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菜夜蛾为害金银花(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杰[1](2020)在《河北沧州地区苜蓿田昆虫群落动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沧州是河北省紫花苜蓿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已达247.6 km2。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年限延长,造成虫害爆发,苜蓿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导致当地苜蓿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本文对河北沧州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了昆虫群落组成及时序动态并分析了昆虫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同时,针对苜蓿田主要害虫开展了高效低毒杀虫剂和生防制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苜蓿田主要昆虫基本组成经过2019-2020年的取样调查,在沧州献县紫花苜蓿田调查采集到节肢动物类12585个(含蛛形纲111个)样本,隶属12目38科57种。昆虫纲10目36科55种;蛛形纲蜘蛛目1科1种,蜱螨目1科1种。从个体数量分析,缨翅目最多为3545头,占比28.17%;从物种数量分析,鳞翅目最多,有14种,占比24.56%;从科数量分析,鳞翅、半翅、双翅目最多,为6科,占比15.79%。害虫优势种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l、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天敌优势种为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异色瓢虫Harmonis axyridis和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2.苜蓿田昆虫群落指标分析利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对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5月至7月下旬,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加,7~8月达到高峰,8月下旬逐渐下降。多样性随丰富度的变化而变化,6月份和8月份多样性指数最高,大于2;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群体规模巨大,群落集中性指数较高,达0.2554;9月中旬随着群落丰富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降低。3.苜蓿田间主要害虫种群消长关系调查明确了苜蓿田3种害虫的发生规律。苜蓿斑蚜于5月下旬开始发生,于6月中下旬达第一个高峰期,严重危害了苜蓿第二茬的产量和品质,8月初达第二高峰期,随后由于天气影响虫量开始减少;牛角花齿蓟马于6~8月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发生与苜蓿花期基本吻合;棉铃虫5月份开始活动,8月上旬,数量达到高峰期,平均每百株35头。4.不同杀虫剂防治牛角花齿蓟马和苜蓿斑蚜的药剂筛选浸叶法对牛角花齿蓟马和苜蓿斑蚜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防效较高,8%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苜蓿斑蚜防效较高。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蓟马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0.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着。5.不同菌株对苜蓿斑蚜的室内筛选以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为研究对象,对苜蓿斑蚜进行杀虫活性测定,不同菌株处理1~7 d均表现一定的致病力。采用孢子浓度1 ×108个孢子/mL菌悬液进行半致死时间统计,结果表明,致病力最快的是球孢白僵菌B094,半致死时间是2.721 d;采用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梯度处理,72 h时,各菌株的半致死浓度差异显着,金龟子绿僵菌菌株202的半致死浓度最低,为0.5×104个孢子/mL。6.不同杀虫剂处理对苜蓿斑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5种杀虫剂处理苜蓿斑蚜结果发现,8%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处理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力在12 h时与对照相比均被抑制,24 h被激活升高;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处理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均升高,且过氧化物酶、乙酰胆碱酯酶在处理36 h时酶活性升高最明显,均与对照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0.5%苦参碱水剂、0.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处理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变化现象。本研究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处理后12 h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显着高于对照组,随时间的延长,体内酶活性持续升高,直到36h酶活性被抑制,酶活力降低。
李翰鹏[2](2020)在《二化螟和褐飞虱为害诱导型水稻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复杂但极精巧的防御反应,用以抵御昆虫的为害。其中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途径和绿叶挥发性物质途径(green leaf volatiles,GLVs)是植物防御反应的核心。丙二烯氧化物合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与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ydroperoxide lyase,HPL)可以催化相同底物分别生成JA与GLVs,AOS与HPL应对不同昆虫为害表现出很高的特异性,影响JA与GLVs的生成量,进而决定植物防御反应的特异性。但目前,有关AOS与HPL基因对害虫为害应答机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克隆水稻AOS及HPL基因的启动子,探究两种启动子对刺吸式口器昆虫褐飞虱与咀嚼式口器昆虫二化螟的应答模式,利用启动子5’端渐次缺失、GUS活性测定、GUS组织化学染色、启动子抗虫活性测定等方法,鉴定AOS及HPL启动子中对褐飞虱与二化螟为害产生应答的功能区域。从启动子结构层面解析AOS及HPL基因对害虫为害的应答机制,揭示水稻对不同口器害虫做出特异防御反应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用克隆的启动子功能片段驱动抗虫基因,探索这些启动子在抗虫育种上的应用潜能。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OsHPL2受二化螟为害诱导高表达,机械损伤、稻飞虱为害和激素(茉莉酸、水杨酸、脱落酸)处理不能诱导其表达;分离克隆的Os HPL2全长启动子位于Os HPL2翻译起始位点ATG(+1)至上游2009 bp;用全长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DX2181上(PHPL2)转化中花11,用GUS活性定量测定、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q RT-PCR检测启动子诱导表达活性,结果表明:PHPL2受二化螟为害后,在叶鞘表达活性升高,但是不受褐飞虱为害、机械损伤诱导表达;为了鉴定PHPL2中的二化螟为害应答元件,将PHPL2从5’端渐次缺失,并转化中花11,缺失突变体的GUS活性分析结果证明:-1452至-1213、-903至-624和-376至-176区域存在二化螟为害诱导正调控元件,其中-903至-624区域活性最高;将这3个正调控区域融合并连接min 35S(P2R123-min 35S),1个-903至-624拷贝加min 35S(P2R2-min 35S)、2个-903至-624拷贝加min 35S(P2DR2-min 35S)、3个-903至-624拷贝加min 35S(P2TR2-min 35S),全长启动子(P2)和上述4种启动子分别驱动cry1C表达,并转化中花11,发现P2、P2R123-min 35S和P2TR2-min 35S转基因植株中的Cry1C诱导表达能力最强、二化螟初孵幼虫死亡率最高;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P2、P2R123-min 35S和P2TR2-min 35S的种子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与野生型中花11没有显着差异。2.OsAOS1受褐飞虱为害诱导高表达,机械损伤、二化螟为害和激素(茉莉酸、水杨酸、脱落酸)处理不能诱导其表达;分离克隆的Os AOS1全长启动子位于Os AOS1翻译起始位点ATG(+1)至上游1889 bp;用全长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DX2181上(PAOS1)转化中花11,用GUS活性定量测定、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q RT-PCR检测启动子诱导表达活性,结果表明:PAOS1受褐飞虱取为害后,在叶鞘表达活性升高,但是不受二化螟为害、机械损伤诱导表达;为了鉴定PAOS1中的褐飞虱为害应答元件,将PAOS1从5’端渐次缺失,并转化中花11,缺失突变体的GUS活性分析结果证明:-1573至-1312、-979至-647和-426至-181区域存在褐飞虱为害诱导正调控元件,其中-1573至-1312区域活性最高;酵母单杂交、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800至-758区域可与LOC_Os01g1227蛋白结合,-274至-181区域可与LOC_Os03g62790蛋白结合,因此,LOC_Os01g1227和LOC_Os03g62790两个蛋白可能参与褐飞虱为害诱导Os AOS1的表达调控。小结:1.Os HPL2基因启动子具有二化螟为害诱导表达特性,内部含有3个二化螟为害正调控功能区域;当二化螟为害后,Os HPL2全长启动子及其正调控区域驱动cry1C的转基因植株,能够被诱导产生高杀虫活性,并且不影响种子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因此,Os HPL2全长启动子及其正调控区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Os AOS1基因启动子具有褐飞虱为害诱导表达特性含有3个褐飞虱为害诱导正调控功能区域;已鉴定出两个与正调控区域结合的蛋白。Os AOS1基因启动子的3个正调控区域的应用潜能有待进一步验证,正调控区域与蛋白的互作及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欣[3](2020)在《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蓝翅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 Pic.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上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影响油茶品质与产量。为进一步了解蓝翅天牛的生物学特性,探明蓝翅天牛在油茶林间的为害规律,明确蓝翅天牛的寄主选择机理,本论文筛选了蓝翅天牛雌雄鉴别的最佳方法,从蓝翅天牛行为节律、为害机理角度出发,重点调查了江西省永丰县蓝翅天牛林间为害情况和室内外活动规律,测定并分析了油茶幼龄健康枝条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与蓝翅天牛为害选择的相关性,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离鉴定其挥发物,并运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检测蓝翅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对不同状态幼龄枝挥发物的反应活性。