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腐败”及其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喆,杨春磊[1](2021)在《“语言贿赂”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文中指出语言贿赂属于隐性腐败的一种,由于其符合自尊需求和言语礼貌原则,以及不具有违法性而在机关单位盛行。语言贿赂动摇了领导的理想信念,形成官场"圈子文化",给机关单位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可以从严格执行国家的硬性规定和领导干部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两方面着手,利用制度性约束作用以及自身政治信仰来防范语言贿赂。
张天宇[2](2020)在《隐性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惩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反腐败斗争正从“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过渡。但当前反腐败斗争态势依旧十分严峻。为了能切实维护反腐败斗争成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必须进一步打击各种腐败行为,根除各类腐败方式。而隐性腐败作为一种隐蔽性极强、手段方式亦十分复杂的腐败形式,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大力打击的对象,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隐性腐败是与显性腐败相对应的、隐蔽的、变形的腐败行为,具有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索贿受贿的技术化、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以及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的特征。隐性腐败的产生具有多重原因,既有公职人员的主观因素,也有制度以及糟粕文化的客观因素。隐性腐败行为影响恶劣,危害巨大。因而,惩治隐性腐败行为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惩治隐性腐败首先要牢筑思想之基,构建抵制隐性腐败的思想防线,其次要强化隐性腐败监督的外部机制,做好对权力的监督,再次要发挥制度在惩防隐性腐败中的保障作用,最后要运用法律武器严肃惩治隐形腐败行为。通过上述手段形成合力,令公职人员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政治觉悟,以期提高惩治隐性腐败的效率与效力,从而推进中国反腐工作的深层次展开。
薛容其[3](2019)在《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因为社会利益分配结构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行政腐败问题在发生的范围和面积上增幅巨大。行政腐败相对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和关注。微腐败相对于行政腐败而言,其本身处于“廉”与“非廉”之间的模糊地带,存在复杂繁多的表现形式,比较不容易被发现,但其社会影响却是极坏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微腐败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必须坚持抓早抓小,对于有病的领导干部要马上惩治,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学术界对微腐败问题的研究程度仍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对于微腐败治理困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结合近年来在镇江市R区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微腐败案件的工作实践,参考国内外文献研究,从界定微腐败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微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危害性,对制度预防腐败理论进行相关解释。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镇江市R区微腐败案例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治理微腐败提供依据。通过深入分析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工作的现状和案例研究,发现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困境如下:受到“非廉”心理人群排挤;对微腐败行为界定模糊;微腐败预防机制失灵;微腐败惩治效果不好;治理模式与微腐败主体间的矛盾等。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防治微腐败教育制度缺少系统性;界定及预防微腐败的相关机制不完善;微腐败治理尺度不明确;现有微腐败惩治制度不完备;微腐败治理合力亟需增强等。针对微腐败治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制度预防腐败理论,提出以下对策:通过构建基层廉政教育文化体系、对基层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教育制度系统化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环境来完善防治微腐败的教育制度;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基层政府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基层监督机制来健全预防微腐败的制度;织密制度的笼子、加大惩戒的力度、整合反腐力量等方式优化对微腐败的惩治制度。
