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1](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张淑[2](2020)在《基于ADDIE模式的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信行水平及对叙事护理培训需求的现状;2.构建并实施基于ADDIE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探讨该方案提高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能力和人文关怀品质的应用效果,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研究设计为类实验性研究,分为基线调查和干预研究两个阶段。1.基线调查:采用黄辉等编制的临床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2.干预研究:(1)依据前期现状调查结果和相关理论依据初拟基于ADDIE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叙事护理培训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确定叙事护理培训方案终稿。(2)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空间距离较远、叙事护理知信行水平相近的两临床科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院内培训,干预组在常规院内培训的基础上实施基于ADDIE教学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3)培训前、培训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测评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能力和人文关怀品质。(4)培训结束后,请干预组护士填写反馈调查表,了解其参与培训的感受以及对培训的评价和建议。结果:1.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65.65%的临床护士从未听过叙事护理,30.91%的临床护士听过叙事护理但不熟悉,仅1.91%和1.53%临床护士较熟悉或非常熟悉叙事护理,其了解叙事护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和书籍、刊物。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务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的临床护士叙事护理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务的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行为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务是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是临床护士叙事护理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职务、学历是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3.临床护士对叙事护理的建议与想法调查结果显示:42.98%的临床护士认为叙事护理能够缓解护患矛盾,促进护患沟通;54.11%的临床护士建议开展系统的叙事护理培训。4.培训后两组组间比较:干预组医学叙事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人文关怀能力维度外,干预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培训后两组组内比较:(1)干预组培训前后组内比较:医学叙事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感知和人文关怀能力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知识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培训前后组内比较:关注倾听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叙事能力总分及理解回应、反思再现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感知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培训方案评估结果及反馈调查表结果显示:参与培训的临床护士对基于ADDIE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路径评价较高,其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有助于叙事护理培训方案后续的完善和改进。结论:1.临床护士对叙事护理知晓程度较低,了解叙事护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和书籍、刊物。2.临床护士叙事护理态度较积极,但其叙事护理知识和叙事护理行为水平较低。职务、学历、职称可影响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水平。3.依据基线调查结果确定培训干预“靶点”,构建基于ADDIE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以提高护士叙事护理能力为目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培训组织形式,强调对各个环节的反馈评估,从而达到提升叙事护理水平的培训目标。4.本研究8次叙事护理培训有效提升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能力总体水平,其关注倾听、理解回应、反思再现维度得分均较培训前显着提高,且理解回应维度提高幅度最大。5.本次培训有利于培养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对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感知及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水平较大。6.基于ADDIE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为提高临床护士叙事护理能力及培养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提供了新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田开扩[3](2020)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出院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出院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通过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临床症状、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复诊次数、再入院次数等指标来探讨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方面的效果及优势。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选取在2019年3月到4月份期间,经治疗出院后符合入组标准的70名抑郁症患者,按照一般资料情况相近或相似的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出院时抑郁与焦虑症状等方面均衡。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常规随访,即每月一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病情、按时服药情况、居家生活状态等,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或指导;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医院常规随访外,运用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远程干预,即通过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运用微信公众号(心畅舒)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健康与康复指导、患者不良症状自测等。通过微信群(心畅舒)与患者保持实时联系,对其出院后的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指导,使出院患者仍能得到延续的护理服务。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抑郁和焦虑症状、复诊次数、再入院次数等方面进行评估,来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方法比较两组在各时间点的差异。结果:(1)SF-36评分变化,生活质量总分在3个月和6个月的的组间效应显着(F=57.652,P=0.00),其中除生理机能维度在组间效应作用不显着,(F=2.03,P=0.159),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分维度得分上均显着;生活质量总分的时间效应达到显着水平(F=91.346,P=0.00),P<0.05,其各分维度也均达到显着水平;生活质量总分的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明显(F=101.411,P=0.00),P<0.05,其各分维度也均显着;经简单效应分析:3个月时,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上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各分维度得分相比均具有差异;6个月时,两组患者各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MMAS-8评分变化,3个月、6个月时的服药依从性总分在干预效应作用明显(F=41.56,P=0.00),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11.094,P=0.00),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F=30.259,P=0.00)。经简单效应分析:3个月时,干预组得分为(7.58±0.87),对照组得分为(4.09±2.00),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相比于对照组得分较高;6个月时,干预组得分为(7.95±0.10),对照组得分为(5.66±1.39),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相比于对照组得分较高。(3)SSRS评分变化,3个月、6个月时的社会支持总分在组间效应作用显着(F=9.899,P=0.002),其分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在此效应上均具有显着作用;社会支持总分在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69.817,P=0.00),其各分维度也达到显着水平;社会支持总分在干预与时间交互作用显着(F=69.974,P=0.00),其各个分维度也具有显着。