研究结论以期为蓝翅天牛的生态防控和监测预警等方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蓝翅天牛雌雄成虫不同鉴别特征的筛选结果显示,蓝翅天牛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是否有一条纵线可作为简便、快捷判断雌雄的依据,即雌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有纵线,雄成虫无纵线。蓝翅天牛的林间为害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蓝翅天牛在幼龄林内偏好为害高度≦50cm和直径>1cm枝条,尤以直径1-2 cm枝条受害更重,在连续多雨季节则偏好为害高度﹥50 cm枝条;蓝翅天牛在壮龄林内偏好为害高度﹥50 cm和直径﹥1 cm,同样以直径1-2 cm枝条受害更重;蓝翅天牛对直径≦1 cm的各树龄枝条为害均显着最轻。蓝翅天牛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日节律。白天以移动、飞行和取食为主,夜间以静息为主;蓝翅天牛喜在20-30℃的中午至下午出孔活动,温度较低的早间活动力弱。喜为害向阳面油茶植株,多在植株上部、中部和树冠的叶背面静息、取食,主要取食叶背面叶柄周围的主脉;蓝翅天牛性成熟后多在植株上部或树冠的叶背面交配,交配完成后雌成虫会择优寻找直径>1cm的枝条产卵。蓝翅天牛为害与油茶枝条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幼林内,蓝翅天牛在选择为害直径≦1cm、直径1-2cm的枝条时,都和枝条内还原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之比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P=0.015)和-0.999(P=0.027);而选择为害直径≧2cm的枝条时,则与枝条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P=0.033)。在壮林内,蓝翅天牛在选择为害直径≦1cm枝条时,与枝条内的总酚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P=0.007);在选择为害直径1-2cm壮龄枝条时,与枝条内各物质的含量均无显着相关性;而在选择为害直径≧2cm枝条时,与枝条内的缩合单宁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P=0.043)。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蓝翅天牛寄主——油茶枝条挥发物,运用EAG测试蓝翅天牛对健康枝叶挥发物和受害枝叶挥发物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雌、雄成虫触角分别对健康、受害枝叶挥发物的反应活性与正己烷对照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运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幼龄油茶健康枝条挥发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化学组分共17种,包括3种萜烯类、4种烷烃类、4种酯类、3种醇类、2种酮类和1种酚类共六大类化合物,其中以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低。
鲁冰瑜[4](2020)在《三种大豆害虫绿色防控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进行了不同生物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对三种大豆田害虫药效试验、化学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减量增效试验、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试验、不同施药方法对溴氰菊酯药效影响试验和物理防治方法黄色诱虫板防治大豆蚜试验,筛选出对几种大豆田害虫防效好的杀虫剂、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配方,明确了不同施药方法对溴氰菊酯防效的影响,明确了吡虫啉种衣剂、黄色诱虫板对大豆蚜防效。结果如下:(1)吡虫啉、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和球孢白僵菌可用于防治大豆蚜盆栽试验中,化学杀虫剂吡虫啉、溴氰菊酯,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球孢白僵菌可防治大豆蚜,印楝素和苦参碱防效较差。田间试验中,吡虫啉15000倍液、溴氰菊酯1500倍液、阿维菌素3000倍液能有效防治大豆蚜,药后8 d防效高于95%,极显着高于球孢白僵菌300倍液(89.54%),球孢白僵菌有一定防效,但杀虫作用较慢,建议在大豆蚜发生轻时使用。(2)哒螨灵、阿维菌素和印楝素可用于防治大豆上叶螨化学杀虫剂哒螨灵2500倍液、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3000倍液、印楝素1200倍液能有效防治叶螨,药后7 d防效均达90%以上,极显着高于苦参碱600倍液的防效(53.32%)。苦参碱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3)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印楝素可用于防治黏虫化学杀虫剂溴氰菊酯1500倍液、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1000倍液和印楝素300倍液能有效防治黏虫,药后7 d校正虫口减退率为100%,极显着高于苦参碱250倍液(45.30%)。苦参碱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4)施倍丰和激健对吡虫啉和溴氰菊酯防治大豆蚜有增效作用防治大豆蚜时,吡虫啉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时可减量40%,大豆蚜发生较轻时可减量60%。吡虫啉减量20%、40%并与施倍丰混用处理与正常用量(15000倍液)处理防效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在仅药后1 d时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溴氰菊酯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防治大豆蚜可减量40%。溴氰菊酯减量20%、40%处理的防效与正常用量处理(1500倍液)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防效在调查中均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不建议使用。防治大豆蚜时,与激健2000倍液混用可使吡虫啉减量60%。吡虫啉减量20%、40%和减量60%处理防效均与吡虫啉正常用量(15000倍液)处理无显着差异。防治大豆蚜时,与激健2000倍液混用可使溴氰菊酯减量40%。溴氰菊酯减量20%、40%处理防效与正常用量处理(1500倍液)差异不显着,减量60%处理防效药后均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防效低,不宜使用。(5)施倍丰对哒螨灵防治叶螨有增效作用防治叶螨时,哒螨灵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可减量40%,叶螨发生较轻时可减量至60%。哒螨灵减量20%处理药后1 d、3 d防效显着高于正常用量处理(2500倍液),减量40%处理防效与正常用量处理防效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的防效在药后1 d、3 d极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但7 d时差异不显着,在叶螨发生轻时可使用。(6)施倍丰和激健对溴氰菊酯防治黏虫有增效作用防治黏虫时,溴氰菊酯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可减量40%,黏虫发生较轻时可减量至60%使用。溴氰菊酯减量20%、40%处理与正常用量(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的防效药后1 d、3 d极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7 d时上升至与正常用量处理差异不显着,可在黏虫发生轻时使用。防治黏虫时,溴氰菊酯与激健2000倍液混用可减量20%,黏虫发生较轻时可减量至60%。溴氰菊酯减量20%并与增效剂混用处理与正常用量(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着。减量40%处理与正常用量处理的防效仅3 d时差异显着,减量60%处理施药后1 d、3 d时防效极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但药后7 d时均与正常用量处理无显着差异。(7)叶背施药方式能提高溴氰菊酯对大豆蚜防效施药后1d、3d、8d溴氰菊酯叶背用药处理(1500倍液)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7.65%、87.66%、98.32%,正常施药处理(1500倍液)分别为72.62%、85.52%、98.16%,在三次调查中二者间无显着差异,但叶背用药处理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高于正常用药处理。(8)吡虫啉种衣剂能有效防治大豆蚜吡虫啉种衣剂能有效防治大豆蚜,2018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平均防效为44.01%,2019年为38.32%。种衣剂处理大豆蚜发生量在大豆全生育期均低于CK,在大豆蚜发生高峰期能显着降低虫口数,且通过观察发现种衣剂对大豆生长无不良影响。2018年8月22日时虫口数和防效均最高,CK虫口数为11293.33头/百株,种衣剂处理虫口数为4360.00头/百株,极显着低于CK,防效达61.39%。2019年8月3日,大豆蚜发生量最大,CK虫口数为6568.89头/百株,种衣剂处理为4281.11头/百株,与CK差异显着,防效为34.83%。(9)黄色黏虫板可在大豆蚜发生高峰期防治大豆蚜,后期应停止使用黄板在大豆蚜发生高峰期对大豆蚜有一定防效,大豆蚜发生后期时防效低,且会误杀天敌,田间使用时应在高峰期结束后(试验中为8月下旬后)停止使用。2018年8月17日至9月21日在田间使用黄板,结果表明,黄板处理大豆蚜发生量高于未使用黄板处理,虫口减退率低于未使用黄板处理。2019年7月2日至9月22日在田间使用黄板,大豆蚜发生高峰期(试验中为7月末至8月下旬)黄板处理大豆蚜发生量和增长速度低于未使用黄板处理,发生后期大豆蚜发生量较高,虫口减退率低于未使用黄板处理。2019年使用黄板对大豆无显着的增产效果。
祝国栋,孙莹,赵海朋,刘艳艳,孙夏,薛明[5](2019)在《防治金银花尺蠖幼虫高效药剂的筛选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防治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幼虫的高效、低残留杀虫剂,采用浸虫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13种杀虫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触杀毒力和胃毒毒力,筛选出高活性药剂,并对筛选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及检测其在金银花中的农药残留量。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维盐对金银花尺蠖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最高,触杀毒力LCct50分别为0.291、0.391 mg/L,胃毒毒力LCst50分别为0.081、0.275 mg/L;多杀菌素、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药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也表现出较高的致毒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有效成分用量2.25 g (a.i.)/hm2的甲维盐、有效成分用量11.25 g (a.i.)/hm2的多杀菌素对金银花尺蠖幼虫均有极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为96.39%和93.13%,表明甲维盐和多杀菌素是防治金银花尺蠖幼虫的特效药剂。残留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成分用量6、12 g (a.i.)/hm2的甲维盐喷雾处理3 d后,金银花中农药残留量分别为0.0219、0.0725 mg/kg,7 d后分别为0.0070、0.0168 mg/kg。
