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伊克昭盟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立科[1](2019)在《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二者相互之间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绿地、林业和生态建设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标模型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公园个数等因子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显着;对居民生活品质指标模型分析得出,教育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和价格因子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显着;对城市发展指标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发展指标影响显着;对大气环境指标模型分析中,空气中SO2、NOx含量对大气环境影响显着;对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生态建设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地位。通过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6。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发展指标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0。在含控制变量城市综合实力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大气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绿地的建设情况。得出公园绿地在绿地类型中权重最大,占0.473;其次是附属绿地,占0.284。在对各旗区绿地建设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康巴什区绿地的结构与功能现状排名第一,权重值为0.2413,树林召镇排名靠后,权重值为0.0737,绿地现状有待改善。从公园绿地的聚类分析中得出,西部四镇聚为一类,东部的树林召和薛家湾聚为一类,中心城区的二区一镇聚为一类。表明鄂尔多斯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权重得分上看,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优于其他地区。运用ARG Gis提取鄂尔多斯市2017年地方性公益林调查数据,采用拉开档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中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乔木林覆盖率为1.52%,疏林地覆盖率为0.037,林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总体上不均衡,市域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建设的较好,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96和0.163,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排名靠后,权重分别为0.097和0.094。运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的发展未来作出预测。得出鄂尔多斯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至预测期末,公共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预测结果上看,未来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变。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系统中生态建设、人居生活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冯宝林[2](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孟洋洋[3](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刘哲荣[4](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朝鲁孟[5](2017)在《自治与革命: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研究(1917—1947)》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围绕蒙古盟旗传统权利、近代民族自决自治理论以及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思想主张与政治军事活动,对成立于1925年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1945年宣布恢复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两段历史进行融会贯通,开展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放宽视野,将宏观角度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把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所发起的内蒙古自治运动置于20世纪上半期的国内外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分析,探讨该党在近代内蒙古自治运动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引言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与研究目标、创新点、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名词术语说明。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论述近代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基础与背景,内容包含清代蒙古传统权利及其丧失、民国初期的内蒙古处境、近代民族自决自治理论的产生及其对内蒙古的早期影响。第二章论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创立时期的国内外政治大环境、内蒙古各有关政治力量的早期活动与他们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旗帜下的首次联合、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成立与活动等。第三章论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的召开过程,该党于1925-1927年的军队建设、地方组织与宣传工作、干部储备以及相关政治军事活动,该党政治宗旨及其对内蒙古自治运动产生的影响。第四章论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内部分裂、新中央委员会的产生及其与内蒙古政治的关系、于1928年在内蒙古发生的一系列武装运动等。第五章主要探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日本占领期间的自行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内外大环境、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恢复事件及该党东蒙古本部的成立与初期活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国内外各方的联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撤销并归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过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等。结论对本文内容进行归纳,阐述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的思考,对该党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胜利进行分析、总结。
