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首台污染监测系统问世国家环保总局给予高度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罗少云[1](2021)在《企业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 ——以唐山市钢铁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杨帆[2](2019)在《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电工程项目作为国家电网建设的重要工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复杂,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而且项目建设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在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应当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项目后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能够总结项目存在的问题,总结项目经验教训,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借鉴,从而提升发电项目的管理能力。由于国内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项目评价不够系统客观,没有形成一套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本文以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项目后评价研究,运用对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后评价方法,分别从项目前期决策、项目实施准备工作、项目建设实施、项目运营、环境和社会影响、可持续性进行全面的后评价。在项目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以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过程中,广泛调研项目建设的相关原始数据,构建了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项目的后评价结果为良好。此外,通过对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比对,总结出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确保项目能够持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应用对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开展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将项目后评价应用于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丰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后评价应用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后评价提供借鉴。
戴茜[3](2019)在《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人居生活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舒适性也成为了评判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伴随着近年来噪声污染趋于严重,对人们身心都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公园作为人们日常的休闲活动人流量较高的区域,声环境质量并未引起重视,使得人们的游憩体验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公园声环境优化迫在眉睫。本文以长沙湘府文化公园为例,采用定点实测与Cadna/A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声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长沙湘府文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及测量,获取了湘府文化公园及其周边规划布局、高程、交通车流量、公园各区域声级值等数据,并明确了测量地点周边的声源类型,采访了游人对公园声环境的评价;(2)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进行评价,探讨了声环境满意度与主观响度、好感度与协调度之间的关系,主观评价得出了公园中声景主要由自然声、生活声和人工声构成,游人对自然声满意度最高,生活声次之,人工声最低;客观评价得出了公园内部声级值多在55-60dB(A)区间内,道路周边声级值均超过70dB(A),整体而言,地形变化丰富的西侧声环境优于东侧。(3)用Canda/A计算机模拟法,对公园声环境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如道路车流量、建筑布局、地形)参数进行改变,得出了公园声环境质量与道路车流量成反比,车流量越大,声环境质量越差;建筑布局方式与公园声环境质量同样密不可分,结果显示混合式>平行式>垂直式,主要是由于与道路垂直式布局的楼体之间由多次反射产生混响声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立面较大部分暴露于噪声中使其声环境变得糟糕;地形对于公园声环境优化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改变西侧周边缓冲区地形高差,得到的湘府文化公园噪声分布图,声级值大于60dB(A)的区域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增加高差丰富了竖向变化,在竖向上形成了吸声屏障,阻挡了一部分道路交通噪声,从而提升了公园内声环境质量。(4)基于长沙湘府文化公园现状所采取的降噪措施,依据优化原则,从各声要素的角度讨论了公园声环境的优化对策,从规划层面到景观设计层面为公园声环境提供了优化依据,为我国小尺度公园的声环境评价及优化方面提供了相关借鉴。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园声环境影响要素的研究,能更好的优化公园声环境,为游人提供一个五感俱佳的园林景观空间,探讨如何构建宜居的声环境空间提供一定借鉴。同时希冀设计者在规划设计阶段强化对于声环境要素的考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人心理、通过Cadna/A模拟软件多角度考虑城市声环境,为改善公园声环境做出贡献。
张一龙[4](2018)在《中国特高压(下)——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你去向何方是点亮街道两旁哨兵般站立的路灯还是蒸腾百姓餐桌上扑鼻的香气是启动翱翔太空的强劲动力还是爆发出机器的咆哮轰鸣这些都不重要你终究是凝结心血和汗水的奇迹那文明天地中最瑰丽的是怦然跃动的光明之心——题记第十章从太行到吕梁2006年和2014年是山西特高压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2006年8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海芹,高世楫[6](2017)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文中认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张文波[7](2017)在《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如何将“书本中的环境法”全面转化为“行动中的环境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关键因素,上述转化过程主要涉及环境执法问题,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作为解决环境执法问题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涉及由哪些主体来行使环境行政执法权最有效果、最能保障“书本中的环境法”得到严格执行:一方面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环境行政执法效能的高低;另一方面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是否恰当、是否与其他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直接关系到环境行政执法权是否会被滥用。因此,可以说合理配置环境行政执法权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环境法治赤字的重要措施。从理论上讲,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这一命题包括四个层面的问题:社会权力语境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和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上述四个层面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并非各自独立、毫无联系的,而是一种层层递进、密切关联的关系,清晰地展示了环境行政执法权如何从一种人民让渡给政府的模糊权力逐步细化和明确为一种环保部门各内设机构可以直接行使的具体权力的过程。