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宽带网开通(论文文献综述)
隋冰玉[1](2012)在《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内容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止目前,13.7亿中国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发展建设中关系到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现在社会早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三农”现代远程教育是推进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作为“三农”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是“三农”现代远程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并保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笔者在研究生二年级期间参与了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CSHJ09)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三农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研究”(项目编号:09XJC880002)的部分调查研究工作,本论文是基于笔者在两个项目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形成的。论文第一章介绍了自开展“三农”远程教育以来国家制定的政策、开展的各项工程以及学者在“三农”远程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阐明了现代远程教育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论述了“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的意义,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和研究的创新点。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第二章界定了相关概念,指出本论文是围绕“三农”远程教育资源方面展开的调查研究。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为完成此次研究所做的工作,包括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步骤以及对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得出“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内容建设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建设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分别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建设的需求和农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建设的需求。第五章实现了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两方面实现了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内容的体系建设。
张茂月[2](2012)在《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的简称,“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的重要社会问题。开展“三农”教育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事业的长远发展,远程教育因其在技术、资源、规模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三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省的“三农”远程教育体系主要由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山东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山东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等构成。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单位努力之下,以上各远程教育工程在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长远进步,有利地支撑着我省面向农村、农民、农业的远程教育事业。但各工程各地区之间也存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重复交叉现象,造成资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因此,研究山东省区域内“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成为我省“三农”远程教育工作的必然需求,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课题——“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研究”为依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等,调查我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各工程内部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以及各工程之间的跨部门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建设现状和共享现状均从硬件资源建设、软件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和其他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研究了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包括行政体制、人才质量、技术难度、资金问题和资源复杂性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在理论角度探讨了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主要包括其现实意义、共享模式建设的宏观目标、模式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模式建设的基本原则。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该模式共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实施层、保障层。目标层即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整体目标;保障层即该模式的实现条件,为了保障模式的顺利运行和效益,保障层意义重大,主要包括四个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微观运作机制、用户反馈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实施层即该模式的运行过程,以共享单元为核心的所有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过程。共享单元主要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其他单元主要包括资金、文化、远程教育规范和管理制度。共享的过程分为:远程教育资源发布、远程教育资源公共数据库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反馈信息收集和远程教育资源交换五个环节部分。
魏颖[3](2009)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 ——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大学运用教学媒体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全开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取代的,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首先对学习型社会这一现实的社会背景进行解读,指出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筑为基本内容,以自由、便利、集约为基本特征,以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分析了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人们提供了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取得的成绩,指出学校自1999年秋开展试点项目以来,开放教育在校生人数占到了全省电大各类在校生总数的60%,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功能逐步完善,逐步建立了适应山东电大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但是在看到累累硕果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当前存在的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如:系统意识不强,机制不活;新型教学模式推广力度不够,部分试点电大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还不强;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整体水平不高;由于起步晚,教学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仍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最后,本论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尝试性的提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对策,比如:更新认识,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观念,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理论与终身教育理论的学习,主动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各类社会成员的个人学习需求;加快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对教师及其教学行为、学员及其学习行为、教学资源与教学技术手段应用、教学过程主要环节的管理;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远程教学提供物质基础,使用、开发“电大在线”,共享网络教学资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网络化、全球化、大众化、终身化的第一步,也是电大系统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个案,针对山东电大开发教育试点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较大的进展和仍存在的问题为立足点展开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对发展山东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有所帮助。
