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姚春萍[1](2021)在《对俄经贸背景下黑龙江企业“走出去”财务风险防控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对俄贸易中我国政策推动发展战略,并从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风险三个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防控策略。
张春萍[2](2021)在《黑龙江自贸区背景下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自贸区的设立对黑龙江省对俄经贸人才提出了更旺盛的需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对俄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着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也未能及时有效对接自贸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因此,应充分利用黑龙江省高校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积极培养服务于自贸区的对俄经贸人才。
欧阳林瑶[3](2021)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升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两国关系素有“友好邦交”的美称。作为东北亚地区的腹地,黑龙江省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等,一直是我国对俄罗斯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对俄经贸合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019年8月26日,黑龙江获国务院审批通过,成为我国最北的自贸试验区。黑龙江省自贸区建设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体现,是促进中俄两国战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黑龙江和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需要摆脱以往单一化和传统的经贸合作方式,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的良好机遇,将自贸区的最新利好政策融入双方经贸合作之中,增加双方经贸黏性。本文在黑龙江自贸区获国务院审批通过的背景下,依据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着眼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上的自贸区(FTA)与中国国内自贸区(FTZ)的异同;接着分阶段介绍了1978—2019年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多角度阐释了双方经贸合作的领域,并分别从贸易总额、方式、结构和投资规模、行业、地区六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和俄罗斯贸易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国内自贸区和黑龙江自贸区的发展情况,总结了黑龙江自贸区获批一年后在制度方面的创新和目前取得的成效;接着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从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维度研究了黑龙江对俄的经贸合作;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陆曼[4](2020)在《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中美之间发生了剧烈的贸易摩擦,中美关系成为全球一大不确定因素,此外,受疫情影响,世界各经济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不断变化的复杂局面,中国适时提出努力构建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在构建国际循环经济格局中,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先选择,同时也将东北地区推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发展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改革开放至今,东部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但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仍滞后,所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国内外经济局势发生变革之际,东北地区也要积极探索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格局中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新的支点,不仅是东北地区实现振兴的选择,而且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布局,而且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而居,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几乎在同一时间推出,两地在经济发展需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方面高度契合,如何将俄罗斯远东开发与东北振兴结合起来,一直是双方关注的重点。2009年9月,《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正式出台,这一纲要标志着两地的合作已由利益导向的优势互补转向了协同发展的战略对接阶段。2018年9月在东方经济论坛举办期间,两国针对《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达成一致。目前,双边战略对接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阻力因素,在当前世界格局变革之际,深入探求中俄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新思路,打造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同时也将为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提供了决策参考价值。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格局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全方位振兴等问题的重要判断为理论依据,运用协同学、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对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对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逻辑进行梳理。一是从协同学及地缘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的内涵进行阐释,二是区域经济协同度视角对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效应进行评价,并将这一理论框架具体应用到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中来。第三章是必要性及现实基础阐释。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出发,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格局的实现路径;现实基础主要是基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缘优势突出、互补优势明显、发展理念契合、政治互信良好的基础上。第四章是战略对接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对战略对接合作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合作领域现状来看,战略对接已初见成效,但基础设施配套、贸易合作方式、制度差异、战略对接前景等问题制约了战略对接的深度发展。同时指出,当前战略对接还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下。第五章是战略对接效应的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所构成的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度随时间的递增而增强,但存在波动。