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航天环境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及正常人心肺耐力、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证明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研究提供文献支撑;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的影响,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调节病理状态下心功能提供试验依据;观察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正常人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生理状态下提高心肺耐力,增强心肺储备功能提供试验依据,为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应用于航天医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一: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3个英文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资料,收集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包括文献发表年份、患者基线资料、样本量大小、心律失常类型、干预措施、取穴方案、疗程、观察指标等信息,利用Rev Man5.3软件对针刺治疗效应进行Meta分析。研究二:以心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16名患者进行病例观察试验,对其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刺激频率为2/10Hz,刺激时间为30min/次,每日1次,治疗次数根据患者住院周期而定。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的疗效,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航天员进入太空后出现的心血管问题提供试验依据。研究三: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4例正常受试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两组受试者均使用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连续干预14天。试验Ⅰ组每日干预1次,试验Ⅱ组每日干预2次。评价受试者的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探索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受试者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有效干预次数,为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提高航天员心肺储备功能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结果:1研究一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针刺组与中药组(P>0.05)和西药组(P>0.05)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与安慰针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在调节平均心率方面:针刺与安慰针、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针刺治疗前后缓慢型心律失常(P<0.01)和快速型心律失常(P<0.01)心率有显着性差异。(3)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医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中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在室性早搏次数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组在早搏次数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6)在改善房颤房扑复发率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组和空白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在调节心电生理功能方面:针刺组与中药组心电生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窦房传导时间(P<0.01)和窦房结恢复时间(P<0.01)均有显着性差异。(8)在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二结果:(1)在疗效方面: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疗效积分显着增加(P<0.01)。(2)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显着降低(P<0.01)。(3)在安全性方面:治疗前后,设备评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三结果:3.1主要观察指标(1)在最大摄氧量方面:两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均增加,试验Ⅰ组干预前、后最大摄氧量增加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干预前、后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最大摄氧量变化幅度高于试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心率变异性LF方面:干预前、后组内LF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间LF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在心率变异性LF/HF指标方面:干预前、后组内LF/HF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LF/HF比值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2次要观察指标(1)在最大公斤摄氧量方面:干预前、后组内最大公斤摄氧量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试验Ⅰ组<0.01,P试验Ⅱ组<0.05),干预后两组间最大公斤摄氧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最大公斤摄氧量的变化幅度大于试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无氧阈方面:干预前、后组内无氧阈无变化(P>0.05),干预后组间无氧阈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试验Ⅰ组变化幅度高于试验Ⅱ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肺通气量方面:干预前、后组内肺通气量水平均上升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肺通气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受试者肺通气量变化幅度略高于试验Ⅱ组但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4)在运动时长方面:干预前、后运动时长均延长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运动时长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变化幅度略高于试验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代谢当量方面: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代谢当量均上升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代谢当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代谢当量变化幅度高于试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最大运动心率方面:两组受试者最大运行心率都呈下降趋势,试验Ⅰ组干预前、后最大运动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Ⅱ组干预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最大运动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最大运动心率变化幅度差异也无明显差异(P>0.05)。