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

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

一、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马鹤[1](2020)在《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菌株自身特点、抗生素的应用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其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更加严峻,同时动物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也越发严重。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通常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较敏感。但临床实践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阳性率可超过10%,为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导致感染相关的死亡率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分子机制参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相关机制研究十分必要。目的1.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和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以揭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表达谱和代谢趋势的变化,为在蛋白质和代谢物水平上对该细菌耐药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组之间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筛选相关的重要基因奠定基础。3.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重要基因。4.通过基因敲除、构建过表达质粒等及技术处理实验菌株,并检测实验菌株处理前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量的变化,以揭示差异基因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为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治疗及抗生素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我们利用蛋白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表达蛋白。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细菌培养后,每份样本各取等量,10例敏感对照组混为一份,定为A组,10例产酶实验组混为一份,定为B组,每组充分混匀后,各均分成三份。通过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方法筛选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谱,并对结果进行基础数据处理、层次聚类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差异蛋白网络构建分析。2.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代谢物。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主要成份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置换检验、差异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归因分析。3.对实验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首先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差异代谢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再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通路分析,构建差异蛋白和代谢物的相关性网络,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通路。4.采用靶标代谢组学方法对显着富集的嘌呤代谢通路中的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同时综合考虑MS2评分、p值、VIP和代谢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因素,结合靶标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根据两者的吻合情况,评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对实验菌株进行全基因框架测序,并结合关联分析结果中显着富集的通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丙酮酸代谢通路中的GLO1基因高表达,构建GOL1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株,并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量变化。结果1.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155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通过功能富集性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功能显着富集在53个GO项(p<0.05),其中29项与生物学过程相关,7项与细胞成份相关,10项与分子功能相关。2.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筛查出差异代谢物1165个,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350个,下调代谢物815个。基于差异代谢物的途径分析显示了两组之间的82种不同的代谢途径。正离子模式下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维生素B6通路、链霉素生物合成通路等,负离子模式下的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通路、甘油磷脂通路、甘油脂通路等。3.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8条通路与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关联分析得到的差异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与烟酰胺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泛酸盐和Co A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等。4.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验证嘌呤代谢途径中的三种代谢物的含量,即对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MRM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吻合性良好,说明本研究非靶标代谢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综合分析全基因组框架分析结果和上述18差异通路,筛选出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包括add、pun A、gua D、apa H、adk、prd A、spe G、Ace deacetylase、PRODH、cod A、hch A、frd A、GLO1、ppn K、ilv E、pan decarboxylase、VNN、tdk、deo A、tmk,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上述候选基因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和对照菌表达基本无差异,spe G、acetylputrescine deacetylase、GLO1及pantothenoylcysteine decarboxylase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其他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6.构建GLO1过表达及敲除菌种,并通过Elisa验证了GLO1基因表达情况对β内酰胺酶亚型产量的影响,共分析了10个亚型,包括β-内酰胺酶BES型、CTX-M1型、CTX-M2型、OXA1型、OXA2型、OXA10型、PER型、SHV型、TEM型及VEB型。结果显示,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只对PER型β-内酰胺酶有影响,而对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无显着影响。标准菌ATCC25922、对照菌大肠埃希菌中GLO1过表达后其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显着增加,GLO1敲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PER型β-内酰胺酶显着降低,这种降低可被转入GLO1过表达质粒后逆转。这些结果表明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中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谱显着改变,总体呈现下调趋势,且差异蛋白参与到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份及分子功能相关的各个方面。2.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与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相比,代谢物以下调为主。3.GLO1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显着相关,其对耐药性的作用是通过增加PER型β-内酰胺酶产量介导的。