李少华[6](2018)在《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研究旨在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并对4个群落进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以明确其时间格局,为进一步制定4种药用植物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保障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的绿色和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结合种群消长因子,分析其天敌种群与相应的害虫种群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主要害虫有蚜虫类(胡萝卜微管蚜和棉蚜)、金银花尺蠖、金银花叶蜂和害蝽类,其天敌包括瓢虫类、草蛉类和蜘蛛类。木瓜主要害虫有桃蚜、广翅蜡蝉、梨小食心虫和苹掌舟蛾,其天敌包括蜘蛛类、瓢虫类和草蛉类。菊花主要害虫包括蚜虫类(菊小长管蚜和棉蚜)、叶蝉类(小绿叶蝉和大青叶蝉)、菊天牛、菊瘿蚊、短额负蝗和害蝽类,其天敌有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丹参主要害虫包括蚜虫类(棉蚜和黄褐色蚜虫(未知种))、叶蝉类(小绿叶蝉和大青叶蝉)、跳盲蝽、烟粉虱、短额负蝗和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紫苏野螟和棉大造桥虫),其天敌有瓢虫类、蜘蛛类、草蛉类和寄生蜂类。结果表明,4种药用植物的天敌与主要害虫之间存在时滞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追随现象,并且对害虫的发生具有联合控制作用。2.经调查统计,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共71种(包括软体动物),隶属于2门、3纲、12目、43科,其中害虫42种,天敌29种。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共51种(包括软体动物),隶属于2门、3纲、11目、34科,其中害虫35种,天敌16种。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共70种(包括软体动物),隶属于2门、3纲、12目、44科,其中害虫40种,天敌30种。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共60种,隶属于1门、2纲、10目、35科,其中害虫30种,天敌30种。3.对4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的相对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害虫主要为鳞翅目类和蚜虫类;天敌主要包括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木瓜害虫主要为蚜虫类和鳞翅目类;天敌主要包括蜘蛛类、瓢虫类和草蛉类。菊花主要害虫为叶蝉类和蚜虫类;天敌主要包括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丹参主要害虫为蚜虫类和害蝽类;天敌主要包括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和寄生蜂类。4.根据优势度指数分析4种药用植物中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金银花害虫优势种有胡萝卜微管蚜和金银花尺蠖;天敌优势种有三突伊氏蛛、跳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木瓜害虫优势种有桃蚜、梨小食心虫和苹掌舟蛾;天敌优势种有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跳蛛。菊花害虫优势种有棉蚜、小绿叶蝉和大青叶蝉;天敌优势种有三突伊氏蛛和跳蛛等。丹参害虫优势种有棉蚜和黄褐色蚜虫(未知种);天敌优势种有三突伊氏蛛、七星瓢虫、绒茧蜂和蚜茧蜂。5.利用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对4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的生育期、环境条件以及害虫优势种群是影响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6.利用最优分割法将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划分为4个时间段(金银花:4月22日7月1日,7月8日8月26日,9月2日9月22日,9月29日10月28日;木瓜:4月22日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10日,6月17日10月7日;菊花:4月22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6月17日,6月24日10月28日;丹参:4月22日7月8日,7月15日8月5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29日10月28日)。结合药用植物生育期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的各个时间段内害虫及天敌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
陈羿渠[7](2017)在《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及RNA干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甜菜夜蛾(5podoptera exiguaHubner)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杂食性害虫,危害作物种类繁多。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甜菜夜蛾已对多种传统杀虫剂产生了高度抗药性。氯虫苯甲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研发的新一代二酰胺类超高效杀虫剂,通过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抽搐,丧失行动能力,最终死亡。本文通过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对甜菜夜蛾种群生长繁殖与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氯虫苯甲酰胺短期诱导对甜菜夜蛾体内解毒代谢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经氯虫苯甲酰胺诱导显着上调表达的差异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其全长,通过RNA干扰解析其功能,揭示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适应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及其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现将全文总结如下: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实验室敏感品系(SE-Lab品系)毒力,以及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6代毒力(SE-Sel品系)的变化;采用两性生命表理论,通过记录试虫各年龄阶段生长、死亡、产卵量等数据,分析SE-Lab和SE-Sel品系的两性生命表参数差异。结果表明,SE-Sel品系成虫的产卵前期(APOP)和总产卵前期(TPOP)较SE-Lab品系变长,而产卵量减少,存活率降低;SE-Sel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均显着小于SE-Lab品系,SE-Lab品系与SE-Sel 品系的 r分别为 0.18 和 0.16 d-1,λ 为 1.20 和 1.17 d-1 R0 358.42 和 203.12 d-1。SE-Sel品系的平均世代周期(T)与SE-Lab品系无显着差异。通过浸叶法测定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三种酶抑制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协同对SE-Lab和SE-Sel品系的毒力增效作用。试验前12 h让试虫取食浸渍过酶抑制剂的甘蓝叶片,对照组取食用0.1%TritonX-100浸溃后的叶片,再分别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使用酶抑制剂与未使用酶抑制剂试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三种酶抑制剂中PBO增效作用最强,其对甜菜夜蛾SE-Sel品系和SE-Lab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58和1.69。进一步测定了试虫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试虫中肠和脂肪体三种代谢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下,甜菜夜蛾体内三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MFOs酶活力上升最显着,SE-Sel品系中肠和脂肪体的MFOs活性相对于SE-Lab品系分别提高了 2.07和2.10倍,而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再次诱导的SE-Sel试虫的MFOs活性亦较SE-Lab品系上升4.02和3.44倍;在使用酶抑制剂后,三种解毒酶活性均有下降,其中MFOs下降最多,其酶活性仅为未使用酶抑制剂处理的42.3%-44.8%。对SE-Lab品系和SE-Sel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每个处理设置两个生物学重复。测序得到52756个甜菜夜蛾的Unigenes,有28488个基因得到注释;通过基因筛选(筛选条件为FDR<0.05且|log2FC|>1),有2935个差异显着的基因,其中有2306个基因显着下调,有629个基因显着上调。差异基因分别被分为3大类,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及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Process)。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上调表达是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酿胺抗性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中上调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筛选出10个经氯虫苯甲酰胺诱导后上调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再测定筛选后的10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田间种群SE-PZ(较SE-Lab品系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184.0)与SE-ZY(较SE-Lab品系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507.4)的表达量。最终确定4个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Unigene0033153、Unigene0033605、Unigene0035508、Unigene0034612,四个基因均属于细胞色素 CYP9家族。Unigene0035508基因在SE-Sel与SE-ZY中的表达量较SE-Lab品系均上调8.5倍。通过向SE-ZY种群试虫滴喂dsRNA,沉默Unigene0035508基因,基因在12 h的干扰效果最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了 91.7%,在干扰后使用SE-ZY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致死中浓度(LC50:16.744 μg/g)处理试虫,在24 h后,干扰组试虫较对照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在48 h时两个处理间死亡率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在短期内有持续控制作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产生与其长期持续的使用有关。MFOs可能是参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解毒代谢过程的主要解毒酶,与MFOs相关的编码基因(Unigene0035508)可能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产生有关。
