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1](2017)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图位克隆和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及YrHY1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Bgt)和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sp.tritici,Pst)是世界各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国小麦地方品种蕴含丰富的抗病基因,是进行品种抗病性改良的重要抗源。本研究对复壮30的抗白粉病基因Pm5e进行了图位克隆,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同时,利用BSR-Seq与比较基因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和YrHY1初步遗传连锁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复壮30/农大015的F2:3家系为作图群体,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开发了 4个与抗白粉病基因Pm5e连锁的分子标记,构建了 Pm5e精细遗传连锁图谱,将Pm5e定位于7BL染色体上标记WGGC13290和WGGB201之间0.08 cM的遗传区间内。2.利用Pm5e基因区域的标记筛选普通小麦望水白的基因组BAC文库,对获得的3个BAC克隆进行测序,经测序组装获得162 kb的序列。利用BAC序列开发标记,对Pm5e高密度遗传图谱进一步加密,将Pm5e定位在标记WGGB2和WGGB3之间的0.04cM遗传区间内。对Pm5e定位区段内13.1 kb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发现3个可能的编码基因(Pm5e-1、Pm5e-2和Pm5e-3)。通过对Pm5e的定位区域进行序列比较,发现抗病材料复壮30中的Pm5e-1和Pm5e-3基因与感病材料中国春之间没有序列差异,而在Pm5e-2基因编码区存在2个单碱基的变异。通过单倍型变异关联分析发现Pm5e-2基因上的一个A/G SNP与抗白粉病的功能密切相关,推测编码NB-ARC-LRR结构域的Pm5e-2是Pm5e重要的候选基因。3.PCR扩增EMS诱变复壮30感白粉病突变体的3个候选基因基因组片段,测序后发现6个感病突变体在Pm5e-2基因上发生了突变。其中2个家系的Pm5e-2基因的蛋白质翻译发生了提前终止,1个家系发生了 5个氨基酸的缺失,1个家系在外显子/内含子边界上发生了突变,2个发生了氨基酸的改变,而在Pm5e-1和Pm5e-3基因上未发现功能明显丧失的突变。4.将高抗白粉病品种复壮30中的Pm5e-2基因组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CAMBIA1300-Bar中,利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感白粉病小麦品种Fielder。利用白粉菌生理小种E20对T1代和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家系16-2和27-1中分离出近免疫的抗白粉病植株,确定Pm5e-2即为Pm5e。5.对复壮30和薛早接种白粉菌E20,分析接种前和接种后不同时间段Pm5e的表达量,结果发现,在复壮30中Pm5e基因的表达可以被白粉菌E20诱导,暗示其在E20侵染小麦的过程中发挥抗病的功能。6.普通小麦孟麦58和淮阳1号高抗小麦条锈病,遗传分析表明孟麦58和淮阳1号对条锈菌CYR34(V26)的抗性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MM58和YrHY1。利用BSR-Seq和比较基因组学结合的方法将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和YrHY1定位在小麦染色体2AS的末端,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和YrHY1与STS标记WGGB148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7 cM和3.8 cM。
徐晓丹[2](2017)在《5份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布氏禾谷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p.trritici)引起的真菌病害。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手段之一。小麦农家品种红秃头、霸王鞭、白蚰蜒条、游白兰和山疙瘩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抗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挖掘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本研究以这5个品种为对象,分析它们的抗白粉遗传特性和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置,构建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培育小麦抗白粉病新品种提供抗源材料。(1)5个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性鉴定及基因推导。本研究对红秃头、霸王鞭、白蚰蜒条、游白兰和山疙瘩的苗期和成株期抗白粉性鉴定发现,在苗期与成株期,它们对小麦白粉病均具较高抗性,是较为理想的小麦白粉病抗源。利用22个小麦白粉菌株对这5个农家品种的抗白粉病基因推导研究发现,其抗谱与基因载体品种的抗谱均有一定区别,说明它们可能与这些基因载体品种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不同,同时,供试小麦农家品种在抗谱上的差异表明,这些品种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也可能不同。(2)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染色体定位。对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遗传分析表明,红秃头对E09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E26和E30-2的抗性分别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其至少携带一显一隐2对抗白粉病基因;霸王鞭对E09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重叠或者独立控制,对E26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控制,对E30-2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其至少携带2对显性基因。利用基因芯片结合分离分组分析法(bulk segregant analysis,BSA)进行染色体定位推测出,红秃头的抗白粉病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7B和6B上,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4A和7B上。(3)白蚰蜒条的抗白粉病基因定位。白蚰蜒条与感病亲本京双16杂交获得F1、BC1、F2和F2:3家系,对各分离世代接种小麦白粉菌系E09进行抗白粉性遗传分析,发现白蚰蜒条对E09的抗性由一个隐性基因控制,命名为PmBYYT。利用Illumina小麦90K 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基因芯片分析由F2构建的抗感池间的多态性,根据多态性SNP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将PmBYYT定位于染色体7B上。利用2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和8个SNP标记构建了PmBYY 的遗传连锁图谱,PmBYYT两翼标记分别为W7BL-8和W7BL-15,遗传距离分别为3 cM和2.9 cM。(4)游白兰和山疙瘩的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对游白兰和山疙瘩的抗白粉性遗传分析表明,两个品种对5个小麦白粉菌株(E09、E15、E18、E30-2和E31)的抗性均由隐性基因控制。将游白兰和山疙瘩对小麦白粉菌株E09的抗病基因分别命名为PmYBL和PmSGD。评价F2:3家系表型后,对亲本游白兰、山疙瘩、Chancellor以及由F2:3家系构建的抗感池进行转录组测序,开发SNP标记,根据在抗感亲本及抗感池间具有多态性的SNP标记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密度分布,将PmYBL和PmSGD分别定位在染色体7B的230-250 Mb和240-250 Mb区间上。19个SNP标记与PmYBL连锁,两翼标记分别为SnP1-12和Snp1-2,遗传距离分别为0.6 cM和1.8 cM。17个SNP标记与PmSGD连锁,两翼标记分别为SNP2-57和snP2-46,遗传距离分别为0.4 cM和0.8 cM。PmyBL和PmSGD与已定位于7B染色体上的基因(Pm5e,Pmhym,mlxbd和PmTm4)对22个小麦白粉菌株的抗病反应模式不同,说明PmYBL和PmSGD可能与此区间的抗病基因等位或紧密连锁。将与基因PmYBL和PmSGD连锁的SNP标记在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中进行检验,发现这些标记可以有效用于PmYBL和PwSGD的检验。
