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语用艺术》序(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指出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张越君(Truong Viet Quan)[2](2021)在《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文中指出汉越语是汉语和越南语长期接触的产物,是越南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越南语中借入的部分汉语,受越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本文以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为研究对象,来考察上述诸变化。越南歌谣是越南口头文学最典型的体裁之一,其内容众多、题材丰富、形式特殊,是越南传统文化的象征。越南歌谣中存在大量汉越语,《越人歌谣宝库》中一共有16098首歌谣,有12628首歌谣都出现了汉越语,占比78.4%。将越南歌谣作为研究汉越语的材料,一方面能够重新界定汉越音、汉越语以及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指出汉越语构造特点、语义特征以及语用价值,从中找到汉越语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阐述作为越南语书面语的汉越语在越南民间口头诗歌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为何汉越语是越南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并且说明中国语言文化对越南歌谣的影响。在语音方面,中古汉语传入越南后就已产生变化,中古汉语语音的变化包括声、韵、调三方面,三者的变化不是同时、同步发生的。在中古汉语语音向如今的汉越音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汉越音中留下了一些变化痕迹,越南语中方言汉越音和越化汉越音体现出这一演变过程。这些痕迹表明汉语南方方言(粤语)对汉越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造方面,汉语词汇进入越南语后,受越南语语言内部规律的支配,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汉语“越化”程度的高低,越南人在汉越语素的基础上使用倒序或换改汉越语的语素的方法来构成新词,也按汉语或越南语语序构成新词。汉越语的构造并非固定不变,汉越语也随着越南文化、越南语内部规律以及歌谣的内部要求而灵活变化。在语义方面,汉语进入越南语后,有些汉语源语的语义产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中越文化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汉语进入越南语后,为了适应越南文化则产生变化;另一个原因是越南语的同义现象使得汉语的语义产生变化。汉越语语义变化常表现为缩小汉语源语的语义或者改变汉语源语的意义,这也改变了汉越语的语体色彩。越南歌谣中汉越语产生新义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词汇隐喻和词汇转喻,另外,在社会背景和具体语境中,越南人可能会对汉语产生误解,误解之后的意义成为汉越语的新义。汉越语虽然还保留汉语源语的语境表征意义,但它主要象征美好、素雅的形象。越南歌谣存在大量汉越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越南深受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也对歌谣体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汉越语在越南歌谣中还有修辞及语用价值。汉越语能为越南歌谣添加庄重、素雅的色彩,增加歌谣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含蓄性,也可以体现歌谣的礼貌原则和隐含会话含义等。本文全面考察越南歌谣中汉越语在语音、构造、语义、修辞及语用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越语与非汉越语之间的区别,指出汉越语上述诸变化的规律,为汉越语研究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沈灿淑[3](2021)在《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现代汉语中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前置框架四字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构式语法、概念整合、主观性与主观化、基于使用的语言观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构成、语义整合层级、认知心理、语用动机考察等几个角度对“有X有Y”“无X无Y”“没X没Y”“有X无Y”“有X没Y”“有X无X”“有X没X”等七个个案展开研究。全文共计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对汉语四字格及框架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章对前置框架构式进行界定,对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进行归纳,并阐述本文立意及解析方法。我们将研究涉及的七个构式按照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分为并立模式、嵌入成分不同的对立模式和嵌入成分相同的对立模式三种类型。第三章考察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的三个成员,即“有X有Y”“无X无Y”和“没X没Y”。对其常量构件、变量构件、嵌入成分的语义关系、语序排列规律等进行考察,归纳总结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并分析其语用驱动和语用价值。虽然并立模式的三个构式在变量构件的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语序排列等很多方面具有共性,但由于常项形成的框架因肯定否定的不同形成差异,也造就了构式义之间的区别,且由于使用频度存在差异,也使得各个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尽相同。第四章对嵌入成分不同的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的两个构式“有X无Y”“有X没Y”进行全面分析。对立模式指的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对立而形成的框架构式,由于“有”与“无/没”的对立性,使得“有X无Y”与“有X没Y”都具有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关系蕴含着某种预设,即:该有却没有,体现为非理想化的领有和非常态化的存在。言语使用者使用构式是为了对与其预期相悖的非理想化的领有关系,或非常态化的存在现状进行主观评价。这两个构式的差异在于第二个常项否定词的不同,常项“无”与“没”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使用频率、嵌入成分、语体色彩及语用功能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五章对“有”“无/没”框架构式的另一种对立模式进行考察,这一类构式也是前后项为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对立,但其嵌入成分同一,包含“有X无X”“有X没X”两个构式。