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证券全仓进入2004年

世纪证券全仓进入2004年

一、世纪证券满仓进入2004年(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1](2021)在《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与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然而我国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与前沿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现实问题。金融作为经济的命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主体的技术进步乃至经济增长,然而在当前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下,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金融支持,尚存在许多争议。并且,金融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样成为了阻滞优化的一大凸出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呈显着上升趋势,其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使用效率,其能否成为创新驱动新的引擎?其在金融融资配置与创新过程中能扮演怎样的角色?沿着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8年—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等宏观指标,通过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研究了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与复合影响。此外,本文对融资结构进一步细分,从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方面进行了相关讨论,并考察了所有制及产业技术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涉及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在创新投入方面,债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决策与持续性研发决策均具有抑制作用。相对而言,股权融资为更适宜的融资渠道,其可以使得企业倾向于高投入研发决策与持续性高投入研发决策。结合内源融资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优序是“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敏感,虽然促使企业在当期倾向高投入研发决策,但未表现出持续性。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正向调节股权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而对债权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作用不显着,并且在企业研发决策和持续性研发决策上同样表现出这种交互效应。此外,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信贷融资及商业信用融资同样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而其交互效应具有一致性。在所有制异质性方面,与民企相比,国企的债权融资并未降低其研发投入水平。在产业技术异质性方面,高技术企业债权融资也未削弱其研发投入水平。在创新产出方面,债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的创新产出数量,但一定的债权融资可以发挥治理效应,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存在“倒U”型影响。与之不同,股权融资对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然而对高质量创新产出数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数量与高质量创新产出数量,但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存在“U”型的非线性影响。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正向调节融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此外,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长期债务不仅没有抑制创新产出数量,而且能够显着促进创新产出质量,而其交互效应具有一致性。在所有制异质性方面,关于创新产出数量,国企较民企具有优势;而关于创新产出质量,民企的表现优于国企。在产业技术异质性方面,高技术企业的债权融资对创新产出数量与高质量创新产出数量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而低技术企业未表现出显着性。在创新效率方面,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数量效率均具有抑制作用,且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质量效率同样存在负向影响,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质量效率具有“倒U”型影响。因此,除了债权的治理效应,融资在效率层面容易产生“创新惰性”。与之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数量效率与创新质量效率。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正向调节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缓解其“创新惰性”。此外,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的直接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商业信用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数量效率,长期债务与债券融资可以有效促进创新质量效率,且基金持股融资对创新效率未表现出抑制性影响,而其交互效应具有一致性。在所有制异质性方面,与民企相比,国企的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并没有制约其创新数量效率,但在创新质量效率方面国企却存在债务治理效应弱化问题。在产业技术异质性方面,债权和股权融资的影响未呈现明显差异,并且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数量效率还存有局限性。本研究有助于拓展学术界对融资结构、信息技术与创新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度,并为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互联网+”战略驱动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启示,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基于龚强等(2014)、张一林等(2016)关于融资可得性的数理模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因素纳入统一的逻辑框架,从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对创新风险的不同“态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数理模型。(2)鉴于鲜有文献涉及融资结构对创新产出质量与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效率三个方面探究了融资结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并对融资结构进一步细分,从不同债务期限、债务来源或基金持股方面进行了细致讨论,从而丰富了融资与创新的研究。(3)由于既有微观研究多采用电子邮箱、官方网站等单向指标来评价信息技术的水平,难以客观地揭示其完全水平,且宏观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微观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还略显单薄,本文通过重新测算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指数,探究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拓展了信息技术与创新的研究。(4)考虑到在金融的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等成为了阻滞优化的凸出问题,然而鲜有研究探讨信息技术通过克服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融资与创新的关系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文将融资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探究了两者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影响。

包许航[2](2021)在《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指出开发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撑,以贯彻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为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的兴起始于二战后,兼具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优势,为战后各国的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矛盾及新老问题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其高度化、合理化水平是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发展模式转轨的重要表征。如何利用金融体系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针对商业性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研究,但就开发性金融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仍较缺乏,因此,论文就开发性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有研究表明,虽然金融市场能够通过缓解企业投资外部融资约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也存在制约,如商业性金融机构在选择资金配置方式和投资领域时,偏好于以短期性借款的形式将资金配置到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好、收益率更高的产业部门,对基础设施、落后地区以及低收益率的传统产业等领域投入积极性不足。如何缓解金融市场中出现的信贷配给和市场失灵等问题,成为当前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的金融形式,对于项目收益率和还款周期等要求都相对较低,且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领域中,对商业性金融都起到了显着的支撑和补充作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系统梳理,广泛收集了中国开发性金融与产业结构的数据并进行实地调研,在介绍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与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发性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现状,探索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机制和路径,并运用2012—2018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开发性金融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论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开发性金融主要通过资本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信用催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来缓解信贷配给和市场失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要素禀赋约束非束紧、外部融资约束束紧的情况下,一国可以通过增加开发性金融投入来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水平,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开发性金融主要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镇化建设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种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开发性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具有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具有长期性和超前性的特征,开发性金融有助于为城镇化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开发性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有助于为创新主体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创新产出效率以及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第三,开发性金融可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促进中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镇化和发挥创新效应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论文的主要创新有:第一,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现有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多从商业性金融的视角出发,而对开发性金融作用的专门研究偏少。