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踢毽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单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白孝鹰[1](2021)在《毽球运动对鹤岗地区中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如果机体摄入的能量远远大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对机体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而体重的不正常增长,会增加双下肢的负荷,使正常的平衡能力受到影响,且周围组织的增多,也可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非竞技性毽球运动因其对毽球爱好者的身体素质要求门槛不高,且对运动场地,参与者年龄,性别,限制因素少,参与成本低廉,符合普通大众选择的运动项目的标准。而其单腿支撑,全身统一协调配合,尤其是对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灵活运用的运动学特点,使其对下肢肌力增长,关节活动度范围增加,有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与解剖学依据。所以将毽球运动是否可用来作为改善中年人下肢平衡能力及关节活动范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相关实验测试,论证和分析毽球运动对中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并据此选择更适合中年人提升平衡能力的运动方法。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鹤岗地区200余名45~55岁中年人的日常生活运动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根据对调查结果统计后,选择出100名符合实验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毽球组50名,空白对照组50名。其中毽球组即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有规律的毽球运动锻炼,而空白对照组则不进行相关运动干预。实验结束,排除中途放弃及不合格的实验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为中年人研究对象为毽球实验组30名,空白对照组30名。经过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的相关平衡能力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通过毽球运动锻炼,实验组中年人双侧的闭目单足时间均得到增长,其中,左腿的单腿支撑时间提升幅度,更大于右腿。显示毽球运动可有效提高中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其中对支撑腿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2)数据表明,实验组Y平衡能力测试中,中年人两腿的三个方向平衡测试成绩,在实验后均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其中右腿即击毽腿的综合分数提升更大于支撑腿。反映出毽球运动锻炼对中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效果。相比之下,对击毽腿的提升效果更强于支撑腿。(3)实验后对实验组Y平衡能力三个方向的测试显示,双下肢的成绩变化均为:后外侧>后内侧>前侧。(4)实验后,实验组中年人双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均得到提升。其中尤以击毽腿髋关节的前屈、外旋、内旋,踝关节的背屈、跖屈活动范围提升最为明显。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毽球运动可通过对支撑腿的负重锻炼,有效增强其肌力,对改善中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在毽球运动锻炼中,通过对击毽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使用,对同侧躯干旋转的有效控制,可使上肢屈肌与下肢伸肌配合更加协调,尤以击毽侧更为明显。即毽球运动对增强中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有自身的优点且效果显着。(3)毽球运动锻炼可有效增强小腿肌肉的肌力与灵活性,使踝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增大,控制能力增强。对于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及躯体整体的平衡功能有积极意义。(4)通过对实验各项数据分析,论证了如长期从事规律的毽球运动锻炼,可以通过增加下肢肌力,扩大髋关节活动度,增强对骨盆的控制,促进上下肢的灵活配合协调使用,及加强对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使中年人的动静态平衡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得到整体的有效提升。
侯晓翠[2](2021)在《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及生存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12周下肢功能性训练后轻度失能老年人在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柔韧性、跌倒风险、生存质量方面的变化,论证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资料;通过Barthel指数量表筛选沈阳市和平区怡园养老院中36名轻度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8人)和对照组(18人)。实验组进行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每周3次训练,每次1小时;对照组保持正常的身体活动。测试指标选用5次坐立起实验、座椅站立实验测试下肢肌肉力量,闭眼强化Romberg征实验、站立提踵、闭目单足站立实验、闭目原地踏步实验测试静态平衡能力,八点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动态平衡能力,椅子坐位体前屈测试柔韧性指标;采用Berg平衡量表调查跌倒风险状况,SF-36调查生存质量状况。最后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下肢肌肉力量方面: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5次坐立起实验和座椅站立实验测试结果具有显着性(P<0.05)。2.静态平衡能力方面: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闭眼强化Romberg征实验测试结果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男性闭眼强化Romberg征实验测试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闭目单足站立实验和闭目原地踏步实验测试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站立提踵测试结果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3.动态平衡能力方面:12周的下肢功能性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八点星状动态平衡测试左腿0/360°、135°、180°方向上具有极显着性变化(P<0.01),在左腿45°、90°、225°、270°、315°方向上具有显着性变化(P<0.05);实验组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左腿0/360°、45°、135°、180°方向上具有极显着性变化(P<0.01),在左腿90°、225°、270°方向上具有显着性变化(P<0.05),在左腿315°方向上无显着性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右腿0/360°、90°、180°、225°、270°方向上具有极显着性变化(P<0.01),在右腿45°、135°、315°方向上具有显着性变化(P<0.05),实验组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右腿各个方向均具有极显着性变化(P<0.01)。4.柔韧性方面: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椅子坐位体前屈实验测试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跌倒风险方面: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量表总分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6.生存质量方面: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上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总体健康维度评分上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女性和男性轻度失能老年人在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以及总分维度评分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制定的12周下肢肌肉力量运动方案缩短了5次坐立起时间,延长了座椅站立时间,可以有效地使轻度失能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增强;2.12周的前庭功能、动静态平衡能力训练延长了闭眼直线站立、闭目单足站立、闭目原地踏步、站立提踵时间,增加了左右脚伸展距离,可以有效地提高轻度失能老年人的平衡能力;3.12周的下肢伸展训练提高了椅子坐位体前屈程度,简单伸展运动方案适合轻度失能老年人,有效提高了轻度失能老年人的柔韧性;4.12周的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前庭功能综合训练能够使Berg平衡量表跌倒风险评分提高,因此可以降低轻度失能老年人的跌倒风险;5.12周的下肢功能性训练提高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四个维度上的评分,从生理和心理领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轻度失能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陶丹[3](2020)在《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平衡能力是维持或变换身体姿势的前提,是人体的一项基本能力。