经简单效应分析:干预组的社会支持总分第3个月为(42.51±6.54),第6个月为(43.23±6.40),对照组的社会支持总分第3个月为(36.29±6.24),第6个月为(36.57±5.73),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6个月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SDS得分变化,3个月、6个月时的抑郁总分在干预效应作用明显(F=75.968,P=0.00),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44.242,P=0.00),P<0.05,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F=75.926,P=0.00),P<0.05。经简单效应分析:干预组的抑郁得分在第3个月为(40.03±5.12),第6个月为(32.86±4.57),对照组的抑郁得分在第3个月为(58.06±9.43),第6个月为(51.17±8.07),干预组的抑郁自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5)SAS得分变化,3个月、6个月的焦虑得分在干预效应作用明显(F=37.149,P=0.00),P<0.05,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191.855,P=0.00),P<0.05,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F=26.506,P=0.00),P<0.05。经简单效应分析:3个月时,干预组焦虑得分为(47.23±4.53),对照组焦虑得分为(51.09±6.47),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得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干预组焦虑得分为(30.26±3.89),对照组焦虑得分为(43.60±5.65),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自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6)复诊次数比较,3个月、6个月时,复诊次数在干预效应作用明显(F=15.267,P=0.00),P<0.05,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2505.310,P=0.00),P<0.05,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F=6.230,P=0.007),P<0.05。经简单效应分析:干预组的复诊次数在第3个月时为(3.00±0.00),第6个月时为(5.71±0.62),对照组的复诊次数在第3个月时为(2.74±0.56),第6个月时为(5.17±0.78),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的复诊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的复诊次数大于对照组。(7)再入院次数比较,3个月、6个月时,再入院次数在干预效应作用明显(F=9.568,P=0.003),P<0.05,时间效应作用显着(F=9.070,P=0.002),P<0.05,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F=9.070,P=0.002),P<0.05。经简单效应分析:干预组再入院次数在第3个月为(0.00±0.00),第6个月为(0.00±0.00),对照组再入院次数在第3个月为(0.37±0.77),第6个月为(0.43±0.78),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6个月时,其再入院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抑郁症复发。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均有显着的改善。
赵爱清[4](2020)在《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健康教育现状;运用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干预,尝试构建以患者为主导的、个体化的全程自我健康管理方案;评价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对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等的效果。方法(1)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结合临床现有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及临床经验,咨询并调研内分泌临床专家、护理教育专家及教学专家等相关人员,形成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方案初稿;通过临床预实验对教育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并将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方案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收集2019年3月~8月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教育加随访,干预组实施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3)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别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血糖指标、糖尿病知识水平、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并应用体验式效果评价表对干预组进行评价。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描述:血糖指标、糖尿病知识水平得分、自我管理得分等计量资料根据分布特征决定,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18例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在研究过程中无患者退出、失访等情况,最终完成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健康教育及随访干预。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一般临床资料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糖尿病知识水平得分、糖尿病自我管理得分和各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在血糖控制、糖尿病知识水平得分、糖尿病自我管理得分和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体验式教育方式得到了干预组患者的充分肯定。结论(1)应用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升糖尿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2)体验式教育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肯定。(3)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的全程教育与管理中开展应用。
陈可[5](2020)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护理服务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提出,同时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二孩政策开放等国情国策的推动下,作为自贡市医疗卫生系统的主力军,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总体发展情况良好,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在改变临床护理模式、创新护理服务方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工作方面成效显着,在自贡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护理服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从护理质量看,护理服务工作存在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低于患者就医期望的现状,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护理管理模式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完善,护理人才培养存在不足,制约了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患者、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三类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在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调查中,针对200名住院患者从病房环境、护理服务提供、护理技能、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护士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中,针对150名护理人员从工作量、薪酬待遇、护理管理、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在深度访谈中,对10名不同岗位的护理管理者就护理管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个别访谈,找出了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如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够、护患沟通不足、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工作流程合理性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通过对国内外多家医院在护理服务工作的借鉴,结合自贡市三级医院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明确了要推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上新台阶,需要在服务理念、队伍建设、管理培训、优化流程、营造环境、完善保障、拓展服务等方面强化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如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改善护理服务环境、完善护理支持系统、拓展服务领域等,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方面的措施,完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为护理管理部门制定工作措施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依据,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患者群众的就医感受。