(7)在NRS评分方面: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干预期间,两组受试者上、下肢NRS评分均在3-4分之间,受试者上肢与下肢之间NR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刺激频率时上肢NRS评分和下肢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在安全性方面:试验Ⅰ组1级评分为66.7%,2级评分为33.3%,试验Ⅱ组1级评分为58.3%,2级评分为41.7%。两组受试者安全性分级分数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1针刺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以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补充疗法。2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心悸,显着减轻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患者对该种治疗方法接受程度高,安全可行。3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正常人的心肺储备功能且每日1次,连续14天刺激效果更好;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安全有效,具有可实施性。
李莹辉,孙野青,郑慧琼,商澎,曲丽娜,雷晓华,刘红,刘敏,赫荣乔,龙勉,孙喜庆,王俊峰,周光明,孙联文[2](2021)在《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重大项目与后续展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与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樊志奇,吴斌,屈军乐,杜嵩,辛冰牧,许东,李永真,陈艳武,陈颖,张程[3](2020)在《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严重影响航天员返回地面的适应能力。中医的整体理论适合航天医学问题研究。准确认识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病因病机,能做到辨证论治,做好针对性干预。综合分析了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得出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因包括重力变化、节律变化、性别差异、航天器特殊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等6个方面,中医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调整适应能力下降,以及气血不足,清阳不升和血供动力不足。同时综述了中医对抗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措施的研究进展,对中医药及针灸在防治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马爱军,闫利,徐水红,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4](2019)在《国内外典型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设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以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设备为平台,在地面模拟的航天特殊因素环境中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典型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设备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徐水红,闫利,马爱军,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5](2019)在《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不可避免将遇到特殊而复杂的航天环境因素作用,其对人体会产生特殊影响,常人很难耐受和适应。而在地面模拟航天特殊因素环境并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特因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项目以及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方法。
陈善广,邓一兵,李莹辉[6](2018)在《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航天医学工程学是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基础学科,为我国载人航天实现里程碑跨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概述了航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平台体系和近10年来的重要成果,提出了后续发展展望。
黄伟芬[7](2018)在《中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发展历程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是载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选拔训练出合格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到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和飞行任务的成败。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各阶段在选拔训练体系的创建、两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六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的选拔与训练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根据我国载人空间工程任务特点及后续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的重点。
