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地区苦瓜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实娟[1](2022)在《一种蔬菜新型种植模式的探索及应用》文中认为为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北京巨山农场试验基地将22号温室作为示范化种植推广展示窗口,采用槽式基质栽培苦瓜和丝瓜,提高蔬菜品质和安全,提升蔬菜种植科技水平。
蒋艳艳,陈展鹏,闫良,葛长军,徐丽荣,代俊芬[2](2020)在《七个苦瓜品种大棚栽培比较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7个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品种进行大棚栽培试验,比较各品种生育期、生长势、果实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青丰王和长青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早熟品种在黄冈城郊蔬菜基地大棚推广应用;杜阮凉瓜-1和黑苦瓜-1可作为秋延苦瓜栽培品种丰富黄冈市居民"菜篮子",相关栽培技术需进一步研究。
郭晨曦[3](2020)在《土壤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新乡市牧野区朱庄屯村常年在塑料大棚中栽植番茄,黄瓜等农作物。但由于常年连作及栽培管理方式不当,大棚土壤中连作障碍严重,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结构改变、土壤病虫害加重,影响秋番茄、春季黄瓜长势及产量、品质变差,影响大棚蔬菜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棉隆及生物菌肥等合理施用试验,研究了RSD、棉隆处理对秋番茄、春黄瓜生长、产量、病虫害及土壤杂草等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连作土壤改良,提高秋番茄、春黄瓜产量、土传性病害的防控效果,提供理论依据。RSD处理对于无公害生产和有机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具体结果如下:1、RSD处理后第一茬秋番茄植株、果实生长加快、果产量提高,且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发病率显着降低;其中第3次测量的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4.96%和6.21%,RSD组第1层单果重和果产量分别增加了40.80%和73.30%,RSD+968组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69.33%和109.59%;RSD组秋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75.00%和64.44%,RSD+968组秋番茄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0;RSD组和RSD+968组茎基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8.64%和40.41%;RSD处理可明显减少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和根结线虫数量,其中尖孢镰刀菌拷贝数降低了30.56%,根结线虫数量降低了97.57%;RSD和RSD+968组杂草数量、鲜重、干重均明显减少;在8月17日,RSD处理后番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了58.07%。说明RSD处理组和RSD+968处理组都能促进秋番茄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番茄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及病毒病发病率。RSD处理后第二茬春黄瓜植株生长加快、果产量提高,且黄瓜枯萎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RSD组植株株高增加了8.37%,RSD组和RSD+968组平均单果重分别增加了15.38%和30.76%;RSD组和RSD+968组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3.60%和50.50%;RSD处理后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2.98%和18.85%。说明RSD处理组和RSD+968处理都能促进春黄瓜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春黄瓜枯萎病发病率,提高春黄瓜品质。RSD处理后第三茬秋番茄根结线虫病和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明显,其中根结线虫病其中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72.72%和77.14,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了57.98%。2、棉隆处理后第一茬秋番茄品种植株生长加快、果产量增大及根结线虫指数、茎基腐病发病抑制,棉隆+淡紫拟青霉+枯草芽孢杆菌(QHD)处理组的株高、茎粗、第4花序坐果率、第1层单果重及第1层果产量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80.87%、57.11%、62.65%、209.11%和247.83%;棉隆+淡紫拟青霉组对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31.38%,其次是棉隆+QHD组,防治效果为26.21%;棉隆+淡紫拟青霉+QHD处理组的茎基腐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了77.04%。棉隆+淡紫拟青霉+QHD处理组的杂草数量、鲜重、干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处理可抑制大棚秋番茄杂草的生长。结论:RSD处理能有效促进秋番茄和春黄瓜生长,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降低秋番茄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及春黄瓜枯萎病发病率,促进大棚秋番茄和春黄瓜产量提高。棉隆处理土壤能有效抑制番茄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发病及土壤中杂草数量生长,减轻大棚土壤连作障碍,促进秋番茄生长及产量增加。此外,棉隆处理加施淡紫拟青霉、QHD等生物菌肥效果优于棉隆单独处理。
王冲[4](2020)在《西瓜嫁接耐低温砧木筛选及嫁接苗耐低温的生理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Citrullus lanatus)对低温极其敏感,是典型的喜温耐热植物,在中国北方地区的设施反季节栽培中,西瓜冷害时有发生,降低西瓜产量的同时也影响了果农的收益,嫁接技术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而耐低温砧木和耐低温嫁接组合的筛选更是提高嫁接西瓜幼苗耐低温性的关键,因此,筛选耐低温砧木和耐低温嫁接组合并探究嫁接西瓜幼苗提高耐低温性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27份西瓜砧木为材料,对它们芽期的耐低温性进行评价,建立西瓜砧木芽期耐低温评价体系并筛选出芽期耐低温差异砧木,然后以筛选出的耐低温差异砧木为材料,自根苗为对照,探究耐低温差异砧木经过嫁接得到的嫁接组合对低温处理的生理响应,并筛选出最耐低温的嫁接组合,最后以筛选出的嫁接组合为材料,自根苗为对照,探究脱落酸(ABA)在嫁接中提高西瓜幼苗耐低温性的生理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以28℃的常温条件为对照,采用15℃的低温条件处理砧木种子,时间为10 d。结果显示:低温会推迟种子出芽的开始时间,降低不同西瓜砧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和活力指数,且不同种类西瓜砧木种子耐低温性差异较大,南瓜砧木种子耐低温性最强,葫芦砧木种子耐低温性次之,西瓜砧木种子耐低温性最弱;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27份西瓜砧木种子芽期的耐低温性,建立了西瓜砧木芽期耐低温评价体系,并筛选出了4种芽期耐低温性差异较大的砧木,即:强耐低温型品种为LFCX和JXZ9,低温敏感型品种为JXZ1和ZS,其中LFCX、JXZ9和ZS为南瓜砧木,JXZ1为葫芦砧木。