目前国内平衡能力研究倾向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改善与预防跌倒,忽视了对青年女性的平衡能力训练研究,事实上中青年时期较好的平衡能力是今后保持平衡与减少跌倒的基础与保证。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预防和改善人体平衡能力。大众健美操动作简单,步法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好的健身功效,且其中的立踝、转体动作能够较好的发展踝关节力量、改善视觉器官与前庭器官的机能,进而改善或巩固平衡能力。有氧踏板操是在上下踏板过程中完成的,是一种身体姿态到另一种身体姿态的变换,能够通过不断的打破人体平衡再重新建立平衡,进而促进神经中枢对人体姿势控制起到良性刺激与锻炼。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57位苏州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进行大众健美操、有氧踏板操运动干预,探讨大众健美操、有氧踏板操、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组合三种教学方式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效果,旨在丰富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理论知识,拓宽其健身价值,为大众健美操、有氧踏板操运动项目在高校开展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大众健美操、有氧踏板操、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组合训练均对女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不同练习项目对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刺激效果不同。大众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较好,有氧踏板操训练对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较好,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组合训练对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较好。(2)有氧踏板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左脚动态平衡能力的改善要优于大众健美操。(3)大众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双足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要优于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组合组。
吴非格[4](2020)在《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唐山市中年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健康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到,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提高国民体质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是当代社会应重视的问题;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速加深,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年人是即将过渡到老年阶段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人到中年,身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下降,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和家庭重担的同时,又长期存在着精神上的紧张和心理上高强度的压力,这种状况严重地威胁着中年人的身心健康。他们迫切需要采取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健身方式,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相对于老年人来说,中年人更适合进行多样化方式的锻炼,体育舞蹈是体育和艺术的融合,作为体育舞蹈项目之一的标准舞,是一种具有规范性、专业性的舞蹈,深受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中年人的喜爱。本文选取了60名河北省唐山市的中年人(45-59周岁)作为实验对象(男性30名,女性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成员保持原有生活作息不变,实验组成员以标准舞的基础练习和华尔兹、探戈的一些基础动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为期12周的锻炼,通过对两组实验对象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程度相关指标的测量,在实验前后对测量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变化,探究标准舞对唐山市中年人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参考国民体质监测标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指标的数据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用实际数据直观的阐述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推广标准舞这一锻炼方式,为标准舞这一健身项目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理论依据,使中年人能够更科学合理的进行标准舞锻炼,改善体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标准舞锻炼使中年人握力水平的数值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在实验周期中变化不明显,表明基础力量方面的影响并不显着。2.标准舞锻炼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选择反应时发展具有相对明显的显着性差异,表明标准舞的锻炼使中年人的选择反应时有一定程度的缩减,随着实验中的标准舞锻炼进行,中年人的灵敏素质有所提高。3.两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的坐位体前屈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中年人提高柔韧素质有益。实验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即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的柔韧素质水平有所提高。4.数据表明,标准舞的锻炼干预使得实验组的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变长,实验后两组实验对象的闭目单足站立水平发展存在显着性差异,即标准舞锻炼对改善中年人的平衡能力有益。5.心理健康方面,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的数据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其中的恐怖因子和偏执因子的变化没有呈现显着性差异,总体来说,适当的标准舞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中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消极反应,对中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刘帅[5](2019)在《五禽戏、八段锦练习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和心境状态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农村中老年妇女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干预实验研究,分析两种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八段锦干预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和心境状态的影响。通过对农村中老年妇女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和五禽戏的干预实验研究,比较五禽戏和八段锦干预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和心境状态的影响,为农村居民选择健身项目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八段锦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和心境状态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受试对象来自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阳城镇韩王村60名中老年妇女,研究将受试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五禽戏组和八段锦组。分别对她们进行实验前后体质指标和心境状态各因子得分的数据测量。