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剧图书能否开颜一笑(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智[1](2021)在《《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文中提出《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简称为《孝义真迹珍珠塔》或《珍珠塔》,它作为代言体弹词的一部力作,产生于清代中后期,在弹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追溯和梳理《珍珠塔》故事的来龙去脉,将故事中的人物、地名与现实中的景点“珍珠塔”以及历史事实中的人物、地名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珍珠塔》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系统的梳理《珍珠塔》创作史上,最为有影响力的改编者周大榜的身世、着作以及他改作《珍珠塔》的因缘际会。分析《珍珠塔》的众多版本,并将繁多的版本进行大致的归类,勾勒《珍珠塔》在有清一代的传播情况。第二章《珠塔七层层匠心雅俗兼备备一炉》集中探讨和分析了《珍珠塔》的艺术特色,如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包括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雅俗兼备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一化的特点。第三章《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通过梳理以《珍珠塔》故事为题材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分析各种体裁改编的优劣,探索弹词《珍珠塔》故事的演变过程,明辨在新时代新需求下,《珍珠塔》故事在各种曲艺形式包括说唱、戏曲、影视等方面的新型出路和发展。第四章《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相较之前对《珍珠塔》弹词地位和影响的模糊性定位,综合第二章的艺术特色研究,对《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定位。
刘心武[2](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提出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金晨[3](2017)在《关公信仰研究 ——以关公楹联解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关公信仰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其起源于魏晋,产生于隋唐,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这使得关公最终成为了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海内闻名的“文武圣神”,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关公信仰文化圈,关公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影响广泛且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文化“复兴”的大潮,关公信仰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成为了当代社会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令人瞩目的民俗事项,值得广大学者们关注和研究。关公信仰作为民间信仰中最具代表的俗神信仰之一,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庞杂,这种文化以小说、图画、雕塑、建筑等诸多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其中建筑一项就包含了和关公有关的祠堂、庙宇、陵墓和戏台等诸多元素,并且在这些关公建筑内大多都留有世人对关公评价的楹联,这些楹联或赞其忠义,或颂其英明,或称其勇武,或表其仁义。还有一些楹联则是起到劝诫警示和策励解悟的作用。收集和整理这些楹联对研究关公信仰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小的意义,并且不同的关公楹联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性。本文拟从关公信仰的发展史出发,通过对各地关公楹联进行深度解析,从而来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与关公信仰之间的联系,进而对关公信仰进行解读。论文主要涵盖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理由、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民间信仰、关公信仰和楹联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笔者对关公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阶段的梳理。并将关公信仰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一是魏晋南北朝关公信仰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人们主要是颂扬关公的勇武,关公信仰此时还处于萌芽状态并没有真正的形成;二是隋唐关公信仰的形成时期,在民间信仰和佛教的双重推动下,关公已由传统的猛将形象演变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神灵,但此时的关公信仰主要流行于民间;三是宋元关公信仰的发展时期,宋元时期关公信仰开始得到官方的广泛重视,佛教和道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关公信仰的利用和倡导,关公信仰在民间的影响也逐渐提高;四是明清关公信仰的鼎盛时期,此时关公信仰历在朝廷的鼎力推崇和民间的大力支持下达到了历史高潮阶段,信众规模和祠庙修建数量皆是历史最高水平,令人叹为观止。