2.以西瓜品种‘京欣2号’为接穗,以芽期筛选出的4种耐低温性差异较大的LFCX、JXZ9、JXZ1和ZS为砧木,经过嫁接得到4种嫁接组合,以自根苗‘京欣2号’为对照,于28℃/18℃(昼/夜)的温度下培养至三叶一心时期,将幼苗分别移到15℃/6℃和28℃/18℃的人工气候室中培养7 d,然后在28℃/18℃的温度下恢复3 d,分别在低温处理后的0、1、3、5、7和10 d取样并测定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生化指标(在处理后7 d测定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和根系形态等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在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的地上和地下生长均受到抑制,细胞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升高,光合作用下降,但是嫁接苗受低温胁迫影响程度小于自根苗,其中,以南瓜为砧木的嫁接苗受低温胁迫的影响最小,以葫芦为砧木的嫁接苗次之,自根苗最大,南瓜砧木LFCX嫁接组合耐低温性最强。3.以LFCX嫁接组合为处理,自根苗‘京欣2号’为对照,进行10℃低温处理,时间为72 h,在处理的前1 d喷施5 mM的ABA生物合成抑制剂钨酸钠溶液,分别在低温处理后0、6、12、24、48、72 h测定叶片中相对电导率、MDA、Pro和ABA含量,并测定关键时间点ABA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各处理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各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未喷施钨酸钠的嫁接苗增幅最低;除了喷施钨酸钠的自根苗外,其他处理的Pro含量在低温胁迫期间也出现了升高趋势,其中未喷施钨酸钠嫁接苗增幅最高;在胁迫期间各处理的AB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未喷施钨酸钠嫁接苗的ABA含量及其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中基因表达量始终高于其他处理,认为低温胁迫下嫁接可能通过诱导ABA合成基因Cla009779、Cla005404、Cla019578以及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基因Cla008802、Cla006604、Cla018017、Cla004235、Cla008760、Cla020180、Cla015990、Cla003005和Cla020167的表达提高叶片中ABA含量,从而提高西瓜幼苗的耐低温性。
周银慧[5](2020)在《苦瓜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商业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属于葫芦科(Cucurbitaeae)一年生藤本蔬菜,主要起源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目前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湖南、四川等省份较为普遍。随着苦瓜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被挖掘,苦瓜消费和栽培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市场上的苦瓜商业品种不断增多,同时品种资源也日趋混乱。因此,从分子水平角度对苦瓜商业品种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有利于了解商业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分类和亲缘关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SSR分子标记具有数目多、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等特点。苦瓜全基因组中的SSR标记开发已经完成,但全面的转录组SSR标记开发尚未报道。本研究基于苦瓜‘Dali-11’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了一批苦瓜特异的转录组SSR引物。对133份苦瓜商业品种材料进行了RAD(restriction site associated DNA)测序,基于SNP分型数据分析了苦瓜133份商业品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苦瓜种皮颜色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苦瓜转录组中SSR的分布对测序获得的苦瓜59,740条Unigene(序列总长约81,511,284 bp)进行SSR位点搜索,共识别出31,066个SSR基序位点,SSR的出现频率达到52.00%,含有SSR位点的序列有19,335个,发生频率为32.37%。2.苦瓜转录组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通过对识别的苦瓜SSR基序位点进行引物设计并对引物序列进行特异性比对,一共获得了9,135对苦瓜特异SSR引物。选择MC00(未组装到染色体的苦瓜基因组序列)上的232对特异SSR引物并利用‘谭边大顶’和‘华艺320’两个苦瓜品种进行PCR扩增性验证。结果显示,94.40%的设计引物具有扩增有效性;232对特异SSR引物在‘谭边大顶’和‘华艺320’两个品种之间的多态率为13.36%。3.苦瓜商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RAD测序技术对133份苦瓜商业品种材料进行SNP基因分型,经数据过滤后总共获得59,527个SNP。基于该基因型数据,构建了133份苦瓜商业品种材料的群体结构structure图和系统发育NJ树,两者结果都表明大顶苦瓜材料被分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珍珠苦瓜和油苦瓜材料比较混杂因而没有明显的群体结构。在苦瓜商业品种材料中,遗传多样性关系表明珍珠苦瓜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最高,大顶苦瓜遗传多样性程度最低;大顶苦瓜与油苦瓜的遗传分化程度最高,油苦瓜与珍珠苦瓜遗传分化程度最低。4.苦瓜种皮颜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RAD测序获得的基因型数据结合调查的各品种种皮颜色表型数据,对133份苦瓜商品种材料的种皮颜色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MC03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显着关联的位点,候选区间范围为MC03号染色体14.8~15.0 Mb(约200 kb),区间包含25个候选基因。
段彦,王思明[6](2020)在《苦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研究》文中认为苦瓜原产自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对"苦瓜"一词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宋朝,元朝方志《析津志》中对"苦瓜"一词也有记载。苦瓜传入我国后,传播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岭南地区尤多。较之全国其他地区而言,岭南地区方志中记载苦瓜次数最多,其推广成效也最为明显。