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rbes病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国生,李利,毛国顺,丁宇,李辛,王依柔,王剑,王秀敏[1](2021)在《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携带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基因突变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1例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7岁女童患者就诊于儿科,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并抽提其与父母的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该患者出现真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血清铁减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氟康唑联合抗生素及丙球治疗,规律使用胰岛素、糖尿病饮食,能减缓病情发展。该患者基因检测证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新生突变c.1154C>T,P.Thr385Met,提示STAT1基因突变是导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原因之一,少数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可下降,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魏晓晶[2](2019)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肺功能特点及无创辅助通气时间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肺功能特点,起病部位、确诊时间、ALSFRS-R评分等因素与FVC%之间的关系,研究影响生存时间的不良因素。方法:筛选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69例ALS患者纳入研究。采集患者的性别、起病年龄、确诊时间、起病部位、ALSFRS-R评分、肺功能等临床资料;此后每3个月随访肺功能、血气分析和ALSFRS-R评分等信息,为期1年。采用双侧t检验方法对患者FVC%、确诊时间等进行比较,对ALS肺通气功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描绘不同组间生存曲线,Log 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9例ALS患者,共有男性42例,占60.9%,女性27例,占39.1%,男女比例为1.56:1。总样本发病年龄自2768岁不等,平均起病年龄为53.5±9.6岁。肢体起病组平均发病年龄较球部起病组偏早(52.7岁vs.60.3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在ALSFRS-R评分(39.3分vs.26.9分,P<0.001)、起病至FVC<70%时间(18.1月vs.10.7月,P=0.001)、确诊时FVC%(87.2%vs.62.3%,P<0.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总体患者FVC%均值为84.6%±16.3%,对患者ALSFRS-R评分、发病至确诊时间、起病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校正后,以肢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FVC%较球部起病组高23.2%(95%CI:5.9%,40.4%),有统计学意义(P=0.009)。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LSFRS-R评分与FVC%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患者ALSFRS-R评分越高,患者FVC%相对更高,预后更佳。3、ALS患者呼吸功能损害指标可以显示疾病进展情况,其中FVC%每月平均下降1.4%,ALSFRS-R评分每月平均下降0.8分,以球部起病患者的ΔFVC%和ΔALSFRS-R评分为3.8%(95%CI:1.9%,7.0%)和2.3(95%CI:0.67,3.83),相比于肢体起病患者组1.2%(95%CI:0,5.6%)和0.7(95%CI:0.15,3.33),下降速度更快(P<0.001;P=0.001)。4、对患者起病至FVC%<70%的时间进行生存分析,总体预估中位生存时间为17.0个月。按起病部位分组,球部起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2.0个月,明显少于肢体起病组18个月(P<0.001)。进而将肢体进一步分类,患者以上肢、下肢及肢体不明发病的中位生存时间20.0个月、17.0个月、16.0个月均长于球部起病患者,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ALS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球部起病患者女性居多。(2)ALS患者多为肢体起病,以肢体发作为首发症状的ALS患者发病年龄更早,整体状态相对更佳,疾病发展更理想,临床得到确诊需要更长时间。(3)ALS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有球部起病、快速进展及ALSFRS-R评分低。(4)ΔFVC%和ΔALSFRS-R可反映肺功能和疾病进展,临床可作为判断ALS患者疾病进展程度及治疗效果相关指标。(5)ALSFRS-R评分低,球部起病及较早得到确诊患者需要更早接受无创通气,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不良因子。
李辉[3](2019)在《猪源链球菌氟苯尼考耐药性检测及扩散机制》文中认为猪源链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由此导致的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是猪链球菌耐药性问题的原因,而氟苯尼考是兽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目前急需解决氟苯尼考等常用药物耐药性问题。氟苯尼考耐药基因optrA是第二个被发现可以同时介导恶唑烷酮类和酰胺醇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且可在细菌之间发生水平转移。因此,以耐药性基因optrA为切入点,研究猪链球菌氟苯尼考耐药现状以及扩散机制,为医学和兽医临床上氟苯尼考耐药的扩散和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对猪源链球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进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optrA的检测。