第三部分,对楹联的特点和发展做简要的描述,并论述楹联在庙宇中的作用和意义。之后通过对关公楹联的解读来阐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价值观和关公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关公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第四部分,按地域划分将关公楹联分类研究,来解析关公信仰在不同地域文化体系中的特色,包括:三晋、中原、荆楚、东北、燕赵、齐鲁、吴越、闽粤、巴蜀、秦陇、少数民族和港澳台、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笔者研究的一些思考。本文研究结论为关公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支持以及传统文化的支撑,这也是关公信仰得以扎根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体系里的根本原因。历史上关公信仰经历萌芽、产生、发展和鼎盛等不同阶段,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文化风气有着巨大的关联。而各地地域文化体系中虽然对关公信仰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大多都是表达了对关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以此来宣传关公所具备的一些列高贵品格,且各地地域文化中的关公信仰都富含着当地的文化特色,但“忠义”和“勇武”却是所有地区宣传的主题,这亦是历史上关公被人们所推崇的主要因素。从精神层面看,关公信仰已经成为人们遭遇艰难险阻时的精神支柱。从道德层面看,关公信仰是“仁义礼智信”的传播途径,代表了中华传统美德。从文化层面看,关公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的典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所以说,关公信仰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精神财富。
郝文达[4](2015)在《晚清民国词人赵尊岳研究》文中提出赵尊岳为晚清民国时期的着名词学家、诗人、词人。作为晚清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的学生,赵尊岳不仅理论知识丰富,建立了较为系统独到的词学观,同时也有大量的诗文创作传世。他交游广阔,与当时的学界大师、社会名流多有交往。目前学术界对民国诗词的研究愈加深入,但对赵尊岳的研究尚不全面,还有许多可以深入之处。因此本文广泛搜集其相关着作和文献,力图还原赵尊岳的创作原貌,对其词学思想进行重新审视,抑或有助于赵尊岳研究的继续深入。本论文分为以下五章,每章下据情况设置小节。第一章论述赵尊岳的生卒、生平、家世以及交游情况,重点考察其生平与交游,以此来展现赵尊岳的生活轨迹,反映其创作过程;第二章介绍赵尊岳的着述情况,对赵尊岳的创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其创作作一简要的说明,展现其创作的整体性、全面性。第三章是对赵尊岳的填词作品的研究,考察了赵尊岳词的题材、主题以及艺术特色,通过其词作来反映词人的内心情感、生活态度;第四章是对赵尊岳的词学观的研究,从其词体观、鉴赏观、词史观以及创作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透过他现存的词学论文研究他对词学的见解,从而反映民国时词学研究的进展情况;第五章通过对赵尊岳词话的研究,来反映赵尊岳对况周颐词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具体阐释了赵尊岳词论“神味”、“风度”、“词心”的内涵以及意义。
冯雪冬[5](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佟静[6](2014)在《《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剧是继清传奇之后改编及演出《红楼梦》最多的剧种,从民国时期至今,越剧“红楼戏”约有三十种,其中1958年的一部《红楼梦》成为了戏曲改编这部名着的经典之作,至今常演不衰。越剧在改编《红楼梦》的实践中,于剧本创作及舞台演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红楼梦》的越剧改编史在历史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意味浓厚的文化史意义。本论文研究按历史阶段划分章节,梳理剧目资料,分析《红楼梦》越剧改编在不同时期的叙事策略、文本结构、旨趣倾向、价值取舍及其折射出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建构。戏曲改编同样会涉及的其它方面如表演、导演、唱腔等,本论文不对其做艺术分析,但对于进入21世纪后舞台表演和影视呈现所承载的视觉文化内涵,本文在第四章的第三节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进行了简要阐述。绪论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的述评,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借鉴,同时评析其中的不足和疏漏,使自己的这次研究能够成为学术史的一点补充。第一章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越剧改编《红楼梦》始于战时上海的“沦陷”期,彼时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对越剧选择编演《红楼梦》具有某种旨趣上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改编初步奠定了越剧“红楼戏”的基本叙事架构。