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赵奇,郭运宏,杨玉珍,陈丽培,罗青[1](2021)在《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文中认为为探究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的能力,采用浸种法研究了342.3 mg·L-1蔗糖浸种处理对0、100、200、400 mg·L-1硫酸铜处理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与玉米铜胁迫恢复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蔗糖浸种可显着提高一定程度铜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相对根长、相对株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生理生化指标与蔗糖处理对铜胁迫恢复指数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相对根长(0.799)>相对株高(0.775)>根长(0.767)>脯氨酸含量(0.749)>POD活性(0.740)>可溶性蛋白含量(0.699)>可溶性糖含量(0.673)>CAT活性(0.664)>叶绿素含量(0.647)>SOD活性(0.601)>株高(0.579)。综上可知,蔗糖浸种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玉米幼苗的铜胁迫,抗性鉴定时选择相对根长、相对株高、根长、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等强关联指标可以提高选择效率,这为玉米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
周丽威[2](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贺琳,张美萍,韩文革,姜述君,郭晓红[3](2020)在《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新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学是农、林类及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了适应植物学课程发展的需要,总结了植物学理论教学、试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以期通过这些植物学教学新策略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为进一步摸索出适合当今植物科学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路广梅[4](2020)在《基于区域特色的《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定西市L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社会需求远大于现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因其灵活性、针对性、应用性等特点逐渐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中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课程体系的不断变革,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成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校本课程不仅能够统筹地方产业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以及中职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有效促进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职业院校长足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还为培育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在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学校所处地区的区域特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趋势。定西市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种植技术先进,尤其以党参、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享誉全国,对于处于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的定西市的职业学校而言,更应该考虑对定西市这一区域特色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准确契合定西市地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协调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的关系。本研究以定西市L中职学校为例,以定西市中药材种植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园林技术专业进行《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首先运用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是定西市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需要,是学校发挥品牌效应的需要,是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其次通过对定西市L中职学校的在校师生以及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得出了相应的调查结论及启示,据此确立了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运用多尔4R课程理论,确定了校本课程课程标准的开发原则;最后基于为满足中职院校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这一目标,确立了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以《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其中一节为例,阐述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本研究立足于中职生就业和中职教育的角度,通过对《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出发,将定西市道地药材的栽培技术融入到校本课程中,有效契合定西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和中职学校办学理念,丰富了园林技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涵,并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王晨[5](2019)在《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高等学校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源泉。次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次月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各高校成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本次研究依托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对高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首先确定各个核心概念的界定,然后对普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研究,接着主要将湖南农业大学两个创新班与其对应专业的普通班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创新班与普通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差别;再通过对四个班级同学发放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学习参与、自我效能、创新思维和能力等各个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表现都优于普通班,也发现了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不相对应,还需进一步提高实验班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最后针对高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郑瑶[6](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指出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秦永梅,杨向黎,刘敏,郝树芹,李霞,田华英[7](2019)在《高等院校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打破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本文根据国内高校植物学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期为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朱明洁[8](2019)在《戴维·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戴维·斯塔尔·乔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高等教育改革家、实践家,先后担任印第安纳大学校长、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不仅对两所大学贡献卓越,还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以乔丹高等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乔丹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了论述。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乔丹的生平、其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乔丹出生于美国纽约盖恩斯维尔镇,毕业于康奈尔大学,于1885年担任印第安纳大学校长,并于1891年受邀成为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博物学家”、“教师”和“民主先知”三种身份是乔丹一生的写照,是他的独特标签。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成型伴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也深受实用主义哲学、科学教育思潮和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的影响。第二部分阐述了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价值、现代大学的特征、大学课程、师生管理和女子高等教育五个方面。在高等教育的价值方面,乔丹认为高等教育对个人的价值在于扩宽个人视野、使人树立崇高理想和适应现实生活,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在于培养智慧且爱国的公民、建立民主政府和推动社会进步。在现代大学的特征方面,乔丹认为传统学院最终会被现代大学取代,现代大学具有传播文化、职业培训、科学研究三种职能,现代大学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大学课程方面,乔丹将美国大学课程史分为复制、混合和选修三个阶段,强调在选修阶段,大学要增加课程的种类、使课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要注重科学研究,并且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选修制。在教师管理方面,乔丹主要关注教师任职资格、教师参与校务的权力和教师教研职责;在学生管理方面,乔丹主要关注招生标准、学杂费和学生社团。在女子高等教育方面,乔丹认为女子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组建文明家庭和推动社会进步,他支持男女同校教育,强调要使男女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平等交往,使女子课程在广度和深度上与男子课程相同,在内容上相互区分。第三部分总结了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其高等教育思想推动了印第安纳大学的转型,奠定了斯坦福大学发展的基础。其思想既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
