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能采暖猪舍的设计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董艳香,王国启[1](2021)在《东北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与“五位一体”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并全面治理农村能源污染,对于缓解国家能源压力、优化能源发展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均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阐述了东北农村实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具体介绍了双辽市农村"五位一体"可再生能源转换工程的组成与应用效果,以期提升东北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范围。
王乃可[2](2019)在《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乡村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目前农宅建设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大量营建破坏生态环境、高能耗和低舒适存在矛盾和社会生活适应性不足等,都是摆在农宅建设面前问题,而我国在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方面存在不足。我国传统民居长期以来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体现地域环境适应性、代表地域特色文化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系列生态建筑经验,因此,研究如何将传统经验的设计思想、营建方法与现代农宅适应性设计相结合,是有现实意义的探索。首先,由于华北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住宅建设需求,选取华北寒冷地区典型农村住宅进行全面的实态调研,对农宅建设、居住和使用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其次,对北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从地形地貌适应性、气候环境适应性和材料利用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取传统经验中聚落选址与布局、建筑形态与空间设计、建筑构造与材料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方法。然后结合现状问题和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从村落选址与规划、建筑空间与构造、能源和材料利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以大连市裴屯村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为试点,将设计策略加以实际应用,提出三种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分别适合村内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产生活模式。在建筑构造和适宜技术的应用上,将传统经验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技艺和提高住宅舒适性方面争取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实态调研深入了解农宅需求,以传统经验为切入点研究适合农宅现状的设计方法,以生动具体的方案表述对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通过实践设计验证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希望对当下的农宅设计研究和新农村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马睿[3](2018)在《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推进乡村建设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见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乡村建设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乡村改造、乡村激活的实践建造活动也在大规模的进行,但是现阶段针对乡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刚接触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学者很难理清现阶段乡村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年鉴、书籍、期刊论文等回归年代,总结历年的乡村政策、乡村理论研究、乡村建设实践情况等等,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践所处的历史背景、性质、引导阶层、成果等的差异,将建国后的68年分成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又对这三个大的时期分别分析并进行详细分期。研究对各个分期归纳整理内容包括乡村理论研究情况和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乡村理论研究情况主要借助于分析权威期刊《建筑学报》1954年创刊以来有关乡村的576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内容、数量变化等等,来得出乡村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对于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研究主要通过论文、书籍、年鉴等资料中对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包括各个时期的乡村发展政策,得出每个时间段的乡村建设实践的背景、引导阶层与引导方式、最终成果等等。最后,对建国以来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归纳整理,从乡村单体建筑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层面分别分析,归纳出建国以来的三次“设计下乡”的内容、性质、方式、成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杨立权[4](2017)在《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为了缓解能源短缺及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寻求可再生能源来代替常规能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起到主要作用。