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企业风险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足膺,赵媛,周昊,潘家清,崔金山[1](2020)在《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空间格局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详实准确的政府及企业调研数据,以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为例,从配置效益和空间结构视角出发,借助运用地理网络分析和线性优化模型等方法,通过单位输油成本计算、优化情景构建计算和成品油配送格局比较分析,系统解析成品油一次配送空间格局与优化配置情况,从理论上尝试探讨其地理网络结构。研究发现:优化情境下的成本较2017年实际状况减少了30%左右,表明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效益不够优化;理论上,根据成品油"就近配置"原则,不同炼油企业各自在其优化情景区界内,配送单位输油成本较低的成品油;实际上,由于炼油企业的炼油能力差异、成品油输油通道不完善和分销中心油库设置差异等原因,不同炼油企业之间存在着相较优化情景区界或大或小的实际输油区界,且存在着某些分销中心油库同时接纳不同炼油企业成品油的现象,即存在混合输油区域。
刘明[2](2020)在《基于RBI的石油炼化装置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RBI即基于风险的检验(Risk-Based Inspection),它是一种在追求系统安全性的同时,注重对系统经济性的把握,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炼化设备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过程,保证设备的安全性。RBI风险评价技术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炼化设备、管道、容器等设施因材料失效造成的内容物泄漏的风险及后果;二是根据风险排序结果制定相应检验方案,实施风险控制策略。本文以某石油炼化企业常减压蒸馏装置为例,应用RBI技术,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包括塔器、容器、换热器、空冷、管线等各设备设施进行固有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风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对常减压装置各单元进行风险排序,有针对性的制定检验方案,确定失效机理,实施风险控制策略,实现装置的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为企业炼化装置下一步维检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变预防性检验为预知性检验。本文通过对RBI技术的应用,分析影响设备安全生产的因素和腐蚀机理,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风险控制,总结炼油企业炼化装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研究加强设备风险管理的策略,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意见建议,构建设备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设备技术档案、提高炼化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开展状态监测等。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与设备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余敏[3](2020)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基于大连油品通·天健厚德平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供应链金融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至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4万亿元。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模式使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产业相互交融,并通过供应链金融促进信息化与产业化的结合。第三方平台、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等通过自身在供应链交易过程中积累的交易与信用数据,构建信用评估体系,为供应链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第三方电商平台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由于平台化和高度关联化特征,不仅为缓解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同时也加速了产业资金流动,优化了产业链体系。由此,本文根据大连石油化工产业主导产业的特点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选择大连油品通·天健厚德平台(以下简称为:大连YPT·TJHD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到国内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前沿对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构成主体,在对商业银行主导、核心企业主导、第三方电商平台主导与物流企业主导供应链金融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油品交易的普遍特征,对比并分析了第三方电商平台主导模式在油品交易中的优势作用;其次,介绍大连YPT·TJHD平台的发展概况,并对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调查问卷获取研究主体的数据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客观描述平台企业的基本信息、融资情况以及对供应链金融需求度,提炼油品通平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明确界定油品通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设计概要的基础上,设计油品代采融资模式、电子仓单融资模式和应收账款三种融资模式,并详细阐述其运作机理、操作流程和应用特征,为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应用方案。根据具体操作流程中平台面临的风险因素,构建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评估框架,提取该三种模式的系统和非系统性风险,并以此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以“机构-预案-技术”为轴的风险预警体系,从多层面管控平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本文从实践角度丰富了以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现有研究,为石化贸易企业融资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并为石化产业与金融业结合以及两化融合贡献新的应用研究,这对其他平台式电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刘业业[4](2020)在《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我国作为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承担着国际社会上承诺的减排目标压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石油炼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进污染减排的背景下,石油炼制行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石化行业于2017年被纳入第一阶段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油品质量要求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在此形势下,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形势下,精准的掌握企业碳排放水平、充分的了解环境影响关键环节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不能从根源解析环境影响关键环节的问题,对石油炼制工业过程层面的碳排放碳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弥补了目前碳排放体系核算结果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工业过程及排放气体四个角度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采用“生产系统-生产装置-生产单元-排放节点”四层分级的方法对石油炼制过程碳排放源进行了识别并归类,建立了物料衡算-实测法的企业层面过程碳排放精准核算方法,并对我国中等规模炼油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应用。