具体来说:在社会权力语境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因为环境领域同时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这就决定了环境问题的解决应当统筹兼顾政府(行政)的力量和社会(市场)的力量,不应有所偏废且应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而在我国现阶段过于注重解决环境领域“市场失灵”而忽视“政府失灵”问题的现状下,应当着重构建私权利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着重强化我国环境法中的私人实施制度,最终实现环境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结合与衔接;在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因我国现阶段以管辖区域作为配置的基本标准而造成了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职责同构”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坚持权责匹配原则,包括在配置标准上坚持管辖区域与环境影响并重、立法明确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在配置保障上坚持“重心下移”原则,最终达到与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之间“正三角形”环境监管任务模式相适应的“正三角形”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保障模式,实现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的权责统一;在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因我国现阶段以部门化原则作为配置的基本标准而造成了环境行政执法权分散、重叠及错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坚持生态系统化管理原则,稳步推进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同时明确行政协助原则以有效整合因职能分工而形成的碎片化的行政资源;在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因我国现阶段缺乏明确的配置标准而导致环保部门内部的决策权与执行权未完全分离且缺乏有效沟通反馈,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应当坚持分权制衡原则,实现环保部门内部的决策权与执行权适当分离,达到防止权力滥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当坚持沟通协调原则,实现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及时高效沟通,实现决策机构的决策更具有可行性、执行机构的执行更有效果。从实践层面来讲,应当将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问题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当予以解决的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同时不应单独推进某一层面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改革,而应当统筹考虑四个层面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问题,依据配置合理的环境行政执法权来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合理构建各组监管力量的运行机制,保障其能够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最终形成运转高效、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在社会权力语境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将这一问题落脚于环境法的实施方式——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包括完善环境法的公共实施制度、强化环境法的私人实施制度和实现环境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结合与衔接三个方面;在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将这一问题落脚于配置模式问题——建立环境保护领域垂直管理制度或上级政府环保部门设置区域或流域派出机构,现阶段我国可同时采取上述两种模式,即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模式,并由省级政府环保部门根据本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设置区域或流域派出机构,以最大程度减少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不当干预;在环境问题有一定缓和之后,可以仅采取设置区域或流域派出机构模式,仍由各地方政府对本区域内的环保工作负责,并行使相应的环境行政执法权;在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将这一问题落脚于配置方案问题——推行环境保护大部制或继续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模式,现阶段我国应当逐步推进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但由于这一过程的困难性与长期性,还应继续完善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模式,同时推进上述两个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我国完成了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由于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单靠这一个部门也无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其他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等的支持与配合,跨部门、跨行业、跨规格的环境管理协调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现阶段的重点在于确立明确且统一的配置标准,推进决策权与执行权适当分离但又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权独立且有效,具体来说包括在职能整合的基础上以“决策司局+执行司局”模式设置内设机构、构建综合协调中心以保证决策权与执行权适当分离但又有效沟通和构建专门监督部门以保证环保部门内部监督权独立且有效三个方面。从环境法治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非法治化,四个层面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行政化、非对等性和不确定等特征,这导致环境行政执法权的配置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造成了环境行政执法配置及调整的随意性,甚至与现行法律规定相违背。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将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问题纳入到环境法治的范畴,按照环境法治原则的要求来制定《环境行政组织法》以实现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规范化和稳定性。就制定《环境行政组织法》的总体要求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要同时规定四个层次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二是特别注重社会权力理论对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影响,三是在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应坚持权责匹配原则,四是在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应坚持生态系统化管理原则,五是在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应坚持分权制衡与沟通协调并重。就《环境行政组织法》的主要内容来说,需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规定:一是环保部门的职能职责,包括重新梳理环保部门的职权职责,确保环境行政执法权不缺位、越位和错位、更加注重环境法的私人实施制度,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建立环境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结合与衔接的保障制度三点;二是纵向权力层面,包括采取管辖区域与环境影响并重的标准来配置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合理配置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的事权、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环境行政执法保障体系、着重强化上级政府环保部门对下级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监督制约、探索建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垂直管理制度和完善上级政府环保部门设置区域或流域派出机构制度六点;三是横向权力层面,提出了远期方案——逐步推进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和近期方案——完善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模式;四是环保部门内部权力层面,包括在整合职能的基础上以“决策司局+执行司局”模式设置内设机构、构建综合协调中心以保证决策权与执行权适当分离但又有效沟通和构建专门监督部门以保证环保部门内部监督权运行独立且有效三点。