太阳能在建筑中的热利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新型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与现有房屋结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并对采暖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与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太阳能采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2)针对本实验室的建设,设计了一种应用在屋顶的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研究设计、集热系统的设计、蓄热装置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布气系统的设计。(3)利用模拟软件对布气系统进行了不同的送气方式的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4)对装配完成的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了系统进出口的温度、出口风速、太阳能辐射强度等值,通过所得数据得出了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的综合集热效率为40%,达到预期指标。(5)对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运行所得系统出口温度、环境温度、室内温度、太阳能辐射值的变化曲线的进行了分析。系统出口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太阳能辐射强度变化趋势一致,说明系统出口温度受太阳能辐射强度影响,即受集热板的有效得热量影响。(6)对研制的集热板采暖系统进行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分析。通过燃煤锅炉和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的投入费用对比分析可知,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源[5](2014)在《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山地农村民居建筑模式发生了深层次的转变。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现代民居逐渐取代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成为农村民居住宅发展的趋势。但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民居建设模式千篇一律,民居质量差、能耗高、污染严重,地域建筑风貌与文化丢失等现象,蕴含被动式绿色生态的传统民居建造模式方法也逐渐被丢失殆尽,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演变逐渐偏离了合理正常的发展轨迹。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对大量民居进行局部的技术改良解决,也不能通过纯建筑学研究的功能与形式分析的设计途径来克服,而需要从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承受水平的适宜性生态可持续的建筑模式层面来探索该区域农村民居生态设计的关键策略和更新模式化的解决方案,继而进行实际范例建设反馈调整,才能为该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化建设提供引导及借鉴。本文以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山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民居建造因素进行解析,从而明确了研究对象所在区域地理分区范围及其对民居建造使用不利的环境影响因素的特征。从民居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解析入手,针对该地区不同省域山地农村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定量测试,并利用建筑能耗软件对于当地不同建筑材料建造的民居室内物理环境进行了计算机定量化模拟分析,判定在不同季节环境气温条件下气候适应性能的优劣。通过对民居演变的影响要素的解析,综合系统的提出了该地区既有民居演变及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利用气候分析软件,对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各地区(共计10个地区)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气象数据进行焓湿图及被动式策略分析,确定了其有效的被动式策略,提出了解决演变困境的途径。从建筑形体节能的角度出发,对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建造尺寸变量的分析,确定提出了常见山地民居体形系数计算的一般公式,并结合各省域的气候特征,分析及计算确定了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各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符合规范体形系数的适宜的外形尺寸。围绕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生态化、地域化、适宜性三大主题,通过对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地域适应性建筑空间布局、适应地域气候的建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三个主要要素的分析,明确提出了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演进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并首次建立了适合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通过该区域内四川、陕南山地农村生态可持续民居示范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与实践实例,验证该地区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的可行性。实践结果验证了该模式以较低的资源消耗、较少的建造及运行费用创造了较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对于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也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从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技术层面上研究农村民居建筑生态化的发展问题,建立了符合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环境的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确定了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的技术路线,对丰富和完善西部地区农村民居研究理论和实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温静[6](2013)在《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节能适宜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的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新建乡镇住宅存在室内热舒适性差,住宅能耗大的问题,乡镇住宅的节能设计研究,己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秦岭河谷型乡镇的住宅节能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因素,从规划设计和围护结构设计两个方面提出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证。