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申扎地区下泥盆统达尔东组珊瑚化石新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1](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黄兴[2](2018)在《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连接处,南北以卡拉麦里缝合带和星星峡-卡瓦布拉克断裂为界,夹持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由南至北可分为中天山地块、觉罗塔格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其中,觉罗塔格造山带由雅满苏断裂、康古尔塔格断裂分为南部阿奇山-雅满苏带、中部康古尔塔格带和北部小热泉子-镜儿泉带。觉罗塔格造山带中的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非常发育,尤其是南部阿奇山-雅满苏带。而关于该时期造山带内各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完整、准确的石炭纪地层格架,对区内开展矿产地质调查以及讨论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重点针对阿奇山-雅满苏带的下石炭统南北大沟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上石炭统沙泉子组、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苦水组;小热泉子-镜儿泉带西部上石炭统底坎尔组和东部上石炭统企鹅山组灰岩段,开展古生物学、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年代地层学工作。(1)在以上各地层单位中发现了丰富的(虫筳)类和四射珊瑚化石,包括南北大沟组四射珊瑚15属35种;雅满苏组四射珊瑚33属88种,(虫筳)类2属8种;苦水组四射珊瑚2属6种;土古土布拉克组四射珊瑚1属1种;沙泉子组四射珊瑚2属2种,(虫筳)类5属18种;底坎尔组(虫筳)类2属5种;企鹅山组四射珊瑚18属19种,(虫筳)类4属7种。除此之外,在南北大沟组中还有异珊瑚1属1种;雅满苏组中有孔虫11属18种,以及刺毛珊瑚1属1种;企鹅山组中床板珊瑚1属1种。以往在觉罗塔格带早石炭世地层中珊瑚报道较多,但晚石炭世地层中的生物很少被发现。本次工作中,雅满苏组、沙泉子组、企鹅山组的(虫筳)类为首次正式报道,企鹅山组的四射珊瑚也是首次详细报道。(2)在雅满苏组二段上部发现牙形刺Gnathodus postbilineatus Nigmadganov and Nemirovskaya,Hindeodus sp.,Neognathodus symmetricus Lane;三段牙形刺Hindeodus sp.;沙泉子组牙形刺Diplognathodus coloradoensis Murray and Chronic,Streptognathodus parvus Dunn,Mesogondolella clarki(Koike),Idiognathodus sp.;苦水组牙形刺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us(Ellison and Graves),Neognathodus medexultimus Merrill。尽管此次发现的牙形刺化石很少,但它们多为早石炭世谢尔普霍夫期至晚石炭世莫斯科期早期的典型分子,对确定相应地层时代意义重大。(3)基于以上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石炭系中建立了7个四射珊瑚组合:南北大沟组Zaphrentites-Meniscophyllum组合;雅满苏组二段Gangamophyllum-Palaeosmilia组合;Siphonodendron irregulare-Aulina rotiformis组合;Lithostrotionella组合;雅满苏组三段Koninckophyllum-Bothrophyllum组合;土古土布拉克组Psedozaphrentoides zhaoi组合;企鹅山组Cystophora-Vesiorionastraea组合。4个(虫筳)带:雅满苏组三段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Profusulinella parva带;沙泉子组Paraeofusulina imporplana-Eofusulina trianguliformis带;底坎尔组Fusulinella-Fusulina带;企鹅山组Triticites带。(4)结合在雅满苏组一段、二段和土古土布拉克组中获得的336.3±3.0 Ma、331.3±2.1 Ma、322.6±1.5 Ma、311.0±1.7 Ma等有效锆石U-Pb年龄,本文认为南北大沟组为杜内期晚期-维宪期早期,雅满苏组为维宪期-巴什基尔期,沙泉子组为莫斯科期早期,土古土布拉克组为莫斯科期中晚期,苦水组为维宪期晚期-莫斯科期中期,底坎尔组为莫斯科期中期,企鹅山组灰岩段为卡西莫夫期-格舍尔期早期。本次研究对雅满苏组的时代延续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往由于对建组地区该组上部的沉积间断认识不充分而将其归为早石炭世,此次工作发现了其与上覆沙泉子组平行不整合接触证据,并依据产出的(虫筳)类、牙形刺等古生物化石将其时代准确的限定在维宪期-巴什基尔期。另外,企鹅山组灰岩段中丰富的(虫筳)类和四射珊瑚动物群对本组的时代延续也有了更准确的约束,即可以延续至晚石炭世格舍尔期。(5)从目前发现的生物面貌上来看,早石炭世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特征为北方型(如Gangamophyllum)、特提斯型(如Kueichouphyllum)混生,世界性的分子(Palaeosmilia,Lithostrotion,Siphonodendron,Dibunophyllum等)较多,单体四射珊瑚为主;而到了晚石炭世,研究区占优势的生物群主要为块状复体四射珊瑚,以北方大区俄罗斯地区的生物(Cystophora,Vesiorionastraea),混有我国华南地区的分子(Huananophyllum,Nephelophyllum)为特征,世界性分子(Caninia,Koninckophyllum,Timania)较少,总体显示该时期生物群特征更接近北方大区,与莫斯科盆地、顿涅茨盆地有着很强的生物交流。(6)综合东天山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石炭纪沉积资料,本文建立了东天山地区觉罗塔格造山带和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详细的石炭纪地层对比。