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的乌托邦——浅评王安忆精神三部曲(论文文献综述)
赵镜宇[1](2021)在《论王安忆小说的“自传性”叙事》文中指出
李继晨[2](2021)在《论格非新世纪小说的历史意蕴》文中提出论文以格非新世纪以来小说的历史叙事为切入点,探讨格非新世纪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历史意蕴及其价值。第一章从历史与个人的纠缠以及日常救赎两方面来分析格非文本中展现的独特的历史意蕴。格非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构建选择从精神探索出发,在历史与个人的纠缠与胶着中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在重新思考中国人的精神出路与生存境遇后选择驻足于日常生活的救赎,立足当下,这既是一种内向超越也是与现实的妥协。第二章阐释格非新世纪以乌托邦作为关注历史和存在的切入点,在悖反式乌托邦寓言背后的思想辩证法与精神意蕴。一方面格非展现了存在的冲突,即乌托邦理想与实践的悖谬,另一方面在喧嚣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开始凭吊乌托邦,寻求诗意的栖居,肯定审美乌托邦的意义。第三章从两方面探讨格非新世纪历史书写的叙事策略,一方面是先锋叙事手法的赓续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从格非空缺的叙事与神秘的倾向两方面探讨格非在对先锋叙事的延续中体现的对历史的思考。另一方面是从小说与中国抒情传统重建方面探讨,本部分主要从格非新世纪叙事策略意象的设置与循环的结构来审视格非对历史寓言化与历史宿命论的思考。
汪大贺[3](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提出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杜未未[4](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王飒[5](2020)在《皖北形象:叙事、建构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受地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客观自然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地域内部群体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这也影响着区域内个体的生存体验与价值体验。这种生存体验通过作者进入到文学空间生产之中,其中,文本如何赋予地域空间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建构和表征地域空间等问题都值得探究。许辉作为皖北地区本土作家,赛珍珠、王安忆作为皖北地区的“外来者”他们以皖北地区这一空间为呈现对象,依据身份的不同运用想象、隐喻、象征、再现等表征方式对地域文化空间进行符号与意义的编码重组。第一章,皖北地区文化透析。理解一个区域的文化要将该区域所圈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富有文化意义的地点以及被区域文化创造出来的景观等各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分析。客观地域环境是研究皖北地区文化空间建构的基础,从皖北地区的范围界定入手,结合皖北地区的地域景观,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文化样态,讨论文学空间中的皖北形象建构。第二章,皖北形象的自我建构。从许辉这一皖北地区“文化内部持有者”的身份切入,探析其作品在呈现皖北形象时对地域标识景观的选取与提炼、对方言的粗鄙化处理以及皖北地区意识形态对许辉叙事的干预。第三章,皖北形象的他者建构。从赛珍珠、王安忆这两位皖北地区的“外来者”身份切入探究其作品在呈现皖北形象时对方言的捕捉和呈现,对区域群体仁义这一道德品质以及区域群体愚昧保守的性格特征所蕴含的地域生存底色的呈现。结语部分是对许辉、赛珍珠、王安忆等作家在作品中呈现皖北形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予以概括,发现其意义,透视其问题,总结其经验,辨析其不足。
杨洁[6](2020)在《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文中研究指明赵本夫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风俗风景的描摹到风情人性的刻画,无一不体现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但最触目的还是对土地的深切爱恋。本论文以他的乡土书写为着眼点,以“地母”三部曲为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作者的创作经历,探讨其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想象,揭示和呈现作者对土地的皈依和崇拜。