王树民[8](2017)在《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难以改变。煤炭大量利用及其粗放利用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支撑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的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50%左右。现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SO2、NOx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为30mg/m3、100400mg/m3、100200mg/m3,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分别为20mg/m3、50mg/m3、100mg/m3。论文针对燃煤发电这一最主要的煤炭利用方式,开展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的相关研究。论文提出了针对燃煤电厂烟尘、SO2、NOx排放浓度限值的近零排放标准,即燃煤电厂达到GB13223-2011中规定的天然气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煤电新标准(烟尘排放浓度5mg/m3、SO2排放浓度35mg/m3、NOx排放浓度50mg/m3,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15%的基准含氧量,燃煤机组基准含氧量为6%)。论文讨论分析了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标准实施过程中综合集成控制技术的可行性。通过集成创新,系统提出了燃煤电厂“炉内低氮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低温省煤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高效电源)+高效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的原则性技术路线。基于上述技术路线,在浙江舟山电厂4号新建燃煤机组完成了近零排放工程示范,成为全国首台新建近零排放燃煤机组,实现了第一套国产湿式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近零排放工程示范中的应用;在河北三河电厂现役燃煤机组完成了近零排放实践,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示范项目,近零排放工程实施后减排效果显着,其4号机组烟尘排放浓度达到0.23 mg/m3。截至2017年2月底,该技术路线在全国56台(28504MW)燃煤机组完成了工程实践,经国家或地方环境监测单位现场监测,烟尘、SO2及NOx排放浓度均达到近零排放标准。论文考察了300MW(350MW)亚临界、350MW超临界、600MW亚临界、660MW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近零排放燃煤机组的污染物排放特性。长时间的运行结果表明,不同机组在不同负荷、不同煤质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有一定变化,但其烟尘、SO2及NOx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为6%时均分别低于5、35、50mg/m3。论文针对某电厂300MW等级燃煤机组深入研究了不同污染物控制单元设备对PM2.5、PM10、SO3等的排放影响特性,研究表明:湿式静电除尘器对PM2.5、PM10具有很高的脱除效率,并对SO3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其中PM2.5脱除效率为98.37%,PM10脱除效率为97.31%,SO3脱除效率为42.23%;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对烟尘具有协同脱除效果,额定负荷下协同除尘效率从35%提高到85%以上;低温省煤器投运后,静电除尘器后烟气中SO3浓度从15.35mg/m3降至8.27mg/m3,SO3脱除效率从25.88%提高到46.12%。论文对3001000MW燃煤机组实现近零排放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燃煤机组从重点地区达标排放(烟尘排放浓度20mg/m3、SO2排放浓度50mg/m3、NOx排放浓度100mg/m3)到近零排放,增加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为0.261.13分/千瓦时。综合考虑燃煤发电与燃气发电在售电完全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当前达到近零排放标准的燃煤发电,在经济性上仍然优于燃气发电。论文为客观反映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改造前后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以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地方政府全口径及火电的排放统计数据为基准进行分析,若中国燃煤电厂全部实现近零排放,则其烟尘减排95.3%、SO2减排94.3%、NOx减排92%。实践证明,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技术路线可行,经济性具有优势,环境效果和社会效益显着,近零排放煤电是能够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清洁煤电,是“安全有保障、利用清洁化、百姓用得起”的能源。
岳文飞[9](2016)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62年雷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至今,环保产业发展仅有50余年的短暂时间,是名副其实的新兴产业。同时,环保产业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部门,是应对全球自然生态不断恶化、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在新常态下,我国环保产业不仅承担着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任务,也承担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重任。可以说,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环保产业长期受到“政府搞环保”的因素影响,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不高,普遍存在产业分布不均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迫在眉睫。因此,加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研究力度,建立完善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传统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被认为是一种单独的机制。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研究或以政府规制为核心、或以市场运行机制为核心,并没有严密考证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具体构成和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发挥合力的问题。诚然,发展机制离不开单个机制的作用以及作用的深入程度,但如果不站在整体的高度通盘考虑所有机制的作用力效果和机制之间的协调作用关系,就会发生发展机制发力不均和力道分散的现象。本文在澄清发展机制和发展机制体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置于发展机制体系框架下开展研究。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环境保护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西方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工具,在分析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动力、发展机制运作结构、发展机制运作方式、发展机制运作特征和发展机制运作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效应的进行深入研究,继而揭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给出完善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本文选用数量经济学的层次分析方法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发展、技术水平、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导出的结论认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总体趋势良好,政府规制、市场运行机制、投融资机制和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对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效果有限。为提高机制的运作效果,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作者在分析和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经验基础上,从加强政府规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优化投融资机制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等几方面给出了对策与建议,指出了我国环保产业必须坚持走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发展道路。