石炭纪东天山地区存在明显的南北沉积分异的特征。早石炭世杜内期晚期至格舍尔期,觉罗塔格造山带总体为海相沉积(南北大沟组,雅满苏组,沙泉子组,土古土布拉克组,底坎尔组,梧桐窝子组和企鹅山组),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苦水组下部)和陆相沉积(脐山组)。博格达-哈尔里克带的博格达地层小区古地理演化相对复杂,早石炭世东部局部存在陆相沉积(七角井组上部和柳树沟组),但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时,海水已完全从东部退去,仅在中西部存在残留的滨浅海沉积(祁家沟组)。(7)在早石炭世维宪期晚期的雅满苏组中发育丛状四射珊瑚Siphonodendron生物层;晚石炭世卡西莫夫期-早格舍尔期企鹅山组中发育叶状藻礁。后者生物分异度和丰度远高于前者,并且代表了觉罗塔格造山带,乃至东天山地区最晚的正常海相沉积记录。以往报道的生物建隆一般都发育在相对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或台地边缘地区,相较于本例明显不同。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的同类生物层相比,雅满苏组中的Siphonodendron生物层生物组成相对单一,受当地的构造-火山作用控制明显。企鹅山组中的叶状藻礁在全球其他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但研究区的建造发育同样也主要受到局部的构造-火山作用控制。觉罗塔格造山带早、晚石炭世造礁生物及其生物建隆的变化和全球其他地区石炭纪的演替一样,早石炭世为珊瑚动物,晚石炭世晚期为叶状藻类,表明石炭纪的造礁生物及其相关的生物建隆在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演化是一致的。这种演替变化可能和石炭纪南半球的冈瓦纳冰川活动有关。
徐梦婧[3](2014)在《青藏高原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密切相关,均是青藏高原中部新特提斯洋演化的产物。目前,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研究还很薄弱,在构造属性,演化时限和东段延伸等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中部新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选择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中西段发育较好的果芒错蛇绿混杂岩和中仓蛇绿混杂岩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对蛇绿混杂岩各端元岩石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的研究;总结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蛇绿混杂岩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它们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区域地层和岩浆岩等相关资料,探讨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果芒错蛇绿混杂岩发育完整的彭罗斯型蛇绿岩岩石组合,包括变质橄榄岩、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基性岩墙、枕状玄武岩、硅质岩以及少量块状铬铁矿。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果芒错蛇绿混杂岩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具有强烈MORB特征的弧后盆地之中。部分基性岩墙具有典型E–MORB特征,可能是弧后盆地演化后期,板片回转引起地幔楔中形成新的地幔对流,导致受到俯冲板片熔体混染的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E–MORB。单颗粒锆石定年结果初步限定,果芒错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果芒错蛇绿混杂岩的伴生岩石索尔碎屑岩,主要由蛇纹质碎屑和碳酸盐基质所组成,其角度不整合覆盖在果芒错变质橄榄岩之上。索尔碎屑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显示,它可能是地幔橄榄岩发生破碎后受到碳酸盐热液流体交代所形成的。中仓蛇绿混杂岩是在达查沟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的,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墙以及少量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堆晶辉长岩和辉长岩墙同时具有MORB和IAB的特征,可能形成于洋内弧后盆地环境。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辉长岩可能是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过30%部分熔融形成的,并受到了俯冲流体和熔体的影响。堆晶辉长岩锆石U–Pb定年为114.3±1.4Ma和116.1±1.8Ma,辉长岩墙定年结果为113.4±1.7Ma。中仓蛇绿混杂岩可能形成于早白垩世洋内弧后盆地。前人在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中厘定的年龄为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镁铁质岩石主要以MORB和岛弧玄武岩特征为主,地幔源区为DDM和EM2;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到早白垩世晚期,镁铁质岩石按照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MORB、岛弧玄武岩、碱性洋岛玄武岩和玻安岩,地幔源区为DDM、EM1和EM2。结合区域地层和岩浆岩等资料,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中部新特提斯洋的主洋盆,从晚二叠世开始形成,并持续演化到早白垩世,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为班公湖–怒江洋内弧后盆地的产物。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在嘉黎以东汇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侏罗世晚期东段最终闭合。嘉黎以西的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是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形成的弧后盆地,规模有限、演化时限较短,在嘉黎–永珠段靠近大陆边缘,向西逐渐远离。狮泉河–永珠–嘉黎弧后盆地打开时间从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具有东早西晚的穿时现象,晚侏罗世开始南向俯冲,至早白垩世最终闭合。