本文基于对农书、方志物产等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全面分析了苦瓜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并对其传入路径作出预测;之后再结合推广时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其推广成效;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分析苦瓜的传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陈中钐[7](2020)在《苦瓜耐热性综合评价及耐热杂交组合的选育》文中研究表明夏季高温是影响苦瓜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高温胁迫引起苦瓜生长发育受阻、抗病性减弱、畸形瓜增多、生育期缩短,严重影响苦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20个苦瓜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苦瓜苗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筛选出苦瓜苗期耐热性鉴定指标,运用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软件分析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并开展耐热苦瓜杂交组合评比试验,筛选耐热苦瓜杂交组合,以期为苦瓜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和评价、探究苦瓜耐热遗传机理及耐热苦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苦瓜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测定高温胁迫下苦瓜幼苗叶片POD、SOD、CAT、Chl、MDA、REC、Pro、O2·-、H2O2、Pn、F0、Fv/Fm、ΦPSⅡ等13项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0个苦瓜自交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苦瓜耐热性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3个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单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87.258%,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20个苦瓜自交系按照耐热性强弱划分为强耐热、中耐热、弱耐热3种类型,筛选出T9、T10、T13、T14、T17等5个强耐热类型苦瓜自交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苦瓜耐热性评价回归方程:D=-0.650+0.143SOD+0.352Chl+0.088MDA-0.149REC+0.102 H2O2+0.846Fv/Fm,回归方程平均估计精度为96.92%,筛选出SOD、Chl、MDA、REC、H2O2、Fv/Fm等6个指标,可用于苦瓜苗期耐热性鉴定。2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分析以耐热苦瓜自交系‘0974’、不耐热苦瓜自交系‘1590’为亲本,构建6个世代遗传群体(P1、P2、F1、F2、B1、B2),运用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软件分析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是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模型),一阶、二阶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得出,控制苦瓜苗期耐热性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8468、-0.5033,显性效应值分别为0.0992和-0.4517,上位性效应以显性×显性互作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F2世代中分别为65.71%、61.2%、71.58%,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因此应在早期世代对分离材料进行人工定向选择,选择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小区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环境影响。3耐热苦瓜杂交组合筛选调查50个苦瓜杂交组合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K38、K48采收期最长,K7、K30、K38、K39、K43、K48、K50的生长势和分枝能力均表现强,K38、K48、K40的产量排名前3名,折合667m2产量分别为3297.9kg、3112.8 kg、3011.3 kg,分别较CK增产28.15%、20.96%、17.01%,差异极显着,10个组合对霜霉病的抗性表现为抗病,通过综合评比,筛选出4个(K7、K38、K39、K48)表现生长势强、抗病、采收期长、产量高、商品性好的耐热杂交组合。
郭康迪[8](2019)在《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苦瓜枯萎病是苦瓜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大部分苦瓜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苦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于2016~2018年从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9个省份采集苦瓜枯萎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分离物,并进行了系统分类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寄主专化性测定和品种抗性测定;在利用rDNA-ITS、EF-1α和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进行多基因联合系统学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URP-PCR多态性片段的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运用ISSR-PCR技术对我国9个省的苦瓜枯萎病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苦瓜枯萎病菌为靶标筛选出对苦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并对其拮抗谱和室内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目的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如下:1、从9个省份的苦瓜枯萎病样本中分离获得苦瓜枯萎病菌173株,包括山东分离物19株、河南分离物22株、湖北分离物20株、湖南分离物17株、江西分离物22株、广东分离物21株、广西分离物20株、福建分离物20株和海南分离物12株。不同来源的菌株间无致病力强弱的分化,菌株形态特征复杂多样,且与地理分布无相关性;苦瓜枯萎病菌强侵染苦瓜,弱侵染丝瓜和瓠瓜,不侵染甜瓜、西瓜和黄瓜。2、建立了苦瓜枯萎病菌的特异性检测技术。检测体系包括:特异性引物为FOMM-SPF/FOMM-5SR;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即2× Green Taq Master Mix 12.5 μL,10 μmol/L的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DNA 1 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足至25 μL;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294 bp。该检测技术对苦瓜枯萎病菌的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以从土壤和植物样品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苦瓜枯萎病菌,无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对苦瓜枯萎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9个省的苦瓜枯萎病菌遗传分化不明显。