本文选取甘肃省天水市与陕西省商洛市共22个乡镇进行走访、测量、记录、测试、问卷等调查,分析归纳了该地域乡镇的住宅节能现状情况,发现存在规划设计混乱、室内热舒适性差、能源结构单一,居民节能意识落后等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运用规划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适宜性技术、建筑热工等理论分析影响河谷型乡镇住宅节能性的住宅规划、选址、乡镇住宅体形系数、平面功能布局、空间设计、围护结构、主观感受等影响要素,从规划设计、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两个大的方面提出了适合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的节能策略。分别提出住宅的选址规划的原则,提出南向为最佳朝向,提出控制住宅体型的方法、平面布局设计以及空间设计的原则方法;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外围护结构材料、通过研究确定适宜住宅室内计算温度的依据、提出合理的保温构造设计方法,改善乡镇住宅的节能情况。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秦岭河谷型地域乡镇住宅节能建设有一定的意义,对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希望通过本论文对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适宜性技术的研究,能为基于地域性考虑的乡镇住宅节能研究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田力匀[7](2013)在《相变材料在北方猪舍中的应用研究及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畜牧产业发展的很快,畜牧产业是否发达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个很关键的体现。猪舍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猪舍中的温度调控的意义非常的大。北方的冬季寒冷,所以北方猪舍在冬季的保温工作尤为重要,低温热水加温地板在猪舍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样提高热水加温地板的表面温度,使猪只得到更好的生长温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相变材料具有调控温度功能及储存热的功能,所以利用相变物质的储热功能提高猪舍冬季的室内温度是一个解决猪舍冬季采暖的很好的方法。通过对相变材料的筛选,本文选取癸酸和月桂酸为二元混合物制作猪舍加温的地板。通过对地板试块的五个不同的点的温度的测量和数据分析,通过测量和分析得到结论:随着癸酸和月桂酸配比的不同,各测试点的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当癸酸和月桂酸的配比为70%:30%时,各个测试点的温度均达到最大值,而且相变潜热也很大,所以得到癸酸和月桂酸的配比为70%:30%是最佳配比。使用Ansys软件对加热地板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得到结论:(1)水温60℃,含有相变材料的加温地板温度最低为34℃,普通的加温地板最低为30℃,相变材料的加温地板比普通的加温地板温度要高;(2)癸酸和月桂酸的摩尔比为70%:30%与80%:20%的升温效果最好,但摩尔比为70%:30%的固化温度与液化温度要低些,使用摩尔比为70%:30%的效果要好。模拟的温度变化趋势与试验实际测试结果变化趋势相同,且吻合度较好,二者的差值不超过1.8℃。有效的证明了含有癸酸-月桂酸相变石膏板的加温地板的保温性能及稳定性都很好,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相变材料的使用为提高猪舍的舒适度和节约建筑能耗提供了新的可靠途径。
闫毅,于海业,陈丽梅,刘梅[8](2010)在《东北农村新“五位一体”生态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五位一体"生态模式是以太阳能为能源,以沼气为纽带,集太阳能采暖房住宅、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和蔬菜于一体,使保护地栽培技术、高效饲养技术、厌氧发酵技术和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有机结合,将种植业、养殖业与新能源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翟莲,殷琨,刘东辉,窦立军,王研[9](2010)在《东北乡村度假村“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阐明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应用到东北旅游度假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介绍了度假村的生态模式构成:将太阳能采暖房、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鱼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详细探讨了东北乡村生态旅游区防冻害的具体措施,解决了该生态农业模式冬季在东北顺利运行的技术难题。乡村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决定了它不仅可以打开北方寒期农村的旅游市场,而且可以为加快节能实用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发挥示范作用。
刘丹[10](2010)在《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相应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乡村住宅空间已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他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舒适的住宅各功能使用空间、良好的室内热环境等需求。我国能源短缺,在考虑乡村住宅空间形态更新的同时必须还要考虑乡村住宅节能问题。通过对西北关中地区、陕南商洛地区以及宁夏银川地区乡村的实地调研,分析西北地区典型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特征及类型,总结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住宅功能分区不合理,实用性差;层高及面积普遍偏大;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热环境分区。同时根据西北不同地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分析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因,指出住宅变迁受自然社会条件、家庭结构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内因及外因的影响。