李建珍[4](2008)在《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进入西部以后,与当地传统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传统文化和地域之间存在什么冲突?如何弥补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带着这样两个问题,本人结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组织发起的“田家炳‘两岸三地’教育技术西部行”考察活动,采用质的研究和文化唯物论的主位与客位研究的方法论观点进行了相应研究。本研究的目的:通过考察西部“农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建议,在梳理国内外远程教育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视角,从政策层面提出西部“农远”适应西部文化和地域特点,创新性、多元化发展的建议。为西部教育的公平与健康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建设到应用的转型、为西部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一步,通过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初步了解西部文化、地域特点和“农远”实施情况,为设计研究与实地考察大纲作好准备;第二步,设计实地考察提纲:考察内容主要涉及“农远”实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第三步,调查工具的准备:本次考察用到的工具有录音笔、数码相机和通讯工具;第四步,通过“田家炳‘两岸三地’教育技术西部行”考察活动,取得西部“农远”实施过程中从经验、问题到建议的第一手资料;第五步,通过对取得资料的编码分析,在梳理、借鉴国内外远程教育和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第六步,从文化视角提出西部“农远”适应西部文化、地域特点,创新性、多元化发展的建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质的研究与文化唯物论的主位(文化负荷者的观点)与客位(研究者的观点)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上主要采用座谈、听课、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等方法。文献检索主要借助CNKI中国期刊全文库、CNKI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库和电子“超星”图书,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补充。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分析文化组成要素,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启发下,从文化视角构建了西部“农远”的政策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三种技术模式层”,对应物质文化;第二层为“组织管理层”,对应制度文化;第三层为“应用层”,对应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种技术模式层、组织管理层和应用层,都有政策领域统一的规范和约定,每个层次的规范和约定可以是不一样的,各地均可根据当地文化和地域特点有创新、有发展,寻求适合自己的实施方案。2、通过研究,明确了在西部“农远”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主位研究,本人认为西部“农远”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另一类是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人研究的结果是:项目本身存在9个方面的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5类共计31个问题(组织机构方面7个、基础设施方面7个、远教资源方面6个、规章制度方面4个、远教应用方面7个,详见第二章)。成功的经验:本人总结得到了6类共计34条经验(组织机构方面3条、管理方面13条、师资队伍方面4条、应用方面9条、资源建设方面4条、教学研究方面1条,详见第二章)3、通过研究提出了西部“农远”发展的基本思路本研究认为:西部“农远”要适应西部文化和地域的特点,对“农远”三种模式从建设到应用要创造性地多元化发展;在从建设到应用转型之后,在国家整体发展框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考虑到西部偏远民族地区“双语”类院校本身投资大、经济困难、资源匮乏等特点,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4、提出了西部“农远”适应性发展的具体建议根据本人研究得到的三层政策分析框架,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西部“农远”健康持续发展的47条建议:三种技术模式层面11条;组织管理层面7类共计25条(组织机构7条、师资队伍8条、资源辐射3条、资源开发2条、教学科研1条、学科教材及教参2条、电力资源2条);应用层面2类共计11条(学校管理部门7条、教师4条)。
南翔宇[5](2008)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农村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国外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发达国家借助各种传播媒体,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很大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Internet技术和卫星宽带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农村远程教育虽然起步稍晚,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农村居民越来越多地利用远程手段获取教育信息和享受教育资源,乃至通过远程手段接受教育。但目前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一直沿用单一的“广电模式”,正在开展的其他形式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时间不长,在远程教育体制轨制、远程教育技术支撑手段、以及远程教育质量与效率改进等方面还需要完善和深化。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客观评价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状况,运用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从改进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体系的运行效率、扩大农村远程教育的辐射密度和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研究强化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改进其服务体系的重点领域。论文规划为五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在综述和评价共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案,即将研究目的确定为:总结归纳国内构建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方面和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为各地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将研究思路与方法确定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内外农村远程教育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农村远程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建立农村教育模式发展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建立的农村教育模式实施的政策建议,将研究的创新点确定为:通过归纳整理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符合实际的五种平台搭建的模式,提出了不同农村远程教育建设服务体系时可以参照的一般模式。第二章为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现状及评价。在介绍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农村党员干部、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广播电视学校以及农科教联盟系统正在开展的农村远程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几种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投资渠道单一,使用效率低天网与地网脱节、远程教育资源的缺乏与浪费、远程教学、服务队伍的组织不健全,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第三章为农村远程教育的平台建设模式。围绕平台建设问题,分了功能、要求、模式建设和资源建设四个部分,认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为建设重点,提出卫星接收系统+投影设备(电视机)、卫星接收系统+局域网、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卫星双向接收发射系统(交互式)五种平台建设模式。第四章为农村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分析。围绕服务体系模式建设问题,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目前五种正在开展的农村远程教育模式,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第五章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提出制定农村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农村远程教育宽带网络传输公共平台、开办省级农业电视频道、注重整合设备资源发挥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对策和建议。