总之,现阶段我国处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更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确保实现上述诸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虽然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状况和成效存在不足,但是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认为,建立合理有效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吴春雷[10](2016)在《基于可持续性价值创造的企业综合报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球焦点,引发了企业对外报告的变革。但是,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分离相应地导致了企业对外报告呈现各自分离的状态,即独立的年报(以财务报告为主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不利于有关价值创造的沟通,所以,国际会计界提出一种旨在整合各类报告的“综合报告”,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也于2013年12月正式发布了《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已有文献丰富了可持续性与企业报告的相关研究,但仍有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综合报告的理论依据问题,即构建综合报告的价值主线是什么?二是综合报告的构建问题,即在上述价值主线下,采用什么样的整合方法来构建综合报告?本文按照“理论基础——理论拓展——理论落脚点”的逻辑思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理论,并重新审视了会计本质理论,进一步研究了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的企业综合报告的整合方法,继而设计了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力图建立一个以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为主线的、以会计本质为起点的、内在一致的综合报告理论体系。通过研究上述内容,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综合报告的整合思想和可持续性价值主线并非偶然,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可持续性科学理论之中,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可持续性科学的概念、研究论题和可持续性定量评估方法中。另一方面,以往关于会计本质的各种观点是相互渗透的,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应该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有所推进,从而为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构建综合报告提供理论起点。第二,没有企业可持续性的整合理论就没有综合报告的整合方法和框架。本文提出的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理论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以机会成本思想和资本效率方法为手段,以经济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全部资本价值贡献的评估为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价值给予整合性度量的货币化评价方法。该方法适合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时,输入模型的资本的数量不限于是否货币化计量;它以整合价值的方式,从市场层面上解决了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可持续地使用了资源这一问题。这一理论表明企业不可能通过最大化一种资本而忽视其他资本来创造可持续性价值。总体看,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理论符合可持续性整合的统一、贡献和平等原则。本文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第三,可持续性价值方法的提出将企业价值观拓展为可持续性价值最大化,可持续性在企业内部的整合发生在从治理系统、战略和商业模式到绩效评价和报告的各种层面,并导致对会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在可持续性视阈下,会计在本质上是组织主体采用专门方法,通过计量投入的经济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及这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进而确定主体可持续性价值的一种工具。会计的作用表现为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价值,并且通过提供企业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相关信息,提高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的目标是确定特定主体的可持续性价值,会计本质的核心是对可持续性价值的计量,也对可持续性价值信息的真实性和整合性提出了要求。会计计量的结果需要以报告的形式向利益相关者传达可持续性价值相关信息。从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展到综合报告是历史性演化过程,是会计本质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综合报告与其他报告间既有区别也有继承关系。第四,综合报告的实质是披露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的工具,所以应该以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为主线整合局部报告信息、整合关键绩效指标信息、整合商业模式和战略信息。按照信息连通性水平,分为弱式整合、一般式整合和强式整合三种方法整合局部报告信息形成综合报告,其中强势整合方法是实质意义上的整合。按照可持续性价值主线,将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基本方面与“竞争对手和最佳实践”、“价值链”、“创新和知识”、“内部流程”四个维度相结合,嵌入财务资本、制造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环境资本以及社会关系资本,来构建整合的绩效衡量理论框架。构建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整合模型,采用整合的三阶段方法,在综合报告中突出强调商业模式和战略系统的高度动态化特征。第五,我国企业报告具备了迈向可持续性综合报告的可行性,应该借鉴国际经验、运用上述整合方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以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为主线的企业综合报告框架。国际案例启示是:综合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应该以可持续性价值的创造能力为逻辑主线,以整合性思维为前提条件,以信息连通性为灵魂,以整合的商业模式及其战略为核心,以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为反映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的定量信息源。本文构建的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由目标、信息质量特征、编制原则、内容要素构成。我国企业综合报告的目标是完整地解释企业如何创造可持续性价值,为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信息质量特征主要有决策相关性、信息连通性、重要性、简洁性、一致性和可比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应该遵循可持续性价值导向、利益相关者导向和决策有用导向三项原则;以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为主线,综合报告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概述、企业战略、商业模式、公司治理、风险和机遇、企业绩效和未来展望等。本文的价值贡献在于:提出了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理论,深化了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并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设计了综合报告信息的整合方法,继而构建了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从而拓展了相关理论,也为实践提供参考。
二、我国首台污染监测系统问世国家环保总局给予高度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台污染监测系统问世国家环保总局给予高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项目后评价定义与内容 |
2.1.2 项目后评价方法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及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3.1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概述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项目建设目的 |
3.1.3 项目建设要求 |
3.2 项目前期决策与评价 |
3.2.1 项目立项依据及目标 |
3.2.2 项目可行性研究总结 |
3.2.3 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 |
3.2.4 项目前期决策总体评价 |
3.3 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