这两个构式由于嵌入了相同的成分,“有X”与“无/没X”因表示对同一事物或状态的拥有与缺失而形成极性对立,因而使得此类构式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构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二是构式中各整合层级范畴内的成员不固定,也就是说每个构例的语义整合层级不固定。这两个构式由于组成成分只有一字不同,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共性,区别主要体现在因“无”和“没”的差异所带来的语体上的不同。第六章总结了以“有”“无/没”为固定项的框架构式的特征。首先,各个构式的嵌入成分都具有语义相关性,也具有量增性:语义上没有关联的成分不能进入框架的语法槽中,量增性体现为突出典型、加深程度和主观评价三个方面;七个构式都具有整体性和离散性,其整体性和离散性与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密切相关,语义整合层级高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整体性,语义整合层级低的构例呈现出更多的离散性;在句法上的规律性表现,首先是不成词语素进入构式后具有了词的地位;其次,构式在组合上可以突破一般的句法限制。另外,构式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异化,由述谓性转向修饰性。第七章探讨“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的能产性。能产性指构件生成构式的能力,也就是构式扩张的条件和限制。能产性首先与构式压制相关,构式都有原型性,边缘构式是原型构式的拓展,是组构成分在构式的压制下改变原有的语法或语义特征,从而使之与原型构式达成契合。构式作为形义的配对体经由时间的积累和母语者的不断使用开始具有其意义,使用频率中的类符频率和形符频率都对构式的能产性产生影响。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文中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和创新点。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方向和解决办法。
王津京[4](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提出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韩文羽[5](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王玉莎[6](2020)在《鲍照赋创作考论》文中提出鲍照是南朝着名的文学家,现存赋10篇,赋作题材涉及动物、植物、城邑、悼亡、游思等多个方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有的对鲍照研究多集中于诗歌,关于鲍照赋的研究甚少,故本文以创作语用的角度,通过鲍照赋语词祖述的倾向、句式结构的变化、题材的继承与创新、体制内容的考察等方面,探讨鲍照赋在赋学发展及赋文创作演变历程中的实际意义与影响。鲍照及其作品的考述。分析鲍照的时代环境与思想倾向,鲍照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儒道交融对鲍照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梳理鲍照赋的版本和文字的校勘,分析题材的继承与创新,鲍照努力开拓题材,主要分为咏物赋和抒情赋,咏物赋中借物托意,赋作内容与鲍照生世相关,抒情赋情景交融包含着深沉的人生感叹。鲍照赋的语词祖述。分析其创作特征和文化倾向,基于字本位对鲍照赋的联绵字进行考述。鲍照熟识经史典籍,通晓诸子百家,赋中语词援引广泛,同时喜爱建安、西晋文人的赋作,鲍照赋援引《楚辞》的语词最多,化用楚辞章句,承袭了楚辞的抒情传统。鲍照赋句法的探析。赋作题小篇短、巧构属对,物色托于情志,以句腰虚字的六言句为主,四言句次之,通过精炼的用字、娴熟的语言技巧,呈现出赋体骈化、抒情化与诗化的趋势。鲍照赋体制特征的论述。从体制内容出发,将鲍照赋的创作置于赋的文体流变中予以观照。鲍照赋的化用表现出文学语用的历代传承,对前人之赋作进行变革,将主观之情融入对物态的描写。鲍照赋与《楚辞》的关系密不可分,《芜城赋》体现出对汉大赋的继承在同类题材上树立典范,抒情赋继承魏晋感伤思想,呈现出复与变的特质。赋作意境苍凉,感情凄怆,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曹晓静[7](2020)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注意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注意决定着学习者能否对学习内容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真正的学习能否发生,学习注意是保证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的重要前提。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知识表征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其具有丰富且灵活的色彩信息客观形态,学习者伴随着对色彩信息的感知获得知识与技能。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厘清色彩与学习注意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必要从促进学习注意的角度对色彩表征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资源画面的色彩表征不仅具有知识表征的内涵,而且在学习过程具有吸引、引导、保持学习者学习注意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除了要正确的表征知识内容,还应实现对学习注意的管控,使得色彩表征更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因此,如何利用色彩表征设计正确的表达知识信息、提升学习注意、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了解、认知、体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咨询、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学习注意的研究视角开展色彩表征设计的研究,探讨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影响学习注意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研究从学习注意、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相关研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与述评。通过对学习注意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学习注意的类型(选择性学习注意、持续性学习注意、分配性学习注意)、学习注意的驱动过程(显性刺激驱动→隐形刺激驱动→目标导向驱动)。