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高方媛[1](2021)在《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2021年工作重点,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美丽中国的建设有赖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绿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稳定城市生态底色。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级新区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侵占并逐渐转变为稀缺的资源,与城市及新区的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区别,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整体模式的关系,提炼影响城市绿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是使城市绿色空间应对城市问题冲击并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关键。引导与维持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得到整体的提升。本文以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新区真实建设环境的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构成类型划分与识别方法。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将城市绿色空间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体四种主要类型。研究选取18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2018年间的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Arc GIS平台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识别测度。结合国家级新区自然条件、建设时序、现状绿色空间构成类型的相应指标及现状绿色空间结构,提出现状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存在总量不足且构成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中生态廊道存在破碎化、绿色斑块孤立分散且未形成网络化结构等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进行划分与比较,归纳出具有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环城绿带圈层式、绿色廊道网络式、楔形绿地镶嵌式和城市绿心模式四类基本模式原型。并通过遥感技术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技术路径,对所选取的18个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提取,以便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布局结构模式。最后,针对国家级新区现状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区、斑块破碎度及连通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空间形态、经提取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中7类景观类型的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结合所归纳的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原型,提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三类主要模式,即集中绿心组合式结构模式、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和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并通过新区的具体总体规划方案与所构建的模式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遥感图像数据、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定性评估与定量识别两种角度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进行测度识别,并将MSPA分析结果与运用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形态学空间格局方法的定量分析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为基础搭建思路来尝试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对国家级新区绿色、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雪松[2](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于玲[3](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刘姗[4](2021)在《叶际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文中提出叶际微生物组作为植物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宿主植物病害抵御能力、产生激素以促进植物生长、降解农药等污染有机物和参与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碳氮元素循环等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有助于理解微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保持机制,然而,叶际微生物在大陆尺度上的地理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中国东部地区具有天然的水热梯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化和管理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是研究微生物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理想平台。因而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叶际微生物群落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机制,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国东部地区七个生态系统类型采集的343个叶际样品为供试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地理分布格局的差异,揭示了叶际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并对叶际核心和稀有微生物类群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进行探究,预测了叶际微生物群落主要的生态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比较了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地理分布格局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人为干扰生态系统(水稻生态系统、农业旱地生态系统、农业设施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相比于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显着的差异,自然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没有显着变化。