李长芹[8](2017)在《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围绕新的战略空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竞赛愈发激烈,其竞争范畴已远远超过了国土疆域限制、地理空间限制,将在更高、更大、更深的地球和宇宙空间展开,人类所面对的环境将不再是以前简单的单一环境,而是涵盖了海洋、极地、极高海拔地区、外层空间等超越主权边界,甚至超越生理和物理范畴的新疆界、新环境。随着人类活动的环境范围不断扩大,接触到的环境因素势必更加复杂,其对人的工作能力、装备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人机整体作业效能将会产生严重影响。我军虽然开展特殊环境医学研究多年,但至今仍不能很好的解决高原环境带来的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难适应问题;面对海上作战的现实威胁,渡海作战急需提升作战人员的抗晕抗呕吐能力,解决长远航心理焦虑问题;面对未来激烈的太空竞争,在缺氧、加速度、微重力和辐射的宇宙环境条件下,如何提升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机体抗辐射能力,依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依旧没有简单有效的办法;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由于精神、心理、认知等方面对遭遇环境的强烈不适应,我军也没有理想的应对手段,总体而言,科研基础和实力比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军事医学向―能力医学‖拓展的需求,离打赢未来战争、适应新战争形态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对于军事作业医学本身,还缺乏系统研究,其概念内涵、研究范畴、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规律尚未明确。为此,本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利用文献调研、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专家咨询、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系统解决军事作业医学领域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是解决边界问题,研究确定军事作业医学的内容范畴;二是解决逻辑问题,论证军事作业医学与军事预防医学、特殊环境军事医学、劳动卫生学、军事医学应激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三是解决规律问题,系统梳理军事作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综合分析其发展规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四是解决借鉴问题,美军由于一直遵从“从科学到士兵”的原则,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研究分析美军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可以解决我军的具体问题;五就是解决瓶颈问题,通过借鉴美军的做法和经验,遵循军事作业医学的发展规律,提出适合我军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分为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借鉴研究、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军事作业医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证提出了―军事作业环境‖―健康和效能问题‖―医学措施‖三个维度,分析了军事作业医学关注的时间域与空间域、军事作业医学的关注对象和研究目的,提出了军事作业医学的军事、医学和社会功能。围绕―成熟学科‖的条件,从七个方面论证了军事作业医学尚不能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它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论述了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围绕军事作业医学三个维度,将军事作业医学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划分,提出将其分为军事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评估研究、健康和效能威胁评估与预测研究,以及军事作业医学措施研究三个大的研究领域,一方面解决了军事作业医学研究的边界问题,另一方面捋顺了军事作业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为后续系统跟踪和深入研究提供框架基础。第二部分是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首次系统梳理了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脉络,提出军事作业医学并非军事医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是始于军事史,发端于军事的需求、战争的推动,成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于军事医学研究的高级阶段,是一部围绕―人‖应对各种极端环境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建设的发展史。利用系统分析的手段和自组织他组织演化思维,论证了军事作业医学成长的规律和深层次逻辑,提出了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螺旋式发展模型,其中战争地域性和武器装备发展决定军事作业环境范畴、战争形态变化使人效能提升凸显为军事作业医学优势领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是推动军事作业医学进步的直接动力,为后续开展军事作业医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综合分析了因军事作业医学的自身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例如,药物在军事作业医学提升面前发挥作用有限,伦理学的监控使得药物应用和人效能极限研究受到严格限制。第三部分是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借鉴研究。系统分析了美军重视开展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背景和环境,以及当前科研重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了其主要做法和启示。提出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研究思路从―各方击破‖到趋向于将―人‖作为整体和核心,其发展趋势围绕人行为学研究、能力增强研究和人与系统的集成研究等展开;提出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特点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军事作业医学研究领域进行重点部署,科研规划系统全面;根据发展需求设立相关组织机构,科研制度严谨灵活;科研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科学系统;科研体系军民融合,机构之间合作紧密;科研机制运行科学,科研力量和投入经费充足。第四部分是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对策建议研究。