通过对学习资源画面的文献内容分析指出色彩表征在学习资源画面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对色彩表征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形态(知识内容形态、知识关系形态、知识目标形态),以及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特征(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视致简与实致繁的学习体验特征、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对相关研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从视觉注意研究的角度进行眼动实验与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脑波实验的联合实验研究验证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色彩构成理论的分析,推衍出色彩表征知识内容形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关系形态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目标形态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观点,为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特征整合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信号检测理论为本研究提出优化学习注意色彩表征设计的三种基本形式“色彩编码设计形式”“色彩线索设计形式”“色彩信号设计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在学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色彩编码设计即对“色彩内容的组织”、色彩线索设计即对“色彩关系的调节”、色彩信号设计即对“色彩目标的控制”的观点。本研究在模型构建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构建了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与操作模型。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理论探讨。关系模型从优化学习资源画面设计质量的理论研究视角指出,影响学习注意驱动过程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可以实现色彩内容对知识内容形态的表征、色彩关系对知识结构的表征、色彩目标对知识目标的表征。操作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促进有效学习注意形成的设计流程的系统梳理,其整体架构是:学习注意类型分析→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分析→画面语言设计架构→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形式影响。画面语言设计架构是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研究架构形成“色彩表征语义设计→色彩表征语用设计→色彩表征语构设计”。画面语言设计架构展示出语义设计与知识内容关联,语用设计与学习者、教师、媒介的关联,语构设计与画面要素的关联。本研究主要以画面中的三种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开展眼动与脑电波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学习情绪、学习结果的测量,导出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具体包括:研究一、关于色彩内容的组织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动态画面、静态画面、文本画面中的色彩内容的研究。在学习过程的“时间线”中对色彩表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中色彩内容的合理组织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产生选择性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的中后期随着时间的发展色彩表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逐渐减弱,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了解。2文本画面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明度差会影响学习者的选择性学习注意,明度差大于50灰度级的画面有利于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更好的学习结果。研究二、关于色彩关系的调节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静态图文融合画面中不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红色线索、蓝色线索、无色彩线索)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以及不同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色彩基本属性形成的线索(色彩相变化线索、明度推移线索、纯度变化线索)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通过对发生时空变化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画面”中色彩线索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红色在“吸引”学习者视觉注意上具有优势;蓝色在“引导”“保持”视觉注意上即产生持续性学习注意方面具有优势;无色彩线索的画面不利于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认知;2对于大学生,陈述性知识更适合采用与知识内容相匹配的色彩线索表征(如纯度变化)知识关系;程序性知识更适合采用具有层次感与结构感(如明度变化)的色彩线索表征知识关系;色彩线索设计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如主观色彩偏好)。研究三、关于色彩目标的控制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对比色、近似色)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以及色彩信号的位置呈现方式(临近呈现、顺序呈现)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画面中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的强弱容易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速度以及学习者对知识目标的体会;2不同画面中色彩信号的临近呈现方式更易于学习者产生分配性学习注意,有利于学习者体会知识目标促进学习结果的提升。本研究最后提出了色彩表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画面语义定位策略(情感定位、结构定位、符号定位)、画面语用管控策略(视觉意象管控、视觉线索管控、视觉信号管控)、画面语构匹配策略(关联匹配、艺术匹配、双重匹配)三大策略,所有策略的细则均来源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架构、实验研究等整体研究过程。
