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的谦虚——一封写给茅盾同志的信

长辈的谦虚——一封写给茅盾同志的信

一、长者的谦诚——关于茅盾同志的一封信(论文文献综述)

万水[1](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周龙燕[2](2014)在《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中国90年来瞿秋白生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与评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促进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作纵、横两条线的勾勒和铺陈,厘清瞿秋白生平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貌;将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特别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瞿秋白的历史性评价与瞿秋白生平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90年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瞿秋白生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评述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年10月-1949年9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起步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始于1921年10月10日《申报》上登载的一篇署名天我(江亢虎)的旅俄通讯,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瞿秋白报道的史料。该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瞿秋白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第二类,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第三类,瞿秋白的传记文章。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悼念性、纪念性文章,仅有的几篇传记也相当的简明扼要。从总体特征考察,这一阶段在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研究,但其在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轻忽或低估。理由有三:第一,这段时期见诸于报刊的不带政治色彩的客观报道,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他们是瞿秋白生平研究赖以进行和深入的根本基础;第二,这一阶段距离瞿秋白牺牲的时间不太远,亲人、朋友、战友们撰写的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误记误忆的情况比较少,这些文章的记述真实可信,是瞿秋白生平研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这段时期为瞿秋白写作简明传记的作者多与瞿秋白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对瞿秋白非常了解,他们传记中提供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瞿秋白的评价也相对客观,他们的观点对后来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评述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步入正轨阶段: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分散、零碎走向有一定的体系和规模。1955年中国共产党给予瞿秋白政治生涯的公正、肯定评价给学界的瞿秋白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此大背景下,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走上现代学术发展的正轨,进入到自觉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杨之华为宣传、研究瞿秋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瞿秋白生平研究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丁景唐从挖掘和考证瞿秋白生平史料和研究资料开始,逐步走上有系统的瞿秋白研究之路,他所从事的瞿秋白生平史料、资料的整理、研究和考证工作在整个瞿秋白生平研究史中属开创之举,有筚路蓝缕之功。丁景唐也因此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奠基人;这一阶段,温济泽撰写的传记文章较之前更为详细、具体,曹子西、上官艾明还开始了写作瞿秋白传记着作的尝试。凡此种种,说明此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初具规模,但大陆尚未出现整部的、正规的瞿秋白传记。第三章评述“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黑白颠倒的阶段。“文革”十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遭到破坏。瞿秋白因为一篇《多余的话》而被诬陷为“叛徒”,瞿秋白一生历史不断地被诬蔑和抹黑,学界逐步展开的瞿秋白生平研究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中,声讨瞿秋白的文章主要被收纳在以下材料中:《讨瞿》(彻底搞臭大叛徒瞿秋白资料汇编)(《讨瞿战报》1-14集汇编)(1967年10月由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出版);《瞿秋白批判集》(《讨瞿专号》汇编)(1968年北京师大革委会井冈红军出版);《讨瞿》1-4集(上海工总司轻工业局文体工业联络站宣传组等单位出版)。这些材料对瞿秋白的批判无非就是歪曲历史事实,对瞿秋白的文章断章取义,进行扭曲和误读,毫无学术价值可言。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年10月一198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重新恢复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混乱并未消除。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健全、正常的学术氛围,瞿秋白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为瞿秋白平反昭雪并给予了新的历史评价。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逐步恢复并健康成长。在学者们打破思想禁锢、努力的探索和开拓下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回忆、纪念瞿秋白的文字,开始整理成书,编印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集和研究论文集也相继出版;周红兴的《瞿秋白诗歌浅释》、王铁仙的《瞿秋白论稿》等专题研究专着出版;杨之华撰写、洪久成整理的长篇回忆录《回忆秋白》也得以面世;陈云志、王士菁、周永祥等还进行了瞿秋白传记、年谱写作的尝试。在众多学术成果中,陈铁健的《瞿秋白传》和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代表着这一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主要还是处于推到“四人帮”强加在瞿秋白头上的污蔑不实之词,匡正是非,恢复瞿秋白真实的历史形象阶段。第五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年1月-199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纪念瞿秋白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等活动的展开,全国掀起一股研究瞿秋白的热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学界关于瞿秋白“左”倾盲动和《多余的话》的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瞿秋白生平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学界在有关瞿秋白生平的专题性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新成绩,出版了多部专论着作,如《从天香楼到罗汉岭——瞿秋白综论》、《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等;在瞿秋白传记写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叶楠的《瞿秋白评传》、鲁云涛的《瞿秋白评传》、许焕隆的《瞿秋白评传》、许京生的《瞿秋白与鲁迅》等;在瞿秋白年谱编纂方面也取得了大丰收,学界出版了两部瞿秋白年谱《瞿秋白年谱新编》、《瞿秋白年谱详编》,还有一本大事记《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但是,瞿秋白生平研究并未全面展开,尚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第六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年1月-2013年)。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盛阶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对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给新时期的瞿秋白研究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国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史料被逐步地公布和挖掘,特别是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绝密档案资料(二十一卷本《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出版发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越发清晰、真实的被还原出来,学术界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最新的学术、思想前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瞿秋白生平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史实考证方面,丁景唐、丁言模、丁言昭、梁化奎、周一平等一批学者作出了扎实的成绩;在佚文考辨方面,刘小中、丁言模编写的《瞿秋白佚文考辨》问世;在瞿秋白生平专题研究方面,吴之光、张秋实等的研究填补了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空白;在传记写作、年谱编纂方面,由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主持编写的《瞿秋白传》与刘小中、丁言模编着的《瞿秋白年谱详编》分别代表了当下瞿秋白研究界的最高研究水平:《瞿秋白年谱详编》是迄今为止瞿秋白研究界最为详备的一部年谱,《瞿秋白传》则是瞿秋白研究界最为翔实的一部传记。