并对部分optrA阳性菌株进行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性检测,随机挑选几株阳性菌进行接合试验、MLST分型、药敏试验。随后对optrA阳性菌SC317进行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分析optrA遗传环境,通过设计引物分别进行ICE环状中间体和optrA环状中间体的扩增,验证是否存在环状中间体,进一步分析氟苯尼考耐药基因optrA的遗传环境和传播机制。对237株链球菌进行optrA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optrA阳性菌株28株,阳性率1 1.8%(28/237),药敏结果显示,大部分株菌株均对氟苯尼考、利奈唑胺、四环素和林可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随机选取的2株含optrA耐药性基因的猪链球菌SC262和SC317为供体菌,分别与受体菌S.suis BAA-853进行接合试验。只有SC317接合成功,接合子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接合子T-SC317对氟苯尼考、利奈唑胺耐药,说明optrA基因在受体菌中能发挥功能。接合试验结果表明:猪源链球菌携带的optrA基因发生了水平转移,接合效率为2.1×10-8。SC317全基因组测序后发现optrA位于一个两端由同向重复序列的IS1216所形成的假定转座子上,且该假定转座子位于ICESa2603家族中一个串联ICE上,并将此串联ICE命名为串联ICESsuSC317(103.324Kb)。optrA环状中间和ICE环状中间体扩增结果显示:SC317可获得ICE环状中间体以及optrA环状中间体。在这个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了氟苯尼考耐药基因optrA位于ICESa2603家族中的一个串联ICE中。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猪源链球菌中检测到了氟苯尼考耐药基因optrA,该基因可能通过转座的形式插入到了 一个ICESa2603家族的串联ICE中,该ICE可以发生水平转移。该研究为氟苯尼考在猪源链球菌中的扩散提供了部分理论解释。
李青青[4](2018)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采用小鼠自由饮用DSS溶液法构建炎症性肠病急、慢性动物模型,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IBD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对象。2.评价不同来源UCMSC、不同途径注入的UCMSC对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和机制,为UCMSC临床治疗IBD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1、UCMSC的制备:1.KM小鼠UCMSC:取KM孕鼠3只,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剖腹,取脐带,剔除被膜、血液等;剪成体积小于1mm3组织块,接种于T25培养瓶底,置于5%C02培养箱内。待UCMSC生长至80%-90%融合时,按1:3传代。2.人UCMSC:由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生物医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提供的P2代细胞,按1:3传代。分别对人和鼠P3UCMSC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UCMSC标志抗原阳性表达率,分析UCMSC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能力。将P3细胞用冻存液稀释成3×106/mL,液氮贮存备用。使用时,用生理盐水将 UCMSC 稀释成 5×106/ml 和 1×107/ml。2、IBD动物模型的建立:①急性模型: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7-8w;体重20-22g)自由饮用3%DSS水溶液七天后,处死小鼠取材。②慢性模型:小鼠自由饮用3%DSS溶液5天,间隔10天后,按照“每隔三天持续饮用DSS溶液4天”循环5次后,处死小鼠并采集相关标本。造模期间,每天监测小鼠体重、粪便形态、便血以及死亡率等指标;造模结束后,对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学变化,同时行组织病理学评分。3、UCMSC移植治疗小鼠IBD(1)不同途径注射人UCMSC治疗急性IBD模型:按上述方法制作急性IBD模型36只,将其随机平均分成模型组、腹腔注射UCMSC组、静脉注射UCMSC组,每组12只,同时设正常对照组9只。UCMSC静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分别在造模开始后的第1、3、5天注射浓度为5×106/ml的UCMSC悬液100ul,模型组同步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开始后的第七天处死小鼠取材。(2)UCMSC治疗慢性IBD模型: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上述方法制作急性IBD模型45只,然后将其随机平均分成模型组、鼠UCMSC组、人UCMSC组,每组15只;同时设正常对照组9只。鼠UCMSC治疗组和人UCMSC治疗组经腹腔分别注射鼠UCMSC与人UCMSC(细胞浓度为1×107/ml;100ul),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造模开始后的第50天处死小鼠取材。(3)观察指标:①小鼠结肠组织结构;②血清中IL-6、TNF-a的浓度;炎症细胞免疫组化染色;③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染色;④结肠组织中胶原纤维染色。⑤小鼠每天的精神状态与体重;⑥粪便形态;⑦便血情况;⑧结肠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IL-6基因相对表达量;VEGF-A、VEGFR-1、Occludin蛋白表达量。4、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IBD作用机制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自噬标志蛋白LC3A/B、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体VEGFR-1达;qPCR法分析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炎症因子IL-6的表达;采用GFP标记UCMSC与免疫组化法观察UCMSC在体内的分布。[结果]1.UCMSC 鉴定人源与KM鼠源的UCMSC均呈纤维状,贴壁生长。