徐祖熹[8](2020)在《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端木蕻良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几十年来笔耕不辍,作品题材丰富,数量众多。其土地小说的创作更是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以端木蕻良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蔡庄子》《刘介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统计法,从词汇、修辞两个角度对土地小说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对端木蕻良文学创作及其土地小说语言风格进行整体概述。首先对端木蕻良生平与文学创作进行概述;其次对端木蕻良土地小说整体语言风格进行概述,主要语言风格表现为平易质朴、细腻丰赡、繁丰生动。第二部分对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词汇进行分析。首先从语义、词性两个角度对方言词汇进行分析,验证其平易质朴的语言风格;其次从形式、词性以及与其他作家对比的角度对重叠式词汇进行分析说明,验证其细腻丰赡的语言风格。第三部分对端木蕻良土地小说修辞进行分析。首先对20种辞格进行分类分析,其次从超语义搭配和超语法搭配两个角度对超常搭配中修辞格进行补充分析,验证其繁丰生动的语言风格。第四部分对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并结合端木蕻良的气质性格、学识经历、政治与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其小说语言风格形成原因。结语部分对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特点进行总结。
吴丽(DA-O MARIAM)[9](2020)在《中泰头版新闻标题的句式特点 ——以《中国新闻》与《DAILY NEWS》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相似度较高的《中国新闻》与《DAILY NEWS》为例,探讨中国和泰国头版新闻标题的句式特点。本文采用封闭分析法对2019年9月至10月共61天的头版新闻标题进行穷尽性的统计,为汉泰新闻标题句式的分析提供数据,并且选取泰国头条新闻、泰国中华网、CRI online、Thai China news等四家网络新闻的汉泰译版标题,作为汉泰标题对应研究的语料来源。本文将句法结构和语用修辞分析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描写和阐释相结合,并且运用同一标准研究比较了中泰头版标题的结构类型及出现频率、中泰头版标题同义句式的选择类型及出现频率等问题,并对中泰标题的对应关系及其理据性给予了阐释。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问题,对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主要从句法平面探讨了中泰头版标题句型句式的特点,描写了中泰头版标题的结构类型及其在新闻标题中所占的比例,并且对中泰头版新闻标题的句型句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章从修辞角度分析中泰头版标题同义句式的选用情况,呈现了各类同义句式在新闻标题中的分布情况,并且将中泰同义句式的选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对中泰新闻标题的对应关系及其理据性进行了阐释,主要分析了中泰新闻标题句式的有差异的对应关系,分析了这种有差异的句式结构所反映出的信息结构的差异。本研究发现,从语法层面上看,中泰头版新闻标题的结构类型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大多数标题都是单句的主谓句式标题。在非主谓式标题中,汉语标题常用偏正词组,而泰语标题常用动宾词组。从修辞层面上看,《中国新闻》和《DAILY NEWS》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因要求通俗易懂而多用常式句式;因要求简单明快而多用短句式;因要求准确、表达直截了当而多用主动句式;因要求坚定有力而多用肯定句式等。从中泰标题句式的有差异对应关系来看,某些汉泰句式结构上的差异,反映了信息结构的差异,说明信息结构影响句法结构,因此信息结构的差异可以作为阐释汉泰标题结构上有差异对应的理据。本项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泰新闻标题的特点,进一步认识中泰新闻标题的句式类型以及句式选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汉泰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修辞特点的认识。
夏尔巴奴·吐尔逊[10](2020)在《《朗读者》中董卿的语言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文化的繁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综艺节目的种类越来越多样,节目内容也日趋多元。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已然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引起学术界对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探究。《朗读者》作为一文化节目,2017年一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成为当下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典范。《朗读者》的成功与主持人董卿的影响力、才华、及其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搜集整理了董卿在《朗读者》第一、第二季节目中的主持语言(共272711个字),重点探究董卿在该节目主持中的语言风格特点。本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坚定不移地坚持“四个自信”,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语料分析法、归纳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数据统计法,重点对《朗读者》节目主持人董卿的语言风格特点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语言风格的概念、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朗读者》节目和主持人董卿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朗读者》节目中董卿的语言特点:语言清晰流畅、悦耳动听,语言表达富有内涵,情感表达张弛有度,语言生动形象。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董卿在《朗读者》主持语言中独具特色的语音、词汇特点:在语音方面,对董卿语言中的押韵、四音节词、语音的重叠与叠音等进行了分析;在词汇方面,着重分析董卿主持语言中的敬语、称呼语、成语等使用特点。第四部分重点从句子语气和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朗读者》节目主持人董卿的语言风格特点。第五部分对《朗读者》董卿主持语言中常出现的引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揭示了董卿在该节目中的语言修辞特征。第三、四、五部分为本文的主要部分。第六部分为结论。总之,本文对《朗读者》节目主持人董卿的语言风格进行调查,深度分析和探究,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对《朗读者》董卿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二、《社会语用艺术》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语用艺术》序(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超常组合型 |
(二) 想象联想型 |
(三) 言外之意型 |
(四) 动态变化型 |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异化译法 |
二、归化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对等译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批注译法 |