肖明纲[3](2013)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现》文中研究指明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可持续治理小麦白粉病危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抗病品种的培育需要有抗病种质资源的积累和储备。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定位小麦地方品种的有效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新的抗源。1、利用小麦地方品种红洋辣子×中作9504组合的264株F2群体和210个F2:3家系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发现红洋辣子对E09菌株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PmHYLZ控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集群分离分组分析法(BSA)将PmHYLZ定位在7B染色体短臂上,并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PmHYLZ位于EST标记BE606897和SSR标记Xgwm4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1.7cM和3.6cM。利用中国春及其第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缺失系将PmHYLZ定位在7B染色体短臂的7BS-1-0.27-1.0区域。从抗谱、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比较了PmHYLZ与位于同一染色体臂的Pm40,证明PmHYLZ是不同于Pm40的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根据这些结果,PmHYLZ被正式命名为Pm47。2、小麦地方品种箭头红与中作9504杂交,构建289株F2群体和224个F2:3家系,抗性遗传分析表明,箭头红对E09菌株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PmJ控制。利用SSR标记和ISBR标记结合BSA法将箭头红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PmJ定位在3BS上。PmJ位于ISBR标记cfp1347和SSR标记Xgwm53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2.2cM和0.7cM。利用中国春及其第3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缺失系将PmJ定位在3B染色体短臂的3BS-9-0.57-0.75区域。从抗谱、来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看,PmJ与位于相同染色体的Pm13不同,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3、遗传分析表明,小麦地方品种笨三月黄对E09菌株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PmB控制。利用SLAF-seq技术和Super-BSA方法将笨三月黄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PmB定位在5A染色体上,通过SSR标记的加密,构建了基因PmB的遗传连锁图谱。PmB位于dCAPS标记ESNP2和SSR标记Xbarc15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0.7cM和1.9cM,与dCAPS标记ESNP1共分离。利用中国春及其第5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缺失系将PmB定位在5A染色体长臂的5AL-10-0.57-0.78区域。本研究的结果为SLAF-seq技术在小麦抗病基因快速、准确定位上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实例。
付冬梅[4](2013)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抗性评价》文中指出小麦白粉病主要是由禾布氏白粉病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 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真菌性病害,是目前影响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因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导致我国小麦减产5-19%,病害发生严重时期减产达3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农业生产中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然而,由于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多,适应范围广、变异快,导致目前我国小麦生产面临抗源单一、抗病基因分布不合理和现有的有效抗性基因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的小麦品(系)进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结合抗性结果对小麦品(系)进行抗源改良,基因整合,以此推进我国小麦抗性品种的育种进程。本试验利用本实验室历年收集的80份小麦品(系),采用活体接种鉴定和离体叶断鉴定两种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并利用与Pm2、Pm4、Pm13、Pm21、Pm30和Pm34共6个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8对分子标记引物对其进行抗性基因检测。本试验所获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小麦品(系)的抗性鉴定:本试验采用两种小麦抗性鉴定方法(活体接种鉴定和离体叶段鉴定)对80份小麦品(系)进行抗性鉴定:由活体接种鉴定方法结果发现,80份供试材料中免疫(I)有3份(占3.75%)、高抗(HR)有18份(占22.5%)、中抗(MR)有23份(占28.75%)、中感(MS)有20份(占25%)、高感(HS)有16份(占20%);由离体叶段鉴定方法结果发现,在供试的80份小麦品(系)中,免疫(I)有11份(占13.75%)、高抗(HR)有25份(占31.25%)、中抗(MR)有23份(占28.75%)、中感(MS)有18份(占22.5%)、高感(HS)有3份(占3.75%)。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供试材料中大部分小麦品(系)属于中抗型。(2)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检测:本试验利用Pm2、Pm4、Pm13、Pm21、Pm30、Pm34共6个基因紧密连锁的8对引物,对80份小麦品(系)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发现,含Pm2基因有71份(占88.75%)、含Pm21基因有58份(7占2.5%)、含Pm30基因有78份(占97.5%)、含Pm34基因有77份(占95%),含有Pm4和Pm13基因小麦品(系)相对较少。此外,从试验研究表明,供试材料中大部分小麦品(系)同时携带有多个抗病基因,其中,同时含有4或5个抗性基因的小麦品(系)较多,分别占到38.75%和30%,在本次试验中并未发现供试材料含有单个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系)。(3)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检测及抗性鉴定结果发现,供试的80份小麦品(系)中,由两种抗性鉴定方法均鉴定出为免疫(I)及高抗(HR)的小麦品(系)有14份,表现为中抗(MR)的小麦品(系)有24份,这部分抗性小麦品(系)多以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聚合形式存在,其中以Pm2+Pml3+Pm21+Pm30+Pm34、Pm2+Pm13+pm30+Pm34、 Pm4+Pm21+Pm30+Pm34和Pm2+Pm4+Pml3+Pm21+Pm30+Pm34聚合形式存在的为主,同时也表明这四种抗性基因聚合形式下的抗性是最稳定和较好的;以Pn12+Pm30+Pm34聚合形式的抗性基因其抗性较差,抗性不稳定。由此可以发现,广谱存在的于小麦品(系)中的抗性基因Pm2、Pm30、Pm34,其抗性不稳定,且抗性已逐渐消失,而试验中Pm4、Pm13、Pm21抗性基因其抗性较稳定,这三个基因以多基因形式聚合时其体现出较好的抗性。
