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OLYMER-SUPPORTED SINGLE AND MIXED AMMONIUM AND PHOSPHONIUM SALTS AS CATALYSTS FOR PHASE-TRANSFER REACTIONS(论文文献综述)
卢金凯[1](2021)在《用于催化CO2化学固定的几种离子液体类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室气体(例如CO2)的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是全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紧急问题。CO2的捕获与利用(CCU)是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将环氧化物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是较为理想的方法。离子液体的优良性质符合作为该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的条件,本文围绕对离子液体的嫁接和修饰制备了不同的离子液体类催化剂去催化环氧化物与CO2合成环状碳酸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烷基化反应和简单的一锅法将醇胺类离子液体嫁接在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上,在微球表面形成羟基功能化的季铵盐离子液体。比较了不同阴离子基团(Cl-、Br-、I-、BF4-)对反应的影响。为了探讨反应条件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可多次重复使用。通过动力学研究确定环加成反应为伪二级动力学反应,并计算了四种不同阴离子催化剂的表观活化能,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催化剂与环氧丙烷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并基于实验结果和DFT的计算结果,合理的得出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2)通过烷基化反应和简单的溶剂热法将联吡啶和四溴甲苯合成了3-5μm大小的含有大量阴离子溴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微球(TBB-Bpy),然后将多种醇胺、咪唑或吡啶嫁接到微球上,并研究了不同嫁接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经过对比实验,吡啶嫁接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微球(TB-Py)是作为环氧化物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的活性最佳的催化剂,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不同催化剂的优化结构并探索密立根电荷与分子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TB-Py催化剂活性的各种因素,如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碳酸丙烯酯的产率达到预期,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容易分离,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3)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Ui O-Bpy,然后与碘甲烷和溴化铜通过再次溶剂热使Ui O-Bpy季铵化并负载铜离子,Zr和Cu作为路易斯酸位点,I-作为亲核进攻的卤素阴离子,形成了三功能的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修饰后催化剂活性有明显提升,并利用FT-IR、SEM、XPS、BET、TGA、XRD等表征对修饰前后的催化剂结构进行研究,高温高压下可催化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常温常压下加入助催化剂也可催化反应进行,同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田正涛[2](2020)在《氨基酸衍生立体位阻季铵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annich反应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手性?-氨基酸廉价、易得,具有氨基、羧基官能团以及手性骨架。通常可以作为有机催化剂的手性源。近年来,手性季铵盐作为有机相转移催化剂成功用于不对称反应中,引起了广泛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课题组基于氨基酸,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手性阳离子双功能季铵盐(季鏻盐)催化剂,并用于催化不对称反应。Mannich反应是一类形成C-C键、C-N键重要的有机反应,广泛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其中,甘氨酸席夫碱或α-氨基酸衍生物与亚胺直接加成的Mannich反应,是一种高立体选择性地获得α,β-二氨基酸衍生物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手性?-氨基酸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单氢键、脲和硫脲季铵盐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甘氨酸席夫碱与N-Boc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研究表明此类新型立体位阻季铵盐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产物的立体选择性控制。本课题实现了双功能季铵盐催化剂高效催化甘氨酸席夫碱与N-Boc亚胺的Mannich反应,该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以60%-95%的产率,非对映选择性大于20:1,对映选择性6%-90%ee得到相应的α,β-二氨基酸产物。通过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包括不同结构催化剂、反应溶剂、添加碱的种类、添加碱的当量、反应温度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反应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底物范围进行了研究,无取代基、含有间位以及对位取代基芳醛的N-Boc亚胺与含叔丁基取代基的甘氨酸席夫碱反应,所得产物能够保持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而含有邻位取代基的芳醛N-Boc亚胺与含叔丁基取代基的甘氨酸席夫碱反应时,由于邻位位阻效应,此类催化剂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产物的立体选择性控制,所得产物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并不理想。对于杂环的N-Boc亚胺,与含叔丁基取代基的甘氨酸席夫碱反应,能够有效实现对产物的立体化学控制,所得产物具有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朱海[3](2020)在《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均相催化剂固载化可以使催化剂容易分离和回收,并能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腈纶纤维(PANF)是一种廉价易得的纺织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好、耐酸碱及耐有机溶剂等优点。纤维上含有氰基和酯基,可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引入催化活性基团,因而可作为催化剂的理想载体并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腈纶纤维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不同脯氨酰胺小分子接枝到纤维,合成了一系列纤维负载的多相催化剂。对纤维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酯的氨解反应由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合成了多种脯氨酰胺小分子,并接枝到PANF得到一系列不同连接基的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剂。