第二章是1949年至1954年的改编研究,之所以将界限划在1954年,是因为在这一年的9月份发生了“红学”界的大事件,即“红学批判”运动,这次由毛泽东亲自发起的、文艺及知识界全部参与的运动影响了《红楼梦》的越剧改编旨趣和立场。从新中国成立到“红学批判”之前的这段时期,越剧“红楼戏”的创演非常活跃,其改编的价值立场和叙事结构相比于民国时期骤然而变,在反封建婚俗的历史语境下,这一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迎合了社会大改造时期的时代话语。第三章是1955年至1965年的改编研究,即“红学批判”到文革前,这段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呈现了高水准的艺术水平。苏青和徐进改编的两部戏相映成趣,各有特色,徐进的改编本已成为经典作品。该章节分析其剧本及舞台表演的叙事学建构、价值取向及对前人作品的承袭和超越。第四章是新时期以来至当代即1978年至2014年的改编研究。这段时期《红楼梦》的越剧改编在电视剧创作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对经典版越剧《红楼梦》进行了不同意旨的重拍。这段时期电视电影媒介的介入对舞台表演的重构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该章节还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李凯旋[7](2014)在《《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文中指出清代通俗文学中有一种很独特的文体就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闺阁弹词,然而对她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通俗小说。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多选名作、单部作品研究,而忽略了作品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选取闺阁弹词有“冠首”之称的《再生缘》及其前传《玉钏缘》、续书《再造天》、仿作《笔生花》四部作品为例,旨在通过文本解读厘清作品之间内容、形式的联系与区别,由此了解闺阁弹词的文体形成及作品思想、艺术上的承继关系,进而深化整个清代闺阁文学研究的力度。引言简单介绍了作者选题的缘起,详细论证了将清代女作者创作的长篇案头弹词命名为“闺阁弹词“的理由,指出“弹词小说”定义的不足,小说与弹词同属通俗文学大类的不同文体,弹词小说的名称不科学。且弹词兴盛的清代,闺秀作者并不以弹词为小说,而作为说唱文学甚至演唱技艺之一种。至民国初,西方小说观念输入,遂有人将弹词与小说并称,实际上二者并不能相提并论。由于女性弹词作品多在闺阁中完成,而闺阁在古代也是女性生活和创作的主要场域,因而作者提出“闺阁弹词“的概念。这在国内属于首次提出,为研究对象准确定位,也探究了一个女作者弹词研究的“元概念”问题。由于本课题研究者甚少,最后简单回顾了《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作品关系研究的概况。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重点梳理了《再生缘》及其系列作品(统称为四部闺阁弹词)的作者辨析、创作概况与版本情况,明确了作者身份和数量,作品完成大致时间,并参照现有书目材料,对各种版本的特点略加比较,指出不足。第二章论述“四部闺阁弹词”间的关系、创作目的与文体认同。结合作品的自述文对作者之间的呼应、作品的创作动机以及相关作者的文体意识和创作成就感深入对比分析研究。本章侧重点在作者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四部闺阁弹词的作者自叙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不同闺秀作者对弹词文体的认同,并还原创作的真实意图及作者之间的个体差异。第三章、第四章为四部闺阁弹词各自的主题及其差异,分“一夫多妻”的书写、忠孝节义的宣传、男女平等三个议题展开论述。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了闺秀作者对于“一夫多妻”的态度以及“一夫多妻”对弹词故事结构模式的影响和渗透。从研究中注意到闺秀作者在书写“一夫多妻”故事的同时,更推崇一夫一妻,此主题书写主要从故事的趣味性和通俗文学此类主题的普遍性考虑。忠孝节义思想的宣传成为四部闺阁弹词的创作宗旨,但具体到每一部作品对忠孝节义的认识各有差异。通过研究发现,闺阁弹词的“忠”适用于君臣、夫妻和主仆之间。而夫妻之间的忠在强调女性忠贞的同时,闺秀作者们更强调男性对婚约的忠实。男性如果背叛原配则将受到种种惩罚性的挫折。“孝”的观念与忠往往相连,但孝主要适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孝做为从皇帝到平民恪守的道德法则,经常被闺秀作者用来制约君权,以达到弃恶扬善的目的。节义并提,则指节妇义夫,实际上体现出男女在道德上的要求平等。节主要指女性的贞节,闺阁作者通过大量贞女烈妇的形象宣扬贞节。但闺秀作者对贞节的理解较一般人更为深刻和全面。义,除了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一个桥梁,存在于朋友、夫妻、姐妹、兄弟关系之间外,闺阁弹词对义夫形象的塑造可谓与“节妇”对应的男性道德要求,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书写的特征。男女平等思想,闺阁弹词中的男女平等思想主要包含才貌平等,责任平等,人性平等。才貌指在能力和相貌上闺秀笔下男女实现无差别平等,责任平等则指面临国难、家难时,以兄妹、夫妻为首的男女共同担当责任,人性平等则指爱美之心、情感表达的平等。第五章论述四部闺阁弹词的独特艺术特色。从女性化叙事、心理描写、人物塑造和充满悲喜感和幽默感的场面描写来体现。其中笔者首次对作品中的女性生育情节做深入分析。此外充分肯定了闺阁弹词的心理描写和语言幽默的艺术特征。第六章论述四部闺阁弹词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学价值。