李志波[5](2010)在《小麦—冰草易位系5112-4中抗白粉病基因PmAc的遗传及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f. sp. Tritici)是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世界性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在我国其危害日益严重,而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被认为是控制白粉病病害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小麦野生近缘种属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是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重要基因来源。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小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为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和定位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研究以抗白粉病的小麦-冰草易位系5112-4为研究材料,在抗病基因推导的基础上,利用离体和活体接种白粉病菌,借助DNA分子标记(SSR)技术对易位系中抗白粉病特性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染色体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抗白粉病的小麦-冰草染色体易位系5112-4为母本,高感白粉病品种京双16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遗传分析和χ2测验表明:F1表现抗病,F2(336株)中抗病单株:感病单株的比例符合3:1的分离,表明小麦-冰草染色体易位系5112-4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一对独立遗传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2.利用集团群体分析法(BSA),对5112-4×京双16的F2群体(336株)建立抗病DNA池和感病DNA池,用分布于小麦21个连锁群上的513对SSR引物对双亲和抗感DNA池进行引物筛选。共筛选到在亲本、抗感池间表现多态性的分子标记36个,其中Xwmc219、Xwmc313和Xbarc170与抗病性状存在连锁,连锁分析表明3个标记与抗病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7.99 cM、16.13cM和7.34 cM。3.标记Xwmc219、Xwmc313和Xbarc170均位于4AL染色体上,据此初步将易位系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定位于4AL染色体上。在小麦4A染色体上,曾经定位了一个抗白粉病基因Pm16[51],但该基因后被定位于5B染色体短臂上[52]。因此,认为本研究中5112-4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而该基因可能来自冰草,因此暂命名为PmAc。
张海泉[6](2008)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十分经济、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为止,小麦基因组中已定名抗白粉病主效基因有38个,其中有41个基因位点的57个抗白粉病基因被标记和作图。本文详细叙述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抗病基因利用及其分子标记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分子育种研究最新进展,旨在为我国抗小麦白粉病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郝元峰[7](2008)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文中提出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小麦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 f. sp. tritic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过去仅在具有充沛雨量的海洋性和半大陆性气候环境的小麦种植区流行,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南高地、山东沿海等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矮秆、半矮秆品种的推广及灌溉面积的扩大,白粉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环境安全的方法。对小麦抗病基因进标记定位,寻找紧密连锁的标记应用于辅助选择,可以提高抗病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对白粉病抗性基因Pm3b、Pm4b、Pm12、Pm1c和Pm23进行遗传作图,寻找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多基因聚合体的筛选及回交育种中抗病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3、Pm4b的载体品种(品系)Line81-7241和VPM1分别与感病品种Chancellor创制BC1或F2:3分离群体,结合PSG(优选小群体)分析方法,找到8个定位在染色体2AL上的标记与Pm23连锁,分别为:Xbarc122、Xgwm311、Xgwm356、Xgwm382、Xgdm93、Xwmc170、Xbarc76和Xcfd267。从而将Pm23定位到2AL上,不同于原来利用单体定位在5A染色体上的结果。利用获得的8个标记对Pm4b进行遗传作图,结果表明,4个标记与Pm4b连锁(Xgwm356、Xgdm93、Xbar76和Xbarc122)。3个抗白粉病基因(Pm4a、Pm4b和Pm23)均与标记Xgwm356连锁,遗传距离为3-5cM,等位性测验证明Pm23与Pm4b为等位基因。表明Pm23是Pm4位点上新的等位基因类型,重新将其命名为Pm4c。2. Pm1c位于小麦染色体7AL的抗病基因富集区域。本研究以含有Pm1c的小麦品种M1N为抗病亲本,以Chancellor为感病亲本,创制F2分离群体,结合PSG分析方法,构建了Pm1c的微卫星遗传图谱。定位在染色体7AL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Xgwm282、Xgwm332、Xgwm344、Xgwm63、Xcfa2040、Xwmc525和Xpsp3094)与Pm1c连锁,但遗传距离较大,物理图谱定位在4AL上的标记Xbarc70和Xbarc78与Pm1c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0.9和0.8cM。表明携带Pm1c的染色体片段曾经发生过重排,从4AL转移到7AL上,并整合到普通小麦中。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染色体4AL和7AL存在的重排关系,也为研究Pm1c的来源提供了依据。3.以Chul/8*Cc(Pm3b)和Chancellor的BC1和含有Pm12的小麦品系与Chancellor的杂交F2为分离群体为材料,分别利用定位在1AS(57对)、6B(66对)上的小麦微卫星引物,对Pm3b和Pm12进行了遗传作图,结果找到2个与Pm3b紧密连锁的标记,其顺序为:Xgdm33-3.6cM-Pm3b-2.7cM-Xwmc104;4个标记与Pm12连锁,标记及Pm12的顺序依次为:Xbarc76-2.7cM-Xwmc487-2.4cM-Xswes180-4.9cM-Pm12-4.1cM-Xswes222。4.利用本研究得到的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含有Pm3b、Pm4b、Pm12、Pm1c、Pm19和Pm23的载体品种(品系)的扩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Pm3b紧密连锁的标记Xgdm33和Xwmc104在Pm3b、Pm4b、Pm12、Pm1c和Pm19等5个基因的聚合后代中选择Pm3b是有效的,但不能区分Pm3b与Pm23基因聚合的材料;与Pm12紧密连锁的标记Xswes180和Xswes222,能将Pm12与其它5个抗病基因区分开来;与Pm1c紧密连锁的标记Xbarc78,在Pm3b、Pm4b、Pm12、Pm1c和Pm23的聚合后代中选择Pm1c是有效的,不能选择与Pm19聚合的材料;与Pm4b、Pm23紧密连锁的标记Xbarc122和Xgwm356,在Pm3b、Pm4b(或Pm23)、Pm12、Pm1c、Pm19的聚合后代中选择Pm4b(或Pm23)是有效的,不能区分Pm4b和Pm23。5.利用与Pm23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Xbarc122375对山农2618与Line81-7241(Pm23)的回交后代进行辅助选择,得到了抗性提高并保留了山农2618所有农艺性状优点的小麦新品系;利用AS-PCR标记Dx5-470bp对山农2618中所含有的5+10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在山农2618与Line81-7241的回交后代中进行跟踪检测,获得了含有5+10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的品系。