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源归类为燃料燃烧源、工艺尾气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电力热力源。核算方法的精准性体现在:增加了对油气回收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的碳排放核算,增加了非CO2形式碳排放核算,电力碳排放系数考虑了清洁电力的影响,对燃料燃烧源、生产过程无组织VOCs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更为准确。案例应用核算结果为:该中等规模炼油企业碳排放系数核算为0.30t CO2eq/t原油;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常减压、油品储存及柴油加氢装置是全厂主要贡献过程;逸散源碳排放占全厂总碳排放的6.84%;非CO2形式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13.76%。对不同核算方法比较分析结果为:《石化指南》、《省级指南》、《2006年IPCC指南》核算结果分别低于本方法11.11%、55.27%、80.93%,未核算逸散排放源及未核算催化剂烧焦源是主要原因;《排查指南》法核算生产装置无组织源VOCs排放系数为本文核算方法的31.82%;采用实测法对催化剂烧焦源核算结果仅为本方法核算结果的7.3%。(2)从工业过程角度提出行业层面石油炼制碳排放核算方法,可弥补现有基于排放类别核算结果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对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揭示了行业碳减排存在的问题,识别了行业碳减排重点。分别从工业过程及排放类别角度构建了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采用基于排放类别方法对我国石油炼制行业2000-2017年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系数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行业碳排放特征,采用LMDI模型量化了加工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排放系数对碳增量的贡献。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量逐年增高,尚未到达拐点;2000-2017年,行业碳排放系数呈现“先抑后扬”特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对碳减排有积极效果,产业链的延深是导致行业碳排放系数“上扬”的原因;要实现国家承诺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石油炼制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碳减排。加工规模对碳增量的促进作用逐年降低,但仍是导致行业碳增量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已成为继加工规模后的第二大促进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开始起到促进碳排放的作用,目前提升能源效率的手段已逐渐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寻求更有效的能源效率提高途径迫在眉睫;能源结构对碳增量的贡献相对较小,能源结构因素对碳减排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碳排放因子对年均碳增量的贡献不够明显,效应值皆为负值;碳排放因子对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不明显。(3)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工业过程层面对典型石油炼制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价,弥补了基于具体石油产品开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石油炼制整体环境影响现状、不能从源头解析关键影响环节的不足。基于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中等规模典型企业工业过程层面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量化评价,明确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识别主要贡献装置及物质、从源头解析主要装置的关键环节,并从单位原料综合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工业过程环境影响水平。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依次是臭氧耗竭、气候变化、人类毒性、细颗粒物形成、光化学氧化、水体酸性化、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及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方面的影响更明显。对整个炼油企业来说,原油的开采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导因素;从工业过程层面来说,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常减压、柴油加氢、油品储存、循环冷却系统是造成石油炼制环境影响的主要过程;VOCs的现场排放、炼厂气燃烧、电力热力的使用、辅剂的生产及使用、循环水的冷却及油料空冷水冷过程是造成以上装置环境影响的四个关键环节,也是石油炼制行业今后控制的重点;导致以上环节贡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料性质、生产工艺、油品储存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刨除各生产装置原料加工量的影响来看,柴油加氢、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含苯抽提)、MTBE、延迟焦化、常减压的环境影响依次减小;氢气的使用是拉开柴油加氢与其它装置距离的主要原因。(4)创新性的构建了基于工业过程的企业及行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丰富和完善了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数据统计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基于排放类别统计石油炼制行业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现状,从工业过程角度构建了与上文企业行业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相对应的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并根据过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VOCs减排及提高能源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企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形式设计了企业内部碳排放台账及对外统计报表两种类型;碳排放台账记录了企业内部碳排放核算所需的最原始数据,包括全厂及各工业过程两个维度,便于互相验证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对外统计报表则为统一的格式,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下发给企业,该报表主要用于提供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所需数据,包括体现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总体信息的总表及提供各工业过程不同碳排放类别核算过程信息的分表。