伊德日克[6](2016)在《债务桎梏:蒙旗之殇 ——以清代杭锦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清朝二百多年统治时期,对外藩蒙古采取了区别于内地农耕地区的“因俗而治”、“分而治之”为宗旨的盟旗制度,并实施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封禁隔离”政策和以喇嘛教柔顺蒙古的宗教政策以及晚清的“移民实边”等政策。在其影响下,外藩蒙古的社会、经济以及宗教文化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回顾清朝统治时期的蒙古历史,乾隆二十二(1757)年征服准噶尔之后,外藩蒙古地区可以认为进入“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理应外藩蒙古各盟旗社会经济越来越发展,各旗台吉阿剌巴图人口增多生活越过越富裕才是。然而,令世人不解的是清代外藩蒙古盟旗的台吉阿剌巴图人口数量逐年减少,经济状况一直低迷不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欠债还债的恶性循环中艰难度日。这一魔咒般的奇怪经济现象以及给蒙旗带来的生存之殇,在现保存的有关清代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历史档案资料里,所记载的札萨克衙门以及阿剌巴图属民的日常经济生活现象中,显现了其真实的历史缘由和曲折复杂的形成过程。本文在查阅杭锦旗档案资料以及相关其他盟旗档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清代伊克昭盟杭锦旗债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和研究清代盟旗制度下的外藩蒙古札萨克旗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形成的历史过程、原因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后果。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在全面查阅清代杭锦旗档案中的有关该旗经济运行方面的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地析出人口、债务、收支(租税)、喇嘛教、军事(战争)、牲畜、商业以及开垦等内容加以剖析,最后以债务形成过程、原因及其后果的逻辑关联进行归纳论述。本文分六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由论文选题和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状况、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及创新和突破点、主要史料介绍等内容构成;第一章是杭锦旗设置及经济生活:主要有杭锦札萨克旗的设置历史过程、人口统计以及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生活情况;第二章是杭锦旗债务及其性质分析:统计分析债务规模并从债款用途等方面探讨债务的性质,即“债务桎梏”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质分析;第三章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从债务人和债权人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研究杭锦旗债务中的每个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第四章是债务经济的社会后果:对债务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总结性的论述;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
营刚[7](2014)在《草原退化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草原退化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无论从学理上还是治理实践上都有待于深入分析与研究,同时它也是当前可持续性研究中一个重要主题,对草原退化问题的研究将推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展。目前可持续研究中从“制度”角度取得明显进步,本文认为,从制度角度研究草原退化问题同样适用。本文由研究主题方法及框架,牧业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基于产权的制度分析等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与基本概念章节,提出本文所运用到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从效率、公平、制度与生态可持续性等方面着重对游牧制度、牧业土改、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牲畜承包、草原承包等制度形式进行回顾与分析,运用诺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女士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从外部变量、决策域、互动模式、产出及评价等框架上进行把握,综合运用数理概念模型、博弈论、经济原理图解、逻辑证明及计量模型验证等多种工具展开分析;第三部分构建了牧业制度模型,从契约、资产价值与产权角度对草原退化的经济学机理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游牧制度与草原产权制度并非截然矛盾,草原产权的建立经历了从部落制到盟旗制度逐步明确化的过程;游牧制度的成功有四个主要因素,包括牲畜产权的确立、分旗划界的公共产权边界的确立、5%的牲畜头只税与对王爷特权阶层滥用草原权力的限制,游牧制度的成功对当前草原治理也有借鉴作用;(2)牧业土改初期提出的“牧者有其畜”制度造成了大量牲畜被破坏性宰杀,这是后来的“三不两利”的新苏鲁克制度提出的原因。新苏鲁克制度打破了草原契约均衡,增加了草原放牧的交易费用。互助组的快速增长源于新苏鲁克工资管制制度造成的交易费用。初级社与高级社阶段取消了牲畜产权造成了解放后第二次来自牧民的反抗,这之后进入到以生产队为核心的计划经济时代;(3)很多研究包括林毅夫、周其仁等人都指出人民公社低效的命题,然而何以低效的人民公社得以在经历初期的惨痛挫折后持续存在20多年之久,本文注意到,三年自然灾害过后,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章程规定,这些转变都促进了“一大二公”公共财产相对有效的监管与激励的建立,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发现,基层生产者与组织通过“隐瞒产出”方式确立起来的私下激励方式,一定程度补充人民公社制度自身效率的不足,正是隐瞒产出使得原本低效的人民公社制度得以在长期内运行。1978年以来制度的新发展只是把隐瞒产出逐步加以明确化,因而从牧业土改、新苏鲁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到牲畜承包、牲畜私有(赎买)中间存在政治推进的非效率的制度形式,然而长期来看,基于实际参与者内在理性的“对抗”与“隐藏”,使得强制参与的人民公社制度具有了效率;(4)牲畜承包与私有制度期间由于草原公共利用,理论上存在草原公地悲剧,然而同期草原管理局的有力监管避免了草原的过度利用。1986年之后草原管理局并入畜牧局使得草原监管执法权限下降,草原畜牧业生产成为地方主要职能,这是之后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草原承包阶段,由于存在产权交易费用,从启动产权改革迄今为止,真正承包到户草原(实际围栏草原)比例不超过50%,因而理论上存在未明确草原上的公地悲剧问题。本文借助草原资产价值理论指出,即便草原产权明确也解决不了因过度放牧导致的退化问题,因而存在“私地悲剧”,即当牧民个人折现率高于牧草再生率时,牧民理性的选择过度利用草地是符合理性和效率原则的,这里存在一个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相矛盾的问题。私地悲剧的存在是自2002年之后国家加大对草原管制力度的内在原因,然而高额的管制与补贴成本限制着管制效率,长期有效的治理机制还有待建立;(5)利用草原放牧契约模型,可以得出在草原产权明确情况下,风险中性的牧业契约必定会采取过度放牧策略,甚至即便契约方属于风险厌恶,在草原多种合约存在情况下也蕴藏着过度放牧风险,也就是说,不考虑文化价值观因素,市场经济下,草原退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可视作草原“私地悲剧”的另一种表述;(6)草原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流转短期化趋势和草原承包权期限较短且成员权规定不明确,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将草原长期投资排除了;(7)草原产权因为产权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难以确立100%的草原产权,同时即便建立产权也存在私地悲剧问题,因而可以考虑借鉴游牧制度建立新时期的草原公共治理制度。
成军锋[8](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荒漠化是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了36亿ha的土地,占干旱区土地面积的70%,它作为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部,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草地与沙地交错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人文景观,因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选用1985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夏季植物长势较好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影像图,同时收集1984-2005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RDAS IMAGE、ArcView GIS、Arcview、SPSS等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指数、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风沙运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及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分为4个亚区,分别是河套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银川平原区和阿拉善高原区,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2)在整个研究区内,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共同组成基质,两者占总面积的85%以上。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发现,1985-2004年,斑块整合,形状变得复杂,各斑块面积差异减小。