论文对比分析了商业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商业性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突破了以往仅从商业性金融视角研究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现有的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论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开发性金融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和高新技术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三,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往学者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多以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或者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来测度,论文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不仅考虑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化(质和量两方面),还考虑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研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柯海展[3](2020)在《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全球商业银行数据》文中指出关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影响,过往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直接研究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对较少,且绝大多数都是针对于某一国家或某一领域的研究,关于全球性的相关研究更为稀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变动息息相关,因此,本文从全球的角度探究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全球商业银行数据,从全球的角度直接探究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银行风险的中介效应,将银行效率、银行风险以及货币政策纳入同一框架,检验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效率的风险渠道;深入探究不同货币政策方向、不同国家、不同规模银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差异,同时比较金融危机时期与危机前后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从全球水平的角度看,货币政策宽松提高商业银行效率,且中介效应成立,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水平进而间接影响银行效率;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呈非对称性,宽松性货币政策对银行效率的提高作用相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抑制作用更大;发达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提高银行效率,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宽松提高银行效率;银行规模异质性分析显示,相对于大银行,货币政策对小银行的影响更为显着,且货币政策宽松将提高小银行的效率值;探究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相对更高。

赵艳勤[4](2020)在《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以较高的收益率、投资的隐蔽性、专业的投资方式和灵活的投资机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近年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快速发展,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策略作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核心投资理念,决定着其投资业绩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本文选择中国老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景林资产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旗下基金作为研究案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给其它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以启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研究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首先,对该公司的概况进行介绍。其次,从选股策略和择时策略两个方面对该公司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关于选股策略,景林资产坚持深度价值投资的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精选企业,同时,也会兼顾“自上而下”的方式,在深入了解目标公司的基础上,把握市场上宏观经济情况及目标公司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具体从选股理念和持仓股的特征来分析选股策略;关于择时策略,景林资产很少做量化择时,而是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做出投资决策。最后,选择TM-FF3模型分析6支样本基金在牛市、熊市、震荡市和全周期阶段的周收益率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景林资产具有较强的选股能力但不做择时或择时策略失效,且各基金投资于大规模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均大于投资于小规模公司所获得的收益、投资于高账面市值比股票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投资于低账面市值比股票所获得的收益。基金业绩主要来自于主动承担市场风险,其次是具有较强的选股能力。利用夏普比率、詹森指数和索提诺比率这三个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对样本基金投资策略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承担了更高市场风险的情况下,所选基金在2017至2019年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收益、业绩表现优于市场基准组合。最后在对样本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及公司投资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做出总结,并据此分析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

崔微微[5](2020)在《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议题。但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不相称的是,保险与银行、证券、信托并列为四大金融支柱产业,保险业是否对宏观经济产生系统性冲击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甚至瑞再保险(Swiss Re)早期的保险学者研究发现,非寿险业可能不存在对宏观经济的系统性冲击。随着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的顺经济周期性发展逐步成为研究保险业与宏观经济内在关系的焦点话题。直至今日,保险发展是否存在顺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是学界争论的议题之一。2012年3月保监会展开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hina Risk Oriented Solvency System(C-ROSS),简称“偿二代”)建设工作,随后中国保监会2012年初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同时考虑引入宏观审慎框架下的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机制。2016年保监会正式实施的“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中,引入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机制,并且《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2号:最低资本》明确指出,保险公司需要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因此,保险公司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有待加速完善进程。为研究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问题,首先弄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机理是什么?实际中的保险业是否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或顺周期风险?如果存在顺经济周期问题,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如何构建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以及如何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思路是:梳理相关文献及分析实际经验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中国保险业可能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然后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理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其次依据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保险业发展的顺经济周期现象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保险业偿付风险的顺周期性,从而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再次,为实现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首先需确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其次便是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最后基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问题的研究基础,为宏观监管决策者等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理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二,由于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与宏观经济之间的顺周期性波动存在差异,因此基于保险业发展演变角度,以保险业及宏观经济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时变参数模型(TVP-VAR)并研究得出,无论非寿险还是寿险的发展过程均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同时其潜在的偿付风险水平也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且随时间推移顺周期发展强度也随之动态演变。第三,参照《巴塞尔协议Ⅲ》中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机制中“挂钩变量”的设计思路,构建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潜在中介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并结合KLR信号分析等检验潜在中介指标的经济预警效果,最终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第四,基于Markov区制转移(MS)模型判别非寿险和寿险业所处的不同发展区制,最终设计出离散式与平滑式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第五,结合保险业顺周期理论及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机制的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七章,具体章节设置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等相关问题。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针对金融业顺经济周期问题、逆周期监管机制及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机制等相关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对相关研究做出总结与述评。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附加资本及逆周期监管等相关概念。然后基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以及投资不足理论、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梳理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的潜在作用机理及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第三章中国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发展。本章基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共同发展趋势以及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内在联系得到,保险业存在顺经济周期发展现象,尤其保险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以及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顺经济周期发展现象愈发显着;最后以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内在关联的数理基础作总结,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为下一章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及顺周期风险问题的相关实证检验打下基础。第四章中国保险业顺周期发展与顺周期风险的实证检验。本章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别验证了保险业顺周期性发展现象。首先基于微观角度,以2010年-2018年保险公司财务样本为基础,通过GMM差分估计得到,中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发展现象。然后,基于宏观视角,以时变角度研究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动态演变路径,通过时变脉冲响应研究了保险业的顺周期发展及顺周期风险问题。基于宏观视角,本章选取2005年-2018年月度数据分别研究非寿险业和寿险业的顺经济周期问题,一方面基于保险发展指标研究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保险风险压力指数,分别研究非寿险与寿险偿付风险的顺经济周期性。