KM鼠源UCMSC标志物CD 105、CD90表达率分别为99.9%、100%;而CD34的表达率为0.239%,人源UCMSC标志物CD73、CD90、CD105 表达率分别为 97.5%、98.2%、97.5%;CD34、HLA-DR、CD45+的表达率分别为0.861%、2.22%、0.695%。两种UCMSC均可被诱导分化为类脂肪细胞、骨样、软骨样细胞。2.模型创建与评价IBD急性模型:小鼠在饮用3%DSS溶液4天后,出现便血,5天后体重开始下降,便血加重,精神萎靡,嗜睡懒动,聚集。大体解剖:可见小鼠全结肠或部分结肠有充血水肿、溃疡。组织病理与染色示:肠上皮结构破坏、腺体紊乱、杯状细胞减少,肠壁全层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慢性IBD模型,小鼠表现为间断便血,体重维持在较低水平(为最初体重的85%左右),炎症细胞浸润肠壁各层,腺体样结构几乎消失,肠腔狭窄。3.UCMSC 疗效(1)UCMSC治疗急性IBD的疗效:观察期间内,腹腔注射UCMSC组、静脉注射UCMSC组、模型组的体重下降百分比分别为:11%、14%、17%。腹腔注射UCMSC组、静脉注射UCMSC组、模型组各组死亡率分别为:0%、8.3%、33%。IL-6在腹腔注射UCMSC组、静脉注射UCMSC组、模型组中的血清浓度分别为:27.17±1.48(pg/ml)、71.11 ±9.19(pg/ml)、104.90±9.78(pg/ml)(p<0.05)。TNFa在腹腔注射UCMSC组、静脉注射UCMSC组、模型组中的血清浓度分别为:119.50±12.33、153.67±1.50、174.92 ±7.72(pg/ml)(p<0.05)。qPCR 结果提示,腹腔注射UCMSC组的Claudin1、occludin较其他三组的表达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治疗组、静脉注射治疗组、模型组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0.5±0.30;5.9±1.10;8.7±1.39;8.8± 1.33(p<0.05)。(2)人和KM鼠UCMSC治疗慢性IBD的疗效:人和KM鼠UCMSC组、模型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13.3%、60%。人和KM鼠UCMSC组的结肠组织中的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而模型组则呈弥漫性浸润。人UCMSC治疗组与KM鼠UCMSC治疗组结肠组织中的杯状细胞分布更均匀,密度更大,颜色深染,胶原纤维渗出较少,模型组情况与之相反。LC3A/B在人、KM鼠UCMSC组中的蛋白表达量低于其他两组;VEGF-A、VEGFR-1与Occludin蛋白的表达在人UCMSC治疗组中表达升高。【结论]1、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成功获得了 KM小鼠UCMSC细胞,UCMSC高表达CD90、CD105,低表达 CD34。人 UCMSC 高表达 CD73、CD90、CD105;低表达 CD34、CD45、HLA-DR。KM小鼠与人的UCMSC均具有向骨、软骨、脂质分化的潜能。2、采用连续或间断自由饮用3%DSS溶液成功建立了 IBD急、慢性模型。3、腹腔注射与静脉注射UCMSC治疗IBD急性模型,均显示有效,但腹腔注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法。4、人源UCMSC与KM鼠源的UCMSC均能降低小鼠IBD模型的死亡率,减轻肠炎,提示两种来源的UCMSC均有治疗作用。5、UCMSC促进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调结肠组织的自噬标志性蛋白LC3A/B的表达;上调受损部位VEGF-A与VEGFR-1的表达。6、UCMSC注入体内后,在肠、肝、脾、肺、肾器官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脾脏中的分布最多。
郑都[5](2018)在《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结合小骨窗手术对比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价值。同时分析患者脑出血术后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为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中医药诊疗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到2017年2月就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芳村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17例,并选取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3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手术、术后及经济学相关指标。同时参照“脑出血中医证候资料收集表”,对入选患者进行入院当天,术后第7、14天时的中医四诊资进行料采集,分析脑出血术后中医证候要素特点。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包括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出血量、GCS评分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与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脑室血肿清除率及上有明显优势(P<0.05)。神经内镜组平均住院时间及NICU住院天数较开颅组短,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颅组,术后7天GCS评分及出院GOS评分高于开颅组。但在统计学上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风证、火热证、痰证为脑出血中风发病的主要因素,随着病程发展风证比例下降。痰证一直占有较高比例,贯穿于脑出血中风术后的过程。气虚证随着病程呈上升趋势,痰证、气虚证在术14天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其他证候。按GCS评分分级分析提示随病情逐渐加重痰证出现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血肿清除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相对传统开颅术,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相对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快的优势。2.出血性中风术后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以风、痰、火热为主,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病情后期为痰证、气虚证为主。