张山[2](2020)在《鲫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鲫鱼是我国目前养殖的主要淡水鱼之一,在我国绝大多数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都有一定养殖量,为辐鳍鱼纲(拉丁学名)、鲤形目、鲤科、鲫属的一种鱼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鲫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量相当巨大。养殖量比较大的几个地区是:江苏、江西、湖北,全国年均产量已经超过100万吨。随着养殖量的不断增加,鲫鱼受到不同种类疾病的困扰越来越多,大规模的病害现象越来越频繁。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常见的人—兽—鱼共患条件致病菌,可以导致人患各种疾病,也已明确是很多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2018年,安徽省淮南市某养殖场品种为中科3号的鲫鱼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外观检查发现患病鱼体表有1个或者多个疥疮样病灶,疥疮处鳞片松动或脱落,并有渗血现象,疥疮内部肌肉已溶解并化脓。解剖发现腹腔内有大量液体,肝脏有充血现象。从病鱼的疥疮和肝脏取样,在固体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后得到四个优势菌株,分别命名为AHWH-1、AHWH-2、AHWH-3、AHWH-4。通过对纯化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判定所纯化的菌株属于气单胞菌属细菌。接着对四个菌株的16S r RNA进行PCR扩增,对目的条带进行纯化回收后送测序。所得的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同源性搜索,通过多重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四个菌株均为温和气单胞菌,因此选择AHWH-1菌株进行后续试验。采用常规PCR的方法,对AHWH-1菌株进行十种气单胞菌主要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HWH-1菌株含有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酯酶(Lip)、鞭毛(Fla)、弹性蛋白酶(ahy B)、溶血素(hly A)、热不稳定性肠毒素(Alt)七种毒力基因,不含有热稳定性肠毒素(Ast)、核酶(Exu)和丝氨酸蛋白酶(Ser)。研究AHWH-1菌株在不同的温度和p H条件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HWH-1菌株在所选的15~40℃范围内均能生长,生长最快的温度为30℃。在PH为4~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小于4或大于10基本不生长,生长最适p H为7.0。通过药敏纸片法检测AHWH-1菌株对13种常见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AHWH-1菌株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氟苯尼考、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甲氧苄氨嘧啶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的LD50为1.0×107CFU/ml。

华恩玉[3](2020)在《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aGAM56与EaGAM82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寄生原虫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球虫病给家禽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亿美元。长期以来,鸡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药物。但随着球虫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以及药物残留危害食品安全,鸡球虫病的防控措施由药物防治转向疫苗免疫预防。目前,用于临床的鸡球虫病疫苗主要是活虫苗,亚单位疫苗仅见有一种,即由分离于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配子体的3种蛋白研制而成。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是养鸡场流行最广泛的鸡球虫之一,可引起鸡的亚临床球虫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迄今,国内外对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及其基因少有报道,其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力也尚无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对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56基因(Eagam56)与82基因(Eagam82)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分别构建了 2个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后鉴定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并经动物免疫保护试验评价了重组蛋白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研制重组配子体抗原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1.堆型艾美耳球虫Eagam56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扬州株)卵囊的基因组DNA,PCR扩增Eagam56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经测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28a(+)质粒,构建pET-28a(+)-Eagam56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重组菌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分别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以及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Eagam56基因全长为1323 bp,具有一个大小为132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40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的Eagam56基因序列对比,其同源性为99.9%;用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区抗原性进行预测,发现Eagam56基因含有10个抗原决定簇,其中3个位于酪氨酸、脯氨酸富集区;重组蛋白大小约49 kDa,以可溶蛋白形式居多,可被HIS单抗特异性识别,也可被鼠抗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以及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的鸡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显示重组蛋白EaGAM56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交叉抗原性。2.堆型艾美耳球虫Eagam82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扬州株)卵囊的基因组DNA,PCR扩增Eagam82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载体;经测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pET-28a(+)质粒,构建pET-28a(+)-Eagam82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重组菌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以及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Eagam82基因全长为1704bp,具有一个大小为170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68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的Eagam8基因序列对比,其同源性为99.4%;用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区抗原性进行预测,发现Eagam82基因含有15个抗原决定簇,其中2个位于酪氨酸、脯氨酸富集区;重组蛋白大小约82 kDa,以可溶蛋白形式为多;可被HIS单抗特异性识别,也可被鼠抗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以及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鸡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显示重组蛋白EaGAM82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交叉抗原性。3.重组蛋白rEaGAM56和rEaGAM82及其联合免疫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以黄羽肉鸡为试验动物,以鸡的增重、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抗球虫指数(ACI)以及血清抗体水平等为评价指标,评价重组蛋白rEaGAM56、rEaGAM82以及2种重组蛋白联合应用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rEaGAM56与rEaGAM82高(200 μg/鸡)、中(100 μg/鸡)剂量免疫组以及联合免疫组,鸡临床症状减轻。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鸡的相对增重率与卵囊减少率增加,平均肠道病变记分减少。联合免疫高剂量组(各100 μg/鸡重组蛋白)的相对增重率与卵囊减少率达73.74%和74.27%。rEaGAM56、rEaGAM82、联合免疫高剂量组的 ACI 分别为 148.24、143.92 和 148.74。rEaGAM56的免疫保护力较rEaGAM82的强,rEaGAM56和rEaGAM82免疫鸡后均能产生血清抗体。结论:两种重组蛋白免疫均能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力。