分析西北典型地区乡村住宅能耗情况及室内热环境状况,从建筑生态节能技术入手,总结乡村传统住宅中的生态经验,探讨西北地区乡村节能型住宅空间形态,通过利用建筑节能技术辅助分析软件对住宅不同空间组合之下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对住宅形体及功能空间组合进行优化论证,提出附加阳光间(采取夏季隔热措施)的二层坡屋顶住宅形式具有相对较好的室内热环境,比较合适于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形式。此外,结合现代建筑生态节能技术总结适应于西北地区现代乡村住宅的生态节能措施,指出可利用合理的热环境分区、附加阳光间、加强夏季自然通风、采用节能型炕以及进行庭院绿化等措施进行住宅节能,也可通过对传统住宅围护结构构造改造进行节能处理。整理新型农宅的设计思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提出不同典型地区新型农宅设计方案。利用生态模拟软件对典型新型农宅进行室内温度及被动组分得热模拟分析,同时模拟分析住宅局部空间调整调整前后的住宅室内空气温度状况,指出阳光间与阁楼的设置对于住宅室内热环境起重要作用。将新住宅与传统住宅进行对比模拟分析。通过对宁夏银川乡村生态住宅的实测分析,说明新型农宅相对于传统农宅节能性能的优越性。生态住宅实例是西北地区节能策略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为今后西北地区乡村生态节能住宅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二、太阳能采暖猪舍的设计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能采暖猪舍的设计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与“五位一体”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北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 |
二、东北“五位一体”应用案例 |
1、“五位一体”农村可再生能源转换工程的组成 |
2、“五位一体”农村可再生能源转换工程应用效果 |
三、结语 |
(2)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需求 |
1.1.2 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必要性 |
1.1.3 适应性农宅设计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实态调研及问题分析 |
2.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
2.1.1 调研对象及范围 |
2.1.2 调研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2.2 调研区域村庄及住宅特征分析 |
2.2.1 村落选址与布局特点分析 |
2.2.2 农宅形式与居住模式分析 |
2.3 寒冷地区农宅现存问题分析 |
2.3.1 功能空间与建筑形式问题 |
2.3.2 建筑构造与住宅节能问题 |
2.3.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研究 |
3.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类型及概况 |
3.1.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的分类 |
3.1.2 寒冷地区地形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
3.1.3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
3.2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1 聚落选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2 聚落布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3 建筑形态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生态经验 |
3.3.1 防寒保温的生态经验 |
3.3.2 争取日照的生态经验 |
3.3.3 通风降温的生态经验 |
3.3.4 遮阳隔热的生态经验 |
3.3.5 排水防潮的生态经验 |
3.4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材料利用的生态经验 |
3.4.1 就地取材 |
3.4.2 因材制宜 |
3.4.3 旧材再利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 |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1 选址与规划的适应性设计 |
4.1.2 村落布局的适应性设计 |
4.1.3 建筑形态的适应性设计 |
4.2 建筑空间与构造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平面功能的适应性设计 |
4.2.2 结构形式的适应性设计 |
4.2.3 围护结构的适应性设计 |
4.3 材料与能源利用适应性设计策略 |
4.3.1 太阳能利用 |
4.3.2 生物质能利用 |
4.3.3 其他能源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以大连市裴屯村为例 |
5.1 裴屯村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特征 |
5.1.2 人口构成和村域发展 |
5.1.3 村域规划和建筑现状 |
5.2 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 |
5.2.1 基地选址与布局 |
5.2.2 建筑设计 |
5.2.3 适宜技术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研问卷 |
附录 B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大纲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乡村 |
1.4.2 乡村建设与乡村建设实践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建设(1949-1978) |
2.1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1950-1952) |
2.1.1 土地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及成就 |
2.1.2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 |
2.1.2.1 解放以前乡村状况 |
2.1.2.2 土地改革之后的乡村变化 |
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乡村建设(1953-1956) |
2.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背景 |
2.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3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业合作社规划 |
2.2.4 合作社时期的乡村单体建造情况 |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1958-1978) |
2.3.1 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
2.3.1.1 人民公社制度的两个发展阶段 |
2.3.1.2 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