对于不同的亚区,土地利用格局有所差异:绿洲景观,如河套平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耕地、草地是基质,景观破碎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差异也小,形状规则;而作为荒漠化的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区的基质是草地,阿拉善高原区的基质是未利用土地,两个地区的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其中未利用土地不但总面积在增加,而且斑块越来越大,这对沙漠化治理越来越不利。(3)在整个研究区,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在三个时间段,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不同。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整个研究区的变化率远远小于分区的变化率,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而在局部地区变化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未利用土地,尤其是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与自然因素的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短期内,局部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频繁而强烈的影响。从转化方向上看,耕地、林地、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化反映了荒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草地向未利用土地的大量转化,也反映出了该地区局部荒漠化的加剧,荒漠化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绿洲地区,盐碱地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并且来源于滩地、戈壁和耕地的转化,这是绿洲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当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过度增长、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决策失误等。干旱荒漠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荒漠化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治理。(5)以鄂尔多斯南部为例,对近期荒漠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从1991-2004年,无荒漠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重度荒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斑块复杂性降低,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增加,同时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斑块转化频繁,研究区的荒漠化程度在减弱,荒漠化程度处于中度荒漠化。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且存在滞后效应。二是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植被较干旱地区稍好,如果消除人为干扰,有自我逆转的可能,但具有反复性。
许端阳[9](2009)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引起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资源减少以及沙尘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尽管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上其形势依然严峻。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力作用研究是沙漠化研究的基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力,在不同尺度下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价,对于沙漠化治理和沙漠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是准确评价沙漠化动态过程、研究沙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以及制定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战略的基础。探索有效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不仅能够丰富沙漠化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澄清目前沙漠化研究中的一些误区,而且能为区域和国家尺度上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为典型研究区,在系统分析近3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建立沙漠化的定量监测以及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最终对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进行多尺度研究。论文以定量研究为主线,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沙漠化过程中驱动力作用研究进行突破,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结论:1、建立基于Landsat数据的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从沙漠化引起的地表特征变化入手,选取NDVI、MSDI以及Albedo三个指标分别代表沙漠化地表的植被丰度、景观格局以及地表微气候条件,来进行沙漠化定量监测。针对Landsat数据特点,在提出各个指标的反演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植被类型区以及遥感影像获取的时间,建立了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根据精度检验的结果,该方法监测精度较高,可以准确地用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的监测研究。2、1980-2005年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趋势呈一种逆转与发展同时存在,但是逆转整体大于发展的态势。在1980-1990年间,逆转的沙漠化土地在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相对分散,而发展的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杭锦旗东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区域、准格尔旗西部的温带禾草草原区域、以及鄂托克前旗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区。在1990-2000年间,沙漠化逆转的土地面积略高于沙漠化发展的土地面积,明显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伊金霍洛旗西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温带禾草草原的过渡区以及鄂托克前旗西部的温带落叶灌丛区;而沙漠化发展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乌审旗以及东胜。在2000-2005年,该时段年均沙漠化的逆转面积最大,逆转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东胜这三个旗县的大部分地区;而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伊金霍洛旗以及鄂托克前旗西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选择净初级生产力NPP为衡量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公共指标,利用潜在NPP以及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来衡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通过拆分复杂的沙漠化驱动力过程,根据沙漠化逆转和发展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NPP变化趋势之间的可能情景,构建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定量评价方法。在建立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对评价过程中所需的数据进行量化,其中用CASA模型来模拟实际NPP,并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在NPP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实际NPP以及定量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评价。