童肖[9](2018)在《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是我国近代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的重要基地,对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延聘欧美专家学者、引进留学生以及设立农学院校培养人才,中大农学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大创立起国内领先乃至国际一流的农学学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和科研人才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将中大农学院的主体——农学家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这一群体形成的背景、过程、群体的总体特征,及其在学科创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对中国当代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具有借鉴意义。处于社会政治的变革时期,民国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大农学家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三个时期的发展与充实,中大农学家群体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丰硕。在群体结构上,构成这一群体的核心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大多在25-44岁,且青年学者的数量持续增长。群体中外籍学者以日本和欧美籍居多,中国学者近半数来自江浙地区。作为学科最为齐备的农学研究中心,中大农学院中农学家群体的学科构成广泛,几乎涵盖了近代农学的各个方向,同时在数个学科形成了突出的学术优势。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们大多在国内接受基础科学教育,同时学术上普遍受到西方的影响,90%以上的成员有国外留学经历,近一半在美国获得最高学历,由此形成中大农学院与国际学术界的紧密对接。但无论是科研活动还是教育活动,中大农学家都立足中国的现实需要,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而孜孜以求。中大农学家们农学素养深厚,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精神投入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中,成为近代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面对中国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的局面,秉持着“师夷长技”以救国的思想,他们立足农学发展,以农兴国。其中不少农学家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正是这份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他们在中大农学院开课授业,传播农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大批近代农业人才;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引进中国,结合中国实情,开创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学科;培育适宜中国生长繁育的良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贡献卓越。除此之外,他们协助创建科研机构以推动农学研究,并在日常科研教学中,创办学术刊物如《农学月刊》、《农学丛刊》、《农科通讯》等,通过这些学术刊物,他们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研究信息,刊登最新的农学研究动态,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大农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农学家的群体特征,本文总结了几点可供当代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借鉴之处。首先,农业科研应切合社会生产的需要,走为农服务的道路;其次,注意加强与农业机构、兄弟院校等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博采众长,推动一流学科的建立;三、农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应重视学人精神品质和学术精神的塑造及传承,从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化意识、爱国忧民的农业科研人才;最后,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为人才集聚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
李葆春,刘媛,杨德龙,程宏波,幸华,丁伟,马琦[10](2017)在《“植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响应国家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号召,以提高"植物学"课程和实验教学效果,培养本科生科学素养及实践技能为目标,对"植物学"实验进行改革,独立设课。将实验课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1.科研初级训练-"植物学"综合大实验;2.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校园植物识别及标本制作;3.课堂知识的验证及巩固-"植物学"基础实验。并改进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显着提高。
二、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1.3.1 玉米生长状况指标测定 |
1.3.2 生理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5 灰色关联度的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2)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 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学试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3 植物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
2 植物学教学新策略探索 |
2.1 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理论教学效果的建议 |
2.1.1 调整教学内容。 |
2.1.2 丰富教学手段。 |
2.2 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试验教学效果的建议 |
2.2.1 单独开设植物学试验课程。 |
2.2.2 增加探索性试验的比重。 |
2.2.3 采取不同的试验考核策略。 |
2.3 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实习效果的建议 |
2.3.1 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 |
2.3.2 充分利用校园植物和网络平台。 |
2.3.3 教会学生使用识花软件。 |
3 结语 |
(4)基于区域特色的《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定西市L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的研究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本课程 |
二、校本课程开发 |
三、区域特色 |
四、道地药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二、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三、本研究可借鉴的经验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多尔4R课程理论 |
第三章 《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
第一节 《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一、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 |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
三、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访谈调查 |
一、专业教师访谈调查 |
二、在校学生访谈调查 |
三、毕业学生访谈调查 |
四、调查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理念 |
三、开发原则 |
四、课程目标 |
五、课程内容 |
第四节 《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 |
一、实施方法 |
二、课程评价 |
第四章 《白条党参》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前期教学分析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第二节 教学计划 |
一、教学方法 |
二、教学任务 |
三、教学过程设计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与创新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蒙古黄芪》课程内容 |
附录C 《白条党参》课程内容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概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2011计划 |
2.1.2 协同创新 |
2.1.3 高等农业院校 |
2.1.4 协同创新中心 |
2.1.5 创新人才 |
2.1.6 实验班 |
2.2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概述 |
2.2.1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