陆诗铫[4](2020)在《质粒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在鸭屠宰链中水平传播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肠杆菌科细菌是畜禽环境中分布较广的条件致病菌,常见的有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可引起畜禽或人类不同程度的感染。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和治疗感染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环境中,但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对畜禽养殖和公共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本研究旨在探索浙江省某鸭屠宰链中的细菌流行性和多药耐药性情况,以及探讨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质粒介导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水平传播机制,对其耐药质粒进行生物信息学上的研究。(1)对从屠宰场中采集的鸭粪便、土壤、屠宰器具、工人粪便以及昆虫等样品分离纯化,并检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在屠宰环节的鸭胴体和屠宰器具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达到38.6%和56.0%。通过16S rRNA鉴定细菌种属,肠杆菌科细菌是主要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在屠宰场中分布较多,分别鉴定出108,29和38株,其中鸭粪便、屠宰器具和昆虫样品中的分离株大部分都属于大肠杆菌,说明大肠杆菌是屠宰链中的优势菌群。(2)采用K-B法和多重RPA法检测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结果显示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一些头孢类抗生素的表观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基本对应,9大类耐药基因均有检出,宰前管理中的多重耐药菌集中在粪便和土壤样品,基本在18重耐药以上,主要对四环素类、磷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屠宰环节中胴体和屠宰器具中存在15重以上的多药耐药菌,主要对四环素、磷霉素和氯霉素耐药。四环素类和磷霉素类耐药基因在整个屠宰链中都有检测到并广泛传播,环境中的昆虫和工人身上也存在,检出率均在92%以上。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在鸭粪便、土壤和屠宰器具样品分离株中有检出,但该类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被禁用,因此这些菌株将作为后续分析菌株,拟分析耐药基因的来源和传播方式。通过改良Carba NP法和接合转移实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类型以及得到产碳青霉烯酶的接合子,验证细菌质粒上存在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以及在细菌间的可传递性。(3)利用二代高通量技术对最终选定的2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质粒测序并精细注释,发现菌株中分别携带2个不同的质粒。4个质粒都具有复杂的嵌合体结构,有负责质粒稳定性的骨架区和水平转移的接合转移区,同时携带大量耐药基因和移动元件的外源插入区。质粒p11014-IMP和p10229-IMP,分别属于IncA/C2和IncHIA型,都含有blaIMP-3基因,在一个1型整合酶Intl1下游,其多药耐药区具有高度同源性。p11014-CTXM属于IncFⅡ型,ISEcp1促进blaCTX-M-55移动,提供一个强启动子使耐药基因表达,提高转移效率。p10229-NDM属于IncX3型质粒,ISAba125造成blaNDM-1的快速扩散,且联合IS26、Tn125共同作用将blaNDM-1重组整合到质粒中,充分说明可移动元件携带耐药基因进入质粒后,骨架区会对其进行整合并最终使其表达,这样的耐药机制使得耐药基因在菌株间不断地被传播和转移,最终会进行大范围的扩散。该研究表明质粒介导屠宰链细菌耐药性并且通过质粒的水平转移可以在细菌间相互传播,多药耐药菌的存在会加速菌株的进化,在抗生素作用的压力下,菌株不断获得外源的耐药基因,耐药菌株不断扩散,全球耐药形势将更加严峻。

董梦晓,瞿玮,谢书宇,潘源虎,黄玲利,袁宗辉[5](2017)在《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疾病治疗手段的改善,复方制剂有许多优于单方制剂的优点。如改善服用药品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药物毒性、减少耐药性产生和降低用药费用等。本文总结了兽药抗菌药物复方注射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探索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为今后复方注射剂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潘海建[6](2016)在《上海市部分医院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分型》文中研究表明致泻性大肠杆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和弯曲菌(Campylobacter spp.)均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造成急性肠道感染和严重腹泻,是食品安全隐患。了解它们的流行特征、致病性和抗生素耐药特征对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和弯曲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了上海市致泻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多重耐药弯曲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做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特征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导致世界范围细菌性肠炎的食源性致病菌。本论文利用上海市四家医院从7204份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出735株(10.2%)致泻性大肠杆菌为材料开展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研究。其中有6122份粪便样品来自中国人,分离出594株(9.7%)大肠杆菌,1082份来自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分离出141株(13.1%)大肠杆菌,外国人的腹泻粪便大肠杆菌分离率高于中国人。来自5岁以下儿童的299株大肠杆菌以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而从19-60岁以上成人分离的365株大肠杆菌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为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n=374,50.9%)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n=318,43.3%)为上海市致泻性大肠杆菌的主要亚型,其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携带eae基因,为非典型性肠致病性大肠杆菌。318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中携带肠毒素est A,elt A和est A-elt A的菌株分别有189株(59.6%)、89株(27.8%)和40株(12.6%)。此外,鉴定出7株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别有5株和2株携带了毒力基因stx1和stx2。检测了73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6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其中分离株对链霉素(90.7%)、氨苄西林(63.4%)、萘啶酸(61.1%)、磺胺异恶唑(49.1%)、四环素(41.2%)、甲氧苄氨嘧啶(35.6%)和复方新诺明(35.4%)的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7.2%)、头孢噻肟(24.5%)、头孢吡肟(23.5%)、庆大霉素(16.7%)、头孢他啶(12.4%)、氯霉素(10.6%)、环丙沙星(7.2%)和氧氟沙星(3.4%)也出现耐药,无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占比高达65.4%。