四、点义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引文献 |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
(2)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0.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5 研究方法 |
0.6 语料来源 |
0.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从歌谣中的汉越语看汉语借词历史层次 |
1.1 中越语言接触的历史 |
1.1.1 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 |
1.1.2 从越南歌谣看中越语言接触 |
1.2 汉越语的界定 |
1.2.1 汉源词与汉越语的关系 |
1.2.2 汉越音与汉越语的关系 |
1.2.3 汉越语的定义 |
1.3 越南语中越化汉越语层 |
1.3.1 汉语借词的历史分期 |
1.3.2 从汉越语看汉越音系 |
1.3.3 越化汉越音 |
1.3.4 越南语中汉语方言借词的归属 |
1.3.5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的变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歌谣中汉越语的构造特点 |
2.1 汉越单纯词与汉越合成词的构词特点 |
2.1.1 汉越语素 |
2.1.2 汉越单纯词 |
2.1.3 汉越合成词 |
2.2 汉越固定短语的构造特征 |
2.2.1 汉越谚语 |
2.2.2 汉越成语 |
2.2.3 全造汉越固定短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歌谣中汉越语的语义生成 |
3.1 汉越语的语义变化 |
3.1.1 社会因素 |
3.1.2 同义词因素 |
3.1.3 语体因素 |
3.2 汉越语创造新义的途径 |
3.2.1 词汇隐喻 |
3.2.2 词汇转喻 |
3.2.3 其它途径 |
3.3 汉越语在歌谣中的语境表征意义 |
3.3.1 指事物 |
3.3.2 指颜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语在越南歌谣中的修辞及语用价值 |
4.1 越南歌谣使用汉越语的原因 |
4.1.1 经济 |
4.1.2 政治 |
4.1.3 社会 |
4.1.4 中国文学对越南歌谣的影响 |
4.2 汉越语的修辞价值 |
4.2.1 增添歌谣的庄重、素雅色彩 |
4.2.2 加强歌谣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
4.2.3 加强歌谣的含蓄性 |
4.3 汉越语在歌谣中的语用价值 |
4.3.1 体现礼貌原则 |
4.3.2 体现歌谣隐含的会话含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声母系统的表现 |
附录二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韵母 |
附录三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声调 |
附录四 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不包括人名和地名)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相关研究综述 |
1.7.1 四字格研究概况 |
1.7.2 框架构式研究概况 |
1.7.3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前置框架构式的界定及本文立意 |
2.1 构式的界定 |
2.2 框架构式的界定 |
2.3 框架构式的特点及分类 |
2.3.1 框架构式的特点 |
2.3.2 框架构式的分类 |
2.3.2.1 前置标记框架构式 |
2.3.2.2 后置标记框架构式 |
2.4 本文立意与解析方法 |
2.4.1 汉语语法的本质属性 |
2.4.2 汉语个性的重新审视 |
2.4.3 构式解析的个案示例 |
2.4.4 本文的结构层次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并立模式 |
3.1 “有X有Y”框架构式 |
3.1.1 构件分析 |
3.1.1.1 常量构件“有” |
3.1.1.2 变量构件X、Y |
3.1.2 X和Y的语序排列 |
3.1.2.1 语序排列的制约因素 |
3.1.2.2 语序排列的相对灵活性 |
3.1.3 语义分类 |
3.1.3.1 并列加合 |
3.1.3.2 整体强调 |
3.1.3.3 语义后重 |
3.1.3.4 转喻概括 |
3.1.3.5 隐喻延伸 |
3.1.4 语义整合层级 |
3.1.4.1 A式:语义的实体性与组合的开放性 |
3.1.4.2 B式:意义的对立性与概括的有限性 |
3.1.4.3 C式:明晰的程度义与渐弱的述谓性 |
3.1.4.4 D式:意义的不透明与趋强的描述性 |
3.1.4.5 基本结论 |
3.1.5 构式的语用驱动和话语功能 |
3.1.5.1 语用驱动 |
3.1.5.2 话语功能 |
3.1.6 语用价值 |
3.1.7 结语 |
3.2 “无X无Y”框架构式 |
3.2.1 前期研究回顾 |
3.2.2 构件分析 |
3.2.2.1 常量构件“无” |
3.2.2.2 变量构件X、Y |
3.2.3 语义整合层级 |
3.2.3.1 A式:最大的分离性与极强的原型性 |
3.2.3.2 B式:语义的抽象性与增强的评价性 |
3.2.3.3 C式:隐晦的主观性与明确的描述义 |
3.2.3.4 基本结论 |
3.2.4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2.4.1 明确的非消极义 |
3.2.4.2 浓厚的书面色彩 |
3.2.4.3 有限的主观性 |
3.2.5 小结 |
3.3 “没X没Y”框架构式 |
3.3.1 相关研究现状 |
3.3.2 构件分析 |
3.3.2.1 常项“没”的意义确认 |
3.3.2.2 嵌入成分X、Y |
3.3.3 语义整合层级 |
3.3.3.1 A式:简单的加合性与较高的替换度 |
3.3.3.2 B式:发展的规约性与有限的延展性 |
3.3.3.3 C式:意义的融合度与功能的漂移性 |
3.3.3.4 D式:鲜明的修饰性与凝固的熟语性 |
3.3.3.5 基本结论 |
3.3.4 语用特点 |
3.3.4.1 明显的负向凸显 |
3.3.4.2 浓厚的口语色彩 |
3.3.4.3 强烈的主观性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一) |
4.1 “有X无Y”框架构式 |
4.1.1 构式成员的厘清 |
4.1.2 变量构件分析 |
4.1.2.1 X和Y的语法性质 |
4.1.2.2 X和Y的语义关系 |
4.1.3 语义整合层级 |
4.1.3.1 A式:有限的融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1.3.2 B式:表达的相对性与准入的限制性 |
4.1.3.3 C式:虚实的对比性与结构的稳定性 |
4.1.3.4 基本结论 |
4.1.4 构式赋义 |
4.1.4.1 语用驱动 |
4.1.4.2 话语功能 |
4.1.4.3 构式的原型特征 |
4.1.5 构式的框架理据 |
4.1.5.1 “有”“无”对举表述 |
4.1.5.2 “有X”“无X”的双音化 |
4.1.6 小结 |
4.2 “有X没Y”框架构式 |
4.2.1 变量构件分析 |
4.2.1.1 语法性质 |
4.2.1.2 语义关系 |
4.2.2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4.2.2.1 A式:较低的黏合性与较高的透明度 |
4.2.2.2 B式:变项的对立性与有限的指称性 |
4.2.2.3 C式:意义的虚实性与结构的偏正化 |
4.2.2.4 基本结论 |
4.2.3 “有X没Y”与“有X无Y”的比较 |
4.2.3.1 使用频率的不同 |
4.2.3.2 嵌入成分的差异 |
4.2.3.3 语体色彩的分野 |
4.2.3.4 语用功能的互补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对立模式(二) |
5.1 “有X没X”框架构式 |