在大陆尺度上,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与纬度均呈显着的单调递减关系,而自然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未检测到显着的纬度分布模式;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相似度与地理距离呈现出显着负相关的距离-衰减效应,自然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相似度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2)运用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和零模型方法探究不同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环境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具有相似的规律,随机过程在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空间变化中占主导地位,主要由均质扩散决定,在不同生态系统中解释度均超过50%;确定性过程中环境选择作用解释了叶际微生物群落19%~49%的空间变异。此外,扩散限制过程和未确定过程仅解释了10%左右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空间变异。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年平均温度(MAT)和硝态氮(NO3--N)可能是控制叶际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变化的主要预测环境因子,地理距离对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变化的贡献较小。3)通过丰度-占有关系界定存在于不同生态系统植物叶片表面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尽管叶际微生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但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大陆尺度核心群落仅由31个类群组成,主要包括泛菌属(Pantoea[12.53%])、肠杆菌属(Enterobacter[6.57%])、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5.41%])、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3.7%])、节杆菌属(Arthrobacter[3.4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2.66%])、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2.30%])等。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管理和人类活动影响了叶际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虽然叶际微生物群落空间周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随机性过程驱动的,但是年平均气温和大气氮沉降也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大陆尺度上叶际存在一个由31个可操作单元构成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在碳水化合物等代谢过程表现出较高的活性。研究结果为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调节提供了理论数据,有助于在未来可持续农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叶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胡恒[5](2021)在《基于LID理念的河流治理规划研究 ——以广西扶绥县那密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传统的河流治理大部分利用灰色基础设施排水,忽视对河流环境的保护,采用粗放式的模式来治水,阻断了河流与河岸的联系,水生态循环系统遭到破坏,造成城市水体功能运行失调。低影响开发(LID)理念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径流量,减少内涝和水体污染,提高水环境品质的绿色开发技术。将LID理念应用于河流治理规划,能够全面系统地解决河流及其沿岸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游憩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目前有关河流治理规划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总结了德国、日本和中国在河流治理方面典型LID案例的成功经验。其次阐述了传统河流治理的弊端,将LID理念应用到河流治理规划中的优势,从构建水安全格局,保护水生态敏感区,修复水环境系统,涵养城市水资源四个方面论述了LID理念在河流治理规划中的优势。作者论述了LID理念下的河流治理规划原则、规划方法和规划策略,剖析了扶绥县城区那密河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目标。最后阐述了应用LID理念对那密河进行治理的措施,并运用SWMM模型模拟计算以及公式计算的方法评价了那密河采用LID技术措施治理改造后取得的预期成果。作者在研究的基础上,从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和水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河流治理规划方法。水安全方面要建立水安全格局,在河流治理中通过构建水安全格局,能够加强城市抵御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雨水下渗率,积蓄雨水并补充地下水,减小洪峰流量,延迟峰现时间,通过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生态与防洪的兼顾。水生态修复方面要尊重原有水系的自然、生态条件,根据河流的地形地貌特点,尽量利用河流的自然特征,最大限度保持河道的自然状态和自然景观,保证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正常运行。通过引水入城保障河流最少生态用水,将水塘、湖泊与河流连通,实现良性的水循环。通过修复水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调节功能,保护水生态敏感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通过LID技术措施,削减雨水径流和污染物,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改善动物栖息地生境,塑造河湖的自然景观,提高自然生态环境。
胡庭浩[6](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指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薛梦楚[8](2020)在《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自然栖息地因无序的开发建设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割裂、破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其说人类破坏了大部分自然环境,不如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已将自然从生活中剔除了。本文基于对不断缺失的生物友好空间的关注,思考如何化解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深入探讨城市设计与生物友好环境的关系,提出对生物友好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生物友好型城市”将生物自然栖息地放在设计、规划和管理的首要位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接触这一天性要求,也认识到自然系统的诸多环境和经济价值。文章引入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及亲生物城市等理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将生物友好城市建设总结为整体的绿色网络构建辅以空间的生境细化设计。