焦扬[4](2011)在《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全面收集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数据,重新厘定青藏高原泥盆纪地层系统、建立大地构造相分类体系,强调采用将大地构造相与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沉积学、构造学、地层学、古地磁学等多种手段,以板块构造运动、多岛弧盆系理论为指导思想,反映泥盆纪的地层、岩相组合和大地构造背景,重塑这一地史时期的海陆分布格局,造山带、多岛弧盆地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沉积古地理面貌等,全面恢复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并编绘了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此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为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需要,对青藏高原泥盆纪大地构造单元系统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合计划分为12个大相,22个相,归并为5大组合、3大系统。2、将青藏高原泥盆纪研究区构造背景概括为一个主大洋和大洋南北两边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主洋域为原古特提斯大洋,泥盆纪已发生俯冲消减作用。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北侧的泛华夏大陆边缘和南侧的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结束之后,北侧的大部分地区已转为陆地,其南界为昆仑活动陆缘弧。南侧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泥盆纪尚未打开,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地块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以陆表海沉积为主的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
葛旭[5](200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简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中国四射珊瑚的研究历史,试图全面反映我国在四射珊瑚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解放后我国研究四射珊瑚的研究机构逐步建立,研究人员倍增,四射珊瑚基础资料得到大量积累,四射珊瑚的分类和演化取得重要进展。分类和演化是古生物研究的基本内容,所有资料的积累和新概念的建立,最后都归纳到对分类和演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本文重点讨论各地质时期四射珊瑚的分类和演化取得的成就,分时间、空间分布和完成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本文依据四射珊瑚的属种特征,统计研究四射珊瑚分布的相关数据并制作化石分布图。分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两个时期对新中国成立后生物地层研究成果汇总,总结了各个时期划分生物古地理的不同方法,并对古地理图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80年代以来,四射珊瑚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引进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为四射珊瑚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四射珊瑚古生物学开始与理论古生物学结合,主要表现在珊瑚的集群绝灭与灾变事件的研究。本文还对涉及到的四射珊瑚的三次大的绝灭事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通过总结中国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历史,对于以后的研究方向,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向:1、分类学依然是今后四射珊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2、注重四射珊瑚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和交叉研究;3、从不同尺度和坚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四射珊瑚。
张予杰,程立人[6](2008)在《西藏申扎地区的下泥盆统》文中提出申扎地区的下泥盆统出露良好、沉积连续、构造单一,生物化石丰富,门类也较为齐全。根据多门类生物化石将下泥盆统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在塔尔玛达尔东组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中间夹有少量粒级较细的碎屑岩,属于稳定陆棚浅海型沉积。根据岩性和岩相特征可以明显划分为下部和中上部,下部灰岩中产有牙形石、竹节石和头足类,并含有丰富珊瑚和腕足类化石;中上部含有较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等底栖生物化石,并含有竹节石、牙形石和头足类等游移生物化石。该组的时代为早泥盆世,包括Lochkovian大部以及整个Pragian、Emsian期。