顾星逸[6](2017)在《112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总结住院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带状疱疹发病特点。2.比较膦甲酸钠、更昔洛韦、伐昔洛韦这三种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3.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4.分析2例初诊为带状疱疹的病例,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本研究对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常规登记、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皮损特点、疼痛程度等一般情况,抽血检查患者生化、电解质、血清肌钙蛋白Ⅰ。2.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膦甲酸钠、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治疗,比较疗效。3.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4.两例初诊为带状疱疹的病例,回顾其诊治过程。结果1.临床资料112名研究对象中,男性略多于女性,74%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皮损主要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肋间神经分布区、腰骶神经分布区,左右侧比例为1 1;皮损严重程度以中等程度为主;大部分患者为先出现疼痛,后出现红斑、水疱;急性期疼痛程度的平均疼痛评分为4.96分;有29.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且大部分年龄≥60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发生最多的并发症;共出现6例特殊类型带状疱疹;平均抗病毒治疗天数为8.25天;28.6%的患者甘油三酯升高;大部分患者钙离子浓度在2.20-2.29mmol/L间;3.6%患者cTnI升高。2.膦甲酸钠、更昔洛韦、伐昔洛韦三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其疗效无明显差异(F=0.239,P=0.788>0.05)。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部位、体侧、血清肌钙蛋白I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疼痛至抗病毒开始时间、年龄、皮损严重程度、疼痛评分、电解质钙离子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皮损严重程度、抗病毒天数及血清肌钙蛋白I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疼痛评分(P=0.015)和电解质钙离子浓度(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电解质钙离子值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保护因素。4.两例初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一例确诊为肾周脓肿,另一例为带状疱疹合并肺部感染。结论1.在疼痛早期接受足量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小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而血清钙离子可能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影响因素。2.膦甲酸钠、更昔洛韦、伐昔洛韦均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其疗效无明显差异。3.对于临床上不典型的带状疱疹病例,应重视全面查体及辅助检查。
曾维文[7](2017)在《消化道瘘临床诊治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56例消化道瘘(Gastrointestinal Fistula,GIF)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并归纳消化道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纳入2014年9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诊疗的56例消化道瘘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消化道瘘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6例,年龄22-83岁,以老年人为主。原发性疾病中,良性疾病18例(32.1%),恶性疾病37例(66.1%),外伤1例。医源性瘘48例(85.7%),其中手术相关性46例(82.1%),支架致瘘1例,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1例。临床表现:发热27例(48.2%),引流液性质改变26例(46.4%),腹痛22例(39.3%),体重明显下降、合并不同程度低白蛋白血症、贫血者10例(17.9%)饮水、进食呛咳4例(7.1%),水样腹泻或稀便3例(5.4%),其他症状还包括呼吸困难,胸痛,黑便、便血、腹部包块,黄疸等原发疾病表现。辅助检查:CT检查阳性率1 9.0%,胃肠道钡剂造影阳性率59.3%,胃肠镜检查阳性率75%。56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4例,死亡9例,死亡率26.8%。29例患者仅接受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及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抗感染、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等措施,治愈22例,7例均因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死亡。6例接受内镜下治疗,分别为OTSC(Over-The-Scope Clip)闭合、注射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内镜下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ing Mental Stent,SEMS)置入术,治愈2例,4例好转。行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中,治愈19例,死亡2例。结论:消化道瘘是消化道良恶性疾病或手术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其原发疾病多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医源性瘘成为最主要的致瘘因素。对于胃肠手术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引流液性质改变,临床应想到手术相关性瘘的可能。出现慢性腹泻、消瘦且有胃肠道手术史的患者,需警惕消化道瘘的出现。消化道造影和胃肠镜检查是主要检查手段。早期给予TPN及EN、抗感染、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等措施,部分可以好转,甚至治愈。瘘口无自愈迹象的情况可采取手术治疗。