其内部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随着时间递增呈上升趋势,且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有序度表现好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并从经济联系度及隶属度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是战略对接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从目前战略对接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了要以政府和企业内外联动为对接主体,以边境城市与中心城市互动为对接形式,以点轴开发、轴带式为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机制方面:从决策、动力、规制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政府磋商、跨国管理、产业互动、智库交流、健全法律、监督反馈六种具体推进机制。第七章是战略对接的实施方案。在阐述战略对接原则及重点基础上提出战略对接的实现路径。以政府、、企业、民间三大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贸易合作、能源共建、农业补充等实体领域合作为抓手;以财税政策改革、政策的协同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等规则建设为关键共同推进战略对接的进程。
张明月[5](2020)在《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和对策 ——以同江对俄经贸合作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中俄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背景下两国交往密切,各级和各领域合作顺利,中俄两国向世界人民展示大国关系的一种新的模式。经贸合作作为各领域合作的基础,在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俄两国交往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缘优势、契合的战略政策、友好的外交关系以及相辅的经济结构,为两国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两国经贸合作也面临着国际社会动荡的压力。在两国政府和相关政策支持下,在市场需求和多边合作机制框架下,中俄经贸合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黑龙江省同江市作为口岸城市依托与俄罗斯接壤的地缘优势,建设了“一桥两港”,值得一提的是同江铁路界河桥,此桥的建设结束了中俄界河无铁路桥梁的历史。它将会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贸易和人员往来,形成又一个中国东北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连接的国际联运大通道。2019年又逢中俄建交70周年,此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我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黑龙江省同江市中俄经贸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首先,从地理位置,战略理念、外交关系和合作领域四个角度,阐述了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中俄互为最大邻国,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黑龙江省同江市又有百年的通关历史,也是新中国第一批设立的对俄合作口岸,同江市铁路大桥修建成功后将进一步推动中俄经贸合作。中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和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进行战略对接,这是将是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重大机会。在中俄双方出台了发展方向一致的合作战略后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黑龙江省同江市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为继续扩大同江市对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外交关系上,中俄两国在较多政治事件中保持着非常难得默契,建立了政治互信。习近平主席从2013年3月到2019年6月已经对俄罗斯进行了 8次正式询问。中俄两国元首最高级会晤对于中俄两国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建立信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俄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制度,各级政府部门交流机制,以及两国议会和执政党交流机制在加强中俄两国友好和互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俄两国也在较多的领域上有广泛的合作。其次,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有持续向好特点,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食品最大进口国、俄罗斯第四大投资来源国;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跨境电商第二大出口目的国。这些从基础条件和前瞻发展上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持续向好提供了保障。对俄经贸合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也有稳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建立了合作机制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但是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针对俄罗斯出台远东地区或与我省有关的相关战略规划,认真研究,深入分析,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建立地方间合作协调机制,强化双方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并使双方的联络、会晤、磋商和信息通报常态化和制度化,及时协调和有效解决双方在各领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建立与俄各州区相关部门的常态化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同江市与俄罗斯各州区经贸联络渠道和合作领域。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俄开放、持续举办中俄文化季活动、加快俄语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本文通过对同江市对俄经贸的分析,试图寻找阻碍两地发展的因素以及解决办法,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合作提供意见,同时也为未来更加全面、更加理性的看待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新的思路。
