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一、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英[1](2019)在《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病害在农业生产中一直难以防治,尤其是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的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全球农业经济具有重大的危害性。传统的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也不是很显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培育出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已成为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策略以及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

燕照玲,段俊枝,冯丽丽,陈海燕,齐红志,杨翠苹,施艳,任银玲,刘毓侠[2](2017)在《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病毒病是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基因工程技术可人为将抗性基因或部分片段定向导入植物获得转基因抗病毒植株,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玉米抗病毒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在总结我国主要玉米病毒病及其病原种类的基础上,论述采用不同策略培育抗病毒玉米植株的研究进展,其中,利用植物病毒基因序列的策略有病毒编码蛋白基因介导的抗病性、RNA干扰(RNAi)介导的抗病性、人工小RNA(amiRNA)介导的抗病性3种,还可利用非植物病毒基因,包括寄主的抗性基因及来自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抗病毒基因如核糖体失活蛋白、核酸酶、2-5A体系的基因等;最后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及抗病毒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问题,为科研工作者优化玉米抗病毒育种工程、培育生产上可推广的抗病毒品种提供参考。

徐品三,冀文婕,张郑瑶,姜旭[3](2015)在《百合病毒编码蛋白及抗病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百合病毒病是当前影响中国百合种球质量的主要瓶颈之一,了解侵染百合病毒的编码蛋白及抗病性,有利于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阐明病毒的致病机理,从而为百合的抗病性育种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就侵染百合主要病毒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以及抗病性研究进行了概述。经过分析得知百合病毒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有关联,且不同编码蛋白之间进化高度保守。还介绍了抗百合病毒的基因工程研究现状,概述了抗百合病毒基因工程新理论和新方法,并指出了百合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百合抗病性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信随着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百合病毒病的有效防控指日可待。

熊伟,左绍远[4](2013)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马铃薯种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马铃薯种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徐雷锋,冯慧颖,梁云,袁素霞,刘春,明军[5](2011)在《百合抗病虫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病害以及虫害对百合的危害普遍发生,常常导致增加农药使用,且影响百合切花及种球品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百合抗病虫害方面得到逐步应用。文章综述了百合转基因研究在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和抗虫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百合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王平安,吴刘记,杨艳坤,吴连成,库丽霞,陈彦惠[6](2011)在《转基因植物抗病毒策略及其风险分析》文中提出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几种策略,主要有: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策略、复制酶介导的抗性策略、运动蛋白介导的抗性策略、RNA干扰介导的抗性策略。分析了几种抗病毒策略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异源包壳、重组、协生、RNA干扰介导的抗性被含有沉默抑制子的病毒侵染后攻破等,并根据风险产生的机制分析了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减少风险的方法。