具有合适链长且相对疏水的脯氨酰胺纤维PANPA-2F能够在水溶剂中高效催化Knoevenagel及Knoevenagel-Michael多组分反应,制备多种类型的α,β-不饱和腈和2-氨基-4H-色烯衍生物。PANPA-2F表层形成的疏水微环境使其在水相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纤维催化剂通过过滤快速方便地进行回收,在上述反应中分别循环10次和8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放大实验中产物收率也没有变化。该催化剂还进一步应用于连续流动条件下催化Knoevenagel反应,连续反应50 h后产物收率仍然保持95%以上,展示出其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潜力。本文合成了多种氨基结构功能化纤维催化剂,通过引入亲水性羟基对催化剂的润湿性进行了调节。具有亲水特性的脯氨酰胺纤维PANEF-PLA在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催化水相对硝基苯甲醛和丙酮的aldol反应生成aldol加成产物,收率达到89%,选择性为98%,其催化活性优于单功能纤维、疏水基团修饰纤维、物理混合纤维及小分子催化剂。同硅胶固载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相比,也表现出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纤维催化剂在水相反应中展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并可以循环使用7次。通过引入辅助基团在纤维催化位点附近构建有利反应环境实现了高效催化aldol反应。本文以脯氨酰胺纤维与二价铜盐在水溶液中络合合成了三种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其中,纤维负载氯化铜在催化芳基硼酸与咪唑类的Chan-Lam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得到多种N-芳基咪唑衍生物。该催化体系还可拓展到合成N-芳基磺酰胺衍生物。纤维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5次,放大实验中依然保持很好的催化活性。
王瀚德[4](2020)在《基于叔丁基胺阳离子型氯胺抗菌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致病性微生物无孔不入,威胁着人们生活质量,也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尤其当下抗菌形势极为严峻,稳定高效、抗菌谱广的新型抗菌剂研发与使用非常之紧迫。氯胺抗菌剂是一种优点非常突出的有机抗菌剂,它抗菌广谱、杀菌效率快、绿色可再生、也不易产生耐药性,是迄今为止最为理想的抗菌剂之一;海因类化合物作为最常用的一种氯胺前体,由于环结构稳定且易于结构衍生等优点一直备受研究者们青睐。本小组已经报导了一系列海因类氯胺抗菌剂,通过向氯胺分子中引入不同类型的阳离子基团来改善其水溶性,同时显着提升了氯胺的抗菌效率。然而,合成海因类化合物所需的氰化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活环境有极大危害,故迫切需要研发更加绿色环保的氯胺前体。本文以叔丁胺为原料设计无α-氢的线性氯胺骨架,并经过化学合成策略向结构中引入阳离子单元来加强亲水性,制备了一系列基于叔丁基胺阳离子型氯胺分子,并用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为模式菌种来测试抗菌性能。主要内容如下:以4-氯丁酰氯、叔丁胺、盐酸二甲胺、三甲胺以及3-羟基吡啶、1-正溴烷烃等为原料等为原料,经酰胺化,季铵化,氯化反应分别制备了一系列季铵盐型线性氯胺3-8和吡啶盐型氯胺16-20,并通过NMR和HRMS对氯胺分子及其相关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线性氯胺3和7-8的抗菌性能在接触作用5 min时均略弱于作为对照的海因氯胺1,推测原因可能是叔丁基的空间位阻较大,疏水作用较强与菌体细胞吸附作用较弱所致。但随着分子中的烷基链长度增加,抗菌活性依次上升,这很显然是携长烷基链的季铵盐单元与氯胺单元协同抗菌作用所致。特别是携烷基链长度为12个-(CH2)-的线性氯胺6显现出极高的抗菌效率,其活性远远强于海因类氯胺1。对三种携带不同阳离子头的线性氯胺的测试结果表明,吡啶盐型线性氯胺16的抗菌性能强于季铵盐型线性氯胺3而略弱于季鏻盐型线性氯胺24,推测是不同阳离子结构与细胞间的静电作用相异所致;且对携不同长烷基链的吡啶盐型线性氯胺的测试发现,氯胺分子18-20中携长链的吡啶盐部分与氯胺部分在抗菌过程中进行协同抗菌,从而表现出远远强于季鏻盐型氯胺24的抗菌活性。
罗月阳[5](2020)在《氨基酸衍生的多氢键催化剂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文中指出不对称催化是构建手性药物以及天然产物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廉价易得的L-氨基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骨架的氢键型催化剂,并发展了该类多氢键催化剂与碱高效协同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的方法。1.第一部分从金属催化和有机小分子催化角度综述了近年来不对称Strecker反应的研究进展。其中金属催化根据金属离子的不同分类予以介绍,而有机小分子催化根据催化模式的不同分类予以介绍。此外,从氢键绑定型催化和氢键-离子结合型催化这两种催化模式介绍氢键型催化剂的应用,并根据催化反应类别予以分类。2.第二部分研究了多氢键催化剂与碱协同催化反应体系在N-Boc/Cbz保护的含三氟甲基酮亚胺、N-Boc保护的靛红亚胺、N-Boc保护的α-酮酸乙酯类亚胺和N-Boc/Cbz保护的醛亚胺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中的应用。该催化反应体系具有高效率,高产率和高对映选择性,且具有很好的底物普适性。通过对照试验对该催化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将氢键型催化剂与碱的协同催化体系成功地应用于酮亚胺和醛亚胺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证实了氢键型催化剂加碱协同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的可行性。该催化体系既能构建含叔碳手性中心又能构建含季碳手性中心的α-氨基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氢键型催化剂底物的局限性,且催化剂使用量低至1 mo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盛卫冰[6](2020)在《H2/O2燃料电池用咪唑鎓盐和季铵盐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s)核心部件的阴离子交换膜(AEMs)一直面临电导率低、耐碱性差和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其中,被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咪唑鎓盐和季铵盐AEMs仍存在耐碱性差的主要问题。因此,对此类AEMs进行结构优化或改性研究并提出耐碱性等性能提高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增加咪唑鎓盐的空间位阻能够提高其小分子的耐碱性。为此,本论文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设计并研究咪唑环C2位苯环被甲氧基、酚羟基和甲基取代后对咪唑鎓盐小分子耐碱性的影响;为考察咪唑鎓盐AEMs的耐碱性,进一步研究咪唑鎓盐的空间位阻对其AEMs耐碱性的影响;此外,为提高侧链季铵盐AEMs的耐碱性,本论文分别研究未季铵化有机框架(COF)和季铵化有机框架(QCOF)对侧链季铵盐聚合物共混膜耐碱性等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咪唑合成反应分别制备了咪唑环C2位苯环上被甲氧基、酚羟基和甲基取代的咪唑鎓盐小分子,结合其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值大小和跟踪耐碱性测试发现含有酚羟基的咪唑鎓盐(HPIm)在2 M Na OH D2O/CD3OD/DMSO中浸泡456 h便发生脱烷基化降解,而咪唑鎓盐小分子(TPIm)浸泡1850 h后无明显降解,表明咪唑环C2位苯环上被甲基取代后具有更好的耐碱性;(2)以PPO为聚合物骨架,通过“门舒特金”反应制备了包含N-甲基咪唑(NMIm)、1,2,4,5-四甲基咪唑(TMIm)、2-(2,6-二甲基苯基)苯并咪唑(BIm)和2-(2,4,6-三甲基苯基)-4,5-二苯基-1-甲基咪唑(TPIm)在内的四种咪唑鎓盐AEMs,利用核磁氢谱(1H NMR)、耐碱性跟踪等手段研究了咪唑鎓盐的空间位阻大小对AEMs耐碱性等性能的影响,发现含有TPIm的AEMs具有更好的耐碱性,表明增加空间位阻能提高咪唑鎓盐AEMs耐碱性,但会导致其力学等性能下降;(3)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侧链季铵盐聚合物,分别与COF、QCOF共混制备出不同共混比例的共混膜,利用1H NM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膜共混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导率跟踪等手段研究了共混膜的耐碱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侧链季铵盐的取代度为27%且共混2%COF时,共混膜展现出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吸水率和溶胀度分别降低10%和24%)和耐碱性(提高20%),揭示了共混COF可以通过抑制膜的吸水溶胀,削弱氢氧根的进攻几率,从而提高共混膜的耐碱性;而共混QCOF会增加膜的吸水溶胀,降低其耐碱性。