3.3.1 项目勘探设计 |
3.3.2 开工准备分析 |
3.3.3 设备采购 |
3.3.4 项目招标 |
3.4 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
3.4.1 项目合同执行情况 |
3.4.2 工程施工管理 |
3.4.3 施工监理情况 |
3.4.4 生产准备情况 |
3.4.5 项目调试 |
3.4.6 竣工验收 |
3.5 项目运营情况评价 |
3.5.1 安全生产 |
3.5.2 总体运行水平 |
3.5.3 项目技术水平 |
3.5.4 投产重大技改项目 |
3.5.5 项目生产指标 |
3.6 小结 |
4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实施后评价 |
4.1 财务效益评价 |
4.1.1 前评估阶段基础数据 |
4.1.2 投产和可研数据对比分析 |
4.1.3 后评价建议指标 |
4.1.4 盈利能力评价 |
4.1.5 偿债能力评价 |
4.2 环境影响评价 |
4.2.1 项目环保审批情况 |
4.2.2 主要大气污染物管理 |
4.2.3 污水处理 |
4.2.4 地下水污染防治 |
4.2.5 噪声污染防治 |
4.2.6 灰渣场建设与运营 |
4.3 社会影响评价 |
4.3.1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4.3.2 拉动地区就业 |
4.3.3 推动发电技术装备的发展 |
4.4 项目可持续性的内部因素评价 |
4.4.1 技术能力 |
4.4.2 人力资源 |
4.4.3 内控管理 |
4.5 项目可持续性的外部因素评价 |
4.5.1 燃料可持续性 |
4.5.2 政策可持续性 |
4.5.3 环境可持续性 |
4.6 小结 |
5 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综合后评价 |
5.1 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项目后评价评价指标的确定 |
5.1.2 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1.3 项目后评价等级的确定 |
5.2 项目后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后评价指标判断矩阵的确定 |
5.2.2 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排序比重 |
5.2.3 项目后评价的综合分析 |
5.3 评价结论 |
5.4 建议 |
5.4.1 针对项目公司的建议 |
5.4.2 针对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议 |
6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声环境 |
1.2.2 声污染 |
1.2.3 声景观 |
1.2.4 声屏障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环境噪声相关研究 |
1.3.2 声景观相关研究 |
1.3.3 声环境评价相关研究 |
1.3.4 声环境优化相关研究 |
1.3.5 现有研究结论评述 |
1.4 声环境的基础相关理论 |
1.4.1 环境声学 |
1.4.2 景观设计学 |
1.4.3 园林养学 |
1.4.4 环境心理学 |
1.4.5 场所精神理论 |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城市公园声环境评价理论探讨 |
2.1 声环境的类型 |
2.1.1 正面声环境类型 |
2.1.2 负面声环境类型 |
2.2 声景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2.2.1 声景的构成要素 |
2.2.2 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2.3 城市公园声环境的影响因素 |
2.3.1 规划设计因素 |
2.3.2 人为活动及心理因素 |
2.3.3 使用者的社会因素 |
2.4 城市公园声环境评价方法 |
2.4.1 客观评价法 |
2.4.2 主观评价法 |
2.4.3 Cadna/A模拟方法 |
2.4.4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评价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定点实测及问卷调查 |
3.2.1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定点实测 |
3.2.3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问卷调查 |
3.3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客观评价 |
3.3.1 声环境特征分析 |
3.3.2 喧闹度分析 |
3.3.3 声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
3.3.4 声环境时间分布特征 |
3.4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主观评价 |
3.4.1 评价指标相关关系 |
3.4.2 声环境满意度及总体印象调查 |
3.4.3 声源类型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
3.4.4 主观评价指标分布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Cadna/A模拟与分析 |
4.1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现状模拟与分析 |
4.1.1 模型建立 |
4.1.2 参数设置 |
4.1.3 软件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
4.2 改变公园声环境的影响因子模拟与分析 |
4.2.1 道路车流量对公园声环境影响的概念性模拟与分析 |
4.2.2 建筑布局对公园声环境影响的概念性模拟与分析 |
4.2.3 地形对公园声环境影响的概念性模拟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优化策略 |
5.1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
5.1.1 城市噪声干扰严重 |
5.1.2 功能分区不明确 |
5.1.3 声景设计与场地特性协调性低 |
5.1.4 人为声景表达的重视度低 |
5.2 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优化原则及对策 |
5.2.1 优化原则 |
5.2.3 优化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专文献 |
附录A: 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评价指标调查表 |
附录B: 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问卷调查 |
附录C: 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工作日声级测量值 |
附录D: 长沙湘府文化公园休息日声级测量值 |
附录E: 长沙湘府文化公园节假日声级测量值 |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6)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
(一)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体系和职责配置 |
(二) 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责配置 |
(三) 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已成体系 |
(四)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立 |
(五)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运行机制已建立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部署 |
(一) 补齐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短板 |
(二)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生态环境监测职责 |
(三) 加强部门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协作 |
(四) 调整政府和市场的生态环境监测职责分工 |
(五) 调整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
(六)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制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进展和难点 |
(一)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1.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加速, 监测网络范围扩大 |
2. 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有序推进 |
3. 部门间生态环境监测职责调整出现积极迹象 |
4. 环境监测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加快推进 |
5.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 |
6.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新机制开始实行 |
(二)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
1. 数据质量提高, 政府信息的权威性有所增强 |
2. 公众知情状况得到改善, 公众防护污染的能力增强 |
3. 数据应用加强, 生态环境监管的有效性提高 |
(三)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难点 |
1. 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进展较为缓慢 |
2. 协调发展政府和社会监测力量面临两难困境 |