蒋媛[6](2019)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和非同期非随机对照设计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非重症哮喘患儿56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非重症哮喘患儿4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儿童哮喘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3个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具体包括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干预。住院期间的干预注重指导哮喘患儿家长掌握哮喘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家庭基础护理能力。指导家长使用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记录哮喘日记,从而能够判断哮喘的控制水平,具备病情的自我监测能力。出院后的干预侧重随访和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家长对哮喘控制的信心。两组患儿家庭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哮喘儿童家庭问卷、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吸入操作测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呼吸和哮喘控制水平,以及出院后哮喘复发例数、急诊例数、再住院例数。结果:1.两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对比,住院期间干预组患儿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息停止时、咳嗽停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的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对比,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吸入操作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的呼吸和哮喘控制(TRACK)水平对比,干预前,干预组患儿的TRACK得分集中于中等水平,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TRACK总分平均分为88.71分(高于80分),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组患儿的呼吸问题基本得到控制。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儿的TRACK总分及各领域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TRACK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TRACK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对比,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患儿哮喘复发0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急诊0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再次住院0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儿哮喘复发9例,对照组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急诊6例,对照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因哮喘复发再次住院4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2.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提升患儿呼吸和哮喘控制的水平。3.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降低患儿哮喘的复发率。
王洪梅[7](2019)在《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全面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资格认证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为康复护理教育课程的研究指明方向及教育效果的考核提供参照标准,促进我国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核心能力理论、角色理论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和专家会议法形成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运用Delphi法对山东、四川、吉林、山西、上海等12个省的25位康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请专家对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和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来分析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和意见协调性。通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构建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问卷,于2018年7-9月对参加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的260名康复专科护士进行实证分析,初步检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1.最终确定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1项和三级指标66项。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康复专科护理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专业素质、支持监督能力、康复护理管理能力。2.23位专家完成了三轮函询工作,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100%、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1;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56、0.336、0.246,显着性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康复专科护理能力0.244、教育指导能力0.195、沟通协作能力0.164、评判性思维能力0.130、专业发展能力0.109、专业素质0.087、支持监督能力0.046、康复护理管理能力0.025。所有层级指标的CR值均<0.1,通过一致性检验,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各指标权重设置合理。4.总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一级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050.948之间,二级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140.983之间。量表各条目的I-CVI为0.8751.000。总量表的S-CVI/UA为0.899,S-CVI/Ave为0.987;相关分析表明,一级指标与指标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5730.893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于一级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论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专家会议和Delphi法基础上构建出了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1项和三级指标66项。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咨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和意见协调性良好,专家的意见具有高度一致性,各指标权重设置合理。其次指标体系的信效度较好,从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可信性和逻辑性,为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资格认证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
王留芳[8](2013)在《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1世纪护理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是护士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已逐渐被广大护理人员所重视。护理本科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健康教育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体护理的深入持久开展。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云南省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在校三年级护生和本科护理四年级实习生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态度、影响护生健康教育的因素和临床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了解目前护理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实习期间对健康教育认知和临床健康教育实践情况,对比有无差异性,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为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研究对象:考虑到课题要求,对云南省目前具有护理本科专业的三所医学院校即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和大理学院随机抽取270名四年制护理本科在校三年级护生和150名四年制护理本科四年级实习护生一共420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内容与方法:对以上三所医学院校的护理本科在校三年级护生和护理本科四年级实习护生分别进行健康教育态度和认知情况、影响护生健康教育的因素、健康教育相关能力和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实施健康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最后将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两组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护理本科在校三年级护生和四年级实习护生均对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其中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对象和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有较高程度的了解,但对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方法、技巧和程序的掌握较差。