4、不同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1990年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89.45%;人类活动则是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总发展面积的83.93%。在1990-2000年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是沙漠化逆转的主导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90.04%;而气候变化则主导了该时期的沙漠化发展,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发展面积的91.20%。在1980-2000年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93.02%;而气候变化则是导致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发展面积的85.77%。1980-2005年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了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逆转,其中气候变化主导的沙漠化逆转面积略大,占59.71%;而对于沙漠化发展,人类活动则是该时间尺度下的沙漠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总发展面积的62.35%。5、不同空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1980-2005年时间尺度下,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沙漠化逆转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直到旗县尺度达到最大;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沙漠化发展以及评价过程中的误差面积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直到旗县尺度减低为0。
何彤慧[10](2009)在《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毛乌素沙地是位于气候上的半干旱区、地貌上的沙漠-黄土边界带、植被上的草原向荒漠过渡带、农业生产上的农牧交错区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过渡性的区域,无疑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研究这一区域环境变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揭示其环境变化规律和内外驱动力,是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组成部分,对于辨析和纠正一些观点、对于今后这一地区的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古城环境考古、历史文献、历史地名、各代物产、考古学及地层学等多种手段,分别获取有关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而后整合这些信息,反演该区域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而将环境变化过程与气候变化的过程、各阶段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等因素相互叠加,提取影响区域环境变化的可能性因素,并对各因素在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界定。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1、《水经注·河水》卷三中记载的毛乌素沙地东侧水系中,奢延水为今之无定河、帝原水为今之榆溪河、诸次之水为今之秃尾河、圁水为今之窟野河。秦直道在毛乌素沙地东侧自南而北纵贯而过;战国秦长城基本处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与东侧边界上。秦始皇时代蒙恬所筑的44个“河塞”,指得是黄河沿线的军城,而整个河南地的水系沿线,也有一些秦汉古城,可能为“故塞”是也。2、依据文献记载,本文考证了毛乌素沙地沿水系、秦直道、秦长城沿线分布的一些古城,主要有上郡奢延县、龟兹县、肤施县、白土县,西河郡鸿门县、火井祠、虎猛县、榆溪塞等。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基本确定了另外二十余个古城的归属,如杨桥畔古城为秦汉之阳周县城、隋唐之龙眼城、南夏州、宁朔城;基本搞清了毛乌素沙地西南部的若干唐宋古城则与“六胡州”的对应关系,等等。3、毛乌素沙地的地表水环境在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湖沼湿地的萎缩和消失、外流河下切加剧水量减小、常年河变成时令河、众多泉眼消失等。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局部的水环境改善,突出表现为红碱淖等湖沼在清末民初的出现和扩大。4、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在历史时期经历了群落种类组成渐趋简单、旱生沙生资源植物增加、荒漠植被地位明显上升等变化,但是并不存在由森林草原到干草原的地带性植被变化。5、沙漠化是毛乌素沙地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人类活动强烈干预以前就存在着,秦汉以来,有大约2/3的土地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沙漠化。沙漠化过程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次发生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第二次发生于唐末至宋夏时期;第三次发生于明清时期。沙漠化的程度是东南部最强,中北部、南部和东部次之,而后向其他方向递减。6、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是受百年乃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控制的,之所以形成目前这样的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和环境特征,则与其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其中地貌及冬季风是动力因素;地层中的沙物质是物源因素;地表水环境恶化是区域环境变化的表现之一,同时又是植被退化和沙漠化的引致因素;人类活动总体上是叠加在自然因素之上的,只是明清以来在局地环境变化中成为主导因素。7、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早期的影响程度是轻微的,不足以造成大范围、长时段的环境变化。但是,明清以来人类活动的强度逐渐增强,在控制和改变局地环境方面开始发挥出主导作用,尤其在改造水环境方面影响很强烈。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既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而且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作用,后续的环境效应都非常复杂,前期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可能是后期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的诱因。因此,现阶段毛乌素沙地的生态建设应当立足于对其成因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彻底改造是不可能的,用大量地下水灌溉来改造沙漠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才是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的关键点。本研究采用的以多种手段反演历史时期环境的研究方法,对于揭示区域人地关系及其演变过程是非常有效的。不管是古城、地名、物产、文学描述,还是考古成果、地层学记录,各代用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把它们综合起来,将各不同指标提取的环境意义相互补充和比对,则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的环境变化过程,也能够比较科学地判定环境变化原因,使研究成果更具可信度。
二、浅谈伊克昭盟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伊克昭盟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大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2 小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3 ARG GIS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1.3 国外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1.4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2 国内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2.3 国内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2.4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理论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4.1.1 研究区的区位 |
4.1.2 土壤与水文特征 |
4.1.3 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