谢希伦[4](2017)在《我国微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文中认为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因为社会利益分配结构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腐败问题在发生的范围和面积上增幅巨大。在近十年来,腐败问题更是在不断的恶化。公职人员的微腐败行为不仅腐蚀着广大领导干部的心灵,还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微腐败”,它和一般腐败一样,是指公职人员对于公权乱用的一种行为。“小腐败”、“亚腐败”、“灰色腐败”、“边缘腐败”、“非典型腐败”以及“隐形腐败”等等也是“微腐败”的相似名称。从本质上来说,微腐败是公职人员利用极小的职位影响力来获取私利的行为。“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复杂繁多,它既没有清晰的界定,又因其行为者的普遍性,习俗共存性、主体无罪感和间接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尽管我国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备,它还是可以得以滋生和蔓延。微腐败和它伴生的微腐败文化,不仅大程度地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准则,大范围地汲取公众财务,对法律等社会显规则弱化甚至架空,还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恶性腐败现象的滋生,对腐败分子和潜在腐败分子加速转化速度,公众对政府管理能力及社会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公职人员的微腐败行为不仅腐蚀着广大领导干部的心灵,还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我国对于微腐败的研究,尤其是治理机制方面的,并不全面和透彻。首当其冲的是对于微腐败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切、明晰的标准,官方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形成不了共识。它们对此各成一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笔者在论文中从多角度多维度的方法将微腐败的概念进行界定,构建其结构模型。据此分析微腐败的成因、特征和表现方式。笔者以近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工作经历作为奠基,参考以往研究,以河源市为例,界定“微腐败”的概念、建立遏制微腐败的博弈模型,并对其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探寻比较具有实际意义并具可操作性的治理建议。
文舒婷[5](2014)在《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性腐败是一种特殊的腐败形式。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共组织中的腐败行为从一开始的直接的权钱交易,转变成了兼具伪善性、间接性、模糊性、隐蔽性、衍生性等特点的隐性腐败行为。隐性腐败是腐败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它严重损害了公务员人民公仆的形象,大大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并败坏了社会风气。本文首先探究了“隐性腐败”的形成原因,概括归纳“隐性腐败”的基本特征;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揭示“隐性腐败”的主要危害;然后采用比较借鉴的方法,选取世界公认的廉洁地区为样本,介绍这些地区在防治“隐性腐败”的经验;最后,提出遏制我国“隐性腐败”的若干对策。
王骢[6](2014)在《个人权力再分配视角下的“边缘腐败”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悠久深厚,国人对权力的认识也年深日久,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历程中,权力一直扮演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现如今,乡土社会的道德传统、行为逻辑得到保留,但新的环境赋予它了新的意义。资源的稀缺以及对资源配置的竞争使得人们挤破脑袋、想方设法来获取,而资源分配的随意性也使得人们摒弃了人情传统和道德规范来走后门、靠关系。对于掌控资源的个体来说,他们的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原本依托血缘、业缘和地缘而成的单纯的人际关系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运行其中权力、地位、名利的使得人际关系网络变得复杂。人们开始越发重视个人权力,再加上盈利型经纪和关系之上理念的肆意扩张,使得个人权力失去了控制。个人权力在人际关系网络的催化下出现了再分配,权力的流动制造了大面积的“边缘腐败”现象,不受约束的权力扰乱了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混淆了大众对正确价值观的判断。在对“边缘腐败”防治仍然不健全的今天,从个人权力再分配的角度来理清“边缘腐败”的发生原因,或许能为反腐败建设增添重要一笔。本文以个人权力再分配的视角考察“边缘腐败”的发生机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讲述本文的选题来源、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分析与归纳。第二部分主要进行“边缘腐败”的概念界定,详细论述了“边缘腐败”的含义以及特征,指出边缘腐败主要具有哪些表现,从含义与特征的方面与黑色腐败做出区分。第三部分主要从经济与文化两个学术界探讨的方面,阐述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征,为下文分析个人权力与“边缘腐败”之间的关系做出铺垫。第四部分为个人权力再分配的逻辑阐述,从个人权力体系的构建、个人权力再分配的逻辑两方面详细描绘个人权力的运作,从而发现个人权力再分配如何引致“边缘腐败”行为。第五部分本文社会机会与个人意愿两个角度揭示了个人权力再分配与“边缘腐败”的关系。第六部分本文从人情观、多元监督、防治结合的角度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意见。最后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思考。
吴蓉[7](2014)在《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及其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亚腐败”又称“隐性腐败”、“非典型性腐败”、“消极腐败”,是腐败欲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规避风险而衍生出的新型的腐败方式。在国内,亚腐败更多的被视为思想作风问题,是一种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行为。而在国际上,“亚腐败”被看成是一种违法行为。本人认为,亚腐败是指与公务员职权相关的一切责任意识淡薄,怠慢公众义务,以权谋私,有损其职业形象,且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但尚未触犯刑律无需为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具有麻醉性能强、安全系数高、渗透范围广、隐匿程度深等特征。