通过对城市绿色网络、生物友好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梳理,基于理论指导归纳并提出了建设绿色网络的原则与步骤,以涵盖“区域-中心-组团”由上至下的模式进行多尺度综合构建。通过分析大山水环境,梳理和恢复重点生物栖息空间、生物走廊,构建区域绿色网络;对中心城区进行以研究生物栖息空间为主导的生物安全格局分析,结合既有蓝绿空间,创造城区绿色脉络;再对城市组团内部生境点细化研究,通过分析组团网络连接度、环闭度以及建成空间现状情况,塑造生物友好的绿色网络。将绿色网络分析下的总体城市设计分解为“点、线、面”三个类别分别进行城市建设策略引导。最后以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为例,运用多尺度网络构建模式,并针对该城市局部特色的点线面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引导。生物友好设计强调了与自然环境日常接触的重要性,从城市设计上引导即使是小的绿地也期望带来更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积极健康的结果。研究通过创造生物友好城市和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来营造城市活力。文章最后对绿色网络构建策略的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对生物友好型城市切实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师优先进入创建生物友好空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施金凤[9](2020)在《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文中指出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净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补充城市地下水、滋养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在过度发展的城市环境和人工控制的雨水管网影响下,雨水自然循环过程发生改变,下渗环节削弱,产流速度加快规模增强,导致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对社会运行、城市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在全球性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加持”下,这种影响的强度和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在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中,景观基础设施是组织城市空间形态和承载城市复合功能的基本框架,能够协调自然和城市之间、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基于生态设计思想的景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系统介入人工和自然之间,以和谐高效可持续的生态方法化解城市雨水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生态思想在城市和基础设施的重要表现及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城市广场作为研究主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是城市肌理组织的重要节点,是承载复合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雨水利用潜力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就城市雨水管理提出不同策略和方法,荷兰等国家亦开展雨水广场实践项目,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实践和雨水广场设计提供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生态性雨水广场设计展开具体探究,从城市广场的雨水生态系统构建、复合生态功能的空间组织、生态理念的公众传达等方面进行研究。
初亚奇[10](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二、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2 城市绿色空间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 |
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面向宏观景观特征的生态学理论 |
2.1.2 基于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理论 |
2.2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实践研究 |
2.2.1 基于田园城市空间模型的实践研究 |
2.2.2 北京市海淀区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2.2.3 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实践研究 |
2.3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
2.3.2 景观梯度分析法 |
2.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
2.4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识别与现状问题分析 |
3.1 基于MSPA方法的城市绿色空间识别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状条件分析 |
3.2.1 气候及地理区位分布 |
3.2.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时序及指标 |
3.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 |
3.2.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编制 |
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存问题 |
3.3.1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高生态效益用地分布较少 |
3.3.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总量不足且生态指标单一 |
3.3.3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呈现破碎化 |
3.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影响因素 |
3.4.1 新区与母城的山水格局基础 |
3.4.2 新区及母城空间结构特征 |
3.4.3 母城与国家级新区的区划 |
3.5 小结 |
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要素研究 |
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4.1.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分析 |
4.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研究 |
4.2.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提取 |
4.2.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分析 |
4.2.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承载基础 |
4.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及新区的应用 |
4.3.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作用 |
4.3.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
4.3.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 |
4.3.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新区的应用 |
