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介管理中人文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霞[1](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及其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层变动分化,利益结构深刻调整,伴随社会深度转型,西方价值观念悄然渗透,我国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面临多重影响,引发思想文化领域的诸多困惑。在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改变话语弱势、话语缺失的局面,努力实现话语突围和话语逆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系统梳理相关核心概念基础上,本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就是在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和多样社会思潮面前,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作为话语主体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以话语为载体和建构手段,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他人的能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本质,就是扞卫国家利益,证成我国发展道路的合法性,维护最广大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具有内容真实性、主体自觉性和充足开放性的鲜明特征。话语主体的公信力,话语内容的引领力,话语载体的传播力,话语方式的创新度和话语环境的优化度是其基本构成要素。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有益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权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主要理论来源;我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活水源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和布尔迪厄的“符号权力”理论等思想理论,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提供了有益借鉴。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意义在于突破西方价值观话语困囿、消除“主流价值观念边缘化”现实危机、增进我国人民“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力和提升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引领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也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本文认为,解决和平和发展“时代之问”提供了现实境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成就奠定了客观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精神提供了思想基础、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以及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彰显提供了主体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提升取得积极进展,表现在党和政府以及媒介等话语主体的公信力得到提高;思想理论创新使话语引领力得到提升;媒介管理和媒介融合使话语传播力得到增强;恰当的话语转换使话语亲和力得到提高;新时代发展成就与变革使话语环境有所改善等。但是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和掣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问题,表现在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仍存在“话语逆差”、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影响力仍较弱小、话语受众的接受效果存在差异变动、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路径仍显薄弱等。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话语主体素质和能力欠缺、不同话语系统存在冲突和矛盾、知情意行统一的发展过程存在断裂、社会发展引发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新问题以及满足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工作,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现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夯实话语基础的统一,坚持提升话语权结构要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话语主体自觉和包容开放的统一。本文提出了强化话语主体的话语权自觉意识和话语协同作用、推动不同话语体系的协调统一和互动转换、坚持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文化路径以促进知行统一、进一步提升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嵌入力和国际感召力、以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进一步优化话语环境等策略建议,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刘遹菡[2](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周灵[3](2016)在《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世界及中国媒介传播业所处环境的剧变和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面临重大变革。高校传媒类本科生是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同时也是媒介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背负着多重使命。因此,探讨当前语境中面向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更具时代感。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格局,媒介素养教育的使命和内涵需要都作出调整。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特别是在重构中国社会形态的今天,在高校传媒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对于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的重新诠释和运用,将直接关涉到未来中国公民素质状况与民族素质结构的提升与优化。论文以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媒介融合对媒介素养的影响出发,重点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框架的搭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过程,探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路径。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媒介融合语境分析,关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从媒介融合的根源与驱动力的分析入手,提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是人对信息的要求”的观点,同时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律”为理论依据,提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为媒介素养带来的新的生存的挑战与机遇。再次,在对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需求和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对其目标、内涵、内容进行规范化讨论设计。包括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分析,在检视现有相近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上得到启示,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提出融合式媒介素养的教育理念应当体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统整,完成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教育目标从总体上应当分为基础层面与专业层面,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的目标又分为综合目标与层次目标,从情感、认知、行为、元认知的领域进行设置。