得出以下结果:(1)从体重、BMI指标来看,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内比较显示:体重上都出现明显降低(P<0.05);八段锦组的BMI指数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较有非常明显的降低(P<0.01),五禽戏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身高实验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间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从心率、血压、肺活量指标变化来看,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内比较显示:八段锦组的心率和收缩压在实验后有极其明显的降低(P<0.01),舒张压也有显着改善(P<0.05),五禽戏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肺活量实验前后都无显着性变化(P>0.05)。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间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从握力、闭眼单足站立、坐位体前屈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变化来看,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内比较显示:八段锦组的握力水平、坐位体前屈以及左右肩关节活动度在实验前后均有明显的提升(P<0.05),五禽戏组则变化不大(P>0.05);五禽戏组的闭眼单足站立成绩比实验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水平极其显着(P<0.01),八段锦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间比较显示:八段锦组的坐位体前屈水平要明显好于五禽戏组,差异显着(P<0.05),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4)在心境状态上,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内比较显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疲劳因子得分实验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紧张、愤怒、抑郁、慌乱因子得分与实验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精力、自尊因子得分与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明显的提升(P<0.01);情绪纷乱总分实验后有非常明显的降低(P<0.01)。而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紧张因子得分实验后有非常明显的降低(P<0.01);精力因子得分实验后有非常明显的提升(P<0.01);自尊因子得分也有明显提升(P<0.05);情绪纷乱总分实验后有极其明显的降低(P<0.01),其它各个因子得分实验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实验后两种健身气功组间比较显示:八段锦组的自尊水平水平要明显好于五禽戏组,差异显着(P<0.05),其它各项因子得分均无明显差异。结合以上结果得出结论:(1)八段锦组在对坐位体前屈的干预影响上优于五禽戏组,其它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2)八段锦组在自尊因子得分上要好于五禽戏组,其它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3)仅从数据统计来看,健身气功八段锦无论在体质方面还是在心境状态方面,锻炼效果都要优于健身气功五禽戏。然而两种健身气功都是优秀的传统健身功法,农村居民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健身项目。
张盖[6](2019)在《健身气功·五禽戏对帕金森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具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且尚无治愈方法。本研究旨在用健身气功·五禽戏为干预手段,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探讨健身气功·五禽戏对PD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改善,探究健身气功是否为PD患者运动疗法辅助治疗帕金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治疗方法、治疗疗程。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治疗帕金森病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实践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与方法: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集符合纳入标准以及实验要求的34例(去除中途脱落的患者)H&Y1-3的帕金森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组为健身气功·五禽戏组(17人),对照组为无运动习惯组(17人),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案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每周2次,每次60min的习练。两组在实验前、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进行数据采集,步行能力用10米步行测试、冻结步态问卷FOGQ评定,平衡能力采用睁/闭目单足站立测试、前庭步测试、Berg平衡量表,运动功能用UPDRS Ⅲ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质量用PDQ-39量表评定。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20.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时,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D患者基线中连续性变量,卡方检验分析分类变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内、组间、交互采用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性别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健身气功·五禽戏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用药情况、性别、发病到入组时间、文化程度、12个月内跌倒次数、工作等基本情况在基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步行能力测试结果12个月的运动干预后,10米步行速度在实验组对照组组内比较中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呈显着性差异(P<0.05),在交互作用中呈现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试验后较实验前10米步行速度有提高,步频显着性提高,而步幅基本无变化,步频提高导致步行速度的提高。在实验组对照组FOGQ评分组内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交互作用中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3.平衡能力测试结果12个月的运动干预后,睁目左足站立测试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与交互作用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睁目右足站立测试中,实验组、对照组在交互作用中均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在组内与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闭目左足站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交互作用存在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在闭目右足站立测试中健身气功·五禽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内与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交互作用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实验后较实验前睁/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均有增长。在前庭步测试中,健身气功·五禽戏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组间均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且健身气功·五禽戏实验组对照组的交互作用也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实验后较实验前横步距离大幅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Berg平衡量表评分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交互作用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实验后较实验前,Berg平衡量表评分大幅提高。4.