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以工业过程为基本统计单元,并根据原料/流程/技术及规模对各工业过程进一步分类,统计内容包括子类别下各工业过程行业层面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信息。对于石油炼制VOCs减排方面,从安装在线监测、收集去除效率双重控制、加严VOCs排放标准、及时更新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政府如何监管提供了建议。对于能源利用方面,从优化装置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拓展能源结构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包括逐步降低催化裂化装置比重、进一步提高加氢工艺在二次加工占比、加强转化或淘汰小规模装置力度、进一步挖掘炼化一体化在装置之间及装置与系统之间提高能源效率的优势、提高清洁电力及天然气比重等。
刘芳妤[5](2020)在《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对石化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日渐深化,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石油化工企业所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由于市场份额大多被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国企垄断,民营石油化工企业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塔石化)的生存空间变得日渐狭小。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石油化工行业财务风险和财务风险对债务违约影响的研究成果,选取了靠发行巨额企业债进行融资,导致2018年11月债务违约事件爆发的民营石化企业宝塔石化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宝塔石化自身发展的特点,初步识别出债务融资给宝塔石化带来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营运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并将这几类风险进行细化。其次,根据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并结合全面性、敏感性、可获得性、可操作性和互斥性五项原则,选出11个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构建宝塔石化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对2014年至2017年间宝塔石化的各项财务风险水平分别进行打分和评级,得出宝塔石化总体财务风险水平较高的结论。其中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处于较高水平,营运风险水平一般。并且,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结合宝塔石化自身发展特点,剖析了形成宝塔石化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而发现制约宝塔石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最后,根据宝塔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七条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宝塔石化进一步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避免再次出现财务状况剧烈波动的尴尬情况。同时,为其他石化行业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贡献在于:首先,本文填补了大型民营石化企业财务风险案例研究的空白,为以后研究其他高负债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提供了参考价值。其次,通过对宝塔石化财务风险的研究,并结合2018年以来公司债违约事件频繁爆发的现象,发现债券市场建立公开发行制度后发行人和持有人对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理解误区。最后,结合当前发现的问题,对公司债融资制度和债务融资条款的优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曹建[6](2020)在《危化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情景构建、演化模拟与安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频发、危险性高,有效防控危化品运输事故对保障我国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迫切性。由于事故及造成后果的特殊性,不可能用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代价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故,研究情景构建基础上的事故模拟理论和方法是事故防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3—2018年全国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和情景构建理论,围绕事故情景筛选、区域情景构建、事故情景演化模拟与后果应对等方面并借助FLACS软件进行分析和研究,预测不同情况下的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严重程度,此研究对企业相关设计与规划、事故应急处置、民众自我救护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为:1.筛选出可信最坏事故情景。对我国2013—2018年间使用罐车进行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引发的事故从人员伤亡情况、发生时间、区域、类别、原因和应急救援耗时等方面探索罐车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特点及规律,研究我国应急救援耗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确定地点为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某一十字路口,事故缘由为LPG槽罐车因翻车致使150mm的罐车顶部安全阀完全松动而引发泄漏;梳理了4个国内外LPG槽罐车事故的发生经过、事故后果和事故原因,筛选出LPG槽罐车“泄漏→气云扩散→气云爆炸”的生产安全事故动态演化情景。2.泄漏及气云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后果分析。泄漏扩散过程数值模拟共设定5个工况,泄漏时间均为130s。结果表明:气云扩散呈现重力沉降特性,受风流、建构筑物及其尖角和拐角的影响产生加速、减缓或者分离扩散等现象。根据泄漏扩散结果可确定中毒、窒息和可爆炸区域。3.爆炸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后果分析。泄漏扩散过程数值模拟采用等效气云方式对质量流量为29.1kg/s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转换,依据《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3046)对主要目标受超压影响的后果进行量化,得出该工况下对人体和建构筑物产生了广泛伤害,对建构筑物约110m2对范围产生集中伤害,根据模拟结果可得出爆炸事故产生的最大灾害距离;其次,拥塞程度对爆炸超压形成有激励作用。4.防范和应对措施。首先,根据LPG泄漏扩散规律从气云浓度监测、消除火源、人员防护、减弱LPG挥发、人群疏散、收集或转输方面提出措施及建议。其次,根据爆炸数值模拟结果,从划分疏散区域、撤离路线和路径、规避爆炸超压较大区域、建构筑物内人员自我防护方面提出措施及建议。
