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护理杂志》2003年文章标题索引

《南方护理杂志》2003年文章标题索引

一、《南方护理学报》2003年文题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超,朱俊鹏,吴雪萍[1](2018)在《体力活动促进脊髓损伤者的健康恢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健全人参加体力活动的效益受到政府、组织和个人的重视,但是脊髓损伤者参加体力活动的效益却经常被忽视。脊髓损伤率越来越高的现状下,参与体力活动保持健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脊髓损伤者的共同选择。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者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系统梳理体力活动给脊髓损伤者带来的效益,从而给该类人群参与体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以"spinal cord injury"为主题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进行检索,以"physical activity"、"sport"、"exercise"、"health"、"fitness"为关键词在第一次检索的基础上再次筛选。中文数据库以"脊髓损伤"、"体力活动"、"运动"、"锻炼"、"健康"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患者心血管健康、功能独立性、生活质量、肌肉力量、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在骨密度方面的影响还有待确定。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者健康有积极的效益,脊髓损伤者应该积极的进行体力活动以提高或保持健康状况。鉴于脊髓损伤者个体差异较大,在利用体力活动促进健康时,必须因人而异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施龙永[2](2016)在《抑郁对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因及全因死亡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抑郁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抑郁对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影响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7 188例心力衰竭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增加了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因与全因死亡风险,OR值(95%CI)分别为2.43(1.85,3.20),2.14(1.83,2.50)。亚组分析结果表明,轻度抑郁与重度抑郁均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抑郁是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因及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刘小燕[3](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夏春红[4](2008)在《中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发展状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两种主要护理类核心期刊中刊载的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作为研究资料,来描述我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发展状况。旨在通过回顾历史、描述现状、揭示不足、展望趋势,为广大护理工作者进一步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并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手工检索对《中华护理杂志》及《实用护理杂志》(于2003年更名为《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0~2006年共466期期刊中刊载的2547篇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全文逐篇分析其作者情况、研究的基金资助情况、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抽样方法、样本量来源、研究场所及科研设计类型、收集资料方法、问卷/量表使用情况、研究资料类型、统计分析方法、引文情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将数据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频数及百分比等方法对各变量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加,其占期刊载文量的比例平均为14.1%,此比例随时间推进逐渐增加;第一作者主要来自省市级医院(占31.0%)及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占30.9%),年龄以31~40岁为主(占55.6%);78.8%的研究为合作完成,合作者主要来自本单位(占85.1%);只有6.5%的非实验性护理研究有基金资助,但随时间推进,基金资助论文比例逐渐增加;非实验性护理研究主题主要是临床护理研究(占55.9%),随时间推进,护理教育研究和社区护理研究主题的比例逐渐增加;研究对象以护理对象为主(占60.8%);抽样方法以便利抽样为主(占61.5%),使用概率抽样的研究比例随时间推进逐渐增加;研究场所以医院为主(占84.8%);研究类型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87.4%),随时间推进,相关性研究、工具研究及专家函询等设计类型比例逐渐增加;收集资料方法以问卷法(占37.0%)和生物医学测量法(占23.4%)为主;只有少部分问卷/量表测量了信度(占18.6%)和效度(占8.6%);研究资料类型以计数资料为主(占50.3%);统计分析方法以同时使用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为主(占55.4%);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平均引文量较低(4.4条/篇),普赖斯指数较高(55.6%),引文类型主要是期刊(占73.4%),引文来源主要为护理专业以外的其他医学专业(占59.1%),引文语种主要为中文(占73.6%)。结论:我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数量不多,且以描述性研究为主,与护理研究整体起步较晚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护理;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依从性、自我护理等研究内容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有待于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实验性研究;护理教育和社区护理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研究者对护理对象及护理提供者心理健康方面关注较多,存在重复研究现象,提示应该尽快实现由描述性研究向相关性研究及分析性研究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实验性研究;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科学性日益增强,但在科研设计、资料收集及分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段咏慧,王征爱[5](2005)在《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广东省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方法对国内外几种着名医学科技期刊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通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调查分析了广东省医学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并对广东省生物医学核心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电话咨询与核实。结果我省印刷版医学期刊实现网络化主要通过3种途径来完成,即利用主办单位网站或权威性科技网站以及建立独立网站。结论近几年我省网上医学期刊有了较大发展,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均可提供全文检索。不过,网络出版一般晚于纸版印刷,且独立网站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其中《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癌症》被IM收录并完成了与PubMed之间的全文链接,其网络版摘要先于印刷版。