亚腐败天生具备腐败的因子,因此,注重对亚腐败现象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对腐败现象滋生原因、演变规律和主要特点的深刻把握,而且关系到反腐败对象和目标的精细化确定,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取了理论分析,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分析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对亚腐败的研究着手,结合亚腐败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亚腐败的特征、危害,并试图从动机、机会及社会反应三个方面分析亚腐败产生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结合了国际上公认的廉洁国家北欧,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新加坡和香港的基础上,分析本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提出了治理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对策。本文认为防治亚腐败行为,可以探索建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的防治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道德品格修养、增强法规制度意识,建立公务员不想腐的自律机制;通过完善法纪、改革公务消费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使得公务员无缝隙可钻,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对亚腐败实施零度容忍,建立廉政年金制度,增加亚腐败的机会成本,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通过加强反腐职能部门的发现力,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引导网络反腐的理性发展,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廖文基[8](2012)在《消极腐败防治研究》文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是当前执政党面临的四大危险,而消极腐败又是最隐形的危险,关系到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安全。消极腐败也是腐败,是潜藏于体制深处的消极因素,往往为害于无形。消极腐败概念的提出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促使研究者关注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被熟视无睹的某些不良行为或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消极腐败概念、表征和诱因进行分析,厘清消极腐败的内涵和特征,说明消极腐败的严重危害性,并通过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监督思想,进一步探求如何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找到消极腐败的治本之策。
李娜娜[9](2012)在《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防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亚腐败已经日益成为阻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无论是经济发展缓慢的贫困国家,还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不受到亚腐败现象的困扰。亚腐败是处于违法和不违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其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主体的广泛性以及衍生性等一系列特点。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熟人社会特点等特有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了亚腐败在我国的盛行。亚腐败现象,浪费了国家资源,降低了行政执法效率,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还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因此,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要落实好这一重要思想,必须更加注重抓好预防工作。本文采用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对亚腐败的研究着手,结合亚腐败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亚腐败主要特征、形成条件、成因和危害。最后,结合国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我国防范亚腐败的对策。这些对策分别从加强公务员的道德教育培训、提高从政道德水平、建立健全党内反腐法规、尽快出台《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规范公务员收入来源、制定《公民举报法》,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合理划分权力,确保进行有效监督、改进新闻管理体制机制为媒体监督提供法治保障、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技术手段与权力监督的有机结合、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加强公民监督等方面来进行阐述。通过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建立完善机制,严格防范亚腐败行为。
徐阳[10](2012)在《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腐败问题由来已久,古代社会有之,现代社会亦有;发达国家有之,发展中国家亦有;资本主义国家有之,社会主义国家亦有。长期以来,腐败问题都是一个无法根除的顽疾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腐败按照行为方式的显露程度可以划分为显性腐败和隐性腐败,隐性腐败是指公务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取私利进而损害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而该行为不容易被公众察觉,没有被现有法律规定禁止。