唐媛[8](2008)在《小麦品系101-3中未知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文中指出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保持小麦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对维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小麦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两个最为主要的病害。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菌所引起的世界性小麦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发生较为普遍,目前随着氮肥和单一抗性基因材料的运用有加重趋势,利用抗病新品种控制白粉病是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迄今为止,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至少已在34个位点上发现了50个以上抗白粉病主效基因,并将一些有效抗病基因转育到生产品种中。已有50多个抗小麦条锈病基因被发现,其中在38个基因位点的41个主效基因被正式命名,除Yr11-Yr14以外的已知基因均被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或染色体臂上,并有许多基因已获得其DNA分子标记。101-3是从簇毛麦与小麦栽培品种绵阳11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小麦新品系,含有一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和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两个基因已用单体分析的方法定位于6B和1B染色体上。本研究以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及其杂交后代F2为材料,利用ISSR和SSR标记对小麦品系101-3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和抗条锈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实验选取了100ISSR个引物,其中有37个在中国春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其中17个引物在中国春和101—3之间有多态性,但是分别在白粉病和条锈病抗病池和感病池没有差异。原因可能是小麦基因组庞大,而目前的ISSR引物有限,扩增不到目的片段,或者是ISSR不适合于BSA群体或样本。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对白粉病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2cM,尽管Xgwm570在6A上也有扩增位点,但结合单体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104对1B染色体上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对条锈病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WMC419和WMC216与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2cM和5.8cM,该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染色体1BL上,该基因与位于1B上的已知条锈病基因来源及其标记都存在差异,表明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这为以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利用这两个基因提供了初步的选择标记。
王长有[9](2008)在《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创制及其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文中提出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白粉病危害,保证小麦稳产、高产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途径。抗白粉病种质创新和抗病基因发掘对于小麦白粉病基因源的多样化和抗白粉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筛选的抗白粉病材料为抗性基因供体,采用抗性定向选择和生物技术方法,专门开展了抗白粉病种质创新,并对创新种质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旨在为小麦育种研究者提供新的抗白粉病亲本材料和发掘新的抗白粉病基因,结果如下:1、以筛选的抗白粉病波斯小麦-小伞山羊草双二倍体Am9、抗白粉病兼抗条锈病野生二粒小麦AS846和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为抗源,在组合“阿勃5B非整倍体/AS846”、“陕160/Am9//陕160”、“92R149/咸87(30)//小偃6号”后代,经抗病性定向选择,创制出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新种质N9134和N9628-2,以及农艺性状好、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新种质N95175。3个种质形态学已经稳定,细胞学鉴定结果均为2n=42=21Ⅱ。2、4个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与N9134杂交,F1代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代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比例3∶1;一套感白粉病普通小麦缺体系或单体系与N9134杂交,F1代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代抗感分离比例除阿勃5BM×N9134组合偏离期望比例3∶1外,其余均符合期望比例3∶1,表明N9134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位于“5B”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通过66对SSR引物(其中SSR位点位于5B上的17对)对陕160×N9134 F2代抗感分离群体的92个单株和陕优225×N9134 F2代抗感分离群体的84个单株的检测,发现位于5B上的SSR位点Xgwm67在双亲间和抗感池间存在多态性,并与抗性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20.6cM,表明抗病基因位于5B染色体上,与非整倍体分析结果吻合。用中国春第5部分同源群的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行验证,将抗性基因初步定位在5BL。用Xgwm67对N9134及其相关亲本野生二粒小麦品系AS846和普通小麦阿勃分析表明,该抗病基因来源于AS846,与亲本抗病性鉴定结果吻合,它不同于已有抗白粉病基因,可能是一个新基因,暂命名为PmAS846。N9134、AS846和阿勃的HMW-GS的分析结果为,6+8亚基对来自于野生二粒小麦AS846,表明N9134的1B染色体含有AS846的遗传物质。用66对SSR引物对N9134及其相关亲本分析发现,2A和5B染色体上含有AS846的遗传物质,根据位于小麦5B染色体的SSR位点对应引物的分析结果,推断N9134的5B染色体上至少存在5个易位断点。3、3个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与N9628-2杂交,F1代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代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比例3∶1;一套感白粉病普通小麦缺体系或单体系与N9628-2杂交,F1代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代白粉病抗感比例除阿勃6AN×N9628-2组合偏离期望比例3∶1外,其余均符合期望比例3∶1,表明N9628-2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位于6A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通过110对SSR引物(其中SSR位点位于6A上的30对)对陕160×N9628-2 F2代抗感分离群体142个单株的检测,发现位于6A上的SSR位点Xwmc553和Xwmc684在双亲间和抗、感池间有特异性,并与抗性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是10.99 cM和7.43 cM,表明抗病基因位于6A染色体上,与非整倍体分析结果吻合。用中国春第6部分同源群的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行验证,将抗性基因定位在6AS。