隋鹏飞[7](2019)在《炼油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以盘锦市NH炼油工程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炼油项目生产企业也紧跟步伐,发展迅猛,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21.17亿元,同比增长8.24%,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前景看好。但是伴随着产业的快速的扩张和产能的提升,安全事故也出现了不少,2017年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万起、死亡人数高达3.8万,炼油工程企业全年发生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炼油工程企业往往要用到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做原材料、辅助材料,在监测、检验环节可能要用到大量危险化学品。炼油工程生产工艺过程会涉及到高温,高压环境,同时所用的物料也存在易燃、易爆、腐蚀的特点,企业在存储、转移、使用的环节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企业忽视安全管理,不注重安全投入,不去认真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履行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往往生产现场会出现各种类型的人身伤害事故,财产损失。如何做好炼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本论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国内外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吸收了一些先进的炼油工程先进安全生产经验。本论文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文献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注重搜寻相关安全管理资料,结合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法则,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三方面重点着手,提出炼油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别以及可能造成的事故风险,并针对此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与改进意见。第二,结合炼油行业特点提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一般方法,采用LEC分析对操作现场进行排查,定量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使安全风险处在企业可控的范围内。第三,论文采取实例论证的方法,结合盘锦市NH炼油工程企业采取的集成管理,从源头治理的方式,重点分析了隐患排查的三级排查方法,针对安全隐患治理采取的措施,以及安全绩效管理,企业的安全文化打造等措施,来论证安全管理是可防可控。本论文通过采用一套完整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实施与运用,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处在合理的状态,对其他的类似炼油企业炼油工程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牛一丹[8](2019)在《基于灰色关联和TOPSIS法的项目工期风险评价》文中指出石油产业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和价值,在化工、军事、农业、交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炼油项目建设不仅规模大、历时长、投资额大等特点,而且在实际的施工控制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风险,比如投资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其中工期风险是发生最为常见。因此,对工程工期风险的辨别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适用情况、优点及不足之处,然后回顾了国内外炼油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炼油工程工期风险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灰色关联的方法在项目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根据工期风险系统多因素、多层次且相互联系的特点构建了炼油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与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同时对实例运用此方法加以评价来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针对灰色关联理论在炼化工程项目工期风险管理的合理性,为后续炼化工程项目工期风险管理向定量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为石油的建设和开发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芦金园[9](2019)在《油库风险分析及保险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油库企业对于其自身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风险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并且能够综合运用各类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风险。然而,油库企业某些固有风险并不能够轻易地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这类固有风险不容小觑,给企业的稳定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导致人员伤亡与环境破坏。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能够在事后对被保险人进行经济补偿,并且,设计合理的保险产品也能间接促进被保险人防灾减损的积极性。然而,当前并没有保险公司对油库企业进行较为详细的风险分析,其风险未被充分地理解和认识,并且当前没有针对该行业的特殊性而制定的保险产品,因此,基于企业风险评价结果的保险方案研究非常重要。首先,通过演绎与归纳分析法,从以往事故案例以及油库企业运营流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随后,筛选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将其分类后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指标的权重以及专家赋值,确定风险评价指标矩阵;利用各灰类的白化权函数确定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从而计算油库企业的安全评分,用以确定其风险等级;最终,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确定相关保险产品的费率浮动系数。本文在实例验证中对某油库企业进行详尽的风险分析,并且将提出的评价模型及费率浮动计算方法应用于保险方案的制定中。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风险评价及费率浮动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应企业的实际风险水平,基于其所制定的保险方案能达到费率与风险相一致的目的。