胡琼[7](2010)在《dsRNA介导的烟草和番茄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在植物体内转录出RNA沉默的高效诱导因子-dsRNA为目标,在已有的表达黄瓜花叶病毒(CMV)部分复制酶基因和烟草花叶病毒(TMV)部分移动蛋白基因的dsRNA的T0代转基因烟草基础上对其后续4代转基因烟草进行了抗病性及抗性机制分析。挑选转CMV部分复制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T0代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的种子,对其T1代幼苗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不同抗性株系间的拷贝数均存在很大差别,且抗病性与拷贝数不存在相关性。对T1代幼苗的抗性测定发现,T0代为免疫型的植株在T1代时其抗病性发生分化,免疫型与感病型的比率约为1:1-3:1。T1代株系中挑选四个抗病株系和一个感病株系,通过自花授粉得到T1代种子,播种后的T2代幼苗在四叶期时摩擦接种CMV,结果显示抗病株系接种CMV后不发病,而感病株系和非转基因对照的发病率是100%,说明T2代转基因烟草免疫株系的抗病性是稳定的。对T2代烟草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T2抗病株系Rep15-1-1,Rep15-1-61等为单拷贝株系。从自花授粉得到的免疫型T3代中选择了Rep15-1-1-15、Rep15-1-1-26、Rep15-30-23-27,对其T4代的抗性测定表明,转基因烟草中检测不到病毒。选择了抗性强且遗传性稳定的Rep15-1-1-15株系,接种病毒后测定其T4代各三株转基因烟草中的病毒RNA和siRNA,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在接种前后均能检测到信号很微弱的CMV RNA,而非转基因烟草接种病毒后存在大量的CMV RNA;转基因烟草中均能检测到24 nts和21 nts两种类型的siRNA,且两种siRNA信号强度差别不大,而非转基因烟草在接种前后均检测不到siRNA.以上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的抗性是通过基因沉默降解病毒RNA而产生的。将转基因烟草T4代株系部分幼苗分别放于15℃和24℃的光照培养箱中,接种CMV后对其CMV RNA和siRNA积累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低温(15℃)下转基因烟草对CMV仍然具有抗性,基因沉默效率不受影响。挑选转TMV部分移动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烟草T0代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种子,对其T1代幼苗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T0代不同抗性株系间的拷贝数均存在很大差别,抗病性与拷贝数不存在相关性。对T1代幼苗的抗性测定发现,T0代为免疫型的植株在T1代时其抗病性发生分化,免疫型与感病型的比率约为1:1-3:1。T2代幼苗对TMV的抗性测定表明,T2代转基因株系能抗TMV。对T2代烟草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T2抗病株系MP16-17-14,MP16-17-29,MP53-52-7等为单拷贝株系。对其T4代的抗性测定表明,转基因烟草中检测不到病毒。选择了抗性强且遗传性稳定的MP16-17-29-9株系,接种病毒后测定其T4代各三株转基因烟草中的TMV RNA和siRNA,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在接种前后均能检测到信号很微弱的TMV RNA,而非转基因烟草接种病毒后存在大量的TMV RNA;转基因烟草中均能检测到24 nts和21 nts两种类型的siRNA,而非转基因烟草在接种前后均检测不到siRNA.说明了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主要是通过基因沉默降解病毒RNA而产生的。进一步测定表明在低温(15℃)下T4代转基因烟草对TMV依旧有很好的抗性。将含部分CMV Rep (i/r)基因的农杆菌与番茄叶盘共培养,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转部分CMV Rep (i/r)基因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发现在随机抽取的转基因番茄中均能扩增到特异性条带,点杂交也均能杂到特异信号,说明获得了转部分CMV-Rep基因的转基因番茄,对其抗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张德富,蔡丽,王书丽,张学红[8](2008)在《植物抗病毒机制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介绍了植物对病毒的抗性机制,从利用病毒基因、植物抗病毒基因以及多基因策略3个方面,对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敏,黄璐琦,李萌萌[9](2008)在《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药用植物贸易国和消费国。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是提高药用植物生产效率和品质,减轻资源的压力,增强我国药用植物产业的竞争力,并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快捷、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虽然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目前为止,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更多还是集中于一些传统的模式植物上;尽管已有上百种植物中已经有成功转入外源基因的报道,但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也还局限于一些大宗的重要农作物品种上。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基因工程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出现,并有增多的趋势,但总量依然很少。笔者在介绍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概况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昌[10](2008)在《新型抗HIV-1蛋白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构建、表达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当前AIDS/HIV治疗中面临的病毒变异快、病毒感染细胞贮存池难以清除、病毒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等关键问题,以构建具特异杀伤和免疫治疗双重功能的基因工程制剂为目标,筛选能够与HIV-1膜蛋白特异结合的抗病毒蛋白西诺维恩(CVN)、格瑞弗森(GRFT)以及免疫诱导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A(SEA)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菌和酵母表达系统,获得了重组抗病毒蛋白CVN、GRFT及其偶联SEA的重组导向制剂CS、GS,对其进行初步活性分析。同时制备了稳定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膜蛋白的靶细胞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FA)、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试验等,对CVN、GRFT及其重组导向制剂CS、GS的体外结合活性、细胞结合活性及细胞杀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抗病毒蛋白和重组导向制剂,并且都具有良好的细胞结合活性。重组导向制剂可非特异性活化PBMCs、特异性介导CTLs杀伤表达HIV-1膜蛋白的靶细胞,为该制剂进一步推向临床奠定了基础。