2.3.1.3 集体化之后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 |
2.3.2 人民公社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2.3.3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
2.3.3.1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 |
2.3.3.2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建筑 |
2.3.4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
2.3.4.1 人民公社后期的大队新村规划 |
2.3.4.2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建筑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建设(1978-2003) |
3.1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
3.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78—1994) |
3.2.1 乡村工业化时期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3.2.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设计 |
3.2.3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建设实际情况 |
3.2.3.1 乡村住宅数量的变化 |
3.2.3.2 乡村住宅建设材料的变化 |
3.2.3.3 乡村住宅平面功能的变化 |
3.2.4 乡村工业化时期乡村规划与集镇建设 |
3.2.5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公共设施建设 |
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95-2003) |
3.3.1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3.3.2 城市单向主导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3.3.2.1 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
3.3.2.2 城镇化变成各级城市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 |
3.3.2.3 城市越来越不宜居 |
3.3.2.4 “城不城、乡不乡” |
3.3.2.5 “回不去的是故乡” |
3.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乡村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 |
3.3.4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规划及公用设施建设 |
3.3.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2003 至今) |
4.1 2003 年后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4.1.1 关于乡村的论文议题及重要论点梳理 |
4.1.2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4.2 城乡统筹理念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 |
4.2.1 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综述 |
4.2.1.1 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 |
4.2.1.2 农房建设指导加强 |
4.2.1.3 危房改造推进 |
4.2.1.4 “建材下乡”与建筑节能 |
4.2.1.5 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
4.2.1.6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评选和保护 |
4.2.2 当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
4.3 新时期个人、社会团体引导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
4.3.1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会性实验 |
4.3.2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区营造” |
4.3.3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建造技术的延续与更新 |
4.3.3.1 建筑的自然调节 |
4.3.3.2 传统材料的优化利用 |
4.3.3.3 新型建造系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分析 |
5.1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的发展阶段分析 |
5.1.1 第一阶段:乡村集体化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
5.1.1.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
5.1.1.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
5.1.1.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
5.1.2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
5.1.2.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
5.1.2.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
5.1.2.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
5.1.3 第三阶段:城乡统筹下得乡村建设实践 |
5.1.3.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
5.1.3.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
5.1.3.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
5.2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发展趋势分析 |
5.2.1 政府、设计师态度的转变趋势 |
5.2.1.1 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态度转变 |
5.2.1.2 设计师职能的转变 |
5.2.2 建造组织形式的转变分析 |
5.2.3 建筑设计层面的发展趋势 |
5.2.3.1 民居选址的变化 |
5.2.3.2 建筑形式的变化 |
5.2.3.3 民居功能布局的变化 |
5.2.4 建造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
5.2.4.1 建造材料、结构的变化 |
5.2.4.2 建筑装饰的变化 |