李宁[10](2018)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典型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油、液化石油气等典型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生产经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堪称重要支柱型产业。危险化学品的原料卸车区、产品装车区作为危化品企业的“头和尾”,其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好坏关系着一个危化品企业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国内危险化学品装卸环节出现了多起事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为开展装卸区域安全风险研究带来紧迫感、压力感和责任感。国家也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针对性地采用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辨识程序,全方位地辨识危化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定期开展危险化学品装卸区域风险评估,对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评估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过程安全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国内外现有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汽油等易燃液体、液化石油气等压缩液态气体及液氨等汽车罐装运输的腐蚀性液体等典型危险化学品所在的装卸区域风险分析。基于层级分析法,建立了典型危化品装车作业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工作安全分析(JSA)法、ALOHA、事故树(FTA)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危险化学品装卸区域和作业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表征因素;从管理、人员、工艺设备、物料、作业环境、作业流程等6个方面,构建了典型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模型,通过优化了风险评估指标要素、权重计算,并完善了三级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37个二级和128个三级要素指标的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进一步细化风险评估体系中的三级要素评分标准,部分指标通过风险评估软件量化得到,为装卸区域风险评估提供了评分依据。结合实例应用到两家炼油化工企业的卸油栈台和发油中心的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中,为危化品企业内部开展装卸作业区域的风险自评估提供参考,也对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评价具有借鉴和理论价值。
二、炼油企业风险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企业风险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空间格局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实际状况 |
2.2 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优化状况 |
2.2.1 优化情景假设 |
2.2.2 优化配置计算与分析 |
2.2.3 成品油一次配送地理网络结构探讨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2)基于RBI的石油炼化装置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风险管理概述 |
2.2 风险管理内容 |
2.2.1 风险识别 |
2.2.2 风险评估 |
2.2.3 风险控制 |
2.2.4 风险监控 |
2.3 风险管理技术 |
2.4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 |
2.4.1 RBI技术概述 |
2.4.2 RBI技术原理 |
2.4.3 RBI方法 |
2.4.4 应用RBI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炼厂基于RBI的常减压蒸馏装置风险管理 |
3.1 装置的基本情况 |
3.2 装置设备的失效机理分析 |
3.2.1 高温硫腐蚀与高温环烷酸腐蚀 |
3.2.2 硫化物与氯化物应力开裂腐蚀 |
3.2.3 HCl-H_2S-H_2O腐蚀 |
3.2.4 保温层下腐蚀 |
3.2.5 水侧腐蚀 |
3.3 装置的风险评估结果 |
3.3.1 风险计算原理 |
3.3.2 风险评估结果 |
3.4 风险评估后的检验制定 |
3.4.1 检验方案制定基本原则 |
3.4.2 检验方案具体内容 |
3.5 装置的风险控制措施 |
3.5.1 重点部位指标控制策略 |
3.5.2 高风险部位日常检测策略 |
3.5.3 防腐蚀的建议 |
3.5.4 事故控制措施 |
3.5.5 事故急救措施 |
3.6 装置的风险监控 |
3.6.1 在线腐蚀探针监测技术 |
3.6.2 在线壁厚监测技术 |
3.6.3 在线PH监测技术 |
3.6.4 风险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炼油企业炼化设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
4.1 应用RBI进行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
4.1.1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 |
4.1.2 RBI所需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问题 |
4.1.3 RBI参与人员素质不高问题 |
4.1.4 高风险部位日常检测维护不够,缺乏必要的监测系统问题 |
4.1.5 RBI分析结果略保守 |
4.2 应用RBI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 |
4.2.1 构建炼化设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
4.2.2 完善设备技术档案 |
4.2.3 提高炼化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4.2.4 积极开展设备风险点状态监测 |
4.2.5 开发基于我国炼化设备腐蚀数据的RBI分析软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3)第三方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基于大连油品通·天健厚德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传统供应链金融相关研究 |
1.2.2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相关研究 |
1.2.3 产业互联网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供应链金融及模式与运行机制 |
2.1 供应链金融概述 |
2.1.1 供应链金融内涵 |
2.1.2 供应链金融主体 |
2.2 供应链金融的主导模式及运行机制 |
2.2.1 以商业银行为主导 |
2.2.2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 |
2.2.3 以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主导 |
2.2.4 以物流企业为主导 |
2.3 油品交易的特点及第三方电商平台主导模式对其作用 |
2.3.1 油品交易的特点 |
2.3.2 第三方电商平台主导模式的作用 |
3 大连油品通·天健厚德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设计依据 |
3.1 平台发展概况 |
3.1.1 平台简介 |
3.1.2 主要业务 |
3.1.3 发展现状 |
3.2 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应用:必要性和可行性 |
3.2.1 必要性分析 |
3.2.2 可行性分析 |
3.3 平台企业融资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回收结果与分析 |
4 大连油品通·天健厚德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设计 |
4.1 设计概要 |
4.1.1 基础要素明确 |
4.1.2 参与主体界定 |
4.2 具体融资模式流程设计 |
4.2.1 油品代采融资模式 |
4.2.2 电子仓单融资模式 |
4.2.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4.2.4 三种融资模式对比及适用性分析 |
4.3 风险要素识别与评估框架设计 |