从闺阁弹词的创作、传播的兴盛、才女文化的影响、才子佳人小说的新声三个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四部闺阁弹词在弹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文学史研究历程和意义来考察其文学价值。结语认为闺阁弹词虽然表彰女性,但并不以贬低男性为代价,四部闺阁弹词用女性的彩笔塑造女性英杰,打破了曹雪芹等男性文人越俎代庖,站在男性角度以弱化、物化女性或刻意贬低男性为目的“才女崇拜”。最后,提出希望动用国家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弹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以及将四部闺阁弹词通过影视化广泛传播,使学界和民众皆能重视这一清代女性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学遗产。附录的自述文总汇,作者特意将四部闺阁弹词卷首卷尾所有的自述文字收集整理并加按语点评,学者由此可以感受、窥见乃至返回闺秀的创作现场,了解其创作历程及身世感怀。
刘海霞[8](2014)在《中国古代城市笔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笔记是从城市生活经验出发,以记录城市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要素为中心的笔记文。其中大部分作品被称为“梦华体”,反映了不同时代士人阶层对他们失去的生活的追记;另外一部分作品则为游记体和颂赞体,主要是对城市生活进行摄录,以文字为城市留影。古代城市笔记是古代笔记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本论文在搜集中国历代城市笔记文本的基础上,探讨古代城市笔记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初步归纳出城市笔记在起源、发展、成熟定型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同时也以此为线索,总结以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城市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发展史,以城市笔记为载体勾勒出中国城市文明的发展大致历程,并挖掘城市笔记的文学价值。绪论部分就研究意义、当前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方法进行讨论。论文的主体部分,则分为如下六章:第一章,以隋前城市笔记的两个代表作品来探讨城市笔记萌生期形成的文体规范。第一节讨论城市笔记开山之作《西京杂记》对于汉代都市文化的展示;第二节探讨南北朝时期最具有知名度和文化品位的城市笔记《洛阳伽蓝记》,发掘其中的创作传统和对北魏城市文明的记录。第二章,以隋唐城市笔记的代表作品来追踪城市笔记发展期在题材上的拓展,尤其关注唐代三类聚焦不同领域,在音乐表演、绘画发展和狭邪冶游方面记录城市文化发展的代表作品,并追踪这些作品共同具有的“梦华体”创作倾向。第一节探讨隋朝都城的《大业杂记》所取得的创作成就;第二节探讨城市笔记中所反映的唐代音乐发展态势以及对于文学发展的促进,其中《教坊记》主要是对盛唐声乐繁华的追思,《羯鼓录》是对唐代贵族音乐才华的礼赞,《乐府杂录》中则津津乐道于长安乐工的逸闻轶事;第三节追踪后代狭邪小说的早期代表作《北里志》,探求其实录风格和感伤基调、悲悯情怀;第四节关注城市笔记中在寺庙游览中对于绘画艺术发展的记录,并具体分析作品在情感上的共同诉求:对失去的繁华生活的追忆。第三章,以宋代城市笔记的代表作品来考察城市笔记的成熟期在体式上的特点,探讨“梦华体”的内涵,关注宋代城市变革之下俗文化的大发展以及在城市笔记中的体现。宋代城市变革带来城市笔记的勃兴,第一节探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北宋初期城市的情调和欧阳修人生初宦时的美好际遇;第二节关注《洛阳名园记》对于宋代园林名城的记录,发掘其中所具有的的时代忧思和城市经济初步解放的态势;第三节探讨《东京梦华录》中的旧都追忆,注重分析其所具有的典范意义和东京俗文化百科全书的文化诉求;第四节在综合研究梦华录影响下出现的大量城市笔记在创作倾向的差异,并观照临安城市风貌;第四章,以明清两京相关的城市笔记为研究对象,考察大量涌现出来的两京城市笔记中的代表作;第一节关注北京为中心的城市笔记,尤其关注游记类型城市笔记;第二节关注南京为中心的城市笔记,特别探求近于狭邪小说类型的城市笔记以及其文学意义。第五章,以明清江南地区相关的城市笔记为研究对象,尤其关注城市笔记发展史上集大成之作的《扬州画舫录》。第一节追寻《西湖梦寻》中的江南梦乡,挖掘遗民张岱的西湖情结,总结小品文风格城市笔记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第二节关注《扬州画舫录》所具有的城市笔记创作史中的总结性质,研究盐政和南巡对于扬州城市发展的推动。第六章,关注近代城市的崛起与城市笔记的演进,分别以天津和上海为中心,选择两个最具特色的文本来解析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进展。第一节研究十里洋场激发下的《海陬冶游录》类笔记,探求近代洋场文化与狭邪小说的繁荣之间的联系。第二节以对《津门杂记》的解剖来分析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探究洋务重镇的历史面貌,画出城市文明的特质。总之,古代城市笔记在内容上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宫廷文化活动、市井生活、都市娱乐、都市伎艺、民俗活动以及部分的政治生活。本文多角度、多方位展现了城市文明的进程,同时探求城市笔记演变的规律,关注众多作者的创作诉求。