5.2.5 规划层面的发展趋势 |
5.3 建国后的三次“设计下乡” |
5.3.1 第一次“设计下乡” |
5.3.2 第二次“设计下乡” |
5.3.3 第三次“设计下乡” |
5.3.4 三次“设计下乡”的比较研究 |
5.4 对当今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反思 |
5.4.1 专业层面 |
5.4.1.1 实践先行,理论滞后 |
5.4.1.2 社区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与建筑实践之间的割裂 |
5.4.2 社会层面 |
5.4.2.1 保障、激励机制的缺乏 |
5.4.2.2 各方利益关系难以平衡 |
5.4.2.3 教育上重城轻乡 |
5.5 展望 |
5.5.1 多元产业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
5.5.2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
5.5.3 加强从业者保障,培养乡村建筑师 |
5.5.4 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农村软实力 |
5.5.5 乡村自治导向,完善民主体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改革开放后城乡建设基本数据 |
附录2 :建国后我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一览表 |
(4)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况 |
1.2.1 太阳能 |
1.2.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
1.3 国内外太阳能采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太阳能采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太阳能采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原理及设计 |
2.1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1 采暖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
2.1.2 采暖热负荷的确定 |
2.2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集热系统的设计 |
2.2.1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优化设计 |
2.2.2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2.3 蓄热装置设计 |
2.3.1 蓄热箱的设计 |
2.3.2 相变材料的选择 |
2.3.3 储热量计算 |
2.4 控制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采暖布气系统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基础 |
3.1.1 数值模型方程的选取 |
3.1.2 模拟控制方程的选取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3.2.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1 上进下侧出模拟结果图 |
3.3.2 下侧进上出模拟结果图 |
3.3.3 上侧进下侧出模拟结果图 |
3.3.4 下侧进上侧出模拟结果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测试系统 |
4.2 测试仪表 |
4.3 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
4.4 主要测试参数 |
4.4.1 太阳能采暖系统综合集热效率 |
4.4.2 有效得热量 |
4.4.3 采暖负荷 |
4.4.4 系统管路部件热损失率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试验结果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1.1 系统初投资费用 |
5.1.2 系统运行费用 |
5.1.3 投资回收期分析 |
5.1.4 方案分析 |
5.2 环境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
1.1.2 山地农村民居演进现状需要 |
1.1.3 农村生态民居理论研究的需要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1 农村民居现代高能耗演进发展方式的困境 |
1.3.2 传统农村民居建筑模式不完全适应现代的需求 |
1.3.3 适宜性生态民居建筑模式是解决现状问题的有效途径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课题来源 |
2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自然生态环境解析 |
2.1 相关概念与范畴 |
2.2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自然环境特点 |
2.2.1 地理环境 |
2.2.2 气候环境 |
2.3 影响民居建造及使用的不利环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
3.1 现状调研对象及方法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2 山地农村民居空间分布现状特征 |
3.2.1 山地农村民居空间聚集形态 |
3.2.2 山地农村民居地形分布类型 |
3.2.3 山地农村民居空间分布现状特征 |
3.3 民居宅地院落现状空间格局现状特征 |
3.3.1 民居宅院空间构成 |
3.3.2 民居宅基院落建设构成类型 |
3.3.3 民居宅基院落空间尺度 |
3.3.4 宅基院落现状特征 |
3.4 民居建构格局现状特征 |
3.4.1 民居现状格局与尺度 |
3.4.2 民居建构特征解析 |
3.4.3 民居建构现状特征 |
3.5 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现状特征 |
3.5.1 测试参数及测试仪器 |
3.5.2 建筑室内环境计算机模拟软件简介 |
3.5.3 典型村落民居室内物理环境评测模拟与分析 |
3.5.4 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特征 |
3.6 民居现状存在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4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演变困境及解决途径探索 |
4.1 民居演变的外部影响因素 |
4.1.1 农村经济发展 |
4.1.2 城市文化冲击 |
4.1.3 农村民居环境变迁 |
4.1.4 民居建造技术改变 |
4.2 民居演变的内部影响因素 |
4.2.1 居住需求的发展 |
4.2.2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
4.2.3 房屋耐久性、经济性要求 |
4.2.4 传统价值观的转变 |
4.3 既有民居发展演变的困境 |
4.3.1 民居商品能耗增加 |
4.3.2 民居建构质量下降 |
4.3.3 人居环境资源破坏 |
4.4 解决的途径探索 |
4.4.1 传统山地农村民居建造方式带来的启示 |
4.4.2 西部湿热湿冷山区适宜性被动式建造方式解析 |
4.4.3 适应地域及气候特点的适宜性被动式建造因素分析 |
4.4.4 层级理论的指导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5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造策略 |