吴笑[8](2017)在《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血清代谢组分影响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是否优于莫沙比利。方法: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1:1:1的比例完全随机地分入低强度电针组(n=58),高强度电针组(n=65)和莫沙比利药物对照组(n=67)。在4周的治疗期内,电针组的患者共接受16次电针治疗,莫沙比利药物对照组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是在4周的治疗期内至少有3周,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大于等于3次,且与基线期相比增长1次以上的患者的比例。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每周自主排便次数、每周粪便性状评分、每周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治疗前后每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变量、治疗前后粪便性状评分改变量、治疗前后排便困难程度得分改变量。其他疗效评价指标还包括每组中严重便秘患者所占比例(严重便秘的定义是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小于等于2次)、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与基线期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周自主排便次数大于等于3次与基线期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在低强度电针组,高强度电针组和莫沙比利药物对照组中,达到主要疗效指标要求的患者比例分别是53.45%,66.15%,和52.24%。电针可显着提高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强度电针组:第5周,p=0.001;第8周,p=0.0001。高强度电针组所有时间段,p<0.0001);提高患者每周粪便性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强度电针组:第1周,p<0.01。高强度电针组所有时间段,;p<0.001);改善患者每周排便困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强度电针组:第1周,p<0.01;第3周,p<0.001;高强度电针组所有时间段,p<0.0001)。高强度电针治疗比莫沙比利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p<0.05)。而且,与低强度电针组和药物组相比,高强度电针组可更好地降低严重便秘患者的比例(p<0.05,两者均是)。与药物组比较,电针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强度的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均安全有效。在提高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方面,低强度、高强度电针的治疗效果与莫沙比利相当。但是,电针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另外,电针治疗不良反应少。第二部分不同强度电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代谢组分影响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强度电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代谢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共19例,分别为低强度电针组(n=7),高强度电针组(n=6)和莫沙比利药物对照组(n=6)。在4周的治疗期内,电针组的患者共接受16次电针治疗,莫沙比利药物对照组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血液,低温离心后取上层血清,经衍生化处理后,供GC-MS进样分析。采用OPLS-DA的模式识别技术分析,经过治疗后,每组的代谢产物是否有显着性差异。然后,将筛选出的VIP>1的代谢产物再行T检验分析,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利用NIST数据库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在低强度电针组、高强度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VIP>1的代谢物的分别有11,7,21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物包括:在低强度电针组,鸟氨酸、甘油酸浓度升高;在高强度电针组,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药物对照组,香草酸浓度降低,阿拉伯糖酸浓度升高。结论:不同强度电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代谢组分影响可能并不显着。
门启斐[9](2016)在《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文中认为青蛙和蟾蜍是常见的两栖动物,是生物群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吸虫和绦虫是常见的两栖动物寄生虫,严重影响蛙类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个体死亡。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蛙类资源利用的增加,人与蛙类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部分人兽共患寄生虫同样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因此,研究蛙类吸虫和绦虫,不仅可以保护蛙类,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防范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意识。