4.2 研究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
4.2.1 研究区的人口情况 |
4.2.2 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
4.2.3 研究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
4.3 研究区的城市发展 |
4.4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 |
4.4.1 绿地建设情况 |
4.4.2 林地建设情况 |
4.5 研究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情况 |
4.5.1 气候气象情况 |
4.5.2 大气污染情况 |
5 影响城市综合实力因素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
5.1 选取指标分析的模型 |
5.1.1 因子分析的模型 |
5.1.2 聚类分析的模型 |
5.2 选取指标的思路与方法 |
5.2.1 选取指标的思路 |
5.2.2 选取指标的方法 |
5.2.3 选取指标的结果 |
5.3 对选取指标的数据分析 |
5.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分析 |
5.3.2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分析 |
5.3.3 城市发展指标分析 |
5.3.4 大气环境指标分析 |
5.3.5 气候气象指标分析 |
5.4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1 关系分析的模型 |
6.1.1 相关分析的模型 |
6.1.2 回归分析的模型 |
6.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3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
6.3.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回归分析 |
6.4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分析 |
6.4.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分析 |
6.4.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
7.1 分析方法的模型 |
7.1.1 层次分析法 |
7.1.2 灰色预测 |
7.1.3 拉开档次法 |
7.2 城市绿地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2.1 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
7.2.2 城市绿地建设的分析 |
7.2.3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预测 |
7.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3.1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 |
7.3.2 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
7.3.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分析 |
7.3.4 地方性公益林的发展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基本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
(二)榆林沙区概况 |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
(一)国家的政策 |
(二)陕西省的政策 |
(三)榆林市的政策 |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
一、地势地貌 |
二、水系 |
三、气候和植被 |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
小结 |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
三、右校尉府治城 |
小结 |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
小结 |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
小结 |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
小结 |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地缘条件因素 |
二、军政形势因素 |
三、民族地理因素 |
四、自然地理因素 |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5)自治与革命: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研究(1917—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遇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
六、说明 |
第一章 近代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基础与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传统权利及其丧失 |
一、清代蒙古藩部地位及传统权利 |
(一) 外藩蒙古的传统权利 |
(二) 内属蒙古的"特殊"权利 |
二、内蒙古传统权利的丧失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内蒙古与民族自决自治理论的输入 |
一、清末民初的内蒙古处境 |
(一) 清末内蒙古保护传统权利的斗争 |
(二) "蒙古特别待遇"与《蒙古待遇条例》 |
(三) 民国初期的内蒙古处境 |
二、民族自决自治理论向内蒙古的输入 |
(一) 呼伦贝尔学生会的成立 |
(二) 列宁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自治理论 |
(三) 墨尔色与蒙古民族自决自治问题 |
第二章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筹建 |
第一节 苏联、共产国际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成立背景 |
一、苏联远东政策与共产国际世界革命理论、实践的结合 |
二、苏联、共产国际与张作霖的"恩怨" |
三、反帝革命统一战线 |
(一) 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党 |
(二) 蒙古人民革命党代表巴·丹赞的中国之行 |
第二节 内蒙古民族民主运动各派的聚合 |
一、"内蒙古人民党"计划的产生 |
(一) 东蒙古知识分子与广州非常国会 |
(二) 白云梯在中国国民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之间 |
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大会与"新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 |
2. 白云梯的蒙古国之行 |
3. 白云梯与"七项协议" |
二、呼伦贝尔青年党的成立 |
(一) 呼伦贝尔青年党的成立 |
1. 墨尔色与布里亚特民族革命家 |
2. 墨尔色对内蒙古问题的见解 |
3. 呼伦贝尔青年党——蒙古人民革命党东疆支部 |
(二)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民族纲领 |
(三) 共产国际对内蒙古问题的态度 |
三、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 |
(一) 鄂尔多斯独贵龙与"新喇嘛" |
(二)鄂尔多斯独贵龙代表向蒙古国求援 |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活动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与冯玉祥国民军 |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成立 |
(二) 蒙古国与冯玉祥谈判中的内蒙古问题 |
1. 苏联对冯玉祥的援助 |
2. 蒙古国代表团与冯玉祥的谈判 |
(三)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与冯玉祥的合作 |
1.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联冯反张决定 |
2. 冯玉祥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内蒙古问题的态度 |
二、苏联与蒙古国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援助 |
(一) 苏联大使加拉罕的承诺 |
(二)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援助 |
1.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向蒙古人民革命党求援 |
2.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态度与共产国际的干预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的筹备 |
(一) 从临时会议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 |
(二) 内蒙古青年团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
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2. 内蒙古青年团的成立及其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态度 |