王语欢[9](2013)在《余嘉锡学术年谱》文中提出余嘉锡是中国现代着名文献学家、历史学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以毕生精力研究《四库总目提要》,写出《四库提要辨证》这部重要着作,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谱以余嘉锡的治学研究为主线,力求形成一部较完整的学术年谱。在中国古籍中,谱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年谱为主要类别的谱书孕育于五代,诞生于宋代,内容涉及家族历史、个人传记、地域、文化等各个方面,多详实可信,正野史之误、补历史所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国史、家传一般只择要记载主人公的生平事迹,其次要的行事往往缺略,甚至存在舛误。更有的人在当时还不具备列入国史、家传的资格,后来却日益为人所重视,并有记述其事迹的必要。这样,年谱便顺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担负起补正国史、家传的任务。年谱是谱录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人物传记体裁。和一般的传记不同,年谱融合了纪传与编年二种体裁,以谱主为研究对象,以编年形式记载谱主生平事迹。而学谱是在年谱的基础上,着重叙述谱主的学术经历,突出谱主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谱主的学术思想脉络有所反映,并对后之学者起到指点门径的作用。学术年谱比年谱更具学术性和专门性。本谱以《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以及亲友家人编纂的《余嘉锡论学杂着》、《余嘉锡文史论集》、《余嘉锡先生纪念文集》等着作为主要资料来源,广泛采集与他有交往的人物的着作、诗文集、日记等相关记载,记述他的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等情况,力图全面准确地反应他的思想渊源与学术成就,且通过研究其家学后劲对余嘉锡的学术承袭,探讨余嘉锡对后世的影响。
姜昆[10](2012)在《论平调奇葩《黄粱梦》的艺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武安平调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邯郸武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见证着平调艺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出奇葩的历程。本文所研究的武安平调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就是以武安平调这一古老剧种为依托,在传统剧目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融合了大量的现代艺术元素创作而成的。在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时候,已被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准确的取材而深深吸弓引。与传统的平调剧目相比,它紧紧抓住了艺术创新这一重要理念,在武安平调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注重运用了现代化的表演、演唱、伴奏及杂技、魔术等新颖的表现形式,同时配合舞台的声光电效果、演员超越传统的服装、造型设计,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了一出传承传统、突出创新、重在发展的平调剧目视听饕餮盛宴。武安平调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有着历史的跨越性,艺术的引领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同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基于这些特点,本文对这部特色剧目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它共有三个分论点:第一,从简介武安平调的历史引出平调《黄梁梦》剧的产生。第二,《黄梁梦》的传统艺术特征,分别从唱、念、做、打、奏等程式性的表演来论述。第三,《黄粱梦》的现代艺术特征。从它的魔术表演、创新歌舞、舞美、伴奏等方面的创新进行论述。第四,阐述《黄粱梦》剧成功排演后在社会层面及文化艺术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得出能为其他正在濒临灭亡的艺术形式在传承、保护、发展方面可借鉴的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宝贵经验。最后在结论部分进行了总结,笔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黄梁梦》一剧成功的重要原因,并得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大胆的艺术创新、与时俱进的创编模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艺术与科技的互动、剧种与创意的交融,才能使更多的传统艺术成为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被更多更广泛的人群接受并喜爱”这一重要结论,同样,作为土生土长的邯郸人,真心希望通过撰写此篇论文,为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更多更好的有特色的家乡文化艺术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京剧图书能否开颜一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剧图书能否开颜一笑(论文提纲范文)
(1)《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珍珠塔》的版本研究 |
(二)对《珍珠塔》整理者的研究 |
(三)有关《珍珠塔》同题材改编的研究 |
(四)对弹词《珍珠塔》地位和价值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框架设计 |
第一章 秀才新补旧作文人巧续残章——《珍珠塔》相关概况 |
第一节 清代故事珍珠塔的前世今生 |
一、珍珠塔故事的前世 |
二、珍珠塔故事的今生 |
