响 |
3.4.2 智力资本对农业政府配置机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选取原则及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
4.1.2 指标数据来源 |
4.2 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构建指标体系 |
4.2.3 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
4.3 智力资本各维度指标核算方式及评价结果 |
4.3.1 维度指标核算方式 |
4.3.2 中部智力资本评估结果 |
4.3.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中部地区智力资本水平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1 数据来源 |
5.2 指标选取 |
5.2.1 农业生产条件维度 |
5.2.2 农业产出维度 |
5.2.3 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维度 |
5.3 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构建初级指标体系 |
5.3.2 指标筛选 |
5.3.3 指标体系确立 |
5.4 测度方法说明 |
5.4.1 熵权TOPSIS法概述 |
5.4.2 熵权TOPSIS法步骤 |
5.4.3 因子分析法步骤 |
5.5 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5.5.1 局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5.2 中部地区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 |
6.1 智力资本整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概述 |
6.1.2 回归分析概述 |
6.1.3 数据处理 |
6.1.4 生产函数回归分析 |
6.1.5 贡献率计算结果 |
6.2 农业经济发展对智力资本的敏感度分析 |
6.2.1 模型确立 |
6.2.2 敏感度分析结果 |
6.3 智力资本各维度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法概述 |
6.3.2 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智力资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
7.1 人力资本要素方面 |
7.2 结构资本要素层面 |
7.3 关系资本要素层面 |
7.4 创新资本要素层面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山西省人力资本构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
1.2.2 其他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本的定义 |
2.1.2 城与乡的定义 |
2.1.3 城乡收入差距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及人力资本构成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3.1.1 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
3.1.2 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总体情况 |
3.1.3 居民收入来源及构成 |
3.2 山西省人力资本构成现状分析 |
3.2.1 山西省人力资本总体情况 |
3.2.2 山西省人力资本构成情况 |
3.3 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构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
4.1 教育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4.2 健康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4.2.1 直接效应 |
4.2.2 间接效应 |
4.3 迁移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构成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描述 |
5.1.1 变量选取 |
5.1.2 变量描述 |
5.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分析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优化人力资本构成 |
6.2.2 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异,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
6.2.3 完善政策体系,助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
6.2.4 提升信贷支持,加强风险管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驱动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 |
1.1.2 创新人才投入持续增加以及创新能力偏低并存 |
1.1.3 创新人才在网络上以流空间形态聚集参与创新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流空间组织和流动空间 |
1.3.2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 |
1.3.3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
1.3.4 创新效率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流空间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比例失衡的“索洛悖论” |
2.2.2 传统研究对创新投入领域“索洛悖论”的解释 |
2.2.3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本与创新影响的主流研究 |
2.2.4 流空间理论对人力资本及其创新活动的关注 |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研究方向 |
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工业时代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原始机制 |
3.1.1 人力资本地理空间集聚形成创新规模效应 |
3.1.2 人力资本以单一分工形式参与创新 |
3.1.3 跨区域创新合作有限并面临成本约束 |
3.1.4 专业科学家群体形成创新主体垄断 |
3.2 信息技术冲击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变动 |
3.2.1 营造新空间弥补地理集聚的成本局限 |
3.2.2 细化分工提升人力资本专业化水平 |
3.2.3 技术进步颠覆人力资本传统协作成本 |
3.2.4 广域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池扩张 |
3.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新机制 |
3.3.1 集聚层面:人力资本结成流空间组织集聚创新 |
3.3.2 传导层面:组织内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 |
3.3.3 约束层面:信息人力资本及设施制约组织创新效率 |
3.3.4 发展层面:人力资本依托组织实现创新主体拓展 |
3.4 小结 |
4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集聚参与创新的形态与特征 |
4.1 大数据视角下创新人力资本在信息时代的集聚概况 |
4.2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现实形态 |
4.2.1 学习交流型流空间 |
4.2.2 任务协作型流空间 |
4.2.3 任务发布型流空间 |
4.2.4 全民参与型流空间 |
4.2.5 伴生反馈型流空间 |
4.3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具体特征 |
4.3.1 建设与管理的自动化模式成型 |
4.3.2 即时与延时沟通能力明显强化 |
4.3.3 线上组织与线下组织同步发展 |
4.4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对创新的影响 |
4.4.1 由“孤岛”建设走向主动联结 |
4.4.2 由任务服务到空间场景构建 |
4.4.3 由虚拟现实并行到融合发展 |
4.5 小结 |
5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的功能分析 |
5.1 创新传导机制中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内涵及对创新的影响 |
5.2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实证验证 |
5.2.1 近年来信息人力资本等与创新增长的趋势 |
5.2.2 变量解释、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5.2.3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人力资本与创新关系验证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效率分析 |
5.3.1 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建构 |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3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传导效率分析 |
5.3.4 区分创新活动性质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
5.3.5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
5.4 小结 |
6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推进创新的条件约束 |
6.1 信息人力资本对流空间组织及创新活动的特殊约束作用 |
6.2 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效应的实证检验 |