二、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抗植物病毒基因的研究策略
    2.1 利用病毒CP基因
    2.2 利用病毒复制酶基因
    2.3 利用干扰素基因
    2.4 利用病毒卫星RNA基因
    2.5 缺陷干扰颗粒抗病毒
    2.6 反义RNA介导抗病毒植物
    2.7 利用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
    2.8 利用病毒缺陷型移动蛋白基因
    2.9 利用核酶基因
    2.1 0 利用植物体内的抗病毒基因
3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分析
4 展望

(2)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玉米病毒病主要种类及其病原
    1.1 玉米矮花叶病及其病原
    1.2 玉米粗缩病及其病原
2 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
    2.1 利用植物病毒基因序列
        2.1.1 第1代抗病毒转基因策略
        2.1.2 第2代抗病毒转基因策略
        2.1.3 第3代抗病毒转基因策略
    2.2 利用非病毒来源的抗病毒基因
        2.2.1 寄主抗病基因
        2.2.2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
        2.2.3 核酸酶基因
        2.2.4 其他抗病毒基因
3 展望

(3)百合病毒编码蛋白及抗病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百合病毒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百合无症病毒编码蛋白
    1.2 百合斑驳病毒编码蛋白
    1.3 黄瓜花叶病毒编码蛋白
2 百合抗病性研究进展
    2.1 抗百合病毒的基因工程
    2.2 利用 RNAi 沉默技术培育抗病毒转基因百合
    2.3 基因沉默抑制子在百合抗病性上的应用前景
3 讨论与展望

(4)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马铃薯种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病毒来源基因的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
    1.1 利用病毒的外壳蛋白 (Coat Protein Gene) 或核衣壳 (Virus Nucleocapsid Gene) 基因
    1.2 利用病毒编码的复制酶基因
    1.3 利用病毒cRNA和反义RNA
    1.4 利用病毒编码的移动蛋白
2 利用非病毒来源基因的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
    2.1 利用马铃薯自身编码的抗病毒基因
    2.2 利用马铃薯自身控制病毒移动的蛋白
    2.3 利用抗病毒蛋白
    2.4 利用核酶ribozyme
    2.5 利用特异性抗体
3 问题与展望

(6)转基因植物抗病毒策略及其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主要方法
    1.1 利用病毒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
    1.2 利用复制酶介导的抗性
    1.3 利用运动蛋白介导的抗性
    1.4 利用RNA干扰介导的抗性
2 植物抗病毒转基因研究和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2.1 异源包壳
    2.2 重组
    2.3 协生
    2.4 RNA干扰介导的抗病性被攻破
3 转基因抗病毒工程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7)dsRNA介导的烟草和番茄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目次
1 引言
    1.1 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概述
        1.1.1 烟草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1.1.2 黄瓜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1.2 植物病毒病控制方法
        1.2.1 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
        1.2.2 复制酶介导的抗性
        1.2.3 移动蛋白介导的抗性
        1.2.4 肽段介导的抗性
        1.2.5 非病毒来源介导的抗性
        1.2.6 RNA介导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
2 方法
    2.1 普通PCR技术
    2.2 PCR产物纯化
    2.3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2.4 番茄叶片感染与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的再生
    2.5 摩擦接种病毒
    2.6 ELISA检测
    2.7 植物总DNA提取(CTAB法)
    2.8 Southern blot分析
    2.9 植物RNA提取
    2.10 Northern blot分析
3 转反向重复CMV△Rep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T0代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相关分析
        3.2.2 T1代抗CMV转基因烟草的拷贝数检测及抗病性分析
        3.2.3 T2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对CMV的抗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3.2.3.1 T2代转基因烟草对CMV-RB的抗病性分析
        3.2.3.2 T2代抗CMV转基因烟草总DNA的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
        3.2.4 T3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对CMV的抗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3.2.5 T4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对CMV的抗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3.2.5.1 T4代的发病症状观察
        3.2.5.2 T4代抗CMV转基因烟草接种CMV-RB后病毒积累量分析
        3.2.5.3 T4代抗CMV转基因烟草总DNA的Southern杂交分析
        3.2.5.4 T4代抗CMV转基因烟草的Northern blot和siRNA检测分析
        3.2.5.5 T4代抗CMV转基因烟草植株与野生烟草的生长性状比较
        3.2.5.6 T4代抗CMV转基因烟草在不同生长温度下的抗性分析
    3.3 讨论
4 转反向重复TMVA△MP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T0代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相关分析
        4.2.2 T1代抗TMV转基因烟草的拷贝数检测及抗病性分析
        4.2.3 T2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对TMV的抗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4.2.4 T3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对TMV的抗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4.2.5 T4代转基因烟草植株对TMV的抗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4.2.6 CMV对抗TMV转基因烟草抗性的影响分析
    4.3 讨论
5 转反向重复CMV△Rep基因的T0代抗CMV转基因番茄苗的获得及初步鉴定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通过转化含反向重复△Rep基因的表达载体获得卡那抗性番茄植株
        5.2.2 组培转基因番茄植株对CMV-RB的抗病性分析
        5.2.3 转反向重复△Rep基因转基因番茄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5.2.3.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5.2.3.2 转基因植株的印迹点杂交
    5.3 讨论
6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与仪器
附录B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8)植物抗病毒机制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对病毒病的抗病机制
    1.1 植物对病毒的自然抗性
    1.2 病原诱导抗病性
    1.3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
2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
    2.1 利用来源于病毒的基因
        2.1.1 外壳蛋白基因的应用
        2.1.2 病毒复制酶基因的应用
        2.1.3 病毒卫星RNA的应用
        2.1.4 病毒反义RNA的应用
        2.1.5 缺陷型运动蛋白基因的应用
    2.2 利用植物本身的抗病毒基因
        2.2.1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
        2.2.2 潜在自杀基因
        2.2.3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
        2.2.4 植物抗体基因
    2.3 多基因策略

