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体内藻类的生物地球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焕[1](2020)在《寒区城市湖泊水质季节变化特征与菌藻群落特征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湖区是中国寒区典型的代表湖区,地域特征明显,在维持寒区的生态环境平衡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南海湖是黄河湿地包头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邻城市边缘,兼具寒区湖泊和城市湖泊的双重特点,湖泊历年都要经历较长的冰封时期,在冻融这个变化过程中,水环境的变化必然使敏感的微生物及其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在寒区关于城市周边湖区的冻融特征及生境变化演替规律的研究较少,因此极具研究价值。本论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富营养化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寒区湖泊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分析其水环境变化特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态位分析手段,认识寒区湖泊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演替规律,查明它们自身与环境因子的联系机制,归演寒区湖泊特有的微生物生态环境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南海湖水质年际变化趋势相似,各功能区污染程度为旅游开发区>水草区>进水口区>湖心岛区,湖区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冰封时期冰体中污染物析出后沉降到水体,使得冬季湖泊污染物含量整体偏高。温度作为湖泊冻融过程下的关键水质因子与DO呈现出显着正相关,与EC、SAL、TDS明显正相关性,NH3-N对TN含量的影响最为直接。(2)同位素示踪显示,不同功能区受到的有机质污染来源不同,与湖泊水质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进水口区悬浮物有机质δ13C、δ15N值与其他区域有显着差异,表现出不同于湖泊自身同位素信号的特征,表明黄河补水为该区域带来了较多的外源有机质并产生了显着影响,这与水中营养盐变化受黄河补水影响一致。湖心岛区浮游植物密度最大,δ13C值偏负体现了浮游植物的生物选择性吸收效应。旅游开发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污染源较多,导致该区域δ15N最高,该区域水体中TN、NH3-N也相对较高。表层沉积物δ13C、δ15N、TOC和TN含量最高值均出现于该区,这与湖心岛的污水排放和水生植物矿化分解有关,该区域附近具有更高的初级生产力,有机质来源较复杂降解程度较低。冰封期悬浮有机质贡献最多的端元为内源水生藻类,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主要贡献来源为土壤有机质(SOM-C3与SOM-C4)。(3)由于湖水经历冻融这一变化过程,南海湖细菌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情况较大,冬季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其他季节,优势种集中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拟杆菌门等。湖泊在冻融过程下整体优势物种从门水平来看没有明显的演替规律,仍以变形菌门为主。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时间变化特点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绿藻门是南海湖浮游植物种类的最优势类群,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数紧随其后。水华束丝藻、微小平裂藻及四尾栅藻都是四季共有优势种,且它们在全年的密度分布较为均匀,水华束丝藻全年的生态位较宽,其出现的频率较高。秋季生态位重叠高的种对最多,冬季最少。不同时期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不尽相同,各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4)因各季节水环境及沉积物污染水平均有不同,在不同季节,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冰封期时,DO、pH、CODCr是影响水体细菌生存的主要因素,湖泊水体中能够成为优势菌属的微生物大多都表现出与三者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TN则为负相关关系。冻融过程下,TN、NH3-N凸显为影响水体细菌优势菌种的环境因子,这一现象说明温度上升,细菌和浮游植物的数量和丰度都开始增加,在碳源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TN、NH3-N成为生长限制因子。沉积物污染因子受湖泊水体质量长期影响,TN、NH3-N、TOC是影响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由冬季到春季的演变,影响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由pH、DO取代了 T、CODCr的主体地位成为关键因子,说明藻类细胞的分裂速度以及单位叶绿素的生产力受水温影响较大。寒区湖泊细菌与浮游植物种群结构随季节变化明显,同时受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营养盐、温度、DO和外源性TN的输入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湖泊冰盖的形成与消融使得微生物在属(种)水平的此消彼长必然会导致湖泊水生态系统的相应变化,聚焦冻融过程下微生物群体变化规律,可为寒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湖区生态微环境改善提供新的科学思路。
刘书敏[2](2017)在《广西灵水岩溶湖生态系统沉水植物退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泊生态系统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我国湖泊生态系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表现在水质不断下降,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生物资源方面多样性逐步降低,其中湖泊沉水植被退化是我国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位于广西武鸣县的灵水岩溶泉出口,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典型湖泊。近年来随着灵水湖周围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灵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虽然水质尚能达到水源地水质标准,但水生植被大面积消失,当地居民对灵水水质产生担忧。本文通过收集灵水湖水体水质理化指标、浮游动物、附着藻类、沉水植被以及武鸣区最近十年降雨量等相关资料,经过对灵水湖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历史资料调查评价,根据生态系统的灾难性突变理论,提出与灵水湖相连接的水质较差武鸣河在暴雨时期倒灌对沉水植物的消亡产生重要影响的假说,该影响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倒灌现象下武鸣河大量氮磷营养元素流入灵水湖,使附着在灵水湖底的苦草附着藻类大量生长,附着藻类的生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这对沉水植物的生长起到了负面作用;二是雨水倒灌使得武鸣河携带大量泥沙涌入灵水湖,灵水湖属于岩溶水生态系统,水体具有高Ca2+高HC03-特性,在这种特殊水体环境下,水体悬浮颗粒物絮凝加快,湖底沉积物表面的基质变得松软,此时的沉水植物难以固着,从而阻碍了沉水植物的生长。