第二节 周殊士千里游襄方元音偶告真相 |
一、山阴周大榜 |
二、周大榜改作《珍珠塔》 |
第三节 铺天盖地珍珠塔五花八门归于一 |
一、《珍珠塔》弹词版本众多的原因以及相关概况 |
二、《珍珠塔》弹词的版本 |
第二章 珠塔七层层匠心 雅俗兼备备一炉-《珍珠塔》的艺术特色研究 |
第一节 多体并用式的叙事方式 |
一、诗歌类 |
二、类诗歌 |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
第三节 曲尽人意的心理描写 |
第四节 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
一、语言通俗化 |
二、语言个性化 |
第五节 时隐时现的全知视角 |
一、代表说书人身份的“表”在文本中的作用 |
二、两种视角不同叙述声音交融所达成的叙事效果 |
第六节 异彩纷呈的音乐体系 |
一、多样化的来源 |
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
三、贴合情节的运用 |
第三章 舞台荧屏《珍珠塔》优秀续书《麒麟豹》——《珍珠塔》故事的改编与衍生 |
第一节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一、形式多元的改编实践 |
二、主题不同的改编策略 |
三、改编本代表作管窥 |
第二节 在传统中求新变 |
一、汲取通行本中的精神内涵 |
二、重视不同文体的差异 |
三、了解接受群体的特征 |
四、重视学界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优秀续书《麒麟豹》 |
第四章 仁义当头施教化风气开道来者先——弹词《珍珠塔》的价值与地位研究 |
第一节 《珍珠塔》中的时代印记 |
一、“清闺才女”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化对立 |
二、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尾 |
三、伦理至上教化论 |
四、家庭伦理反映 |
第二节 《珍珠塔》在弹词史上的意义 |
一、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 |
二、传播广泛 |
三、开辟弹词“新天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关公信仰研究 ——以关公楹联解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二章 关公信仰的历史发展简介 |
第一节 关公信仰的产生时期 |
第二节 关公信仰的发展时期 |
第三节 关公信仰的鼎盛时期 |
第三章 从关公楹联中探究关公信仰的历史特点 |
第一节 简析楹联在庙宇中的意义和作用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公信仰的历史特点 |
第三节 隋唐时期关公信仰的历史特点 |
第四节 宋元时期关公信仰的历史特点 |
第五节 明清时期关公信仰的历史特点 |
第四章 关公楹联的地域解析 |
第一节 中国关公楹联的地域解析 |
第二节 国外关公楹联的地域解析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关公楹联选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晚清民国词人赵尊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赵尊岳之生卒、生平、家世与交游 |
第一节 赵尊岳生卒年考 |
第二节 赵尊岳生平考述 |
第三节 赵尊岳家世考述 |
第四节 赵尊岳之交游考 |
第二章 赵尊岳着述考 |
第一节 赵尊岳词学着作考述 |
第二节 赵尊岳其他着述考 |
第三章 赵尊岳词作研究 |
第一节 赵尊岳词之题材与思想 |
第二节 赵尊岳词之艺术特色 |
第四章 赵尊岳词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词体观 |
第二节 鉴赏观与批评论 |
第三节 词史观、创作观 |
第五章 赵尊岳《填词丛话》研究 |
第一节 《填词丛话》的结构、宗旨及内容 |
第三节 《填词丛话》的词论 |
结语 |
附录一 赵尊岳年谱 |
附录二 赵尊岳着作书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5)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
一、工商业的繁荣 |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
一、人群概貌 |
二、物产工艺 |
三、衣食住行 |
四、婚丧嫁娶 |
五、人际信仰 |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
一、方言词 |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
一、佛教专用词汇 |
二、道教专用词汇 |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
四、同源成语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
一、惯用语考 |
二、谚语考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
二、文人隐语 |
三、民间隐语 |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父母称 |
二、舅姑称 |
三、兄姊称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
二、头脑和腿脚 |
三、臀和肩臂 |
四、皮和肚 |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
一、因声求义 |
二、求证方言 |
三、钩沉古注 |
四、认字辨音 |
五、追求语词源流 |
六、探究理据 |
七、古今对比 |
八、二重证据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
一、不明词义者 |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
一、补《大词典》词条 |