5.1.1 研究对象的确认 |
5.1.2 X的构成 |
5.1.2.1 体词性的X |
5.1.2.2 谓词性的X |
5.1.3 构式的语义整合层级 |
5.1.3.1 A式:组合的临时性与语义的选择性 |
5.1.3.2 B式:语义的浸染性与无条件的浮现义 |
5.1.3.3 C式:语义的泛化与“有”“无”的模糊性 |
5.1.3.4 基本结论 |
5.2 “有X无X”框架构式 |
5.2.1 X的构成与共性 |
5.2.1.1 体词性成分 |
5.2.1.2 谓词性成分 |
5.2.2 语义整合层级 |
5.2.2.1 A式:结构的松散性与意义的区别性 |
5.2.2.2 B式:无条件语义与非叙事语体特征 |
5.2.2.3 C式:非绝对的对立性与功能的转移 |
5.2.2.4 基本结论 |
5.2.3 “有 X 无 X”的句法分布 |
5.2.3.1 作述谓性成分 |
5.2.3.2 作话题主语 |
5.2.3.3 作宾语 |
5.2.3.4 作修饰性成分 |
5.3 “有X无X”与“有X没X”构式比较 |
5.3.1 “有 X 无/没 X”的构式演化 |
5.3.1.1 从问到非问 |
5.3.1.2 约定俗成规约化 |
5.3.2 “有 X 无/没 X”构式的独特性 |
5.3.2.1 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表义 |
5.3.2.2 各整合层级范畴内成员不固定 |
5.3.3 差别概说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特征 |
6.1 相关性与量增性 |
6.1.1 不相关无构式 |
6.1.2 有重叠即量增 |
6.1.2.1 突出典型 |
6.1.2.2 加深程度 |
6.1.2.3 主观评价 |
6.2 整体性与离散性 |
6.2.1 整体性 |
6.2.2 离散性 |
6.3 句法的突破与功能的异化 |
6.3.1 黏着语素的进入 |
6.3.2 句法规则的突破 |
6.3.3 句法功能的漂移 |
第七章 现代汉语“有”“无/没”框架构式的能产性 |
7.1 构式压制与能产性 |
7.1.1 构式压制的定义 |
7.1.2 构式压制的动因 |
7.1.3 构式压制的机制 |
7.2 频率效应与能产性 |
7.2.1 频率的意义 |
7.2.2 频率的分类 |
7.3 频率对构式能产性的影响 |
7.3.1 类符频率的作用 |
7.3.2 形符频率的作用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
小结 |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
一、多重等级链条 |
二、冲突性对话 |
三、评议性对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
一、语言的暴力 |
二、伪装的叙事 |
三、戏仿与拼贴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
三、“话剧腔”的价值 |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
一、潜台词 |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
一、现实方向 |
二、诗意方向 |
三、哲理方向 |
结语 |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
二、现实的困境 |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鲍照赋创作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鲍照及其作品考 |
第一节 时代环境与思想倾向 |
第二节 鲍照赋的版本与异文 |
第三节 题材的继承与创新 |
第二章 鲍照赋的语词祖述 |
第一节 鲍照赋的语词引用情况 |
第二节 语词祖述特色及其文化倾向 |
第三节 联绵字考述 |
第三章 鲍照赋的句式 |
第一节 句式特征 |
第二节 句型的抒情化 |
第三节 句型的骈化 |
第四节 赋的“诗化” |
第四章 鲍照赋的体制考察 |
第一节 鲍照赋的继承 |
第二节 鲍照赋的体制特征 |
第三节 鲍照赋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设计的问题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数据可视化评价标准的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三)学习资源画面色彩信息应满足新生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
二、问题提出 |
(一)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色彩刺激影响注意的问题 |
(二)从教育科学视角分析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
六、研究意义 |
(一)在理论上完善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体系 |
(二)在实践中为学习资源开发提供了色彩设计指导 |
七、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注意 |
(二)学习资源画面 |
(三)色彩表征 |
八、论文组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研究 |
一、学习注意的相关文献调研 |
二、述评 |
第二节 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相关研究 |
一、色彩表征的相关文献调研 |
二、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 |
一、脑电波技术 |
二、眼动追踪技术 |
三、述评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启示 |
一、研究内容的启示 |
二、研究方法的启示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 |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及其色彩设计理论 |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 |
(二)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的已有研究 |
(三)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色彩设计理论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一)多媒体画面色彩表征设计应与学习注意的研究相结合 |
(二)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构建色彩表征设计框架 |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 |
一、信息加工模型与学习过程、学习条件的研究 |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 |
(二)学习过程的研究 |
(三)学习条件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一)学习注意出现在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 |
(二)色彩表征是促进学习注意形成的一种学习条件 |
(三)学习注意在信息流中呈现出循环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
一、特征整合理论 |
(一)FIT模型 |
(二)研究启示 |
二、双重编码理论 |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基本假设 |
(二)研究启示 |
三、注意控制理论 |
(一)注意控制与线索研究范式 |
(二)研究启示 |
四、信号检测理论 |
(一)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第四节 色彩构成理论 |