围绕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规律,系统分析了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需求、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研究提出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需要在七个方面有所作为和突破:(1)我军需要首先重视军事作业医学学科建设,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领域,改变以往―单科独斗‖的局面,打通学科领域内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和科学认识,合并同类项,在学科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壮大;(2)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规划;(3)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进行技术评估,开展技术预测和规划研究,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凝练研究思路;(4)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以军改为契机,优化组织结构体系,对科研机构从顶层进行整合、重组、再定位,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能任务和科研方向,系统规划,加大投入;(5)充分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在科研单位之间、科研任务申请和承担,以及科研资源共享领域,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以研究任务和方向牵引,形成成系统、成片区、成气候的科研体系,促进军地研发力量的融合协作,培养创新型、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方阵;(6)优化现有科研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有效的监督制度,灵活的用人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对有潜质的研究领域进行持续性投入;(7)在现有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基础上,健全科研大设施,形成科学合理的大设施共享机制,构建人-机-环综合实验虚拟系统、我军虚拟军人生理数据库系统,以及覆盖全军的、动态军人体能和健康监测系统和军人作业能力综合数据库系统。
王晓明[9](2017)在《军事极端环境模拟技术与设施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军人和武器装备时刻处于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复合作用。特别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围绕南北极、赤道沙漠、极高海拔等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的争夺愈发激烈,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但自然条件恶劣。同时,随着未来战争模式向跨区域、快速机动变化,部队在上述地区不仅要快速、反复进驻,甚至可能需要长期驻留。作为执行任务的军人及各类装备,不仅会受到多种复杂、恶劣环境因素的反复影响,甚至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长期、复合作用,这些因素不仅损害了人体健康,降低了作业能力,严重时还将致残致死。同时,恶劣环境诸因素还直接危及各类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据美国国家标准局调査,由于环境温湿度腐蚀导致武器装备每年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如何从满足未来作战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复杂复合环境对军人健康与作战能力、对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以及人机环一体化影响的关键科学问题,确保军人能够有效生存和战斗,确保武器装备能够安全、高效运行,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未来战场环境的拓展和战争模式的改变,对军人和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军人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适应和作战能力,提高武器装备对各种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尤其是对军人和武器装备在各种复杂、未知极端环境下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评价,这就需要把军事环境医学研究领域由维护健康的健康医学向促进强健的能力医学、由单一损伤因素向复合损伤因素、由机体损伤防护向认知提升研究领域拓展,并配套建设先进的环境模拟设施,进行复杂、动态环境模拟试验,开展人机系统综合效能方面的科学研究。环境模拟试验在人和装备环境可适性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地位。从国内外环境模拟设施现状来看,已经建设了大量的4参数以下的环境模拟设施,基本可实现对一般环境的研究。但是,这些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模拟参数少、模拟环境种类少、模拟技术手段少、研究对象单一,还无法实现对复杂环境的准确模拟和多个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无法准确建立人-机-环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国内外环境医学研究现状来看,还不能研究复杂因素动态变化情况下军人作业能力和人机工效变化规律。从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看,环境模拟设备和试验技术正处于转折时机,正从单参数模拟向多参数模拟、静态模拟向动态模拟、短时程模拟向长时程模拟转变,模拟参数可控范围由幅度较小向幅度较大转变,模拟环境因素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趋于全面。随着环境模拟技术的充分发展,建设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在一个设施里能模拟南北极、赤道沙漠、极高海拔各种因素的超大型、综合性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已完全可行。因此,充分分析国防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详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军事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设施建设策略,对于支撑特殊环境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开拓特殊环境模拟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升我军联勤服务与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基于情报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软科学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环境医学、环境模拟设施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梳理,仔细分析未来战场环境变化对人员和装备适应性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我军未来20-30内进入南北极、赤道沙漠、极高海拔等极端环境地区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设一个综合性动态环境模拟设施的初步方案,为开展人员作业能力提升、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人机整体效能提升等研究提供先进技术平台。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极端环境的形成及其内涵,主要解释环境、极端环境的定义,未来战场环境发展的变化,以及军事极端环境范围拓展导致的损伤新特征,提出针对这种损伤新特征,军事环境医学应着重从研究理念、技术平台等方面进行更新提升。