张予杰,程立人[7](2008)在《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生物地理分析》文中认为对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的研究表明,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群不论是从分异度、丰度还是分布范围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通过分析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动物群组合,利用大冢系数的定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申扎地区与我国云南丽江地区、西秦岭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泥盆世这3个地区为老世界大区(Old world realm)中的一个生物地理分区,并且进一步提出申扎地区与澳大利亚东部的关系密切。从混生的动物群角度上,印证了有关申扎地区是处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与我国华南之间过渡地区的观点。
张以春[8](2005)在《西藏申扎地区二叠纪地层及(?)类动物群》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新发现的申扎县木纠错一带的二叠系。岩石地层上划分为拉嘎组(C2-P1l)、昂杰组(P2a)、下拉组(P2x)和木纠错组(P3m)。拉嘎组为一套粗碎屑岩夹砾岩组合,时代为晚石炭-早二叠世;昂杰组为一套细碎屑岩夹灰岩组合,时代为栖霞早期(Kungurian);下拉组为一套灰岩组合,时代为栖霞晚期-茅口期(Roadian-Capitanian);木纠错组为一套白云岩组合,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另描述了采自下拉组中的(竹蜓)类化石8 属23 种,2 变种,6 个相似种,2 未定种。其中3 新种Staffella xizangica sp.nov., Schwagerina xizangica sp.nov., Mufushanella nankinellaeformis sp.nov. Cheng, Zhang et Wu. 新建Nankinella hunanensis-Schwagerina xainzaensis-Chusenella schwagerinaeformis 组合带。(竹蜓)类有以下特征:①高丰度,低分异度;②与林周地区的(竹蜓)类属同时异相;③(竹蜓)类出现呈突发式,低层位不含(竹蜓)。(竹蜓)类首现层位在西藏由北向南呈“超覆式”前进。综合珊瑚、(竹蜓)和腕足的冷暖习性,认为栖霞期晚期存在一次降温事件,并推断申扎地块于早二叠世脱离冈瓦纳往北漂移。
李才,程立人,王天武,武世忠,张予杰,翟庆国[9](2004)在《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文中指出测制了目前藏北地区最为完整的申扎扎扛古生界剖面,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期的笔石动物群,确定该动物群属于西藏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动物群,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O1z)。在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发现了一套逾2400m的白云质岩石,产Waagenophyllum-Liangshanophyllum-Lobatophyllum组合,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并建立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3m)。在冈底斯地区新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217Ma),提供了古冈底斯存在的重要信息。查明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南北向长超过100km、宽6750~12500m,平面呈折线状;根据地质依据和沉积物定年研究,130ka以来裂陷盆地东西向扩张数率为北部51.9mm/a、南部94.2mm/a。
张予杰[10](2004)在《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扎地区位于藏北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申扎地区的古生代地层较为发育,泥盆系剖面出露良好、沉积连续、构造单一,古生物化石丰富,门类也较为齐全,是研究藏北地区泥盆系及其动物群的理想地区。 申扎地区的泥盆系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出露在门德俄药、达尔东和查果罗玛,以及申扎县东北面的木纠错北边的甲不弄,在申扎县东南的塔尔玛乡附近也见有出露。申扎地区的泥盆系可划分为下泥盆统达尔东组及中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 在塔尔玛地区,达尔东组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中间夹有少量粒级较细的碎屑岩,属于稳定陆棚浅海型沉积。根据岩性和岩相特征可以明显划分为下部和中上部。下部岩层颜色较深,中薄层状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中薄层状粉砂岩和少量薄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灰岩中产有牙形石、竹节石和头足类,并含有丰富珊瑚和腕足类化石。中上部岩层颜色较浅,以灰白、浅灰色为主,为中薄层至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夹微型生物礁灰岩、泥质灰岩、砾屑灰岩,中间夹有水平层理较为发育的中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有较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等底栖生物化石,并含有竹节石、牙形石和头足类等游移生物化石。在永珠地区,达尔东组的岩石组合主要为灰色-深灰色中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浅灰-深灰色中层状角砾状灰岩和土黄色紫红色中薄层状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的石英砂岩。