运动功能测试结果实验组UPDRS Ⅲ的评分在6个月和12个月实验干预后,从26.47分到18.76分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患者UPDRS Ⅲ的评分从27.29分到29.30分呈上升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功能检查评定(UPDRS Ⅲ)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UPDRS Ⅲ评分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交互作用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12个月运动干预后,PDQ-39实验组对照组组内与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交互作用呈现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在PDQ-39“运动”评分中,实验组实验前较试验后,评分大幅下降。结论:1.健身气功·五禽戏对PD患者的步行能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具体表现在步频提高引起的步行速度的提高,对PD患者的步行速度有提高作用。2.健身气功·五禽戏能有效的改善PD患者的平衡能力,尤其是改善PD患者前庭功能,患者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具有视觉依赖。3.12个月的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治疗较6个月的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治疗,在改善PD患者的步行速度、平衡能力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马奎[7](2019)在《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及相关生理机制(前庭感觉、本体感觉、下肢力量)、平衡量表、情景实验,探讨瑜伽锻炼与有氧健身操锻炼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两种锻炼方式对改善中年女性平衡能力的效果与差异,从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中年女性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的健身形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青岛英派斯44-59岁中年女性新会员为实验对象,筛选符合测试要求的参加瑜伽项目、有氧健身操项目各30人进行测试,测试选取了静态平衡测试、动态平衡测试、相关生理机制测试(前庭感觉、本体感觉、下肢力量)、平衡量表测试及情景实验测试,结果通过spss19.0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静态平衡能力方面:实验后瑜伽组闭眼左脚站立时间为23.32±3.85秒,有氧健身操组为20.85±4.48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43(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瑜伽组闭眼右脚站立时间为25.33±4.14秒,有氧健身操组为22.20±4.94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12(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瑜伽组强化Romberg指标测试结果为25.74±5.42秒,有氧健身操组测试结果为22.71±5.96,显着性检验P值为0.045(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瑜伽对中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大于有氧健身操;(2)动态平衡能力方面: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闭眼原地踏步时间分别为5.29±1.69秒、6.49±1.32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02(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起立-走时间分别为12.00±0.75秒、11.25±0.46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02(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大于瑜伽;(3)相关生理机制方面:实验后瑜伽与有氧健身操组前庭步测试距离分别为8.39±1.26cm、8.71±1.27cm,显着性检验P值为0.017(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指标膝关节角度绝对误差角度实验后分别为4.66±1.71度、4.98±1.66度,显着性检验P值为0.021(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指标踝关节角度绝对误差角度实验后分别为2.11±0.78度、2.65±1.01度,显着性检验P值为0.045(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站立提踵测试时间分别为52.8±13.42秒、48.25±11.13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039(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瑜伽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前庭感觉、本体感觉、下肢力量的影响大于有氧健身操;(4)平衡量表方面: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总分分别为53.17±1.09分、53.00±0.98分,显着性检验P值为0.258(P>0.05),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跌倒风险的影响基本一致;(5)情景实验方面: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在情景实验消耗的时间分别为14.74±0.97秒、14.52±0.96秒,显着性检验P值为0.344(P>0.05),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通过12周的练习,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日常生活平衡能力的影响基本相同。
薛媛[8](2017)在《广场舞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干预的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作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我国老龄化人口的问题也愈发严峻,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力量逐渐减退,平衡能力也逐步减弱,导致的跌倒等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老年人发展平衡能力的方法,提高下肢稳定性,预防摔倒已成为当前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广场舞是一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项目,在老年人锻炼方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广场舞锻炼作为干预手段,综合评定广场舞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为更好的推广广场舞以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秦皇岛人民广场随机选取80名老年人自愿者进行广场舞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干预的实验。实验历时三个月,从2014年9月10日到12月10日,以闭目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征指标、闭目原地踏步以及站立接踵指标衡量老年人平衡能力,通过对进行广场舞锻炼的实验组和无规律体育锻炼的对照组老年人的平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广场舞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后反应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五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并且实验组数据要明显好于对照组。(2)为了探讨广场舞对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对有广场舞锻炼干预的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反应平衡能力的五项测试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实验前后反应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并且,实验后各项测试指标值都要明显好于实验前测试值。(3)为了比较广场舞与无规律的锻炼对于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对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实验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在反应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五项指标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各指标测试平均值变化不明显。研究结论:(1)通过3个月的广场舞干预实验后,进行广场舞干预的实验组老年人与无规律体育锻炼的对照组老年人在反应平衡能力的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实验组与对照组老年人在平衡调节和跌倒风险评估的指标上具有显着性差异。(2)在本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广场舞的干预使得实验组相对于与对照组在反应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指标上发生了有利于提高平衡能力的变化,即广场舞锻炼相对于无规律的自由锻炼更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经过三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干预,提高了实验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而无规律的体育锻炼对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3)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广场舞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立位、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提高下肢肌力。并且,广场舞对提高老年人姿势稳定度和身体综合平衡调节效果更为明显,可以更有效的降低跌倒风险。由此对于平衡能力较差或者平衡能力逐渐衰减的老年人在平时运动锻炼过程中可以着重选择广场舞作为锻炼方式进行锻炼。