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得到,无论非寿险还是寿险的发展水平均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同时其潜在的偿付风险水平也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且随时间推移,顺经济周期发展强度呈现逐步递增的演变趋势。第五章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确定。由于中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发展现象且存在潜在顺周期风险隐患,因此对保险业实施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制度存在必要性。为实现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首先需解决其中介指标问题。本章基于静态与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并结合KLR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机制的中介指标。首先,确定设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第一,指标同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且稳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既要求与保险业发展相关,又要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并且其关联结构要稳定,否则根据中介指标难于判别保险公司计提与释放逆周期附加资本的时点期限。第二,先行预警程度高。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类似于保险业发展的“晴雨表”,能够提前预判宏观经济处于兴衰周期之前,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其次,基于传统时差相关分析及时变Copula模型的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初步确定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潜在中介指标,然后基于KLR信号分析的相关统计指标如噪音信号比、条件危机概率及正确信号发出率等,检验潜在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预警效果,最终结合时差相关分析、KLR信号分析及保险业实际发展状况等,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机制的中介指标。第六章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研究设计。本章首先基于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能够甄别经济变量的结构性突变这一特征,分别推断出非寿险业和寿险业发展所处的萧条、平稳、繁荣三个不同区制,进而为计算非寿险与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资本比例做出相关准备。其次,基于KLR信号分析,分别评判基于区制转移(MS)模型获取的保险业发展区制与保险业实际发展状态的一致性程度。最后,依据《巴塞尔协议Ⅲ》等相关文献,分别针对非寿险业和寿险业逆周期监管机制,设计出离散式与平滑式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第七章结论、建议与展望。基于对保险业顺经济周期问题及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文章研究结论,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监管问题与建议,展望今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本文可能存在如下三方面的创新点:(1)首次相对完整地设计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的研究方案。2016年正式实施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中,明确指出保险公司应该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国际保险监管组织也提出同样要求,但具体计提细则并未公布。国内外学者对保险公司逆周期附加资本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更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本文针对这一监管空白,在吴杰、粟芳等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的“中介指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因此,对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前瞻性和理论前瞻性。(2)丰富和完善了关于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关于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研究文献相对匮乏,尤其是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严重不足,本文基于此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理论。第一,已有文献多基于宏观监管角度论证保险业的顺周期性,而由于监管制度致使保险业出现顺周期性的内在作用机理未做阐释。本文基于前人对保险业顺周期发展的理论基础,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偿二代”监管制度引致的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作用机理,首次基于资产端和负债端等角度阐释了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的内在制度动力。第二,本文首次基于投资不足理论阐释了保险业顺周期性的作用机理,尤其是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保险业的萧条发展将进一步恶化宏观经济的下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对保险业施行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第三,本文首次全面系统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论证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一定程度丰富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体系。(3)研究方法上的改进。第一,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保险业结构调整频繁,受经济政策冲击明显,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保险业发展状态不同。已有少量研究文献中,多以微观线性或静态角度研究保险业顺周期性,不能反映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角度,首次基于保险业发展演变视角研究了保险业的顺周期问题,基于时变参数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且首次通过构建偿付风险压力指数实证检验了保险业顺周期风险的潜在隐患。第二,已有研究文献基于KLR信号分析确定指标的先行预警效果,但不能确定先行预警期限。本文为解决这一缺陷,将时差相关分析与KLR信号方法相结合,通过设置预警期限较短的窗宽,一定程度能够确定指标的先行预警期限,基于此可以缓解监管滞后性问题。第三,本文对设计的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进行了一定的实证检验。首先以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为基础构建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然后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最后基于KLR信号分析,对通过Markov区制转移模型所得到的保险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与保险业实际发展状态进行一致性检验,使模型结论更具说服力。

郑超[6](2019)在《投资者行为、股市泡沫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资本市场正不断壮大,结合着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等积极政策引导,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业务比例将不断得到优化。因此,在我国的现在和将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并将继续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紧扣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总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三大攻坚战。其中,“重大风险”首先指的是经济和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风险也是金融风险组成中的重要一环。资本市场安全的重要性在于,首先资本市场安全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不安全,则很难讲金融系统是安全的;其次在于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中,不同部门间分工与紧密协作的机制决定了风险都是相互传染的,资本市场的风险很容易扩散传播到其他行业和部门,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资本市场投资者行为、资产价格行为、价格泡沫、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日益迅速、市场风险愈发突出的背景下,资本市场过度波动风险进而影响金融安全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必要厘清其内在作用机制,用整体观、系统观的思想分析问题,得到更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运用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描述微观层次上各个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决策行为,在中观层次上造成了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性风险,而风险的传染效应会导致宏观层面的国家金融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状况受到影响,最终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以反映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并成长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与趋势。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有:一是以系统观为指导,在详细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的三异质投资者价格博弈的股市模型,验证股市温和型、扩张型和爆炸型泡沫的产生条件;从经济安全、银行与保险业安全、资本市场安全和货币安全四个层次概括了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认为股市泡沫的膨胀与破裂,影响的是资本市场安全,进而也会作用于金融安全。二是对包含基本面投资者、技术面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的人工股票市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股票价格趋势、收益率及投资者仓位、账户收益率的情况,结果表明,当市场中被动投资者数量较少,或基本面投资者数量较少,或情绪投资者数量较多时,容易发生股市泡沫,不过,情绪投资者过少时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股价崩盘。对风险传染的仿真表明,如果任由危机传染,则很可能会诱发全系统的金融风险;在监管层及时介入后,可以扭转危机传染的进程,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不扩散状态,维护社会金融安全。从干预效果来看,救助策略要优于免疫策略。三是以托宾Q值法、泡沫系数法衡量了股价偏离基础价值的程度,结果有合理之处,尤其是泡沫系数法,但该两种指标过于单一,容易遗漏重要信息;以GSADF法研究了单纯从股价自身波动特征出发的泡沫情况,成功捕捉到了我国股市2006-2007、2014-2015两段较大的泡沫行情,给出了明确的泡沫程度和泡沫时间的提示,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其递归算法对2009年股市翻倍行情的泡沫程度提示不足、对2018年股市不断下行期间的泡沫水平提示偏高,因此有失偏颇;利用包括基础价值和投资者行为指标、股价波动指标在内的系列指标,以主成分法提取构造股价泡沫指数,表明我国股市共经历过四段泡沫较严重的时期,并且该指数显示我国股市2014-2015年间泡沫程度要高于2006-2007年,有力揭示了2014-2015年A股牛市为杠杆牛、脱离基本面支撑的实际情况,实证效果较其他模型好;研究股价泡沫破裂阶段往往伴生流动性风险的特征,发现流动性指标是波动性指标的格兰杰因,样本期内VAR模型的估计参数表明滞后1阶的流动性指标对波动性指标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显着,滞后2阶的指标系数为负且显着,这为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四是以股市泡沫实证与测度为基础,继续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作出了评价,从经济系统安全、银行与保险业安全、资本市场安全和货币安全四个维度选取GDP增长率等11个初始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中提取5个主成分,编制我国金融安全指数。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金融安全指数大致经过了五次方向一致的波动,每一阶段金融安全指数的表现都有着主力经济指标的推动,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进一步地,以股市泡沫指数代表泡沫水平,以金融安全指数代表我国金融安全水平,建立了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MSIH(3)-VAR(3)),考查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模型相关参数显着,具备明显经济意义:股市泡沫水平是我国金融安全水平的格兰杰因,股市泡沫指数是金融安全指数的领先指标,先带来安全指数的上升,随后滞后2阶时会导致安全指数的下降,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也印证这一结论,总的来看,我国金融安全状态在区制2(轻度不安全)和区制3(安全)的停留概率较大,区制1(严重不安全)的持续期大概仅有其余区制的一半,说明整体金融安全程度尚属可控。五是提出了坚持以系统观为指导、推动科学有效市场监管、不断完善法律基础设施、建设股市长效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以优化市场监管,防范与化解可能导致金融不安全的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提出了新的金融安全研究视角。以投资者行为作为出发点,为资产泡沫寻找微观依据,并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风险引出金融安全问题。第二,构建了更加贴近市场实际的全新的股价波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第三,首次实证检验了股价泡沫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影响,并得到了股价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确定结论。第四,本研究讨论了股市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微观机制和时滞效应,在实证检验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对科学地进行市场监管有一定启发。