论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赵本夫及其作品,梳理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研究情况,在对“乡土”等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论文第一章,从天然情感与理性自觉两方面探究赵本夫乡土创作的缘由,并从作者情感转变与文学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其乡土创作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以作品为依托,分析赵本夫从女性视角书写的土地崇拜,勾连土地与母性从而构建地母神话,分析作者从荒原、人、动物三个层面书写的原始野性生命力。第三章分析作者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分析作者对现代文明造成人性扭曲和生命萎缩的控诉,揭示作者回归土地与自然以获得生命救赎的理想诉求。第四章结合相关文学史论述,分析赵本夫乡土小说与“新写实”和“新历史”流派的乡土创作的异同,阐述赵本夫对农民和乡村形象的另类书写以及对传奇与温情的浪漫审美追求。
孙艾琳[7](2020)在《伍尔夫与朱天文小说中的双性同体诗学》文中研究说明在英国作家伍尔夫与中国作家朱天文的小说中,双性同体的诗学观念一以贯之,成为二者女性主义乌托邦书写的核心要素。本文透过解构的视域,分析精神两性化之隐喻在人物形象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呈现,及其采取何种形式呈现等问题。全文围绕超性别的人物塑造、现代性时空的构建和小说叙事的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对伍尔夫与朱天文的性别观、时空观、文体观进行系统的会通性研究。每章先进行观念的纵向梳理与文本的横向比较,而后基于东西方文化背景阐发两位作者双性视角的共鸣与差异。第一章梳理了双性同体观对传统二元性别观的打破和重构,界定了该观念在伍尔夫和朱天文创作实践中的意义。以《奥兰多》和《荒人手记》为主,分析人物融合两性思维、磨合阴阳气质的过程,归纳其越界与平衡的特点。通过挖掘双性同体对自由创造力与健全人格的共同隐喻,辨别作家的不同创作倾向,横向考察西方超性别思想与中国阴阳思想的融合与差别。第二章讨论了双性同体观对父权制下唯理性时空体系的突破和演进,阐释伍尔夫和朱天文力求主客体平衡互渗、错置时序逃离死亡的时空观。对照“生命三部曲”(《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和“阴性三部曲”(《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巫言》)分析“重要的瞬间”与“巫时”在文学想象中召唤精神国度的相似特征,解读两位作家对生命写作与离题写作的不同侧重。第三章交代了双性同体观对传统文体观的补充和创新,探讨伍尔夫和朱天文的文体实验对中西文学传统的回溯反思与互借互鉴。延续前两章的文本对照,从诗化小说和传记小说的文体功能入手,分析两位作家对小说叙事传统的突破和对现代经验的揭示,辨析二者笔下的漫游者如何化身为反思现代性的媒介,在物质主义的消费社会吐露边缘人的纠偏与批判性的抒情。通过发掘漫游在伦敦街头的“中国眼睛”、台北高楼的“极境眼光”,探讨伍尔夫及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共鸣,以及朱天文及三三文学团体与西方现代派的对话。总之,正是伍尔夫与朱天文对传统的性别观、时空观、文体观等层面的再思考,从而向我们呈现出不受性别意识束缚的人物形象、现实与心灵辩证统一的思维空间,以及中西文化异位的碰撞与借镜。因此,比较二者小说创作中显现的双性同体诗学,不仅包含超越“女性主义”字面意义的跨性别命题,也意在解读中外作家解构二元对立的共同文学理想。
严毓棋[8](2020)在《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试图弥合格非研究中先锋批评与知识分子写作批评之间的割裂,还原格非迄今三十年的完整写作历程,分析格非的写作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格非的写作中包含着对自我与历史关系的思考与表达,是为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包含着格非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认知及构成这一状态来由的追溯,更包含着对这一状态的超越意图。由此格非的写作作为个人主体的行动构成了对历史进程的介入力量。基于此种判断,本研究依据自然时间对格非的写作历程分段,通过对各时期格非作品的细读与思想状态的一般把握,勾连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呈现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格非80年代小说以先锋形式实验闻名,其短篇小说写作表征了一代人呼之欲出的自我意识与对既定历史叙述的挑战精神。而90年代的长篇小说写作构成了对前一时期的反题,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与外部局势的变化拓展了格非历史意识的结构,他将自我置于更大的历史格局中思考后,感知到的是一个无力的个人。对这种失败体验的接受构成了新世纪以来格非历史意识与写作的起点,格非将自己置于一种弃权者的状态下重新思考和写作历史。格非不再将自我定义为先验的或必须完成的终极,而是以对话的姿态面向历史,始终保持自我与历史的紧张思考。这样的思考尽管有行动力不足的隐患,但足以为人们反思当下生活提供启迪。