相对应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制定针对传媒类本科生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行动策略,明确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媒介产品生产能力的培养,在评析和借鉴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结合国内外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组织现状,设置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重构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三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以媒介发展史、艺术发展史为轴线进行纵向融合;实验教学模块将媒体应用技能课程进行“流程”的融合;创新实践模块完成校园学习与业界项目实践的横向融合;以“舆情分析”专题为例开展教学实施与评价,实践表明,专题教学的开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查找资源,与组员互相讨论,能掌握学习内容,认为专题教学有助于提升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翟安康[4](2016)在《安全哲学发微》文中提出安全与安全感,既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反映,又是一种个体感受的表达。安全与安全感的缺乏作为现代性后果的一种表情,究竟是什么造成的?贫困?技术?文化?还是信仰?诸如此类问题的设置,既需要科学的解构,更需要哲学的反思。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安全问题入手深度考察当今全球安全表象的基本语境及人类社会安全理念的历史变迁,在分析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安全观的基础上寻求和建构安全哲学理论:即从对安全和安全感的本体论追问、认识论反思、方法论建构中,探寻安全哲学“出场”的可能;从中西安全思想资源中,挖掘和探析安全哲学的思想资源及其理论基础;进而以“发展—正义—交往”三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发微安全哲学理论的建构理路。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借助描述研究的方法,从全球和中国的双维视角呈现当今人类社会的安全问题;进而,以生态危机下的“安全威胁”、社会危机下的“安全失序”、精神危机下的“安全焦虑”解析当今全球安全表象的基本语境;并从一元向多元、低层向高层、被动向主动三个方面阐述人类安全理念变迁的历史长河,提出寻求人民安康、社会安宁、国家安定、世界安全将构成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一章,安全理论:科学视野与哲学可能。本章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四个视角分析科学视野中的安全观,继而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四个方面追问安全的本体论,从“谁带来危机、安全指向谁、安全依靠谁”三个角度反思安全的认识论,从“发展、正义、交往”三个维度建构安全哲学“出场”的方法论。第二章,安全哲学: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本章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的安全思想以及西方现实主义安全理论、自由主义安全理论、批判安全理论、建构主义安全理论中挖掘安全哲学的思想资源,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安全观中探寻安全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语境。第三章,发展:夯实安全的物质基础。本章从资本与生态安全、工具理性与社会安全、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自我认同三个角度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弊端,从科学发展观超越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引领安全实现两个维度重构发展观的当代转换,阐述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获得安全的动力之源,解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发展会造成安全危机?什么样的发展会引领安全实现?”第四章,正义:构建安全的制度理念。本章从“正义”的维度对“安全”这个主题展开研究,在自由主义、社群主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比较研究中对“何谓‘正义’?”予以回答的基础上,解答“正义能否维系安全、正义何以维系安全”的问题。关于“正义能否维系安全?”的问题,阐述了安全视角下“自由、平等、民主、包容”四个正义观念对应于个体、社会、国家、国际四个领域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正义维系安全的应然性与实然性,并从广度、深度、持续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正义维系安全的维度。关于“正义何以维系安全?”的问题,提出了正义维系安全的三个向度:正义共识主导安全理念、正义规则构建安全图景、正义行为保障安全实现。第五章,交往:完善安全的践行机制。本章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两方面展开论述,在阐述交往的哲学内涵、分析安全的主体间性进而理清交往安全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主—客”交往、“主—主”交往、“主—客—主”交往的历史嬗变中探讨自然安全、人际安全、多元安全存在的危机;进而,从敬畏观的确立、交往理性的培育以加强主体性重塑,从媒介意识形态、媒介建构性引导以强化媒介管理来探索在交往中走向安全的路径。结语。面对“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种种预测所描述的充满危机、不安全的未来世界图景,“中国的崛起”的预测给世人展示了以“发展、平等、互信、合作、创新”的理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安全”的中国力量。未来世界的安全在哪里?面对全新的“大数据”时代,笔者认为在学界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反思中,在世人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实践中,和平与安全的“世界梦”必将实现!
许馨[5](2016)在《传播学视域下健康类电视节目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加之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各种癌症等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失眠、疲劳、厌食、厌世、抑郁、自闭、紧张恐慌、精神恍惚等各种亚健康正在逐渐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在这样大环境下,健康类电视节目日益丰富,人们的健康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健康话题随之进入更高的层面。健康类电视节目为了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笔者在文中将对健康类电视节目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在目前状况下,我国医疗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医疗资源比较有限,因而人们对医疗资源和健康信息的需求,在短期内很难及时满足,而健康类电视节目,对于医药知识的普及、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救治等给予广泛宣传。本文基于传播学理论,以健康类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将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健康之路》栏目案例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其节目特色,挖掘传播价值,为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策略。文章首先阐释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传播和传播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内涵、传播职责及传播价值进行了诠释。其次,对我国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分析总结,包括蹒跚起步萌芽期、惨遭重创停滞期、文革之后复苏期、深化改革繁荣期四个阶段。