与下伏中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白云质结晶灰岩为整合接触,和上覆中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长石石英砂岩为连续沉积。 达尔东组的时代为早泥盆世,包括大部Lochkovian以及全部Pragian、Emsian期。 查果罗玛组在塔尔玛地区是一套除底部含有一层厚度不足4米的薄层状中细粒砂岩和钙质粉砂岩,皆为碳酸盐岩层。主要为浅灰和灰色中薄层至中厚层状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含有海百合茎、皱纹珊瑚和腕足类碎片等生物化石。在永珠地区,查果罗玛组下部为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含砂屑鲕粒灰岩夹粒屑灰岩,微晶灰岩及粉晶灰岩,上部为灰色厚层-块状含生物碎屑灰岩,在德日昂玛一带有似竹叶状灰岩分布。这种岩性表明当时的水体处于潮汐带高能沉积环境。与下伏地层达尔东组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永珠组整合接触。 查果罗玛组的时代为中晚泥盆世,可能包含从Efielian至Famennian的沉积。 达尔东组产十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其中皱纹珊瑚类有: Lochkovian期:Pseudamplexus cf. ligeriensis (Barrois), Acanthophyllum sp.,?Hemiaulacophyllum sp., Palaeocyathus cf. gansuensis Cao, Axocricophyllum cf.minbugouensis Cao, Lyrielasma cf. tenuiseptatum Cao, Crassophrentis cf. obesus Cao,Ellesmerelasma sp. Pragian 期 : Gurievskiella cylindrica Zheltonogova, Cyathophyllum sp.,Neokyphyophyllum sp., Embolophyllum aeguiseptatum , E. alengchuenseYü et Liao ,Asterobillingsia sp., Loyolophyllum xizangense Yü et Liao, Metriophyllum sp., I<WP=80>张予杰: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Aknisophyllum? Tabulatum Yü and Liao, Neaxonella? sp., Martinophyllumdaerdongense Yü and Liao, M. sp. Emsian期:Lyrielasma cf. guangxiense Yü and Kuang, Heterophaulactis sp.,Zaphrenthis sp. 床板珊瑚类,Lochkovian期:Pachycanalicula sparcula sp. nov., P. sparcula minorsp. et subsp. nov., Chaetetes sp., Yacutiopora sp., Parathamnoporagrandissima(Dubatolov), P. sp., Roemeria sp., Pachyhelioplasma xizangensis Lin,Paraheliolites sp., Heliolites cf. wenxianensis Zhang, Caliapora uralica Yanet, C. sp.,Heliolites sp., Klaamannipora intermedia sp. nov., ? Crassialveolitella sp.,Mesofavosites daerdongensis sp.nov., Squameofavosites sokolovi Chekhovich,Heliolites (Paraheliolites) salairicus (tchernychev), H. (P.) uksunayensis (Mironova), H.(P.) uncinatus Deng, Favosites aff. mammilatus Tchernycher, F. bonus Yanet, F. cf.nikiforovae Chekovich Pragian期:Pachycanalicula sparcula minor sp. et subsp. nov., Paraheliolitesinterstinctus-intermedius(Wentzel), P. zakangensis sp. nov., Caliopora liuhuiensis Zhou,Syringoporella densa sp. nov., Crassialveolitella xiangzaensis Lin, Parastriatoporamegaporata sp.nov., Pseudopachyfavosites cf. rotundus Tchi, Dendroporadingshanlingensis Zhou, Pachyfavosites lucidus Yanet, Gephruopora krekovensisDubatolov, G. sibirica Mironova, Yacutiopora aff
二、西藏申扎地区下泥盆统达尔东组珊瑚化石新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申扎地区下泥盆统达尔东组珊瑚化石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
1.1 羌塘—昌都地区 |
1.2 冈底斯地区 |
1.2.1 聂荣岩群 |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
1.2.3 松多岩群 |
1.2.4 德玛拉岩群 |
1.3 喜马拉雅地区 |
1.3.1 南迦巴瓦岩群 |
1.3.2 聂拉木岩群 |
1.3.3 拉轨岗日群 |
2 下古生界 |
2.1 北羌塘地区 |
2.2 南羌塘地区 |
2.3 冈底斯地区 |
2.3.1 扎欠群、波密群 |
2.3.2 他多组、扎扛组 |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
2.4 仲巴地区 |
2.5 喜马拉雅地区 |
2.5.1 肉切村(岩)群 |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
2.6 昌都地区 |
2.6.1 酉西岩群 |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