陈靖和[7](2019)在《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比较及策略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资本市场的走势画风呈现快牛慢熊,大多时间是处于震荡市场,在均线上下价格反复震荡是我国市场典型的特征。与美国等成熟市场不同,我国的市场参与者大多数是未系统性掌握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无法很好地适用于这些未掌握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对于时间不充裕的投资者、资金不充足的投资者以及未系统性掌握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基金作为一种可分散风险的基础资产,将会是一种很不错的投资标的。市场上基金品种繁多,投资方法百花齐放,投资方式多种多样,哪一种智能投资方式能够让投资者承受相对低的风险、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又能达到简便操作的目的?本文通过对近些年资本市场中,各个基金公司已经推行的基金智能投资方法进行描述。并选取典型且市场流通广泛的投资方法,并以2016年3月-2019年3月作为投资周期,随机选取基金样本进行回测。通过对不同的基金智能投资方法进行收益的回测分析,从而对比不同智能投资方法的优缺点并得出相应结论。本文尝试引入相关技术指标,并对已有单一的智能投资方法进行结合,得到拟优化的基金智能投资方式。以此来对市场上存在的智能投资方法进行智能化的投资优化,并尝试得出更优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比收益率和风险来评判最终优化策略。引入的技术指标为股市常用的技术指标MACD指标及BIAS乖离率。通过加入两种技术指标,使得现行的基金智能投资方式在基金申赎的择时、择基方面、投资转换方面更加智能化。减少因传统基金长期定投最终导致的收益率钝化的情况。尝试优化投资者收益率曲线,尝试使投资者能够获得β或α收益。

程翔[8](2019)在《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矛盾和关注焦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当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金融体系通过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引导金融资源由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流动,这一资金供需双方间的链接与路径也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的行为变化,发挥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带动作用。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然而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和效度还远远不够,区域间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平衡,并未充分发挥其市场定价、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优势。推动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发展、使资本市场层次划分更能适应新常态中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对于解决我国的融资矛盾问题至关重要。产业结构在供求因素、技术因素、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等的共同驱动下不断进行调整,金融资本的配置结构对整个产业配置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从逻辑层面来看,资本市场通过甄别机制、匹配机制、耦合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开放程度是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实现条件。将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维度拓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高级化、国际化、普惠化,并构建由4个维度、14个指标组成的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主客观赋权,在融入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发展水平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异悬殊,但是呈现出省际差异逐年缩小的态势。另外,我们也可以发现2004-2016年期间我国省域产业结构指数呈现明显的“东部居高、中部居中、西部居低”的区域差异特征;在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高级化、国际化、普惠化等维度上,不同省份间呈现较大的发展差异。使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个市场1745家企业的数据,设计投入产出指标,运用三阶段SBM模型将环境等随机因素剔除后发现,资本市场各个产业的融资效率均有所改善,沪深主板市场的行业平均融资效率增长幅度高于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在各个市场的融资效率较高,但年度间的波动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剧烈;各个市场间的全要素融资效率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同增同涨的态势,市场间的融资效率差距很小,以沪市和深市为代表的主板市场的总体表现好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地区间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改善明显,地区间融资效率的差异明显缩小;主板市场融资效率的增长幅度高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融资效率地区间的差异在所有市场中最为明显。市场化改革弱化了行政区划上的障碍,各个地区产业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在地理上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和溢出效应,所以从省域层面考察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时,须考虑各省域在空间上的关联。采用探索性空间信息系统印证了我国省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相关性,设置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省域之间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样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省域间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融资效率通过空间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促进作用,周边省域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融资效率均对本省产业结构的改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和对策,应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为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实现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精准服务等方面精心谋划,将省域间的空间相互效应纳入到资本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距分析与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在省域间的辐射作用。

王心怡[9](2017)在《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完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机构股东参与目标公司治理为研究对象,以我国上市公司因治理变迁造成的特殊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为背景,综合运用比较法学与法社会学等法学研究方法,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缘起、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用以及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化进行了综合地分析与评价,并反思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体系内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权利行使规范的漏洞,以及义务规范体系的缺失,提出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制度规范的引导下,积极倡导机构股东参与目标公司治理,优化机构股东参与目标公司治理的各项股东权利,并确立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义务体系,从而突破“搭便车”理论对机构股东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行为模式转变的桎梏,使其真正完成“用脚投票”到“用手投票”的转变。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充分揭示我国目前资本市场机构股东迅猛发展的态势,及其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借鉴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中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为我国立法的修订与完善提供参照。本文的写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缘起。文章开宗明义地对核心概念“机构股东”进行了法律文本与学理定义的剖析,认为机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作为金融型中介机构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机构投资者发生机构股东主体身份的转变时,虽然其作为中介机构的本质未发生变化,但是却会因双重信义法律关系的产生,承担双重义务体系。同时,该部分也论述了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客观需求。基于我国公司特殊的治理变迁历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与英国、美国以及德国的传统模式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决策与控制层面的股东(大)会优位主义,以及监督体制上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行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客观需求。第二部分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用进行了探讨。在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所产生的效用,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公司治理机制在我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产生失灵的问题。例如,当高管薪酬制度无法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成为高管谋利的工具时,机构股东可以采用特殊的表决权机制,纠正制度偏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二方面,机构股东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能够发挥“补位”与“制衡”功能,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产生的两大代理问题起到明显地改善作用。第三部分对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化进行了描述。目前,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表现为“用脚投票”居多、参与公司治理所使用的手段较为单一等三个特点。而正是因为我国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模式特征,以及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模式很难发生改变,为了摆脱“搭便车”行为理论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行为的桎梏,在公司股权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发生“质”变的状况下,对法律规范的完善与修订就显得极为重要。第三部分在全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理论证成与制度完善构建了“纽带”。第四部分通过对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借鉴,分析了在我国未来的立法中,如何对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进行优化的问题。促进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行为模式转变,需要优化法律制度中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股东权利行使方式,为机构股东的行为模式提供明确的指引。在该部分的分析中,以我国《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股东权利为基础,以域外法的立法经验为借镜,针对股东权利行使主体由个人股东向机构股东的转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第五部分对确立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义务进行了说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在完善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方面表现尤为重要。通过义务的完善,不仅可以促使机构股东行为模式的转变,也能够保证其在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不会因与目标公司的“合谋”产生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规范中,机构投资者信义义务的规范张力不足,在调整其作为机构股东的义务方面产生了明显的疏漏。因此,应当借鉴英国《尽责管理守则》中对机构股东义务的相关立法规定,对现有的信义义务体系进行反思并予以重构。本文可预期的创新之处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为,笔者搜集整理了wind数据库的相关数据,采用了法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详实地展示了我国目前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状态,以及在权利行使过程中因实然法中的制度疏漏所造成的阻碍,使读者对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予以清楚地了解。第二个方面,确立了完整的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义务内容,与之前的相关研究成果会更多地关心机构股东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权利的行使,而对义务内容缺乏关心,导致机构股东的权利义务产生失衡相较,本文的分析与论述一直着力于对机构股东义务的确立予以关怀,在本文的论述中引入了英国《尽责管理守则》中机构股东尽责管理义务的概念,建议对机构股东的尽责管理义务进行本土化的移植。