种群内各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量的73.45%,是我国苦瓜枯萎病菌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620时,9个省的菌株可分为类群Ⅰ和类群Ⅱ,类群Ⅰ包括山东和河南两个种群,类群Ⅱ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和湖北等7个种群,从地理群体分布上看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分布特点: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676时,类群Ⅱ被分为3个亚类,其中,广东、海南、福建、江西和湖北为同一亚类,湖南和广西分别为单独的亚类,表明我国苦瓜枯萎病菌各自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筛选到一株对苦瓜枯萎病效果明显的拮抗细菌LWC6,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绿针假单孢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周萌萌[9](2019)在《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ML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白粉病是苦瓜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药物防治、引进抗病品种和选育广谱抗病新品种是防控白粉病的主要手段。但化学防控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通过检测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引进抗病材料,但是由于优势小种的改变而不再表现为抗病。探寻广谱抗性材料,是解决短时间内地方性生理小种快速演替,加速广谱抗性品种选育最有效途径。因此探索最有效的化学防控时机和方式,以及加速抗病品种的选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明确海南省苦瓜白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及白粉病抗性遗传规律,挖掘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方法解析白粉病病原菌及生理小种种类,显微观察白粉病病原菌侵染过程。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探讨苦瓜白粉病抗性的主要遗传规律。克隆获得了苦瓜白粉病相关MLO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其是否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白粉病诱导、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不同时间段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下:1.本研究确定海南海口、澄迈、屯昌、万宁、陵水、三亚地区苦瓜白粉病病原菌为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fuliginea),生理小种为2F;显微观察法明确此白粉病菌在侵染苦瓜叶片时有4个关键时期:接种后4h为分生孢子萌发高峰期,8h为附着孢形成高峰期,16-24h为次生菌丝形成高峰期,5d为分生孢子梗形成高峰期;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发现苦瓜白粉病抗性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其中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会受到环境变异的影响。2.从白粉病高感栽培苦瓜品系25克隆得到8个McMLO基因,分别命名为McMLO1、McML02、McML03、McML04、McML05、McML06、McML07、McML08,其开放阅读框为 1539 bp、1584 bp、1791 bp、1737bp、1713bp、1719bp、1662 bp、1620bp,分别编码 512、527、596、578、570、572、553、539 个氨基酸。3.对苦瓜8个McMLO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发现McMLO蛋白均为碱性蛋白由22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仅McMLO1、McMLO5蛋白为稳定性蛋白;a-螺旋(Alphahelix)和无规则卷曲(Randomcoil)是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均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其中McMLO4、McML05具有信号肽;蛋白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强,含有6-8个跨膜结构域;外显子13-16个,内含子12-15个不等;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应答不同逆境和植物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McML03、McMLO8可能与白粉病敏感性相关。4.8个McMLO基因在苦瓜生长期内不同组织(嫩叶、老叶、茎、卷须、花、幼果、根)中均有表达,但是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嫩叶中表达量普遍较低。McMLO1、McMLO4、McMLO5、McMLO7、McMLO8均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而McMLO2在卷须中的表达量最高,McMLO3在花中表达量最高,McMLO6在卷须中表达量最高。5.McML01和McML03基因受白粉病菌诱导后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其次是McMLO8基因,其他基因的表达量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变化较小,所以推测白粉病高感栽培苦瓜品系中McML01和McMLO3基因可能与白粉菌敏感性相关。6.发现不同的基因在受到胁迫时的表达模式不同。McML02基因能迅速响应40C低温胁迫,McMLO5在NaCl胁迫的第4 h基因表达量上调明显,甘露醇处理下,McML02和McMLO5表现出显着响应,McMLO1和McML07在第4d或7d基因表达量出现显着上调,响应S4胁迫较迟缓,;McMLO3在JA处理第7 d表达量出现明显上调;ABA处理第24 h,McMLO5和McMLO4基因表达量出现显着上调。本研究明确了海南省苦瓜主产区的白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发现接种后的前2 d是白粉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根据苦瓜抗性遗传规律,F2代主基因遗传率最高,受环境影响最小,在苦瓜的白粉病抗性育种中,以早期世代(F2)作为选择有效时期。推测苦瓜McMLO家族成员基因功能存在差异,有的基因参与白粉病诱导过程,有的可能响应不同逆境和植物激素胁迫,也可能在植株发育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本研究为苦瓜白粉病化学防治最佳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确定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及McMLO蛋白功能研究,为利用McMLO基因选育白粉病抗性品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付婧[10](2019)在《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城市屋顶菜园设计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现代都市农业理念的大力发展与深化的推动下,城市屋顶菜园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潮流化绿色生活方式。在以前的屋顶绿化基础上,将菜园的因素加在其中,让人们在屋顶的有限地域内,创造合理的绿色菜园。在经济社会极大繁荣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向往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在最便捷的条件下能够享受到乡村野趣成为大多数都市居民的最大诉求。