3. 提高排污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的难度较大 |
4. 短期内提高政府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仍有难度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启示与取向 |
(一)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启示 |
(二) 继续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若干建议 |
(7)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环境行政执法权概述 |
一、公共权力体系中的行政执法权 |
二、环境行政执法权的概念及特征 |
三、环境行政执法权的具体形式 |
第二节 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范畴 |
一、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法律意义 |
二、社会权力语境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三、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四、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五、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三节 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价值标准 |
一、环境民主 |
二、环境法治 |
三、环境正义 |
四、环境效率 |
第二章 社会权力语境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分野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一、政府与社会的分野 |
二、政府与社会分野对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影响 |
三、行政主体多元化趋势对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社会权力语境下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演变 |
一、1949年—1973年:环境行政执法权缺失期 |
二、1973年—2014年:环境行政执法权不断强化期 |
三、2014年至今:环境行政执法权调整期 |
四、我国社会权力语境下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演变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社会权力语境下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现状 |
一、政府干预环境领域的必要性: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 |
二、政府干预环境领域的不足:环境领域的“政府失灵” |
三、行政主体多元化趋势背景下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四节 我国社会权力语境下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法律完善 |
一、社会权力语境下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原则 |
二、社会权力语境下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完善措施 |
第三章 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一节 政府间纵向行政权力配置的必要性及域外考察 |
一、政府间纵向行政权力配置的必要性 |
二、政府间纵向行政权力配置的制度形态 |
三、西方国家政府间纵向行政权力配置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现状 |
一、我国宪法、组织法关于政府间纵向的行政权力配置规定 |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关于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规定 |
三、我国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问题 |
一、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职责同构” |
二、上下级政府环保部门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调整的行政化 |
三、上级政府环保部门对下级政府的监督制约不足,政令不畅通 |
四、我国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无法有效解决部分特殊环境问题 |
第四节 我国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法律完善 |
一、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原则 |
二、政府间纵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完善措施 |
第四章 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一节 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必要性及与外考察 |
一、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必要性 |
二、西方国家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现状 |
三、我国政府间横向的行政执法权配置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现状 |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关于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规定 |
二、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实践研究 |
三、我国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问题 |
一、我国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非法治化 |
二、我国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分散、重叠及错位 |
三、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模式效果不佳 |
四、环境行政强制权逐步强化但实践应用较少 |
五、环境行政执法权的司法保障逐步强化但作用未发挥 |
第四节 我国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法律完善 |
一、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原则 |
二、政府间横向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完善措施 |
第五章 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一节 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基础理论 |
一、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理论基础 |
二、行政三分制改革与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三、大部制改革与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 |
第二节 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现状 |
一、我国环保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责的总体情况 |
二、我国各级环保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责的具体情况 |
三、我国环保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责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问题 |
一、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非法治化 |
二、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标准不明确 |
三、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模式不科学 |
四、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的沟通协调不足 |
五、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中的监督制约不足 |
第四节 我国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法律完善 |
一、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原则 |
二、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完善措施 |
第六章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的法治化之路——制定《环境行政组织法》 |
第一节 制定《环境行政组织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制定《环境行政组织法》的总体要求 |
第三节 《环境行政组织法》的主要内容构想 |
一、环保部门的职能职责方面 |
二、纵向权力层面 |
三、横向权力层面 |
四、环保部门内部权力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能源及电力发展 |