赵国辉[6](2007)在《上海电大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远程教育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历史性的机遇,但也存在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要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有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所谓学习支持服务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完善的资源支持和辅导、答疑、咨询、沟通、管理等各项帮助和服务,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本文根据上海电大远程学习特点及学习支持要求,从教学资源支持服务、学习过程支持服务(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管理支持服务及实践性教学支持服务四个方面,分析了上海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构建了上海电大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型,并实现了该系统模型部分功能。
强伟,刘怀生[7](2006)在《网络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在电大系统开放教育中被广泛应用,网络在电大教学中的现状如何?它对我们教师和学生的有何影响?教与学中又面临什么问题?我们又该怎样解决他们呢?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对大家研究有所启迪。
胡泽民[8](2005)在《“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ICT为技术核心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主流教育形式。我国近几年通过发展远程高等教育为人们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是,从整体运行态势反思远程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对数量扩张的重视远远高于其它方面,使得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困境。教育部近期提出,要把握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节奏,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而要把握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节奏,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握好教育发展规律及教学规律,重视解决那些制约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促进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以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群体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和重点大学网络学院的运行过程为对象,特别是以作者工作的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实验点,以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视角,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远程高等教育理念的建立与教学运行模式的建立上。在理念研究方面,抓住远程高等教育的“服务”特质,通过思考与传统教育的差异,结合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实践中“学习支持服务”思想和技术的发展需要,以借鉴融合“客户”理念作为前提,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思考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学习用户”理念。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用户”既是一种称谓,在其名称中又蕴涵着具有服务特性的理念内涵。它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以学生及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综合了市场特性和远程教育的特点。有了符合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特点和规律的“学习用户”理念,研究才得以进一步深化,同时研究才得以进入下一个主题: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为此,研究从综述国内、国外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现状入手,分析现存于远程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问题,并借鉴国外远程高等教育典型开放大学的运行经验得出一些有利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这为探讨
陈心颖,杜立波[9](2004)在《现代远程教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途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人才极端匮乏。只有现代远程教育才是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现代化、网络化、多媒体和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应用于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现代远程教育已有多种模式。
杨丽娟[10](2004)在《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党中央去年四月份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会议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扩大干部培训规模,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才,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党校的教研队伍是党校干部教育战线的一线战斗部队,为了完成干部教育任务,不仅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精干的教学管理指挥部门,还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的装备部门,如以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远程教学中心为主的进行信息提供、技术保障的部门,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设施和装备。为了适应党校工作大局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抓好科研工作,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促使党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一位基层党校的普通教师,我在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现代远程教学在党员干部培训中的优越性,但因党校系统远程教学体系的构建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基层党校,由于多种原因,对远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不太到位,不太成熟。因此,我在此对党校远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一浅略探讨。 本文分析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由“隋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所构成。远程教育利用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轻松的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现实创建的真实情景中学习,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交流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创造性,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在社会性上和远程教育找到了结合点,只有充分发挥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建立起合乎学习者建构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环境,达到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全国党校系统建立远程教学网络是非常必要的,是实现党校教学、科研手段现代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好形式,对弥补地方党校师资力量不足,提高地方党校教学水平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为县级以上党委中心组学习提供了方便。 本文通过分析党校远程教学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党校远程教学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寻找不足,规则发展,遵循党校教育规律,以构建远程教学系统,实现全国摘要党校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依据当前党校系统远程教育的现状,从党校远程教学的目标、党校远程教学内容的开发、党校远程教学的策略、党校远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来论述了如何构建党校的远程教育系统。