3 上古生界 |
3.1 北羌塘地区 |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
3.2 南羌塘地区 |
3.2.1 长蛇山组 |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
3.2.3 龙格组 |
3.2.4 鲁谷组 |
3.2.5 吉普日阿群 |
3.3 冈底斯地区 |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
3.3.3 永珠组 |
3.3.4 旁多群 |
3.3.5 拉嘎组 |
3.3.6 乌鲁龙组 |
3.3.7 昂杰组 |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
3.3.9 木纠错组 |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
3.4 仲巴地区 |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
3.5 喜马拉雅地区 |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
3.5.3 基龙组 |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
3.6 昌都地区 |
3.6.1 嘉玉桥岩群 |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
4 讨 论 |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
5 结 论 |
(2)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地层研究现状和进展 |
1.1.1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 |
1.1.2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地层划分沿革 |
1.1.3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研究进展 |
1.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方案和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1 觉罗塔格造山带大地构造背景 |
2.2.2 觉罗塔格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
2.3 研究区地层区划及地层出露 |
第三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岩石地层序列 |
3.1 下石炭统南北大沟组(C_(1n)) |
3.2 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C_(1-2y)) |
3.3 上石炭统沙泉子组(C_(2s)) |
3.4 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C_(2t)) |
3.5 下石炭统-上石炭统苦水组(C_(1-2k)) |
3.6 上石炭统企鹅山组(C_2q)和底坎尔组(C_2d) |
第四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
4.1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主要生物门类 |
4.1.1 牙形刺 |
4.1.2 有孔虫 |
4.1.3 (虫筳)类 |
4.1.4 四射珊瑚 |
4.2 生物地层及地质年代 |
4.2.1 (虫筳)带 |
4.2.2 四射珊瑚组合 |
4.3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归属 |
4.3.1 锆石测年结果 |
4.3.2 觉罗塔格造山带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 |
第五章 东天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对比 |
5.1 东天山各地层分区的石炭系 |
5.1.1 博格达地层小区 |
5.1.2 莫钦乌拉地层小区 |
5.2 东天山各区石炭系对比 |
第六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建隆 |
6.1 阿奇山-雅满苏带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Siphonodendron生物层 |
6.1.1 Siphonodendron生物层类型 |
6.1.2 Siphonodendron生物层组成 |
6.1.3 Siphonodendron生物层所在灰岩段的沉积相分析 |
6.1.4 控制Siphonodendron生物层生长的因素 |
6.1.5 Siphonodendron生物层对比 |
6.2 小热泉子-镜儿泉带上石炭统企鹅山组叶状藻礁 |
6.2.1 造礁生物 |
6.2.2 企鹅山组叶状藻礁中的微相类型 |
6.2.3 晚石炭世企鹅山组藻粘结灰岩生物建隆的发育模式 |
6.2.4 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叶状藻生物建隆的对比 |
6.3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建隆发现的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青藏高原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1.2.2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巴颜喀拉–甘孜板块 |
2.2 金沙江缝合带 |
2.3 北羌塘板块 |
2.4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 |
2.5 南羌塘板块 |
2.6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7 拉萨板块 |
2.8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2.9 喜马拉雅板块 |
第3章 样品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3.1 野外样品采集 |
3.2 矿物化学分析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 |