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环境医学研究理念上,外军高度重视依托环境模拟设施开展特殊环境下人员作业能力提升技术与装备研究、特种作战部队极端环境适应性训练、各类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在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上,目前国内外已建的环境模拟设施大部分仅可实现对某种单一环境的简单模拟,少数设施可实现2个参数协调变化,但是,仍无法全面正确反映复杂环境的真实特点,并且在复杂环境下人-机动态、协同效应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第三部分是提出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建设构想。该部分详细分析了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环境模拟技术将发生五大转变:由单参数模拟向多参数模拟转变、由静态模拟向动态模拟转变、由真实环境向计算机仿真模拟转变、由物理控制向数字化控制发展、由固有范围向新型范围拓展。同时,提出伴随着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环境模拟设施也将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向第三代模拟设施发展。第一代环境模拟设施主要特点是规模小、模拟因素单一、模拟参数范围不大、连续工作时间较短、模拟参数无法耦合变化,主要用于对某种特定环境的简单模拟。第二代环境模拟设施无论在舱体容量、模拟参数范围、连续工作时间等都有所改进或延长,个别设施可实现两参数耦合变化,能够在一个设施里实现对多种环境的模拟。我们认为为满足未来复杂多变战争环境对军人作战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针对南北极、极高海拔、赤道沙漠等新环境,应建设第三代环境模拟设施,即在一个设施内可准确模拟上述环境特点、并可开展综合、动态人机效能研究的大型环境模拟设施。该设施主要特点包括多因素复合、动态化模拟、全过程覆盖、计算机虚拟现实,包括三大部分,主体结构为一个可实现多因素、全过程、动态化、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立式结构环境舱,最大可容纳30人同时进入且能够组织小范围军事作业,主要技战术指标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8项,整体尺寸为Φ15×10m,设置两个气闸舱;二是附属动力设施,包括制冷、加热、加温等17个模块,主要用于为环境模拟舱提供动力支持和数据传输;三是科学实验设施,包括极端环境机体生理变化在线监测技术实验室、人机效能提升技术实验室、计算机虚拟仿真评估实验室、极端环境耐受生物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仿生技术实验室等,主要开展特殊环境下生物耐受机制与防护技术、人机效能增强技术、卫生装备环境可适性评价等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建设第三代环境模拟设施亟待攻克的五个关键技术难点。第四部分是提出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原理机设计方案。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技术风险比较大。为突破上述技术难点,降低设施建设的技术风险,我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浚院士课题组共同设计了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原理机,来开展先期技术研究,验证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的建设、利用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该原理机主要复合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四个环境参数,可实现外界环境动态变化的模拟,拟采用空气制冷技术获得低于-80℃的低温环境,采用进、排气压力快速双向调节技术实现环境舱内压力的快速变化,采用低温冷板技术保证低气压条件下环境舱内温湿度的均匀度,采用先进解耦控制技术保证各环境参数的精确调节。第五部分是军事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应用领域展望。该部分主要是展望了利用该环境模拟设施未来可开展的一些研究内容,主要用于开展基础研究和卫生防护装备效能评价,可适用于国内从事特殊环境医学损伤与防护研究、人员能力提升研究、防护药物与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人机协同性研究的大学、科研机构、医院使用。
杨振中,吴大蔚,陶靖,费锦学,刘伟波,何新星,张程,李莹辉[10](2016)在《载人航天能量代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和心率法等目前主要的航天能量代谢测量方法,分析了航天环境对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和日代谢总量的影响,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我国载人航天能量代谢设计参数的标准及相关内容。在这些基础上根据中国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的需求,提出了今后能量代谢研究的展望。
二、我国航天环境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航天环境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及正常人心肺耐力、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二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影响的初步观察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研究三 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正常人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调节内稳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航天医学中应用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发展历程 |
2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重要成果 |
2.1 失重效应与生命适应能力研究 |
2.1.1 航天医学基础研究 |
2.1.2 空间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研究 |
2.1.3 空间生物节律研究 |
2.1.4 高等植物研究 |
2.1.5 空间微生物学研究 |
2.1.6 空间蛋白质结晶 |
2.2 辐射效应与辐射风险研究 |
2.3 亚磁世界与模拟技术研究 |
2.4 面向深空探测研究地外生存技术 |
2.4.1 受控生态生保综合集成试验系统 |
2.4.2 月宫一号——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系统 |
3 重大研究项目布局与进展 |
3.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
3.2 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 |
4 展望 |
(3)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因 |
1.1 重力变化 |
1.2 节律变化 |
1.3 性别差异 |
1.4 空间狭小、噪声等航天飞行器特殊环境 |
1.5 情志因素 |
1.6 饮食因素 |
2 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机 |
2.1 脏腑功能紊乱,调整适应能力下降 |
2.2 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血供动力不足 |
3 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对抗措施 |
3.1 中药对抗立位耐力不良 |