为了验证以上假说本研究开展了对灵水湖水体原位理化指标检测以及实验室内模拟岩溶水生态系统,以期对灵水湖沉水植被的消亡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对灵水湖环境因子原位监测以及历史数据收集表明灵水湖水质属于地下水Ⅰ类水,与灵水湖连接的武鸣河水质属于地表水劣V类,水质较差。近五年来灵水湖的Ca2+和HCO3-浓度在不断升高,Ca2+浓度由原来的44mg/L升高到85mg/L;HCO3-浓度由2.4mmol/L升高到了 4.3mmol/L;且通过对浮游动物的研究表明现阶段灵水浮游动物群落种类单一仅有10种,生物量较为低下;对灵水湖底苦草叶片上附着藻类的群落分析以及生物量测定得出不同生长状态的苦草叶面上附着藻类物种共有5门21属27种,并且种间有较大差距,物种数量较少,丰富度单一。室内的生态系统模拟实验中,在相同氮磷营养条件下,Ca2+和HCO3-的外源分别添加可以促进附着藻类生长;在相同的氮磷营养条件下,Ca2+和HCO3-组合同时加入生态盆中相同氮磷营养盐条件下随着Ca2+和HC03-浓度梯度增加附着藻类生物量增加。在岩溶水高Ca2+和高HCO3-的环境下尽管水体氮磷浓度较低但也能引起沉水植物表面附着藻类的大量生长,相反高氮磷营养条件下附着藻类生物量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速率比氮磷浓度低时较慢,这符合了生态系统的灾难性突变理论,微小的外来环境因子扰动都有可能导致系统发生稳态转变,灵水附近水质较差的武鸣河倒灌将污染物质引入灵水湖,灵水附着藻类大量繁殖,这可能导致了灵水苦草消亡,使灵水湖原有的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转换。在悬浮颗粒物的絮凝研究中,对室内模拟生态系统设置的生态桶浊度和电导率进行测量,随着Ca2+和HCO3-浓度梯度的增加,电导率下降幅度也随之增加;在对浊度的测量中,Ca2+和HCO3-浓度梯度高的生态桶浊度下降速率较快,这便表明了在高Ca2+和HCO3-的岩溶水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絮凝速率较快。
李骁潇[3](2016)在《微生物降解乐果及固持镉离子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机磷污染与重金属污染十分突出,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含磷污染物与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添加有机磷农药乐果与Cd离子的模拟废水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用以检测微生物对含磷有机物乐果降解、生物成矿以及对重金属Cd2+的矿物固持作用。本文首先采用改良后的M11培养基作为小球藻的实验培养基,以氯化钙作为钙源,乐果作为唯一磷源,培养12d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液相色谱(HPL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酶活测定等手段检测乐果的生物降解、Ca2+的浓度变化以及沉淀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小球藻的生长在此培养体系中生物量显着升高,培养液的pH值明显升高,培养液中Ca2+浓度显着下降;SEM检测出瓶底沉淀物中有大量生物成因的碳酸钙以及极少量的含镁碳酸钙,表明小球藻能降解乐果并生物诱导成矿。进一步利用小球藻降解乐果诱导生成碳酸钙和磷酸钙的特性,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2+,研究生成的磷酸钙和碳酸钙对Cd2+离子的矿物固持作用。采用SEM、XRD、酶活测定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手段检测Cd2+的浓度变化以及沉淀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小球藻在同时含250mg/L乐果与1mg/L Cd2+的合成废水中不能生长,但在仅含乐果的培养液中生长到对数期再加入Cd2+时,Cd2+去除率能达到33.97%,去除量达0.89mg/L。SEM与EDS结果显示瓶底沉淀物中除碳酸钙之外还有Cd存在。小球藻不能直接在含乐果与Cd2+合成废水中生长,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因此,重新挑选了恶臭假单胞菌作为实验菌株,进行降解含磷有机物乐果及固持重金属Cd2+离子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此培养体系中,恶臭假单胞菌能够良好生长,并且添加两种浓度Cd2+(6mg/L、15mg/L)培养液在第4d的去除率均达100%。SEM及EDS分析显示瓶底沉淀物除大量生物成因的碳酸钙以及极少量的磷酸钙外还有Cd存在。该研究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处理含有机磷农药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的废水提供了新的思路。
韩冉,林文挺,杨鹏,黄振,刘明华,程扬健[4](2015)在《微藻矿化去除Pb2+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藻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通过生物积累、生物矿化等生理功能与环境中的重金属相互作用、对重金属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探讨藻类生物矿化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现象,文中研究了淡水微藻FZUL-321对Pb2+的去除及矿化。结果表明:微藻FZUL-321对Pb2+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且是一个快速去除的过程。随着Pb2+浓度增大,该微藻对Pb2+的去除效果也增大。在弱酸性条件下(p H5.0),其去除Pb2+的效果较好。如在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p H 5.0,去除时间为40 min,此时Pb2+的去除量为423.2×10-3干重。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细胞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微藻FZUL-321与Pb(2+)作用后,细胞形貌和尺寸变化较大,如细胞褶皱并塌陷,细胞表面变得粗糙等。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藻细胞表面的羧基、氨基和磷酸基团等官能团参与前期Pb2+的吸附沉淀。最终,通过一系列生化作用,微藻FZUL-321将离子态的Pb2+矿化,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矿化产物为Pb5(PO4)3OH。
张华俊[5](2015)在《基于沉积物记录的南亚热带典型大型水库水环境长期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广东省两座典型大型水库为代表,运用古湖沼学方法分析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水库建库以来沉积物对水体富营养化与重金属污染等水体环境要素长期变化记录的特征,结合已有历史资料、近期水环境和水文、人类活动等数据,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不同水库沉积物理化指标和硅藻组合对水环境长期变化过程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记录特征及准确性,评估了不同组别指标在响应外界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时的差异性以及在水质管理应用上可行性。于2013年3月在两座大型深水水库-流溪河和新丰江水库湖泊区采集保存良好且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泥柱,测定了经定年的泥柱中的粒度组成、重金属以及营养状态变量(如TN、TP、TOC、LOI、BSi)等常规环境化学指标、有机质δ13C及δ15N值及硅藻组合指示物等,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流域背景下,两座水库沉积物表现了不同记录特征,对其流域内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作出了较好地响应。