用Xwmc553和Xwmc684对N9628-2及其相关亲本Am9、普通小麦陕160、波斯小麦品系PS5和小伞山羊草品系Y39分析表明,抗病基因可能来源于小伞山羊草品系Y39,它不同于已有抗白粉病基因,可能是一个新基因,暂命名为PmY39-2。4、4个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与N95175杂交,F1代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代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比例3∶1;一套感白粉病普通小麦缺体系或单体系与N95175杂交,F1代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代白粉病抗感比例除阿勃6AN×N95175组合偏离期望比例3∶1外,其余均符合期望比例3∶1,表明N95175的白粉病抗性由1对位于6A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通过Pm21的SCAR标记及Yr26的SSR标记Xgwm11和Xgwm18对N95175及其亲本92R149、咸87(30)和小偃6号分析,在N95175中扩增出与92R149相同的SCAR标记条带,而在感病亲本咸87(30)和小偃6号中没有扩增出该条带。Xgwm11和Xgwm18在N95175的扩增产物与抗条锈病亲本92R149相同,与2个感病亲本不同。结果表明,导入到N95175的抗白粉病基因和抗条锈病基因分别为Pm21和Yr26。
曹乃倩,刘桂茹,杨学举[10](2007)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综述》文中指出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定位,并进行标记辅助育种是防治该病的十分经济、有效的措施。到目前为止,小麦基因组中已定名抗白粉病基因33个,其中22个基因位点的28个抗白粉病基因找到了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一些已经应用到标记辅助育种中。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来源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二、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图位克隆和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及YrHY1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及其近缘种粗山羊草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2 小麦白粉病和抗白粉病基因 |
1.3 小麦条绣病和抗条锈病基因 |
1.4 禾本科植物在比较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
1.5 小麦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1.6 抗病基因功能验证 |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3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
2.1.4 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 |
2.1.5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2.1.6 质粒/BAC大量提取 |
2.1.7 利用粗山羊草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开发分子标记 |
2.1.8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1.9 六倍体小麦复壮30的EMS诱变群体的构建 |
2.1.10 小麦叶片总RNA的提取 |
2.1.11 cDNA的合成 |
2.1.12 Pm5e基因的3'RACE和5'RACE |
2.1.13 候选基因Pm5e-2转基因实验 |
2.1.14 定量表达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的精细定位和物理图谱构建 |
2.2.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候选基因结构分析 |
2.2.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候选区间单倍型分析和等位变异 |
2.2.4 EMS突变体验证候选基因的功能 |
2.2.5 Pm5e基因的全长cDNA获得及序列分析 |
2.2.6 候选基因Pm5e-2互补载体的转基因功能鉴定和分析 |
2.2.7 候选基因Pm5e-2过表达载体的转基因功能鉴定和分析 |
2.2.8 Pm5e在小麦不同接种时间段表达分析 |
2.2.9 Pm5位点中抗白粉病基因Pm5a,Pm5b,Pm5d关系比较分析 |
2.3 讨论 |
2.3.1 利用粗山羊草序列构建抗白粉病基因Pm5e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
2.3.2 EMS突变体验证基因功能的可能性 |
2.3.3 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含有丰富的抗白粉病基因 |
2.3.4 隐性抗病基因Pm5e抗病机制的推测 |
2.3.5 抗白粉病基因Pm5e与其它7BL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的关系 |
第三章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和YrHY1的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条锈病抗性鉴定 |
3.1.3 基因组DNA提取 |
3.1.4 BSR-Seq |
3.1.5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3.1.6 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 |
3.1.7 SNP和STS标记开发 |
3.1.8 遗传距离估算及遗传图谱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孟麦58、淮阳1号中抗条锈病基因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
3.2.2 BSR-Seq分析 |
3.2.3 候选SNP的筛选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4 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和YrHY1基因组区域和粗山羊草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
3.2.5 利用粗山羊比较基因组学开发与YrMM58和YrHY1连锁的分子标记 |
3.3 讨论 |
3.3.1 YrMM58和YrHY1与其他2AS染色体上基因的关系 |
3.3.2 BSR-Seq与比较基因组学结合的方法快速定位小麦基因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5份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1.1.1 小麦白粉病菌的生活史和病害发生流行规律 |
1.1.2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 |
1.1.3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方法 |
1.2.1 基因的抗性特点 |
1.2.2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1.2.3 构建抗病基因遗传连锁图谱 |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分子标记种类 |
1.3.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概况 |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
1.4.1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 |
1.4.2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 |
1.4.3 利用转录组测序 |
1.5 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病研究 |
1.6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性评价及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小麦材料及白粉菌株 |
2.1.2 苗期抗白粉病鉴定 |
2.1.3 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苗期抗白粉性鉴定与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
2.2.2 成株期抗白粉性鉴定 |
2.3 结论 |
2.4 讨论 |