2、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子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导致发达国家“旅行者腹泻”和发展中国家小儿腹泻的重要致病菌。本论文对分离自腹泻病人的123株ET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确定它们的遗传相关性,并检测了这些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MLST和PFGE共鉴定出29个序列型和63个PFGE型,两种分型结果相关性较好。不同PFGE型的菌株所携带的肠毒素-定殖因子-染色体毒力因子的毒力基因谱有所不同。鉴定12株PFGE型SHNL0005、序列型ST 2332且血清型O128:H45的菌株与医院新生儿腹泻有关,该克隆系为多重耐药克隆系,可通过检测毒力基因STh,CS21,cly A,eat A和CFA/I进行鉴定。此外,序列型ST 182的9株菌为多重耐药菌株,至少对6种抗生素耐药。因此,序列型ST 2332和ST 182均为高风险克隆系。3、腹泻儿童弯曲菌分离株的流行和致病特征弯曲菌是细菌性肠炎的重要致病菌,由于儿童饮食结构与成人不同,他们是弯曲菌感染的一个特殊群体。本论文对五岁以下腹泻儿童中分离的110株弯曲菌(包括80株空肠弯曲菌和30株结肠弯曲菌)进行了检测,以确定它们的遗传相关性、耐药性、携带的毒力基因以及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侵袭力。MLST分型显示,110株弯曲菌隶属于16个克隆群下的77个序列型,其中CC 464和CC 574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克隆群,CC 828为结肠弯曲菌的主要克隆群。弯曲菌对萘啶酸(88.2%)、环丙沙星(87.3%)和四环素(87.3%)的耐药率很高,此外,对氨苄青霉素(30.9%)、庆大霉素(28.2%)、克林霉素(21.8%)、红霉素(21.8%)和氯霉素(8.2%)也有耐药性。多重耐药的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分别为32.5%和83.3%。其中,克隆群CC 828的16株结肠弯曲菌对6种抗生素均有抗性: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萘啶酸-四环素。大部分菌株携带了毒力基因cad F(100%)、ceu E(99.1%)、cia B(98.2%)、fla A(98.2%)、ans B(97.3%)、cdt B(96.4%)、cdt C(96.4%)和cdt A(94.6%),而毒力基因fuc P、vir B11和ggt携带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1.8%、1.8%和1.8%。根据基因型和携带毒力基因不同,挑选了57株弯曲菌检测对Caco-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力。不同菌株的黏附力差别不大,但侵袭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鉴定出12个强侵袭力的序列型,如ST 21、ST 3930和ST 1953等。多重耐药菌株和对宿主细胞强侵袭力的菌株是潜在的高风险菌株,威胁儿童健康。4、多重耐药弯曲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本论文检测了2009-2014年从上海市腹泻病人和禽肉中分离的548株弯曲菌(包含372株空肠弯曲菌和176株结肠弯曲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这五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别筛选出对三种及三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空肠弯曲菌32株(8.6%)和多重耐药结肠弯曲菌119株(67.6%)。PFGE分别鉴定出26个和77个不同的PFGE型,其中结肠弯曲菌的77个PFGE型可分为7个主要簇(簇A-G),簇A(n=16)和G(n=16)为最主要克隆系,分别包含了11株和8株同一PFGE型的菌株,表明这些克隆系可能通过交叉感染在人群中传播。鉴定了151株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相关基因,gyr A基因86位密码子突变的菌株达到150株(99.3%);23s r RNA2075位碱基突变菌株56株(37.1%);携带erm B,tet(O),aad E基因和aad E-sat4-aph A基因簇的菌株分别有31株(20.5%)、148株(98%)、89株(58.9%)和10株(6.6%)。此外,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cme R-cme ABC转录间隔区序列有长度差别,回文序列区及附近序列鉴定出多个碱基突变,根据碱基突变,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转录间隔区分别鉴定出9和15个序列型,其中23个为新的序列型。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2014)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程(2014年版)第一批质量标准的公告》文中提出公告[2014]第25号为提升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控制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我局组织完成了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程(2014年版)第一批101种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经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第26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8月15日起执行。自执行之日起,凡与本规程收载品种相同的医疗机构制剂,应执行本规程质量标准,原标准同时废止。特此公告。

常珍珍[8](2012)在《吖啶酮磺酰氯类衍生剂的合成及其在HPLC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及脂肪胺等分子结构中缺乏生色团,无紫外吸收和荧光等性质,利用液相色谱对其进行测定时需要通过柱前或柱后衍生,才能进行紫外或荧光检测。目前已知的氨基衍生剂各有优缺,尤其是检测灵敏度偏低,难以适用于含氨基药物等的痕量测定。因此,寻求新型的氨基衍生剂对含氨基药物等成分进行HPLC的痕量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合成N-甲基/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MASC.EASC)衍生剂,建立RP-HPLC测定阿米卡星及杂质A、卡那霉素及杂质卡那霉素B以及脂肪胺的方法。方法:(一)以吖啶酮为原料,通过N-烷基化反应及氯磺化,合成MASC和EASC,用紫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二)分别以MASC、EASC为柱前衍生剂,RP-HPLC法测定阿米卡星及其杂质A。阿米卡星及其杂质A在KH2PO4(pH10.0)缓冲溶液、60℃水浴条件下,分别与MASC、 EASC衍生。HPLC的色谱条件为:At LiCHROM C18柱(200mm×4.6mm,5μm),以0.3%三乙胺-乙酸-水溶液(pH3.2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30℃。(三)分别以MASC、EASC、丹磺酰氯(DNS-Cl)为柱前衍生剂,RP-HPLC法测定卡那霉素及杂质卡那霉素B。卡那霉素及卡那霉素B在KH2PO4-NaOH缓冲溶液、水浴加热条件下(MASC:pH9.0.55℃; EASC:pH9.5、60℃; DNS-C1:pH9.0、50℃),分别用MASC、EASC、DNS-Cl衍生。色谱条件:At LiCHROM 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A为0.3%三乙胺-乙酸-水溶液(pH3.20),流动相B为乙腈,在各自合适梯度条件下洗脱,流速均为1.0mL·min-1,柱温均为30℃,MASC. EASC、DNS-Cl检测波长分别为257nm、257nm、323nm。(四)以MASC为柱前衍生剂,RP-HPLC法测定分析11种脂肪胺。11种脂肪胺在KH2PO4-NaOH (pH10.0)缓冲溶液、45℃水浴条件下,与MASC衍生。色谱条件为:At LiCHROM C18柱(200mm×4.6mm,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30℃。结果:(-)通过紫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证明了所合成的产物即为MASC、EASC等目标化合物。(二)MASC、EASC测定阿米卡星时,阿米卡星在1.56~50.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MASC=0.9997, rEASC=0.9998, n=6);检测限(3S/N)分别为3.08ng·L-1(MASC)、5.0ng·L-1(EASC);精密度RSD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为101.6%(MASC)、101.7%(EASC)。(三)MASC、EASC衍生HPLC法测定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在3.12~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MASC=0.9999, rEASC=0.9999); DNS-Cl测定时,卡那霉素在15.62~5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DNS-Cl=0.9999),检测限(3S/N)分别为3.10ng·L-1(MASC)、3.13ng·L-1(EASC)、14.29ng·L-1(DNS-Cl),平均回收率在100%~100.7%之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5%。(四)MASC柱前衍生测定环境水样中脂肪胺类化合物,脂肪胺在1.0×10-4~6.5×10-8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检测限(3S/N)为1.02×10-10~6.10×10-9mol·L-1。