翁建瑜[9](2020)在《百年沧桑中的城与人 ——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文中提出“城与人”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这一百年间,我们遭受了许多的曲折坎坷,也深刻地影响着城与人。这种影响使得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带来希望和创伤。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百年历史为跨度,呈现出百年沧桑中的城和人。《人面桃花》讲诉清末民初陆秀米等对革命的迷茫探索;《山河入梦》书写社会主义时期谭功达等人的社会主义实践;《春尽江南》叙述当下社会的精神建设。从江南乡村到转型中的乡镇到最后现代化的城市,陆秀米到谭端午,这些人的内心理想也在逐步变化。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将百年历史浓缩在三部小说之中,不仅仅是浓缩了城和人在历史中的境遇,也包含了作家对百年历史的感悟。格非从个人经验出发,回避重大事件,重新书写百年历史中“城市”的变化和人内心及精神世界的转变,呈现出他对百年历史、对当下社会的重新思考。本文拟从“江南三部曲”百年历史中不断转变的“城和人”为切入点,去重新挖掘“江南三部曲”中城和人的变迁过程,探索小说中城市转变的意义和几代人生活的真谛,探讨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本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学书写变奏,试图从社会背景生活、当代文学和格非自身创作三个角度,以交待背景的前提下,聚焦到“江南三部曲”。第二章《人面桃花》:前现代乡村社会的图景与变革,论述在江南乡村中的故事生活和民国时期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第三章《山河入梦》:革命年代的社会与人生,探讨五六十年代转型乡镇中的人们的理想建设。第四章《春尽江南》:现代化城市中的困境,阐释当下现代化城市中的人精神世界的空虚。格非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以“江南三部曲”为载体,从城市更替到人物变迁体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为我们提供了新时期作品中对城与人书写新的思考。从传统的乡村到转型乡镇到现代化意义的城市,人物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不同的精神世界。在三部曲中贯穿的是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城与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外部的环境造就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变化,人的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向往引起了外部环境的巨变。格非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困境,从城市转变的书写和人物变化相互的关系传达着他对社会人类精神的关注,体现出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新思考。
王婕妤[10](2020)在《从“房屋”到想象的“宇宙” ——格非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格非的小说创作从1980年代一直持续到当下。这不短不长的三十余年,已经足够让社会人生的空间形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二十年,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生产的想象力和效率与日俱增,将更加丰富多彩的空间提供给人。面对侵略性愈发强大的社会空间和逐渐退缩的个人领地,面对碎片化的生活,空间叙事盖过时间叙事,从格非长篇小说的文本行为中凸显出来。格非在1990年代之后的创作多为长篇小说,在小说的叙事中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边界”、“房屋”等空间形象。本文以格非小说中的空间叙事为考察重点,分析格非小说对空间形象和空间关系的描述将如何勾勒出人的生存场景,如何对生命孤独和个体命运等问题进行思考。论文第一章分析格非小说的“边界叙事”。本文认为边界是格非小说切入空间叙事的一个起点,边界隐喻着不同时空下,人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意味着空间的破碎和分割。本章分析了小说中的“风雨长廊”和“花家舍”小岛等实体空间边界,不同时代中的人所固守的心灵空间边界,以及人的“边缘”体验对空间情感的启发。试图说明格非小说中的边界正是一种空间思维,边界的潜在话语并非停止,而是前进。边界鼓励人克服固守和封闭的惰性,深入周身空间,不断发掘存在的生机。第二章论述格非小说的“房屋叙事”。本章认为格非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界牌”地点和“欲望”书写,其实指向了“家”的内在维度:欲望是关于回家的欲望,界牌所指示的也是回家的方向。正是基于对家园的向往和期待,小说反复构建房屋的空间结构。本文据此分析格非的小说如何以房屋的空间形式救赎时间,又如何展现“房屋”与“家园”的深刻对应,表达出对人类家园的想象和追寻。第三章分析格非小说的“碎片空间”。当代文学叙事的空间书写聚焦在微小空间和局部空间之上,格非也曾多次表明自己的空间态度,他将当下的空间情境称为“碎片化空间”。本章从格非小说中分析出“风”和“月”的情感基调,并结合贯穿格非小说创作的“阁楼”和“岛屿”两个意象,考察小说的空间书写如何具体地将“楼”和“岛”这两种空间“人化”,又如何实现从“岛”向“岸”的过渡,以达成对心灵孤独的化解。本文认为格非小说中的空间叙事传达出某些空间感知:在这被撕裂的年代,人如何面对破碎的空间?如何重返心灵的家园?“家屋”所具有的空间意义和精神能量,在当代汉语小说中,还能有怎么样的表征与内容?这事关小说写作的趋势,也事关人的生存问题。这一批新世纪的小说创作,透露出格非渴望重整空间秩序的野心。以空间为立足点深入格非的长篇小说创作,也为考察格非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式”创作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角度。