第三章 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白粉菌菌株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秃头和霸王鞭的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
3.2.2 小麦Illumina 90K SNP基因芯片分析 |
3.3 结论 |
3.4 讨论 |
第四章 白蚰蜒条的抗白粉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和白粉菌菌株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蚰蜒条的抗白粉性遗传分析 |
4.2.2 PmBYYT的染色体定位 |
4.2.3 利用SSR及SNP标记构建PmBYYT的遗传连锁图谱 |
4.2.4 PmBYYT与mlxbd的等位性分析 |
4.3 结论 |
4.4 讨论 |
第五章 RNA-seq结合BSA定位游白兰和山疙瘩的抗白粉病基因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及白粉菌菌株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游白兰和山疙瘩的抗白粉性遗传分析 |
5.2.2 基因组DNA、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5.2.3 测序数据质量 |
5.2.4 SNP分析 |
5.2.5 BFR分析 |
5.2.6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5.2.7 与基因PmYBL、PmSGD连锁的SNP标记的有效性检验 |
5.2.8 基因PmYBL、PmSGD与已定位在染色体7B上的抗白粉病基因的抗谱分析 |
5.2.9 基因PmBYYT、PmYBL和PmSGD的关系 |
5.3 结论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 |
1.2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
1.3.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来源 |
1.3.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常用的分子标记 |
1.3.3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1.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1.4.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 |
1.4.2 作图群体的配制 |
1.4.3 遗传图谱的应用 |
1.5 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白粉病抗性资源及应用潜力 |
1.6 论文设计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目标 |
1.6.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菌株 |
2.2 方法 |
2.2.1 白粉病抗性评价 |
2.2.2 小麦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2.3 DNA 浓度的测定 |
2.2.4 抗感池的构建 |
2.2.5 PCR 扩增 |
2.2.6 PCR 产物的检测 |
2.2.7 数据分析 |
2.2.8 分子标记的染色体物理定位 |
第三章 红洋辣子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和抗病基因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供试菌株 |
3.1.3 抗白粉病基因定位策略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洋辣子抗白粉病鉴定和抗性遗传分析 |
3.2.2 红洋辣子抗白粉病基因 Pm47 标记筛选和遗传图谱构建 |
3.2.3 抗白粉病基因 Pm47 的染色体物理定位 |
3.2.4 小麦地方品种红洋辣子抗谱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箭头红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和抗病基因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供试菌株 |
4.1.3 抗白粉病基因定位策略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箭头红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
4.2.2 箭头红抗白粉病基因 PmJ 标记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 |
4.2.3 箭头红抗白粉病基因 PmJ 染色体物理定位 |
4.2.4 箭头红的抗谱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笨三月黄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和抗病基因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供试菌株 |
5.1.3 抗白粉病基因定位策略 |
5.1.4 SLAF-seq 文库构建及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1.6 SNP 标记的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笨三月黄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
5.2.2 原始测序数据统计 |
5.2.3 样品间 SLAF 标签定义和多态性分析 |
5.2.4 关联分析与统计 |
5.2.5 笨三月黄抗白粉病基因 PmB 标记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5.2.6 笨三月黄抗白粉病基因 PmB 染色体物理定位 |
5.2.7 笨三月黄的抗谱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小麦白粉病菌病原菌 |
1.2.2 小麦的白粉病抗性鉴定方法 |
1.2.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遗传 |
1.2.3.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与来源 |
1.2.3.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方法 |
1.2.3.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 |
1.2.3.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1.2.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和评价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小麦的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
3.2.2 分子标记检测 |
3.2.2.1 引物的合成 |
3.2.2.2 小麦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3 STS引物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
3.2.2.4 SSR引物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
3.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
4.2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鉴定 |
4.2.1 Pm2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抗性检测结果 |
4.2.2 Pm4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抗性检测结果 |
4.2.3 Pm13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抗性检测结果 |
4.2.4 Pm21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抗性检测结果 |
4.2.5 Pm30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抗性检测结果 |
4.2.6 Pm34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抗性检测结果 |
4.2.7 供试小麦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布特征 |
4.2.8 供试小麦品(系)抗性基因聚合体的抗病性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及方法的讨论 |
5.1.1 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 |
5.1.2 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方法 |