在新丰江水库中,沉积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和其他理化指标响应特征表明水库经历了建库前的水质良好但轻微恶化及建库初期水质转好且稳定及近期水环境加速恶化3个阶段。与历史资料、文献记载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对了解该水库水环境历史过程提供了长期数据支持。在流溪河水库中,运用理化和硅藻指标分别指示的水环境历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将该水库划分为5个时段,第I、第II时段,指标响应指示了较好的水质,但具有轻微污染趋势。第III时段,指标响应指示了水环境的重大转变,营养状态由贫营养转向了贫-中营养或中营养。第IV时段指标响应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剧。第V时段则指示了水环境的改善趋势但仍较差的状态。该水库中环境化学指标与硅藻组合记录的响应模式比较吻合。两类指标的响应记录都能指示流溪河水库建库以来的富营养化加剧过程。虽在历史时段划分上存在较小差异,记录结果也与历史资料和近期水质监测数据相吻合。流溪河水库沉积物环境变量能解释70.12%的硅藻组合变化,可筛选出6个显着变量(δ13C、BSi、LOI550、TN/TP、LOI950及TOC/TN),在该地区进行类似沉积物古湖沼学研究时,重点考虑上述指标进行分析能得到较好结论。新丰江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增加与重金属污染加剧从整个泥柱历史记录来看不十分一致,但流溪河水库重金属污染与富营养化加剧过程一致,在该水库中两者具有相同驱动因子。两座水库的数据分析表明古湖沼学方法能够通过沉积物泥柱的解析可获得我国南亚热带大型水库水环境长期变化数据和证据,可部分地克服水库管理中因长期数据缺失进行水质与生态状况变化推断上困难,为水库水质的有效管理提供长期数据支持及生态退化的预警服务。因沉积物记录环境变化的数据质量依赖于水库本身的特点和样点选择,在进行水库沉积物记录的古湖沼学研究中需要考虑水库的代表性和泥柱保存质量以及响应指标的多元化与互补性。
李冲杰,綦晓青,安美玲,缪锦来,王以斌,刘芳明,郑洲[6](2015)在《Hg2+对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L-4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藻体富集Hg2+的规律》文中指出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是南极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和组成部分,其长期生长在极地环境中,有着特殊的生理机制。在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发生变化时,冰藻的膜脂系统和蛋白含量都会发生变化,而在受到重金属胁迫时,冰藻的超微结构也会发生明显变化。【目的】研究Chlorophyceae L-4在重金属离子Hg2+胁迫条件下的状态和Hg2+富集以及对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南极环境监测提供依据。【方法】绘制南极冰藻细胞在重金属离子Hg2+不同浓度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曲线,观察其超微结构;测定丙二醛含量和SOD酶活性变化;ICP-MS法研究藻体富集Hg2+规律。【结果】Hg2+在低浓度时(≤100μg/L),细胞个数较正常条件明显偏少;在高浓度时(≥250μg/L),出现细胞死亡。丙二醛含量随Hg2+浓度升高而升高,SOD酶活性则先增强再减弱。藻体富集Hg2+在1 h达到峰值,而在Hg2+浓度持续升高时,富集量轻微降低。【结论】Hg2+离子对冰藻生长有抑制毒害作用;对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系统有明显不利影响;L-4富集Hg2+在1 h内饱和,Hg2+过高时,富集量稍微降低。
鲍红艳[7](2013)在《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文中研究表明河流与河口是陆地碳库和海洋碳库的主要链接。陆源有机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来源,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的气候事件例如暴雨,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而同时人文活动对自然过程的干扰日益加剧,对河流-河口区域有机质的组成、来源和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人文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由于人文活动特别是流域内筑坝的影响,在很多河流体系,溶解态有机质取代颗粒态有机质,成为陆地向海洋输送的有机碳的主要形式。虽然我国已经有不少的研究对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进行了研究,但系统的、分子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却鲜见报道,特别是对溶解态有机质。本文以长江流域、海南热带小河口以及浙江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质的总体性质(碳氮比值(C/N)、稳定同位素(δ13C)等)和生物标志物(木质素),并且结合野外观测和实验室模拟,对以上区域的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来源进行示踪,并探讨人文活动与自然过程是怎样共同的影响这些区域的有机质的组成、迁移和转化。长江流域的颗粒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高等植物碎屑和现场生产。利用稳定同位素(613C)和木质素(1ignin)对颗粒态有机质做了定量估算,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为长江流域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占50%-70%左右,并且季节变化不大。高等植物碎屑和浮游植物的贡献比例随采样站位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现场生产所占的比例在枯季明显高于洪季,但现场生产不是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支流的有机质来源相对较丰富,不同的支流主要的贡献者不同,并且支流的洪枯季变化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有机质组成在洪枯季的差异:洪季两湖现场生产的贡献量高达80%,而在枯季则小于20%,与干流洪枯季有机质组成不同。汉江的洪枯季变化不如两湖明显,但在枯季浮游生物对汉江的POC的贡献量也接近50%。长江流域溶解态木质素浓度的变化范围为6.1μg/L-11.6gg/L,而2010年7月-8月洪水时期为10.8μg/L-19.2μg/L。2009年8月-10月,以溶解态木质素Vanillyl(V)系列对有机碳的贡献比例(mg/100mgOC)估算出植物碎屑对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为12%-36%(2009年8月-10月)和24%-32%(2010年7月-8月),并且上游(24.5±8.3%)高于中下游(15.4±2.4%),长江中下游洪水期间高于(27.0±4.0%)高于非洪水期间(15.44±2.4%)。长江流域季节性的悬浮颗粒物浓度(TSM)的变化、三峡蓄水以及与此相关的长江中下游的冲刷、两湖调节等因素是影响长江入海颗粒态有机质组成和通量主要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三峡蓄水后,来自于上游泥沙的减少以及相对不变的水动力过程(除了每年9月中旬-10月中旬,三峡的蓄水时期),使得中下游的两湖和冲刷过程成为枯季长江入海颗粒态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因素。