6.2.1 以信息人力资本为创新门槛的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2.2 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3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作用对比 |
6.2.4 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3 小结 |
7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拓展创新的演化趋势 |
7.1 信息时代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现实情况 |
7.1.1 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者界限模糊 |
7.1.2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
7.1.3 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界限模糊 |
7.2 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具体成因以及对创新的影响 |
7.2.1 适宜载体构建起虚拟集聚空间 |
7.2.2 多节点覆盖提升创新流动效率 |
7.2.3 跨节点连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
7.2.4 虚拟文化培育降低创新心理成本 |
7.3 国内外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具体经验 |
7.3.1 打造高影响力开放平台载体 |
7.3.2 围绕创新阶段对接配套平台 |
7.3.3 强化跨平台接入的兼容能力 |
7.3.4 推进政府项目及业余者计划 |
7.4 我国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策略选择 |
7.4.1 按“多主体-阶段化”思维建设开放平台 |
7.4.2 凭借现实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 |
7.4.3 以制度与标准化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 |
7.4.4 引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推广大众创新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础数据表 |
表A-1 2003-2016 年分省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
表A-2 2003-2016 年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
表A-3 2003-2016 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4 2003-2016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5 2003-2016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 |
表A-6 2003-2016 年金融业从业人员 |
表A-7 2003-2016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8 2003-2016 年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 |
表A-9 2003-2016 年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
表A-10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受理数量 |
表A-11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授权数量 |
表A-12 2003-2016 年新产品产值 |
表A-13 2003-2016 年技术市场成交额 |
附录B 计算所得数据 |
表B-1 2003-2016 年人力资本存量 |
表B-2 2003-2016 年企业家数量 |
表B-3 2003-2016 年国外收录中国论文数量 |
附录C 数据采集命令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开放经济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人力资本质量的内涵及构成 |
1.2.1 .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 |
1.2.2 .认知人力资本与非认知人力资本 |
1.2.3 .认知职业与非认知职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1.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的计量模型 |
2.2 .新人力资本理论 |
2.2.1 .能力的形成 |
2.2.2 .非认知能力的探索与发现 |
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经济全球化与收入差异研究新动态 |
2.4.1 .企业异质性与劳动力异质性 |
2.4.2 .匹配理论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
3.1 .人力资本差异是国家间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 |
3.1.1 .Lucas(1988)模型 |
3.2 .人力资本在解释经济增长差异中的重要作用 |
3.2.1 .MRW(1992)模型 |
3.2.2 .Barro and Sala-i-Martin(1992)模型 |
3.3 .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
3.3.1 .Nelson-Phelps(1966)模型 |
3.3.2 .Benhabib and Spiegel(1994)模型 |
3.3.3 .VAM(2006)模型 |
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人力资本质量的测度:理论模型 |
4.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4.1.1 .异质劳动力选择行为 |
4.1.2 .异质企业生产行为 |
4.2 .一般均衡分析 |
4.2.1 .劳动力总供给 |
4.2.2 .劳动力总需求 |
4.2.3 .开放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均衡 |
4.3 .人力资本质量的测度 |
4.4 .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与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的计算 |
4.4.1 .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的计算 |
4.4.2 .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的计算 |
4.5 .模型相关参数的估算 |
4.5.1 .人力资本生产弹性系数 |
4.5.2 .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 |
4.5.3 .劳动力需求弹性系数 |
第五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的测度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参数估计 |
5.1.1 .中国人力资本生产弹性系数η的计算 |
5.1.2 .中国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θ的估计 |
5.1.3 .中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系数α的估计 |
5.2 .中国省际人力资本质量指数 |
5.2.1 .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 |
5.2.2 .非认知人力资本生产率 |
5.2.3 .人力资本质量指数HCQI |
5.2.4 .中国省际人力资本质量与人均产出 |
5.3 .认知人力资本、非认知人力资本与人均产出 |
5.3.1 .基础模型设定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6.1 .计量模型与研究方法 |
6.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全国样本估计结果 |
6.3.2 .东中西部地区估计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7.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算 |
7.1.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7.1.2 .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 |
7.2 .计量模型设定 |
7.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7.4 .估算结果与分析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
(5)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 ——基于技术创新的门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服务进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
1.2.2 人力资本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研究 |
1.2.3 技术创新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研究 |
1.2.4 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中国服务进口的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
2.1 中国服务进口的现状分析 |
2.1.1 服务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
2.1.2 服务贸易逆差显着增长 |
2.1.3 服务进口结构持续优化 |
2.2 中国服务进口的问题研究 |
2.2.1 服务进口质量有待提升 |
2.2.2 服务进口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
2.2.3 服务贸易便利化程度需加强 |
2.3 小结 |
第3章 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机理 |
3.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1 服务贸易相关概念及理论 |