夏义生[3](2010)在《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文中提出本论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历史的细节中考察王蒙小说的文本在当代政治文化语境中生成的过程,辨析王蒙的小说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与间离,从而揭示王蒙文化人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对于把握我国当代政治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复杂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梳理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对“政治文化”进行了理论界定,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研究观念变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全国确立,必然要掌控文化的领导权。实际上,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十分重视新的政治文化的建设,重视对新的文化发展方向的主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政策的经典化文本,它既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当代的文艺政策、文艺体制的走向,又广泛地影响了文艺观念、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发展以及作家的人生命运。《讲话》的经典化过程,是对《讲话》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的过程,也是文学、政治一体化规范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对人文知识分子的规训与整肃就无法避免。在文学、政治一体化的历史语境中,王蒙对文学主体性位置的坚守,使他在创作实践中把文学与政治的“从属关系”改写成“对话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的人生悲剧。第二章,研究文本阐释的问题。文本阐释的政治化是政治、文学一体化历史语境中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本章以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为个案,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揭示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讨论中,存在的文本阐释的政治尺度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问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能够得以发表,本身就是特定的政治文化语境的产物。这个政治文化语境就是对百花齐放方针的倡导,是知识分子由衷喜悦的“早春天气”。通过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讨论的知识考古,回到当代政治文化的历史现场,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文学、政治一体化中,政治才是这个同心圆的圆心。第三章,研究价值立场的问题。从王蒙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与融合,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价值立场位移的轨迹。比较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这边风景》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政治文化对王蒙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复调意识和对话性,彰显了作家对文学主体性位置的坚守,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使作品成为那个时代的“异质小说”。而在《这边风景》中,由于作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使作品的政治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呈现出不和谐的分裂状态,政治正确性成为作家头上悬着的一把利剑,文学的主体性湮灭了。这种价值立场的位移,还体现在王蒙小说的人物身份上。大致以1958年王蒙被划为“右派”为界,此前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知识分子,此后则是以工农兵为主。从聚焦知识分子到演绎工农兵中心,无疑是“为工农兵而创作”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制的产物。当然,这种价值立场的位移,既是现实政治对人文知识分子规训与整肃的结果,也是政治文化对作家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反映。在当代政治文化语境中,王蒙文化人格的形成,还有来自苏联文学的影响。第四章,研究艺术创新的问题。王蒙小说创作的艺术创新是与当代政治文化中的思想解放运动分不开的。没有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对极左思潮的批判,没有对“两个凡是”的突破,那就不会有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借鉴,不会有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王蒙的艺术创新,首先体现在以独特的视角对极左政治的深刻反思,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痛苦、惶惑的发掘,对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的揭示;其次体现在个体意识的觉醒,在创作上寻找个人的独特风格,在文体上有意打通诗歌、散文与小说的界限,在表现手法上积极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了一批被人誉为“东方意识流”的小说;再次体现在从政治生活叙事向日常生活写作的转向,他的日常生活叙事积极发掘底层人物凡俗生活的意义,在当时的文学主潮下开拓出一片新的艺术空间。第五章,研究革命文化的问题。在中国当代政治文化语境中,革命文化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左右了知识分子对待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社会与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人生态度。这种革命文化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知识分子的革命思维上,它的典型范式就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共产党看来,知识分子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他们对待革命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改造知识分子使其革命化的方法就是让知识分子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具体路径一是政治学习,二是政治运动,三是下放到工厂、农村劳动,接受工农的再教育。王蒙的许多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革命。在这些作品里他苦心经营的核心人物,那就是革命者。他对革命的历史反思,对知识分子在革命语境中向往革命、追随革命以及自觉接受革命化改造的生命历程的艺术表现,对革命偏离航道所造成的知识分子心灵上的伤害、苦痛和惶惑的深刻揭示,构成了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革命的文化词典。“结语”部分指出,王蒙作为一个政治意识强烈而又极富思想敏锐性和艺术才华的作家,他的小说艺术世界色彩斑斓、多变矛盾,其实是一种势所必然的现象。这种多变与矛盾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时代政治文化矛盾与变化的精神表现。与诸多其他作家不同的是,王蒙还有意地、自觉地追求这种“多变”,以形成他不断变换飞翔姿势、翩翩飞舞于政治文化空间的色彩斑斓的“蝴蝶”的文学与精神形象,以构成思想与艺术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度感。本论文从政治文化与王蒙小说创作的关系切入,分析了王蒙早期创作中的文学与政治双声对话的复调特征,探讨了王蒙在被划为右派后政治情结对文学情结的抑制所产生的文本分裂,进而重新解读了王蒙热衷于意识流创作方法背后的深层的政治文化因素,以及王蒙的政治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及其潜在的政治文化精神寻根的意向,最后详尽地分析了王蒙小说中的政治叙事的中心主题,即革命叙事中所呈现的思辨特征。这些论述都说明,王蒙无论怎样“多变”,这只“蝴蝶”的精神特质是不变的,这就是他对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表现。