二、精神的乌托邦——浅评王安忆精神三部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的乌托邦——浅评王安忆精神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2)论格非新世纪小说的历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意义 |
2 研究现状概述及论文的创新 |
第一章 历史纠葛与日常救赎 |
1.1 历史与个人的纠缠 |
1.2 日常救赎 |
第二章 乌托邦诗学 |
2.1 理想与实践:革命乌托邦的幻灭 |
2.2 退守与反抗:审美乌托邦之殇 |
第三章 格非新世纪历史叙事的书写策略 |
3.1 先锋叙事的延续 |
3.1.1 空缺的哲学与历史的迷宫 |
3.1.2 神秘的气氛与历史的谜魅 |
3.2 抒情传统的重构 |
3.2.1 意象的设置与历史的寓言化 |
3.2.2 循环的结构与历史的宿命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写作思路 |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
一、禁区的突破 |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4)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皖北形象:叙事、建构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3.研究现状综述 |
第1章 皖北地区文化透析 |
1.1 皖北地区范围界定 |
1.2 皖北地区的地域景观 |
1.3 皖北地区的文化样态 |
第2章 皖北形象的自我建构 |
2.1 地域标识景观的选取与提炼 |
2.2 方言的粗鄙化处理 |
2.3 地域意识形态对叙事成规的干预 |
第3章 :皖北形象的他者建构 |
3.1 “他者”作为皖北地域空间的呈现者 |
3.2 “他者”对皖北地区语言特征的捕捉与呈现 |
3.3 “他者”对区域群体道德品质与性格特征的呈现 |
结语皖北形象创作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赵本夫及“地母三部曲”概述 |
二、赵本夫作品研究综述 |
三、概念厘清 |
四、问题意识阐述 |
第一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生发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下的自发与自觉 |
一、农民之子的原初情感 |
二、知识分子的理性自觉 |
第二节 从“地母”的“难产”说开去 |
一、艰难的挣扎:乡土何去何从 |
二、喧嚣中的困惑:乡土书写何去何从 |
第二章 乡土的诗意建构:地母神话与生命理想 |
第一节 女性视角下的土地崇拜 |
一、原始土地信仰的重建 |
二、柴姑:“地母”的化身 |
三、谱写女性与土地命运的共同曲 |
第二节 恣肆生命的乌托邦书写 |
一、“荒原”:生命的舞台 |
二、“野性”的生命内涵 |
三、动物原始的生命热力 |
第三章 “离土”与“近土”:文明反思和土地皈依 |
第一节 叛离土地:生命的自我放逐 |
一、秩序与心灵的冲突 |
二、生命的弱化与萎缩 |
第二节 移植的“土地魂” |
一、寻找土地:从天易到柴门 |
二、恢复土地:从石陀到天柱 |
第四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审美取向:农民本色与文人气质 |
第一节 “新写实”?“新历史”? |
第二节 乡村形象的反拨:农民与农村权力 |
第三节 传奇与温情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赵本夫创作年表 |
后记 |
(7)伍尔夫与朱天文小说中的双性同体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伍尔夫与朱天文的超性别书写 |
第一节 解构传统性别观的创作 |
一、跨越性别二元对立的樊篱 |
二、“双性同体”对性别观的重构 |
第二节 奥兰多与荒人:精神两性化的隐喻 |
一、双性交融的化身 |
二、阴阳协调的象征 |
第三节 超性别思想与阴阳思想的弥合 |
一、东西方相通的文化原型 |
二、阴阳思想的不同演绎 |
第二章 伍尔夫与朱天文的现代性时空构建 |
第一节 解构传统时空观的尝试 |
一、冲破物理时空的束缚 |
二、心理时空的现代性重建 |
第二节 “重要的瞬间”与“巫时”:从虚无中逃逸 |
一、被消解的时间 |
二、存在的感受力 |
第三节 生命写作与离题写作的碰撞 |
一、窥见永恒的创作动机 |
二、死亡意识的差异性 |
第三章 伍尔夫与朱天文的小说叙事创新 |
第一节 解构传统文体观的实验 |
一、小说语言的诗化 |
二、自传性小说的张力 |