吴望辉[8](2017)在《诱导与诱发抗虫信号在水稻克隆植株间的传递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的诱导抗虫性(Induced anti-herbivore resistance)和诱发抗虫性(primed antiherbivore defense)是植物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诱导抗虫性是指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为害后,能产生各种诱导防卫反应,进而通过生理、生化及形态特征等多方面的变化而形成的抗虫特性;诱发抗虫性是植物通过坏死性病原体、有益微生物、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学物质等环境信号刺激所获得的一种防御病虫害的能力,受刺激后的植物一旦受到病虫害的危害,植物能更快速更强地对病虫害进行抵御,从而更经济、有效地增强植物抗性。水稻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它能通过克隆生长形成一个由克隆分株和间隔子组成克隆植物网络。克隆植物网络具有生理整合作用,物质能通过连接物或间隔子在克隆分株之间由源到汇地进行物质或资源(如光合同化产物、矿质养分和水分等)的运输与分享,但目前对病虫害等生物逆境胁迫所产生的防御信号是否在克隆植株间传递与共享还缺乏足够研究。另外,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在水稻对抗专食性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rice leaf folder,LF)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brown planthopper,BPH)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两条信号转导途径是否可以参与水稻抗虫信号在克隆植株间传递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单子叶分蘖植物水稻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口器害虫(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防御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处理水稻主茎(供体分株),研究一级分蘖(受体分株)被诱导和诱发后两种情况下抗虫性、抗虫相关酶活性和抗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诱导处理是指主茎被害虫取食或者信号物质处理2d后,检测一级分蘖的抗虫性与防御反应。诱发处理是指主茎被害虫取食或者信号物质处理15d后,才开始检测一级分蘖的抗虫性与防御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型水稻植株主茎(供体)被LF取食或MeJA喷施处理2d之后,取食一级分蘖(受体)的LF体重增量显着低于对照组,一级分蘖表现出更强的抗虫性,表明主茎与分蘖植株间能进行防御信号传递,存在克隆植物网络系统抗性。而当OsCOI1基因被沉默后,一级分蘖对LF的抗性没有明显影响。(2)被LF取食或MeJA喷施诱导处理主茎(供体)2d后,当野生型水稻植株一级分蘖(受体)遭受LF危害时叶片内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PPO、POD、LOX抗性酶活性、JA和TrypPI含量显着高于未被诱导的野生型水稻植株一级分蘖,OsCOI1、OsLOX、OsAOC、OsAOS等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防御基因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合成酶基因OsBBPI超量表达。表明供体被害虫取食或防御信号物质处理启动了相关防御系统,并通过克隆植物网络使一级分蘖(受体)也启动了抗虫防御反应,诱导其提高了抗虫能力。而在OsCOI1 RNAi水稻植株中,处理组水稻的PPO、POD酶活性、JA和TrypPI含量、OsCOI1基因表达量与完全空白对照组和主茎未作处理但一级分蘖被取食的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LOX酶活性发生上升。此外,两个处理组的OsAOC、OsAOS和OsBBPI基因与完全空白相比超量表达,但和主茎未作处理但一级分蘖被取食的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OsCOI1基因的沉默阻断了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影响了防御信号的传递以及OsCOI1植株一级分蘖(受体)防御系统的激活和调控,虽然部分防御酶和基因与对照有显着差异,但整体上一级分蘖的抗虫性未得以提高,未体现出更快更强的抗虫能力。证实了克隆植物网络中受体能否从供体获得系统诱导抗性以增强对LF的抗性主要依赖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和调控。此外,在实验中野生型和OsCOI1 RNAi水稻植株的PAL酶活性发生下降,SA含量也未增加。表明水稻植株遭受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时不以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来进行防御,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和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间存在拮抗关系。(3)主茎(供体)被BPH取食或SA喷施处理后,取食被诱导一级分蘖的褐飞虱分泌的蜜露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取食被诱发后的一级分蘖的褐飞虱分泌的蜜露量也达到了极显着的效果(P<0.01)。表明BPH危害或水杨酸处理水稻克隆植物网络的主茎(供体),无论诱导或诱发均可以提高受体(一级分蘖)的抗虫性。此外,诱发防御反应实验中部分防御酶活性、SA含量上升幅度以及部分基因上调倍数整体上高于诱导防御反应,表明通过诱发获得的防御警备能力的受体在抵御害虫危害时强于通过诱导获得抗性的受体。(4)主茎(供体)被BPH取食或SA喷施处理后,一级分蘖(受体)遭受到褐飞虱的危害时,其叶鞘内的PAL、POD、LOX防御酶活性和JA、SA、TrypPI含量,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OsPAL,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OsCOI1、OsAOC、OsAOS、OsLOX,病原相关蛋白基因OsPR1、OsNPR1,胰蛋白酶抑制剂合成酶基因OsBBPI以及转录因子相关基因OsWRKY70的表达速度和水平显着快于和高于对照组。表明BPH取食及SA处理主茎能诱导和诱发克隆网络中一级分蘖的抗虫性和警备能力,在抗虫中能更快地激活相关防御信号途径,调控水稻植株对害虫的防御,表现出更快更强的抗虫性。此外,在实验中与JA、SA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部分防御酶活性、信号物质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升高或上调,不仅验证了这些JA、SA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调控这些防御酶,也表明这两条信号转导途径在水稻克隆网络中都参与了防御信号传递和对BPH的抗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克隆植株之间存在防御信号通讯网络,当一个克隆分株受到虫害袭击后,水稻将启动克隆植株间的防御信号通讯网络,激活克隆网络系统中其它克隆分株的抗虫防御反应,进而诱导水稻产生克隆网络系统抗性或处于抗虫防御诱发警备状态(primed state),当再次遭受害虫为害时,表现出更强的抗虫性,这些防御主要依赖于对JA、SA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和调控。该研究揭示了水稻不同克隆分株间化学通讯和水稻克隆植物网络的诱导防御信号及传递机制,对阐明克隆植物网络的生态学功能和揭示植物在种群层次的系统抗虫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利用克隆植物自身的抗性体系来对害虫进行生态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白玲[9](2016)在《宁夏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对河北大学博物馆和宁夏农林科学院昆虫标本室等单位收藏的宁夏甲虫定名标本的翔实考察,结合作者及导师长期对宁夏甲虫考察和物种鉴定,并在充分总结专家工作基础上得以完成。物种编目采用Borchard et al.(2011)的鞘翅目分类体系;与世界动物地理的关系采用Holt et al.(2013)意见,与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关系参考张荣组(2011)意见;研究区域自然状况参考张红(2013)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册》数据。论文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包括宁夏自然概况、甲虫研究简史、研究材料与方法、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3大自然景观甲虫多样性比较、甲虫资源保护与利用6个方面;各论包括物种系统分类名录、文献引证信息、同异名目录、检视标本信息、寄主或捕食对象和地理分布,其中部分内容未呈现在论文中。研究取得如下初步成果:一、物种多样性1.种类构成研究总结宁夏甲虫2亚目13总科48科460属1019种(亚种),科学新发现2种,即圆点双刺甲Bioramix(Cardiobioramix)globipunctata Bai&Ren,2016和六盘山双刺甲Bioramix(Cardiobioramix)liupanshana Bai&Ren,2016,详细记载了各种的检视标本信息,文献引证、同异名,进一步总结了各种的分布地,并提供各种成虫形态图780张。2.属级以上分类阶元的组成格局在宁夏已知的甲虫种类中,多食亚目Polyphaga占13总科46科(95.83%)415属(90.22%)885种(86.85%);肉食亚目Adephaga占2科(4.17%)45属(9.78%)134种(13.15%)。10个重要科的种数之和超过甲虫总种数的81%,依次为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44属(9.57%)157种(15.41%)、叶甲科Chrysomelidae 65属(14.13%)133种(13.05%)、步甲科Carabidae 38属(8.26%)122种(11.97%)、金龟科Scarabaeidae 42属(9.13%)107种(10.50%)、天牛科Cerambycidae 55属(11.96%)86种(8.44%)、象甲科Curculionidae 41属(8.91%)70种(6.87%)、瓢虫科Coccinelidae 28属(6.09%)57种(5.59%)、隐翅虫科Staphyinidae 20属(4.34%)50种(4.91%)、葬甲科Silphidae7属(1.52%)25种(2.45%)、芫菁科Meloidae 5属(1.09%)23种(2.26%)。460个属中,单种属256个(55.65%);寡种属144个(31.30%);多种属60个(13.05%)。1.宁夏甲虫的属级(含共有分布属)构成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占460属(100.00%)、古北界+中日界共有成分175属(38.04%)、古北界+东洋界+中日界共有成分122属(26.52%)、古北界+东洋界+中日界+撒阿界共有成分39属(8.48%),世界广布2属(0.43%),其他各界共有成分仅占26.47%。