4.4 小结 |
5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及模式研究 |
5.1 母城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
5.1.1 新区与其母城绿色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
5.1.2 新区绿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关注焦点问题 |
5.1.3 新区与母城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异同 |
5.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量化分析 |
5.2.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核心区分析 |
5.2.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度分析 |
5.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连通性分析 |
5.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及要素优化 |
5.3.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 |
5.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优化方法 |
5.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方法 |
5.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其实证 |
5.4.1 集中绿心组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2 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3 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
5.4.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实证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国家级新区土地监督分类表 |
附录Ⅲ 国家级新区分类后总精度及Kappa系数 |
致谢 |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
1.5.3 区划相关研究 |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
1.5.6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空间管控区划 |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2.1.3 景观分类 |
2.2 基础理论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尺度效应 |
2.2.3 格局—功能理论 |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
3.1 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社会资源 |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
3.2.1 供给功能 |
3.2.2 调节功能 |
3.2.3 支持功能 |
3.2.4 文化功能 |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3.4 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
4.2.3 管控区划层次 |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5.1 基础数据来源 |
5.2 区域背景 |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
5.3.5 游憩安全格局 |
5.3.6 视觉安全格局 |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
5.4.6 管控单元划分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4)叶际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叶际微生物 |
1.1.1 叶际微生物的定殖 |
1.1.2 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特点与来源 |
1.1.3 叶际微生物和外界的互作 |
1.2 叶际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
1.2.1 叶际微生物地理学研究 |
1.2.2 嵌套性分布格局 |
1.2.3 微生物群落组装理论与研究方法 |
1.3 叶际核心与稀有微生物类群 |
1.3.1 研究叶际核心微生物类群的意义 |
1.3.2 研究叶际稀有微生物的意义 |
1.4 本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为干扰活动对叶际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2 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与原始数据处理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 |
2.3.2 不同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的α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 |
2.3.3 不同生态系统叶际微生物的β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 |
2.4 主要结论 |
第三章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叶际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气象数据的获取 |
3.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环境因子的非共线性选择 |
3.3.2 叶际微生物α多样性空间变异的驱动因子 |
3.3.3 叶际微生物β多样性空间变异的驱动因子 |
3.4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叶际核心微生物类群及其在农业生产中潜在的指导作用 |
4.1 前言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叶际微生物的嵌套性分布格局 |
4.3.2 叶际微生物不同分类群和功能分布 |
4.3.3 叶际微生物不同分类群的β多样性分布模式和驱动因子 |
4.4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基于LID理念的河流治理规划研究 ——以广西扶绥县那密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洪水内涝日趋严重 |
1.1.2 城市水环境品质下降 |
1.1.3 城市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LID理念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LID理念概述 |
2.1.1 LID理念的提出背景 |
2.1.2 LID理念的内涵 |
2.1.3 LID理念的特征 |
2.2 LID规划设计解读 |
2.2.1 LID的规划设计目标 |
2.2.2 LID的规划设计理念 |
2.2.3 LID的主要技术措施 |
2.2.4 LID的应用与不足之处 |
2.3 国内外LID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综述总结 |
2.4 国内外LID案例分析 |
2.4.1 德国的近自然化治理 |
2.4.2 日本多自然河流治理 |
2.4.3 深圳福田河综合治理 |
2.4.4 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的生态治理 |
2.4.5 案例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ID理念的城市河流治理规划探索 |
3.1 LID开发模式与传统开发模式的区别 |
3.1.1 传统河流治理的弊端 |
3.1.2 LID开发与传统开发的区别 |
3.1.3 LID在城市河流治理中的优势 |