段咏慧[6](2005)在《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及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附国内外着名医学期刊及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之日渐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时代已经并将继续对期刊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科技期刊已经从传统的纸媒发展为数字化期刊,其形式从最初的软盘、CD-ROM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网络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医学期刊网络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全球的生物医学期刊纷纷上网,提供了比传统纸本杂志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智能的服务,如成立于1995年的英国医学杂志(BMJ)网站已成为生物医学网站的典范。而我国的生物医学科技期刊网络化刚刚起步,作为网络化重要内容的网站建设也是如此。 目前,此类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多集中于网络化前景的展望和网络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少数报道了成功的案例,但对现有的生物医学期刊网站现状

二、《南方护理学报》2003年文题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护理学报》2003年文题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体力活动促进脊髓损伤者的健康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3 质量评估
    1.4 数据的提取
2 结果Results
    2.1 脊髓损伤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2.2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者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2.3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2.4 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5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者肌肉和骨密度的影响
    2.6体力活动对脊髓损伤者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影响
3 小结Conclusions

(2)抑郁对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因及全因死亡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文献
    1.2 检索策略
    1.3 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全因死亡率
        2.3.2 因心因死亡率
    2.4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抑郁对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
    3.2 抑郁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原因
    3.3 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发展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文献回顾
    一、护理研究及研究设计
    二、非实验性护理研究
    三、国内外以护理论文为资料进行研究发展状况分析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的回顾
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类型
    二、内容分析法的具休应用
结果
    一、样本来源
    二、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数量分布
    三、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作者情况
    四、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基/资金资助情况分析结果
    五、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主题及研究内容分析结果
    六、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析结果
    七、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抽样方法分析结果
    八、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样本量来源分析结果
    九、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场所分析结果
    十、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科研设计类型分析结果
    十一、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收集资料方法分析结果
    十二、非实验性护理研究中问卷/量表等研究工具使用情况的分析结果
    十三、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研究资料类型的分析结果
    十四、非实验性护理研究中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
    十五、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引文分析结果
    十六、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讨论
    一、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的数量
    二、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作者情况
    三、非实验性护理研究基/资金资助情况
    四、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主题及研究内容分析结果的讨论
    五、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析结果的讨论
    六、非实验性护理研究抽样方法分析结果的讨论
    七、非实验性护理研究样本量来源分析结果讨论
    八、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场所分析结果的讨论
    九、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设计类型分析结果的讨论
    十、非实验性护理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结果的讨论
    十一、非实验性护理研究中问卷/量表等研究工具的使用情况分析结果的讨论
    十二、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研究资料类型分析结果讨论
    十三、非实验性护理研究使用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的讨论
    十四、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引文分析结果的讨论
    十五、我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
    十六、我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结论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意义
    三、本研究局限性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致谢

(6)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及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附国内外着名医学期刊及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1.英文缩略词表
    2.综述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四、《南方护理学报》2003年文题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力活动促进脊髓损伤者的健康恢复[J]. 王继超,朱俊鹏,吴雪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08)
  • [2]抑郁对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因及全因死亡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J]. 施龙永. 护理学报, 2016(14)
  •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4]中国非实验性护理研究的发展状况分析[D]. 夏春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5]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J]. 段咏慧,王征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11)
  • [6]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及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附国内外着名医学期刊及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D]. 段咏慧. 第一军医大学, 2005(04)

标签:;  ;  ;  ;  

《南方护理杂志》2003年文章标题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