影响长江流域干流DOC的主要因素为流域地形地势、TSM的变化以及人文活动,而溶解态陆源有机质则主要受到光化学降解过程、有机质来源、季节变化、水体浊度、停留时间、三峡蓄水、絮凝以及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例如絮凝、水体浊度等受到三峡蓄水的影响;有机质来源则与季节变化有关。对不同体系有机质的暗降解培养和光降解培养实验表明有机质的来源是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和光降解特性的关键因素。海南红树林间隙水由于经历较少的光降解过程,因此其光降解速率(-0.132d-1)远高于已经经历长时间搬运和降解过程的长江三峡库区的溶解态木质素(-0.033d-1)。不同系列的木质素由于其化学结构的不同,降解速率也不同,Syringyl (S)系列的降解速率高于V系列。木质素的酸醛比值((Ad/Al)v)的变化也与初始有机质组成有关,红树林间隙水的溶解态木质素(Ad/Al)v显着上升,但三峡库区的则有一定的波动,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大。将长江三峡库区的荧光结果与木质素比对,可以发现木质素的降解速率与UVC类腐殖质峰相近,与他人研究中得到的两者的显着相关相符,进一步表明长江三峡库区的溶解态木质素在进入库区前已经经历了充分的降解过程,可能与长江是大河流体系,水体在流域内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关。对海南文昌河流-河口的悬浮颗粒物的δ13C和木质素对有机碳的贡献比例(人8)等参数不同季节的调查表明在文昌河流及河口,颗粒态有机质主要以现场生产为主,并且海草对河口区有机质没有添加作用;通过对溶解态有机质的V(mg/100mg OC)与植物V(mg/100mg OC)比较,可以粗略估算出维管植物对八门湾内DOC的贡献约为14%-40%,而在近岸约为7%-16%。河流内植物碎屑对DOC的贡献比例比长江蓄水时期高,与长江洪水时期相近。红树林对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不同,八门湾区域溶解态木质素浓度的升高以及(Ad/A1)v的几乎不变,表明红树林对溶解态有机质的显着添加;于此相对的,在红树林区域观察不到颗粒态有机质的显着添加。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对河流的影响大于季节变化,例如台风期间河口的TSM的变化高于海南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台风期间大量的陆源有机质从流域内冲刷出,并且可以被输送至近岸。河口区水动力过程、台风过程、光化学降解、季节变化、红树林及虾池对河口区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浙江小河流洪枯季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河流颗粒态有机质的来源主要以土壤有机质为主,植物碎屑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较小;高等植物碎屑对溶解态有机质的贡献比例为10%-50%;与长江等大河流对污水排放的稀释作用不同,由于小河流系统的低流量以及流域内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浙江河流的DOC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废水排放的影响。通过统计学(SPSS)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两个季节(洪季和枯季)的总体性质上没有显着差异,但∑8存在显着性差异,总体上,洪季悬浮颗粒物的陆源有机质含量更高。这也进一步表明相对于总体性质(POC%、δ13C等),木质素等生物标志物对物源变化更加敏感,可以反映出更细致的物源变化。通过对不同河流以及河口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以及自然过程对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向海输送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因河流流域大小、流域地形地貌不同。由于受到人文活动的干扰,一些自然过程变得更加重要,例如受到筑坝的影响,光化学降解、淡水絮凝等过程在河流中可能显着,这些都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靳蕾[8](2012)在《天津湿地沉积物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环境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沉积物作为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忠实的记录着当地诸多生物和理化信息,如干湿度、盐度、气温、降水量、生物量、生物种类、污染程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湿地的水文特征、植被情况、生态污染等状况,重建湿地环境演化的历史过程。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湿地沉积物中记录的区域水体生态环境变化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多,目的以恢复古环境,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天津市地处渤海之滨,九河下梢之地,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状况渐渐显露。2012年1月,滨海新区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全面启动,旨在2015年实现湿地不低于22%的覆盖率。因此需要科研部门对天津湿地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鲜有研究指向天津淡水湿地的沉积物及其反映的环境信息。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天津湿地沉积物中碳氮组成及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反演本地区的古环境及古气候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天津主要湿地大黄堡、七里海和北大港湿地进行沉积物取样,研究讨论沉积物中碳氮组成及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TOC、TN、T/N、δ13C和δ15N),来示踪物质来源,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及沉积物变化过程,模拟恢复古环境及古气候的演化过程,为天津湿地环境的修复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其中大黄堡湿地的沉积物有机质大多都是C3陆生植物来源,并且经历了个由偏向陆相向偏向水相的过程,其对应的气候变化经过了湿冷-洪水频发-气候恶化-转暖-暖干五个阶段。七里海沉积物的有机质以C3植物为主且陆生或大型水生维管植物占主要部分,δ13C的变化规律十分明显,大致可以分为增大-稳定-增大-稳定四个阶段,而δ15N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其对应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冷湿-冷湿-转暖-暖干四个阶段。北大港C3植物为主,经历了从以陆生植物为主的输入类型到水生藻类输入为主的阶段的转变,δ13C值变化比较有规律性,而δ15N值的变化则较为复杂,其对应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冷湿-气候恶化-转暖-暖干四个阶段。根据大黄堡、七里海、北大港的沉积物剖面特征所反映出的古环境变化,推测了天津市在全新世(钻孔所覆盖的时间段)的古环境变化特征。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天津市在全新世中晚期,经历了冷湿-暖干的气候变化,在两个阶段的中间,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环境突变事件,可能与全新世中期约4000a B.P.的一次气候恶化事件相对应。