3.2 针灸对抗立位耐力不良 |
4 展望 |
(6)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2 学科特点 |
2.1 任务牵引特性 |
2.2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
2.3 医工结合特色 |
2.4 学科目标明晰 |
2.5 坚持系统论为指导 |
3 近十年主要进展 |
3.1 发展了面向长期飞行的医学研究技术方法体系 |
3.1.1 航天员选拔训练标准与方法不断扩展完善 |
3.1.2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研究为空间站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基础 |
3.1.3 面向长期飞行的特色实施医学体系日趋完善 |
3.1.4 发展了面向长期驻留的健康监测新技术 |
3.2 突破了系列重大关键技术, 全面提升了在轨安全、生活保障能力 |
3.2.1 新一代环控生保技术获得新突破 |
3.2.2 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功能性能全面提升 |
3.2.3 风味丰富的长保质期食品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
3.3 航天环境医学和工效学为保障载人航天器适人性做出新贡献 |
3.4 学科研究能力日益增强, 实施了系列开创性大科学试/实验 |
3.5 通过多次载人飞行, 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在轨实验数据, 深化了对人的认识 |
3.5.1 生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3.5.2 健康监测与心理支持技术研究 |
3.5.3 人在空间的能力研究 |
3.6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获得新突破 |
3.7 建设完善了地基试/实验平台, 发展了学科方法体系 |
4 展望 |
4.1 利用空间站平台, 获取新发现积累新知识 |
4.2 面向载人深空探测, 加强学科前瞻性研究 |
4.3 发挥传统医学优势, 积极吸纳并发展新技术 |
4.4 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推动学科深入发展 |
5 结语 |
(7)中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总体概况 |
2 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2.1 第一阶段:起步与预备航天员选拔阶段 |
2.2 第二阶段:“神舟”5号任务航天员选拔与训练阶段 |
2.3 第三阶段:“神舟”6号任务飞行乘组选拔与训练阶段 |
2.4 第四阶段:“神舟”7号任务航天员出舱活动选拔与训练阶段 |
2.5 第五阶段: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选拔与训练阶段 |
2.6 第六阶段:空间实验室任务航天员选拔与训练阶段 |
2.7 第二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任务 |
2.8 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方法与标准研究建立 |
2.9 航天员选拔训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3 发展展望 |
4 结语 |
(8)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一)打赢未来战争亟需解决新的军事作业医学问题 |
(二)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尚不能满足向“能力医学”拓展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 |
一、概念与内涵 |
(一)国内对军事作业医学阐述 |
(二)国外对军事作业医学的阐述 |
(三)内涵与功能界定 |
(四)军事作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二、军事作业医学主要研究范畴与方法手段 |
(一)军事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评估研究 |
(二)健康和效能危害评估与预测研究 |
(三)军事作业医学措施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 |
一、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一战到二战前,1914 年-1938 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二战到现代局部战争前(1939-1949 年)) |
(三)全面发展阶段(现代局部战争至今(1950 年-)) |
二、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化规律 |
(一)战争地域性和武器装备发展决定军事作业环境范畴 |
(二)战争形态变化使人效能提升凸显为军事作业医学优势领域 |
(三)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是推动军事作业医学进步的直接动力 |
三、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军事作业医学领域存在科学难题 |
(二)伦理学问题限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情况研究 |
一、发展背景 |
(一)面临复杂国际形势的迫切需求 |
(二)实现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需求 |
(三)信息化战争形态对人效能的需求 |
(四)面临预算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需求 |
二、科研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
(一)自然作业环境生理建模和监测研究 |
(二)特殊人工作业环境生理学研究 |
(三)人体生理预测与仿真数据库构建研究 |
(四)人效能优化研究 |
(五)未来发展方向 |
三、主要做法与启示 |
(一)顶层设计重点部署,科研规划系统全面 |
(二)组织机构按需设立,科研制度严谨灵活 |
(三)科研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科学系统 |
(四)科研体系军民融合,相关机构合作密切 |
(五)科研机制运行科学,科研力量经费充足 |
(六)科研设施先进可靠,科研数据完善有效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现实需求 |
(一)我国军事战略部署向多维环境拓展 |
(二)战争形态变化迫切需要开展人效能优化研究 |
(三)新型武器操作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
二、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 |
(一)多维极端环境将带来的健康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
(二)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医学问题亟需突破 |
(三)社会科技发展为人效能优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四)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领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三、对策建议 |
(一)论证学科范畴,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体系 |
(二)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规划 |
(三)开展技术评估,确定科研重点发展方向 |
(四)建立组织机构,明确科研机构使命任务 |
(五)加强军民融合,形成合作密切的科研体系 |
(六)优化科研机制,加大科研力量经费投入 |
(七)健全科研大设施,构建共享综合数据库系统 |