3.2 LID理念下的河流治理规划原则 |
3.2.1 安全保障原则 |
3.2.2 尊重自然原则 |
3.2.3 生态优先原则 |
3.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5 综合性原则 |
3.2.6 因地制宜原则 |
3.3 基于LID理念的河流治理规划方法 |
3.3.1 尊重原有河道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功能 |
3.3.2 保持河流的天然弯曲与水体的流畅 |
3.3.3 应用LID措施进行河流的生态治理 |
3.4 LID理念在城市河流治理中的规划策略 |
3.4.1 水安全规划策略 |
3.4.2 水生态规划策略 |
3.4.3 水资源规划策略 |
3.4.4 水环境规划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扶绥县那密河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研究范围 |
4.2 那密河概况 |
4.2.1 区位总体情况 |
4.2.2 气候状况 |
4.2.3 水文特点 |
4.2.4 地形地貌现状 |
4.2.5 地质条件 |
4.2.6 水土保持分析 |
4.3 那密河整治工程现状 |
4.3.1 那密河整治工程概况 |
4.3.2 那密河整治工程不完善 |
4.3.3 非工程防洪措施不足 |
4.4 那密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2 成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ID理念下那密河的治理规划 |
5.1 那密河综合治理目标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分项目标 |
5.2 那密河综合治理规划策略 |
5.2.1 构建水安全格局 |
5.2.2 修复水生态系统 |
5.2.3 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
5.3 那密河总体治理的主要LID设施规划与布局 |
5.3.1 护岸和断面的规划与布局 |
5.3.2 植被缓冲带的规划与布局 |
5.3.3 生态湿地的规划与布局 |
5.3.4 透水铺装的规划与布局 |
5.3.5 下沉式绿地的规划与布局 |
5.4 .那密河分段治理规划 |
5.4.1 城市居住区河段治理规划 |
5.4.2 滨水商业休闲段治理规划 |
5.4.3 城市公园段治理规划 |
5.4.4 生态保护段治理规划 |
5.5 那密河规划治理后的预期效果评估 |
5.5.1 防治城区洪涝灾害 |
5.5.2 改善河湖水体水质 |
5.5.3 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8)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导向:自然生态议题重返城市规划视野 |
1.1.2 理论导向:生物友好理念助力城市健康发展 |
1.1.3 需求导向:不合理开发破坏生物栖息地环境 |
1.1.4 发展导向:从人造景观到生物友好型的城市设计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物友好研究综述 |
1.2.2 关于绿色网络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生物友好相关概念 |
2.1.2 绿色网络及其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都市主义 |
2.2.3 亲生物城市理论 |
2.3 案例分析 |
2.3.1 加拿大埃尔蒙顿市绿色网络规划 |
2.3.2 西班牙维多利亚-加斯泰兹:紧凑城市中的自然 |
2.3.3 德国柏林:以生境为导向的城市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过程 |
3.1 绿色网络构建原则 |
3.1.1 生物优先引导原则 |
3.1.2 绿色网络整体性原则 |
3.1.3 功能复合与多元化原则 |
3.1.4 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原则 |
3.1.5 尊重场地地域性原则 |
3.1.6 重视自然空间的可达性原则 |
3.2 绿色网络规划目标及尺度解析 |
3.2.1 规划目标 |
3.2.2 尺度解析 |
3.3 多尺度绿色网络方案生成的基本方法概述 |
3.3.1 区域尺度构建步骤 |
3.3.2 中心城区尺度构建步骤 |
3.3.3 组团单元尺度构建步骤 |
3.3.4 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策略引导 |
4.1 城市整体网络结构引导 |
4.2 点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2.1 植物群落营造 |
4.2.2 生物友好建筑引导 |
4.2.3 生物友好设施 |
4.2.4 水环境营造 |
4.2.5 街景元素设计 |
4.2.6 街头花园 |
4.3 线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3.1 不同尺度的生物通道 |
4.3.2 河道生物多样性规划 |
4.3.3 交通廊道 |
4.4 面状空间生物友好策略引导 |
4.4.1 公园 |
4.4.2 校园 |
4.4.3 棕地更新 |
4.4.4 都市农业区 |
4.4.5 城市密集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春市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策略应用 |
5.1 长春市概况 |
5.1.1 规划背景 |
5.1.2 区位及范围 |
5.1.3 既有规划中自然目标 |
5.2 现状基础条件 |
5.2.1 气候条件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水文地质条件 |
5.2.4 生物多样性概况 |
5.3 自然本底条件 |
5.4 生物在城市生存主要问题 |
5.5 长春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目标与思路 |
5.6 长春总体城市绿色网络构建 |
5.6.1 宏观——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
5.6.2 中观——中心城区绿色网络构建 |
5.6.3 微观——组团单元结构控制 |
5.7 城市生物友好设计策略引导 |
5.7.1 生物友好设计要素 |
5.7.2 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与原则 |
5.7.3 栖息地营造目标 |
5.7.4 重点地区生物友好设计示例 |
5.7.5 保障与实施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9)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城市雨水问题 |
(一)内涝灾害多发影响社会秩序 |
(二)径流污染影响城市水环境 |
二、城市水资源短缺 |
三、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多重效益 |
(一)雨水资源化现状 |
(二)雨水利用多重效益 |
(三)我国展开雨水资源化优势和必要性 |
四、城市生态失衡 |
五、景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实践领域拓展 |
(一)景观功能重新定位 |
(二)景观实践领域拓展 |
六、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 |
(一)概念辨析 |
(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基本概念 |
二、雨水广场 |
(一)雨水广场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要点总结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案例分析 |
(三)类比分析 |
(四)现场调研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发展对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需求 |
第一节 生态思想融入城市及基础设施的理论表现及影响 |
一、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城市生态学 |
(一)生态学发展背景 |
(二)城市生态学发展概况及具体内涵 |
(三)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四)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发展影响 |
二、生态设计思想的表达——生态城市 |