第二节 “世纪末”的启示录:边缘写作的反思 |
一、世纪末症候的呈现 |
二、都市漫游者的批判 |
第三节 中西美学传统的异位 |
一、伍尔夫的中国视域 |
二、朱天文的颓废化抒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格非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 |
第一节 感觉、经验、理论:格非历史意识的由来 |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语言踪迹 |
第三节 小说的历史意识与知识分子写作问题 |
第四节 无边的意识与有限的写作 |
第三章 挑战者身份的认同与阴影——以格非80年代小说创作为例 |
第一节 为自我创造历史——挑战秩序与隐藏介入 |
第二节 为历史寻找形式——历史意象与抒情语言 |
第三节 抒情的极限——游戏、欲望与汉语韧性问题 |
第四章 失败者的自觉——格非90年代小说中的精神困境 |
第一节 代际的断裂或连续——时代文化氛围与个人文学表达 |
第二节 虚无感的始末——论《敌人》《边缘》的恐惧与孤独主题 |
第三节 主体反思之难——以《欲望的旗帜》中的死亡与爱情为例 |
第四节 失败者的出路——通过反讽对话 |
第五章 弃权者的精神史——略论格非新世纪历史题材小说 |
第一节 80年代的故事:对理想主义的追忆与反思 |
第二节 “江南”历史的寓言:乌托邦精神的母系传承 |
第三节 “别处”的生活:知识分子的底层个人史书写 |
余论:弃权者的“假面”——关于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格非未结集作品二种 |
附录二:格非创作年表(1985年—2019年) |
后记 |
(9)百年沧桑中的城与人 ——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题的来源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现状 |
(二)创新之处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学书写变奏 |
一 晚清到新世纪的城乡生活变迁史 |
二 当代小说中城与人的现代化书写 |
三 格非小说创作新变中的城乡文明转换主题 |
第二章 《人面桃花》:前现代乡村社会的图景与变革 |
一 江南小镇的传统生活与启蒙叙事 |
二 启蒙—革命叙事中的冲动与迷失 |
三 “人面”、“桃花”中的历史回眸 |
第三章 《山河入梦》:革命年代的社会与人生 |
一 转型乡镇中的社会革命与个人追求 |
二 激荡年代的个人生活与爱情 |
三 “山河”如何化“梦”?:改造冲动与乌托邦理想 |
第四章 《春尽江南》:现代化城市中的困境 |
一 城市化与鹤浦人的精神困境 |
二 现实生活的清醒与无奈 |
三 “春尽江南”中的社会人生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从“房屋”到想象的“宇宙” ——格非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时间,空间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第三节 本文论题 |
第一章 “边界”叙事 |
第一节 空间紧张感 |
第二节 空间的边界 |
第三节 《边缘》和边界 |
第二章 “房屋”叙事 |
第一节 界牌:反讽性空间 |
第二节 房屋:欲望的旗帜 |
第三节 临时性空间,或小说的生机 |
第三章 碎片空间 |
第一节 阁楼和孤岛的分析 |
第二节 风和月的分析 |
第三节 从家屋到宇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精神的乌托邦——浅评王安忆精神三部曲(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王安忆小说的“自传性”叙事[D]. 赵镜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论格非新世纪小说的历史意蕴[D]. 李继晨. 河北大学, 2021(02)
- [3]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4]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5]皖北形象:叙事、建构与反思[D]. 王飒.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7)
- [6]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D]. 杨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伍尔夫与朱天文小说中的双性同体诗学[D]. 孙艾琳.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D]. 严毓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百年沧桑中的城与人 ——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D]. 翁建瑜.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从“房屋”到想象的“宇宙” ——格非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D]. 王婕妤.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