再次,又深入分析了目前健康类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从内容到形式及嘉宾的高度同质化,从虚假广告泛滥到伪专家屡见不鲜的严重商业化,从追求可看性到到内容怪异低俗的过度娱乐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污染了电视传播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接着,文章以创办20年来久经不衰的央视科教频道《健康之路》栏目为案例,在传播学理论指导下,对栏目概况、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其优势特色及为健康类电视节目所做出的贡献。最后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信息三个方面提出了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和分析,笔者希望能够对今后健康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有进一步提升,对我国健康类电视节目的改进与发展有所促进,使得电视媒介更好地传播健康信息,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行为,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王立红[6](2015)在《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文中指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大众传媒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历史上每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都会带来大众传媒的长足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与变迁,归根结底就是依赖传播媒介发展的推动;而传播媒介的发展,又取决于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技术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都会大大提高媒介承载、传递信息的能力,因此通常带来传媒组织内部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媒介形态与传媒生态系统的变化有直接性的推动作用,媒介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媒介形态的变化,不同媒介形态衍生不同的传媒组织文化。媒介技术对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了信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媒市场等传媒生态因素的变迁,这就导致了传媒组织文化在媒介形态与传媒生态共同的作用下变化发展。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得传媒组织文化在传媒制度与行为准则、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道德、传媒价值观念与核心理念三个层次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重塑了大众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与精英分子对传播话语的垄断,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与意见领袖的作用削弱,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媒体多样化,对于信息的传播也更加自由。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缺席大众传播过程,把关作用削弱,受众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与碎片化特征,新闻自由滥用普遍存在,传媒的管理与言论约束在开放自由的媒介环境下举步维艰;新媒体衍生的“公民记者”与“公民新闻”,传统媒介下的受众成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主体,UGC成为当下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不断泛化,非职业的传播者重冲击了传统媒介形态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专业精神不断被消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新闻职业道德与价值观被扭曲,虚假新闻与有偿新闻不断涌现各大媒体,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新媒介技推动传媒的数字化、产业化、网络化,传媒的价值模式更加复杂化。新媒介技术为传媒语境营造更加自由与开放的氛围,新闻职业道德与传媒价值观被边缘化,新闻记者与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尽管媒介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传播史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于媒介技术的消极影响与负面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来辩证的理解媒介技术的影响,建立一套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来规避媒介技术的负面效应。
邱瑾[7](2014)在《网络传播对园林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会传播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传播学的发展对中国的各个行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给园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园林文化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以网络传播与园林发展为研究对象,采取了客观实施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可得网络传播对园林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促进了中国园林的推广,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性(2)为中国园林向国际发展提供了契机(3)加快了园林产业的发展。论文还深刻的阐述了网络传播的特性即真实性、选择性、广泛性、持久性、开放互动性与园林发展的关系,通过对这些的思考,了解了园林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阻碍因素和发展引导因素,对于园林发展学科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更全面的答案。接着充分的讨论了网络传播的不同概念和网络传播平台对园林发展的影响。网络的传播和社会的宣传,对园林行业产生的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对园林行业的全面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从当前来看,网络传播在园林发展上的应用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给园林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中国传统的中断;外来冲击使得中国目前的景观设计变得面目全非;给市场带来了专注利益运作的负面影响。但是,网络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园林发展带来诸多困境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契机:文化碰撞;开放社会;公众参与;先进技术;广阔市场。结合这些现状困境与巨大机遇,我们明确了园林发展的主体方向:继承与发展传统;融入外来文化;积极创新。网络传播是现在人们生活中信息获取的主要通道,对于园林发展也是如此,园林的发展是人们物质水平与精神需求的重要体现,网络传播与园林的有效结合,能够保证园林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性化体现。本文将网络传播机能和园林发展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通过深入的剖析它们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来明确网络传播对园林发展的影响。从而利用网络传播这个新兴的渠道,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更多人性化的园林设计理念,在我们身边得到实现,为我们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李菁[8](2014)在《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运输行业进入市场化之后,公路客运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研究和制定科学适用的品牌战略,可以使公路客运企业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稳定提高,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实力。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多年来积极探索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建了“三心”服务、“常州快客”的客运服务品牌,虽然目标和想法很好,但落实的效果却并不明显。