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采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和实例研究法,以都市农业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区域地理学等多学科原理,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理念下的屋顶绿化系统,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规划对屋顶菜园策略和智能化体系作以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都市农业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屋顶菜园的内涵、原则以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分析都市农业背景下的屋顶菜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与城市工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屋顶菜园主要向着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的方向稳步迈进,在整个经济发展与城市绿化的建设大潮中,通过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逐渐成为屋顶绿化模式的典型代表。(2)在理论基础上,提出针对屋顶菜园农业的策略和智能化体系,结合上海以及南京等地现已趋向成熟的屋顶菜园的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生态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景观艺术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与实际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为未来屋顶菜园的建设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3)本文运用实际勘测的手段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调查,以其第二住院楼的屋顶为例,进行城市屋顶菜园的方案设计。该方案中,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手法融入其中,做了整个菜园的功能分区,又结合中医药文化中“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元素的特性,以融合变形的景观设计手法,将“阴阳八卦阵”的灵感来源进行了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形设计。最后做了方案总结并得出设计探究的结论。同时,在整个城市屋顶菜园的设计中也从一定程度上突出都市农业理念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并以期将其应用在当代城市的建设中,成为一种可实现且具有生产意义的都市农业经营方式,为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总而言之,作为都市农业的新型实践模式——屋顶菜园将会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突出代表,在未来城市化建设以及新时代农业发展中贡献力量。
二、北方地区苦瓜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地区苦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蔬菜新型种植模式的探索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步骤 |
1.1 基本情况 |
1.2 栽培槽砌筑与填埋 |
1.3 育苗 |
1.3.1 浸种。 |
1.3.2 催芽。 |
1.3.3 基质准备。 |
1.3.4 播种。 |
1.3.5 出苗及苗期管理。 |
1.4 栽培槽消毒 |
1.5 定植 |
1.6 定植后管理 |
1.6.1 浇水与中耕。 |
1.6.2 植株调整。 |
1.6.3 追肥。 |
1.6.4 病虫害防治。 |
1.7 果实套袋及采收 |
2 实施效果 |
2.1 实现精细化管理 |
2.2 减少土传病害 |
2.3 增加蔬菜产量 |
2.4 提升蔬菜品质 |
2.5 实现示范化种植推广展示 |
3 结论 |
(2)七个苦瓜品种大棚栽培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实施 |
1.4 数据调查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参试苦瓜品种的生育期 |
2.2 各参试苦瓜品种的生长势 |
2.3 各参试苦瓜品种的果实性状 |
2.4 各参试苦瓜品种的产量比较 |
3 小结 |
(3)土壤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危害和防治现状 |
1.1.1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现状 |
1.1.2 设施土壤连作危害 |
1.1.3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防治措施 |
1.2 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进展 |
1.2.1 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现状 |
1.2.2 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原因及危害 |
1.2.3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
1.3 番茄茎基腐病研究进展 |
1.3.1 番茄茎基腐病发生现状 |
1.3.2 番茄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危害 |
1.3.3 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 |
1.4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1.4.1 黄瓜枯萎病发生现状 |
1.4.2 黄瓜枯萎病发生原因及危害 |
1.4.3 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 |
1.5 棉隆处理土壤的研究进展 |
1.5.1 棉隆处理对土传病原菌及病虫害的影响 |
1.5.2 棉隆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1.5.3 棉隆处理对植物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的影响 |
1.5.4 棉隆处理对土壤呼吸强度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
1.5.5 棉隆处理和生物菌结合对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的研究进展 |
1.6 RSD处理土壤的研究进展 |
1.6.1 RSD处理对土传病原菌及病虫害的影响 |
1.6.2 RSD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6.3 RSD处理对植物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的影响 |
1.6.4 RSD处理对土壤呼吸强度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
1.6.5 RSD处理和生物菌结合对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强还原灭菌法(RSD)对连续三茬大棚秋番茄和春黄瓜生长、病虫草害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SD在第一茬大棚秋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
2.2.2 RSD在第二茬塑料大棚春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
2.2.3 RSD在第三茬塑料大棚秋番茄上的应用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RSD处理对大棚土壤性质的影响及速效杀灭病虫的效果 |
2.3.2 RSD处理对大棚秋番茄、春黄瓜的促长壮秧和前期增产效应 |
2.3.3 RSD处理对防治土传病害的效应及其作用的持效性 |
2.3.4 968 生物菌肥的加成效应 |
2.3.5 RSD处理设施土壤的实用性 |