而在国外,隐性腐败则被看作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腐败行为,打击腐败行为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公务员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然而,作为腐败征兆的隐性腐败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隐性腐败以其隐蔽性等特点,正在悄悄地呈蔓延趋势在发展,如果任由它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严重损害我国各级政府的形象,败坏公务员廉洁清正的工作作风,降低政府的公信力,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政府廉洁、公义,有必要深度剖析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借鉴发达国家治理腐败问题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出治理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的正确选择。本文阐述了公务员隐性腐败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固有的特征,如主体和标的物的低层次性、过程的半公开性、影响的潜在扩大性等。分析了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相关理论基础,列举了隐性腐败的表现形式,包括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形象工程、公务送礼和行政不作为。从行政伦理、经济、法律和监督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隐性腐败问题的原因。隐性腐败的危害性绝不亚于腐败,它会增加政府的行政成本,浪费有限的公共资源,降低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等等。本文列举了世界上政治较为清廉的瑞典、新加坡和美国这三个国家治理腐败的经验和做法,这些国家都拥有一整套完善而缜密的法律法规体系、多主体的监督机制以及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文化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预防和治理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的几项措施,即重筑覆盖全体公民的伦理道德防线,提高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全体公民的道德观念,以廉洁公正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构建全方位的行政监督体系,强化行政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构建强有力的、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隐性腐败行为,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如推进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打造阳光政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建立完善、科学的公共财政体系。
二、“隐性腐败”及其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性腐败”及其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贿赂”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贿赂的含义及现状 |
二、语言贿赂流行的原因 |
(一)语言贿赂满足了自尊需求 |
(二)语言贿赂符合言语礼貌的原则 |
(三)语言贿赂不具有违法性 |
三、防治语言贿赂的必要性 |
(一)机关单位政治信仰建设的要求 |
(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要求 |
(三)净化机关单位政治生态的要求 |
四、语言贿赂的防治措施 |
(一)严格执行国家的硬性规定 |
(二)领导干部要提高对语言贿赂的敏感力 |
(2)隐性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惩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隐性腐败本质属性的辨识 |
(一)腐败的多维度认识和解析 |
(二)隐性腐败的界定及其特征 |
二、隐性腐败的多样化存在样态 |
(一)利益交换的延时化与间接化 |
(二)索贿受贿的技术化 |
(三)权情权色交易的人情化 |
(四)敲诈勒索的“后路化”与“儒雅化” |
(五)精神思想颓废化与工作形式主义化 |
三、隐性腐败的形成诱因分析 |
(一)形成隐性腐败的主体因素 |
(二)形成隐性腐败的制度因素 |
(三)形成隐性腐败的文化因素 |
四、隐性腐败惩治的方法与对策 |
(一)筑牢抵制隐性腐败的思想防线 |
(二)强化隐性腐败监督的外部机制 |
(三)发挥制度在惩防隐性腐败中的保障作用 |
(四)运用法律武器严肃查处与惩治隐性腐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微腐败概念界定 |
2.1.1 定义维度 |
2.1.2 微腐败的定义 |
2.2 微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危害性 |
2.2.1 微腐败的特点 |
2.2.3 微腐败产生的原因 |
2.2.4 微腐败的危害性 |
2.3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 |
2.3.1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概述 |
2.3.2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对腐败的解释 |
2.3.3 制度预防腐败理论对反腐败的建议 |
第3章 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现状分析 |
3.1 镇江市R区腐败治理概况 |
3.2 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现状 |
3.2.1 微腐败治理概况 |
3.2.2 微腐败治理措施 |
3.3 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案例分析 |
3.3.1 事件概况 |
3.3.2 处置过程 |
3.3.3 治理效果 |
第4章 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困境 |
4.1.1 “非廉”心理人群不合作 |
4.1.2 对微腐败行为的界定模糊 |
4.1.3 微腐败预防机制的失灵 |
4.1.4 微腐败的惩治成效甚微 |
4.1.5 治理模式与微腐败主体之间的矛盾 |
4.2 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4.2.1 防治微腐败缺少系统性教育 |
4.2.2 缺乏微腐败的有效预防机制 |
4.2.3 微腐败治理尺度不健全 |
4.2.4 现有微腐败惩治制度不完备 |
4.2.5 微腐败治理合力亟需增强 |
第5章 解决微腐败治理困境的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防治微腐败的教育制度 |