随着近年来公路运输行业竞争力的下降,依靠品牌战略发展企业的做法成为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制定专业的品牌战略是客运企业能够在公路运输行业的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一条出路。国内外公路客运企业的成功品牌案例也从实证上表明了这一点。本文从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发展的实际清况出发,通过描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运用相关理论、实证分析,对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的品牌战略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对品牌战略的定位和选择进行研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品牌战略,使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区别于其他公司,取得战略优势。同时,在借鉴国内外客运公司成功品牌建设的范例基础上,对该公司提出“一主多元”背书品牌的品牌战略,集中资源打造主打品牌,背书品牌、整合资源,把重点放在品牌的推广和内涵上,提高品牌整体的生命力。该研究对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企业经济利益实现稳定增长,为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有效确立实施服务品牌战略,促进公路运输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武鸿鸣[9](2014)在《媒介文化消费的社会价值场域》文中研究说明静态的文化仪式环境所形成的文化符号表征着社会传承的文化价值,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牢固的延续能量。传承与固守是双刃剑,它在保持文化符号一贯制的同时,在现时的社会文化价值场域中生成对抗元素,排斥社会嬗变后新的文化价值的进入。与其相反,媒介文化消费符号以社会消费能量为动力,社会生产的最新模式会迅速被包容在内,其最大特征是充满重构的动力。媒介文化消费具有强烈的现代社会价值倾向性,它是从传统社会实现向现代社会文化构建与认同的基本载体。
王春芳[10](2013)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文中提出文化以标示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独特身份色彩而成为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以一种塑形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印记里,以创造力和凝聚力托起民族的独立和振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先进文化对新疆全面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凝聚、认同和整合的功能。而与自然农牧业经济相适应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适应新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现代化的转换,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基本性质和方向的先进现代文化转型,这是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其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尤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现实与历史意义重大、深刻而长远。本文主要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普遍联系的方法,站在世界和全国的宏观角度,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的时代大背景中,从纵向和横向方面,多角度考量其现代文化转型的必然性、可能性。在新疆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对新疆少数民族如何建构自己文化的现代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路径探讨。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一个纵向和横向运动的结果。纵向运动使得社会文化产生社会历史的时代变迁,横向运动使得社会内部不断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推动纵向运动,也使自己汇入纵向运动之中,从而产生文化变迁。因而,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历史的纵向运动规律的梳理,将有力地证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具有随时代不断变迁的内质,因而其在近现代的现代化尝试,都为传统文化转型提供了历史前提和历史文化资源。对来自外来文化的横向运动规律的研究,旨在说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需要借力于外来先进文化,借这种横向之力推进文化的纵向发展。从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的外部横向角度看,全球化现代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文化同质化增强,二是全球文化多样性传播中民族意识的加强。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外力推动下的现代化举措:借鉴、整合、开放、传承、创新。新疆社会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内部矛盾运动。新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与陈旧的上层建筑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等,都对新经济形式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新疆传统社会文化面临当代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迫切需要。新疆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最终必须通过人的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在以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信仰宗教的新疆,宗教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对于宗教的现代适应性的研究能很好地解析传统文化转型的内动力是如何作用于人的。而人的现代化之重要是有目共睹的,缺乏来自人对自己文化自觉自省的内动力,文化转型是没有内核的,也是靠不住的。最后,本文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政治文化传播路径,即:建设公民文化;从大众文化角度,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产业传播路径,提出了发展具有大众文化特性的文化产业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产业传播路径;发展大众传媒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媒介路径。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对旧有的传统文化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以不变应万变的文化态度,不是真正对传统文化的爱惜态度;而目空一切无视传统或滥用传统则是对传统的亵渎和缺乏应有的敬意。本文力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社会实践调查,勾勒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应有的文化姿态,探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对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意义,努力构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现代化之路。
二、媒介管理中人文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媒介管理中人文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及其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亟待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结构要素 |
第一节 “话语权” |
一、“话语”溯源 |
二、“话语权”释义 |
三、“话语权”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义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涵义和本质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鲜明特征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结构要素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结构要素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提升目标 |