袁良骏[4](1994)在《关于茅盾同志的三封信》文中认为 “四人帮”粉碎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恢复了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和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茅盾研究等课程,并与北师大、北师院(现首都师大)两校同行在1977年冬至1978年春先后联合举办了关于“革命文学”论争、“左联”评价和“两个口号”论争等三次学术讨论会。在此期间,我曾就与课程和讨论会有关的一些问题向茅盾同志写信请教,并先后得到他的四封口信。

袁良骏[5](1984)在《长者的谦诚——关于茅盾同志的一封信》文中研究说明大约在"四人帮"粉碎一年之后,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期的《世界文学》上读到了茅盾同志的《向鲁迅学习》一文,受到很大教益。此文是介绍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工作的,但也涉及了鲁迅整个的思想发展问题。作为一位文学巨匠,茅盾同志兼擅创作、批评和翻译,贡献是多方面的。仅以鲁迅研究来说,他也是卓有建树的最早的前辈。早在一九二一、一九二二年顷,他便高度评价了鲁迅的《风波》和《阿Q正传》;一九二七年冬,在全面研究鲁迅着作和有关评论的基础上,他又写出了鲁迅研究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的论文《鲁迅论》,为鲁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正确的方向。此后,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茅盾同志又陆续发表了

二、长者的谦诚——关于茅盾同志的一封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者的谦诚——关于茅盾同志的一封信(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后记

(2)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瞿秋白研究之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10-1949.9)
    第一节 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
    第二节 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
    第三节 简明的瞿秋白传记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10-1966.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之华的宣传与回忆
    第三节 丁景唐的史实考证与研究
    第四节 传记写作初具规模
    第五节 司马璐与《瞿秋白传》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5-1976.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师大井岗红军与《瞿秋白批判集》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10-198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及年谱写作的新尝试
    第三节 陈铁健与《瞿秋白传》
    第四节 王观泉与《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第五节 姜新立与《瞿秋白的悲剧》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1-199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新突破
    第三节 周永祥与《瞿秋白年谱新编》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1-201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吴之光与瞿秋白家世研究
    第三节 张秋实与瞿秋白研究
    第四节 刘小中、丁言模与《瞿秋白年谱详编》
    第五节 王铁仙等《瞿秋白传》
结语
附录:瞿秋白《多余的话》及其研究
    一 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政治文化空间中多彩的"蝴蝶"
    一 王蒙创作与研究概况
    二 本研究的学术视角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文学、政治一体化与王蒙的主体位置
    第一节 观念变革:《讲话》与文学、政治一体化的规范建构
    第二节 秩序重建:对人文知识分子的规训与整肃
    第三节 "一体化"实践形态的差异性与王蒙的创作路径
    第四节 反右斗争与王蒙"划右"的特殊性
第二章 接受与排斥:文本阐释的政治化
    第一节 早春天气里的"年轻人"
    第二节 对"年轻人"批评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政治干预文学的标本
第三章 疏离与融合:价值立场的位移
    第一节 政治叙事与王蒙小说的复调性
    第二节 《这边风景》:主题先行与叙事的分裂
    第三节 从聚焦知识分子到演绎工农兵中心
    第四节 王蒙文化人格的苏联影响
第四章 突破与创新:形式革命为起点的转向
    第一节 思想解放与王蒙小说的新变
    第二节 "寻找我自己"与意识流小说的文本政治
    第三节 精神还乡与日常生活写作
第五章 当代知识分子的革命思维与革命化姿态
    第一节 "革命"话语与当代知识分子的"革命化"
    第二节 王蒙小说的政治革命感悟与知识分子形象
    第三节 倪吾诚:文化与政治革命的双重"零余者"
结语 王蒙:中国当代政治文化态势与意蕴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长者的谦诚——关于茅盾同志的一封信(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2]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D]. 周龙燕. 扬州大学, 2014(10)
  • [3]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 夏义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 [4]关于茅盾同志的三封信[J]. 袁良骏. 新文学史料, 1994(02)
  • [5]长者的谦诚——关于茅盾同志的一封信[A]. 袁良骏. 茅盾研究(第二辑), 1984

标签:;  ;  ;  ;  ;  

长辈的谦虚——一封写给茅盾同志的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