彭卉[7](2020)在《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及在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相转移催化是实现非均相有机合成反应高效率、低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染料、助剂和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应用广泛。现常用的催化剂多为可溶性催化剂,存在有毒害、消耗大并且难以回收的缺点。固载相转移催化剂是解决上述问题常用方法。但现有的固载催化剂仍存在分离过程复杂、反应效率较差、无法实现连续化等问题。廉价易得的新型固载催化剂成为相转移催化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棉、涤纶纤维为载体,采用溶液聚合合成了五种功能单体的共聚物改性剂,通过涂层整理的方式将改性剂负载于纤维上,制备了一系列固载相转移催化剂。以Williamson醚合成为例,对比了不同固载催化剂的活性,探讨了功能单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建立了三相相转移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阐明了反应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催化纤维的制备。选用五种功能单体:疏水硬单体、疏水软单体、交联单体、耐溶剂单体、阳离子单体合成了共聚物改性剂,表征了改性剂的分子结构,确定了制备有机催化纤维的工艺,对比了有机催化棉基纤维的形态结构与在油水两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结构无误,加热至130℃时,聚合物开始交联;制备催化纤维的适宜条件为二浸二轧,轧余率为90%,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1.5 h,磷酸用量12 wt%;交联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双亲性,水在其表面的空气三相接触角接近90°;负载共聚物之后的纤维仍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结构稳定;由于纤维表面微纳结构的存在,对应水的接触角由90°增大到135°;催化纤维表面阳离子的存在,纤维仍可吸附水中的染料,最大吸附量10%(m/m),较多的亲油基团使得其对有机溶剂也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2)催化纤维的催化活性研究。分析了长链酯单体结构、阳离子单体结构、聚合物负载量、阳离子摩尔量对棉基、涤纶基催化纤维催化活性的影响;对比了有机催化纤维在苄基溴化衍生物醚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回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中亲油单体链长的增加,水在催化纤维表面接触角增大,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提高,阳离子单体的可及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大于其亲油性能;以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为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为疏水长链酯单体,阳离子摩尔含量为13.33%,聚合物负载量为20%的有机催化纤维催化活性最高且最稳定;有机催化纤维的回用5次时仍能保证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回用后纤维的结构无明显变化;在苄基嗅化衍生物的醚化反应中催化纤维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5 h时转化率均大于90%。(3)催化纤维催化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由于催化反应界面固定、界面处阳离子浓度有限,且水相酚负离子浓度过量,反应速率只与油相对硝基溴化苄的浓度有关,整体反应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中心阳离子吸附水相中的对甲酚负离子,通过季铵盐阳离子的双亲性和聚合物上疏水链段结构所形成的亲油性,使带有过渡活性离子对的固载纤维进入有机相,在微溶胀条件下将亲核基对甲酚负离子释放出来,使之与底物对硝基溴化苄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解吸后固载纤维上的催化中心阳离子又回到水相中吸附对甲酚负离子,形成循环。
沈继闯[8](2020)在《新型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料材的构筑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材料是一类由共价键连接的纯有机晶型多孔聚合物。COFs材料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有序可调的孔隙环境、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功能可修饰性等优点。这些特性使得COFs在众多有机多孔聚合物中脱颖而出,并且在气体吸附、储存和分离、药物缓释、有机催化、检测分析与传感、光电器件与能量存储等多个领域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为进一步拓展COFs应用,新型功能化COFs的构建及应用探索已成为这一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围绕新功能化COFs的构建及性质研究开展了以下几部分的文献调研及实验探究。在第一章中,首先对共价有机框架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作了相关介绍,主要从COFs的化学结构设计、功能化策略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第二章中,基于前修饰(Pre-designing)的功能化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冠醚功能化的二维COF(CE-COFs)。通过系列测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以及其对Li+、Na+和K+的吸附性能。并将CE-COFs应用于相转移催化固-液-固体系下正溴辛烷与KI的碘代反应,发现18C6-COF对该反应有着优秀的催化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8C6-COF还可以催化多种重要的亲核取代反应,如卤代烃的酯化、醚化芳基氟化反应等,这也是首次将COF应用于相转移催化领域。在第三章中,基于第二章的研究结果,合成了结构更稳定并且具有亲水性的18-冠-6功能化18C6-COF2,并与疏水性的18C6-COF1进行对比,比较了二者在结构性质、离子吸附性能、化学和热稳定性能方面差异。并且以苯甲酸和溴代正丁烷的酯化反应为模型,系统研究了18C6-COF2在液-液-固体系下的相转移催化性能。基于催化性能研究,详细阐述了COF骨架亲水性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而影响相转移催化效果的这一构效关系。在第四章中,选取一种独特的光致变色分子——二甲基二氢芘作为C2对称的二醛基元,使其与Td对称的四胺基元进行亚胺缩合反应,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二甲基二氢芘功能化的三维COF(3D-DHP-COF)。通过PXRD及MS结构模拟分析发现3D-DHP-COF具有9层嵌套的三维网状结构。但是,可能受粉末样品中光致变色效率的限制,发现该COF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固态光致变色性质。