第三章 棉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虫草害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秋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3.2.2 棉隆处理对秋番茄坐果率、果实生长和第一穗果实产量的影响 |
3.2.3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
3.2.4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影响 |
3.2.5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大棚秋番茄田间杂草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棉隆处理能促进大棚秋番茄植株及果实的生长 |
3.3.2 棉隆能增加对大棚秋番茄土壤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
3.3.3 棉隆能减少大棚秋番茄的田间杂草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西瓜嫁接耐低温砧木筛选及嫁接苗耐低温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种子芽期耐低温评价 |
1.1.1 瓜类蔬菜种子芽期耐低温评价温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1.2 瓜类蔬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1.2.1 低温胁迫对植株外部形态的影响 |
1.2.2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1.2.3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低温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5 低温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1.2.6 低温胁迫对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影响 |
1.3 嫁接对瓜类蔬菜耐低温生理的影响 |
1.3.1 植株形态的变化 |
1.3.2 细胞膜系统的变化 |
1.3.3 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1.3.4 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1.3.5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1.3.6 激素含量变化 |
1.3.7 ABA的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西瓜砧木芽期耐低温评价 |
2.2.2 不同耐低温性砧木对西瓜幼苗耐低温的影响 |
2.2.3 嫁接西瓜幼苗耐低温的生理机制探究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发芽指标 |
2.3.2 芽期耐低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2.3.3 形态指标 |
2.3.4 生理生化指标 |
2.3.5 ABA含量测定 |
2.3.6 基因表达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西瓜砧木芽期耐低温评价 |
3.1.1 发芽和生长情况 |
3.1.2 发芽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度 |
3.1.3 耐冷指数的确定 |
3.1.4 发芽期耐低温性的聚类分析 |
3.1.5 芽期耐低温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 不同嫁接组合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3.2.1 对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的影响 |
3.2.2 对嫁接苗和自根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3 对嫁接苗和自根苗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3.2.4 对嫁接苗和自根苗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5 对嫁接苗和自根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嫁接西瓜幼苗提高耐低温的生理机制探究 |
3.3.1 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细胞膜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2 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ABA含量的影响 |
3.3.3 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ABA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西瓜砧木芽期耐低温评价体系建立及耐低温差异砧木筛选 |
4.2 嫁接对细胞膜系统和光合作用等指标的影响 |
4.3 嫁接通过影响ABA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基因表达提高ABA含量从而提高西瓜幼苗耐低温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苦瓜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商业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苦瓜的起源以及主要生物学特征 |
1.2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应用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3 苦瓜SSR分子标记的开发研究进展 |
1.4 分子标记在苦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5 作物种皮颜色性状的遗传定位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苦瓜转录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1.1 植物材料与数据来源 |
2.1.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1.3 实验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苦瓜叶片DNA的提取 |
2.1.2.2 苦瓜转录组SSR位点识别及引物设计 |
2.1.2.3 苦瓜转录组SSR引物PCR扩增 |
2.1.2.4 聚丙烯凝胶电泳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苦瓜转录组SSR位点的数量与分布 |
2.2.2 苦瓜转录组SSR位点的基元重复类型与频率特征 |
2.2.3 苦瓜转录组SSR引物的设计 |
2.2.4 苦瓜转录组特异SSR引物的扩增有效性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苦瓜商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苦瓜材料的种植 |
3.1.2.2 苦瓜叶片DNA的提取 |
3.1.2.3 苦瓜 RAD 测序及数据过滤 |
3.1.2.4 群体遗传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苦瓜RAD测序结果分析 |
3.2.2 苦瓜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不同类型苦瓜商品种的遗传分化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苦瓜种皮颜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苦瓜种皮颜色表型调查 |
4.1.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苦瓜种皮颜色性状统计 |