二、补《大词典》义项 |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
结语 |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6)《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50-60年代——《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的起步阶段 |
第二节 80-90年代——《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的深入阶段 |
第三节 21世纪——《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的发展阶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1937-1948) |
第一节 剧目梳理及文本分析 |
一 概述 |
二 《林黛玉》 |
三 《红楼梦》 |
四 民国时期《红楼梦》越剧改编的特点 |
第二节 《红楼梦》的越剧改编对清传奇的承袭 |
一 改编策略及叙事结构的承袭 |
二 价值立场的承袭与改变 |
第三节 战时上海的女性旨趣与《红楼梦》的越剧改编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1949-1954) |
第一节 剧目介绍 |
第二节 叙事策略 |
第三节 历史语境 |
第三章 “红学批判”后的《红楼梦》越剧改编(1954-1965) |
第一节 剧目介绍 |
第二节 苏青改编本《宝玉与黛玉》 |
第三节 徐进改编本《红楼梦》 |
第四节 徐进改编本受《露泪缘》及其它作品的影响 |
第五节 历史语境中的剧旨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的《红楼梦》越剧改编(1978-2014) |
第一节 剧目梳理 |
第二节 越剧“红楼戏”的当代旨趣 |
一 次要人物尤其是小人物的情感挖掘和内心探索 |
二 经典版越剧《红楼梦》的重拍 |
第三节 视觉文化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弹词辨析及闺阁弹词正名 |
二 《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作者辨析、创作概况与版本情况 |
第一节 作者辨析 |
第二节 创作概况 |
第三节 版本情况 |
一 《玉钏缘》 |
二 《再生缘》 |
三 《再造天》 |
四 《笔生花》 |
第二章 四部闺阁弹词间的创作关系、创作目的与文体认同 |
第一节 阅诵与续写——作者的彼此呼应 |
一 替前人补憾——从佚名母女到梁德绳 |
二 批评与纠偏——侯芝、邱心如的再创作 |
第二节 消闲、抒怀、娱亲和遣愁 |
一 《玉钏缘》的消闲 |
二 《再生缘》从消闲到遣愁再回归消闲 |
三 《再造天》的抒怀 |
四 《笔生花》的娱亲与遣愁 |
第三节 文体意识与成就感 |
一 闺阁弹词的文体认同 |
二 阅读群体的女性化 |
三 闺秀们的成就感 |
第三章 四部闺阁弹词各自的主题及其差异(上) |
第一节 《玉钏缘》对一夫多妻的“阳奉阴违” |
第二节 《再生缘》和《再造天》对“一夫多妻”的淡化 |
第三节 《笔生花》对一夫多妻的认同和深化 |
第四章 四部闺阁弹词各自的主题及其差异(下) |
第一节 忠孝节义的女性解读 |
一 君臣、夫妻与主仆之忠 |
二 孝的代言人:孝女与孝子 |
三 夫妻典范:节妇义夫 |
第二节 男女平等思想 |
一 重才貌平等 |
二 重责任平等 |
三 重人性平等 |
第五章 四部闺阁弹词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女性化叙事 |
一 男女性别身份的置换: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 |
二 选材的女性化 |
三 审美的女性化 |
第二节 曲尽人情的心理描写 |
一 密集的心理描写 |
二 通过梦境铺叙人物心理 |
三 通过心理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第三节 众星捧月式的人物塑造 |
第四节 富于悲喜感与幽默感的场面描写 |
一 《玉钏缘》的悲喜感的场面描写 |
二 《再生缘》《再造天》与《笔生花》充满幽默感的场面描写 |
第六章 四部闺阁弹词产生的原因及文学价值 |
第一节 四部闺阁弹词产生的原因 |
一 闺阁弹词的创作、接受与传播 |
二 江南才女文化的影响 |
三 “才子佳人”叙事的新声 |
第二节 四部闺阁弹词的文学价值 |
一 四部闺阁弹词在弹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二 四部闺阁弹词的文学史研究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8)中国古代城市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古代城市笔记研究概述 |
(一)中国古代城市笔记研究的意义 |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主体内容 |
第一章 隋前城市的兴起与城市笔记的滥觞 |
第一节 《西京杂记》中的帝都气象 |
一、 城市笔记的开山之作 |
二、 泱泱大国的帝都气象 |
三、 汉代城市生活的速写 |
第二节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陀世界 |
一、 城市笔记中“梦华体”的滥觞 |
二、 整饬恢弘的北魏都城洛阳 |
三、 杀戮与救赎并存的佛国图景 |
第二章 隋唐城市发展与城市笔记的初步繁荣 |
第一节 《大业杂记》中的传奇皇都 |
一、 隋唐洛阳城的珍贵影像 |
二、 穷极壮丽的隋唐东都洛阳 |
三、 纪实与传奇兼顾的叙事风格 |
第二节 《教坊记》类笔记中的音乐大都 |
一、 《教坊记》:盛唐声乐繁华的追思 |
二、 《羯鼓录》:唐代贵族音乐才华的礼赞 |
三、 《乐府杂录》:长安乐工的逸闻轶事 |
第三节 《北里志》中的科举乐土 |
一、 长安科场士子的风流薮泽 |
二、 狭邪小说的早期代表作 |
第四节 《寺塔记》中的艺术圣地 |
一、 武宗灭佛与长安佛寺的劫难 |
二、 绚丽多彩的长安佛寺绘画艺术 |
第三章 宋代城市变革与城市笔记的勃兴 |
第一节 《洛阳牡丹记》中的旖旎春景 |
一、 欧阳修的洛阳情结 |