柯翠连[9](2020)在《轴手性联苯和联菲类PTC构建及催化不对称烷基化研究》文中认为相转移催化剂因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特性,在学术和工业上有着广泛的运用。其中,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在制备手性医药化合物、天然产物的核心结构、手性功能分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开发制备C2轴手性联苯类季铵盐催化剂的核心结构,即光学纯C2轴手性联苯骨架,本论文采用廉价易得的手性拆分剂(R)-α-甲氧基苯乙酸与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成功地获得手性2,2’-联苯二酚类化合物,经重结晶后,其ee值经高效液相仪鉴定大于99%。将手性拆分所得的光学纯C2轴手性2,2’-联二苯酚类化合物经铃木反应引入芳基、碘甲烷保护羟基获得甲氧基、苄甲基的溴化反应、胺化成盐反应,以及使用三溴化硼对羟甲基去保护等反应,成功制备了8个光学纯C2轴手性联苯类季铵盐催化剂,同时探究所得的光学纯联苯骨架季铵盐催化剂对甘氨酸衍生物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光学纯联苯骨架季铵盐催化剂催化所得烷基化产物的产率高达97%,对映体选择性高达96%,为人工制备手性α-氨基酸提供良好的催化合成方法。对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C2位和C2’位为甲氧基有助于提高催化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如催化剂(S)-14、(S)-16、(R)-24、(R)-26;C3位和C3’位带有叔丁基则不利于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如催化剂(S)-13、(S)-15、(R)-23、(R)-25;C5位和C5’位为3,4,5-三氟苯基和3,5-双(三氟甲基)苯基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反应活性和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如催化剂(S)-(13–14)、(R)-(23–26)。另外,本论文成功地合成了新型光学纯联菲骨架季铵盐类催化剂。采用9-羟基菲在手性配体的催化下进行不对称合成构建手性联菲骨架。经重结晶后,其ee值经高效液相仪鉴定大于99%。将所得的光学纯C2轴手性联菲骨架经三氟甲磺酸酐保护羟基、格式试剂甲基碘化镁甲基化、对苄基碳进行溴化反应、胺化成盐反应等反应,分别制备了新型手性联菲类相转移催化剂(S)-42和(S)-45。将所得的光学纯裸骨架手性空腔的联菲类季铵盐催化剂初步用于甘氨酸衍生物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的催化研究中,所得烷基化产物的产率高达95%,立体选择性为23%。新型手性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有望开拓新型的催化反应条件,有助于为手性医药化合物以及手性功能分子提供高效的制备方法。
易松[10](2020)在《β-羰基膦酸酯的不对称拟烯丙基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都含有手性季碳,这些分子往往表现出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合成手性季碳化合物。但是,由于手性季碳高度的立体位阻,其有效构建一直面临着挑战。膦酸酯作为一种核心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膦酸酯的存在能提高药物的活性和药效。膦酸酯具有四面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平面结构的、体积较小的羧酸酯,具有增强代谢稳定性的作用。β-羰基膦酸酯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酯,有亲核位点,可与缺电子的烯烃发生共轭取代反应,得到多官能团的高烯丙基膦酸酯化合物。因此,β-羰基膦酸酯的不成对称修饰是制备手性膦酸酯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本文中,在手性季铵盐或季鏻盐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α-取代-β-羰基膦酸酯与易获得且反应活性较高的烯丙基砜发生拟烯丙基化反应,从而构建了含有手性季碳的膦酸酯化合物。通过对催化剂的修饰和对反应条件的研究,最终建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10%mol手性季鏻盐为催化剂、碳酸钾做碱,以均三甲苯为溶剂,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模板反应可以获得97%的收率和99%的ee值,并合成了一系列β-羰基膦酸酯的衍生物。
二、POLYMER-SUPPORTED SINGLE AND MIXED AMMONIUM AND PHOSPHONIUM SALTS AS CATALYSTS FOR PHASE-TRANSFER REACT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LYMER-SUPPORTED SINGLE AND MIXED AMMONIUM AND PHOSPHONIUM SALTS AS CATALYSTS FOR PHASE-TRANSFER REACTIONS(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催化CO2化学固定的几种离子液体类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氧化碳研究概况 |
1.1.1 二氧化碳的危害 |
1.1.2 二氧化碳的性质 |
1.1.3 二氧化碳的捕获 |
1.1.4 二氧化碳的利用 |
1.2 环状碳酸酯的研究 |
1.2.1 环状碳酸酯的应用 |
1.2.2 环状碳酸酯的制备 |
1.3 催化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研究进展 |
1.3.1 均相催化剂 |
1.3.2 非均相催化剂 |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2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征 |
2.3.4 元素分析(EA)表征 |
2.3.5 热重分析(TGA)表征 |
2.3.6 全自动比表面和孔隙分析表征 |
2.3.7 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
2.3.8 固体核磁碳谱-C-NMR表征 |
2.4 CO_2环加成反应 |
2.4.1 实验流程 |
2.4.2 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聚合物微球嫁接醇胺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及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的表征 |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3.2 SEM数据分析 |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3.3.4 元素分析(EA) |
3.3.5 热重分析(TGA) |
3.3.6 固体C-NMR |
3.4 催化性能的研究 |
3.4.1 不同催化剂活性的研究 |
3.4.2 反应条件对催化过程的影响 |
3.4.3 对不同环氧化物的催化活性的探讨 |
3.4.4 催化剂性能的探讨 |
3.5 动力学研究 |
3.6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7 本文小结 |
第四章 表面功能化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微球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3 催化剂的表征 |
4.3.1 FT-IR光谱分析 |
4.3.2 SEM分析 |
4.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4.3.4 元素分析(EA) |
4.3.5 热重分析(TGA) |
4.4 催化性能的研究 |
4.4.1 不同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探讨 |
4.4.2 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3 对不同种类的环氧化物的催化活性的探讨 |
4.4.4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 |