2.宁夏甲虫属的分布数量(含共有分布属)与中国各动物地理区的联系由近到远依次是:蒙新区411属(89.35%)、华北区361属(78.48%)、东北区290属(63.04%)、华中区286属(62.04%)、青藏区195属(42.39%)、西南区171属(37.17%)、华南区162属(35.22%)。表明宁夏甲虫区系与蒙新区关系最为密切,也与华北区、东北区和华中区有一定联系。三、宁夏甲虫的区域分布特点以属为单位分析了宁夏甲虫属级(含共有分布属)区域分布特点:荒漠半荒漠区280属(60.87%);六盘山区270属(58.70%);黄土高原区121属(26.30%);地方特有属26个(5.65%)。表明宁夏甲虫凸显蒙新区性质,也与华北区联系紧密,地方特有物种稀少。四、宁夏3大自然景观甲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对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3个重要自然景观已知甲虫的种类的数量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分别有甲虫30科211属355种(亚种)、35科243属482种(亚种)、30科182属287种(亚种);3区均无特有属存在,特有种所占比例非常小,分别占总种数的0.28%、1.87%、0.70%。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甲虫的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依次为:F指数29.4920、32.9064和28.9752,G指数5.0281、5.1998和4.9669,G-F指数0.8296、0.8420和0.8286。贺兰山和罗山甲虫为中等不相似水平,六盘山分别与罗山、贺兰山甲虫为极不相似水平。五、宁夏甲虫资源保护利用将宁夏甲虫资源大致划分为清洁类(约10%)、授粉类(约20%)、食(饲)类(约15%)、药用类(约10%)、天敌类(约30%)、观赏类(约100%)、仓储类(约5%)和农林类(约20%),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建议。二、宁夏甲虫区系特点及与世界和中国各动物地理区的关系
王品舒,杨建国,陈君,丁万隆,高卫洁,牟金伟,董杰[10](2016)在《金银花林下种植模式昆虫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摸清北京市金银花林下种植模式的昆虫群落结构,为金银花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虫情测报灯进行监测,调查昆虫种类和数量,分析其多样性、种群动态等。结果:昆虫群落由7目21科50余种昆虫组成,其中,鳞翅目昆虫种类最多,为30种;鞘翅目次之,为10余种。鳞翅目、鞘翅目在数量上占整个昆虫群落的绝大多数,分别为30.26%、56.32%。5—9月为昆虫活动高峰期,在7月昆虫群落的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4月和10月个体数量相对较低。8月、9月多样性指数较高,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结论:上述结果为指导金银花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二、甜菜夜蛾为害金银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菜夜蛾为害金银花(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沧州地区苜蓿田昆虫群落动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害虫研究概况 |
1.1.1 苜蓿害虫 |
1.1.2 苜蓿害虫的危害现状 |
1.1.3 苜蓿田主要害虫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
1.2 苜蓿田群落生态 |
1.2.1 群落生态学的概念及意义 |
1.2.2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2.3 苜蓿田群落生态多样性 |
1.3 苜蓿田害虫综合防控方法 |
1.3.1 化学药剂防治 |
1.3.2 生物防治 |
1.3.3 物理防治 |
1.3.4 农业防治 |
1.4 昆虫酶系统研究现状 |
1.4.1 昆虫解毒酶研究进展 |
1.4.2 昆虫保护酶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菌株 |
2.1.3 化学试剂和药剂 |
2.1.4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苜蓿田昆虫种类调查和鉴定 |
2.3.2 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
2.3.3 5种杀虫剂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2.3.4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2.3.5 田间药效试验 |
2.3.6 酶活性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紫花苜蓿田间昆虫群落的基本组成 |
3.2 苜蓿田间昆虫群落的各指标分析 |
3.2.1 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
3.2.2 紫花苜蓿田害虫和天敌的构成 |
3.2.3 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变化动态 |
3.3 苜蓿田间主要害虫种群消长关系 |
3.3.1 苜蓿斑蚜发生动态 |
3.3.2 牛角花齿蓟马发生动态 |
3.3.3 棉铃虫发生动态 |
3.4 不同杀虫剂对蓟马和蚜虫的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3.4.1 5种杀虫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
3.4.2 5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
3.5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3.5.1 萌发率测定试验 |
3.5.2 不同菌株对苜蓿斑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
3.6 田间药效试验 |
3.6.1 5种杀虫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
3.6.2 5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
3.7 5种杀虫剂处理对苜蓿斑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7.1 酶液蛋白定量结果 |
3.7.2 5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苜蓿田昆虫发生情况 |
4.2 苜蓿田主要害虫的防治探索 |
4.3 不同化学药剂对苜蓿斑蚜酶活力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二化螟和褐飞虱为害诱导型水稻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1.1 植物对昆虫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对昆虫防御反应的类型 |
1.1.2 引起植物抗虫反应的激发子 |
1.1.3 植物对咀嚼式口器昆虫防御反应的机理 |
1.1.4 植物对刺吸式口器昆虫防御反应的机理 |
1.1.5 植物针对咀嚼式与刺吸式口器昆虫防御反应的差异 |
1.2 水稻对昆虫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主要害虫及其为害 |
1.2.2 二化螟简介 |
1.2.3 褐飞虱简介 |
1.2.4 水稻对二化螟及褐飞虱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
1.3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及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研究进展 |
1.3.2 水稻丙二烯氧化物合酶的研究进展 |
1.3.3 植物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
1.3.4 水稻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
1.4 启动子的概述 |
1.4.1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
1.4.2 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
1.5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 |
1.5.1 诱导型启动子 |
1.5.2 组成型启动子 |
1.5.3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 |
1.5.4 人工合成启动子 |
1.6 启动子研究常用方法与技术 |
1.6.1 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1.6.2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检测 |
1.6.3 启动子的分离 |
1.6.4 启动子表达强度的定量及定性分析 |
1.6.5 启动子顺式元件及反式作用因子鉴定分析 |
1.7 诱导型启动子分析在植物抗虫机理研究中的作用 |
1.8 诱导型启动子分析在植物抗虫应用研究中的作用 |
2 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2.1 目的意义 |
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水稻中昆虫诱导型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水稻材料 |
1.2 供试昆虫 |
1.3 菌株及质粒 |
1.4 酶及化学试剂 |
1.5 主要常用仪器 |
1.6 序列分析 |
1.7 候选基因信息 |
1.7.1 OsHPL2候选基因信息 |
1.7.2 OsAOS1候选基因信息 |
2 试验方法 |
2.1 验证候选基因 |
2.1.1 水稻接虫及激素处理 |
2.1.2 水稻叶鞘组织RNA抽提及反转录 |
2.1.3 Os HPL2及Os AOS1 候选基因表达量检测 |
2.2 启动子的克隆、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2.2.1 启动子序列分析 |
2.2.2 全长及系列5’端缺失启动子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
2.2.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
2.3 转基因植株检测 |
2.3.1 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 |
2.3.2 转基因植株拷贝数检测 |
2.3.3 转基因植株纯合家系检测 |
2.4 GUS组织化学染色 |
2.5 GUS活性定量测定 |
2.5.1 所用试剂配制 |
2.5.2 总蛋白的抽提 |
2.5.3 总蛋白浓度测定 |
2.5.4 GUS活性测定 |
2.6 二化螟为害正调控序列驱动cry1C基因功能验证 |
2.6.1 二化螟为害正调控序列启动子载体构建 |
2.6.2 Cry1C的 ELISA检测 |
2.6.3 二化螟初孵幼虫死亡率检测 |
2.7 P2、P2R123-min35S、P2TR2-min35S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考查 |
2.8 褐飞虱为害正调控序列缺失突变体启动子构建 |
2.9 酵母单杂交筛选互作蛋白 |
2.10 互作蛋白EGY48酵母菌株“点对点”验证 |
2.11 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转化 |
2.12 双荧光素酶激活实验 |
2.13 P_(AOS1)中与正调控序列互作蛋白的表达模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中二化螟为害诱导启动子P_(HPL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3.1.1 二化螟为害诱导候选基因的表达检测 |
3.1.2 激素和机械损伤处理下OsHPL2表达检测 |
3.1.3 P_(HPL2)转基因植株拷贝数及纯合家系检测 |
3.1.4 P_(HPL2) 启动子驱动下,GUS的表达特性 |