二、 北宋洛阳城的牡丹恋 |
第二节 《洛阳名园记》中的园林名城 |
一、 李格非的盛衰观和春秋笔法 |
二、 北宋洛阳繁盛的私家园林 |
三、 逐渐解放的城市经济 |
第三节 《东京梦华录》中的旧都追忆 |
一、 城市笔记的典范之作 |
二、 坊墙倒塌后的东京城 |
三、 北宋东京俗文化的百科全书 |
第四节 《梦梁录》类笔记中的临安盛景 |
一、 南宋中后期城市笔记的勃兴 |
二、 作为东京映像的行在临安 |
三、 崭新的江南城市生活图景 |
第四章 明清两京的辉映与城市笔记的繁盛 |
第一节 《帝京景物略》中的煌煌帝都 |
一、 游记型城市笔记的代表作 |
二、 明代北京的旖旎风情 |
第二节 《板桥杂记》中的南都丽影 |
一、 艳情与殷鉴的争辩 |
二、 乱世浮沉中的末代之都 |
第五章 明清江南都市的发展与城市笔记的赓续 |
第一节 《西湖梦寻》中的江南梦乡 |
一、 遗民张岱的西湖情结 |
二、 小品文风格的城市笔记 |
第二节 《扬州画舫录》中的南巡丽都 |
一、 古代城市笔记的集大成之作 |
二、 盐商推动下的文艺之都 |
第六章 近代城市的崛起与城市笔记的演进 |
第一节 《海陬冶游录》类笔记中的十里洋场 |
一、 《海陬冶游录》系列城市笔记 |
二、 近代洋场文化与狭邪小说的繁荣 |
第二节 《津门杂记》中的“洋务重镇” |
一、 近代天津掌故的代表作 |
二、 洋务勃兴的晚清名城 |
三、 风俗独特的运河要津 |
四、 尚奢好勇的天津卫风尚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余嘉锡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余嘉锡在现代学术史中的地位 |
余嘉锡研究述评 |
一、余嘉锡生平行实研究 |
二、余嘉锡学术成果研究 |
三、余嘉锡研究局限 |
研究方法及意义 |
谱前 |
里籍家世 |
本谱 |
幼习举业 |
湘燕漂泊 |
辅仁执教 |
病中治学 |
谱后 |
家学后劲 |
周祖谟 |
余逊 |
张舜徽 |
周士琦 |
及门弟子 |
来新夏 |
郭预衡 |
朱泽吉 |
张中行 |
师友悼念 |
陈垣 |
启功 |
李霁野 |
牟润孙 |
陈乐素 |
唐棣华 |
附录 |
一、着作目录 |
二、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候选人名单公告(人文组) |
三、院士候选人正式名单及票数 |
四、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入选名单 |
五、1948 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概况表(人文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论平调奇葩《黄粱梦》的艺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绪论) |
一 武安平调的产生和发展 |
(一) 武安平调的产生 |
(二) 武安平调的发展 |
1. 形成期 |
2. 发展期 |
3. 繁荣期 |
4. 停演期 |
5. 恢复期 |
6. 新时期的武安平调 |
7. 剧团现状 |
二 武安平调剧《黄粱梦》的艺术特征 |
(一) 《黄粱梦》的产生与创作 |
(二) 武安平调剧《黄粱梦》的传统艺术特征 |
1. 《黄粱梦》的演唱特征 |
2. 《黄粱梦》的语言特征 |
3. 《黄粱梦》中程式性舞蹈动作的表演特征 |
4. 《黄粱梦》的传统乐器伴奏特征 |
(三) 武安平调剧《黄粱梦》的现代艺术特征 |
1. 《黄粱梦》的魔术表演特征 |
2. 《黄粱梦》的非程式性歌舞的表演特征 |
3. 《黄粱梦》寓意深刻的语言贯穿始终 |
4. 《黄粱梦》的舞美设计特征 |
5. 《黄粱梦》的乐器伴奏特征 |
三 武安平调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的社会影响 |
(一)探索出了明星剧目产生的有效途径 |
(二)“走特色发展之路”为文化艺术事业的推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
(三)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文化产业的振兴提供了保证 |
(四)与时倶进、创新发展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动力所在 |
(五)重视艺术作品的内涵,赋予艺术作品更多的现实意义 |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检验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四、京剧图书能否开颜一笑(论文参考文献)
- [1]《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研究[D]. 高慧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3]关公信仰研究 ——以关公楹联解读为例[D]. 金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晚清民国词人赵尊岳研究[D]. 郝文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5]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6]《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D]. 佟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08)
- [7]《再生缘》系列闺阁弹词研究[D]. 李凯旋.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8]中国古代城市笔记研究[D]. 刘海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2)
- [9]余嘉锡学术年谱[D]. 王语欢.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10]论平调奇葩《黄粱梦》的艺术特征[D]. 姜昆.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