张阳,游永豪,刘宝林,张猛,崔高峰,张秋霞[9](2017)在《广场舞与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广场舞组40人,健步走组40人,对照组40人,每组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1。采用平衡测试仪测试双足闭眼和单足睁眼状态下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指标的值,测试时间均为10 s。结果:广场舞组和健步走组各平衡指标的值都显着小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广场舞组各平衡指标的值显着小于健步走组的相应值(P<0.05)。老年广场舞组与中年无锻炼组在各平衡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足睁眼站立时,老年健步走组的动摇总轨迹长(TL)与中年无锻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都能显着改善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健步走锻炼,且能使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水平达到无锻炼的中年女性的水平。
张永珍,徐复智[10](2015)在《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综合评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秧歌舞锻炼与不同时间结合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评价秧歌舞锻炼在预防中老年女性摔倒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3—6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选出长期(2年以上)从事秧歌舞锻炼的中老女性32名作为长期规律秧歌舞锻炼组,无规律锻炼习惯中老年女性30名作为无规律锻炼组,两组受试对象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每周4次(50 min/次)共12周秧歌舞训练,在训练前后用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的方法测试静态平衡能力;采用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方法测试动态平衡能力。计量资料同组实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长期规律秧歌舞锻炼组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强化Romberg征时间、起立-走测试时间分别为(12.76±0.12)、(13.40±0.74)、(6.15±0.62)s与对照组的(9.86±0.41)、(11.93±0.78)、(7.62±0.41)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衡板行走时间、闭目原地踏步时间分别为(6.89±0.76)、(8.71±0.41)s与对照组的(8.11±0.54)(7.01±0.59)s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规律锻炼组人员12周秧歌舞锻炼前后,平衡板行走、起立-走测试、闭目原地踏步三项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老年人长期参加秧歌舞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而对动态平衡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踢毽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单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踢毽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单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毽球运动对鹤岗地区中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毽球 |
2.1.2 中年人 |
2.1.3 平衡能力 |
2.2 研究现状 |
2.2.1 关于毽球运动健身功效的研究 |
2.2.2 关于中年人平衡能力变化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4 国内外运动疗法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5 正常人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验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闭目单足站立测试结果分析 |
4.1.1 干预前组间闭目单足站立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1.2 干预前后组内闭目单足站立测试结果分析 |
4.1.3 干预后组间闭目单足站立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2 Y平衡能力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
4.2.1 干预前组间Y平衡测试结果分析 |
4.2.2 干预前后组内Y平衡测试结果分析 |
4.2.3 干预后组间Y平衡测试结果分析 |
4.3 .柔韧素质数据对比分析 |
4.3.1 髋关节活动度 |
4.3.2 膝关节活动度 |
4.3.3 踝关节活动度 |
4.4 分析讨论 |
4.4.1 毽球运动对中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4.4.2 毽球运动对中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4.4.3 毽球运动对中年人下肢柔韧性的影响 |
5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年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及生存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功能性训练 |
(二)轻度失能老年人 |
(三)跌倒 |
(四)跌倒风险 |
(五)生存质量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功能性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跌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生存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现状总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数理统计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实验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前后轻度失能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变化 |
(一)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下肢肌肉力量、静态平衡能力、柔韧性测试结果的对比情况 |
(二)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情况 |
(三)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下肢肌肉力量、静态平衡能力、柔韧性测试结果的对比情况 |
(四)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情况 |
二、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前后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变化 |
(一)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跌倒风险的对比情况 |
(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跌倒风险的对比情况 |
三、下肢功能性训练干预前后轻度失能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变化 |
(一)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的对比情况 |
(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的对比情况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一、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
(一)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影响 |
(二)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三)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柔韧性的影响 |