抓住重点,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强校园网、远程教学网、数字化图书馆网和数据库建设;搞好远程教学网络管理工作;探索“网上党校”实现方式;加强技术培训和队伍建设。并以山东省党校2 0 04年上学期远程教学布局来为例说明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应用。 2000年6月中央颁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示:“加强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国党校系统建成远程教学体系”。并进一步明确了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并向各级党校提出了加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跨世纪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力度,适度扩大党校办学规模的战略任务。同时,“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校教育事业作为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党校教育事业,这是全党工作大局的需要,是培养大批跨世纪高素质中青年干部的需要。发展远程教学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措施。 总之,对于各级党校来说,远程教学建设既是一个新的事物、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同时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地方党校对远程教学建设工作的态度和行动都是非常积极的,许多地方党校走在了中央党校的前面。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要共同努力,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办好远程教学,真正使远程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关于党校远程教学系统建设问题的探索和实践还在如火如茶地开展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并且也应充满信心,远程教学会在全国党员干部培训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关键词:继续教育;干部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通讯平台;信息化建设;校园信息网络;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二、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宽带网开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宽带网开通(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内容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远程教育 |
2.2 “三农”远程教育 |
2.3 资源 |
2.4 “三农”远程教育资源 |
2.5 “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
第三章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及其共享现状分析 |
3.1 调查对象、方法与步骤 |
3.1.1 调查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调查步骤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
3.2.2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
第四章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建设的需求分析 |
4.1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共享硬件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
4.2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共享软件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
4.2.1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软件资源共享内容建设需求分析 |
4.2.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软件资源共享内容建设需求分析 |
4.3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共享人力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
4.4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共享资源体系建设 |
5.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建设 |
5.1.1 共享硬件资源的建设 |
5.1.2 共享软件资源的建设 |
5.1.3 共享人力资源的建设 |
5.2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享资源的建设 |
5.2.1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享硬件资源建设 |
5.2.2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享软件资源的建设 |
5.2.3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享人力资源的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的成果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三农”、远程教育和“三农”远程教育 |
2.1.2 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和“三农”远程教育资源 |
2.1.3 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和“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
2.1.4 模式、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和“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远程教育理论 |
2.2.2 教育资源共享理论 |
2.2.3 信息资源共享拥有与获取理论 |
第三章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现状 |
3.1 调查设计及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内容、方法及对象 |
3.2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
3.2.1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3.2.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3.2.3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体系 |
3.2.4 广播电视大学体系“一村一”计划工程 |
3.3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
3.3.1 各工程内部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情况 |
3.3.2 各工程之间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情况 |
3.3.3 资源共享中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相关理论探讨 |
4.1 构建共享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构建共享模式的必要性 |
4.1.2 构建共享模式的可行性 |
4.2 共享模式的建设目标 |
4.2.1 共享模式建设的宏观目标 |
4.2.2 共享模式建设的具体目标 |
4.3 共享模式的建设原则 |
第五章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 |
5.1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分析 |
5.1.1 共享系统 |
5.1.2 共享系统的组成 |
5.1.3 共享系统的功能 |
5.2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设计 |
5.2.1 共享模式的工作流程 |
5.2.2 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 |
5.3 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实现条件 |
5.3.1 良好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环境 |
5.3.2 有效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5.3.3 完善的远程教育资源法律制度 |
5.3.4 充足的远程教育资金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附录 |
(3)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 ——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
(一)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
(二) 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
二、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取得的进展 |
(三)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山东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对策 |
(一) 更新认识,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观念 |
(二) 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三)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四) 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过程、方法及资料收集表 |
五、几个概念的界定 |
六、主要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西部民族、文化及与西部基础教育的关系 |