高原[6](2020)在《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贸易政策多变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平稳增长,俄罗斯经济也实现了1.3%的增长,中俄经济贸易发展进入互利共赢的新时代。黑龙江省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展对俄贸易,通过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向俄罗斯出口农产品,推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是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第一大省,也是中俄经贸发展的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国际环境与着力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环境下,研究影响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并利用模型分析各种因素的权重,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来发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潜力,促进黑龙江省出口到俄罗斯的农产品持续增长,实现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黑龙江省出口到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具体从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规模、出口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口岸城市等方面研究。其次,从国内和黑龙江省内优劣势政治经济条件,俄罗斯经济特征及政治环境变化和外部的国际市场环境三方面阐释影响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的国内外因素。再次,通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影响要素。通过论证结果分析促进和抑制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比重,并对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发展进行贸易潜力分析,用科学数据分析出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存在巨大贸易潜力,且应进一步开发贸易潜力。最后,在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应构建对俄农产品贸易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对俄出口贸易政策,加快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增加出口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应对俄方进口贸易壁垒和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努力下,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农产品的质和量都会有巨大飞跃,实现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对俄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佟逸夫[7](2020)在《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的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提出旨在实现中蒙俄三国战略的紧密对接,促进彼此之间的经济友好合作与发展,同时也为促进黑龙江省对外开放转型,加快边境口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近些年,中蒙俄关系迅速发展,相互间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关系。目前,中俄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蒙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2018年大选以后,习近平与普京相互祝贺对方再次当选,这进一步使中俄关系得到稳固,中俄现在的政治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目前,在中蒙俄三国的共同努力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初步取得成效,比如,推动黑龙江省与俄滨海边疆区在能源、资源、食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不断优化贸易合作模式等。黑龙江边境口岸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起点,在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以绥芬河口岸、黑河口岸等综合性口岸构建核心口岸圈,集中资源重点加强对核心口岸的建设发展,如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同江铁路大桥等工程,形成“大腹地、小门户、高效率”的边境口岸发展模式。在俄罗斯、中国和蒙古人民传统睦邻友好的基础上,基于俄罗斯、中国和蒙古的战略、政治和经济融合,中蒙俄经济走廊有着重大的发展。此外还应该优化“大通关”治理服务模式的建设、培养国际化的边境口岸贸易人才等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旨在能够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其经济转型发展。只有合理设置边境口岸,才能进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口岸的整体开展才能,才能有效,才能有助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本文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对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布局、基础设施、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对腹地城市贡献度等现状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选取综合指标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发现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存在边境口岸规模结构不合理、通关能力较低、统筹规划不恰当、功能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最后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加快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的对策,包括利用“中蒙俄经济走廊”相关对俄口岸建设政策支持,优化口岸规模结构,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加强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统筹管理,完善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配套设施等。
蔡宏伟[8](2019)在《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已经同世界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中与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合作在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以及科技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鉴于俄罗斯技术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俄技术合作更是黑龙江省整个对外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对于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东南部沿海等发达省市和地区,更好地参与21世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黑龙江省开展对俄技术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说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基础条件优越,俄罗斯整体科技实力雄厚,未来科技潜力巨大,而且双方具有很强的技术互补性。因此,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政府宏观政策和企业自身管理两个层面探讨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归纳为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阻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两类。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强调应培育和发展措施保障系统。