3.5 锆石 Lu–Hf 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果芒错蛇绿混杂岩 |
4.1 野外地质特征 |
4.2 岩相学特征 |
4.3 矿物化学特征 |
4.4 地球化学特征 |
4.5 年代学特征 |
4.6 讨论 |
4.6.1 岩石成因与形成环境 |
4.6.2 形成时代 |
4.7 索尔碎屑岩岩石成因 |
4.8 小结 |
第5章 中仓蛇绿混杂岩 |
5.1 野外地质特征 |
5.2 岩相学特征 |
5.3 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 U–Pb 定年 |
5.5 锆石微量元素及 Lu–Hf 同位素特征 |
5.6 讨论 |
5.6.1 辉长岩的岩石成因 |
5.6.2 中仓蛇绿混杂岩的形成环境 |
5.7 小结 |
第6章 SYJMZ 和 BNSZ 蛇绿混杂岩对比研究 |
6.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
6.2 SYJMZ 和 BNSZ 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6.3 SYJMZ 和 BNSZ 蛇绿混杂岩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演化历史 |
7.1 北拉萨板块地层及岩浆岩特征 |
7.2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东段延伸及构造演化 |
7.3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4)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指导思想、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3.1 指导思想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课题创新及存在问题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3 大地构造相及分类体系 |
2.3.1 大地构造相 |
2.3.2 泥盆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
2.4 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
2.4.1 泛华夏大陆早古生代秦祁昆构造区 |
2.4.2 泛华夏晚古生代大陆羌塘-三江地区 |
2.4.3 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2.5 地层分区及地层年代格架 |
2.6 沉积相划分及标准 |
2.7 岩浆岩相 |
3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3.1 祁连-柴达木地块(Ⅰ) |
3.1.1 祁连陆内盆地相(Ⅰ_2) |
3.1.2 祁连南缘陆缘裂谷盆地相(Ⅰ_3) |
3.1.3 柴达木地块相(Ⅰ_4) |
3.2 昆仑弧系大相(Ⅲ) |
3.2.1 西昆仑陆缘弧相 |
3.2.2 东昆仑陆缘弧相(Ⅲ_2) |
4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4.1 构造特征 |
4.2 岩相特征 |
4.3 古地理特征 |
5 钱塘江-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5.1 中咱-中甸-义敦地块大相 |
5.1.1 构造特征 |
5.1.2 岩相特征 |
5.1.3 古地理特征 |
5.2 金沙江-哀牢山(初始)洋盆大相(Ⅶ) |
5.2.1 构造特征 |
5.2.2 岩相特征 |
5.2.3 古地理特征 |
5.3 昌都-兰坪地块大相(Ⅷ) |
5.3.1 构造特征 |
5.3.2 岩相特征 |
5.3.3 古地理特征 |
5.4 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初始)洋盆大相(Ⅸ) |
5.5 甜水海-北羌塘地块大相(Ⅹ) |
5.5.1 塔什库尔干-甜水海被动边缘盆地相(Ⅹ_1) |
5.5.2 北羌塘地块相(Ⅹ_2) |
6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6.1 双湖-托和平错-扎多岗日洋壳相(Ⅺ_1) |
6.1.1 构造特征 |
6.1.2 岩相特征 |
6.1.3 古地理特征 |
6.2 南羌塘西部陆壳残片相(Ⅺ_2) |
6.3 保山陆壳残片相(Ⅺ_3) |
6.3.1 构造特征 |
6.3.2 岩相特征 |
6.3.3 古地理特征 |
6.4 左贡陆壳残片相 |
6.5 班公湖-怒江洋壳相 |
7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7.1 喜马拉雅滨浅海碎屑岩相 |
7.1.1 构造特征 |
7.1.2 岩相特征 |
7.1.3 古地理特征 |
7.2 冈底斯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 |
7.2.1 构造特征 |
7.2.2 岩相特征 |
7.2.3 古地理特征 |
7.3 聂荣地块 |
8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8.1 塔里木、敦煌和阿拉善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8.1.1 塔里木-敦煌-陆块(Ⅱ) |
8.1.2 阿拉善陆块(Ⅰ_1) |
8.2 扬子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
8.2.1 上扬子陆块(Ⅴ_1) |
8.2.2 诺尔盖-阿坝地块(Ⅴ_2) |
8.3 印度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
9 泥盆纪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四射珊瑚的研究意义 |
1.1.1 生物学意义 |
1.1.2 生物地层学意义 |
1.1.3 古地理意义和古气候意义 |
1.1.4 构造物理学方面的应用 |
2. 四射珊瑚研究现状 |
2.1 研究方法 |
2.2 主要成果与主要认识 |
3. 四射珊瑚分类和演化研究史 |
3.1 奥陶纪 |
3.1.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1.2 地理分布 |
3.1.3 主要完成人 |
3.1.4 其它有历史价值的问题 |
3.2 志留纪 |
3.2.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2.2 地理分布 |
3.2.3 主要完成人 |
3.3 泥盆纪 |
3.3.1 分类与演化 |
3.3.2 化石分布 |