本文拟通过对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情况调查和种类鉴定,为做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和保护蛙类资源提供基础数据。1.两类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为初步了解蛙类吸虫和绦虫的感染情况,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共剖检蛙3种182只,分别为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90只、虎纹蛙(Rana rugulosa)8只、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84只。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体内均检出吸虫和绦虫,虎纹蛙体内未检出寄生虫。其中,黑斑蛙检出率为86.67%,体内检出吸虫1625条,绦虫47条,感染率分别为78.89%和13.33%,平均感染强度为22.89和3.92。中华大蟾蜍检出率为85.71%,体内检出吸虫1628条,绦虫2条,感染率分别为85.71%和2.38%,平均感染强度为22.61和1。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剖检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吸虫的感染情况,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于国内的其他相关报道,而绦虫的感染情况较低,低于大部分国内报道。本次调查检出绦虫为裂头蚴,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虽数量很少,但依然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2.单殖吸虫的种类鉴定为确定黑斑蛙膀胱内单殖吸虫的具体种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随机选取30条虫体用于形态学鉴定,4条虫体用于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4条虫体18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构建的18S r RNA系统发育树中,4条虫体均位于多盘科(Polystomatidae)双睾属(Diplorchis)分支内。结合形态学鉴定对虫体的观察,器官的测量和相关文献的对比,确定本次检出的单殖吸虫为黑斑蛙双睾吸虫(Diplochis nigromaculatus)。本种吸虫在国内仅北京和江苏有记录,这是该吸虫在上海的首次检出。3.复殖吸虫的种类鉴定为确定从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体内检出的吸虫种类,采用观测形态结构的方法对2696条吸虫进行种类鉴定。选取部分虫体,制作封片标本,观测封片虫体的形态结构,查阅相关文献,与国内已报道的吸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检获的2696条吸虫均为复殖吸虫,隶属于4科4属6种,其中3种鉴定到种,分别为重盘科(Diplodiscidae)重盘属(Diplodiscus)的短肠重盘吸虫(D.mehrai),黑斑蛙重盘吸虫(D.nigromaculati),似巨颈科(Macroderoididae)累智属(Rauschiella)的蛙累智吸虫(R.ranae)。余下3种仅能鉴定到属,分别为重盘科重盘属吸虫未定种(Diplodiscus sp.),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拟侧殖属吸虫未定种(Pleurogenoides sp.),舐血科(Haematoloechidae)舐血属吸虫未定种(Haematoloechus sp.)。本次鉴定结果,为上海市蛙类寄生虫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4.绦虫的种类鉴定为确定从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检获绦虫的种类,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法,随机选取8条虫体,提取DNA,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对扩增的基因片段进行Blast序列对比以确定其种类,并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裂头科(Diphyllobothriidae)迭宫属(Spirometra)猬迭宫绦虫(S.erinacei)ITS序列相似程度最高,可初步确定本次检获的绦虫是猬迭宫绦虫,且全部为其幼虫裂头蚴。系统发育树显示,本次检获裂头蚴和蛇源裂头蚴在一个分支内,而以哺乳动物为宿主的裂头蚴在另一分支,证明蛇源和蛙源裂头蚴亲缘关系较近。5.中国蛙类吸虫种类与地理分布为了解我国蛙类寄生吸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作者查阅了报道我国蛙类吸虫的相关文献,依据吸虫分类系统和科属种的字母顺序整理成文。共记录在中国检出的吸虫4目13科29属88种,其中多盘目1科2属13种,棘口目1科2属12种,后睾目1科1属3种,斜睾目10科24属60种。列出了每种吸虫的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命名人与命名年、寄生宿主与部位、地理分布及文献来源等信息,为较全面掌握我国蛙类寄生吸虫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提供了基础材料。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10](2016)在《中国糖原累积性肌病诊治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Forbes病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rbes病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肺功能特点及无创辅助通气时间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概述 |
2.2 临床表现 |
2.3 生物标记物 |
2.3.1 神经电生理学 |
2.3.2 神经生化 |
2.3.3 神经遗传学 |
2.3.4 神经影像学 |
2.4 治疗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临床资料采集 |
3.2.2 肺功能检测 |
3.2.3 随访 |
3.2.4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一般资料 |
4.2 不同分组间肺通气功能差异 |
4.3 ALS患者肺功能障碍相关因素 |
4.4 疾病进展程度分析 |
4.5 生存时间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ALS患者一般资料 |
5.2 ALS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变 |