楼俊超[10](2017)在《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重要的、尚未解决的现实问题。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是指在一个或多个股票市场中,股票资产的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整体不断上涨,在存在股市泡沫的前提下,这种初始价格上涨使投资者产生了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的预期,于是更多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随后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在整体股票市场中引起狂热,以至于投资者完全不考虑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在投机性需求的驱使下继续通过买卖推高股票价格牟取利润并造成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无法长期持续发展,总有一天会破灭。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会造成股票价格的整体暴跌,这种价格暴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者可能会形成金融危机。当前,对于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防范与治理方法。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系统研究,提出防范与治理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题是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导言,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泡沫经济的理论阐释,第三章是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与现实机制,这两章对股市泡沫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第四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衡量与界定,第五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与运行规律,这两章在探讨衡量界定股市泡沫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对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的两次泡沫经济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表现特征与运行规律;第六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影响,第七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及其危害,分别论述了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形成影响、破灭原因、破灭危害等内容;第八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哲学解读,从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金融异化等方面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进行哲学分析;第九章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研究及其启示,分析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纳斯达克泡沫经济、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三个典型案例中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得出治理我国股市泡沫经济的启示;第十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提出股市泡沫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难避免,应根据股市泡沫经济所处的阶段分别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并且在政策逻辑上防范大于治理。本文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都具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股市泡沫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难避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股市泡沫经济加以防范,并研究形成治理股市泡沫经济的政策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选题创新,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防范和治理股市泡沫经济的政策建议;二是研究方法与框架的创新,采用以整体市场情绪为核心并辅以其他市场估值指标的方法,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进行了衡量与界定,并从股市泡沫经济的表现特征、运行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破灭原因及其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三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哲学角度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股市泡沫经济的产生有深层次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难以避免;四是政策建议创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并结合国内实际,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中含有建立股市泡沫经济的监控预警机制等新建议;五是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重新界定了泡沫经济的内涵,提出泡沫经济应当是一种经济形态,而不简单的只是一种经济现象、经济过程或者经济后果,再比如认为股市泡沫经济的产生具有社会形态基础,也具有社会心理基础,并且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异化,等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文献,从文献研究出发,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近期国内外学者在泡沫经济研究方面的理论与观点,形成了对于泡沫经济问题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的科学认识;二是历史考察法,对A股市场自成立以来发生的较为明显的泡沫经济事件进行了考察,叙述了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同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发生的几个较为典型的泡沫经济案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三是比较分析法,通过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形态与股市泡沫经济的标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形成、发展、破灭与回归的整个过程,同时,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典案例的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防范与治理中国股市泡沫经济问题的相关启示;四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分析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性的政策建议。

二、世纪证券满仓进入2004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证券满仓进入2004年(论文提纲范文)

(1)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融资结构理论
        2.1.2 创新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4 信息经济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创新的影响因素
        2.2.2 融资结构对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2.2.3 信息技术对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
    3.1 研究模型设定
        3.1.1 融资时序
        3.1.2 研发风险
        3.1.3 信用风险
    3.2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可得性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
        3.2.1 债权融资
        3.2.2 股权融资
        3.2.3 企业同时进行股权与债权融资的讨论
        3.2.4 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3.3 纳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析
        3.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能力
        3.3.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于融资与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融资结构、创新能力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4.1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测算与特征分析
        4.1.1 信息技术相关测算的介绍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测算方法
        4.1.3 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测算结果及特征分析
    4.2 融资结构的度量与特征分析
        4.2.1 融资结构的度量
        4.2.2 宏观视角下中国的融资特征分析
        4.2.3 微观视角下中国企业的融资特征分析
    4.3 创新能力的度量与特征分析
        4.3.1 创新能力的度量
        4.3.2 宏观视角下中国的科技创新的特征分析
        4.3.3 微观视角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投入决策的实证检验
    5.1 研究假说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数据来源
        5.2.2 模型设定
        5.2.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直接影响检验
        5.3.2 复合影响检验
        5.3.3 内生性处理
        5.3.4 稳健性检验
        5.3.5 融资结构细分下的再检验
        5.3.6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5.3.7 产业技术异质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检验
    6.1 研究假说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数据来源
        6.2.2 模型设定
        6.2.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关于创新出数量的直接影响检验
        6.3.2 关于创新出质量的直接影响检验
        6.3.3 复合影响检验
        6.3.4 内生性处理
        6.3.5 稳健性检验
        6.3.6 融资结构细分下的再检验
        6.3.7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6.3.8 产业技术异质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实证检验
    7.1 研究假说
    7.2 实证研究设计
        7.2.1 数据来源
        7.2.2 模型设定
        7.2.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关于创新数量效率的直接影响检验
        7.3.2 关于创新质量效率的直接影响检验
        7.3.3 复合影响检验
        7.3.4 内生性处理
        7.3.5 稳健性检验
        7.3.6 融资结构细分下的再检验
        7.3.7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7.3.8 产业技术异质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创新投入方面
        8.1.2 创新产出方面
        8.1.3 创新效率方面
    8.2 启示建议
        8.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8.2.2 企业层面的经营建议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开发性金融内涵