另护理本科在校三年级护生和护理本科四年级实习护生在健康教育态度、认知水平及临床实施健康教育情况存在差异性,尤其护理本科实习生在临床实习实施健康教育情况明显低于护理本科在校护生在临床见习中实施健康教育情况。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建议与对策:1.高校对策提高医学院校对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度,建议护理学院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注重教学改革,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人文学科的比例,拓宽护理本科生知识面,对于在校护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同时建议尽早让护生接触临床健康教育。2.教学实习医院对策提高教学实习医院对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度,建议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技能规范化培训”,使护生重点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程序和技巧,临床实习中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注重实习生沟通和交流技巧培养,提高其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带教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健康教育带教师资队伍。3.学生对策强化健康教育意识,针对大学时期的不同阶段,制定出健康教育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赖彩兰[9](2001)在《我国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
盛永琴,张莹[10](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二、整体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体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ADDIE模式的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叙事护理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叙事护理实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ADDIE模式及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依据 |
1.4.1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 |
1.4.2 故事理论 |
1.4.3 成人学习理论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叙事护理 |
1.5.2 叙事护理教育 |
1.5.3 叙事护理能力 |
1.5.4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
第2章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2 样本量估计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临床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
2.4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6 结果 |
2.6.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6.2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晓情况 |
2.6.3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
2.7 讨论 |
2.7.1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晓情况分析 |
2.7.2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 |
2.7.3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7.4 对叙事护理培训路径的启示 |
2.7.5 小结 |
第3章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路径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2.3 剔除标准 |
3.3 样本量估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成立研究小组 |
3.4.2 叙事护理培训方案 |
3.5 研究工具 |
3.5.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3.5.2 医学叙事能力量表(NCS) |
3.5.3 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NCCAT) |
3.5.4 反馈调查表 |
3.6 资料收集 |
3.7 质量控制 |
3.8 统计学方法 |
3.9 结果 |
3.9.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9.2 两组护士一般资料的基线比较 |
3.9.3 培训前两组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得分比较 |
3.9.4 培训前两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 |
3.9.5 培训后两组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得分比较 |
3.9.6 培训后两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 |
3.9.7 干预组培训前后医学叙事能力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 |
3.9.8 对照组培训前后医学叙事能力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 |
3.9.9 培训效果的反馈评估结果 |
3.10 讨论 |
3.10.1 培训效果分析 |
3.10.2 培训方案修订与改善 |
3.10.3 小结 |
第4章 全文总结 |
第5章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5.1 研究的创新点 |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5.2.1 研究的局限性 |
5.2.2 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出院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延续性护理理念 |
1.2.2 国外精神科延续性护理现状 |
1.2.3 国内精神科延续性护理现状 |
1.2.4 微信延续性护理模式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理论框架 |
1.4.1 知信行理论模式 |
1.4.2 研究概念框架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
2.3 干预内容与方法 |
2.3.1 对照组干预措施 |
2.3.2 干预组组干预措施 |
2.4 研究指标及工具 |
2.4.1 一般情况资料调查表 |
2.4.2 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 |
2.4.3 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 |
2.4.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
2.4.5 抑郁自评量表(SDS) |
2.4.6 焦虑自评量表(SAS) |
2.4.7 复诊次数 |
2.4.8 再入院次数 |
2.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2.6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干预前后比较 |
3.2.1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 |
3.2.2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 |
3.2.3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 |
3.2.4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抑郁自评、焦虑自评得分比较 |
3.2.5 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复诊次数和再入院次数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
4.2 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
4.3 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的影响 |
4.4 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影响 |
4.5 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复诊与再入院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5.4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操作性定义 |
4 理论基础 |
5 研究目的 |
6 研究意义 |
7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干预方案的确定 |
1 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干预方案的形成 |
2 专家咨询 |
3 组建干预团队 |
4 临床预实验 |
5 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干预方案的确定 |
6 体验式教育效果评价表的制定与专家函询 |
第二部分 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干预方案的应用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与应用分析 |
综述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护理服务工作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级医院 |
2.1.2 护理服务工作 |