王鑫[9](2018)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经贸合作持续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及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战略的提出,双方不仅在经贸合作中突飞猛进,更为基础设施、航天航空、金融及电子商务等领域提供全新的经贸发展平台。中俄两国高层通过频繁的互访,进一步深化双方平等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中俄经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凭借国家对俄战略规划的落实,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互联互通,稳步发展,已经连续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省份。结合新形势新机遇,黑龙江省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以及国家政策优势,全方位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拓展双边合作的层次与规模是现阶段对外开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本文梳理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相关理论,介绍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及比较优势理论,为分析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阐述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概况,对俄贸易方面,主要分析对俄进出口贸易总体现状、对俄贸易方式结构情况、对俄进出口商品情况及贸易主体结构情况;对俄投资方面,主要介绍对俄投资规模分析、对俄投资领域分析、对俄投资地区分析及对俄投资方式分析,结合现阶段发展状况提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及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贸易方式单一、贸易主体弱小、缺少大企业及大项目带动、对俄投资地区及领域分布较集中及对俄经贸合作环境差等。再次,以中俄两国大环境为背景,定性分析影响对俄经贸合作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对于非经济因素分析是文章的创新点,从政治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评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由于非经济因素在数据搜集中存在困难,所以只能利用经济因素作为模型变量,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论文结合前文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推动对俄合作全方位发展、扩大对俄合作领域、提升对俄合作质量及改善对俄合作环境提出几点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李昆[10](2016)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牢牢占据着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的领先地位。为了促进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政府各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积极引导对俄经贸合作主体主动适应形势、适时调整方向、不断扩大规模。但是,这些政策很多都因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抓住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的历史机遇,借助国家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形成带动效应,制定并完善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加快实施黑龙江省对俄合作转型升级、进一步破解制约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难题、全方位构建黑龙江省多元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吸取国外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政策的成功经验,比较国内兄弟省份对俄经贸合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发现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合作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新的历史机遇条件下,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政策完善与改进对策,助力“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加速实施,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和宏观指导,为社会进步汇聚多方合力、为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二、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对俄经贸背景下黑龙江企业“走出去”财务风险防控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特点 |
(一)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特点,缺乏产业内贸易支持 |
(二)贸易质量不断提升,贸易日益多元化但结构不合理 |
(三)贸易秩序存在不规范现象,各种纠纷事件不断 |
二、对俄贸易中我国政策推动发展策略 |
(一)接轨“一带一路”,促使双边贸易往来合作共赢 |
(二)改善金融服务制度,推动边境自贸区建立 |
(三)增进双方文化和政治交流,夯实中俄贸易合作根基 |
(四)促进中俄中小企业合作,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空间 |
(五)深化发展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地区经贸往来合作,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
三、黑龙江企业对俄贸易“走出去”的财务风险防控 |
(一)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
(二)经营风险及防控措施 |
(三)投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
(2)黑龙江自贸区背景下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龙江自贸区特色及对俄经贸人才需求分析 |
(一)具备战略性眼光与创新意识 |
(二)掌握外贸实操相关技能 |
(三)掌握国际物流相关技能 |
(四)掌握对俄文化沟通相关技能 |
二、黑龙江自贸区背景下对俄经贸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
三、黑龙江自贸区背景下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基础生源萎缩、师资力量薄弱 |
(二)现有经贸人才领域存在供需错配现象 |
(三)现有经贸人才培养未能突出地方特色 |
(四)现有经贸人才培养未能适应自贸区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
四、黑龙江自贸区背景下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对俄经贸人才 |
(二)调整经贸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对俄经贸人才 |
(三)加强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对俄经贸人才 |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
(3)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升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关于自由贸易区的概念界定 |
一、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
二、自由贸易区组织形态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一、绝对优势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三、要素禀赋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一、产业转移理论 |
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 |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四节 自由贸易区理论 |
一、自由贸易区的理论解释 |