        2.1.2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2.1.3 信贷配给
        2.1.4 市场失灵
        2.1.5 金融约束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2.2.3 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4 开发性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2.2.5 文献评述
3 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
    3.1 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情况与经验
        3.1.1 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
        3.1.2 国外开发性金融机构概述
        3.1.3 国外开发性金融经营模式与经验
    3.2 中国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
        3.2.1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最初阶段
        3.2.2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阶段
        3.2.3 中国开发性金融区域分布
    3.3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功能
        3.3.1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特征
        3.3.2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功能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
    4.1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4.1.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重工业化
        4.1.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
    4.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特点
        4.2.1 二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4.2.2 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吸纳就业主力
        4.2.3 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
        4.2.4 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4.3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城乡二元特征明显
        4.3.2 产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4.3.3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4.3.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薄弱
    4.4 本章小结
5 开发性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5.1 开发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效应分析
        5.1.1 商业性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不足
        5.1.2 开发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作用
    5.2 开发性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
        5.2.1 资本形成机制
        5.2.2 资金导向机制
        5.2.3 信用催化机制
        5.2.4 风险管理机制
    5.3 开发性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
        5.3.1 要素禀赋约束束紧模型
        5.3.2 外部融资约束束紧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开发性金融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6.1 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1.1 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6.1.2 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云南模式”
    6.2 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2.1 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6.2.2 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案例——“天津模式”
    6.3 开发性金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3.1 开发性金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6.3.2 开发性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案例——“华为模式”
    6.4 本章小结
7 开发性金融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7.1 指标选择
    7.2 计量模型构建
    7.3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检验
        7.3.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3.2 内生性问题
    7.4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设施积累效应检验
    7.5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城镇化效应检验
    7.6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创新效应检验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全球商业银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2.2 商业银行效率的测算
    2.3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货币政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3.2 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效率的风险渠道
    3.3 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异质性分析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银行效率模型
    4.2 回归模型
    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5.2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风险间接影响银行效率
    5.3 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效率呈非对称性
    5.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5.5 货币政策对大小规模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5.6 金融危机时期与危机前后,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5.7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性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4)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 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分析分析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景林资产概况及旗下产品介绍
    第一节 景林资产概况
        一 公司概况
        二 所获荣誉
        三 公司股权结构
        四 景林资产核心成员
    第二节 景林资产旗下产品介绍
第三章 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
    第一节 景林资产选股策略来源
    第二节 景林资产的选股策略
        一 目标公司选择
        二 行业分析
        三 宏观经济分析
        四 公司基本面分析
    第三节 景林资产的择时策略
        一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择时
        二 基本面分析择时
第四章 景林资产投资策略实际效果分析
    第一节 景林资产选股和择时策略实际效果分析
        一 模型构建
        二 样本区间选取及数据选择
        三 变量选取
        四 实证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景林资产投资策略整体效果分析
        一 指标选取
        二 样本选取和指标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关于金融业顺周期研究的相关文献
        1.2.2 金融业逆周期监管相关文献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相关概念
        2.1.1 保险业的顺经济周期性
        2.1.2 附加资本
        2.1.3 逆周期监管及其相关概念
    2.2 保险业顺周期性相关理论
        2.2.1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引致的顺周期性
        2.2.2 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
        2.2.3 薪酬激励制度的顺周期性
        2.2.4 投资不足理论
    2.3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保险业逆周期监管必要性
        2.3.1 对微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冲击
        2.3.2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2.3.3 保险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基础
        2.3.4 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3.中国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性发展
    3.1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3.2 中国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3.2.1 中国保险业总体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2 中国非寿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3 中国寿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4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与宏观经济的互联互动
    3.3 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界定及共同发展趋势
        3.3.1 经济周期与保险周期的基本概念及划分
        3.3.2 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趋同性发展
    3.4 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波动的数理基础与研究假设
        3.4.1 宏观经济作用于保险发展的数理基础
        3.4.2 保险发展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数理基础
        3.4.3 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中国保险业顺周期发展与顺周期风险的实证检验
    4.1 基于微观视角的顺周期发展检验
        4.1.1 指标设计与数据分析
        4.1.2 模型构建
        4.1.3 模型结论
    4.2 基于宏观视角的顺周期发展检验
        4.2.1 时变参数模型理论基础
        4.2.2 TVP-VAR模型的估计方法
        4.2.3 样本数据及指标体系构建
        4.2.4 时变参数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4.3 基于偿付风险压力指数的顺周期风险检验
        4.3.1 指标设计
        4.3.2 模型估计
        4.3.3 保险市场偿付风险压力的顺周期性
    4.4 本章小结
5.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确定
    5.1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思路
        5.1.1 筛选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
        5.1.2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具体思路
    5.2 潜在的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体系设计
        5.2.1 Copula模型的相关理论
        5.2.2 构建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相关指标的基础准备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构建
        5.2.4 保险发展指标及潜在中介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5.3 保险发展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时差相关分析
        5.3.1 非寿险业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静态时差相关分析
        5.3.2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非寿险业动态时差相关分析
        5.3.3 寿险业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静态时差相关分析
        5.3.4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寿险业动态时差相关分析