3.1.5 P_(HPL2)系列缺失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拷贝数及纯合家系检测 |
3.1.6 P_(HPL2)系列缺失启动子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3.1.7 P_(HPL2)及其系列缺失启动子GUS活性定量测定 |
3.1.8 P-1452、P-903和P-376对褐飞虱为害的反应 |
3.1.9 二化螟为害诱导正调控序列中潜在顺式元件分析 |
3.1.10 二化螟幼虫为害不同启动子驱动cry1C转基因水稻的死亡率 |
3.1.11 二化螟幼虫为害后,不同启动子驱动cry1C转基因水稻中Cry1C蛋白含量ELISA检测 |
3.1.12 不同启动子驱动cry1C转基因水稻对激素和机械损伤的反应 |
3.1.13 转基因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考查 |
3.2 水稻中褐飞虱为害诱导启动子P_(AOS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3.2.1 褐飞虱为害诱导候选基因的表达检测 |
3.2.2 激素和机械损伤处理下OsAOS1表达检测 |
3.2.3 P_(AOS1)转基因植株拷贝数及纯合家系检测 |
3.2.4 P_(AOS1)启动子驱动下,GUS的表达特性 |
3.2.5 P_(AOS1)系列缺失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拷贝数及纯合家系检测 |
3.2.6 P_(AOS1)系列缺失启动子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3.2.7 P_(AOS1)及其系列缺失启动子GUS活性定量测定 |
3.2.8 P-1573、P-979和P-426对二化螟为害的反应 |
3.2.9 褐飞虱为害诱导正调控序列中潜在顺式元件分析 |
3.2.10 正调控序列缺失突变体启动子GUS活性定量测定 |
3.2.11 筛选与褐飞虱为害诱导正调控序列互作的蛋白 |
3.2.12 酵母单杂交验证候选蛋白 |
3.2.13 互作蛋白的双荧光素酶激活验证 |
3.2.14 互作蛋白受褐飞虱与二化螟为害后表达检测 |
4 讨论 |
4.1 二化螟与褐飞虱接虫实验方法探讨 |
4.2 二化螟为害诱导正调控区域用于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潜力 |
4.3 P_(HPL2)和P_(AOS1)可能的诱导表达模式 |
4.4 P_(HPL2)和P_(AOS1)中顺式元件分析 |
4.5 P_(AOS1)启动子上的结合蛋白 |
4.6 昆虫为害诱导型启动子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部分实验操作步骤 |
附录 Ⅱ:部分实验图 |
附录 Ⅲ:核苷酸序列 |
附录 Ⅳ:水稻受二化螟与褐飞虱为害的转录组分析 |
附录 Ⅴ:作者简介 |
致谢 |
(3)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昆虫行为节律及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1.1 昆虫的行为节律 |
1.2 植物营养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1.3 植物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1.3.1 非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3.2 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4 蓝翅天牛对油茶的为害及其研究现状 |
1.4.1 蓝翅天牛的为害特性 |
1.4.2 蓝翅天牛对油茶产业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蓝翅天牛雌雄成虫鉴别方法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蓝翅天牛生殖器形态特征 |
2.2.2 蓝翅天牛外部形态特征 |
2.2.2.1 可测量鉴别特征 |
2.2.2.2 触角腹面和背面形态特征 |
2.2.2.3 腹部第5节形态特征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蓝翅天牛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虫源 |
3.1.2 林间危害情况调查 |
3.1.3 行为节律观察方法 |
3.1.3.1 林间日活动规律 |
3.1.3.2 室内日行为节律 |
3.1.4 行为判定标准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蓝翅天牛林间对不同高度和不同直径枝条的为害选择 |
3.2.2 蓝翅天牛成虫的林间日活动规律 |
3.2.3 蓝翅天牛成虫的室内日行为节律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蓝翅天牛为害与油茶枝条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相互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物质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蓝翅天牛在林间对不同高度和直径枝条的为害选择 |
4.2.2 油茶不同直径枝条的含水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
4.2.2.1 含水量 |
4.2.2.2 可溶性总糖 |
4.2.2.3 还原糖 |
4.2.2.4 还原糖与可溶性总糖之比 |
4.2.2.5 可溶性蛋白 |
4.2.3 油茶不同直径枝条的主要次生物质含量 |
4.2.3.1 总酚 |
4.2.3.2 缩合单宁 |
4.2.3.3 黄酮 |
4.2.4 油茶枝条主要营养及次生物质与蓝翅天牛为害的相关性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蓝翅天牛对油茶枝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油茶枝叶挥发物的收集与提取 |
5.1.3 油茶枝叶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
5.1.4 蓝翅天牛的EAG反应测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幼龄油茶枝叶挥发物的化学组成 |
5.2.2 蓝翅天牛对幼龄油茶枝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
5.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三种大豆害虫绿色防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大豆害虫发生和防治方法 |
1.1.1 大豆害虫发生情况 |
1.1.2 大豆害虫防治措施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杀虫剂的特点和在大豆田的应用 |
1.2.2 有机硅增效剂和激健增效剂的应用 |
1.2.3 溴氰菊酯的特点及提高利用率的必要性 |
1.2.4 种衣剂防治大豆害虫的应用 |
1.2.5 黄色黏板防治大豆害虫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2 供试杀虫剂及增效剂 |
2.1.3 供试昆虫及作物品种 |
2.1.4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方法 |
2.2.1 化学杀虫剂减量增效及生物杀虫剂的筛选试验 |
2.2.2 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试验 |
2.2.3 物理防治方法黄色黏板防治大豆蚜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学杀虫剂减量增效及生物杀虫剂的筛选结果 |
3.1.1 防治大豆蚜的杀虫剂药效和减量增效试验结果 |
3.1.2 防治叶螨的杀虫剂药效和减量增效试验结果 |
3.1.3 防治黏虫的杀虫剂药效和减量增效试验结果 |
3.2 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的效果 |
3.2.1 2018年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 |
3.2.2 2019年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 |
3.3 黄色黏板防治大豆蚜效果 |
3.3.1 2018年黄板处理防治大豆蚜效果 |
3.3.2 2019年黄板处理防治大豆蚜效果 |
4 讨论 |
4.1 生物杀虫剂防治大豆害虫的效果 |
4.2 增效剂对化学杀虫剂防治大豆害虫的增效作用 |
4.3 溴氰菊酯叶背用药防治大豆蚜的增效作用 |
4.4 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 |
4.5 黄色黏板防治大豆蚜效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防治金银花尺蠖幼虫高效药剂的筛选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2.1药剂配制 |
1.2.2药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1.2.3 5种筛选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
1.2.4甲维盐在金银花中残留量的检验 |
1.3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13种药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室内毒力 |
2.1.1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室内触杀毒力 |
2.1.2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室内胃毒毒力 |
2.1.3 13种药剂的触杀毒力和胃毒毒力的比较 |
2.2 5种药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田间药效 |
2.3甲维盐在金银花中残留量的检验结果 |
3讨论 |
(6)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药用植物研究概况 |
1.1.1 国内外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1.1.2 我国药用植物存在的问题 |
1.2 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研究现状 |
1.2.1 金银花 |
1.2.2 木瓜 |
1.2.3 菊花 |
1.2.4 丹参 |
1.3 昆虫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研究 |
1.3.1 昆虫种群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 |
1.3.2 昆虫群落及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调查地区概况 |
2.1.2 四种药用植物概况 |
2.2 试验器材 |
2.3 调查方法 |
2.4 分类与鉴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5.1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数量统计 |
2.5.2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2.5.3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
2.5.4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时间格局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1.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
3.1.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
3.1.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
3.1.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
3.2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
3.2.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