第三章 思想理论溯源和域外文明互鉴 |
第一节 理论追溯: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权思想 |
二、列宁现实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权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思想 |
第二节 思想溯源:我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一、“为政以德”“上行下效” |
二、“以民为本”,利民富民 |
三、礼乐教化,化民成俗 |
四、“疏而不堵,顺势而导” |
第三节 文明互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布尔迪厄“符号权力”理论 |
第四章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一、突破西方价值观话语困囿 |
二、消除“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现实危机 |
三、增强我国人民“文化自觉”意识 |
四、提升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力 |
五、提升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引领力 |
第二节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现实基础 |
一、解决和平与发展“时代之问”提供现实境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成就奠定客观基础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精神提供思想基础 |
四、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
五、新时代文化自信彰显提供了主体基础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发展成效 |
一、党和政府以及媒介等话语主体公信力得到提高 |
二、思想理论创新使思想引领力得到提升 |
三、媒介管理和媒介融合使话语传播力得到增强 |
四、恰当的话语转换使话语亲和力得到提升 |
五、新时代发展成就与根本变革使话语环境有所改善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现实困境 |
一、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仍存在“话语逆差” |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影响力仍较弱小 |
三、话语受众的话语接受效果存在差异和变动 |
四、我国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路径仍显薄弱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不足归因 |
一、话语主体素质能力欠缺 |
二、不同话语系统存在冲突和矛盾 |
三、知情意行统一的发展过程存在断裂 |
四、社会发展带来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新问题 |
五、满足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 |
第六章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原则和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夯实话语基础的统一 |
二、坚持提升话语权要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三、坚持话语主体自觉和开放包容的统一 |
第二节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应对策略 |
一、强化话语主体的话语权自觉意识和话语协同作用 |
二、推动不同话语体系的协调统一和互动转换 |
三、坚持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文化路径以促进知行统一 |
四、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嵌入力和国际感召力 |
五、以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进一步优化话语环境 |
结语:让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时代回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亟需引起关注 |
二、素养重构:主体素养结构的拓展与完善 |
三、范式转换:媒介融合语境期待教育回应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 |
二、为媒介素养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三、为传媒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键词界定 |
二、本选题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外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
五、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稳定与变化: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素养 |
第一节 媒介融合:根源与驱动力 |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媒介技术的发展 |
二、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人对信息的需求 |
第二节 媒介素养的稳定本质:“人—媒”关系之交互生成 |
一、人的能动性:媒介是“人”的延伸 |
二、媒介的反作用:媒介即是环境 |
第三节 媒介素养的当代嬗变:媒介融合的挑战 |
一、提升信息获取与传播的参与性和交互性 |
二、削弱媒介形式及传播渠道的单一性 |
三、再现信息生产的理性与责任感 |
四、逆转信息理解的真实性 |
第三章 内涵与现状: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 |
第一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的内涵界定 |
一、传媒类本科生特征分析 |
二、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内涵的两个维度:媒介维度与素养维度 |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
一、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欠缺辨别信息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
二、媒介信息的生产者:具备较为丰富的媒介创作经历 |
三、媒介信息的评估者:能客观评价大众媒介 |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育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倾向 |
二、教育内容:滞后于传媒行业发展 |
第四章 更新与重构: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的体系架构 |
第一节 概念界定: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阐明 |
一、本研究概念界定的方法 |
二、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
三、检视: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及融合趋势 |
四、启示:把握融合式媒介素养之前的思考 |
五、探索: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 |
六、差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
第二节 理念更新: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取向与性质 |
一、媒介素养: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整合 |
二、素养教育: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 |
三、以人为本: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 |
第三节 目标重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依据与确立 |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依据 |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 |
第四节 内容重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选择 |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来源 |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基础层面的内容选择 |