杨龙元,张健,林琳,吴敬碌[9](2011)在《大气氮磷沉降对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影响特征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6—10月在太湖北部近岸水域进行的浮桶对比观测研究表明,在隔离湖泊内源污染影响,藻类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盐主要由大气氮磷沉降和实验水体本身所储存的营养盐提供的条件下,浮桶内水体Chl.a浓度变化稳定。大气沉降提供的TN和TP分别占藻类生长所需TN和TP表观需求量的40%~100%和6.6%~36.4%;近岸水域TN:TP摩尔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马鞍形。7、8月份TN:TP摩尔比值可下降至22~24,表明太湖北部水域在夏、秋季高水温期有可能出现N限制或N、P共同限制现象。
乌云[10](2011)在《乌梁素海上覆水体与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物迁移转换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自然演变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使得水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水环境素质开始下降,打乱和破坏了水生态系统平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湖泊水环境也正遭受着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的侵害和污染,已渐渐失去了固有的功能和应有价值。本文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严重富营养化问题,在对其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进行时空变异性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作用下,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界面间的物质迁移转换规律,建立了考虑沉积物中物质释放的水质数学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和适应性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⑴将地质统计学理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指标、有机污染指标、盐化污染指标、“水华”警示指标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污染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和特征,通过实测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比,乌梁素海正遭受着富营养化、盐化、有机等复合污染。⑵通过解析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表层底泥中总氮和总磷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随水流方向由北到南递减的变化趋势,且在湖泊出口处形成局部高峰区;表层底泥中有机碳含量与水生植物时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表层底泥Cu、Cd、Pb、Zn、Hg、Cr重金属含量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变异特征,且Cd元素平均含量超过全国土壤质量标准Ⅱ级。⑶通过室内外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各项污染物质的同步试验和监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pH、水温、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变化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释放速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碱性环境和高水温有利于表层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向上覆水体中释放;溶解氧水平和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将降低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将提高上覆水体中总氮、氨态氮和总磷浓度;另外,表层沉积物氮磷含量与上覆水体中氮磷浓度呈现出互补的现象,且互补趋势冬季优于夏季;⑷建立了考虑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水质数学模型,WASP模型模拟结果揭示了湖泊上覆水体与沉积物间物质迁移转化过程。误差分析表明,相对误差在允许精度以内的模拟结果达到83.33%以上,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因此,揭示上覆水体与沉积物物质交换的水质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水体内藻类的生物地球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体内藻类的生物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1)寒区城市湖泊水质季节变化特征与菌藻群落特征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1.1 中国湖区分布 |
1.1.2 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
1.2 细菌、浮游植物在湖泊中的作用与发展进程 |
1.2.1 湖泊细菌 |
1.2.2 湖泊浮游植物 |
1.3 寒区湖泊研究进展 |
1.3.1 寒区湖泊研究的意义 |
1.3.2 寒区湖泊水生态研究进展 |
1.4 现代微生物研究方法 |
1.4.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4.2 生态位分析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2 区域概述与研究方法 |
2.1 南海湖的生态意义 |
2.1.1 研究区域 |
2.1.2 地理与生态学意义 |
2.1.3 南海湖水污染现状 |
2.2 采样时间与采样点设置 |
2.2.1 采样点的布设 |
2.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 检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2.3.1 水质指标测定 |
2.3.2 碳氮同位素示踪 |
2.3.3 细菌菌群分析测试 |
2.3.4 浮游植物的鉴定与分析 |
3 寒区湖泊水质特征与营养盐时空分布 |
3.1 南海湖水质特征分析 |
3.1.1 水质参数变化规律 |
3.1.2 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2 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南海湖碳氮同位素营养盐来源分析 |
4.1 南海湖有机碳、氮同位素分布特征 |
4.1.1 悬浮物有机碳、氮同位素分布特征 |
4.1.2 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分布特征 |
4.1.3 悬浮物与表层沉积物相关性 |
4.2 颗粒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来源分析 |
4.2.1 悬浮物有机碳、氮同位素来源分析 |
4.2.2 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来源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湖泊水体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特征 |