3.2.1.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2.1.2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3.2.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
3.2.2.1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2.2.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3.2.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
3.2.3.1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2.3.2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3.2.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
3.2.4.1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
3.2.4.2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3.3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3.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3.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3.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3.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4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3.4.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
3.4.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
3.4.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
3.4.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
3.5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
3.5.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
3.5.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
3.5.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
3.5.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
4 讨论 |
4.1 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 |
4.2 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 |
4.3 影响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
4.4 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
4.4.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
4.4.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
4.4.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
4.4.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待发表论文 |
附录 |
(7)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及RNA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甜菜夜蛾的发生及危害 |
2 甜菜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研究 |
3 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研究进展 |
3.1 氯虫苯甲酰胺介绍与药剂开发 |
3.2 氯虫苯甲酰胺使用现状 |
4 昆虫杀虫剂抗性机理 |
4.1 体壁穿透性降低 |
4.2 靶标位点敏感性下降 |
4.3 解毒代谢酶活性增强 |
5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研究进展 |
5.1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种类与多样性 |
5.2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抗药性中的作用 |
5.3 细胞色素P450基因RNA干扰 |
第二章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 |
1 材料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 |
1.4 两性生命表试虫处理 |
1.5 两性生命表参数统计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亚致死剂量 |
2.2 亚致死浓度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与繁殖情况的影响 |
2.3 亚致死浓度对甜菜夜蛾存活率与繁殖力的影响 |
2.4 亚致死浓度对甜菜夜蛾生命表种群参数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
1.3 增效作用与生物测定 |
1.4 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酶抑制剂对甜菜夜蛾幼虫氯虫苯甲酰胺毒力的影响 |
2.2 羧酸酯酶活性 |
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
2.4 多功能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氯虫苯甲酰胺诱导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 材料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
1.3 文库制备 |
1.4 数据组装 |
1.5 Unigene功能注释 |
1.6 转录组富集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组装 |
2.2 Unigene功能注释 |
2.3 差异基因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量检测、克隆与序列分析 |
1 材料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
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
1.4 cDNA第一链合成与gDNA去除 |
1.5 实时荧光定量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1.6 PCR扩增细胞色素P450基因全长 |
2 结果分析 |
2.1 差异显着细胞色素P450基因荧光定量检验 |
2.2 基因分析 |
2.3 蛋白结构 |
2.4 基因进化树 |
3 讨论 |
第六章 细胞色素P450基因功能验证 |
1 材料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
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
1.4 cDNA第一链合成与gDNA去除 |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6 dsRNA制备 |
1.7 RNA干扰 |
2 结果分析 |
2.1 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 |
2.2 滴喂dsRNA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干扰 |
2.3 干扰后甜菜夜蛾对氮虫苯甲酞胺的敏感度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诱导与诱发抗虫信号在水稻克隆植株间的传递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英文对照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
1.1.2 植物的诱发抗虫性 |
1.1.3 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
1.1.4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抗虫防御中的作用 |
1.1.5 克隆植物生理整合作用及其生态效应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稻纵卷叶螟取食或MeJA诱导处理主茎对水稻一级分蘖抗虫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水稻材料 |
2.2.2 供试昆虫 |
2.2.3 水稻种植 |
2.2.4 水稻的处理和取样 |
2.2.5 稻纵卷叶螟生物测定 |
2.2.6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2.2.7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方法 |
2.2.8 内源SA和JA的测定 |
2.2.9 相关防御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
2.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对水稻一级分蘖抗LF的影响 |
2.3.2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片中相关抗虫酶活性的影响 |
2.3.3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片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 |
2.3.4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片中内源JA和SA含量的影响 |
2.3.5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片中相关防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褐飞虱取食或SA诱导处理主茎对水稻一级分蘖抗虫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水稻材料 |
3.2.2 供试昆虫 |
3.2.3 水稻种植 |
3.2.4 水稻的处理和取样 |
3.2.5 褐飞虱生物测定 |
3.2.6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3.2.7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方法 |
3.2.8 内源SA和JA的测定 |
3.2.9 相关防御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
3.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对水稻一级分蘖抗BPH的影响 |
3.3.2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相关抗虫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 |
3.3.4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内源JA和SA含量的影响 |
3.3.5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相关防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褐飞虱取食或SA诱发处理主茎对水稻一级分蘖抗虫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水稻品种 |
4.2.2 供试昆虫 |