1.1.1 能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与支撑 |
1.1.2 中国及世界一次能源储量及消费结构特点 |
1.1.3 中国及世界电力装机容量及发电量结构特点 |
1.1.4 中国能源及电力发展展望 |
1.2 煤电发展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及减排迫切性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标准 |
2.1 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历史沿革 |
2.2 中国和世界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 |
2.3 燃煤电厂和燃气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 |
2.4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标准的提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技术路线集成研究应用 |
3.1 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分析 |
3.1.1 除尘技术 |
3.1.2 脱硫技术 |
3.1.3 低氮燃烧及宽负荷脱硝技术 |
3.2 近零排放技术路线的提出 |
3.3 近零排放工程实践 |
3.4 近零排放经济分析 |
3.5 近零排放技术路线适应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监测 |
4.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第三方监测 |
4.1.1 监测方法及仪器仪表 |
4.1.2 现场监测案例 1 |
4.1.3 现场监测案例 2 |
4.1.4 现场测试案例 3 |
4.2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 |
4.2.1 CEMS在线监测技术 |
4.2.2 CEMS在线监测质量控制 |
4.2.3 CEMS监测案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控制技术工程应用案例 |
5.1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近零排放技术方案 |
5.1.1 300MW(350MW)亚临界机组 |
5.1.2 350MW超临界机组 |
5.1.3 600MW亚临界机组 |
5.1.4 660MW超临界机组 |
5.1.5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 |
5.2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不同负荷下的污染物排放分析 |
5.2.1 300MW(350MW)亚临界机组 |
5.2.2 350MW超临界机组 |
5.2.3 600MW亚临界机组 |
5.2.4 660MW超临界机组 |
5.2.5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 |
5.3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比较 |
5.4 不同等级燃煤机组长时间污染物排放分析 |
5.5 燃煤机组近零排放煤质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单元设备对PM_(2.5)与SO_3的排放影响特性研究 |
6.1 细颗粒物(PM_(2.5))脱除技术集成研究 |
6.2 低低温静电除尘技术对烟尘排放的影响 |
6.3 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对烟尘排放的影响 |
6.4 湿式电除尘技术对PM_(2.5)、PM10及SO_3脱除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近零排放燃煤电厂与燃气电厂的经济性比较 |
7.1 工程造价 |
7.2 维护成本 |
7.3 售电完全成本 |
7.4 销售电价 |
7.5 发电社会成本 |
7.6 燃煤电厂CO_2减排的成本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环境效果与社会效益 |
8.1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环境效果 |
8.2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社会效益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路线可行 |
9.1.2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经济性具有优势 |
9.1.3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环境效果和社会效益显着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1 基本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 |
2.1.2 低碳经济 |
2.1.3 环保产业 |
2.1.4 发展机制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环境保护思想 |
2.2.1 马克思的环境保护思想 |
2.2.2 恩格斯的环境保护思想 |
2.2.3 列宁的环境保护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环境保护思想 |
2.3.1 毛泽东的环境保护思想 |
2.3.2 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 |
2.3.3 江泽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
2.3.4 胡锦涛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 |
2.3.5 习近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
2.4 西方学者的环保产业发展理论 |
2.4.1 外部性理论 |
2.4.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
2.4.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4.4 产业组织理论 |
2.4.5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 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理论基础述评 |
第3章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现状评析 |
3.1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程回顾 |
3.1.2 行业结构划分 |
3.1.3 产业发展成效 |
3.2 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状况 |
3.2.1 发展机制运作动力 |
3.2.2 发展机制运作结构 |
3.2.3 发展机制运作方式 |
3.2.4 发展机制运作特征 |
3.3 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效应 |
3.3.1 对水环境产生的效应 |
3.3.2 对大气环境产生的效应 |
3.3.3 对声环境产生的效应 |
3.3.4 对固体废弃物处置产生的效应 |
第4章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政府职能行使不当 |
4.1.2 法律法规执行力差 |
4.1.3 企业违法成本过低 |
4.1.4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
4.1.5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
4.2 环保产业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
4.2.1 体制机制存在弊端 |
4.2.2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 |
4.2.3 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 |
4.2.4 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
4.2.5 企业技术创新乏力 |
4.3 环保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4.3.1 发展机遇 |
4.3.2 面临的挑战 |
第5章 美国、日本和德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运作状况及经验借鉴 |
5.1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 |
5.1.1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5.1.2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特征 |
5.1.3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效应 |
5.2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机制 |
5.2.1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5.2.2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特征 |
5.2.3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效应 |
5.3 德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 |
5.3.1 德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5.3.2 德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特征 |