二、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 |
三、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 |
附录二 Berg平衡量表(BBS) |
附录三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平衡能力是完成各种身体动作的重要前提 |
1.1.2 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能力会呈下降趋势 |
1.1.3 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可以降低人体发生跌倒的风险 |
1.1.4 丰富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揭示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
1.2.2 比较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改善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效果 |
1.2.3 丰富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理论知识,拓宽其健身价值 |
1.3 特色与创新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有关大众健美操的理论与研究 |
1.4.2 国内外有关有氧踏板操的理论与研究 |
1.4.3 国内外有关平衡能力的理论与研究 |
1.5 文献综述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比较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前各组学生平衡能力的比较 |
3.1.1 实验前各组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比较 |
3.1.2 实验前各组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比较 |
3.2 实验后各组学生平衡能力的比较 |
3.2.1 实验后各组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比较 |
3.2.2 实验后各组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比较 |
3.3 实验前后各组学生平衡能力的比较 |
3.3.1 实验前后大众健美操组学生平衡能力的比较 |
3.3.2 实验前后有氧踏板操组学生平衡能力的比较 |
3.3.3 实验前后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组合组学生平衡能力的比较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大众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
4.2 有氧踏板操训练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
4.3 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组合训练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附录一: 教案范例 |
附录二: 30周教学计划 |
附录三: 受试者名单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着作与发表的论文 |
9 致谢 |
(4)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唐山市中年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标准舞 |
2.中年人 |
3.身体素质 |
4.心理健康 |
(二)研究现状 |
1.标准舞发展现状 |
2.中年人身心健康研究现状 |
3.体育舞蹈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
4.体育舞蹈对中年人身心健康实施干预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问卷调查法 |
3.实验法 |
4.数据统计法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标准舞锻炼前后中年人身体素质相关数据分析 |
1.力量素质数据对比分析 |
2.灵敏素质数据对比分析 |
3.柔韧素质数据对比分析 |
4.平衡能力数据对比分析 |
(二)SCL-90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数据分析 |
1.标准舞锻炼后SCL-90 量表测试结果 |
2.SCL-90 测试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 |
2.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五禽戏、八段锦练习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和心境状态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身气功五禽戏和八段锦 |
2.1.2 中老年妇女 |
2.1.3 体质和心境状态 |
2.2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体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2.3 健身气功五禽戏对中老年人体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2.4 健身气功八段锦和五禽戏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进展 |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思路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受试对象基本情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
4.1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影响的效果比较 |
4.1.1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重、BMI指数的影响 |
4.1.2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心率的影响 |
4.1.3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血压的影响 |
4.1.4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肺活量的影响 |
4.1.5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握力的影响 |
4.1.6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闭眼单足站立的影响 |
4.1.7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坐位体前屈和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
4.2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心境状态影响的效果比较 |
4.2.1 八段锦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心境状态的影响 |
4.2.2 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心境状态的影响 |
4.2.3 八段锦、五禽戏对农村中老年妇女心境状态影响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健身气功·五禽戏对帕金森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帕金森病概述 |
2.1.1 帕金森病的概念 |
2.1.2 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
2.2 运动干预疗法 |
2.2.1 运动疗法的研究概述 |
2.2.2 运动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研究概述 |
2.3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研究概述 |
2.3.1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功理作用 |
2.3.2 健身气功·五禽戏对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研究概述 |
2.4 步行和平衡运动能力评价手段的相关研究 |
2.4.1 影响帕金森患者运动能力的因素 |
2.4.2 步行能力 |
2.4.3 平衡能力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来源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标准 |
3.1.5 终止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流程图 |
4.2 基线资料 |
4.3 测试指标结果 |
4.3.1 帕金森病患者UPDRS Ⅲ测试结果 |
4.3.2 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 |
4.3.3 冻结步态问卷FOGQ测试结果 |
4.3.4 PDQ-39测试结果 |
4.3.5 10米步行测试结果 |
4.3.6 前庭步测验测试结果 |
4.3.7 单足站立测试结果 |
4.3.8 健身气功·五禽戏实验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后测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干预依从性 |
5.2 帕金森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5.3 健身气功·五禽戏对帕金森患者UPDRS Ⅲ评分结果的分析 |
5.4 健身气功·五禽戏有助于PD患者步行能力的提高 |
5.5 健身气功·五禽戏有助于PD患者平衡能力的提高 |
5.6 健身气功·五禽戏有助于改善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Hoehn-Yahr(修正)分级量表 |