2.1.3 知晓度和满意度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3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
第3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 |
3.1 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 |
3.1.1 病房环境评价 |
3.1.2 护理服务评价 |
3.1.3 护理技能评价 |
3.1.4 人文关怀评价 |
3.2 护理人员知晓度与满意度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工作量认知 |
3.2.3 薪酬待遇认同情况 |
3.2.4 护理管理 |
3.2.5 工作环境 |
3.2.6 福利待遇期望 |
第4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护理服务内涵质量不够 |
4.1.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
4.1.3 护理服务流程优化不足 |
4.1.4 就诊环境管理不到位 |
4.2 原因分析 |
4.2.1 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 |
4.2.2 护理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成长需要时间 |
4.2.3 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稳定性不强 |
4.2.4 护理人员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 |
4.2.5 执行工作流程机械化,缺乏主动思考 |
4.2.6 部分干部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培训 |
4.2.7 创新性不足,激励机制不够 |
4.2.8 就诊环境满意度低,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大 |
第5章 国内外护理服务工作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第6章 完善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理念 |
6.2 强化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
6.3 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6.4 以人性化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 |
6.5 优化护理服务工作流程 |
6.6 创新思维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
6.7 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分组方法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工具 |
3.1.1 哮喘儿童家庭调查问卷 |
3.1.2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he 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Kids,TRACK) |
3.1.3 吸入操作测评 |
3.2 干预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4. 相关变量的定义及标准 |
4.1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 FCC) |
4.2 学龄前 |
4.3 哮喘儿童 |
5. 质量监控 |
5.1 项目管理 |
5.2 调研培训 |
5.3 FCC培训 |
6. 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哮喘患儿家庭基本资料分析 |
1.1 哮喘患儿基本情况 |
1.2 患儿家庭学习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基本情况 |
1.3 患儿家庭最想学习的哮喘防治及护理知识 |
2. 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对比 |
2.1 住院期间两组患儿经不同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对比 |
3. 两组患儿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对比 |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吸入操作测评得分对比 |
4. 两组患儿呼吸和哮喘控制水平对比 |
4.1 干预前两组患儿TRACK得分对比 |
4.2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TRACK得分对比 |
4.3 干预组患儿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TRACK得分对比 |
4.4 对照组患儿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TRACK得分对比 |
5.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对比 |
5.1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哮喘复发例数对比 |
5.2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因哮喘复发急诊例数对比 |
5.3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因哮喘复发再次住院例数对比 |
6. 讨论 |
6.1 FCC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
6.1.1 学龄前儿童哮喘的病理特点 |
6.1.2 FCC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
6.2 对学龄前哮喘儿童实施FCC的干预方法 |
6.3 FCC对学龄前哮喘儿童病情和预后的影响 |
6.4 本研究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
6.5 今后开展FCC的具体实施方法 |
6.6 研究展望 |
第三章 研究结论 |
1. 结论 |
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哮喘儿童家庭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患儿家庭哮喘知识掌握程度判断标准 |
附录3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 |
附录4 儿童哮喘家庭日记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理论基础 |
4 相关概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技术路线图 |
5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Delphi法结果 |
2 层次分析法结果 |
3 问卷调查法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8)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内容 |
1.2 文献回顾 |
1.3 我国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发展动态 |
第二章 护理本科专业在校护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护理本科专业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护理本科在校生与实习生对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分析 |
4.2 护理本科在校生与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实施健康教育现状讨论分析 |
4.3 影响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
5.1 高校对策 |
5.2 教学实习医院对策 |
5.3 学生对策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论文情况 |
致谢 |
(9)我国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 |
1.1 增强健康教育意识, 强化健康教育培养[3~6] |
1.2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促进我国健康教育发展 |
1.2.1 提高护理人员社会责任感, 是健康教育的基本点所在[7~9]: |
1.2.2 健康教育协调融洽了护患关系[10]: |
1.2.3 应用健康教育程序, 达到病人身心良性康复循环[11, 12]: |
1.2.4 实施健康教育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患者的投诉[13, 14]: |
1.2.5 健康教育是提高护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15]: |
1.3 我国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
2 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的展望 |
(10)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四、整体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ADDIE模式的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路径研究[D]. 张淑. 南昌大学, 2020(08)
- [3]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出院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D]. 田开扩. 河北大学, 2020(08)
- [4]体验式教育联合Orem支持教育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D]. 赵爱清.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可. 西南大学, 2020(01)
- [6]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学龄前哮喘儿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蒋媛. 苏州大学, 2019(02)
- [7]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王洪梅. 青岛大学, 2019(02)
- [8]云南省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 王留芳.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2)
- [9]我国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 赖彩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S1)
- [10]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