三、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层面的内容选择 |
四、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组织 |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模型 |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与模式传承 |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流变 |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
一、媒介产品生产: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二、媒介产品的生产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模型构建 |
一、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评析与借鉴 |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设计 |
第六章 内容与体系: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设置 |
第一节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
一、媒介素养课程模块划分与调查分析 |
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 |
第二节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
一、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日益呈现跨学科性与学科间性 |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观念融入新课程体系 |
第三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
一、基础理论模块的纵向融合 |
二、实验教学模块的流程融合 |
三、创新实践模块的横向融合 |
第四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策略 |
第七章 实践中探索: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专题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实践数据收集 |
四、教学效果评价 |
五、实践小结与反思 |
第二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方法探索 |
一、案例分析法在数据新闻教学中的实施 |
二、项目教学法在用户界面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A: 2006-2015十年间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专着统计 |
附录B: 国外媒介素养专家开放式问卷调查 |
附录C: 舆情分析报告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D: 学生参与学习情况量表 |
附录E: 调查问卷 |
附录F: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安全哲学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安全问题的现实表情 |
一、困境与危机:全球视野的安全问题 |
二、问题与挑战:当代中国的安全困境 |
第二节 安全表象的当代语境 |
一、生态危机下的“安全威胁” |
二、社会危机下的“安全失序” |
三、精神危机下的“安全焦虑” |
第三节 安全理念的历史变迁 |
一、一元向多元的安全领域变迁 |
二、低层向高层的安全需求变迁 |
三、被动向主动的安全认知变迁 |
第一章 安全理论:科学视野与哲学可能 |
第一节 科学视野的安全观 |
一、政治学的安全观 |
二、经济学的安全观 |
三、社会学的安全观 |
四、军事学的安全观 |
第二节 安全哲学何以可能 |
一、安全的本体论追问 |
二、安全的认识论反思 |
三、安全的方法论建构 |
第二章 安全哲学: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安全哲学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安全思想 |
二、西方安全思想理论 |
第二节 安全哲学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安全观 |
二、毛泽东的安全观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观 |
第三章 发展:夯实安全的物质基础 |
第一节 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弊端 |
一、资本与生态安全 |
二、工具理性与社会安全 |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自我认同 |
第二节 重构:发展观的当代转换 |
一、科学发展观超越传统发展观 |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安全的实现 |
第四章 正义:建构安全的制度理念 |
第一节 何谓“正义” |
一、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内在悖论 |
二、社群主义正义观的基本缺陷 |
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合理因素 |
第二节 正义能否维系安全 |
一、安全视角下的“正义观念” |
二、正义维系安全的应然性与实然性 |
三、正义维系安全的维度 |
第三节 正义何以维系安全 |
一、正义共识主导安全理念 |
二、正义规则建构安全图景 |
三、正义行为保障安全实现 |
第五章 交往:完善安全的践行机制 |
第一节 交往方式的变革与危机 |
一、交往安全的内在逻辑 |
二、交往历史嬗变中的社会安全 |
第二节 在交往中走向安全 |
一、主体性重塑 |
二、媒介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传播学视域下健康类电视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基本概念阐述 |
1.3.1 传播 |
1.3.2 传播学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中国健康类电视节目发展状况 |
2.1 健康类电视节目诠释 |
2.1.1 健康类电视节目内涵 |
2.1.2 健康类电视节目的传播职责 |
2.1.3 健康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 |
2.2 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
2.2.1 蹒跚起步萌芽期 |
2.2.2 惨遭重创停滞期 |
2.2.3 文革之后复苏期 |
2.2.4 深化改革繁荣期 |
3 健康类电视节目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3.1 高度同质化 |
3.1.1 内容上同质化 |
3.1.2 专家嘉宾雷同化 |
3.1.3 播出时间段及收视人群雷同 |
3.2 严重商业化 |
3.2.1 虚假广告泛滥 |
3.2.2 伪专家层出不穷 |
3.2.3 缺乏公益化理念 |
3.3 过度娱乐化 |
3.3.1 追求可看性,忽视严谨性 |
3.3.2 嘉宾“明星化”,受众盲目跟风 |
3.3.3 内容怪异化、低俗化 |
4 传播学视域下健康类电视节目案例分析 |
4.1 《健康之路》栏目概况 |
4.2 《健康之路》栏目传播主体分析 |
4.2.1 优秀的主持人 |
4.2.2 权威的医学专家 |
4.2.3 优秀的节目创作团队 |
4.3 《健康之路》栏目传播方式分析 |
4.3.1 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
4.3.2 轻松互动的交流方式 |
4.4 《健康之路》栏目传播内容分析 |
4.4.1 内容的科学性 |
4.4.2 内容的实用性 |
4.4.3 内容的广泛性 |
4.5 《健康之路》栏目实证调查分析 |
4.5.1 受访者基本情况 |
4.5.2 受访者身体健康状况及收看健康类电视节目情况 |
4.5.3 栏目传播效果分析 |
5 传播学理论指导下健康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
5.1 针对传播者的发展策略 |
5.1.1 强化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公益性,发挥社会公器作用 |
5.1.2 加强传播者的职业素养,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
5.1.3 重视受众的心理需求,制作人们喜欢的健康类节目 |
5.2 针对传播渠道的发展策略 |
5.2.1 提升节目质量,打造非黄金时段金牌节目 |
5.2.2 整合传播渠道,扩大节目传播范围 |
5.2.3 加强对外宣传,深化节目影响力 |
5.3 针对传播信息有效的实施传播监控策略 |
5.3.1 加强媒介管理,抵制信息污染 |
5.3.2 遏制伪健康传播,杜绝虚假医药广告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传媒组织文化的概述 |
三、传媒组织文化的功能 |
四、文献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传媒生态变化的技术动因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进步与媒介形态的更新 |