5.2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运用 |
5.3 小麦基因聚合体的抗病性分析 |
5.4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评价 |
5.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小麦—冰草易位系5112-4中抗白粉病基因PmAc的遗传及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与防治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及利用 |
1.2.1 小麦抗白粉病主效基因 |
1.2.2 抗白粉病基因数量性状位点分子标记定位 |
1.2.3 抗白粉病基因的评价及利用 |
1.3 小麦外源抗病基因转移与利用 |
1.4 易位到小麦背景中的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标记性状鉴定 |
1.4.2 细胞学方法鉴定 |
1.4.3 生化标记鉴定 |
1.4.4 分子标记鉴定 |
1.5 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
1.5.1 F_2 代群体 |
1.5.2 回交(BC_1)群体 |
1.5.3 重组近交系(RIL)群体 |
1.5.4 DH 群体 |
1.5.5 NIL 群体 |
1.6 本工作的研究意义 |
2 论文设计及实验路线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3 预期目标 |
2.4 路线设计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小麦材料 |
3.1.2 小麦白粉病菌种 |
3.1.3 引物及试剂 |
3.1.4 仪器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白粉病抗性鉴定 |
3.2.2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3.2.3 SSR 标记分析 |
3.3 所用试剂的配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抗病基因推导 |
4.2 表型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
4.2.1 抗病性鉴定 |
4.2.2 遗传分析 |
4.3 DNA 浓度检测结果 |
4.4 SSR 结果与分析 |
4.4.1 引物筛选 |
4.4.2 SSR 对F_2 群体的扩增结果 |
4.5 小麦-冰草易位系5112-4 中抗白粉病基因的连锁图谱构建 |
5 讨论 |
5.1 PmAc 的遗传分析 |
5.2 作图群体的选择及大小对基因定位的影响 |
5.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
1.1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 |
1.2 小麦白粉病的病害症状 |
1.3 发病条件 |
1.4 病害循环 |
1.5 小麦白粉病发生的地域分布 |
1.6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 |
2.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来源和染色体定位 |
2.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2.3 小麦SSR 标记的发展及应用 |
2.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和评价 |
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聚合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策略 |
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研究 |
3.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 |
3.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植物育种中应用较少的原因 |
3.6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聚合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4. 分子设计育种 |
第二章 论文设计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2.1 抗白粉病基因Pm3b、Pm4b、Pm12、Pm1c、Pm23 的分子标记定位 |
2.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聚合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3 小麦品系山农2618 的白粉病抗性遗传改良 |
3. 技术路线 |
3.1 抗白粉病基因Pm3b、Pm4b、Pm12、Pm1c、Pm23 的分子标记 |
3.2 抗性基因聚合群体的筛选(以Pm3b、Pm4b、Pm1c、Pm23 聚合为例) |
3.3 小麦品系山农2618 的白粉病抗性遗传改良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抗白粉病基因Pm23 和Pm4b 的分子标记定位及等位性测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白粉病接种鉴定 |
1.3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1.4 微卫星标记分析 |
1.5 PSG(preferred small group,优选小群体)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1.7 所用试剂的配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普通小麦品系Line 81-7241 所含抗白粉病基因的抗性遗传分析 |
2.2 与Pm23 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
2.3 与Pm4b 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
2.4 Pm4b 和Pm23 的等位性测验 |
3. 讨论 |
3.1 Pm23 的染色体定位 |
3.2 Pm23:Pm4 位点上新的等位基因 |
3.3 基因定位的方法 |
3.4 关于标记Xbarc122 |
3.5 PSG 代替BSA |
3.6 Pm4b 的定位 |
第四章 抗白粉病基因Pm1c(Pm18)的遗传图谱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白粉病接种鉴定 |
1.3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1.4 微卫星标记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普通小麦品系M1N 所含抗白粉病基因的抗性遗传分析 |
2.2 与Pm1c 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
3. 讨论 |
3.1 Pm1c 的染色体定位 |
3.2 Pm1c 的来源及可能的染色体片段渗入和重排 |
3.3 Pm1c 区段的重组和交换 |
第五章 抗白粉病基因Pm3b、Pm12 的SSR 分子标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白粉病接种鉴定 |
1.3 微卫星标记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普通小麦Chul/8*Cc 和Pm12 品系所含抗白粉病基因的抗性遗传分析 |
2.2 与Pm3b 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
2.3 与Pm12 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
3. 讨论 |
3.1 关于近等基因系材料Chul/8*Cc(C115887) |
3.2 关于标记Xpsp2999 |
3.3 Pm12 的分子标记 |
第六章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聚合与聚合体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聚合杂交方式 |
1.2 微卫星标记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品系)的农艺性状 |
2.2 Pm3b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3 Pm12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4 Pm1c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5 标记Xbarc122 和Xgwm356 对Pm4b 和Pm23 的辅助选择 |
2.6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的筛选 |
3. 讨论 |
第七章 小麦品系山农2618 的白粉病抗性遗传改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白粉病接种鉴定 |