结论:本文建立的以吖啶酮磺酰氯类衍生剂柱前衍生RP-HPLC测定脂肪胺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及其杂质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为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并为类似结构化合物的测定提供了参考,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刘运平[9](2008)在《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药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了阿米卡星(AMK)和甲氧苄啶(TMP)联合用药的药效学和药剂学,完成了抗菌增效剂TMP对AMK的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处方以及基本工艺流程,建立了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中AMK和TMP的测定方法,并考察了加速试验以及室温留样长期试验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进行了AMK与TMP联用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菌株为临床分离的猪源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19株、巴氏杆菌17株和沙门氏菌19株。先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种药对3种55株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根据其MIC值,再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其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断联合药敏试验效果。建立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复方制剂中两种药物进行含量测定。在此基础上以制剂的性状、药物的相对含量等稳定性指标为研究对象,对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处方、工艺流程进行研究。在加速试验以及长期试验条件下对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55株细菌对两种药联合药敏试验中,40株呈协同作用,所占比例72.7%;7株为相加作用占12.7%;8株为无关作用占14.6%;无拮抗作用。两药联用对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协同率分别为82.3%和84.2%,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对大肠杆菌协同率也达到50%以上。AMK与TMP联用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FIC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5、0.43和0.37,对所有试验菌的FIC指数平均值为0.52,其FIC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根据其判定标准,TMP对AMK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TMP和AMK联用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抗菌活性提高了2~32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MK的含量,在24~48μg/mL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66X—0.329(r=0.9994)。采用HPLC法测定TMP的含量,结果表明,TMP在18.75~56.25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952X+10.275(r=0.9999)。根据不同配比的AMK与TMP对标准菌株的MIC以及药物的溶解度和临床用药量确定复方制剂的规格。复方制剂中溶媒的相对含量、pH值的大小、抗氧化剂的含量以及灭菌温度的高低均能影响复方制剂的稳定性,试验以复方制剂的性状、含量、pH值等指标为考察对象,得出复方制剂的处方及基本工艺流程。制剂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在温度40±2℃、相对湿度在75±5%的加速试验条件下放置6个月后制剂各项指标稳定,在所要求的范围内。经过6个月的长期试验考察,3批样品的性状、含量、pH值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未发生显着变化,在要求的范围内。表明该样品在避光、干燥、室温条件下至少在6个月内稳定。

姚永瑞[10](2008)在《中药消除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因其血清型的复杂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引起的疾病难以有理想的普适疫苗用于预防。同时由于抗生素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产生大量多重耐药株。本论文主要对重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水平,有效消除耐药性的中药及其消除机理进行了研究。本试验主要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1临床病料采集、分离鉴定采用无菌直肠拭子法在重庆璧山、合川等四个养猪场采集临床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形态、生化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出131株致病性猪源大肠杆菌。2致病菌株药敏试验及耐药谱的检测采用WHO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按NCCLS(2007)判定标准,检测了被分离鉴定的13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比较其多重耐药情况以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试验结果表明:全部受检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数为8耐以上的菌株,一共有120株(91.6%)。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16耐,有7株(5.3%),最低的为6耐,有4株(3.1%)。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100%,对链霉素的耐药率为96.2%,最为敏感的药物是头孢曲松钠(81.7%)、头孢哌酮钠(71.8%)。氨基糖苷类药物中,耐药率依次为链霉素(96.29%)、卡那霉素(81.7%)、庆大霉素(71.8%)、妥布霉素(59.5%)、壮观霉素(47.3%)、阿米卡星(32.8%)、新霉素(27.5%)。3研究中药三黄制剂及蒲黄水煎液对人工构建耐药菌株MIC的影响构建耐药质粒与耐药表型明确的耐药菌株,分别编号KA、KD。通过筛选出的中药三黄制剂及蒲黄水煎液,利用平板稀释法和葡萄糖酚红肉汤稀释法,测定KA、KD的MIC。综合比较两种方法,MIC最终分别为:复方蒲黄煎液KA 100mg/ml,KD 100mg/ml,复方三黄制剂MIC为KA 100mg/ml,KD 50mgml。4筛选中药最适耐药消除浓度,并验证耐药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通过不同中药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见中药耐药消除率与中药作用浓度呈正相关,1/2MIC为中药最佳作用浓度.通过中药1/2MIC浓度下培养与普通肉汤培养对比中药耐药质粒消除率,发现中药有明显的消除作用,五天后耐药菌株的MIC可降至1/8;经t检验,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去除中药作用后,检验耐药表型遗传稳定性,发现耐药菌株对卡那霉素MIC有所恢复,但总体水平仍呈下降状态。5中药对耐药质粒的消除通过碱裂解法提取耐药表型改变菌株和未变菌株的质粒,结果显示,前者耐药质粒条带丢失,而后者未发生任何变化,证实中药对pet28a卡那霉素抗性质粒有消除作用。

二、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2.1.2 标本混样、分组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临床细菌标本的培养
        2.2.2 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
        2.2.3 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2.3 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2.3.1 差异蛋白分析
        2.3.2 聚类层次分析
        2.3.3 功能分析
        2.3.4 KEGG Pathway分析
        2.3.5 PPI网络构建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代谢组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代谢组学分析
        3.2.2 数据分析
    3.3 质量控制
        3.3.1 过程质控
        3.3.2 数据质控
    3.4 实验结果
        3.4.1 主成成份分析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3.4.3 差异代谢物筛选
        3.4.4 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
    4.1 蛋白质学和代谢组学的关联性分析
        4.1.1 相关性分析
        4.1.2 KEGG Pathway分析
        4.1.3 相关性网络图构建分析
    4.2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色谱分析
        4.3.2 方法学研究
        4.3.3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GLO1对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材料、试剂