3.1.2 人力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
3.2 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机理 |
3.2.1 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机理 |
3.2.2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理 |
3.2.3 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机理 |
3.3 小结 |
第4章 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人力资本对服务进口影响的模型设定 |
4.1.1 模型构建 |
4.1.2 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
4.1.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基准回归模型分析 |
4.2.2 门槛模型回归分析 |
4.2.3 稳健性检验 |
4.3 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服务进口质量 |
5.2 优化服务进口结构,培育服务开放载体 |
5.3 强化进口“溢出效应”,促进国内产业转型 |
5.4 培育优质人力资本,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三维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西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人力资本相关文献综述 |
1.2.2 社会资本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心理资本相关文献综述 |
1.2.4 就业质量相关文献综述 |
1.3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1.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1 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 |
2.2.2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
2.2.3 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
2.3 心理资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现状 |
3.1.1 毕业生总数的现状 |
3.1.2 就业率的现状 |
3.2 山西省大学生就业质量具体现状 |
3.2.1 就业去向 |
3.2.2 就业地区 |
3.2.3 就业行业 |
3.2.4 就业单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 研究假设 |
4.1.1 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
4.1.2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
4.1.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
4.2 研究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1.1 问卷的设计 |
5.1.2 变量的测量 |
5.2 数据收集 |
5.2.1 调查对象与取样 |
5.2.2 预调研情况 |
5.2.3 正式问卷回收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西省大学生三维资本与就业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6.1 样本特征分布 |
6.2 量表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 差异性检验 |
6.3.1 性别差异 |
6.3.2 专业差异 |
6.3.3 学历差异 |
6.3.4 学校类型差异 |
6.3.5 户籍差异 |
6.4 三维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 |
6.4.1 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 |
6.4.2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 |
6.4.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 |
6.5 三维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
6.5.1 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 |
6.5.2 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
6.5.3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
6.5.4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
6.5.5 大学生三维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
6.5.6 大学生三维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结果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差异性检验研究结论 |
7.1.2 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
7.1.3 大学生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
7.1.4 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
7.1.5 大学生三维资本与其就业质量的关系分析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府层面 |
7.2.2 高校层面 |
7.2.3 个体层面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展望 |
附录 |
附录1 三维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文献回顾 |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 |
二、社会资本的核心维度 |
三、社会资本的层次划分 |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文献回顾 |
一、技术创新理论 |
二、社会资本与创新产出关系的文献回顾 |
三、社会资本与创新效率关系的文献回顾 |
四、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
一、经济发展内涵 |
二、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
三、社会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
一、创新产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
二、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五节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六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及测度 |
一、社会资本理论 |
二、社会资本的测度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 |
一、物质资本积累 |
二、人力资本积累 |
三、交易成本 |
四、资源配置效率 |
五、政府管理质量 |
六、技术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五节 技术创新路径下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描述 |
第一节 中国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
第二节 中国技术创新的统计描述 |
一、创新资源投入分析 |
二、创新产出及成果分析 |
三、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比分析 |
四、技术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统计描述 |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
二、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四节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研究假设 |
二、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假设 |
三、技术创新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说明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一、关于模型的设定 |
二、关于弹性系数的估计 |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人力资本对西北农村反贫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贫困研究文献 |
1.2.2 人力资本研究文献 |
1.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 |
1.2.4 人力资反贫困研究文献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研究目标 |
1.4.2 可行性分析 |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贫困理论 |
2.1.1 贫困的内涵 |
2.1.2 贫困的分类 |
2.1.3 贫困的成因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的内涵 |
2.2.2 人力资本的构成 |
2.2.3 人力资本的特点 |
2.3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 |
2.3.1 人力资本反贫困思想的提出 |
2.3.2 反贫困的关键因素 |
2.3.3 人力资本要素与反贫困 |
2.3.4 人力资本反贫困研究的拓展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农村地区贫困和人力资本现状 |
3.1 西北农村地区贫困现状 |
3.1.1 西北农村地区贫困的总体概况 |