附录二 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检查部分(UPDRS Ⅲ) |
附录三 Berg平衡量表 |
附录四 冻结步态问卷(FOGQ) |
附录五 PDQ-39评分量表 |
附录六 实验相关图片 |
(7)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需要 |
1.1.2 中年女性提高平衡能力的需要 |
1.1.3 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的积极影响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
2.1.1 “瑜伽”概念的概述 |
2.1.2 “有氧健身操”概念的概述 |
2.1.3 “中年女性”概念的概述 |
2.1.4 “平衡能力”概念的概述 |
2.2 有关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 |
2.2.1 生理机制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
2.2.2 体育锻炼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3章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实验法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1.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
4.1.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
4.1.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
4.2 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2.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动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动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
4.2.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动态平衡能力结果对比分析 |
4.3 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3.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3.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3.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相关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4 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4.1 实验前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4.2 实验前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4.3 实验后瑜伽组与有氧健身操组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5 情景实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瑜伽组教学阶段与课时计划 |
附录B:有氧健身操组教学阶段与课时计划 |
附录C:运动风险评估表 |
附录D:健康体适能机构运动前筛查问卷 |
附录E:Berg平衡量表 |
附录F:实验情景过程设计图 |
附录G:测试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广场舞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广场舞开展现状的研究 |
1.2 广场舞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
1.3 运动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
1.4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各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老年人平衡能力各指标的测试结果比较 |
3.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老年人平衡能力各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 |
3.2 实验后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各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老年人平衡能力各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老年人平衡能力各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 广场舞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 |
3.3.1 广场舞对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影响 |
3.3.2 广场舞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3.3.3 广场舞对老年人立位平衡能力的影响 |
3.3.4 广场舞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3.4 广场舞对老年人平衡调节和跌倒风险评估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健康体适能机构运动前筛查问卷 |
附件二 运动风险评估表 |
附件三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9)广场舞与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步骤 |
1.2.3 测试指标 |
1.2.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广场舞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2.2 健步走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
2.3 广场舞组与健步走组的比较 |
2.4 老年锻炼组与中年无锻炼组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广场舞、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影响效果的分析 |
3.2 广场舞与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分析 |
4 结论 |
(10)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综合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实验方法 |
1.2.3测试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平衡能力比较 |
2.2 无规律锻炼组12周秧歌舞锻炼前后平衡能力比较 |
3 讨论 |
3.1 秧歌舞锻炼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3.2 秧歌舞锻炼对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
四、踢毽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单足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毽球运动对鹤岗地区中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白孝鹰. 吉林体育学院, 2021(10)
- [2]下肢功能性训练对轻度失能老年人跌倒风险及生存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侯晓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众健美操与有氧踏板操对女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 陶丹. 苏州大学, 2020(03)
- [4]标准舞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唐山市中年人为例[D]. 吴非格.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5]五禽戏、八段锦练习对农村中老年妇女体质和心境状态影响的比较研究[D]. 刘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健身气功·五禽戏对帕金森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D]. 张盖.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7]瑜伽与有氧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 马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广场舞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干预的研究[D]. 薛媛.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4)
- [9]广场舞与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J]. 张阳,游永豪,刘宝林,张猛,崔高峰,张秋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1)
- [10]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综合评定[J]. 张永珍,徐复智. 社区医学杂志,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