5.3.3 德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效应 |
5.4“三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特征比较 |
5.4.1“三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特征的相同点分析 |
5.4.2“三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特征的不同点分析 |
5.5 对中国发展环保产业的有益启示 |
5.5.1 适时调整环境法规和产业政策 |
5.5.2 重视发挥政府执法监督和公众参与作用 |
5.5.3 充分运用市场手段 |
5.5.4 拓宽投融资渠道 |
5.5.5 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6章 完善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重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运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6.1.1 重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6.1.2 重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1.3 模型的设立与验证 |
6.2 强化环保产业政府规制的制度导向作用 |
6.2.1 完善环境法律和制度体系 |
6.2.2 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机制 |
6.2.3 制定环境综合服务业和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
6.3 完善环保产业发展市场运行机制 |
6.3.1 健全环保市场监管制度 |
6.3.2 通过严格执法激发市场需求 |
6.3.3 开放环境综合服务业市场 |
6.4 优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 |
6.4.1 健全税收减免机制和排污收费制度 |
6.4.2 完善政府经济激励政策 |
6.4.3 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
6.5 健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
6.5.1 加快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5.2 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力度 |
6.5.3 推动重点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和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可持续性价值创造的企业综合报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可持续性及其三个维度 |
1.2.2 编制综合报告的必要性研究 |
1.2.3 综合报告的定义及其框架研究 |
1.2.4 综合报告的影响因素 |
1.2.5 综合报告的实施效果 |
1.2.6 学术界对IIRC《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的质疑 |
1.2.7 文献评价与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及其价值贡献 |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分析 |
2.1 可持续性科学中的整合思想 |
2.1.1 可持续性科学概念中的整合思想 |
2.1.2 可持续性科学研究论题中的整合思想 |
2.1.3 可持续性定量评估方法中的整合思想 |
2.2 企业价值:从经济价值观到社会价值观 |
2.2.1 经济价值观 |
2.2.2 社会价值观 |
2.3 会计本质理论 |
2.3.1 会计的本质 |
2.3.2 对会计本质理论的几点思考 |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可持续性的权衡与整合:可持续性价值创造 |
3.1 从一个决策难题谈起 |
3.2 企业可持续性的权衡 |
3.2.1 企业可持续性的多赢范式及其局限性 |
3.2.2 企业可持续性的权衡框架 |
3.3 企业可持续性价值的创造能力:可持续性的整合理论 |
3.3.1 可持续性目标与资本 |
3.3.2 企业可持续性的整合原则、衡量方法与当前的误区 |
3.3.3 企业可持续性价值的创造能力:经济、环境和社会资本的整合 |
3.3.4 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理论的优点和局限 |
3.4 我国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创造能力的统计分析 |
3.4.1 研究设计 |
3.4.2 统计过程及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4.4 总结 |
3.5 本章小结 4 企业价值观拓展、会计本质再认识与企业报告演化 |
4.1 企业价值观的拓展及其在企业内部的整合 |
4.1.1 企业价值观拓展至可持续性价值最大化 |
4.1.2 可持续性在企业内部的整合 |
4.2 可持续性视阈下的会计本质 |
4.2.1 会计与可持续性的关系 |
4.2.2 可持续性视阈下会计本质的再认识 |
4.2.3 深化后的会计本质突出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整合性 |
4.3 企业报告模式的演化、比较及其内在联系 |
4.3.1 企业报告主要模式的演化 |
4.3.2 各种报告模式的特征比较 |
4.3.3 各种报告模式的功能比较 |
4.3.4 综合报告与其他报告的联系 |
4.4 本章小结 5 可持续性价值视阈下综合报告信息的整合方法 |
5.1 从IIRC(2013)的综合报告理论看信息整合要点 |
5.1.1 IIRC(2013)的《国际综合报告框架》 |
5.1.2 整合要点归纳 |
5.2 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整合局部报告的方法:信息连通性 |
5.2.1 信息连通性 |
5.2.2 局部报告在信息连通性中的作用 |
5.2.3 弱式整合方法与“局部强化型综合报告” |
5.2.4 一般式整合方法与“拼接型综合报告” |
5.2.5 强式整合方法与“实质型综合报告” |
5.3 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整合关键绩效信息的方法 |
5.3.1 综合报告中的资本 |
5.3.2 综合报告中绩效信息的作用 |
5.3.3 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的整合绩效框架设计 |
5.4 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整合商业模式和战略信息的方法 |
5.4.1 商业模式与战略 |
5.4.2 综合报告中的商业模式要素及其披露 |
5.4.3 整合商业模式和战略信息 |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企业综合报告可行性与框架设计: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 |
6.1 可持续性视阈下的国外综合报告案例分析与启示 |
6.1.1 可持续性视阈下南非沃达康综合报告案例分析 |
6.1.2 可持续性视阈下意大利埃尼综合报告案例分析 |
6.1.3 案例启示 |
6.2 我国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编制综合报告的可行性分析 |
6.2.1 我国企业局部报告为“整合”提供了大量可持续性信息源 |
6.2.2 我国上市公司积累了迈向可持续性综合报告的宝贵经验 |
6.2.3 具备了实施的条件:企业有动力、政府有推力、技术有支撑 |
6.3 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设计: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主线 |
6.3.1 我国企业综合报告的目标 |
6.3.2 企业综合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 |
6.3.3 企业综合报告编制的原则 |
6.3.4 企业综合报告的内容 |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我国首台污染监测系统问世国家环保总局给予高度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 ——以唐山市钢铁企业为例[D]. 罗少云.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BM低热值煤发电示范项目后评价研究[D]. 杨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D]. 戴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中国特高压(下)——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J]. 张一龙. 黄河, 2018(02)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6]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J]. 王海芹,高世楫. 改革, 2017(05)
- [7]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研究[D]. 张文波.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8]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D]. 王树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12)
- [9]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D]. 岳文飞. 吉林大学, 2016(08)
- [10]基于可持续性价值创造的企业综合报告研究[D]. 吴春雷.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