        5.1.2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大肠埃希菌培养
        5.2.2 大肠埃希菌总DNA提取及质检
        5.2.3 大肠埃希菌DNA文库构建
        5.2.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5.2.5 耐药菌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5.2.6 构建候选基因GLO1敲除菌落
        5.2.7 过表达质粒构建
        5.2.8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
    5.3 实验结果
        5.3.1 耐药菌筛选
        5.3.2 11号耐药菌DNA提取质检结果
        5.3.3 文库大小测定结果
        5.3.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结果
        5.3.5 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5.3.6 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种构建结果
        5.3.7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结果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研究进展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现状
        1.2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治疗现状
        1.2.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1.2.2 对耐细胞病变效应和粘菌素大肠埃希菌的处理
        1.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
        1.3.1 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1.3.2 靶标位点突变
        1.3.3 外排泵机制
        1.3.4 酶解作用
        1.4 蛋白组学在细菌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1.4.1 多重反应监测技术(SRM)检测病原菌库
        1.4.2 监测细菌代谢过程
        1.4.3 探索细菌致病性机制
        1.4.4 探索细菌抗药机制
        1.4.5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诊断应用
        1.5 代谢组学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应用
        1.5.1 菌株定量分析
        1.5.2 细菌酶活性的代谢组学分析
        1.5.3 揭示细胞内部调节机制
        1.5.4 微观测量代谢状态
    综述2 GLO1对疾病和微生物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2.1 GLO1对人类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2.1.1 GLO1对精神类疾病的调节机制
        2.1.2 GLO1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2.1.3 GLO1对衰老的机制研究
        2.1.4 GLO1对肿瘤的调节机制
        2.2 GLO1在微生物方面的作用
        2.2.1 GLO1对真菌的作用机制
        2.2.2 GLO1对细菌的作用机制
        2.2.3 GLO1对原虫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鲫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病鱼的来源
        2.1.2 试剂材料
        2.1.3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2.1.4 仪器设备
    2.2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2.3 菌株的保种
    2.4 革兰氏染色观察与生理生化鉴定
        2.4.1 菌液的制备
        2.4.2 革兰氏染色观察
        2.4.3 氧化酶试验
        2.4.4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
    2.5 细菌总DNA的提取和16S rRNA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2.5.1 细菌总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2.5.2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3 对目的条带切胶回收
    2.6 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构建
    2.7 毒力基因检测
    2.8 pH值对细菌的生长影响
    2.9 温度对细菌的生长影响
    2.10 药敏试验
    2.11 人工回归感染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患病鲫鱼的临床症状
    3.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3 菌落形态
    3.4 革兰氏染色结果
    3.5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3.6 PCR凝胶电泳图
    3.7 AHWH-1 16S rRNA测序结果
    3.8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3.9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10 pH对 AHWH-1 菌株生长的影响
    3.11 温度对AHWH-1菌株生长的影响
    3.12 AHWH-1菌株的药物敏感性
    3.13 人工回归感染试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aGAM56与EaGAM82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鸡球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1 鸡球虫的生物学特征
    2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3 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gam5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gam8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重组蛋白rEaGAM56和rEaGAM82及其联合免疫对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质粒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在鸭屠宰链中水平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
    1.2 主要肠杆菌科多药耐药菌的研究进展
    1.3 新型抗生素以及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1.4 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1.5 可移动元件的介绍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鸭屠宰链的细菌流行情况分析及多重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处理
        2.2.3 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保种
        2.2.4 菌落总数测定
        2.2.5 菌种鉴定
        2.2.6 多重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培养
        2.3.2 菌落总数的检测
        2.3.3 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2.3.4 多重RPA法检测耐药基因的可行性评价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鸭屠宰链中肠杆菌科菌株的耐药性和传递性分析
    3.1 材料
        3.1.1 菌株来源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试剂
    3.2 方法
        3.2.1 K-B法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表型
        3.2.2 肠杆菌科细菌中耐药基因的筛查
        3.2.3 产酶实验
        3.2.4 质粒结合转移实验
    3.3 结果
        3.3.1 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表型结果
        3.3.2 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3.3 Carba NP法产酶实验结果
        3.3.4 接合转移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多药耐药质粒的水平转移研究
    4.1 材料
        4.1.1 菌株来源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试剂
    4.2 方法
        4.2.1 耐药质粒DNA的提取及检测
        4.2.2 质粒测序分析