5.1.1 构建基层廉政教育文化体系 |
5.1.2 对基层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教育制度系统化 |
5.1.3 优化基层政治环境建设 |
5.2 健全预防微腐败的制度 |
5.2.1 推进基层政务公开 |
5.2.2 完善基层政府资金管理制度 |
5.2.3 完善基层监督机制 |
5.3 优化对微腐败的惩治制度 |
5.3.1 织密制度的笼子 |
5.3.2 增加惩戒的力度 |
5.3.3 整合反腐力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微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 |
2. 国内相关研究 |
3. 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微腐败的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一) 概念界定 |
1. 定义维度 |
2. 微腐败的定义 |
(二) 结构模型构建 |
1. 构建模型 |
2. 对容忍度T和总体感知程度F的进一步解释 |
(三) 特点分析 |
1. 模糊界定性 |
2. 微小对价性 |
3. 行为者的普遍性 |
4. 习俗共存性 |
5. 行为者的无罪感 |
6. 社会腐蚀性 |
7. 社会危害间接性 |
(四) 成因分析 |
1. 主观层面原因——人性的弱点 |
2. 客观层面原因 |
(五) 风险分析 |
1. 超负荷的社会道德承载力 |
2. 隐性流失的政府公信力 |
3. 恶性腐败的诱发因素 |
4. 弱化治理机制治理效果 |
5. 腐败加剧的假想 |
四、河源市微腐败治理现状分析 |
(一) 治理现状 |
(二) 治理困境 |
五、微腐败治理研究 |
(一) 建立遏制微腐败的简单博弈分析模型 |
(二) 模型对河源实际情况的应用分析 |
(三) 构建治理体制 |
1. 专业性和动态调剂相作用的治理尺度 |
2. 法律、行业和个体三方联动的治理系统 |
3. 构建廉洁文化 |
4. 行为反馈机制 |
5. 上下联动技术工作系统 |
六、结语: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界定 |
第二节 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特征分析 |
一、隐蔽性与模糊性 |
二、低层次与低额性 |
三、广泛性与多样性 |
四、腐蚀性与衍生性 |
五、查处轻微性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利益冲突理论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
第四节 权力制衡理论 |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表现、成因及危害 |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表现 |
一、公权私用 |
二、违规职务消费 |
三、行政中的“决策浪费” |
四、行政不作为 |
第二节 公务员隐性腐败的成因 |
一、历史文化根源 |
二、社会根源 |
三、制度根源 |
四、经济根源 |
第三节 公务员隐性腐败的危害分析 |
一、损害公务员形象,腐蚀公务员队伍 |
二、破坏社会公平公正,导致社会价值取向扭曲 |
三、败坏社会道德,助长不良风气 |
四、助长权力商品化倾向,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
五、削减政府权威,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
六、增加行政成本,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
第五章 防治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若干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教育宣传,增强防腐意识 |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
二、加大廉政文化宣传,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
第二节 拓展监督领域,提高预防效力 |
一、加强政府层级和行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 |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
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
第三节 健全制度,突出治本 |
一、完善公务员考核与选拔制度 |
二、改革公务员职务消费制度 |
三、推进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和财产实名制 |
四、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
五、完善财政审计制度 |
第四节 借鉴国外防治隐性腐败的有益经验 |
一、健全的政务公开制度 |
二、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
三、严格的公务员管理及多维的监管体系 |
四、独立的反腐机构与健全的法律法规 |
五、适度的高薪养廉和全面的廉政考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个人权力再分配视角下的“边缘腐败”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 |
1.2 选题的意义和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文综 |
1.5 选题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2 “边腐败”的本概 |
2.1 “边腐败”的含义 |
2.2 “边腐败”群体 |
2.3 “边腐败”的表形式 |
2.4 “边腐败”的影响 |
3 “边腐败”的引致因素:文化与经济 |
3.1 差序格局 |
3.2 人情社会 |
3.3 资分配权集中化 |
3.4 科层制组织与事项审批 |
4 个人权力网络与再分配逻辑 |
4.1 个人权力网络 |
4.2 个人权力再分配逻辑 |
5 个人权力再分配视角下的“边腐败” |
5.1 权力再分配中的个人:腐败意 |
5.2 权力再分配中的社会:腐败会 |
6 好个人权力,遏制“边腐败” |
6.1 预防为主 |
6.2 综合监督 |
6.3 立正确人情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7)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概述与理论分析 |
一、公务员亚腐败概念 |
(一) 国内外学者对亚腐败的界定 |
(二) 本文对亚腐败的界定 |
二、公务员亚腐败的一般特征 |
(一) 麻醉性能强 |
(二) 安全系数高 |
(三) 渗透范围广 |
(四) 隐匿程度深 |
三、理论基础 |
(一) 权力制约理论 |
(二) 公共选择理论 |
(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四) 人性假设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表现及危害 |