4.4.5 催化机理的探究 |
4.5 本文小结 |
第五章 铜掺杂季铵化的三功能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3 催化剂的表征 |
5.3.1 FT-IR光谱分析 |
5.3.2 SEM数据分析 |
5.3.3 XPS数据分析 |
5.3.4 XRD粉末衍射表征 |
5.3.5 BET数据分析 |
5.3.6 TGA数据分析 |
5.4 催化性能的研究 |
5.4.1 不同催化剂活性的研究 |
5.4.2 对不同环氧化物的催化活性的探讨 |
5.4.3 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探讨 |
5.5 催化剂机理的探讨 |
5.6 本文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氨基酸衍生立体位阻季铵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annich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List of 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环状氨基酸衍生的有机催化剂 |
1.3 手性季铵盐阳离子催化剂 |
1.3.1 金鸡纳碱衍生的季铵盐催化剂 |
1.3.2 手性联萘衍生的季铵盐催化剂 |
1.3.3 酒石酸衍生季铵盐催化剂 |
1.3.4 氨基酸衍生季铵盐催化剂 |
1.4 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 |
1.5 论文选题 |
第二章 氨基酸衍生季铵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甘氨酸席夫碱与N-Boc亚胺的Mannich反应中的应用 |
2.1 背景介绍 |
2.2 课题的提出 |
2.3 实验部分 |
2.3.1 氨基酸衍生季铵盐的合成 |
2.3.2 氨基酸衍生立体位阻季铵盐的合成 |
2.3.3 N-Boc1亚胺的制备 |
2.3.4 甘氨酸席夫碱2的制备 |
2.3.5 季铵盐催化甘氨酸席夫碱与N-Boc亚胺的Mannich反应 |
2.4 反应最优条件的筛选与讨论 |
2.5 底物普适性研究 |
2.6 产物相对构型与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三章 实验数据 |
3.1 氨基酸衍生季铵盐催化剂相关数据 |
3.1.1 氨基酸衍生简单结构季铵盐催化剂的相关数据 |
3.1.2 氨基酸衍生立体位阻季铵盐催化剂的相关数据 |
3.2 产物表征数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典型催化剂核磁谱图 |
附录B 典型催化剂高分辨质谱 |
附录C 典型产物表征谱图 |
附录D 未知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E 已知化合物一览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载催化 |
1.1.1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概述 |
1.1.2 均相催化剂固载方式 |
1.2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的载体 |
1.2.1 无机载体 |
1.2.2 有机载体 |
1.2.3 其他复合载体 |
1.3 脯氨酰胺 |
1.3.1 脯氨酰胺合成简介 |
1.3.2 脯氨酰胺固载催化应用 |
1.4 腈纶纤维 |
1.4.1 腈纶纤维概述 |
1.4.2 腈纶纤维功能化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水相催化Knoevenagel及多组分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设计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和仪器 |
2.3.2 脯氨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
2.3.3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2.3.4 纤维酸碱交换容量测定 |
2.3.5 纤维吸水率的测定 |
2.3.6 纤维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纤维催化剂的合成 |
2.4.2 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
2.4.3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Knoevenagel反应的应用 |
2.4.4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Knoevenagel-Michael多组分反应的应用 |
2.4.5 纤维催化剂循环和热过滤实验 |
2.4.6 流动化学和克级放大实验 |
2.4.7 不同催化体系中合成2-氨基-4H-色烯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2.6 本章部分产物核磁数据 |
第3章 润湿性可调的氨基功能化纤维水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路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和仪器 |
3.3.2 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3.3.3 纤维碱含量的测定 |
3.3.4 纤维催化aldol反应的一般步骤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纤维催化剂的合成 |
3.4.2 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
3.4.3 纤维催化aldol反应的应用 |
3.4.4 纤维催化aldol反应机理 |
3.4.5 与酸碱协同催化体系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产物核磁数据 |
第4章 腈纶纤维固载铜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计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和仪器 |
4.3.2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4.3.3 纤维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4.4.2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表征 |
4.4.3 纤维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4.6 本章部分产物核磁数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代表化合物的NMR图 |
附录2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叔丁基胺阳离子型氯胺抗菌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抗菌剂简介 |
1.2.1 天然类抗菌剂 |
1.2.2 无机类抗菌剂 |
1.2.3 有机类抗菌剂 |
1.3 季铵盐型抗菌剂 |
1.3.1 季铵盐类抗菌剂概述 |
1.3.2 季铵盐类抗菌剂抗菌机制 |
1.3.3 吡啶季铵盐类抗菌剂 |
1.4 氯胺类抗菌剂 |
1.4.1 氯胺类抗菌剂的结构与分类 |
1.4.2 氯胺类抗菌剂抗菌机理与特点 |
1.4.3 几种复合型氯胺抗菌剂及抗菌材料 |
1.5 抗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1.5.1 摇瓶振荡法 |
1.5.2 抑菌圈法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抗菌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分子的设计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2 酰胺及携长烷基链叔胺化合物的合成 |
2.3.3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前体的合成 |
2.3.4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的合成 |
2.3.5 抗菌活性测试流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叔丁基酰胺及携长烷基链叔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4.2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前体的合成及表征 |