        4.2.3 质粒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
        4.3.1 耐药质粒的测序结果和精细注释
        4.3.2 纳入分析的耐药质粒的概况
        4.3.3 质粒的骨架区结构分析
        4.3.4 质粒的多药耐药区分析
    4.4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屠宰环境中细菌流行情况分析
        5.1.2 屠宰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表型和多重耐药性分析
        5.1.3 屠宰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耐药性转移分析
        5.1.4 多药耐药质粒测序与基因组学分析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究进展
    1.1 磺胺类药物和磺胺增效剂的复方注射剂
        1.1.1 甲氧苄啶及其复方注射剂
        1.1.2 巴喹普林及其复方注射剂
        1.1.3 艾地普林及其复方注射剂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注射剂
    1.3 酰胺醇类 (主要是氟苯尼考) 的复方注射剂
    1.4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复方注射剂
    1.5 四环素类药物的复方注射剂 (多西环素和土霉素)
    1.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复方注射剂
2 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2.1 处方比例不合理以及缺乏兽药专用辅料
    2.2 重复开发低水平的复方注射剂及新型复方注射剂的开发能力不足
    2.3 制剂的稳定性、质量较差
    2.4 对动物体存在刺激性或毒副作用
    2.5 研发技术水平差
3 结论

(6)上海市部分医院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致病菌
    1.2 致泻性大肠杆菌
        1.2.1 病原学
        1.2.2 流行病学
        1.2.3 致病机制
    1.3 弯曲菌
        1.3.1 病原学
        1.3.2 流行病学
        1.3.3 致病机制
        1.3.4 细胞侵袭
    1.4 分子分型技术
        1.4.1 脉冲场凝胶电泳
        1.4.2 多位点序列分型
    1.5 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
        1.5.1 抗生素的种类
        1.5.2 耐药流行病学
        1.5.3 耐药监控系统
        1.5.4 耐药分子机制
    1.6 食源性致病菌监控系统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耐药和流行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细菌分离培养
        2.2.3 生化鉴定
        2.2.4 血清学鉴定
        2.2.5 PCR鉴定
        2.2.6 抗生素耐药性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流行病学特征
        2.3.2 毒力基因
        2.3.3 抗生素耐药谱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子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细菌的分离培养
        3.2.3 血清学鉴定
        3.2.4 抗生素耐药检测
        3.2.5 MLST
        3.2.6 PFGE
        3.2.7 毒力基因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分子分型结果
        3.3.2 毒力基因分布
        3.3.3 菌株耐药性
        3.3.4 高风险克隆系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腹泻儿童弯曲菌分离株的流行和致病特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培养条件优化
        4.2.3 菌株的分离培养
        4.2.4 MLST
        4.2.5 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4.2.6 毒力基因检测
        4.2.7 Caco-2 细胞的黏附和侵袭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弯曲菌的分离培养
        4.3.2 分子分型结果
        4.3.3 菌株耐药谱
        4.3.4 毒力基因检测
        4.3.5 Caco-2 细胞的黏附和侵袭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多重耐药弯曲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耐药性检测
        5.2.3 多重耐药菌株筛选
        5.2.4 PFGE
        5.2.5 耐药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多重耐药菌株的筛选
        5.3.2 PFGE分型
        5.3.3 耐药基因检测
        5.3.4 cme R-cmeA转录间隔区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写词
附录二 123 株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的临床信息和携带的毒力基因
附录三 110 株从五岁以下腹泻儿童中分离的弯曲菌的鉴定
附录四 151 株多重耐药弯曲菌的耐药谱和耐药基因检测
附录五 新鉴定的多重耐药弯曲菌cme R-cmeA转录间隔区片段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吖啶酮磺酰氯类衍生剂的合成及其在HPLC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烷基取代吖啶酮磺酰氯紫外/荧光衍生剂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
    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1.2 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N-甲基/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的合成
        2.2 N-甲基/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与丹磺酰氯紫外荧光性质对比
    3 结果与讨论
        3.1 产物外观与产率
        3.2 合成条件的改进
        3.3 MASC的结构确证
        3.4 EASC的结构确证
        3.5 N-甲基/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与丹磺酰氯紫外性质对比
        3.6 N-甲基/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与丹磺酰氯荧光性质对比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ASC、EASC用于阿米卡星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前言
    第一节 N-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测定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含量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衍生条件
        2.3 色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 衍生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
        3.4 含量测定
        4 讨论
    第二节 N-甲基吖啶酮-3-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测定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含量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衍生条件
        2.3 色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 衍生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
        3.4 含量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ASC、EASC、丹磺酰氯(DNS-Cl)用于卡那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前言
    第一节 N-甲基吖啶酮-3-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测定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衍生条件
        2.3 色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 衍生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
        3.4 含量测定
        4 讨论
    第二节 N-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测定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衍生条件
        2.3 色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 衍生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