一、色彩构成的基本理念 |
二、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分析 |
一、学习注意类型的分析 |
(一)选择性学习注意 |
(二)持续性学习注意 |
(三)分配性学习注意 |
二、学习注意过程的分析 |
(一)学习注意是学习者的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
(二)学习注意是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 |
(三)学习注意是刺激驱动过渡到目标驱动捕获注意的过程 |
三、小结 |
第二节 色彩表征的相关分析 |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特征的分析 |
(一)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 |
(二)视致简与实致繁的体验特征 |
(三)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形态的分析 |
(一)知识内容形态 |
(二)知识关系形态 |
(三)知识目标形态 |
三、小结 |
第三节 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 |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机制 |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机制形成的学理依据 |
(二)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作用机制 |
二、色彩表征的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一)知识内容形态对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二)知识关系形态对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三)知识目标形态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三、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架构及内涵 |
(一)关系模型的架构 |
(二)关系模型的内涵 |
(三)关系模型的说明 |
四、小结 |
第四节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 |
一、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 |
(一)色彩编码设计形式 |
(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 |
(三)色彩信号设计形式 |
二、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因素分析 |
(一)首轮专家意见咨询 |
(二)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 |
(三)第三轮专家意见咨询 |
三、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的构建思路 |
(一)设计目的 |
(二)设计任务 |
(三)设计流程 |
(四)设计方式 |
四、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架构及内涵 |
(一)操作模型架构 |
(二)操作模型内涵 |
五、依据模型的研究推论 |
(一)关于色彩编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二)关于色彩线索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三)关于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六、验证模型及研究推论的合理途径 |
七、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研究框架 |
一、实验研究逻辑 |
二、实验变量与假设 |
(一)实验变量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设计 |
(一)实验研究架构 |
(二)实验研究测量方法与工具 |
第二节 色彩编码设计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1-1动态与静态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1-2文本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三节 色彩线索设计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2-1色彩线索设计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2-2知识类型与色彩线索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四节 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3-1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3-2色彩信号的呈现位置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五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策略讨论 |
第一节 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一、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架构 |
二、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说明 |
第二节 画面语义层的定位设计策略讨论 |
一、情感定位策略 |
二、结构定位策略 |
三、符号定位策略 |
第三节 画面语用层的管控设计策略讨论 |
一、视觉意象管控策略 |
二、视觉线索管控策略 |
三、视觉信号管控策略 |
第四节 画面语构层的匹配设计策略讨论 |
一、关联匹配策略 |
二、艺术匹配策略 |
三、双重匹配策略 |
第五节 设计策略的验证 |
一、验证的过程 |
二、验证的结果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问卷 |
问卷1 |
问卷2 |
问卷3 |
问卷4 |
问卷5 |
问卷6 |
附录二 实验材料 |
实验1-1 |
实验1-2 |
实验2-1 |
实验2-2 |
实验3-1 |
实验3-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8)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文学作品语言风格研究概述 |
(二)端木蕻良小说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端木蕻良小说的语言学研究 |
(二)有助于加深对端木蕻良小说风格的理解 |
第一章 端木蕻良文学创作及其土地小说语言风格 |
第一节 端木蕻良生平与文学创作 |
一、端木蕻良生平 |
二、端木蕻良文学创作历程 |
第二节 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 |
一、平易质朴 |
二、细腻丰赡 |
三、繁丰生动 |
第二章 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词汇分析 |
第一节 方言词汇分析 |
一、意义分析 |
二、词性分析 |
第二节 重叠式词汇分析 |
一、端木蕻良土地小说重叠式词汇重叠方式分析 |
二、端木蕻良土地小说重叠式词汇词性分析 |
三、与其他作家重叠式词汇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木蕻良土地小说修辞分析 |