4.3.1 油品代采融资模式 |
4.3.2 电子仓单融资模式 |
4.3.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4.4 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设计 |
4.4.1 风险控制体系 |
4.4.2 风险预警系统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油品通平台注册企业融资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4)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
1.2.2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1.3 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 |
2.1 研究范围 |
2.1.1 产业结构 |
2.1.2 企业类型 |
2.1.3 工业过程 |
2.1.4 排放气体 |
2.2 工业过程碳排放源识别及归类 |
2.2.1 排放源识别 |
2.2.2 排放源归类 |
2.3 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 |
2.3.1 燃料燃烧源 |
2.3.2 工艺尾气源 |
2.3.3 逸散排放源 |
2.3.4 废物处理源 |
2.3.5 间接排放源 |
2.3.6 方法分析 |
2.4 案例应用 |
2.4.1 案例介绍 |
2.4.2 数据收集 |
2.4.3 核算结果 |
2.4.4 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年际变化分析 |
3.1 核算方法 |
3.1.1 基于工业过程核算方法 |
3.1.2 基于排放类别核算方法 |
3.1.3 核算方法优劣势分析 |
3.2 数据收集 |
3.2.1 燃料燃烧源 |
3.2.2 工艺尾气源 |
3.2.3 逸散源 |
3.2.4 电力热力源 |
3.2.5 行业工业增加值 |
3.3 年际变化动态分析 |
3.3.1 核算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
3.4.1 方法原理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过程的石油炼制企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 范围及目标 |
4.2 清单分析 |
4.3 评价方法 |
4.3.1 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2 单位综合环境影响 |
4.4 评价结果 |
4.4.1 主要影响类别分析 |
4.4.2 重点贡献环节识别 |
4.4.3 关键贡献物质分析 |
4.4.4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
4.4.5 敏感性分析 |
4.5 不确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及污染减排建议 |
5.1 企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
5.1.1 碳排放台账统计内容 |
5.1.2 碳排放统计报表内容 |
5.2 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
5.3 污染物减排建议 |
5.3.1 VOCs减排建议 |
5.3.2 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展望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6.3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务风险相关的文献综述 |
1.2.2 石油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相关的文献综述 |
1.2.3 财务风险对债务违约影响的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2.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
2.1.2 财务风险的分类 |
2.2 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2.2.1 控制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 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
2.3.1 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
2.3.2 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
2.3.3 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 |
第3章 宝塔石化财务风险的案例分析 |
3.1 公司介绍 |
3.1.1 基本信息 |
3.1.2 公司战略 |
3.1.3 宝塔石化财务基本状况 |
3.2 债务违约案例介绍 |
3.2.1 票据融资的基本情况 |
3.2.2 票据融资的动机 |
3.2.3 融资的风险 |
3.2.4 违约情况介绍 |
3.2.5 违约造成的影响 |
3.3 财务风险识别 |
3.3.1 筹资风险识别 |
3.3.2 投资风险识别 |
3.3.3 营运风险识别 |
3.3.4 现金流量风险识别 |
第4章 宝塔石化财务风险评价 |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基于Person相关性分析的风险指标选取 |
4.1.3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结果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判断矩阵 |
4.2.2 财务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
4.2.3 权重结果汇总 |
4.3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评价 |
4.3.1 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 |
4.3.2 财务风险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过程 |
4.4 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宝塔石化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5.1 国内融资环境趋于紧张 |
5.2 石油化工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
5.3 巨额的财务费用 |
5.4 不合理的负债结构 |
5.5 过度投资战略与企业实力不匹配 |
5.6 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
第6章 宝塔石化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6.1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
6.2 提升宝塔石化的市场竞争力 |
6.3 适度缩小负债规模 |
6.4 改善债务结构 |
6.5 拓宽融资空间,降低财务成本 |
6.6 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控 |
6.7 对公司债发行制度和条款的优化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危化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情景构建、演化模拟与安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研究现状 |
1.2.2 情景及情景构建理论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危化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与情景筛选 |
2.1 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定义 |
2.2 我国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特征分析 |
2.2.1 事故数据简介 |
2.2.2 事故总体特征 |
2.2.3 事故原因 |
2.2.4 罐车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时间分析 |