4.2.2 苦瓜种皮颜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6)苦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苦瓜引种的时间及路径 |
(一)引种时间 |
1.宋朝传入说 |
2.元朝传入说 |
3.明朝传入说 |
(二)引种路径 |
二、明、清、民国时期苦瓜在中国的推广成效 |
(一)苦瓜在地域空间上的推广成效 |
(二)苦瓜在时间维度上的推广成效 |
三、苦瓜在中国推广的动因分析 |
(一)南方的自然气候环境适宜苦瓜生长 |
(二)栽培技术简单 |
(三)南方地区夏季降暑解热的饮食习惯 |
(四)药用价值及四时五味养生观念的影响 |
四、苦瓜引入对中国的影响 |
五、结语 |
(7)苦瓜耐热性综合评价及耐热杂交组合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1 高温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2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 高温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1.4 高温胁迫对植物酶促防御系统的影响 |
1.5 高温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 植物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
3 植物耐热性遗传规律研究 |
4 耐热苦瓜品种选育 |
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苦瓜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生理指标测定 |
1.3.2 光合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及相关性分析 |
2.2 主成分分析 |
2.3 综合评价 |
2.3.1 隶属函数分析 |
2.3.2 权重确定 |
2.3.3 综合评价 |
2.4 不同苦瓜自交系耐热性聚类分析 |
2.5 逐步回归分析及耐热性鉴定指标的选择 |
3 讨论 |
第三章 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群体构建 |
1.2.2 试验处理 |
1.2.3 性状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世代热害等级次数分布 |
2.2 遗传模型选择及适应性检测 |
2.3 遗传参数估算 |
3 讨论 |
第四章 耐热苦瓜杂交组合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调查内容 |
1.3.1 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 |
1.3.2 抗病性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苦瓜苗期蔓枯病发病情况 |
2.2 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 |
2.3 果实性状 |
2.4 产量性状比较 |
2.5 霜霉病抗病性比较 |
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1.1 苦瓜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
1.2 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分析 |
1.3 耐热苦瓜杂交组合筛选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苦瓜枯萎病的研究现状 |
1.2.1 症状及危害 |
1.2.2 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3 病害循环及影响因子 |
1.2.4 苦瓜枯萎病的防治 |
1.2.5 瓜类枯萎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瓜类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3.1 生防真菌及其应用 |
1.3.2 生防细菌及其应用 |
1.3.3 生防放线菌及其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病原菌 |
3.1.3 培养基 |
3.1.4 PCR引物 |
3.1.5 主要试验仪器 |
3.1.6 试剂 |
3.2 方法 |
3.2.1 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 |
3.2.2 苦瓜枯萎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
3.2.3 苦瓜枯萎病菌的的致病性和寄主转化性检测 |
3.2.4 不同苦瓜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
3.2.5 苦瓜枯萎病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3.2.6 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建立 |
3.2.7 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
3.2.8 生防细菌的筛选 |
3.2.9 生防细菌的鉴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形态学特征 |
4.1.1 分离纯化 |
4.1.2 形态学特征 |
4.2 苦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及苦瓜品种抗病性测定结果 |
4.2.1 盆栽接种方法的选择 |
4.2.2 致病性测定结果 |
4.2.3 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 |
4.2.4 品种抗性测定结果 |
4.3 苦瓜枯萎病菌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 |
4.3.1 基于rDNA-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 |
4.3.2 基于EF-1α基因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 |
4.3.3 基于β-tubulin基因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 |
4.3.4 三个基因联合序列分析结果 |
4.4 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体系的建立 |
4.4.1 URP-PCR特异性片段的筛选及PCR扩增体系建立 |
4.4.2 灵敏度和人工接种的植物组织检测结果 |
4.4.3 田间土壤和田间罹病苦瓜植株的检测验证 |
4.4.4 病原菌分离株的特异性检测验证 |
4.5 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4.5.1 引物筛选结果 |
4.5.2 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结果 |
4.5.3 优化的ISSR-PCR扩增结果 |
4.5.4 遗传多样性分化结果 |
4.5.5 聚类分析结果 |
4.6 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结果 |
4.6.1 生防细菌的筛选 |
4.6.2 室内拮抗活性测定测定结果 |
4.6.3 生防菌株LWC6的盆栽防治效果 |
4.6.4 生防细菌LWC6的形态学鉴定 |
4.6.5 生防细菌LWC6的生理生化鉴定 |
4.6.6 生防细菌LWC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关于苦瓜枯萎病菌致病性和寄主专化性分化的研究 |
5.2.2 关于苦瓜枯萎病菌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建立 |
5.2.3 关于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5.2.4 关于苦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 |
(9)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ML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白粉病病原菌及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