2.4.3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的合成及表征 |
2.4.4 基于叔丁基胺季铵盐型氯胺的抗菌性能及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叔丁基胺吡啶季铵盐型氯胺抗菌剂的合成与抗菌应用 |
3.1 引言 |
3.2 基于叔丁基胺吡啶盐型氯胺分子的设计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携长烷基链的吡啶醚类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 |
3.3.3 基于叔丁基胺吡啶盐型氯胺前体的合成 |
3.3.4 基于叔丁基胺吡啶盐型氯胺的合成 |
3.3.5 基于叔丁基胺季鏻盐型氯胺的合成 |
3.3.6 基于叔丁基胺吡啶盐型氯胺分子的抗菌性能测试过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携烷基长链吡啶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4.2 基于叔丁基胺吡啶盐型氯胺前体的合成与表征 |
3.4.3 基于叔丁基胺的吡啶盐型氯胺的合成与表征 |
3.4.4 基于叔丁基胺季鏻盐型氯胺前体及氯胺的合成与表征 |
3.4.5 基于叔丁基吡啶盐型氯胺的抗菌活性及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化合物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氨基酸衍生的多氢键催化剂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不对称Strecker反应研究进展 |
1.2 手性金属络合物在不对称Strecker反应中的应用 |
1.3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Strecker反应中的应用 |
1.3.1 氢键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1.3.2 Lewis碱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1.3.3 氢键-Lewis碱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1.3.4 Br?nsted酸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1.3.5 Lewis酸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1.3.6 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1.4 氢键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
1.5 氢键催化不对称反应 |
1.5.1 氢键催化不对称[3+2]环化反应 |
1.5.2 氢键不对称催化Diels-Alder反应 |
1.5.3 氢键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 |
1.5.4 氢键不对称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 |
1.5.5 氢键不对称催化Mannich反应 |
1.5.6 氢键不对称催化Friedel-Crafts反应 |
1.6 氢键/-离子协同催化不对称反应 |
1.6.1 氢键/-离子协同催化不对称S_N1反应 |
1.6.2 氢键/-离子协同催化不对称亲核氟化 |
1.7 本论文的立题 |
第二章 氨基酸衍生的多氢键催化剂在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含三氟甲基季碳手性中心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2.2.2 底物的拓展 |
2.2.3 亚胺及其氮上保护基影响的研究 |
2.3 苯并环状酰胺类和含酯基类季碳手性中心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2.3.2 底物的拓展 |
2.4 含叔碳手性中心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2.4.1 反应条件的筛选 |
2.4.2 底物的拓展 |
2.5 考察反应的实用性(低催化剂用量催化) |
2.6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
2.7 反应机理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多氢键催化剂的制备 |
3.2 多氢键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 |
3.2.1 亚胺的制备 |
3.2.2 含三氟甲基季碳手性中心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3.2.3 不同类型亚胺所得相应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3.2.4 苯并环状酰胺类和含酯基类季碳手性中心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3.2.5 含叔碳手性中心α-氨基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已知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B 化合物单晶数据 |
附录C 典型化合物的谱图 |
致谢 |
(6)H2/O2燃料电池用咪唑鎓盐和季铵盐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背景 |
1.1 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背景 |
1.1.1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1.1.2 阴离子交换膜的性能要求和存在的问题 |
1.2 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2.1 氯甲基化/溴代制备侧基阴离子交换聚合物 |
1.2.2 接枝法制备侧链阴离子交换聚合物 |
1.2.3 缩/共聚和催化偶联等方式制备主链阴离子交换聚合物 |
1.3 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研究 |
1.3.1 四甲基铵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 |
1.3.2 咪唑鎓盐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 |
1.3.3 胍盐和N-杂环等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 |
1.4 阴离子交换膜的共混改性 |
1.4.1 利用无机材料共混改性 |
1.4.2 利用离子液体共混改性 |
1.4.3 利用聚合物共混改性 |
1.4.4 利用新型多孔材料共混改性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位阻咪唑环C2位苯环上取代基对其耐碱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咪唑鎓盐小分子LUMO值的计算方法 |
2.3 咪唑鎓盐小分子制备及耐碱性测试 |
2.3.1 实验主要原料和仪器 |
2.3.2 咪唑鎓盐小分子的合成 |
2.3.3 咪唑鎓盐小分子的耐碱性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LUMO值预测耐碱性 |
2.4.2 咪唑鎓盐小分子的化学结构表征 |
2.4.3 咪唑鎓盐小分子的耐碱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咪唑鎓盐空间位阻对其阴离子交换膜耐碱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和仪器 |
3.2.2 咪唑鎓盐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3.2.3 咪唑鎓盐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其膜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表征 |
3.3.2 耐碱性测试及降解过程分析 |
3.3.3 膜的电导率等性能 |
3.3.4 H_2/O_2燃料电池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框架共混改性季铵盐阴离子交换膜耐碱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主要原料和仪器 |
4.2.2 季铵盐聚合物的合成 |
4.2.3 共混膜的制备及离子交换 |