二、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历程 |
一、1978-1991 年恢复起步阶段 |
二、1992-2001 年调整发展阶段 |
三、2002-2010 年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11-2016 年战略升级阶段 |
五、2017-至今新时代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领域分析 |
一、能源投资合作 |
二、矿产合作 |
三、科技合作 |
四、金融合作 |
五、农业合作 |
六、林业合作 |
第三节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现状 |
一、贸易总额 |
二、贸易方式 |
三、贸易结构 |
四、投资规模 |
五、投资行业 |
六、投资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自贸区建设的整体概况 |
第一节 国内自贸区的总体建设状况 |
第二节 黑龙江自贸区的界定 |
第三节 黑龙江自贸区建设的现状 |
一、行政系统基本建立 |
二、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
三、战略措施初步实践 |
第四节 黑龙江自贸区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金融服务制度 |
二、信用承诺制度 |
三、商事登记制度 |
四、投资审批制度 |
五、负面清单制度 |
六、边境检验制度 |
第五节 黑龙江自贸区建设目前取得的成效 |
一、成为招商引资新热土 |
二、打造了边贸互市新模式 |
三、进一步畅通口岸货运通道 |
四、强化了经贸物流新路径 |
五、推进了跨境电商规模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对俄经贸合作的传统优势依然明显 |
一、空间地理优势 |
二、政策扶持优势 |
三、人才资源优势 |
四、百年口岸优势 |
第二节 对俄经贸合作的省内劣势依旧突出 |
一、对俄贸易方式单一 |
二、对俄企业结构失衡 |
三、对俄出口商品种类少 |
四、对俄电商贸易起步晚 |
五、口岸功能和基础设施差 |
第三节 黑龙江自贸区建设助推对俄经贸合作升级的机遇 |
一、总体方案明确划分对俄功能 |
二、自贸区重视对俄贸易中心建设 |
三、自贸区多措并举大力扶持对俄经贸 |
四、新辟对俄跨境物流枢纽项目 |
五、充分利用大数据数字信息技术 |
第四节 制约经贸合作升级的因素 |
一、“中国威胁论”的蛊惑 |
二、俄罗斯投资环境不稳定 |
三、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
四、中俄相互投资不对等 |
五、金融结算人民币使用率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双方经贸合作的升级对策 |
第一节 利用自贸区的有关政策助力升级 |
一、促进结算货币以美元为主向以人民币为主升级 |
二、促进俄方对中方过少投资向加大对中方投资升级 |
三、由进口俄罗斯农产品向赴俄种植再跨境回运升级 |
四、由对俄合作向联合日韩共同开发俄罗斯市场升级 |
五、由因岗招人向因岗招人和因人设岗并存升级 |
六、促进中转式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升级 |
第二节 其他的助力升级对策 |
一、促进口岸贸易向口岸文化贸易融合升级 |
二、推进微型电商贸易向规模电商贸易升级 |
三、由普通独立物流向智能化共享物流升级 |
四、推动对俄直接投资向直接间接并行升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2章 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理论分析 |
2.1 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的协同学分析 |
2.1.1 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及界定 |
2.1.2 协同视角下的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 |
2.2 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解释 |
2.2.1 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2.2.2 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对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的影响 |
2.2.3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在东北地区地缘战略走向 |
2.3 跨国毗邻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效应评价 |
2.3.1 跨国毗邻区域经济协同度 |
2.3.2 跨国毗邻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评价体系构建 |
第3章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必要性及现实基础 |
3.1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必要性 |
3.1.1 中国东北提升开放水平的客观要求 |
3.1.2 远东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
3.1.3 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格局的实现路径 |
3.1.4 中俄两国实现自我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现实基础 |
3.2.1 对接的前提:地缘关系紧密,口岸资源便利 |
3.2.2 对接的基石:互补优势明显,经济联系密切 |
3.2.3 对接的动力:发展理念契合,战略规划同步 |
3.2.4 对接的保障:政治互信良好,协调机制充分 |
第4章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
4.1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现状 |
4.1.1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
4.1.2 双边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
4.1.3 能源领域实现良性互动 |
4.1.4 农业合作成为重要引擎 |
4.1.5 资金融通取得显着进展 |
4.2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问题 |
4.2.1 贸易结构以及合作方式的相关问题 |
4.2.2 口岸发展与基础设施配套相关问题 |
4.2.3 制度差异以及秩序混乱导致的问题 |
4.2.4 对接意愿与对接合作前景相关问题 |
4.2.5 政治互信与思想认识方面相关问题 |
4.3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机遇 |
4.3.1 俄罗斯“向东看”政策的战略机遇 |
4.3.2 黑龙江自贸区建设提供的发展机遇 |
4.3.3 高峰合作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
4.3.4 “一带一盟”推动的区域合作机遇 |
4.4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挑战 |
4.4.1 东北地区内部体制的挑战 |
4.4.2 远东地区内部发展的挑战 |
4.4.3 来自西方世界外部的挑战 |
第5章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战略对接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模型的构建 |
5.1.2 指标体系的选取 |
5.2 战略对接效应的测定分析 |
5.2.1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的测定 |
5.2.2 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定 |
5.2.3 发展度与拉动因子的测定 |
5.3 战略对接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经济联系强度与隶属度测算 |
5.3.2 结论 |
第6章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
6.1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模式选择 |
6.1.1 对接主体联动:政府主导企业推动下的内外联动 |
6.1.2 对接形式多元:边境地区与中心城市的良性互动 |
6.1.3 对接空间开放:点轴开发形成轴带式的空间布局 |
6.2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机制构建 |
6.2.1 战略对接的决策机制 |
6.2.2 战略对接的动力机制 |
6.2.3 战略对接的规制机制 |
第7章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实施方案 |