2.3 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主要致因 |
2.4 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 |
2.5 LPG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情景筛选 |
2.5.1 数据统计分析概要 |
2.5.2 我国LPG公路运输概况 |
2.5.3 情景泄漏和爆炸位置 |
2.5.4 事故情景点周边人口及建筑物分布 |
2.6 LPG罐车公路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
2.6.1 湖南怀化LPG罐车爆炸事故案例 |
2.6.2 甘肃兰州某液化石油气运输车爆炸事故案例 |
2.6.3 山东省临沂市“6·5”爆炸案例 |
2.6.4 墨西哥LPG罐车火灾事故案例 |
2.6.5 LPG槽罐车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共性分析 |
2.7 LPG槽罐车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过程筛选及情景拟定 |
2.7.1 事故发展过程筛选 |
2.7.2 情景拟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危化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区域场景建模 |
3.1 场景构建概要 |
3.1.1 场景构建简介 |
3.1.2 区域场景障碍物分类 |
3.1.3 场景构建工具简介 |
3.1.4 场景建模数据来源介绍 |
3.2 区域场景构建过程 |
3.2.1 地形数据导入 |
3.2.2 Auto CAD与 Micro Station建模 |
3.2.3 CASD建模 |
3.3 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区域周边场景 |
3.3.1 罐式车辆公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区域场景 |
3.3.2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罐车公路运输LPG泄漏和气云扩散过程数值模拟及后果应对分析 |
4.1 LPG泄漏扩散概述 |
4.1.1 LPG扩散与蒸发 |
4.1.2 气云扩散 |
4.2 LPG泄漏扩散事故数学模型 |
4.2.1 LPG泄漏速率数学模型 |
4.2.2 LPG泄漏扩散数学模型 |
4.3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
4.3.1 LPG泄漏扩散数值模拟基本假设 |
4.3.2 计算模型选择 |
4.3.3 初始条件设置 |
4.3.4 边界条件设置 |
4.3.5 泄漏参数设置 |
4.3.6 网格划分 |
4.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4.4.1 LPG重气效应及扩散规律 |
4.4.2 有风工况下质量流量对泄漏扩散的影响 |
4.5 主要防护目标及后果分析 |
4.5.1 泄漏34s时的危险性分析 |
4.5.2 泄漏64s时的危险性分析 |
4.5.3 泄漏94s时的危险性分析 |
4.5.4 泄漏130s时的危险性分析 |
4.5.5 后果及防范与应对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PG罐车爆炸事故过程数值模拟及后果应对分析 |
5.1 LPG爆炸事故 |
5.1.1 蒸气云燃烧 |
5.1.2 蒸气云爆炸 |
5.1.3 爆燃转变至爆轰 |
5.2 LPG爆炸事故模型 |
5.2.1 LPG爆炸事故数学模型 |
5.2.2 LPG爆炸事故等效气云模型 |
5.3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
5.3.1 计算模型选择 |
5.3.2 初始条件设置 |
5.3.3 边界条件设置 |
5.3.4 网格划分 |
5.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5.5 主要防护目标分析 |
5.5.1 主要防护目标及其伤害阈值 |
5.5.2 LPG蒸气云爆炸事故广泛伤害分析 |
5.5.3 LPG蒸气云爆炸事故集中伤害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LPG气云扩散过程 |
6.1.2 LPG气云爆炸过程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A:柴油、汽油和LPG对比 |
附录 B:2015年-2019年各省份汽油及LPG等产品产量 |
附录 C:山东省地方炼油企业明细 |
致谢 |
(7)炼油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以盘锦市NH炼油工程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国内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
二、集成管理概念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
一、海恩法则 |
二、木桶理论 |
三、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四、PDCA循环理论 |
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方法 |
一、集成管理法 |
二、层次分析法 |
第三章 炼油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隐患排查方法 |
第一节 炼油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隐患排查 |
一、炼油工程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
二、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 |
第二节 安全隐患灰关联控制 |
一、数据采集 |
二、关联指标确定 |
三、安全隐患灰关联度的计算 |
第三节 隐患分级 |
第四章 盘锦炼油企业安全隐患类型 |
第一节 盘锦市石化工程概况与安全隐患评估 |
一、盘锦市石化项目概况 |
二、盘锦市石化项目安全概况 |
三、盘锦市NH炼油企业简介 |
四、NH炼油企业危险源概况 |
第二节 盘锦炼油企业物的不安全状态 |
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因素 |
二、机械设备的隐患 |
三、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善措施 |
第三节 盘锦炼油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 |
一、现场工作人员违章操作 |
二、员工的违章指挥 |
三、员工违法劳动纪律 |
四、员工行为改善措施 |
第五章 盘锦市石化炼油企业安全管理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盘锦炼油企业隐患的集成管理 |
一、重大危险源集成辨识 |
二、加强第三方安全管理 |
三、特殊作业的审批制度 |
第二节 安全隐患灰关联控制应用 |
一、炼油工程企业安全隐患数据化模型 |
二、安全隐患灰关联度的结果计算 |
三、安全隐患灰关联度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绩效集成评价 |
一、绩效模式 |
二、AHP绩效评估模型 |
三、AHP绩效评估权重确定 |
四、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企业安全文化的集成打造 |
一、开展安全竞技活动 |
二、安全文化氛围打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盘锦炼油企业设备分厂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清单 |
致谢 |
(8)基于灰色关联和TOPSIS法的项目工期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炼油项目发展现状 |
1.1.2 炼油项目工期风险评价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
1.2.2 项目工期风险研究现状 |
1.2.3 灰色关联法研究现状 |
1.2.4 TOPSIS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工期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
2.1 工期风险的识别 |
2.1.1 风险识别方法 |
2.1.2 风险识别方法的优劣势比较 |
2.1.3 炼油工程工期风险因素来源分析 |
2.2 工期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2.2.1 工程工期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 |