5.1 民居地域适宜性布局策略 |
5.1.1 加强民居场地自然通风策略 |
5.1.2 控制民居宅基规模策略 |
5.1.3 减小民居体型系数策略 |
5.2 民居地域气候适宜性被动式建构策略 |
5.2.1 民居地域可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
5.2.2 民居建筑结构的继承与优化策略 |
5.2.3 民居建筑围护结构应对气候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
5.2.4 建筑节能的技术策略 |
5.2.5 既有民居的适宜性改造策略 |
5.3 适宜性可再生资源利用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 |
6.1 民居应对地域环境模式研究 |
6.1.1 民居应对气候及山地环境布局模式 |
6.1.2 适宜性的民居空间功能模块布局模式 |
6.1.3 民居宅基及体形系数控制模式 |
6.2 民居地域气候适宜性建构模式 |
6.2.1 传统适宜性围护结构模式的继承 |
6.2.2 应对气候适宜性的被动式围护结构构造模式 |
6.3 民居资源利用模式研究 |
6.3.1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 |
6.3.2 太阳能综合利用 |
6.3.3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
6.4 本章小结 |
7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建筑设计实践 |
7.1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地震灾后重建生态民居示范项目 |
7.1.1 大坪村地震灾后重建生态民居示范项目简介 |
7.1.2 彭州市大坪村震后现状概况及问题 |
7.1.3 重建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 |
7.1.4 重建民居空间功能模块适宜性布局模式 |
7.1.5 重建民居形态及环境的地域化设计模式 |
7.1.6 建成后室内环境测试评估 |
7.1.7 项目总结及改进 |
7.2 陕西省汉中市青木川镇李家院村地震灾后重建方案 |
7.2.1 李家院村震后现状概况 |
7.2.2 重建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 |
7.2.3 重建民居空间功能模块适宜性布局模式 |
7.2.4 重建公共建筑生态建筑模式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创新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附录一 科研及学术论文发表 |
(6)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节能适宜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乡镇建筑节能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现状 |
1.3.3 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目标 |
1.3.4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水地区乡镇住宅现状调查及实测 |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
2.1.1 调研概况 |
2.1.2 调研内容 |
2.1.3 调研方法 |
2.2 天水地区乡镇建筑现状调查 |
2.2.1 天水地区概况 |
2.2.2 各乡镇资料汇总 |
2.3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2.3.1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
2.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4 典型住宅冬季室内外热湿环境测试分析 |
2.4.1 调研测试的目的 |
2.4.2 调研测试的依据 |
2.4.3 调研测试方案 |
2.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天水地区乡镇住宅现状调研对比分析 |
2.5.1 住宅与结构类型 |
2.5.2 平面设计与布局 |
2.5.3 外围护结构类型 |
2.5.4 能源利用特点 |
2.5.5 生活习惯与主观感受 |
2.6 天水地区乡镇住宅调研结论 |
2.6.1 乡镇住宅传统节能策略归纳 |
2.6.2 乡镇住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洛市乡镇住宅现状调查研究 |
3.0 调研概况 |
3.0.1 调研内容 |
3.0.2 调研方法 |
3.1 商洛市乡镇住宅现状调查 |
3.1.1 陕南地区概况 |
3.1.2 各乡镇资料汇总 |
3.2 商洛地区乡镇住宅现状调研对比分析 |
3.2.1 住宅类型与结构类型 |
3.2.2 住宅平面设计及布局 |
3.2.3 住宅外围护结构特点 |
3.2.4 能源利用特点 |
3.2.5 居民主观感受 |
3.3 商洛地区乡镇住宅调研结论 |
3.3.1 乡镇住宅传统节能策略归纳 |
3.3.2 乡镇住宅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节能的理论解析 |
4.1 影响乡镇住宅的节能因素 |
4.1.1 客观要素 |
4.1.2 主观要素 |
4.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4.2.1 建筑节能 |
4.2.2 适宜技术 |
4.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4 人体热舒适理论 |
4.2.5 建筑构造学 |
4.2.6 小城镇建设理论 |
4.2.7 建筑热工学理论 |
4.2.8 环境心理学理论 |
4.3 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规划设计因素分析 |
4.3.2 围护结构因素分析 |
4.3.3 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
4.4 住宅设计基本原则 |
4.4.1 冬季保温 |
4.4.2 夏季防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规划设计节能策略 |
5.1 乡镇住宅的规划布局设计 |
5.1.1 住宅选址、规划 |
5.1.2 住宅的朝向选择 |
5.1.3 乡镇住宅庭院的绿化设计 |
5.2 乡镇住宅的体型设计 |
5.2.1 住宅体型选择 |
5.2.2 住宅体量确定 |
5.2.3 乡镇住宅体形系数限定 |
5.3 乡镇住宅的平面布局设计 |
5.3.1 庭院的平面设计 |
5.3.2 住宅的平面布局 |
5.4 乡镇住宅的空间设计 |
5.4.1 有利于热利用的空间设计 |
5.4.2 有利于自然通风的空间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围护结构节能策略 |
6.1 墙体的节能设计 |
6.1.1 外墙保温形式的选择 |
6.1.2 基层墙体材料的选择 |
6.1.3 外墙保温层材料的选择 |
6.1.4 乡镇住宅外墙保温的构造设计 |
6.2 屋面的节能设计 |
6.2.1 保温材料屋面 |
6.2.2 倒置式屋面 |
6.2.3 架空屋面 |
6.2.4 种植屋面 |
6.2.5 传统坡屋面节能策略的改进 |
6.2.6 屋面保温构造设计 |
6.3 门窗节能设计 |
6.3.1 合理确定窗墙面积比 |
6.3.2 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 |
6.3.3 提高门窗气密性 |