4.2.4 共混膜的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侧链季铵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表征及其形貌表征 |
4.3.2 膜的耐碱性 |
4.3.3 膜的吸水溶胀和电导率等基本性能 |
4.3.4 H_2/O_2燃料电池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低温/室温下交换氢氧根的升温电导率 |
附录 B:咪唑鎓盐AEMs的静态接触角 |
附录 C:测试咪唑鎓盐AEMs电池性能的离聚物化学结构式 |
附录 D:不同取代度的侧链季铵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式 |
附录 E:共混有机框架的SEM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及在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转移催化概述 |
1.2.1 相转移催化基本原理 |
1.2.2 相转移催化研究现状 |
1.3 相转移催化的反应体系 |
1.3.1 两相转移催化反应体系 |
1.3.1.1 液-液PTC |
1.3.1.2 液-固PTC |
1.3.1.3 液-气PTC |
1.3.2 三相转移催化反应体系 |
1.3.2.1 液-液-液三相PTC |
1.3.2.2 液-固-固三相PTC |
1.3.2.3 液-固-液三相PTC |
1.4 相转移催化剂的分类 |
1.4.1 鎓盐类 |
1.4.2 包结类 |
1.4.3 开链聚醚类 |
1.4.4 其他类 |
1.5 固载相转移催化剂 |
1.5.1 无机类载体 |
1.5.2 有机高分子类载体 |
1.5.3 新型有机纤维类载体 |
1.6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主要内容 |
1.6.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阳离子单体的制备 |
2.2.2.2 共聚物的制备 |
2.2.2.3 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 |
2.2.2.4 醚化反应 |
2.2.2.5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共聚物的表征 |
2.3.1.1 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研究 |
2.3.1.2 核磁共振波谱表征 |
2.3.1.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2 催化纤维的制备 |
2.3.2.1 催化纤维性能分析方法的确定 |
2.3.2.2 温度对催化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2.3 时间对催化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2.4 磷酸用量对催化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3 催化纤维的表征 |
2.3.3.1 扫描电镜表征 |
2.3.3.2 接触角表征 |
2.3.3.3 吸附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催化纤维对醚化反应催化活性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阳离子单体的制备 |
3.2.2.2 共聚物的制备 |
3.2.2.3 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 |
3.2.2.4 纤维吸附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长链酯单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2 阳离子单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3 聚合物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4 不同阳离子摩尔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5 有机催化纤维的回用性能 |
3.3.6 有机催化纤维在苄基溴化衍生物醚化反应中的应用 |
3.3.7 有机催化纤维催化醚化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8)新型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料材的构筑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OF材料的结构设计 |
1.2.1 合成COF材料的化学反应类型 |
1.2.2 COF材料的拓扑结构类型 |
1.3 COF材料的功能化策略 |
1.3.1 “Intrinsic function”策略构筑功能化COFs |
1.3.2 “Pre-designing”策略构筑功能化COFs |
1.3.3 “Post-modification”策略构筑功能化COFs |
1.3.4 “Compound doping”策略构筑功能化COFs |
1.4 COF材料的功能应用 |
1.4.1 吸附与分离 |
1.4.2 能量存储 |
1.4.3 多相催化 |
1.4.4 半导体材料 |
1.4.5 识别传感 |
1.4.6 生物医药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冠醚功能化二维COF材料的构筑及相转移催化性质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冠醚功能化COFs(CE-COFs)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
2.2.1 冠醚功能化二胺前体(CE-TPDA)的设计合成 |
2.2.2 冠醚功能化COFs(CE-COFs)的设计合成 |
2.2.3 冠醚功能化COFs(CE-COFs)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2.2.4 冠醚功能化COFs(CE-COFs)的离子吸附性能测试 |
2.3 18C6-COF的相转移催化应用 |
2.3.1 18C6-COF相转移催化正溴辛烷的碘化反应 |
2.3.2 18C6-COF相转移催化卤代烃的不同取代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稳定的亲水性冠醚功能化COF的构筑及相转移催化性质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18C6-COF2 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
3.2.1 18C6-COF2 的设计合成 |
3.2.2 18C6-COF2 的结构表征及模拟 |
3.2.3 18C6-COF2 的化学稳定性测试 |
3.3 18C6-COF1和18C6-COF2的对K~+吸附性能研究 |
3.3.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3.3.3 COF亲疏水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 18C6-COF2 应用于三相转移催化苯甲酸丁酯合成的研究 |
3.4.1 三相转移催化效果和催化机理研究 |
3.4.2 三相转移催化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
3.4.3 影响三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因素 |
3.4.4 三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催化循环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甲基二氢芘功能化三维COF的构筑及其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DHP-COF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
4.2.1 DHP-COF的设计合成 |
4.2.2 3D-DHP-COF的结构表征及模拟 |
4.3 3D-DHP-COF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5.1 实验通则 |
5.2 CE-COF的单体合成 |
5.3 DHP-COF的单体合成 |
5.4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科研成果 |
致谢 |
(9)轴手性联苯和联菲类PTC构建及催化不对称烷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_2轴手性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1.1 C_2轴手性联萘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 |