四、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
一、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军事极端环境模拟技术与设施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课题研究必要性 |
(一)维护重要战略地区国防安全与战略利益的需要 |
(二)开展军事环境医学前沿科学探索的需要 |
(三)提升极端环境下人机作业效能的需要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军事环境医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六、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军事极端环境概念解析 |
一、环境和极端环境 |
二、军事极端环境范围的拓展 |
(一)物理域(自然域)与复合环境 |
(二)信息域与虚拟环境 |
(三)认知域与人因环境 |
三、军事极端环境范围拓展引起的损伤新特征 |
(一)由单一环境拓展到复杂环境,使环境因素损伤模式更加复杂 |
(二)由现实环境拓展到虚拟环境,使环境因素损伤方式更加隐蔽 |
(三)由短期进驻拓展到长期驻留,使环境因素影响时间更加持久 |
四、对军事环境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 |
(一)注重由健康维护向能力提升研究理念的更新 |
(二)注重适合复杂环境因素复合研究基础平台的建设 |
(三)注重提升复杂复合极端环境下作战能力新技术的应用 |
第二部分 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及分析 |
一、环境医学发展现状 |
(一)高原及极高海拔极端环境 |
(二)极地及寒冷极端环境 |
(三)高热极端环境 |
(四)沙漠极端环境 |
(五)空间环境 |
二、国内外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 |
(一)高原环境模拟设施 |
(二)气候模拟设施 |
(三)沙漠环境模拟设施 |
(四)太空环境模拟设施 |
(四)深海环境模拟设施 |
(五)我国在建或已布局大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情况 |
三、对比分析 |
(一)在全面正确反映复杂环境的真实特点方面还有待改善 |
(二)在开展人-机-环境动态实验的研究方面还存在困难 |
(三)在研究复杂环境下人-机-环境的协同效应方面还有待强化 |
第三部分 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建设构想 |
一、总体思路 |
(一)环境模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二)建设第三代环境模拟设施的构想 |
(三)设施主要特点 |
二、建设构想 |
(一)建设思路 |
(二)技术指标 |
(三)系统构成 |
(四)技术难点 |
三、设施创新性 |
(一)模拟复杂条件下重要国防战略要地新环境 |
(二)探索动态变化下特殊环境医学研究新方向 |
(三)拓展实战条件下环境模拟设施应用新领域 |
(四)突破多因素耦合动态下环境模拟新技术 |
第四部分 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原理机设计方案 |
一、总体概述 |
二、战技术指标 |
三、技术方案 |
(一)环境实验舱 |
(二)压缩气源系统 |
(三)制冷系统 |
(四)加热系统 |
(五)调湿系统 |
(六)真空系统 |
(七)太阳辐照系统 |
(八)控制系统 |
第五部分 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研究应用领域展望 |
一、极端环境生命支持创新技术研究平台 |
(一)研究军用生物预测与实时监测技术 |
(二)研制生命指征实时智能化评估装备 |
(三)研究极端环境适应和耐受能力 |
二、极端环境人机环效能提升创新技术平台 |
(一)研究人体极限突破技术 |
(二)研究提高卫生装备环境适应性新技术 |
(三)研究人机环作业效能提升技术 |
三、应用领域分析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提出未来战场环境变化特征及对作业人员和装备的影响 |
(二)提出军事环境医学未来应着重开展整体动态研究 |
(三)提出建设第三代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的构想 |
二、后续研究思考 |
(一)应进一步拓展相关单位资料获取渠道 |
(二)对外军环境模拟设施研究应更加充分 |
(三)应充分研讨生命科学的整体动态实验技术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载人航天能量代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载人航天能量代谢估测方法 |
2.1 氧气消耗法 |
2.2 CO2吸收法 |
2.3 双标记水法 |
2.4 心率法 |
2.5 食物摄入和活动记录法 |
2.6 通风液冷散热法 |
3 航天环境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3.1 航天环境对能量摄入的影响 |
3.2 航天环境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
3.2.1 静息代谢率 |
3.2.2 工作活动的代谢率 |
1)日常工作 |
2)体能锻炼 |
3)舱外活动 |
3.3 航天环境对日能量代谢总量的影响 |
4 载人航天能量代谢设计参数 |
5 我国载人航天能量代谢研究的发展方向 |
5.1 能量代谢估测方法完善 |
5.2 能量代谢预估模型建立 |
5.3 能量代谢设计参数优化 |
6 结语 |
四、我国航天环境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及正常人心肺耐力、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D]. 李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J]. 李莹辉,孙野青,郑慧琼,商澎,曲丽娜,雷晓华,刘红,刘敏,赫荣乔,龙勉,孙喜庆,王俊峰,周光明,孙联文. 空间科学学报, 2021(01)
- [3]航天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J]. 樊志奇,吴斌,屈军乐,杜嵩,辛冰牧,许东,李永真,陈艳武,陈颖,张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0(04)
- [4]国内外典型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设备及其应用[J]. 马爱军,闫利,徐水红,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02)
- [5]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J]. 徐水红,闫利,马爱军,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01)
- [6]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 陈善广,邓一兵,李莹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2)
- [7]中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发展历程与展望[J]. 黄伟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2)
- [8]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D]. 李长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12)
- [9]军事极端环境模拟技术与设施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D]. 王晓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02)
- [10]载人航天能量代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杨振中,吴大蔚,陶靖,费锦学,刘伟波,何新星,张程,李莹辉. 载人航天,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