    5.4 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差异化分析
    5.5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最佳中介指标
        5.5.1 关于KLR信号分析的相关理论
        5.5.2 基于KLR信号分析筛选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
        5.5.3 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最佳中介指标的确定
        5.5.4 基于KLR信号分析筛选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
        5.5.5 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最佳中介指标的确定
    5.6 本章小结
6.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的研究设计
    6.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相关理论
        6.1.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理论基础
        6.1.2 滤波与平滑
        6.1.3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动态回归模型
    6.2 关于保险业的Markov区制转换模型相关参数估计
        6.2.1 基于非寿险业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参数估计
        6.2.2 基于寿险业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参数估计
    6.3 基于KLR信号分析对保险业发展区制划分的评判
        6.3.1 关于非寿险业马尔科夫区制划分的检验
        6.3.2 关于寿险业马尔科夫区制划分的检验
    6.4 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4.1 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4.2 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5 本章小结
7.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缓解“偿二代”监管制度引致的顺周期风险应对能力
        7.2.2 构建应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7.2.3 缓解公允价值计价引致的顺周期性波动
        7.2.4 构建薪酬激励制度的长期机制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投资者行为、股市泡沫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1.1.2 资本市场风险问题愈发突出
        1.1.3 市场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1.1.4 市场风险、监管效率与金融安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投资者效用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2.1.1 投资者效用
        2.1.2 投资者行为
    2.2 股市泡沫研究
        2.2.1 泡沫概念及分类
        2.2.2 股市泡沫的检验
        2.2.3 股市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
        2.2.4 股市泡沫的经济效应研究
    2.3 金融安全研究
        2.3.1 相关概念
        2.3.2 新时代金融安全理论分析
        2.3.3 金融危机研究
        2.3.4 金融安全评价与预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股价行为、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机理
    3.1 基于投资者行为的股价涨跌系统动力学分析
        3.1.1 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3.1.2 股票价格运动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3.2 股价泡沫产生机理分析
        3.2.1 投资者行为、决策及市场基本设定
        3.2.2 股市泡沫形成机理
    3.3 金融安全影响因素及股市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机理分析
        3.3.1 金融安全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2 股市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渠道分析
        3.3.3 一个金融风险传染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股市泡沫及其传染效应仿真研究
    4.1 人工股市仿真
        4.1.1 仿真环境及参数说明
        4.1.2 仿真结果分析
        4.1.3 对仿真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4.2 传染效应仿真
        4.2.1 仿真环境及参数说明
        4.2.2 风险传染效应仿真基本结果
        4.2.3 传染效应仿真的敏感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股价泡沫的实证分析
    5.1 基础价值法:一种简单测度
        5.1.1 托宾Q值
        5.1.2 k泡沫系数
    5.2 基于GSADF方法的股价泡沫检验
        5.2.1 基本检验模型
        5.2.2 实证检验
    5.3 考虑基础价值与情绪指标的股市泡沫检验
        5.3.1 基本模型
        5.3.2 实证过程
    5.4 一个流动性风险的视角
        5.4.1 VAR模型阐述
        5.4.2 估计VAR模型
        5.4.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5.4.4 基本结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股市泡沫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6.1 我国金融安全状况评价
        6.1.1 金融安全指标体系设计
        6.1.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金融安全实证分析
    6.2 股市泡沫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影响评价
        6.2.1 MS-VAR模型基本原理
        6.2.2 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6.2.3 脉冲响应与拟合优度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2.5 结论与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论文基本结论
    7.2 预防股市泡沫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
        7.2.1 对监管层的建议
        7.2.2 对投资者的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股票价格运动Matlab仿真程序
附录 B 传染效应仿真程序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比较及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基金投资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3.2 论文创新点
2 我国基金市场智能投资业务发展历程
    2.1 我国基金市场发展历程
        2.1.1 我国近几年基金市场发展规模
        2.1.2 我国基金市场历史发展阶段
    2.2 我国基金市场投资方法发展历程
        2.2.1 我国基金市场投资方法发展阶段简介
        2.2.2 目前我国基金投资方法分类及市场概况
    2.3 我国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简介
        2.3.1 基于时间选择的智能投资方法介绍
        2.3.2 基于价格选择的智能投资方法介绍
        2.3.3 基于风险选择的智能投资方法介绍
        2.3.4 市场上其他智能投资方法介绍
3 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的比较
    3.1 回测数据样本及对比指标选择
        3.1.1 回测样本的选定标准
        3.1.2 回测样本的筛选方法
        3.1.3 回测样本的筛选结果
        3.1.4 收益及风险测度的指标选择
    3.2 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收益及风险对比
        3.2.1 移动均线法则收益率及风险水平回测
        3.2.2 PE法则收益率及风险水平回测
        3.2.3 止盈法则收益率及风险水平回测
    3.3 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优缺点
        3.3.1 移动均线法则智能投资方法存在的问题
        3.3.2 PE法则智能投资方法存在的问题
        3.3.3 止盈法则智能投资方法存在的问题
    3.4 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对比研究小结
4 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尝试性优化
    4.1 基于技术指标的智能投资方法优化
        4.1.1 运用技术指标优化智能投资方法
        4.1.2 拟引入的技术指标
    4.2 对智能投资方法的尝试性优化方案
        4.2.1 设置技术指标的智能投资方法简介
        4.2.2 优化后智能投资方法的业绩回测
5 总结
    5.1 智能投资方法研究结论
    5.2 智能投资方法对我国未来基金行业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脉络
        2.1.1 早期研究
        2.1.2 近现代研究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测度
        2.2.1 评价指标体系
        2.2.2 测算方法
    2.3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2.4.1 国外相关研究
        2.4.2 国内相关研究
    2.5 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2.5.1 国外相关研究
        2.5.2 国内相关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与逻辑
    3.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问题与驱动因素
        3.1.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3.1.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3.1.3 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
    3.2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
        3.2.1 形成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
        3.2.2 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3.3 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逻辑
        3.3.1 作用机制
        3.3.2 实现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评价
    4.1 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维度的拓展与指标设计
        4.1.1 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
        4.1.2 产业结构调整高级化
        4.1.3 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
        4.1.4 产业结构调整普惠化
        4.1.5 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检验
    4.2 基于主客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4.2.1 主观权重的确定
        4.2.2 客观权重的确定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4.3 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生成与分析
        4.3.1 指数生成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1 空间计量理论与方法
        5.1.1 空间自相关
        5.1.2 空间权重矩阵
        5.1.3 空间计量模型
    5.2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评价
        5.2.1 评价指标选择
        5.2.2 指标权重设定
        5.2.3 资本市场发展指数测算
        5.2.4 结果分析
    5.3 实证设计与结果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3.2 空间权重矩阵设置
        5.3.3 空间自相关检验
        5.3.4 实证过程与结果
        5.3.5 内生性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6.1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测算
        6.1.1 三阶段SBM模型的设计
        6.1.2 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6.1.3 第一阶段结果与分析
        6.1.4 第二阶段结果与分析
        6.1.5 第三阶段结果与分析
        6.1.6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时空分析
    6.2 模型、变量与数据
        6.2.1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6.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实证结果
        6.3.2 内生性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缘起
    一、机构股东概念的解读
        (一)机构股东概念的法律文本解释剖析