(一)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及基本特点 |
(二)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
三、景观和城市关系的重新界定——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一)景观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
(二)景观都市主义具体内涵 |
(三)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特点 |
四、基于生态主义思想的设计理论及实践初探 |
(一)生态设计理论发源 |
(二)生态规划理论诞生 |
(三)生态设计思想实践 |
五、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连接理论 |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内涵 |
(二)生态连接理论 |
(三)生态连接理论启示 |
六、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研究 |
(一)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念 |
(二)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重要特性 |
一、自然主导做功 |
二、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结合 |
三、空间、功能形成连续 |
四、设施效率综合提升 |
五、城市生态质量改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广场结合雨水管理利用潜力探究 |
第一节 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的管理和影响 |
一、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 |
(一)不透水地面 |
(二)“装饰性”绿化 |
二、传统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方式 |
(一)单一的排放目标 |
(二)单一工程化形式 |
三、新的挑战和要求 |
(一)气候变化挑战传统雨水管理方式 |
(二)公共对于城市环境要求日益提高 |
四、雨水资源利用的多学科探究趋势 |
第二节 国内外雨水利用体系技术理念探究 |
一、国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体系探究 |
(一)美国“低影响开发”(LID) |
(二)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 |
(三)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WSUD) |
(四)小结 |
二、我国古代雨水利用对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启示 |
(一)遵从自然,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理念 |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蓄留的雨洪管理策略 |
(三)“引—蓄—留—排”的雨水利用技术 |
(四)借雨造景,以声化境的雨水利用手法 |
(五)小结 |
第三节 城市广场管理利用雨水潜力探究 |
一、分布格局具有网络节点特征——城市网络节点 |
(一)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 |
(二)与街道的协调 |
(三)与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 |
(四)考虑广场交通组织 |
二、场所平面尺度较大,竖向空间变化简单——空间形态单调 |
(一)下沉广场 |
(二)洼地和缓冲带 |
(三)生物滞留盆地 |
三、景观构成要素丰富——铺装、水体、植被、景观标识等等 |
(一)水体设计 |
(二)植物设计 |
(三)透水铺装 |
第四节 雨水广场案例研究 |
一、基于活力提升的荷兰蒂尔雨水广场(Water Square Tiel,Netherlands) |
(一)复合功能辐射周边社区 |
(二)变化空间赋予多重功能 |
(三)景观节点提升广场活力 |
二、基于周边高密度空间的荷兰鹿特丹 Benthemplein 雨水广场 |
(一)对应周边环境设置广场体量 |
(二)不同空间体量设置不同活动 |
(三)装置、节点展示雨水活动 |
三、基于生态系统净化过滤的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
(一)利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循环,表现场地独特氛围 |
(二)独立的生态雨水管理系统 |
四、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德国波茨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
第一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原则 |
一、边界的融合 |
(一)雨水生态系统生长 |
二、对立的消解——自然人工共存共建 |
(一)生态活动和社会活动共存 |
(二)生态手法和人工设施共建 |
三、生态的表达——艺术和思想结合 |
第二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目标 |
一、生成雨水生态系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 |
二、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减轻内涝风险 |
三、展示雨水管理过程实现公共教育 |
四、提升广场活力平衡城市生态 |
第三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 |
一、利用雨水特性连接内外场地 |
(一)平面连接——外部道路到广场 |
(二)竖向连接——建筑到广场 |
二、组织活动空间交织人与自然 |
(一)自然主导的雨水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
(二)人工主导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
(三)人与自然交织的空间节点设计 |
三、因地制宜分布雨水管理功能 |
(一)公共活动空间的雨水功能分布 |
(二)自然空间 |
(三)内部景观节点的雨水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实践——南京“八里河”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区位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交通流线及出行方式 |
三、用地情况 |
四、绿地水系 |
五、降水情况 |
六、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一、雨水管理模式落后亟需更新 |
二、河道水体混浊、水质污染严重 |
三、景观严重匮乏,环境舒适度较低 |
第三节 设计理念 |
一、完善新区生态廊道,构建水绿穿城景观格局 |
二、以八里河流域为基础,实现多元定位 |
(一)生态雨水系统 |
(二)公共服务枢纽 |
(三)公共活动中心 |
(四)生态多样集结 |
(五)自然舒适体验 |
三、合理组织空间,安排多样功能 |
(一)滨河地带布置广场“斑块” |
(二)因地制宜组织空间类型 |
第四节 设计生成及方案展示 |
一、总体平面与鸟瞰 |
二、根据场地特征确定功能布局 |
(一)雨水管理功能布局 |
(二)活动空间布局 |
三、场地内部节点设计 |
(一)湿地教育花园 |
(二)漫步流线 |
(三)集散广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D]. 高方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叶际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D]. 刘姗. 浙江大学, 2021(09)
- [5]基于LID理念的河流治理规划研究 ——以广西扶绥县那密河为例[D]. 胡恒. 广西大学, 2021(12)
- [6]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基于绿色网络分析的生物友好型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薛梦楚.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D]. 施金凤.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