3.3.3 主要完成人 |
3.3.4 其它有历史价值的问题 |
3.4 石炭纪 |
3.4.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4.2 地理分布 |
3.4.3 主要完成人 |
3.5 二叠纪 |
3.5.1 分类与演化特征 |
3.5.2 地理分布 |
3.5.3 主要完成人 |
4. 四射珊瑚生物地层学研究史 |
4.1 古生代 |
4.1.1 成果综述 |
4.2 晚古生代 |
4.2.1 成果综述 |
5. 四射珊瑚生物古地理研究史 |
5.1 奥陶纪 |
5.2 志留纪 |
5.3 泥盆纪 |
5.4 石炭纪 |
5.5 二叠纪 |
6. 四射珊瑚理论古生物学研究史 |
6.1 O/S 界限事件 |
6.2 泥盆纪F/F 事件 |
6.3 P/T 界线事件 |
7. 结论 |
7.1 分类学依然是今后四射珊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
7.2 注重四射珊瑚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和交叉研究 |
7.3 从不同尺度和坚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四射珊瑚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生物地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区域背景 |
2 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群 |
2.1 Lochkovian期 |
2.1.1 皱纹珊瑚 |
2.1.2 床板珊瑚 |
2.2 Pragian期 |
2.2.1 皱纹珊瑚 |
2.2.2 床板珊瑚 |
2.3 Emsian期 |
2.3.1 皱纹珊瑚 |
2.3.2 床板珊瑚 |
3 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古生物地理 |
3.1 皱纹珊瑚生物地理区系 |
3.2 床板珊瑚生物地理区系 |
4 结论 |
(8)西藏申扎地区二叠纪地层及(?)类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
1.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1.2.1 地层 |
1.2.1.1 前震旦系 |
1.2.1.2 古生界 |
1.2.1.3 中生界 |
1.2.1.4 新生界 |
1.2.2 岩浆岩 |
1.2.3 研究区区域构造 |
第二章:二叠纪地层 |
2.1 申扎地区二叠纪地层研究简史 |
2.2 二叠纪地层层序 |
2.3 岩石地层划分 |
2.4 地层时代讨论 |
2.5 二叠纪地层与邻区的对比 |
2.5.1 下二叠统 |
2.5.2 中二叠统 |
2.5.3 上二叠统 |
第三章:二叠纪(竹蜓)类动物群 |
3.1 申扎地区二叠纪(竹蜓)类研究简史 |
3.2 (竹蜓)类动物群时代讨论 |
3.3 (竹蜓)类生物地层划分 |
3.4 (竹蜓)类动物群特征 |
第四章:二叠纪古地理初析 |
第五章: (竹蜓)类系统描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图版说明 |
(10)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第一章 申扎地区区域概况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1.2.1 地层 |
1.2.1.1 前震旦系变质基底 |
1.2.1.2 古生界 |
1.2.1.3 中生界 |
1.2.1.4 新生界 |
1.2.2 岩浆岩 |
1.2.3 研究区区域构造 |
第二章 申扎地区的泥盆系 |
2.1 达尔东组 |
2.1.1 塔尔玛地区 |
2.1.2 永珠地区 |
2.1.3 达尔东组时代讨论 |
2.2 查果罗玛组 |
2.2.1 塔尔玛地区 |
2.2.2 永珠地区 |
2.2.3 查果罗玛组时代讨论 |
2.3 申扎地区及邻区泥盆系划分与对比 |
第三章 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 |
3.1 珊瑚类 |
3.1.1 Lochkovian 期 |
3.1.2 Pragian 期 |
3.1.3 Emsian 期 |
3.1.4 中、晚泥盆世(Eifelian-Famennian) |
3.2 腕足类 |
3.3 牙形石类 |
3.4 竹节石类 |
第四章 申扎地区泥盆纪古动物地理演化 |
4.1 申扎地区早泥盆世古动物地理关联 |
4.1.1 皱纹珊瑚生物地理区系 |
4.1.2 床板珊瑚生物地理区系 |
4.1.3 腕足类生物地理 |
4.1.4 竹节石类生物地理 |
4.1.5 牙形石类生物地理 |
4.2 申扎地区中、晚泥盆世古动物地理关联 |
4.3 申扎微陆块泥盆纪演化历程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版说明 |
图 版 |
四、西藏申扎地区下泥盆统达尔东组珊瑚化石新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2]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D]. 黄兴.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3]青藏高原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D]. 徐梦婧. 吉林大学, 2014(10)
- [4]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 焦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生代四射珊瑚研究简史[D]. 葛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6]西藏申扎地区的下泥盆统[J]. 张予杰,程立人. 地层学杂志, 2008(03)
- [7]西藏申扎地区早泥盆世珊瑚类生物地理分析[J]. 张予杰,程立人. 地质学报, 2008(06)
- [8]西藏申扎地区二叠纪地层及(?)类动物群[D]. 张以春. 吉林大学, 2005(06)
- [9]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J]. 李才,程立人,王天武,武世忠,张予杰,翟庆国. 地质通报, 2004(Z1)
- [10]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D]. 张予杰. 吉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