5.3 呼吸干预时间分析 |
5.4 研究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猪源链球菌氟苯尼考耐药性检测及扩散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常用缩略词 |
摘要 |
文献综述 |
1 猪链球菌概述 |
2 猪链球菌的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 |
3 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机制 |
4 药物概述 |
5 optrA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试验一 猪源链球菌氟苯尼考耐药性基因optrA的检测、接合及药敏试验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 optrA遗传环境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现状 |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现代医学认识 |
二、祖国医学对出血性中风认识 |
三、脑出血治疗 |
四、内镜治疗脑出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内镜结合小骨窗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及经济学效益 |
一、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
二、手术相关指标 |
三、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及预后 |
四、两组经济学指标 |
第二节 出血性中风术后中医证候分布 |
一、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证候分布 |
二、出血性中风GCS评分与中医证候分布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一、外科手治疗脑出血依据 |
二、神经内镜手术的优势 |
三、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手术的体会 |
四、出血性中风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112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部分指标的判定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2例初诊为带状疱疹的病例分析 |
病例一(住院号0101061197) |
病例二(住院号0101090256) |
讨论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文献综述2 功能影像技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消化道瘘临床诊治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附录 |
致谢 |
(8)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血清代谢组分影响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
英文略缩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引言 |
1.2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不同强度电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代谢组分影响初步探讨 |
2.1 引言 |
2.2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
1. GC-MS联用技术简介 |
2. GC-MS分析代谢物的研究方法 |
3. GC-MS联用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蛙类寄生蠕虫的研究概述 |
1.1.1 蛙类寄生蠕虫的种类 |
1.1.2 蛙类寄生蠕虫的危害 |
1.2 我国蛙类吸虫的研究进展 |
1.2.1 我国蛙类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
1.2.2 我国蛙类吸虫的感染状况 |
1.3 我国蛙类绦虫的研究进展 |
1.3.1 我国蛙类绦虫的分类学研究 |
1.3.2 我国蛙类绦虫的感染状况 第二章 两种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来源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5 虫体的收集与统计 |
2.3 结果 |
2.3.1 黑斑蛙个体感染情况 |
2.3.2 黑斑蛙脏器感染情况 |
2.3.3 中华大蟾蜍个体感染情况 |
2.3.4 中华大蟾蜍脏器感染情况 |
2.3.5 虎纹蛙感染情况 |
2.4 讨论 第三章 单殖吸虫的种类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来源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5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洗 |
3.2.6 玻片标本的制作 |
3.2.7 玻片标本的观察、拍照和测量 |
3.2.8 虫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9 虫体 18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 |
3.2.10 18S r RNA基因PCR产物回收 |
3.2.11 胶回收产物的连接和转化 |
3.2.12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测序 |
3.2.13 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2.14 种类的鉴定 |
3.3 结果 |
3.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3.3.2 分子生物学验证结果 |
3.4 讨论 第四章 复殖吸虫的种类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来源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5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洗 |
4.2.6 玻片标本的制作 |
4.2.7 玻片标本的观察、拍照和测量 |
4.3 结果 |
4.3.1 重盘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
4.3.2 舐血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