5.1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
5.2 多样性分析 |
5.2.1 α多样性分析 |
5.2.2 β多样性分析 |
5.3 细菌群落结构 |
5.3.1 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 |
5.3.2 属水平细菌群落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 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特征 |
6.1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
6.2 多样性分析 |
6.2.1 α多样性分析 |
6.2.2 β多样性分析 |
6.3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6.3.1 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 |
6.3.2 属水平细菌群落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7 湖泊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特征 |
7.1 浮游植物生态位分析 |
7.1.1 冰封期前后浮游植物菌群结构特征 |
7.1.2 浮游植物时空聚类分析 |
7.1.3 浮游植物优势种分析 |
7.2 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
7.2.1 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 |
7.2.2 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重叠 |
7.3 本章小结 |
8 细菌、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
8.1 水体、沉积物中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8.2 浮游植物优势种与水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广西灵水岩溶湖生态系统沉水植物退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湖泊退化现状 |
1.1.2 岩溶水生态系统概述 |
1.1.3 广西灵水湖苦草退化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水生生态系统大型水生植物消亡 |
1.2.2 浅水湖泊草藻型稳态转换 |
1.2.3 生态系统灾难性突变以及影响因子 |
1.2.4 附着藻类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5 悬浮颗粒物絮凝 |
第2章 研究位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
2.1.2 灵水湖地质条件 |
2.1.3 灵水湖社会现状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灵水湖环境因子调查研究 |
3.1 采样点布设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实验仪器、药品、容器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灵水湖水质营养盐水平 |
3.3.2 武鸣河水质营养盐水平 |
3.3.3 灵水湖HCO_3~-、Ca~(2+)浓度变化 |
3.3.4 灵水湖浮游动物调查 |
3.3.5 灵水湖附着藻类 |
3.3.6 武鸣区降雨量概况 |
3.4 讨论 |
第4章 模拟生态系统附着藻类生物量在不同Ca~(2+)、HCO_3~-、氮磷营养盐浓度下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外加Ca~(2+)生态箱设计 |
4.1.2 外加HCO_3~-生态箱设计 |
4.1.3 外加Ca~(2+)和HCO_3~-组合生态箱设计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外加Ca~(2+)对不同氮磷浓度下叶绿素含量影响 |
4.2.2 外加HCO_3~-对不同氮磷浓度下叶绿素含量影响 |
4.2.3 Ca~(2+)和HCO_3~-对不同氮磷浓度下叶绿素含量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模拟岩溶水生态系统悬浮颗粒物的絮凝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模拟岩溶水悬浮颗粒物絮凝 |
5.1.2 实验用水 |
5.2 结果 |
5.2.1 模拟岩溶水生悬浮颗粒物絮凝电导率响应 |
5.2.2 模拟岩溶水悬浮颗粒物絮凝浊度变化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微生物降解乐果及固持镉离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种类、危害、治理措施 |
1.1.1 概况及危害 |
1.1.2 治理措施 |
1.2 重金属污染情况、治理措施、研究动态 |
1.2.1 重金属污染概况 |
1.2.2 生物修复法治理重金属污染 |
1.2.3 环境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 |
1.3 生物成矿的研究进展 |
1.4 生物矿化去除重金属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1.5.5 研究意义 |
第2章 小球藻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及诱导碳酸钙磷酸钙的初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藻种培养 |
2.1.2 实验设置 |
2.2 样品处理及分析 |
2.2.1 生物量测定 |
2.2.2 碳酸酐酶(CA)活性测定 |
2.2.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2.2.5 SEM观察 |
2.2.6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 |
2.2.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3 结果 |
2.3.1 小球藻生物量 |
2.3.2 培养液pH值 |
2.3.3 培养液中乐果浓度 |
2.3.4 培养液中钙离子浓度 |
2.3.5 碳酸酐酶(CA)活性 |
2.3.6 沉淀物的SEM和EDS结果 |
2.3.7 沉淀物的XRD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小球藻在乐果存在条件下对Cd~(2+)的固持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藻种培养 |
3.1.2 实验设置 |
3.2 样品与分析 |
3.2.1 小球藻生物量(叶绿素a)测定 |
3.2.2 上清液中碳酸酐酶(CA)活性测定 |
3.2.3 Cd~(2+)去除率测定 |
3.2.4 SEM观察与EDS分析 |
3.3 结果 |
3.3.1 培养液pH值 |
3.3.2 小球藻生物量 |
3.3.3 培养液中镉离子浓度 |
3.3.4 沉淀物的SEM和EDS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恶臭假单胞菌在乐果存在条件下对Cd~(2+)的固持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及培养 |
4.1.2 实验设置 |
4.2 样品与分析 |
4.2.1 上清液中碳酸酐酶(CA)活性测定 |
4.2.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4.2.3 SEM观察与ED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培养液上清液参数分析 |
4.3.2 沉淀物形貌与组成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5.1.1 小球藻降解有机磷及生物诱导成矿研究 |
5.1.2 小球藻对Cd~(2+)的矿物固持作用 |
5.1.3 恶臭假单胞菌对含有机磷体系中Cd~(2+)的矿物固持作用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微藻矿化去除Pb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及其培养条件 |