2.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2.2.3 创新人才培养动力 |
2.2.4 高校培养人才依托主体 |
第三章 2011 计划实施背景下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概况 |
3.1 国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
3.2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 |
3.2.1 实验班成立与发展 |
3.2.2 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 |
3.2.3 实验班人才培养机制 |
3.2.4 实验班课程设置 |
3.3 普通班人才培养模式 |
3.3.1 普通班成立与发展 |
3.3.2 普通班人才培养目标 |
3.3.3 普通班人才培养机制 |
3.3.4 普通班课程设置 |
3.4 实验班与普通班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
3.4.1 培养目标的比较 |
3.4.2 培养方式的比较 |
3.4.3 课程设置的比较 |
3.4.4 培养成效的比较 |
第四章 调查问卷设计及研究结果 |
4.1 调查问卷的选择及维度设置说明 |
4.1.1 调查问卷的选择 |
4.1.2 维度设置说明 |
4.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4.3 调查研究结果 |
4.3.1 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习氛围 |
4.3.2 学生学习参与的差异 |
4.3.3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差异 |
4.3.4 学生自我效能的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11 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讨论 |
5.1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 |
5.1.1 各方资源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 |
5.1.2 完善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
5.1.3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更加注重个性化培养 |
5.2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2.2 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 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加快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
5.3.1 采取“结果+过程”的创新性评估方式 |
5.3.2 增加创新性“微课程”安排 |
5.3.3 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
5.3.4 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一)路数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
(一)晚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
(一)充实图书资料 |
(二)添置仪器设备 |
(三)扩充实验场所 |
(四)壮大发展院系 |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
(一)科研准备 |
(二)科研活动 |
(三)科研成果 |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高等院校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在含义 |
1.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
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目标 |
2 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 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
3.1 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及内容设计 |
3.2 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实施过程 |
4 结语 |
(8)戴维·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美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
2.乔丹作为着名大学校长对美国大学发展贡献卓着 |
3.乔丹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二)研究意义 |
1.选题的理论意义 |
2.选题的实际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高等教育 |
2.高等教育思想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乔丹生平的研究 |
2.关于乔丹论高等教育价值的研究 |
3.关于乔丹论大学职能的研究 |
4.关于乔丹论大学课程的研究 |
5.关于乔丹论师生管理的研究 |
6.关于乔丹论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乔丹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
(一)乔丹的生平 |
1.乔丹的生平简介 |
2.乔丹的三种角色 |
(二)乔丹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
2.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
3.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
4.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
(三)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
1.实用主义哲学 |
2.科学教育思潮 |
3.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论高等教育的价值 |
1.高等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
2.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价值 |
(二)论现代大学的特征 |
1.大学与学院的关系 |
2.大学的三种职能 |
3.大学精神 |
(三)论大学课程 |
1.美国大学课程发展的三阶段 |
2.大学课程设置的三要素 |
3.选修制的利弊与改革 |
(四)论师生管理 |
1.教师聘任与教师管理 |
2.学生培养与社团管理 |
3.师生关系 |
(五)论女子高等教育 |
1.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 |
2.实现女子高等教育的途径 |
3.实施女子高等教育的方法 |
三、对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 |
(一)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 |
1.对印第安纳大学的影响 |
2.对斯坦福大学的影响 |
3.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
(二)对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 |
1.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进步性 |
2.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动因 |
第三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过程 |
第二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年龄结构与籍贯分布 |
第二节 学科结构 |
第三节 学历结构 |
第三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活动与影响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科研活动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教育活动 |
第三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推广活动 |
第四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学术特征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精神品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10)“植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植物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
(一) 本科新生较难适应高中与大学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的转变 |
(二) “植物学”单纯的验证性试验内容和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三) “植物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 |
(四) 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
二、基于农林院校“植物学”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植物学”实验改革 |
(一) 设立“植物学”实验新模块 |
(二) “植物学”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
三、“植物学”实验教学教改前后的效果比较 |
四、提高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J]. 赵奇,郭运宏,杨玉珍,陈丽培,罗青. 核农学报, 2021(03)
- [2]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新策略[J]. 贺琳,张美萍,韩文革,姜述君,郭晓红. 现代园艺, 2020(20)
- [4]基于区域特色的《定西市道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定西市L中职学校为例[D]. 路广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例[D]. 王晨.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等院校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秦永梅,杨向黎,刘敏,郝树芹,李霞,田华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5)
- [8]戴维·乔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朱明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D]. 童肖.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植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李葆春,刘媛,杨德龙,程宏波,幸华,丁伟,马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