1.1 我国西部民族聚居区的分布及特征 |
1.2 我国西部文化特征 |
1.3 西部文化及地域与西部基础教育关系的分析 |
第二章 我国西部“农远”现状及问题研究 |
2.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标 |
2.2 对四川省“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
2.3 对贵州省“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
2.4 对云南省“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
2.5 对西藏自治区“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
2.6 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
2.7 结论——小结及后续研究思路的阐释 |
第三章 远程教育理论对“农远”的启示 |
3.1 远程教育模式对“农远”的启示 |
3.2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对“农远”的启示 |
3.3 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整合及交互对“农远”的启示 |
3.4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对“农远”的启示 |
第四章 国外远程教育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对“农远”的启示 |
4.1 美国的文化与远程教育 |
4.2 英国的远程教育及基础教育信息化 |
4.3 美、英远程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给予“农远”的启示 |
第五章“农远”的适应性发展与政策分析框架 |
5.1 “农远”适应西部地域和传统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论证 |
5.2 从文化视角对“农远”政策框架的构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几点建议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现状及评价 |
2.1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阶段分析 |
2.1.1 以教育部推广的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三种模式”为主的初级阶段 |
2.1.2 是综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设的高级阶段 |
2.2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与特征分析 |
2.3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农村远程教育的平台建设模式 |
3.1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 |
3.2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的要求 |
3.2.1 宽带网络传输平台建设与整合 |
3.2.2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 |
3.2.3 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系统运营 |
3.3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的模式 |
3.3.1 卫星接收系统+ 投影设备(电视机) |
3.3.2 卫星接收系统+ 局域网 |
3.3.3 卫星接收系统+ 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 |
3.3.4 卫星接收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
3.3.5 卫星双向接收发射系统(交互式) |
3.4 平台建设的后台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 |
3.4.1 数据库建设各部分功能描述 |
3.4.2 农业数据库一种新的实施形式 |
第四章 农村远程教育的服务体系模式 |
4.1 五种服务体系模式分析 |
4.1.1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
4.1.2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
4.1.3 农广校系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
4.1.4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
4.1.5 农科教联盟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模式 |
4.2 农村远程服务体系一般模式研究 |
第五章 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上海电大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上海电大远程学习特点及学习支持要求 |
第二节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意义 |
第二章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现状 |
第一节 教学资源支持服务现状 |
第二节 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现状 |
第三节 管理支持服务现状 |
第四节 实践性教学现状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对策与措施 |
第一节 教学资源建设措施 |
第二节 学习过程支持服务措施 |
第三节 建立管理支持服务措施 |
第四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对策 |
第五节 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第四章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型设计 |
第一节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型设计原则 |
第二节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模型 |
第三节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型实现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三节 后续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8)“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现实背景 |
一、远程高等教育从边缘补充型走向主流教育型 |
二、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按“现代远程教育”意义运行存在的问题 |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特性成为从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
第二节 确定选题及选题的解析 |
一、确定“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研究 |
二、研究的视角及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状况简述及实践启示 |
第一节 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演化与状况述评 |
一、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状况的简述 |
二、重点大学网络学院的运行状况简述 |
三、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与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简述国外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的状况——以国外典型开放大学为例 |
一、几个发达国家典型学校远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状况 |
二、几个发展中国家典型学校远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状况及特点 |
三、国外的实践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
第三章 “学习用户”理念的提出及称谓的成立 |
第一节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对学生认识的演变 |
一、传统教育学对学生的认识 |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学生认识的转变 |
三、当下教育理论对学生的再认识 |
四、终身教育思想和开放教育的理念对学生认识的拓展 |
第二节 远程教育的特点突显了远程教育的“服务”特质 |
一、远程教育的“服务”特质 |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 |
第三节 远程教育“服务”的实施系统——“学习支持服务” |
一、“学习支持服务”思想溯源 |
二、“学习支持服务”与“客户”理念的融合催生“学习用户” |
第四节 “学习用户”理念的诠释 |
一、“学习用户”理念的内涵 |
二、“学习用户”运行的特征 |
三、“学习用户”对“客户”在教育意义上的超越 |
第四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运行模式” |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嬗变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模型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界定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特点 |
三、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构成分析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系统构成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要素 |
第五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建立的相关借鉴 |
第一节 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本认识 |
一、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出现的背景 |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