7.1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基本架构 |
7.1.1 战略对接的原则 |
7.1.2 战略对接重点 |
7.2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实现路径 |
7.2.1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创新对接理念 |
7.2.2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拓宽对接领域 |
7.2.3 以规则建设为关键强化对接保障 |
7.2.4 以战略机遇为突破推动全面对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和对策 ——以同江对俄经贸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俄经贸合作的背景 |
2.1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 |
2.2 中俄战略对接合作需要 |
2.3 中俄外交友好不断深化 |
2.4 中俄合作领域广泛深化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同江市对俄经贸合作概况 |
3.1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现状及特点 |
3.2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存在问题的根源 |
3.3 同江市对俄经贸合作现状及特点 |
3.4 同江市深化对俄经贸合作主要制约因素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同江市对俄经贸合作的对策研究及建议 |
4.1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的对策及建议 |
4.2 同江市对俄经贸的对策及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一带一路”倡议 |
2.1.3 欧亚经济联盟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3 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3.1 出口贸易规模 |
3.2 出口贸易方式 |
3.3 出口商品结构 |
3.4 出口口岸城市 |
4 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1 黑龙江省方面的影响因素 |
4.1.1 黑龙江省经济持续上升 |
4.1.2 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 |
4.1.3 政治环境与政策支持 |
4.1.4 规模性经济尚未形成 |
4.2 俄罗斯方面的影响因素 |
4.2.1 俄罗斯国内经济缓慢增长 |
4.2.2 俄罗斯农产品进口贸易壁垒严重 |
4.2.3 与俄罗斯货币实现可自由兑换 |
4.3 国际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
4.3.1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4.3.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
4.3.3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封锁 |
4.3.4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
5 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2 模型分析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回归与结果分析 |
5.3 贸易潜力分析 |
5.4 实证结论 |
6 扩大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对俄出口贸易政策 |
6.2 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
6.3 构建对俄农产品贸易信息服务平台 |
6.4 增加出口农产品附加值 |
6.5 积极应对俄方贸易壁垒 |
6.6 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的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 地缘经济学理论 |
2.3 比较优势理论 |
2.4 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 |
3 “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现状 |
3.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情况 |
3.2 对俄边境口岸布局 |
3.3 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的基础设施 |
3.4 对俄边境口岸贸易规模 |
3.5 对俄边境口岸贸易产业结构 |
3.5.1 对俄边境口岸商品结构 |
3.5.2 边境口岸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
3.6 对俄边境口岸对腹地城市的贡献度 |
4 “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综合评价 |
4.1 选取综合评价指标 |
4.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3 计算边境口岸指标分数 |
4.4 边境口岸建设综合评价 |
5 “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边境口岸规模结构不合理 |
5.1.2 边境口岸通关能力较低 |
5.1.3 边境口岸统筹规划不恰当 |
5.1.4 边境口岸功能定位不准确 |
5.2 “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中蒙俄经济制度各不相同 |
5.2.2 国际通道建设相对落后 |
5.2.3 组织机构不完善 |
5.2.4 东北亚局势较为紧张 |
5.2.5 具体建设推进政策尚不明确 |
6 “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下加快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的对策 |
6.1 加大黑龙江省对俄口岸建设政策支持力度 |
6.2 优化黑龙江省对俄口岸规模结构建设 |
6.3 提高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通关能力 |
6.4 加强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的统筹管理 |
6.5 完善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配套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 |
2.1.1 基本状况 |
2.1.2 特点 |
2.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宏观政策原因 |
2.3.2 企业自身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有利因素 |
3.1.1 政策促进 |
3.1.2 技术互补 |
3.1.3 人才优势 |
3.1.4 地缘因素 |
3.1.5 历史渊源 |
3.2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不利因素 |
3.2.1 双方因素 |
3.2.2 中方因素 |
3.2.3 俄方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对策 |
4.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4.1.1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 |
4.1.2 完善政府服务功能营造对俄技术合作良好环境 |
4.1.3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4.1.4 推进对俄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战略 |
4.1.5 构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优势产业集群 |
4.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措施保障系统 |
4.2.1 培育和做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主体分系统 |
4.2.2 拓展和做大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分系统 |