4.2.3 水稻种植 |
4.2.4 水稻的处理和取样 |
4.2.5 褐飞虱生物测定 |
4.2.6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4.2.7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方法 |
4.2.8 内源SA和JA的测定 |
4.2.9 相关防御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
4.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水稻一级分蘖抗BPH的影响 |
4.3.2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相关抗虫酶活性的影响 |
4.3.3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 |
4.3.4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内源JA和SA含量的影响 |
4.3.5 对水稻一级分蘖受虫害时叶鞘中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害虫取食及防御信号物质处理主茎诱导(induce)一级分蘖抗虫性,显着增强其抗虫防御能力 |
5.1.2 害虫取食及防御信号物质处理主茎诱导一级分蘖产生抗虫防御反应,能更快更强对害虫进行防御 |
5.1.3 水稻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稻纵卷叶螟的抗性依赖于JA信号转导途径 |
5.1.4 JA和SA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调控水稻主要防御酶LOX、PPO, POD活性及TrypPI合成 |
5.1.5 JA和SA信号转导途径之间存在拮抗或促进的交互作用 |
5.1.6 BPH取食及SA处理主茎诱发(prime)一级分蘖的警备能力 |
5.1.7 水稻的诱发(prime)抗虫能力强于诱导(induce)抗虫性 |
5.2 讨论 |
5.2.1 水稻主茎处理时避免对分蘖产生影响 |
5.2.2 植物的诱导抗性(induced resistance)和诱发抗性(primed resistance)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5.2.3 水稻克隆网络各分株间能进行防御信号的转导和通讯 |
5.2.4 水稻克隆植株间相关防御机制的启动 |
5.2.5 JA、SA信号转导途径在水稻克隆网络通讯中的重要作用 |
5.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5.4 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GC-FID测定内源SA和JA色谱图 |
(9)宁夏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总论 |
1. 宁夏自然概况 |
1.1 宁夏自然条件 |
1.2 宁夏生物资源状况 |
2. 宁夏甲虫研究简史及课题的提出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研究课题的提出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标本来源 |
3.1.2 文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类记述 |
3.2.2 物种地理分布分析 |
3.2.3 3 大自然景观甲虫组成分析 |
3.2.4 图像采集 |
4. 宁夏甲虫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组成格局 |
4.1 物种多样性 |
4.1.1 属级以上阶元组成特点 |
4.1.2 属级组成特点 |
4.2 区系组成特点 |
4.2.1 宁夏甲虫与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关系 |
4.2.2 宁夏甲虫与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关系 |
4.2.3 宁夏甲虫的区域分布特点 |
5. 宁夏主要自然景观甲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
5.1 3 大自然景观甲虫主要类群及数量 |
5.2 3 大自然景观的甲虫G-F指数 |
5.3 3 大自然景观的甲虫相似性系数 |
6. 宁夏甲虫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
6.1 宁夏甲虫资源 |
6.1.1 清洁类 |
6.1.2 授粉类 |
6.1.3 食(饲)类 |
6.1.4 药用类 |
6.1.5 天敌类 |
6.1.6 观赏类 |
6.1.7 仓储类 |
6.1.8 农林类 |
6.2 宁夏甲虫资源保护与利用 |
6.2.1 保护与利用现状 |
6.2.2 保护与利用建议 各论 |
鞘翅目Coleoptera |
肉食亚目Adephaga |
(1) 步甲科Carabidae Latreille, 1802 |
(2) 龙虱科Dytiscidae Leach, 1815 |
多食亚目Polyphaga |
牙甲总科Hydrophiloidea Latreille, 1802 |
(3) 牙甲科Hydrophilidae Latreille, 1802 |
(4) 长阎甲科Synteliidae Lewis, 1882 |
(5) 阎甲科Histeridae Gyllenhal, 1808 |
隐翅虫总科Staphylinoidea Latreille, 1802 |
(6) 球蕈甲科Leiodidae Fleming, 1821 |
(7) 觅葬甲科Agyrtidae Thomson, 1859 |
(8) 葬甲科Silphidae Latreille, 1806 |
(9)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 Latreille, 1802 |
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 Latreille, 1802 |
(10) 粪金龟科Geotrupidae Latreille, 1802 |
(11) 皮金龟科Trogidae Mac Leay, 1819 |
(12) 锹甲科Lucanidae Latreille, 1804 |
(13) 红金龟科Ochodaeidae Mulsant & Rey, 1871 |
(14) 金龟科Scarabaeidae Latreille, 1802 |
花甲总科Dascilloidea Guérin-Méneville, 1843 (1834) |
(15) 花甲科Dascillidae Guérin-Méneville, 1843 (1834) |
吉丁总科Buprestoidea Leach, 1815 |
(16) 吉丁科Buprestidae Leach, 1815 |
丸甲总科Byrrhoidea Latreille, 1804 |
(17) 泥甲科Dryopidae Billberg, 1820 (1817) |
叩甲总科Elateroidea Leach, 1815 |
(18) 叩甲科Elateridae Leach, 1815 |
(19) 红萤科Lycidae Laporte, 1836 |
(20) 花萤科Cantharidae Imhoff, 1856 (1815) |
长蠹总科Bostrichoidea Latreille, 1802 |
(21) 皮蠹科Dermestidae Latreille, 1804 |
(22) 长蠹科Bostrichidae Latreille, 1802 |
(23) 蛛甲科Ptinidae Latreille, 1802 |
郭公甲总科Cleroidea Latreille, 1802 |
(24) 谷盗科Trogossitidae Latreille, 1802 |
(25) 郭公虫科Cleridae Latreille, 1802 |
(26) 拟花萤科Melyridae Leach, 1815 |
扁甲总科Cucujoidea Latreille, 1802 |
(27) 球棒甲科Monotomidae Laporte, 1840 |
(28) 隐食甲科Cryptophaginae Kirby, 1826 |
(29) 锯谷盗科Silvanidae Kirby, 1837 |
(30) 扁甲科Cucujidae Latreille, 1802 |
(31) 露尾甲科Nitidulidae Latreille, 1802 |
(32) 瓢虫科Coccinellidae Latreille, 1807 |
(33) 薪甲科Latridiidae Erichson, 1842 |
拟步甲总科Tenebrionoidea Latreille, 1802 |
(34) 小蕈甲科Mycetophagidae Leach, 1815 |
(35) 花蚤科Mordellidae Latreille, 1802 |
(36) 幽甲科Zopheridae Solier, 1834 |
(37)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Latreille, 1802 |
(38) 拟天牛科Oedemeridae Latreille, 1810 |
(39) 芫菁科Meloidae Gyllenhal, 1810 |
(40) 蚁形甲科Anthicidae Latreille, 1819 |
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 Latreille, 1802 |
(41) 暗天牛科Vesperidae |
(42) 天牛科Cerambycidae Latreille, 1802 |
(43) 距甲科Megalopodidae Latreille, 1802 |
(44) 叶甲科Chrysomelidae Latreille, 1802 |
象甲总科Curculionoidea Latreille, 1802 |
(45) 卷叶象科Attelabidae Billberg, 1820 |
(46) 椰象甲科Dryophthoridae Sch?nherr, 1825 |
(47) 三锥象科Brentidae Billberg, 1820 |
(48) 象甲科Curculionidae Latreille, 180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活动 |
(10)金银花林下种植模式昆虫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1.1调查地点 |
1.1.2材料 |
1. 2 方法 |
1.2.1调查方法 |
1.2.2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昆虫群落的组成分析 |
2. 2 昆虫群落的时间格局 |
2.2.1不同时期昆虫群落的多样性 |
2.2.2不同时期昆虫群落的个体数量 |
3 讨论 |
四、甜菜夜蛾为害金银花(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沧州地区苜蓿田昆虫群落动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D]. 陈佳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2]二化螟和褐飞虱为害诱导型水稻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李翰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蓝翅天牛为害规律及其寄主选择的相关性分析[D]. 黄欣.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三种大豆害虫绿色防控的研究[D]. 鲁冰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防治金银花尺蠖幼虫高效药剂的筛选及应用评价[J]. 祝国栋,孙莹,赵海朋,刘艳艳,孙夏,薛明.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1)
- [6]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 李少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7]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及RNA干扰研究[D]. 陈羿渠.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8]诱导与诱发抗虫信号在水稻克隆植株间的传递及其机理[D]. 吴望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宁夏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D]. 白玲. 河北大学, 2016(02)
- [10]金银花林下种植模式昆虫多样性研究[J]. 王品舒,杨建国,陈君,丁万隆,高卫洁,牟金伟,董杰. 中国现代中药,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