        3.4 含量测定
        4 讨论
    第三节 丹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测定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衍生条件
        2.3 色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 衍生条件的优化
        3.3 方法学验证
        3.4 含量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甲基吖啶酮-3-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测定脂肪胺的含量
    前言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衍生方法
        2.3 色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3.2 衍生条件的优化
        3.3 回归方程、检测限、精密度
        3.4 实际水样测定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药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AMK的研究概况
        1.2.1 AMK的理化性质研究
        1.2.2 AMK的药理学研究
        1.2.3 AMK的分析技术
        1.2.4 AMK与其他药的联合应用研究
        1.2.5 AMK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TMP的研究进展
        1.3.1 TMP的理化性质研究
        1.3.2 TMP的构效关系研究
        1.3.3 TMP的药理学研究
        1.3.4 TMP测定方法的研究
        1.3.5 TMP增效作用的研究
        1.3.6 TMP临床应用研究
2 研究内容及目的
    2.1 研究内容
        2.1.1 TMP和AMK的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2.1.2 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流程的研究
        2.1.3 复方制剂中TMP和AMK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2.1.4 制剂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
    2.2 研究目的
        2.2.1 探讨TMP对AMK的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
        2.2.2 建立复方制剂中TMP和AMK的含量测定方法
        2.2.3 为制订增效AMK的剂量方案提供药效学和药剂学依据
3 材料与方法
    3.1 药品、试剂和仪器
        3.1.1 试验药品
        3.1.2 试验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试验菌株
    3.3 AMK与TMP的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3.3.1 药液的配制
        3.3.2 菌液的制备
        3.3.3 单药MIC测定方法
        3.3.4 联合药敏试验
        3.3.5 结果判定
    3.4 复方制剂中AMK和TMP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3.4.1 复方制剂中AMK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3.4.2 复方制剂中TMP测定方法的研究
    3.5 复方制剂处方筛选及其工艺流程的研究
        3.5.1 AMK和TMP最佳配比的确定
        3.5.2 溶媒和助溶剂种类及用量的确定
        3.5.3 pH值对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3.6 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稳定性研究
        3.6.1 加速试验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研究
        3.6.2 长期试验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AMK与TMP的药敏试验结果
        4.1.1 AMK和TMP对细菌MIC测定图示
        4.1.2 AMK与TMP单用及联合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4.2 AMK和TMP测定方法的建立
        4.2.1 AMK测定方法的建立
        4.2.2 TMP测定方法的建立
    4.3 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处方及工艺流程
        4.3.1 AMK和TMP最佳配比的确定
        4.3.2 溶媒种类及含量的确定
        4.3.3 pH值的确定
        4.3.4 制剂处方及基本工艺
    4.4 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4.4.1 恒温加速试验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4.4.2 室温长期试验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5 讨论
    5.1 AMK与TMP的联合药敏试验
    5.2 AMK和TMP的含量测定
    5.3 复方制剂处方及工艺
    5.4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5.4.1 处方因素
        5.4.2 外界因素
    5.5 制剂稳定性的考察
    5.6 下一步工作计划
6 结论
    6.1 TMP对AMK的增效作用
    6.2 复方制剂的处方和基本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药消除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病及耐药性产生的危害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发生机制及其传递
    1.3 国内外针对防止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概况
    1.4 中药对细菌耐药机制的影响
    1.5 小结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重庆市规模化养猪场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第4章 卡那霉素抗性耐药菌株的人工构建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第5章 中药对人工构建耐药菌株MIC的测定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第6章 中药对人工构建菌株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
    6.4 分析与讨论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重庆市猪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
    7.2 构建耐药机理明确的耐药菌株
    7.3 中药对人工构建耐药菌株MIC的测定
    7.4 中药对人工构建菌株耐药质粒的消除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四、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 [1]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D]. 马鹤. 吉林大学, 2020(03)
  • [2]鲫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D]. 张山.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堆型艾美耳球虫配子体蛋白EaGAM56与EaGAM82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 华恩玉. 扬州大学, 2020
  • [4]质粒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在鸭屠宰链中水平传播机制研究[D]. 陆诗铫.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兽用抗菌药复方注射剂研制进展[J]. 董梦晓,瞿玮,谢书宇,潘源虎,黄玲利,袁宗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10)
  • [6]上海市部分医院致泻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分型[D]. 潘海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7]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程(2014年版)第一批质量标准的公告[J].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4(39)
  • [8]吖啶酮磺酰氯类衍生剂的合成及其在HPLC分析中的应用[D]. 常珍珍. 新乡医学院, 2012(04)
  • [9]复方阿米卡星注射液的药学初步研究[D]. 刘运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10]中药消除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D]. 姚永瑞. 西南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复方卡那霉素合剂的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