第三章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与军队建设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的召开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军——蒙古骑兵队的成立 |
第二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与干部储备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地方组织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宣传工作与干部储备 |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统一内蒙古计划" |
一、蒙古骑兵队参加反奉战争 |
二、内蒙古国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根据地计划"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鄂尔多斯、乌拉特地区 |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进入鄂尔多斯 |
(二)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三方协议" |
(三)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乌拉特根据地计划" |
1. "乌拉特根据地计划"的制定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军——内蒙古人民革命军的成立 |
2.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向中国国民党求援 |
3. "乌拉特根据地计划"的落空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阿拉善根据地计划" |
(一) 阿拉善旗的"旗域独立意识" |
(二) 墨尔色与阿拉善旗衙门的较量 |
第四章 中央委员会分裂后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内蒙古政治 |
第一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部矛盾及其分裂 |
一、乌兰巴托特别大会的背景 |
二、乌兰巴托特别大会的召开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宁夏中央委员会的结局 |
(一) 宁夏中央委员会与中国国民党 |
(二) 宁夏中央委员会在鄂尔多斯 |
第二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与内蒙古政治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的活动 |
二、1928年内蒙古各地武装事件 |
(一) "蒙古红党运动":呼伦贝尔暴动 |
1. 呼伦贝尔暴动的开始 |
2. 呼伦贝尔暴动的经过 |
3. 呼伦贝尔暴动的结局 |
(二) "越境撤退":乌拉特前旗暴动 |
(三) "革命约孙"与"蒙古约孙":阿拉善旗"小三爷"事件 |
三、内蒙古革命青年团的成立 |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
一、呼伦贝尔暴动的余波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一轮宣传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与乌审旗党部 |
四、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反福明泰事件 |
五、福明泰的反击及其"内蒙古工作计划"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运动的胜利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归宿 |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去向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自行解散 |
(一) 在东蒙古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员与共产国际"指示" |
(二) 潜入伪满政府的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员 |
二、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重要人物活动 |
(一) 墨尔色的结局 |
1. 1928-1931年墨尔色的思想主张与社会活动 |
2. 墨尔色的"呼伦贝尔自治计划"与苏联的"惩罚" |
(二) 白云梯与中国国民党 |
(三) 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其他重要人物活动 |
第二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恢复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与内蒙古问题 |
(一) 《雅尔塔协定》的签订 |
(二)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的成立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的初期活动 |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的组织、宣传与联络工作 |
(二) 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的成立 |
(三)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向蒙古国请愿 |
1. 东蒙古人民代表团的乌兰巴托之行 |
2. 蒙古国的立场 |
四、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成立 |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归宿 |
一、东蒙古与中国国民党 |
(一) 中国国民党战后对内蒙古政策 |
(二) 东蒙古代表团与中国国民党 |
二、东蒙古与中国共产党 |
(一) 美苏国共在东北的角逐 |
(二) 中国共产党战后对内蒙古政策 |
三、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 |
(一) "四三"会议与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成立 |
(二)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活动 |
(三)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债务桎梏:蒙旗之殇 ——以清代杭锦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杭锦旗设置及经济生活 |
第一节 旗札萨克设置 |
一、札萨克设置及其封地 |
二、台吉阿剌巴图人口状况 |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经济生活 |
一、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
二、经济生活概况 |
第二章 杭锦旗债务及其性质 |
第一节 债务形成与收支 |
一、债务之形成及其原因 |
二、札萨克衙门收支 |
第二节 债务性质与偿还 |
一、债务性质 |
二、债务的偿还 |
第三章 债务人和债权人 |
第一节 债务人 |
一、-旗札萨克衙门债务 |
二、台吉阿刺巴图的债务 |
第二节 债权人 |
一、“封禁政策”下的“旅蒙商” |
二、“寄居”的富农 |
三、“寄生”的寺庙及其喇嘛 |
第四章 债务经济的社会后果 |
第一节 经济生活的贫困化 |
一、旗衙门还债能力的降低 |
二、台吉阿刺巴图“家破人亡”的贫苦生活 |
第二节 社会矛盾的激化及秩序的失控 |
一、争抢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冲突 |
二、旗民反抗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
第三节 债主寺庙以及全社会没落 |
一、喇嘛队伍的膨胀与人口的锐减 |
二、寺庙的增多和社会没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有关论文情况 |
(7)草原退化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导论 1.1 |
问题的缘起 1.2 |
本项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 1.3 |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 1.5 |
研究方法和工具 参考文献 二、本研究的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2.1 |
草原退化的制度理论述评 2.2 |
基于IAD框架的草原制度分析 参考文献 三、历史游牧制度治理模式分析 3.1 |
游牧制度与牲畜与草原产权的确立 3.2 |
游牧方式的经济学分析与草原退化 3.3 |
部落制治理下的游牧 3.4 |
盟旗制下的游牧治理 3.5 |
小结:游牧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态涵义 参考文献 四、土改运动与合作化运动制度分析 4.1 |
土改与合作化运动时期的草原生态外部环境 4.2 |
土改与合作化运动时期牧业社区属性 4.3 |
土改与互助组运动时期牧业规则体系 4.4 |
土改与互助组运动时期决策域分析 4.5 |
牧业土改与合作化运动制度的产出分析 4.6 |
小结 参考文献 五、人民公社时期(1959-1977)的牧业生产 5.1 |
人民公社自然和社会属性 5.2 |
决策域分析 5.3 |
制度评价 5.4 |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六、牲畜承包与草原承包制度分析 6.1 |
自然生态 6.2 |
社区属性 6.3 |
规则体系 6.4 |
决策域分析 6.5 |