1.2 Pb2+去除特性实验 |
1.3 分析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微藻对Pb2+去除效果的研究 |
2.2 Pb2+对微藻细胞形貌的影响 |
2.3 红外光谱分析 |
2.4 微藻对Pb2+生物矿化分析 |
3 结论 |
(5)基于沉积物记录的南亚热带典型大型水库水环境长期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沉积物记录分析的古湖沼学方法 |
1.2 水库沉积物记录的质量 |
1.3 沉积物定年 |
1.4 沉积物记录分析指标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新丰江水库沉积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对水环境长期变化的响应记录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溪河水库水环境长期变化-基于沉积物硅藻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响应记录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记录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Hg2+对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L-4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藻体富集Hg2+的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 Hg2+对南极冰藻 ChlorophyceaeL-4 生长的影响 |
2.2 冰藻细胞形态观察 |
2.3 Hg2+对 L-4 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4 南极冰藻 L-4 藻体富集 Hg2+的规律 |
3 讨论 |
(7)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河流和河口区陆源有机碳的研究意义 |
1.2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文活动对陆源有机碳向海输送的影响 |
1.3 陆源有机质的示踪方法 |
1.3.1 总体性质 |
1.3.2 生物标志物 |
1.3.3 木质素 |
1.3.4 木质素单分子同位素 |
1.3.5 木质素的分析方法 |
1.4 河流和河口区陆源有机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
1.5 木质素对河流和河口区有机质示踪的研究进展 |
1.5.1 木质素对颗粒态有机质的示踪 |
1.5.2 木质素对溶解态有机质的示踪 |
1.5.3 颗粒态与溶解态木质素的相互作用 |
1.6 长江和海南热带小河流系统有机碳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1.6.1 长江有机碳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1.6.2 海南热带小河口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1.7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长江 |
2.1.2 浙江入海河流 |
2.1.3 海南文昌及文教河口 |
2.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2.2.1 样品采集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溶解态有机质的降解培养实验 |
引言 |
3.1 海南文昌河口 |
3.1.1 采样站位及实验设计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2 三峡库区---万州 |
3.2.1 采样站位及实验设计 |
3.2.2 分析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组成和季节变化 |
引言 |
4.1 调查站位及研究方法 |
4.2 径流量和泥沙通量变化 |
4.3 结果 |
4.3.1 颗粒态有机质(TSM,POC%,δ~(13)C和P-lignin) |
4.3.2 溶解态有机质 |
4.4 讨论 |
4.4.1 有机质的来源和时空分布 |
4.4.2 长江中下游有机质的质量平衡及季节差异 |
4.4.3 有机质来源和输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小河流河口有机质的来源、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2.1 降雨及盐度 |
5.2.2 植物 |
5.2.3 悬浮颗粒物 |
5.2.4 溶解态有机质 |
5.2.5 统计分析结果 |
5.3 讨论 |
5.3.1 有机质的分布 |
5.3.2 有机质的来源 |
5.3.3 有机质组成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浙江小河流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质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
引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采样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TSM |
6.2.2 DOC、POC与δ~(13)C |
6.2.3 木质素 |
6.3 讨论 |
6.3.1 浙江河流有机质的来源分析 |
6.3.2 影响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8)天津湿地沉积物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环境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选题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
1.1.1 湿地生态系统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联 |
1.1.2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1.2 湿地沉积物中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理研究 |
1.2.1 碳同位素方法的理论研究 |
1.2.2 氮同位素方法的理论研究 |
1.3 沉积物同位素方法在恢复古环境中的应用 |
1.4 天津地区的湿地沉积物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 |
2.1 天津市整体环境概况 |
2.2 研究地概况 |
2.2.1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 |
2.2.2 七里海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 |
2.2.3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 |
第三章 采样与实验 |
3.1 采样点选择 |
3.1.1 大黄堡湿地样点分布 |
3.1.2 七里海湿地样点分布 |
3.1.3 北大港湿地样点分布 |
3.1.4 样品的现场处理 |
3.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物样品数据及沉积物来源分析 |
4.1 大黄堡湿地D1-2钻孔数据及沉积物来源分析 |
4.1.1 大黄堡湿地D1-2钻孔沉积物岩性分析 |
4.1.2 大黄堡湿地D1-2钻孔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分析 |
4.1.3 大黄堡湿地D1-2钻孔有机碳和氮同位素组成分析 |
4.2 七里海湿地Ql-2数据及沉积物来源分析 |
4.2.1 七里海湿地Q1-2钻孔沉积物岩性分析 |
4.2.2 七里海湿地Q1-2钻孔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分析 |