4.2.3 疏通和加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大通道建设分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1.2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2 国际投资相关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3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现状 |
3.1.1 对俄进出口总体情况 |
3.1.2 贸易方式结构情况 |
3.1.3 对俄出口结构情况 |
3.1.4 自俄进口结构情况 |
3.1.5 贸易主体结构情况 |
3.2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合作现状 |
3.2.1 对俄投资规模分析 |
3.2.2 对俄投资领域分析 |
3.2.3 对俄投资地区分析 |
3.2.4 对俄投资方式分析 |
3.3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
3.3.2 贸易方式单一 |
3.3.3 贸易主体弱小 |
3.3.4 对俄投资合作缺少大企业参与和大项目带动 |
3.3.5 对俄投资领域和地区分布集中 |
3.3.6 对俄贸易和投资环境较差 |
4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1 经济因素 |
4.1.1 经济发展水平 |
4.1.2 经济互补性强 |
4.1.3 汇率因素 |
4.1.4 关税总水平 |
4.1.5 贸易开放度 |
4.1.6 运输成本 |
4.2 非经济因素 |
4.2.1 政治因素 |
4.2.2 自然环境因素 |
4.2.3 社会文化因素 |
5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变量说明 |
5.3 实证检验 |
5.4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
6.1 宏观层面 |
6.1.1 适度保持经济增长 |
6.1.2 积极推动大项目合作 |
6.1.3 培育对俄经贸骨干企业 |
6.1.4 推动对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6.1.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对接 |
6.1.6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
6.2 微观层面 |
6.2.1 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知名度 |
6.2.2 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 |
6.2.3 优化商品贸易结构 |
6.2.4 积极拓展投资领域 |
6.2.5 实现多元文化的参与及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选题的研究思路 |
(二)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经贸合作政策概述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及其理论 |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及其功能 |
二、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定义及其形式 |
第二节 经贸合作政策 |
一、经贸合作政策的内容 |
二、经贸合作政策的类型 |
三、经贸合作政策的作用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需要层次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国际贸易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梳理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历史回顾 |
一、酝酿起步时期(1982 年—1987 年) |
二、快速发展时期(1988 年—1993 年) |
三、低速发展与调整时期(1994 年—1999 年) |
四、快速增长时期(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中俄经贸合作政策现状及成效 |
一、中国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及经贸合作情况 |
二、俄罗斯对中国经贸合作政策 |
三、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及经贸合作情况 |
四、兄弟省份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及经贸合作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更新速度落后于国际形势变化 |
二、政策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
三、政策制定环节缺少必要的基础调研 |
四、政策执行不力致使政策失效 |
五、政策反馈缺少适当途径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频繁调整 |
二、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制裁 |
三、地缘政治影响 |
四、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经贸主体等多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提升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质量 |
一、在政策价值取向上全面导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二、高起点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三、在WTO框架内制定并运用激励政策 |
第二节 创新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内容 |
一、细化政策内容:引导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方式转变 |
二、优化政策环境:鼓励黑龙江省对俄大项目投资 |
三、强化政策效力:扶持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主体 |
第三节 完善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保障 |
一、政策执行保障机制 |
二、资金支持保障机制 |
三、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对俄经贸背景下黑龙江企业“走出去”财务风险防控相关研究[J]. 姚春萍. 中国农业会计, 2021(12)
- [2]黑龙江自贸区背景下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研究[J]. 张春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11)
- [3]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升级对策研究[D]. 欧阳林瑶.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4]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研究[D]. 陆曼. 辽宁大学, 2020(07)
- [5]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和对策 ——以同江对俄经贸合作为例[D]. 张明月. 延边大学, 2020(06)
- [6]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 高原.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7]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视角的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研究[D]. 佟逸夫.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8]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蔡宏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王鑫.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01)
- [10]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存在问题与对策[D]. 李昆. 黑龙江大学, 2016(06)
标签: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中蒙俄经济走廊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远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