1.1.2 C_2轴手性联苯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 |
1.1.3 其他C_2轴手性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 |
1.2 联苯和联菲轴手性骨架的构建方法 |
1.2.1 联苯类轴手性骨架的构建方法 |
1.2.2 联菲类轴手性骨架的构建方法 |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联苯类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催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联苯类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 |
2.3 联苯类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路线优化 |
2.3.1 设计合成路线1及问题讨论 |
2.3.2 设计合成路线2及问题讨论 |
2.3.3 设计合成路线3及问题讨论 |
2.4 联苯类相转移催化剂的不对称烷基化及构效关系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2.6 实验部分 |
2.6.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6.2 实验仪器 |
2.6.3 实验步骤 |
第三章 联菲类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
3.1 引言 |
3.2 联菲类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 |
3.3 联菲类相转移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路线优化 |
3.4 手性联菲类季铵盐催化剂的催化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3.6 实验部分 |
3.6.1 实验仪器 |
3.6.2 实验药品 |
3.6.3 实验步骤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附录 |
(10)β-羰基膦酸酯的不对称拟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β-酮酸酯、β-羰基膦酸酯和其他吸电子基取代的膦酸酯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
1.1.1 β-酮酸酯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
1.1.2 β-羰基膦酸酯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
1.1.3 其他吸电子基取代的膦酸酯基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
1.2 拟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一般拟烯丙基试剂的反应研究进展 |
1.2.2 自由基型拟烯丙基化试剂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
1.3 文献总结 |
第2章 β-羰基膦酸酯参与的拟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
2.1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2.2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
2.2.1 催化剂的设计 |
2.2.2 催化剂的合成 |
2.3 底物的制备 |
2.3.1 β-羰基膦酸酯的制备 |
2.3.2 烯丙基砜的制备 |
2.4 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β-羰基膦酸酯与烯丙基砜的不对称拟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
2.4.1 催化剂的初步筛选 |
2.4.2 碱对反应的影响 |
2.4.3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4 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5 碱的当量对反应的影响 |
2.4.6 底物当量比对反应的影响 |
2.4.7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
2.4.8 催化剂的当量比对反应的影响 |
2.4.9 分子筛的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
2.4.10 催化剂的抗衡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
2.4.1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12 底物适用范围的研究 |
2.4.13 放大反应的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试剂和设备 |
3.2 底物的合成 |
3.2.1 β-羰基膦酸酯的合成 |
3.2.2 乙酯取代的烯丙基砜的合成 |
3.2.3 其他羧酸酯基取代的烯丙基砜的合成 |
3.2.4 酰胺取代的烯丙基砜的合成 |
3.2.5 酮取代的烯丙基砜的合成 |
3.3 催化剂的合成 |
3.3.1 催化剂C1-10的合成 |
3.3.2 催化剂C11-13的合成 |
3.3.3 催化剂C14-16的合成 |
3.3.4 催化剂C17-18的合成 |
3.3.5 催化剂C19的合成 |
3.3.6 催化剂C20的合成 |
3.3.7 催化剂 C21-24 的合成 |
3.3.8 催化剂C25,C28-32的合成 |
3.3.9 催化剂C26-27的合成 |
3.3.10 催化剂C33-35的合成 |
3.3.11 催化剂C36的合成 |
3.3.12 催化剂C37的合成 |
3.3.13 催化剂C38-47的合成 |
3.3.14 催化剂C48-49的合成 |
3.3.15 催化剂C50-56的合成 |
3.4 催化剂及催化产物表征 |
第4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POLYMER-SUPPORTED SINGLE AND MIXED AMMONIUM AND PHOSPHONIUM SALTS AS CATALYSTS FOR PHASE-TRANSFER REACT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催化CO2化学固定的几种离子液体类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 卢金凯. 广西大学, 2021
- [2]氨基酸衍生立体位阻季铵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annich反应中的应用[D]. 田正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3]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朱海.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基于叔丁基胺阳离子型氯胺抗菌剂的合成及应用[D]. 王瀚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氨基酸衍生的多氢键催化剂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D]. 罗月阳.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H2/O2燃料电池用咪唑鎓盐和季铵盐阴离子交换膜的耐碱性研究[D]. 盛卫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7]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及在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D]. 彭卉.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8]新型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料材的构筑及性质研究[D]. 沈继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轴手性联苯和联菲类PTC构建及催化不对称烷基化研究[D]. 柯翠连.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10]β-羰基膦酸酯的不对称拟烯丙基化反应研究[D]. 易松.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