第一节 辞格分析 |
一、辞格分类运用分析 |
二、辞格综合运用分析 |
第二节 超常搭配分析 |
一、超语义搭配 |
二、超语法搭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主观原因 |
一、气质性格 |
二、学识经历 |
第二节 客观原因 |
一、政治与文化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9)中泰头版新闻标题的句式特点 ——以《中国新闻》与《DAILY NEW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范围 |
五、研究方法 |
六、头版新闻与句式的界定 |
七、《中国新闻》与《DAILY NEWS》头版新闻分布情况 |
第一章 中泰头版新闻标题的句型句式 |
第一节 中国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类型与特点 |
一、《中国新闻》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分类 |
二、《中国新闻》单句标题的结构分类 |
三、《中国新闻》复句标题的结构分类 |
四、《中国新闻》A:B式标题的结构分类 |
第二节 泰国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类型与特点 |
一、《DAILY NEWS》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分类 |
二、《DAILY NEWS》单句标题的结构分类 |
三、《DAILY NEWS》复句标题的结构分类 |
第三节 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异同 |
一、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共同特点 |
二、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型句式的差异 |
第二章 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同义句式的选用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头版标题同义句式的选用 |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的运用 |
二、长句和短句的运用 |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运用 |
四、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运用 |
第二节 《DAILY NEWS》头版标题同义句式的选用 |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的运用 |
二、长句和短句的运用 |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运用 |
四、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运用 |
第三节 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式选用的异同 |
一、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式选用的共同特点 |
二、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式选用的差异 |
第三章 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式的对应关系及其理据 |
第一节 中泰新闻标题句式的对应关系 |
一、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 |
二、汉语状中结构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 |
三、汉语单动谓语句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 |
四、汉语动宾谓语句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 |
五、泰语主语省略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
六、泰语动词性非主谓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二节 中泰头版新闻标题句式的不同与信息结构的差异 |
一、标题句词序的不同与信息结构的差异 |
二、标题句句法结构的不同与信息结构的差异 |
三、标题句句法成分的省略与否与信息结构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朗读者》中董卿的语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风格及主持人语言风格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语言风格与主持人语言研究现状 |
0.3.2 国内语言风格与主持人语言研究现状 |
0.3.3 《朗读者》节目主持人董卿的语言风格研究现状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0.6 创新之处 |
第1章 《朗读者》节目及主持人董卿 |
1.1 《朗读者》节目 |
1.2 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 |
1.3 《朗读者》节目中董卿的语言特点 |
第2章 《朗读者》董卿语言的语音、词汇特点 |
2.1 董卿语言的语音特点 |
2.1.1 押韵的使用 |
2.1.2 四音节韵律的使用 |
2.1.3 语音重叠的使用 |
2.2 董卿语言的词汇特点 |
2.2.1 敬语的使用 |
2.2.2 称呼语的使用 |
2.2.3 成语的使用 |
2.3 小结 |
第3章 《朗读者》中董卿语言的语法特点 |
3.1 《朗读者》中董卿语言的语气功能 |
3.1.1 陈述句的使用 |
3.1.2 疑问句的使用 |
3.1.3 祈使句的使用 |
3.1.4 感叹句的使用 |
3.2 《朗读者》中董卿语言的句子结构 |
3.2.1 单句的使用 |
3.2.2 复句的使用 |
3.3 小结 |
第4章 《朗读者》董卿语言的修辞特点 |
4.1 修辞 |
4.2 引用的使用 |
4.3 排比的使用 |
4.4 比喻的使用 |
4.5 对比的使用 |
4.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朗读者》董卿的卷首语、开场白、结束语的音频文本 |
附录B 董卿在《朗读者》第一、第二季语言中押韵使用数量统计 |
附录C 朗读者第一、第二季使用敬语“您、请、老”称呼嘉宾统计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社会语用艺术》序(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D]. 张越君(Truong Viet Quan). 西南大学, 2021(01)
- [3]现代汉语“有”“无/没”前置框架构式研究[D]. 沈灿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6]鲍照赋创作考论[D]. 王玉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D]. 曹晓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端木蕻良土地小说语言风格研究[D]. 徐祖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泰头版新闻标题的句式特点 ——以《中国新闻》与《DAILY NEWS》为例[D]. 吴丽(DA-O MARIAM).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10]《朗读者》中董卿的语言风格研究[D]. 夏尔巴奴·吐尔逊.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