第二节 媒介技术进步对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技术视域下的传媒价值观念与核心理念的变迁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自由观念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 |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功能观的影响 |
第三章 技术视域下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道德的变迁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 |
第四章 技术视域下的传媒制度与行为准则的变迁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对采编制度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对传媒组织的市场评价体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传媒组织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四节 媒介技术对传媒组织的行为准则与管理政策的影响 |
第五章 媒介技术进步与传媒组织文化变迁的关系与媒介反思 |
第一节 媒介技术进步与传媒组织文化变迁的关系 |
第二节 针对媒介技术负面功能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网络传播对园林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目前的研究现状 |
1.3.1 园林与网络方面的研究 |
1.3.2 园林传播方面的研究 |
1.3.3 网络传播方面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风景园林 |
2.1.2 网络传播 |
2.1.3 微博 |
2.1.4 人人网 |
2.1.5 Facebook |
2.1.6 微信 |
2.1.7 歪歪语音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闻传播学 |
2.2.2 网络传播学 |
3 网络传播对园林发展的影响研究 |
3.1 网络传播的特性 |
3.1.1 网络传播的及时性 |
3.1.2 网络传播的选择性 |
3.1.3 网络传播的广泛性 |
3.1.4 网络传播的持久性 |
3.1.5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 |
3.1.6 网络传播的开放互动性 |
3.1.7 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 |
3.2 网络传播的不同概念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
3.2.1 网络传播的宣传概念提供多元化园林设计展示平台,同时具有导向作用 |
3.2.2 网络传播的舆论概念保证园林设计者主观目的更加明确 |
3.2.3 网络传播的评价概念增强园林建设对受众群体的服务机能 |
3.3 网络传播形式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
3.3.1 网络软文推广——提高地区园林景观的美誉度 |
3.3.2 网络视频宣传——借助网络传播的电影平台推动特色园林旅游 |
3.3.3 电子商务——借助现代化的网络营销手段推动园林产业的发展 |
3.3.4 园林期刊网——大量的园林资料丰富了园林理论的研究 |
3.4 网络传播平台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
3.4.1 网络论坛 |
3.4.2 网络新闻 |
3.4.3 社交媒介 |
3.4.4 园林网站 |
3.4.5 歪歪语音的景观设计平台 |
3.5 网络技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
4 从网络传播的角度看中国园林的发展 |
4.1 网络传播下中国园林发展的困境和机遇 |
4.1.1 网络传播下中国园林发展的困境 |
4.1.2 网络传播下中国园林发展的巨大机遇 |
4.2 明确网络传播下中国园林发展的主体方向 |
4.2.1 园林传统的继承 |
4.2.2 融入外来文化 |
4.2.3 积极创新 |
4.3 利用网络传播促进园林的发展 |
4.3.1 参与世界范围的园林交流活动 |
4.3.2 开展国内相关学科技术交流 |
4.3.3 建立网络评论平台,加大群众监督反应的影响力 |
4.3.4 推广应用电子商务,促进园林产业的发展 |
4.3.5 在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中应用网络教学 |
4.3.6 运用网络技术间接提升园林规划设计水平、有效促进规划建设管理 |
4.4 基于互联网的风景园林规划信息交流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建设 |
4.4.1 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平台 |
4.4.2 多种技术、知识和参与者的集合 |
4.5 基于网络传播的未来园林发展前景展望 |
4.5.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
4.5.2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
4.5.3 带动城市人文发展 |
4.5.4 成为中国特色园林文化对外名片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品牌战略 |
2.1.1 品牌战略的定义及内容 |
2.1.2 品牌战略的规划及实施理论 |
2.2 品牌定位理论 |
2.3 品牌形象的塑造 |
2.3.1 品牌形象的含义 |
2.3.2 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 |
2.3.3 品牌形象塑造的途径 |
2.4 品牌传播 |
2.4.1 品牌传播战略 |
2.4.2 品牌传播接触点管理 |
3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的环境分析 |
3.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简介 |
3.2 外部环境 |
3.2.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产品的市场分析 |
3.2.2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产品的顾客分析 |
3.2.3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产品的市场细分 |
3.2.4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产品的竞争对手分析 |
3.3 内部环境 |
3.3.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的企业资源 |
3.3.2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的企业能力 |
3.3.3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
3.4 分析结论 |
4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的现状分析 |
4.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的品牌现状 |
4.1.1 “三心”服务 |
4.1.2 常州快客 |
4.2 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
4.3 造成公司品牌现状的原因 |
5 公路运输企业成功品牌战略的案例分析 |
5.1 国内客运品牌的成功案例 |
5.1.1 “盐阜汽运”的劳模文化品牌战略 |
5.1.2 江苏省内客运业首个服务商标“快乐之行” |
5.2 国外客运品牌的成功案例 |
5.3 国内成功案例与国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比较 |
6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定位和选择 |
6.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规划思路 |
6.2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定位 |
6.2.1 “三心”服务品牌定位 |
6.2.2 “常州快客”品牌定位 |
6.3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选择 |
6.3.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目标 |
6.3.2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选择 |
6.3.3 “一主多元”背书品牌战略的优势 |
7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实施与保障 |
7.1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实施路径 |
7.1.1 建立品牌建设中心进行科学管理 |
7.1.2 设计品牌结构确定品牌体系框架 |
7.1.3 分步组织实施推进品牌体系建设 |
7.2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实施举措 |
7.2.1 在服务理念上寻求差异化 |
7.2.2 在服务品牌形象上创新 |
7.2.3 强化品牌传播 |
7.2.4 完善品牌机制 |
7.3 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管理 |
7.3.1 加强全员品牌意识教育 |
7.3.2 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建设 |
7.3.3 做好品牌的保护工作 |