3.1.2 西北农村地区贫困的基本特征 |
3.1.3 西北农村地区反贫困历程概述 |
3.2 西北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现状 |
3.2.1 教育水平低下、教育投入不足 |
3.2.2 健康质量不高、医疗水平较低 |
3.2.3 城镇化水平低、劳动力迁徙难 |
3.3 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对反贫困的影响 |
4.1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1.1 人力资本决定生产活动的效率 |
4.1.2 人力资本推动科技进步 |
4.1.3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4.2 人力资本要素与反贫困的关系 |
4.2.1 教育缓解贫困 |
4.2.2 健康减轻贫困 |
4.2.3 迁徙改善贫困 |
4.3 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对反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基于西北五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1.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
5.1.2 变量说明 |
5.1.3 数据来源 |
5.1.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甘肃省岷县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5.2.1 岷县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来源 |
5.2.3 变量选取及定义 |
5.2.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2.5 多元线性模型的回归分析 |
5.2.6 Logit模型的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西北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教育人力资本 |
6.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
6.3 完善相关医疗制度,提高健康人力资本 |
6.4 拓宽劳动力流动渠道,提高迁徙人力资本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面板数据回归命令 |
附录2 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t回归命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9)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社会分层理论 |
2.1.3 职业流动理论 |
2.2 人力资本异质性相关研究 |
2.2.1 一般群体人力资本异质性研究 |
2.2.2 农民工人力资本异质性研究 |
2.3 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
2.3.1 一般群体职业流动研究 |
2.3.2 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 |
2.4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
2.4.1 人力资本与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
2.4.2 异质性与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民工人力资本异质性与职业流动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本异质性 |
3.1.1 人力资本异质性的Topsis法构建 |
3.1.2 人力资本异质性现状 |
3.2 初次职业流动 |
3.2.1 初次职业流动现状 |
3.2.2 基本特征与初次职业流动 |
3.3 再次职业流动 |
3.3.1 再次职业流动现状 |
3.3.2 基本特征与再次职业流动 |
3.4 本章小结 |
4 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初次职业流动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职业层级选择 |
4.1.2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行政距离选择 |
4.2 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4.2.1 变量设置 |
4.2.2 模型选择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4.3.1 初次职业层级选择 |
4.3.2 初次行政距离选择 |
4.3.3 工具变量的回归 |
4.4 假设验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职业层级变化 |
5.1.2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行政距离变动 |
5.2 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5.2.1 变量设置 |
5.2.2 模型选择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职业层级变化 |
5.3.2 行政距离变动 |
5.3.3 工具变量的回归 |
5.4 假设验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教育人力资本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教育人力资本概念界定 |
2.1.2 教育人力资本理论 |
2.1.3 教育人力资本的衡量 |
2.2 经济增长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概念界定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的衡量 |
2.3 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2.3.1 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
2.3.2 教育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教育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1.1 山西省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率 |
3.1.2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 |
3.1.3 山西省煤炭经济现状 |
3.2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3.2.1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数量分析 |
3.2.2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质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4.1 山西省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构建 |
4.1.1 有效劳动模型 |
4.1.2 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
4.1.3 山西省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的指标与数据 |
4.2.1 产出指标与数据 |
4.2.2 物质资本指标与数据 |
4.2.3 教育人力资本指标与数据 |
4.2.4 煤炭要素指标与数据 |
4.3 教育人力资本对山西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4.3.1 数据汇总处理 |
4.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4 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视角的山西省经济增长对策建议 |
5.1 贯彻教育方针,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
5.2 深化高校体制改革,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
5.3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 |
5.4 培育企业家才能,提高教育人力资本效率 |
5.5 创造良好人才环境,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人力资本对山西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侯普光. 山西财经大学, 2021
- [2]山西省人力资本构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 孔婷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D].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开放经济下中国人力资本质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D]. 张懿.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进口的影响 ——基于技术创新的门槛模型研究[D]. 高佩琪.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1)
- [6]三维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西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例[D]. 胡夏磊.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D]. 许福志.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8]人力资本对西北农村反贫困的影响研究[D]. 杨如馨.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3)
- [9]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研究[D]. 冯诗琪.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D]. 史小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