4.3.3 枝腺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
4.3.4 似巨颈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
4.4 讨论 第五章 绦虫的种类鉴定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来源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2.5 玻片标本的制作 |
5.2.6 虫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5.2.7 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的PCR扩增 |
5.2.8 ITS基因PCR产物回收 |
5.2.9 胶回收产物的连接和转化 |
5.2.10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测序 |
5.2.11 分子生物学鉴定 |
5.3 结果 |
5.3.1 形态展示 |
5.3.2 种类鉴定 |
5.3.3 亲缘关系分析 |
5.4 讨论 第六章 中国蛙类吸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
6.1 引言 |
6.2 异肉科Allocreadiidae Looss, 1902 |
6.2.1 异肉属Allocreadium Looss, 1900 |
6.3 蛙蠕科Batrachotrematidae Dollfus et Willianms, 1966 |
6.3.1 蛙蠕属Batrachotrema Dollfus et Williams, 1966 |
6.3.2 巨盘属Gigantodiscum Wang, 1980 |
6.3.3 后平睾属Opisthioparorchis Wang, 1980 |
6.4 半肠科Mesocoeliidae Dollfus, 1930 |
6.4.1 半肠属Mesocoelium Odhner, 1901 |
6.5 重盘科Diplodiscidae Skrjabin, 1949 |
6.5.1 重盘属Diplodiscus Diesing, 1836 |
6.5.2 拟后盘属Pseudopisthodiscus Yamaguti, 1958 |
6.6 发状科Gorgoderidae (Looss, 1899) Looss, 1901 |
6.6.1 发状属Gorgodera Looss, 1899 |
6.6.2 拟发状属Gorgoderina Looss, 1902 |
6.6.3 叶形属Phyllodistomum Braun, 1899 |
6.7 舐血科Haematoloechidae Freitas et Lent, 1939 |
6.7.1 舐血属Haematoloechus Looss, 1899 |
6.8 海立科Halipegidae Poche, 1925 |
6.8.1 海立属Halipegus Looss, 1899 |
6.9 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 Lühe, 1911 |
6.9.1 隐弯属Cryptotropa Strand, 1928 |
6.9.2 酒徒属Goneo Klein, 1905 |
6.9.3 斜生属Loxogenes Stafford, 1905 |
6.9.4 侧殖属Pleurogenes Looss, 1896 |
6.9.5 拟侧殖属Pleurogenoides Travassos, 1921 |
6.9.6 前盘属Prosthopycoides Martin, 1966 |
6.9.7 伪前孕属Pseudoprosotocus Wang, 1983 |
6.10 似巨颈科Macroderoididae Mcmullen, 1937 |
6.10.1 刻体属Glypthelmins Stafford, 1905 |
6.10.2 累智属Rauschiella Babero, 1951 |
6.11 脐宫科Omphalometridae Bittner et Sprehn, 1928 |
6.11.1 长囊属Dolichosaccus Johnston, 1912 |
6.11.2 后穴属Opisthioglyphe Looss, 1899 |
6.11.3 树蛙吸虫属Rhacophotrema Uchida et Itagaki, 1980 |
6.12 孔肠科Opecoelidae Ozaki, 1925 |
6.12.1 界孔属Horatrema Srivasiava, 1942 |
6.13 斜睾科Plagiorchiidae Lühe, 1901 |
6.13.1 环宫属Encyclometra Baylis et Cannon, 1924 |
6.13.2 路氏属Rudolphiella Travassos, 1926 |
6.14 多盘科Polystomatidae Gamble, 1896 |
6.14.1 双睾属Diplorchis Ozaki, 1931 |
6.14.2 多盘属Polystoma Zeder, 1800 第七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
四、Forbes病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携带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基因突变一例并文献复习[J]. 胡国生,李利,毛国顺,丁宇,李辛,王依柔,王剑,王秀敏.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3)
- [2]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肺功能特点及无创辅助通气时间预测研究[D]. 魏晓晶. 吉林大学, 2019(11)
- [3]猪源链球菌氟苯尼考耐药性检测及扩散机制[D]. 李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李青青.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5]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分析[D]. 郑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112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D]. 顾星逸. 东南大学, 2017(04)
- [7]消化道瘘临床诊治特征分析[D]. 曾维文.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8]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血清代谢组分影响初步探讨[D]. 吴笑.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9]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D]. 门启斐.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中国糖原累积性肌病诊治指南[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