一、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表现 |
(一) 挥霍浪费型 |
(二) 形式主义型 |
(三) 人情交往型 |
(四) 权力无为型 |
二、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危害 |
(一) 败坏社会风气,形成亚腐文化 |
(二) 降低行政效率,扩张行政成本 |
(三) 削弱政府权威,降低政府公信力 |
(四) 壮大腐败队伍,为腐败培养了预备队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生成机制分析 |
一、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生成机制的涵义 |
(一) 生成机制的涵义 |
(二) 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生成机制的涵义 |
二、公务员亚腐败形成的三大要素 |
(一) 公务员亚腐败动机 |
(二) 亚腐败机会 |
(三) 亚腐败社会反应 |
三、公务员亚腐败行为的生成机制 |
(一) 公务员亚腐败动机的生成 |
(二) 亚腐败动机向行为的转化 |
(三) 亚腐败行为的强化与升级 |
第四章 境外防治亚腐败的做法及启示 |
一、境外防治亚腐败做法 |
(一) 北欧 |
(二) 新加坡 |
(三) 香港 |
二、境外防治亚腐败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对亚腐败行为要实施“零度容忍” |
(二) 亚腐败治理的要“堵”“疏”结合 |
(三) 亚腐败治理要采取“文”“武”并举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治理措施建言 |
一、加强思想教育,建立不想亚腐败的自律机制 |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道德的底线 |
(二) 提升道德品格修养,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 |
(三) 增强法规制度意识,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 |
二、完善制度约束,建立不能亚腐败的防范机制 |
(一) 完善法纪,构筑法律屏障 |
(二) 改革职务消费制度,堵塞职务消费漏洞 |
(三) 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 |
三、提高亚腐败成本,建立不敢亚腐败的惩戒机制 |
(一) 加大惩处力度,实行零度容忍 |
(二) 建立廉政年金制度,增加亚腐败的机会成本 |
四、强化监督机制,建立不易亚腐败的保障机制 |
(一) 主动监督,切实加强反腐职能部门的发现力 |
(二) 发动群众,优化亚腐败发现机制运行的社会环境 |
(三) 规范媒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
(四) 创新方式,引导网络反腐的理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消极腐败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消极腐败释义 |
2.1 腐败的概念 |
2.2 消极腐败的概念 |
2.3 消极腐败的特点 |
2.3.1 行为隐蔽性 |
2.3.2 边界模糊性 |
2.3.3 过程间接性 |
2.3.4 范围广泛性 |
2.3.5 影响辐射性 |
2.3.6 后果衍生性 |
第三章 消极腐败治理的理论基础 |
3.1 西方权力监督制约理论 |
3.1.1 西方权力监督制约理论基本思想 |
3.1.2 西方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可取与局限 |
3.2 马克思主义监督思想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监督思想 |
3.2.2 列宁的监督思想 |
3.2.3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监督思想 |
第四章 消极腐败的表征及危害 |
4.1 思想上的不思进取、自由散漫 |
4.2 作风上的不在状态、消极怠工 |
4.3 利益上的没有好处不办事 |
4.4 交往上的明哲保身、当老好人 |
4.5 生活上的图安逸、混日子 |
4.6 消极腐败的危害 |
第五章 消极腐败的成因 |
5.1 内因方面 |
5.1.1 价值观念扭曲 |
5.1.2 责任意识匮乏 |
5.1.3 认识模糊不清 |
5.2 外因方面 |
5.2.1 权力运行的不规范 |
5.2.2 监督机制的刚性缺失 |
5.2.3 社会软环境的消极影响 |
第六章 消极腐败的治理之策 |
6.1 筑牢抵御消极腐败的思想防线 |
6.1.1 引领社会风气 |
6.1.2 树立鲜明导向 |
6.1.3 强化职业道德 |
6.2 压缩诱发消极腐败的可能空间 |
6.2.1 加快政府转型 |
6.2.2 透明运行权力 |
6.2.3 规范自由裁量 |
6.3 强化针对消极腐败的惩治措施 |
6.3.1 完善监督体系破解“发现难” |
6.3.2 细化监督机制破解“识别难” |
6.3.3 加强制度建设破解“查办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防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的概述与理论分析 |
一、公务员亚腐败概念 |
(一)国外学者对亚腐败的界定 |
(二)国内学者对亚腐败的界定 |
(三)本文对“亚腐败”的界定 |
二、公务员腐败的概念以及腐败和亚腐败二者之间的不同 |
(一)国内外学者对腐败的界定 |
(二)亚腐败和腐败之间的区别 |
三、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基本特征 |
(一)主体的广泛性 |
(二)影响的衍生性 |
(三)利己性 |
(四)过程的半公开性 |
(五)模糊性 |
(六)表现的多样性 |
四、思想和理论分析 |
(一)权力制约理论 |
(二)人性假设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产生的条件、原因、危害及防治意义 |
一、我国公务员亚腐败行为产生的条件 |
二、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原因分析 |
(一)历史原因 |
(二)经济利益原因 |
(三)法规制度原因 |
(四)社会风气原因 |
三、我国公务员亚腐败的危害 |
(一)毒化社会风气 |
(二)破坏社会公正,妨碍和谐社会构建 |
(三)扭曲价值观念,动摇社会道德基础 |
(四)恶化政治生态,动摇政治稳定 |
(五)阻碍经济增长 |
四、防治公务员亚腐败的意义 |
(一)防治公务员亚腐败是实现党的政治纲领的需要 |
(二)防治公务员亚腐败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 |
(三)防治公务员亚腐败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 |
(四)防治公务员亚腐败是行政职能顺利履行的需要 |
第三章 国外预防亚腐败的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
一、国外预防亚腐败的特点 |
(一)形成比较严格的分权制衡、相互制约机制 |
(二)给国家公职人员薪水优厚,又对违法者严厉惩处 |
(三)既注重制度建设,又加强道德教育 |