三、客户关系管理(CRM)质的规定性 |
第二节 对客户关系管理(CRM)中可供借鉴的相关技术及运行典型模型的列举 |
一、体系化环境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呼叫中心 |
三、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一对一营销模式” |
第三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中对客户关系管理(CRM)思想和技术的借鉴 |
一、远程高等教育借鉴客户关系管理(CRM)运行的前提分析 |
二、远程高等教育中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体现 |
三、远程高等教育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几种典型模型的借用 |
第四节 远程高等教育对“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和技术借鉴的一些反思 |
第六章 “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原则 |
一、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的原则 |
二、制约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的因素 |
第二节 侧论:“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支撑——组织运行架构的构想 |
一、我国现有远程高等教育机构运行架构的简要分析 |
二、“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组织结构构建运行原则和本质特征 |
三、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组织运行结构的构想 |
第三节 基本构架: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 |
一、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一: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框架 |
二、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二:教学运行模式的“一对一”实施架构 |
三、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三:教学运行模式的服务组织系统构成 |
四、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四:教学运行模式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七章 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主要运行要素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师特点的变化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师与传统教育教师特征的几个转变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从事该类教育特殊的基本能力 |
三、远程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二节 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的特点 |
一、理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对学习者基本要求 |
二、注重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的教与学现象 |
三、对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特性的归结 |
四、对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的学习模式的理解 |
第三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特征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及特征 |
二、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作用的认识 |
三、远程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中应该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
第八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有效运行的支撑机制建设的建议 |
第一节 建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第二节 运行数据的标准:网络信息数据标准化机制的建立 |
第三节 构建“超市”平台,服务于“学习用户” |
第四节 建立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 |
第九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具体实践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运行模式的实践 |
第二节 毕业生调研:教学运行模式适应性的检验 |
第三节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运行模式实践的评析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现代远程教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呼唤现代远程教育 |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优势 |
三、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远程教育模式 |
(10)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远程教育的特点 |
二、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组成 |
第一章 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远程教育的发展 |
(一) 函授教育 |
(二) 广播电视教育 |
(三) 现代远程教育 |
二、国外远程教育的现状 |
三、国内远程教育的现状 |
第二章 建构主义理论对远程教育的支持 |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述 |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特点 |
三、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远程教育 |
(一) 网络对建构主义理论实践的支持 |
(二) 现代的教育改革支持建构主义理论和远程教育 |
(三) 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远程教育 |
第三章 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构建 |
一、党校远程教学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
(一) 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
(二) 地方党校远程教学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
二、党校远程教学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一) 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
(二) 理念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
(三) 改善不足,规划发展 |
三、遵循党校教育规律,构建远程教学系统 |
(一) 党校远程教学的目标 |
(二) 党校远程教学内容的开发 |
(三) 党校远程教学的策略 |
(四) 党校远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
第四章 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应用 |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
二、教学安排的指导思想 |
三、教学内容 |
四、教学评估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宽带网开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内容建设研究[D]. 隋冰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2]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 张茂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12(12)
- [3]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 ——以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为个案[D]. 魏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4]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 李建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08(03)
- [5]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研究[D]. 南翔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6]上海电大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研究[D]. 赵国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网络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J]. 强伟,刘怀生. 中国成人教育, 2006(09)
- [8]“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 胡泽民. 厦门大学, 2005(05)
- [9]现代远程教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途径[J]. 陈心颖,杜立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 [10]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 杨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