1.1.1 白粉病病原菌 |
1.1.2 白粉病菌生理小种 |
1.2 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2.1 SGT1基因相关研究 |
1.2.2 PR基因相关研究 |
1.2.3 转录因子相关研究 |
1.3 白粉病抗性相关MLO基因研究进展 |
1.3.1 MLO基因家族概述 |
1.3.2 其他作物MLO基因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苦瓜白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2 主要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2.3.2 苦瓜白粉病菌形态学鉴定 |
2.3.3 苦瓜白粉病菌分子鉴定 |
2.3.4 苦瓜叶片人工接种白粉病菌及观察白粉病菌侵染苦瓜叶片过程 |
2.3.5 苦瓜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
2.3.6 苦瓜对白粉病菌抗性遗传模型的选择和检验 |
2.3.7 苦瓜对白粉病菌抗性遗传参数估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苦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 |
2.4.2 苦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 |
2.4.3 苦瓜白粉病菌DNA提取及其ITS序列扩增、分析 |
2.4.4 白粉病菌侵染苦瓜叶片过程 |
2.4.5 苦瓜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
2.4.6 苦瓜对白粉病抗性遗传模型的选择和检验 |
2.4.7 苦瓜对白粉病抗性遗传参数估计 |
2.5 讨论 |
第三章 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ML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株与质粒载体 |
3.2 主要试剂 |
3.3 主要仪器 |
3.4 试验方法 |
3.4.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3.4.2 苦瓜样品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3.4.3 苦瓜抗白粉病相关MLO基因的克隆 |
3.4.4 苦瓜McMLO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5 苦瓜McMLO基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3.4.6 苦瓜McMLO基因在白粉病诱导后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分析 |
3.4.7 苦瓜McMLO基因在不同环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量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苦瓜材料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结果 |
3.5.2 苦瓜白粉病相关基因McMLO的克隆 |
3.5.3 苦瓜白粉病相关基因McMLO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4 苦瓜McMLO基因组织表达量分析 |
3.5.5 白粉病诱导后苦瓜McMLO基因表达量分析 |
3.5.6 不同环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下苦瓜McMLO基因表达量分析 |
3.6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城市屋顶菜园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资源稀缺 |
1.1.2 城市环境污染 |
1.1.3 城市化问题 |
1.1.4 都市农业兴起 |
1.1.5 景观市场功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1 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屋顶绿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屋顶菜园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现代都市农业 |
2.1.2 屋顶绿化 |
2.1.3 屋顶菜园 |
2.1.4 农业循环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都市农业研究 |
2.2.1 都市农业的内涵 |
2.2.2 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起源 |
2.2.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2.2.4 现代都市农业的特征 |
2.2.5 都市农业的发展分析 |
2.2.6 都市农业发展的必需要素 |
2.2.7 都市农业现阶段的发展难题 |
2.2.8 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
2.3 屋顶菜园研究 |
2.3.1 屋顶菜园的内涵及功能 |
2.3.2 屋顶菜园的发展历程 |
2.3.3 屋顶菜园与其他屋顶绿化的比较分析 |
2.3.4 屋顶菜园的优势和局限 |
2.3.5 屋顶菜园的设计意义 |
2.3.6 屋顶菜园的规划理念及原则 |
2.3.7 屋顶菜园的功能结构和整体布局 |
2.3.8 屋顶菜园的效益 |
2.3.9 屋顶菜园的发展策略研究 |
3 屋顶菜园案例设计 |
3.1 背景条件分析 |
3.1.1 地理位置 |
3.1.2 优势分析 |
3.2 规划构思及定位 |
3.2.1 设计理念 |
3.2.2 设计目的 |
3.3 规划布局 |
3.3.1 概念设计 |
3.3.2 总体布局 |
3.3.3 分区规划 |
3.4 承重设计 |
3.5 灌排水设计 |
3.6 栽培技术 |
3.7 蔬果选择 |
3.8 交通系统规划 |
3.9 景观小品设计 |
3.9.1 核心节点 |
3.9.2 技术要素 |
3.9.3 微缩蔬菜迷宫 |
3.10 铺装设计 |
3.11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来源 |
附录B |
致谢 |
四、北方地区苦瓜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蔬菜新型种植模式的探索及应用[J]. 王实娟. 园艺与种苗, 2022(01)
- [2]七个苦瓜品种大棚栽培比较试验[J]. 蒋艳艳,陈展鹏,闫良,葛长军,徐丽荣,代俊芬. 湖北农业科学, 2020(23)
- [3]土壤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的影响[D]. 郭晨曦.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2)
- [4]西瓜嫁接耐低温砧木筛选及嫁接苗耐低温的生理基础研究[D]. 王冲.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苦瓜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商业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D]. 周银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6]苦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研究[J]. 段彦,王思明. 古今农业, 2020(01)
- [7]苦瓜耐热性综合评价及耐热杂交组合的选育[D]. 陈中钐.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D]. 郭康迪.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ML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周萌萌. 海南大学, 2019(07)
- [10]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城市屋顶菜园设计探究[D]. 付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