2.2.2 工程工期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3 灰色关联-TOPSIS理论基础与方法分析 |
3.1 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 |
3.1.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特征 |
3.1.2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概念 |
3.1.3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步骤 |
3.1.4 灰色关联法的优缺点 |
3.2 TOPSIS法相关理论 |
3.2.1 TOPSIS法评价比选步骤 |
3.2.2 TOPSIS法的优缺点 |
3.3 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决策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工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 项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工期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 |
4.3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 本章小结 |
5 工期风险实例分析 |
5.1 工程背景 |
5.2 工程概况 |
5.3 烟气脱硫项目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4 基于灰色关联度—TOPSIS法的决策 |
5.4.1 自然风险指标贴近度计算 |
5.4.2 社会风险指标贴近度计算 |
5.4.3 其余三项风险指标贴近度计算 |
5.4.4 计算结果分析 |
5.4.5 工期风险管理策略及意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油库风险分析及保险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的必要性 |
1.4.2 研究的可行性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油库相关概念 |
2.1.1 油库种类 |
2.1.2 油库等级划分 |
2.1.3 油库设备简介 |
2.2 油品事故类别 |
2.3 油库危险性概述 |
2.4 油库保险现状概述 |
2.4.1 油库企业保险形式 |
2.4.2 油库保险责任范围 |
2.4.3 相关保险产品费率 |
2.4.4 现存适用险种存在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油库风险分析 |
3.1 风险分析基本步骤 |
3.2 油库风险辨识 |
3.2.1 基于事故案例的风险辨识 |
3.2.2 基于油库整体影响因素的风险辨识 |
第4章 油库风险定量风险评价 |
4.1 油库风险评价 |
4.1.1 风险评价原理 |
4.1.2 风险评价方法 |
4.2 灰色层次评价法 |
4.3 油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4 基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风险计算 |
第5章 基于风险评价结果的油库保险方案研究 |
5.1 现存适用险种及其存在问题 |
5.1.1 现存适用险种 |
5.1.2 相关险种存在的问题 |
5.2 保险责任及除外责任 |
5.2.1 保险责任 |
5.2.2 除外责任 |
5.3 基于风险评价结果的费率浮动研究 |
第6章 实例应用 |
6.1 烟台某油库公司概述 |
6.2 油库企业财产损失风险评价 |
6.2.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权重集 |
6.2.2 计算灰色评估系数 |
6.2.3 计算灰色评估权向量及权矩阵 |
6.2.4 确定风险等级 |
6.3 费率确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典型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1 定性风险评估 |
1.2.2 定量风险评估 |
1.3 危化品装卸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层析分析法的危化品装车作业风险研究 |
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2.1.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2.1.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2.2 作业风险分析模型构建 |
2.2.1 发油作业流程简介 |
2.2.2 装车作业风险模型构建 |
2.3 判断矩阵赋值研究 |
2.4 权重计算及结果比较 |
2.4.1 不同权重计算方法研究 |
2.4.2 权重计算结果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因素研究 |
3.1 装卸区域风险因素研究 |
3.1.1 装卸作业安全分析 |
3.1.2 鹤管充装形式风险研究 |
3.2 作业环境风险因素研究 |
3.2.1 风速的影响分析 |
3.2.2 泄露孔径的影响分析 |
3.2.3 泄漏位置的影响分析 |
3.2.4 泄漏物质的影响分析 |
3.3 装卸区域FTA风险分析 |
3.3.1 建立火灾与爆炸事故树 |
3.3.2 最小割集分析 |
3.3.3 结构重要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体系构建 |
4.1 风险评估体系建立 |
4.1.1 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 |
4.1.2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4.1.3 总层级权重计算结果 |
4.2 三级要素评分标准 |
4.2.1 管理要素评估标准 |
4.2.2 人员要素评估标准 |
4.2.3 物质要素评估标准 |
4.2.4 工艺设备要素评估标准 |
4.2.5 作业环境要素评估标准 |
4.2.6 作业流程要素评估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险等级评估应用研究 |
5.1 风险评估等级确立 |
5.1.1 风险评估等级表 |
5.1.2 风险评估结果计算过程 |
5.2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5.2.1 单一评估对象应用 |
5.2.2 多个评估对象应用 |
5.3 评估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炼油企业风险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石化江苏成品油一次配送空间格局与优化[J]. 杨足膺,赵媛,周昊,潘家清,崔金山. 自然资源学报, 2020(11)
- [2]基于RBI的石油炼化装置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 刘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第三方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基于大连油品通·天健厚德平台[D]. 余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D]. 刘业业. 山东大学, 2020(11)
- [5]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D]. 刘芳妤.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6]危化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情景构建、演化模拟与安全控制研究[D]. 曹建. 湖南科技大学, 2020
- [7]炼油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以盘锦市NH炼油工程企业为例[D]. 隋鹏飞. 青岛大学, 2019(02)
- [8]基于灰色关联和TOPSIS法的项目工期风险评价[D]. 牛一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油库风险分析及保险方案研究[D]. 芦金园.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典型危化品装卸区域风险等级评估研究[D]. 李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