        (二)机构股东概念的学理解释剖析
        (三)机构股东的法律特征
    二、我国机构股东的兴起与发展
        (一)我国机构股东发展总体状况
        (二)我国各类机构股东发展具体状况
    三、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客观需求
        (一)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差异化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公司治理的变迁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特色
第二章 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用
    一、弥补传统公司治理机制的失灵
        (一)公司治理机制的内涵
        (二)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表现
        (三)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弥补作用
    二、改善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一)传统“委托——代理”问题的体现
        (二)控制股东“委托——代理”问题的凸显
        (三)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补位与制衡功能
第三章 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化
    一、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表现
        (一)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二)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手段较为单一
        (三)机构股东主动参与公司治理日渐成为主流
    二、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转化的促进因素
        (一)“搭便车”理论对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
        (二)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转化历程
        (三)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转化的影响因素
    三、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模式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导致机构股东话语权减弱
        (二)法律规范漏洞导致机构股东行权路径不畅
第四章 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权利的优化
    一、机构股东提案权行使的规范及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二)股东提案权是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权利
        (三)我国股东提案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漏洞
        (四)机构股东提案权法律规范的完善
    二、机构股东董事提名权行使的规范及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二)传统董事提名权的规定
        (三)我国董事提名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漏洞
        (四)机构股东董事提名权法律规范的完善
    三、机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行使的规范及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漏洞
        (三)机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法律规范的完善
    四、机构股东表决权行使的规范及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二)股东表决权存在的意义及法律规范
        (三)机构股东表决权法律规范的完善
第五章 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义务的确立
    一、机构股东双重地位及履行义务双重性
        (一)基于机构股东主体性质产生的信义义务
        (二)基于机构股东地位产生的股东受信义务
        (三)尽责管理义务是机构股东双重义务的统合
    二、域外尽责管理义务法律制度规范之借鉴
        (一)《尽责管理守则》的制定背景及适用主体
        (二)《尽责管理守则》的主要内容
        (三)《尽责管理守则》中遵守或解释的原则
    三、我国机构股东尽责管理义务的移植及本土化
        (一)我国机构股东尽责管理义务法律规范缺失
        (二)我国机构股东尽责管理义务规范内容的移植
        (三)我国机构股东尽责管理义务规范内容的本土化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框架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泡沫经济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经济泡沫的内涵和外延
        一、经济泡沫的定义与载体
        二、经济泡沫的形成条件
        三、经济泡沫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二节 泡沫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一、泡沫经济的定义
        二、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关系
        三、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四、泡沫经济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五、泡沫经济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第三节 泡沫经济的载体及其特性
        一、资产价值的难以确定性
        二、各种资产的供求特性
        三、易成为泡沫经济载体的资产及其特性
第三章 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与现实机制
    第一节 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
        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三、有效市场假说与证券价格波动
    第二节 股市泡沫存在的现实机制
        一、非有效市场
        二、不完全信息
        三、政府干预的影响
        四、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
第四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衡量与界定
    第一节 股市泡沫经济衡量界定的困难
        一、股票内在价值难以确定
        二、股市泡沫经济不存在数值上的严格界限
        三、非市场因素造成的衡量界定困难
    第二节 衡量界定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方法
        一、市盈率
        二、市净率
        三、换手率
        四、巴菲特指标
        五、对市场情绪的观测
    第三节 似是而非的股市泡沫经济的几种情况
        一、单只股票的异常状态
        二、某个板块股票的异常状态
        三、股市整体短期内连续暴涨
第五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与运行规律
    第一节 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事件
        一、2007年非典型泡沫经济事件
        二、2015年典型泡沫经济事件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表现
        一、估值指标暴涨
        二、总市值飙升
        三、成交额和换手率激增
        四、市场情绪狂热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运行规律
        一、形成: 逐渐积累
        二、发展: 迅猛膨胀
        三、破灭: 突然崩溃
        四、回归:缓慢恢复
第六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一节 股票市场泡沫向泡沫经济转化的可能途径
        一、股市泡沫转化为泡沫经济的一般条件
        二、经济周期波动
        三、股市泡沫加速实体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反作用
        四、金融因素变化
        五、国际资本流动
        六、技术革命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的成因
        一、对于未来经济高增长的预期
        二、超额货币供给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
        三、实体经济回报率较低
        四、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
        五、金融监管的缺陷
        六、投资者结构问题突出
        七、部分企业助推股市泡沫
        八、政府行为有利于股市泡沫的发展
        九、媒体言论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
        十、泡沫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形成时期的影响
        一、微观层面影响
        二、宏观层面影响
第七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及其危害
    第一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
        一、泡沫经济破灭的逻辑必然性
        二、对经济高增长预期的逆转
        三、资金持续流入的状态发生逆转
        四、政府为控制风险而加强干预
        五、投资主体的行为转变
        六、全球金融风险的影响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破灭的危害
        一、微观层面危害
        二、宏观层面危害
第八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哲学解读
    第一节 存在泡沫经济的社会形态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含义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存在泡沫经济
        三、A股市场泡沫经济具有社会形态基础
    第二节 产生泡沫经济的社会心理
        一、欲望支配世界
        二、理性与非理性
        三、单向度思想
        四、集体无意识
    第三节 股市泡沫经济的本质是金融异化
        一、异化概念的内涵与沿革
        二、金融异化的含义、表现及原因
        三、金融异化导致股市泡沫经济的机制
第九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第一节 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
        一、日本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二、日本股市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第二节 美国世纪之交纳斯达克泡沫经济
        一、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二、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第三节 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
        一、台湾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二、台湾股市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第十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防范
        一、正确认识股市泡沫经济
        二、虚拟经济应当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三、倡导理性投资与价值投资
        四、加强金融监管
        五、完善股市相关制度
        六、建立股市泡沫经济的监控预警机制
        七、建立股市平准基金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发展时期的治理
        一、控制资金流入股市
        二、抑制投机性交易
        三、冷却投机狂热情绪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治理
        一、及时应对股市泡沫经济破灭
        二、有效进行不良资产管理
        三、逐步刺激股市复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世纪证券满仓进入2004年(论文参考文献)

  • [1]融资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杨帆. 西北大学, 2021(12)
  • [2]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包许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全球商业银行数据[D]. 柯海展. 暨南大学, 2020(04)
  • [4]景林资产的投资策略研究[D]. 赵艳勤. 郑州大学, 2020(02)
  • [5]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D]. 崔微微.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投资者行为、股市泡沫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D]. 郑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金市场智能投资方法比较及策略优化[D]. 陈靖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程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9]我国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完善[D]. 王心怡. 吉林大学, 2017(03)
  • [10]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D]. 楼俊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标签:;  ;  ;  ;  ;  

世纪证券全仓进入2004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