产出分析 6.6 |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七、放牧契约与草原退化研究:风险偏好与私地悲剧 7.1 |
理论评述 7.2 |
产权明确的草原放牧契约模型 7.3 |
模型的扩展 7.4 |
本章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八、草原退化的生产函数:长时域动态均衡视角 8.1 |
可再生资源理论的追溯和评述 8.2 |
基本模型 8.3 |
退化与草原资产价值 8.4 |
放牧产出价格及饲料成本的影响 8.5 |
结果与讨论 8.6 |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九、草原产权制度缺陷引发草原低效利用 9.1 |
草原土地制度的性质与结构 9.2 |
草原土地产权的交易费用与草原生产与生态 9.3 |
草原土地需要明确到个人的产权吗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十、本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
(8)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荒漠与荒漠化 |
1.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
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1.2.3 目前LUCC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区划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生态区划 |
2.2.1 生态区划概述 |
2.2.2 生态分区的目的与原则 |
2.2.3 生态分区的方法与结果 |
2.2.4 各分区的主要特点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分析 |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分类方案 |
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
3.3 景观格局分析 |
3.3.1 整个研究区域 |
3.3.2 河套平原区 |
3.3.3 鄂尔多斯高原区 |
3.3.4 银川平原区 |
3.3.5 阿拉善高原区 |
3.4 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区差异 |
3.4.1 景观破碎化指数 |
3.4.2 斑块形状类指数 |
3.4.3 多样性类指数 |
3.5 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
4.1 河套平原区 |
4.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
4.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方向 |
4.2 鄂尔多斯高原区 |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2.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3 银川平原区 |
4.3.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3.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3.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4 阿拉善高原区 |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4.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4.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5 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4.5.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5.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6 小结 |
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
5.3.1 自然因素 |
5.3.2 人为因素 |
5.4 小结 |
6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研究区荒漠化因素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为因素 |
6.4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研究方法 |
7.2.2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 |
1.1.2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概念及我国沙漠化问题研究概况 |
1.2.1.1 沙漠化概念 |
1.2.1.2 我国沙漠化问题研究概况 |
1.2.2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 |
1.2.2.1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
1.2.2.2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方法 |
1.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力研究 |
1.2.3.1 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 |
1.2.3.2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
1.2.3.3 驱动力定量评价方法 |
1.2.4 沙漠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3.3.1 技术路线图 |
1.3.3.2 主要数据来源 |
1.3.3.3 主要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沙漠化驱动力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与水文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土壤与植被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问题 |
2.3 沙漠化驱动力系统构成 |
2.4 近3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驱动力系统特征 |
2.4.1 气候变化特征 |
2.4.1.1 降水 |
2.4.1.2 温度 |
2.4.1.3 风速 |
2.4.1.4 太阳辐射 |
2.4.1.5 干湿状况 |
2.4.2 人类活动特征 |
2.4.2.1 人类活动的显性层面 |
2.4.2.2 人类活动的隐性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定量监测及时空演变 |
3.1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1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3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的反演 |
3.1.3.1 遥感影像的选择 |
3.1.3.2 指标反演方法 |
3.2 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 |
3.2.1 决策树法介绍 |
3.2.2 决策树模型建立 |
3.3 沙漠化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
3.4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时空演变 |
3.4.1 1980-1990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
3.4.2 1990-2000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
3.4.3 2000-2005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
4.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概念框架 |
4.2 评价所需数据的处理 |
4.2.1 沙漠化数据的处理 |
4.2.2 矢量数据的栅格化处理 |
4.2.3 NDVI数据的处理 |
4.3 实际和潜在NPP计算 |
4.3.1 实际NPP的计算 |
4.3.1.1 APAR的估算 |
4.3.1.2 光能利用率的估算 |
4.3.2 潜在NPP的计算 |
4.3.2.1 潜在NPP的FPAR计算 |
4.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建立 |
4.5 评价方法的验证与不确定性分析 |
4.5.1 CASA模型的精度验证 |
4.5.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相对验证 |
4.5.3 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 |
4.6 与其他模型方法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多尺度研究 |
5.1 不同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5.1.1 1980-1990年和1990-2000年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5.1.2 不同时间跨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5.2 不同空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6.4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环境变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沙漠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的意义 |