二、从国外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
(一)严明的法治作为有效预防亚腐败的保障 |
(二)运用儒家伦理思想教育公务员以达到有效预防亚腐败的目的 |
(三)设立查处违纪行为的机构 |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的防范机制分析 |
一、加强公务员的道德教育,筑牢道德内约防线 |
(一)加强公务道德教育培训,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
(二)提高公务员的从政道德水准 |
二、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对亚腐败的法治制约 |
(一)建立健全党内反腐法规,确立其法律效力 |
(二)尽快出台《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规范公务员收入来源 |
(三)制定出台《公民举报法》,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
三、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权力监督 |
(一)合理划分权力,确保进行有效监督 |
(二)改进新闻管理体制机制为媒体监督提供法治保障 |
(三)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技术手段与权力监督的有机结合 |
(五)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加强公民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背景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一、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规范分析 |
(一) 隐性腐败概念 |
(二) 隐性腐败的特征 |
1. 主体和标的物的低层次性 |
2. 过程的半公开性 |
3. 界定的模糊性 |
4. 影响的潜在扩大性 |
5. 行为的普遍性 |
6. 行为的不易察觉性 |
7. 形式的多样性 |
二、 隐性腐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破窗理论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三) 权力制约理论 |
(四) “经济人”假设理论 |
三、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危害性 |
(一) 隐性腐败的表现 |
1. 三公消费 |
2. 形象工程 |
3. 公务送礼 |
4. 行政不作为 |
(二) 隐性腐败的成因 |
1. 行政监督乏力的成因分析 |
2. 成本-收益的经济成因分析 |
3. 法制建设滞后,查办率过低的成因分析 |
4. 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
(三) 隐性腐败的危害 |
1. 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 |
2. 增加行政成本,违背节约原则 |
3. 损害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 |
4. 败坏公平正义,扰乱社会秩序 |
四、 国外治理隐性腐败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发达国家治理腐败的经验 |
1. 瑞典 |
2. 新加坡 |
3. 美国 |
(二) 国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1. 完善制度建设 |
2. 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
3. 培育良好的社会反腐氛围 |
五、 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的治理措施 |
(一) 重筑覆盖全体公民的伦理道德防线 |
1. 提升普通民众的道德观念 |
2. 提升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观念 |
(二) 构建全方位的行政监督体系 |
1. 强化行政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
2.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
(三) 构建强有力、全面、详细的法律体系 |
1. 拓宽腐败标的物的范围 |
2. 提升对隐性腐败的界定级别 |
3. 明确处罚标准 |
4. 出台《隐性腐败法》 |
(四)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 |
1. 推进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 |
2. 政务公开、信息透明,打造“阳光政府” |
3.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
4.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强审计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隐性腐败”及其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贿赂”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 张喆,杨春磊. 法制与社会, 2021(16)
- [2]隐性腐败的本质特征及其惩治问题研究[D]. 张天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镇江市R区微腐败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D]. 薛容其. 江苏大学, 2019(05)
- [4]我国微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D]. 谢希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D]. 文舒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6]个人权力再分配视角下的“边缘腐败”治理研究[D]. 王骢.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7]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问题及其防治对策[D]. 吴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3)
- [8]消极腐败防治研究[D]. 廖文基.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5)
- [9]我国公务员亚腐败防范机制研究[D]. 李娜娜. 河南大学, 2012(10)
- [10]我国公务员隐性腐败问题研究[D]. 徐阳. 吉林财经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