(9)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概况
    1.1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种类和种植面积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
    1.2 我国是植物基因工程应用增长最快的国家
    1.3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药用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进展
    2.1 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
    2.2 药用植物模式基因工程研究
    2.3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3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展望
    3.1 药用植物的抗虫基因工程
    3.2 药用植物的抗病毒基因工程
    3.3 药用植物的抗逆基因工程
    3.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加强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
4 限制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因素
    4.1 药用植物的特殊性
    4.2 研究基础薄弱
    4.3 安全性问题
5 结语

(10)新型抗HIV-1蛋白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构建、表达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HIV 感染分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现状
        1 AIDS/HIV 的流行情况
        2 HIV 病原学
        3 HIV 感染与致病分子机制
        4 HIV 的进化与变异
        5 AIDS/HIV 防治研究现状
        6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抗HIV 重组导向制剂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 AIDS 靶向治疗的历史、原理及研究现状
        2 AIDS 靶向治疗运载工具研究
        3 AIDS 靶向治疗生物弹头研究
        4 AIDS 新的免疫治疗策略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型抗病毒基因西诺维恩、格瑞弗森的合成构建、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抗HIV 重组导向制剂CS、GS 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重组抗病毒蛋白及其导向制剂的纯化与复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HIV-1 感染靶细胞模型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活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在酵母中表达探索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CURRICULUM VITAE

四、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展望[J]. 刘海英. 轻工科技, 2019(06)
  • [2]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燕照玲,段俊枝,冯丽丽,陈海燕,齐红志,杨翠苹,施艳,任银玲,刘毓侠. 南方农业学报, 2017(12)
  • [3]百合病毒编码蛋白及抗病性研究进展[J]. 徐品三,冀文婕,张郑瑶,姜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8)
  • [4]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马铃薯种质的研究进展[J]. 熊伟,左绍远.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02)
  • [5]百合抗病虫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A]. 徐雷锋,冯慧颖,梁云,袁素霞,刘春,明军. 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 2011
  • [6]转基因植物抗病毒策略及其风险分析[J]. 王平安,吴刘记,杨艳坤,吴连成,库丽霞,陈彦惠. 河南农业科学, 2011(02)
  • [7]dsRNA介导的烟草和番茄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D]. 胡琼. 浙江大学, 2010(12)
  • [8]植物抗病毒机制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研究进展[J]. 张德富,蔡丽,王书丽,张学红. 河南农业科学, 2008(11)
  • [9]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展望[J]. 王敏,黄璐琦,李萌萌.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2)
  • [10]新型抗HIV-1蛋白西诺维恩、格瑞弗森及其重组导向制剂构建、表达与活性研究[D]. 李昌. 吉林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