三、沙漠地区环境变化研究概述 |
四、本选题的依据、内容和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毛乌素沙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政区沿革及区域开发 |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 |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
一、地质地貌 |
二、大气环流与气候 |
三、植被土壤 |
四、水文及水资源 |
第三节 毛乌素沙地区的政区沿革与区域开发 |
一、夏商时期 |
二、秦汉时期 |
三、魏晋隋唐时期 |
四、五代至宋夏时期 |
五、元明清以来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问题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研究历程 |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与观点分歧 |
一、毛乌素沙地的成因问题 |
二、毛乌素沙地的形成时代 |
三、毛乌素沙地的范围问题 |
第三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的总体评价 |
一、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的历代古城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域内的毛乌素沙地古城 |
第二节 榆林市域内的毛乌素沙地古城 |
第三节 宁夏境内毛乌素沙地的古城 |
第四节 毛乌素沙地的其他古城 |
一、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的明代城堡 |
二、毛乌素沙地外围的几个古城址(已考) |
三、毛乌素沙地中有文献记载的古城(待考)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地理研究的人文坐标及其考释 |
第一节 基于《水经注》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水系及相关古城考释 |
一、奢延水流域及相关古城 |
二、诸次之水与汤水及其相关古城 |
三、圁水及相关古城 |
第二节 秦直道毛乌素段相关古城考释 |
第三节 战国秦长城毛乌素段相关古城考释 |
第四节 "故塞"、"河塞"及其相关古城考释 |
一、"故塞"与"河塞" |
二、"树榆为塞"与榆溪塞 |
三、其他几个塞城 |
第五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其他历代古城考释 |
第一节 秦汉古城考释 |
一、张记场古城 |
二、杨桥畔古城 |
三、古城界村古城与白城台古城 |
四、大保当古城 |
五、瓦片梁古城 |
六、毛乌素沙地北端的几个古城 |
七、其他古城归属的蠡测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重要古城址考释 |
一、白城子古城 |
二、定边新区古城与沙场村古城 |
三、大池村古城与城川古城 |
四、杨桥畔古城之西城与芦家铺村古城 |
五、"六胡州"诸古城考释 |
第三节 毛乌素沙地其他古城的归属与时代 |
一、三岔河古城 |
二、北破城与西破城 |
三、其他几个古城归属的蠡测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毛乌素沙地古城的环境意义 |
第一节 秦汉古城址及其环境意义 |
一、秦汉古城址的现状环境条件 |
二、秦汉古城址的土地利用现状 |
三、秦汉古城址的环境意义 |
第二节 统万城一带自然环境的变迁 |
一、统万城自然环境的相关研究 |
二、十六国至宋夏时期统万城地区的环境变化过程 |
第三节 "六胡州"的选址及其环境意义 |
一、"六胡州"古城址的现状地理环境 |
二、"六胡州"古城址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四节 明长城与明清古城址的环境意义 |
一、明长城及沿边城堡的创筑及现状自然环境 |
二、明边墙及城堡周边的自然环境 |
三、明长城与明清古城堡的积沙及其环境意义 |
第五节 毛乌素沙地各时代古城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
一、各时代古城分布格局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
二、各时代古城分布重心的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
三、各时代古城的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及其环境意义 |
四、古城分布的局地条件及其环境意义 |
第六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状况的文献信息 |
第一节 秦汉至魏晋时期 |
第二节 隋唐至宋元时期 |
第三节 明清以来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地名与物产揭示的毛乌素沙地环境变迁 |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的古今地名及其环境意义 |
一、有"沙"字含义的地名及其环境意义 |
二、无"沙"字含义的自然地名及其环境意义 |
三、小结 |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代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
一、先秦时期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
三、隋唐至宋夏时期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
四、元明以来毛乌素沙地的物产及其环境意义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 |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方式 |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 |
二、隋唐至宋元时期 |
三、明清以来 |
四、小结 |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 |
一、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至宋元时期 |
三、明清以来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考古学与地层学记录 |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考古学记录 |
一、朱开沟等遗址 |
二、神木新华遗址 |
三、大保当古城 |
四、宁夏灵武窑遗址 |
五、三岔河及二道湾剖面 |
六、其他文物遗存 |
七、毛乌素沙地文物点数量及分布 |
八、小结 |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地层学记录 |
一、毛乌素沙地全新世以来几个典型的成壤阶段 |
二、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消长的地层学记录 |
三、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
四、其他地层学代用指标的环境变化记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特征 |
一、水环境变化特征 |
二、植被变化特征 |
三、土地退化与沙漠化特征 |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成因分析 |
一、历史时期的气候波动——背景因素 |
二、地貌及冬季风——动力因素 |
三、地层中的沙物质——物源因素 |
四、地表水环境恶化——引致因素 |
五、人类活动——叠加和局部主导因素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结论、创新及不足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一、图目 |
二、表目 |
三、读博期间以兰大为第一署名发表论文名录 |
四、读博期间参与课题名录 |
致谢 |
四、浅谈伊克昭盟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D]. 杨立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2]“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自治与革命: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研究(1917—1947)[D]. 朝鲁孟. 内蒙古大学, 2017(08)
- [6]债务桎梏:蒙旗之殇 ——以清代杭锦旗为例[D]. 伊德日克.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7]草原退化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营刚.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8]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成军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D]. 许端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10]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D]. 何彤慧. 兰州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