4.2.3 七里海湿地Q1-2钻孔有机碳和氮同位素组成分析 |
4.3 北大港湿地B2-2钻孔数据及沉积物来源分析 |
4.3.1 北大港湿地B2-2钻孔沉积物岩性分析 |
4.3.2 北大港湿地B2-2钻孔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分析 |
4.3.3 北大港湿地B2-2钻孔有机碳和氮同位素组成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
5.1 讨论依据 |
5.1.1 湿地沉积物岩性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5.1.2 湿地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所反映的环境信息 |
5.1.3 湿地沉积物稳定碳氮同位素所反映的环境信息 |
5.2 大黄堡湿地 |
5.2.1 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
5.2.2 沉积环境变化 |
5.2.3 有机物来源变化 |
5.2.4 初级生产力和营养状况变化 |
5.2.5 大黄堡湿地古环境变化 |
5.3 七里海湿地 |
5.3.1 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
5.3.2 沉积环境变化 |
5.3.3 有机物来源变化 |
5.3.4 初级生产力和营养状况变化 |
5.3.5 七里海湿地古环境变化 |
5.4 北大港湿地 |
5.4.1 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
5.4.2 沉积环境变化 |
5.4.3 有机物来源变化 |
5.4.4 初级生产力和营养状况变化 |
5.4.5 北大港湿地古环境变化 |
5.5 天津市古环境变化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1.1 研究区古环境变化 |
6.1.2 天津市古环境 |
6.2 研究展望 |
6.2.1 研究方法的探讨 |
6.2.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乌梁素海上覆水体与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物迁移转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湖泊上覆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湖泊底泥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水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4.4 论文技术路线 |
2 乌梁素海研究概况及试验方法 |
2.1 乌梁素海概况 |
2.2 乌梁素海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乌梁素海研究现状及未来 |
2.4 研究区气象特征 |
2.5 乌梁素海污染源特征 |
2.6 测试方法 |
2.6.1 取样监测点的布设 |
2.6.2 实验监测指标及测试仪器 |
2.6.3 测试依据 |
3 乌梁素海上覆水体水质指标时空分布规律 |
3.1 地质统计学理论 |
3.1.1 区域化变量理论 |
3.1.2 变差函数及结构分析 |
3.2 富营养化污染指标时空变异现状 |
3.2.1 总氮时空变异情况 |
3.2.2 总磷时空变异情况 |
3.3 有机污染指标时空变异现状 |
3.3.1 溶解氧时空变异情况 |
3.3.2 化学需氧量时空变异情况 |
3.3.3 生化需氧量时空变异情况 |
3.4 盐化污染指标时空变异现状 |
3.5 “水华”指示因子时空变异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
4.1 底泥样点布设与采集 |
4.2 研究方法 |
4.3 表层沉积物总氮总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4 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5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与上覆水间氮磷迁移规律分析 |
5.1 底泥和上覆水体样点布设与采集 |
5.2 pH 值大小对表层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
5.3 水体温度变化对表层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
5.4 溶解氧高低对表层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
5.5 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对上覆水体氮磷浓度的影响 |
5.6 氧化还原电位对表层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
5.7 上覆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和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对氨态氮释放的影响 |
5.8 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体氮磷浓度的变化规律 |
5.9 本章小结 |
6 乌梁素海沉积物-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6.1 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6.1.1 WASP 模型简介及其组成 |
6.1.2 WASP 模型原理 |
6.1.3 WASP 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 WASP 水质数学模型的应用 |
6.2.1 模拟结果 |
6.2.2 误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水体内藻类的生物地球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区城市湖泊水质季节变化特征与菌藻群落特征响应关系研究[D]. 杨文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2]广西灵水岩溶湖生态系统沉水植物退化机理研究[D]. 刘书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微生物降解乐果及固持镉离子的实验研究[D]. 李骁潇.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微藻矿化去除Pb2+的研究[J]. 韩冉,林文挺,杨鹏,黄振,刘明华,程扬健. 高校地质学报, 2015(04)
- [5]基于沉积物记录的南亚热带典型大型水库水环境长期变化研究[D]. 张华俊. 暨南大学, 2015(02)
- [6]Hg2+对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L-4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藻体富集Hg2+的规律[J]. 李冲杰,綦晓青,安美玲,缪锦来,王以斌,刘芳明,郑洲.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1)
- [7]溶解态和颗粒态陆源有机质在典型河流和河口的来源、迁移和转化[D]. 鲍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 [8]天津湿地沉积物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环境意义研究[D]. 靳蕾. 天津师范大学, 2012(02)
- [9]大气氮磷沉降对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影响特征研究[A]. 杨龙元,张健,林琳,吴敬碌. 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 2011
- [10]乌梁素海上覆水体与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物迁移转换规律研究[D]. 乌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