7.4 实施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的风险控制 |
7.4.1 品牌战略不当带来的潜在风险 |
7.4.2 品牌建设风险规避的方法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媒介文化消费的社会价值场域(论文提纲范文)
1.选择性 |
2.在场性 |
3.符号性 |
4.认同性 |
(10)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本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
1.2.3 主要研究目标 |
1.2.4 基本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 理论基点:文化与传播 |
2.1 文化 |
2.1.1 文化概念及特性 |
2.1.2 文化的作用 |
2.1.3 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概念 |
2.1.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概念 |
2.2 传播 |
2.2.1 传播概念及特性 |
2.2.2 传播的作用 |
3 现代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自新力 |
3.1 古代史: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传播史 |
3.1.1 族群的融合催生新质文化的诞生 |
3.1.2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
3.2 近现代史:新疆少数民族现代文化传播的萌芽及历史延宕 |
3.2.1 晚清至和平解放:现代文化萌芽及原因 |
3.2.2 晚清至和平解放:现代文化发展延宕的原因 |
3.3 当代史:和平解放至改革开放前:现代文化发展及延宕 |
3.3.1 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
3.3.2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 |
3.3.3 和平解放至改革开放前:现代文化发展延宕的原因 |
3.4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冲突 |
3.4.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 |
3.4.2 冲突的原因分析 |
4 现代文化传播的内驱力:新疆传统社会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的冲突 |
4.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
4.1.1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关系 |
4.1.2 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少数民族对先进现代文化的认同 |
4.1.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
4.2 文化化:新疆宗教文化的现代适应性 |
4.2.1 新疆宗教概况 |
4.2.2 宗教极端主义 |
4.2.3 “祛魅”与“复魅”:宗教现代适应性的必然性 |
4.2.4 文化化:宗教文化的现代适应性 |
4.3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中的人的现代化 |
4.3.1 人的现代化——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
4.3.2 人的文化适应内在化——文化自觉 |
4.3.3 人的现代化的引领——民族意见领袖 |
4.3.4 人的现代化的途径——现代教育传播 |
5 现代文化传播的外动力:全球现代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
5.1 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冲突与借鉴 |
5.1.1 全球化概念及作用 |
5.1.2 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
5.1.3 全球化中的现代文化借鉴 |
5.2 全球化现代文化传播:文化整合 |
5.2.1 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5.2.2 全球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整合 |
5.3 全球文化多样性传播:开放与传承 |
5.3.1 文化多样性概念及意义 |
5.3.2 开放:文化多样性传播中的选择 |
5.3.3 传承:文化多样性传播中的民族个性 |
5.4 全球文化多样性传播中的民族自新:创新 |
5.4.1 先进的现代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向 |
5.4.2 文化涵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途径 |
5.4.3 民族意识转变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根本 |
5.4.4 人的现代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 |
5.4.5 对话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条件 |
6 现代文化传播的路径:政治文化领域——建设公民文化 |
6.1 公民文化理论 |
6.1.1 公民文化概念及意义 |
6.1.2 公民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
6.1.3 公民文化的组成 |
6.1.4 公民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
6.1.5 公民文化的作用 |
6.2 几个典型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现代化实践 |
6.2.1 美国多元主义文化的实践及意义 |
6.2.2 加拿大多元主义文化的实践及意义 |
6.2.3 借鉴的启示 |
6.2.4 前苏联的经验教训 |
6.3 政治文化领域: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公民文化传播路径 |
6.3.1 新疆建设公民文化的必要性 |
6.3.2 新疆建设公民文化的途径 |
7 现代文化传播的路径:大众文化领域——发展文化产业 |
7.1 大众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 |
7.1.1 大众文化概念 |
7.1.2 大众文化评价的演变 |
7.1.3 大众文化特征与现代性 |
7.1.4 文化世俗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日常文化传播路径 |
7.1.5 审美泛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大众审美传播路径 |
7.2 文化产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产业传播路径 |
7.2.1 文化产业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 |
7.2.2 提升文化产业的人文精神内核 |
7.2.3 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 |
7.3 大众传媒: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媒介传播路径 |
7.3.1 大众传媒:从精英到大众的文化传播 |
7.3.2 大众传媒: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媒介助推力 |
7.3.3 发展新疆大众传媒,促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四、媒介管理中人文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及其提升研究[D]. 李乐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2]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3]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 周灵.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安全哲学发微[D]. 翟安康. 苏州大学, 2016(08)
- [5]传播学视域下健康类电视节目发展研究[D]. 许馨.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3)
- [6]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D]. 王立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7]网络传播对园林发展的影响[D]. 邱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7)
- [8]CZ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研究[D]. 李菁.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9]媒介文化消费的社会价值场域[J]. 武鸿鸣. 新疆社会科学, 2014(02)
- [10]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基于文化传播视角[D]. 王春芳. 武汉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