6.3.4 外窗遮阳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节能住宅方案设计 |
7.1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求 |
7.2 设计内容 |
7.2.1 住宅方案设计 |
7.2.2 住宅节能设计策略分析 |
7.2.3 结构体系与外围护结构设计 |
7.3 住宅节能效果模拟分析 |
7.3.1 节能效果模拟软件介绍 |
7.3.2 模拟内容 |
7.3.3 模拟参数的设置 |
7.3.4 模拟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相变材料在北方猪舍中的应用研究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猪舍温度对猪只的健康及生产的性能的影响 |
1.3 相变材料的介绍及应用 |
1.4 相变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变加温地板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猪舍加温地板的研究及制作方法 |
2.3 相变石膏板的制备 |
2.4 实验室试验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CFD控制方程 |
3.3 计算体系 |
3.4 模拟结果 |
3.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东北乡村度假村“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引入的意义 |
2 度假村的生态模式构成 |
2.1 沼气池 |
2.2 日光温室 |
2.3 畜禽舍 |
2.4 太阳能采暖房 |
2.5 垂钓园 |
3 东北乡村生态旅游区防冻害的研究 |
3.1 墙体的防冻害措施 |
3.2 沼气池的增温 |
3.3 垂钓园的防冻害处理 |
4 “四位一体”生态乡村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 |
5 结语 |
(10)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问题产生的缘由 |
1.1.3 问题的解决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原则和基本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现状 |
2.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 |
2.1.1 住宅空间形态概念 |
2.1.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功能空间形态特征 |
2.1.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结构空间特征 |
2.1.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类型 |
2.2 西北不同典型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现状及演变分析 |
2.2.1 不同典型地区住宅空间形态现状 |
2.2.2 不同典型地区住宅空间形态演变状况 |
2.2.3 典型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比较分析及现存问题 |
2.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空间形态演变动因分析 |
2.3.1 自然条件影响因素 |
2.3.2 社会条件影响因素 |
2.3.3 家庭结构的变化 |
2.3.4 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 |
3.1 节能住宅空间形态概述 |
3.1.1 乡村节能住宅概念 |
3.1.2 住宅节能与住宅空间形态 |
3.1.3 住宅空间舒适性及生态节能 |
3.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及室内热环境状况 |
3.2.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组成 |
3.2.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方式 |
3.2.3 典型住宅室内热环境测试分析 |
3.2.4 不同空间形态住宅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
3.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性节能技术及措施 |
3.3.1 住宅空间布局节能技术及措施 |
3.3.2 结构构造节能技术及措施 |
3.3.3 其他节能技术及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设计探索 |
4.1 西北乡村节能住宅设计策略 |
4.1.1 西北乡村住宅生态节能设计理念 |
4.1.2 西北乡村节能住宅设计原则 |
4.1.3 西北乡村节能住宅设计策略 |
4.2 乡村新型节能住宅设计方案探讨 |
4.2.1 关中仓渡村新农宅方案设计 |
4.2.2 商洛秦茂村新农宅方案设计 |
4.2.3 新农宅方案室内热环境模拟 |
4.3 新型节能住宅实例分析 |
4.3.1 银川碱富桥村新建生态住宅方案 |
4.3.2 新旧住宅室内热环境测试对比分析 |
4.3.3 新型住宅存在问题 |
4.3.4 新型住宅优化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件1 调查问卷 |
附件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太阳能采暖猪舍的设计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与“五位一体”工程应用[J]. 董艳香,王国启. 农业工程技术, 2021(20)
- [2]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D]. 王乃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3]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D]. 马睿.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4]预制式太阳能集热板采暖系统应用与研究[D]. 杨立权.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5]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D]. 高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1)
- [6]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节能适宜性技术研究[D]. 温静. 长安大学, 2013(06)
- [7]相变材料在北方猪舍中的应用研究及模拟[D]. 田力匀.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8]东北农村新“五位一体”生态模式研究[J]. 闫毅,于海业,陈丽梅,刘梅. 农机化研究, 2010(08)
- [9]东北乡村度假村“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探析[J]. 翟莲,殷琨,刘东辉,窦立军,王研.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 [10]西北地区乡村节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D]. 刘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