1.3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 |
1.4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AS-PCR 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质系山农2618 的性状特点 |
2.2 山农2618 与Pm23 回交后代的PCR 检测 |
2.3 SDS-PAGE 鉴定结果 |
2.4 优质亚基5+10 的AS-PCR 辅助选择 |
3. 讨论 |
3.1 关于小麦品系山农2618 的白粉病抗性遗传改良 |
3.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AS-PCR 分析与SDS-PAGE 鉴定 |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小麦品系101-3中未知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小麦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基因研究现状 |
1.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现状 |
1.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现状 |
2.小麦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基因研究方法 |
2.1 常规遗传分析方法 |
2.2 非整倍体分析法 |
2.3 基因推导分析法 |
2.4 遗传标记 |
2.4.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2.4.2 寻找目标基因分子标记的方法 |
2.4.3 小麦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2.4.3.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2.4.3.2 小麦抗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第二部分 小麦品系"101-3"抗白粉病及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1.材料 |
2 方法 |
2.1 抗性鉴定 |
2.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2.3 BSA分池 |
2.4 ISSR标记 |
2.4.1 ISSR扩增反应体系优化 |
2.4.2 PCR产物检测 |
2.5 SSR方法 |
2.5.1 SSR引物及反应体系 |
2.5.2 SSR扩增程序 |
2.5.3 电泳的准备 |
2.5.4 扩增产物的电泳 |
2.5.5 扩增产物的银染显色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
1.1 白粉病的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
1.2 条锈病的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
2 ISSR标记 |
2.1 优化结果 |
2.2 ISSR标记在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中的结果与分析 |
3 SSR标记 |
3.1 SSR标记在抗白粉病基因的结果与分析 |
3.2 SSR标记在抗条锈病中的结果与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ISSR标记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基因 |
2 SSR标记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基因 |
2.1 SSR标记抗白粉病基因 |
2.2 SSR标记抗条锈病基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创制及其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及其防治途径 |
1.2 定位和标记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方法和技术 |
1.2.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方法 |
1.2.2 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中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
1.3 小麦主效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来源于普通小麦的主效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分子标记 |
1.3.2 来源于小麦近缘种的主效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分子标记 |
1.3.3 来源于小麦近缘属的主效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其分子标记 |
1.3.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小麦和黑麦同源染色体的分布 |
1.4 小麦抗白粉病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研究进展 |
1.5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6 易位到小麦背景中的外缘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
1.6.1 形态学标记性状鉴定 |
1.6.2 细胞学方法鉴定 |
1.6.3 生化标记鉴定 |
1.6.4 原位杂交鉴定 |
1.6.5 分子标记鉴定 |
1.7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案 |
第二章 三个抗白粉病新种质的创制及其特征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抗病性鉴定和选择 |
2.1.3 植物学性状观察 |
2.1.4 细胞学鉴定 |
2.1.5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向小麦的转移 |
2.2.2 Am9 抗白粉病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
2.2.3 92R149 抗白粉病基因向优异农艺亲本的转移 |
2.2.4 三个抗白粉病种质及其亲本的抗病性鉴定 |
2.2.5 三个抗白粉病种质的植物学性状观察 |
2.2.6 三个抗白粉病种质的细胞学鉴定 |
2.2.7 三个抗白粉病种质的HMW-GS 组成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N9134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子标记及其外缘遗传物质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白粉病抗性鉴定 |
3.1.3 细胞学鉴定 |
3.1.4 DNA 提取 |
3.1.5 连锁分子标记分析 |
3.1.6 SSR 分析 |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9134 抗白粉病基因的常规遗传分析 |
3.2.2 N9134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3.2.4 N9134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臂定位 |
3.2.5 导入N9134 的野生二粒小麦遗传物质的SSR 鉴定 |
3.3 讨论 |
第四章 N9628-2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白粉病抗性鉴定 |
4.1.3 细胞学鉴定 |
4.1.4 DNA 提取 |
4.1.5 连锁分子标记分析 |
4.1.6 SSR 分析 |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N9628-2 抗白粉病基因的常规遗传分析 |
4.2.2 N9628-2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4.2.3 N9628-2 抗白粉病基因的SSR 标记 |
4.2.4 N9628-2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臂定位 |
4.2.5 N9628-2 抗白粉病基因来源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N95175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白粉病抗性鉴定 |
5.1.3 细胞学鉴定 |
5.1.4 DNA 提取 |
5.1.5 分子标记鉴定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N95175 抗白粉病基因的常规遗传分析 |
5.2.2 N95175 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5.2.3 N95175 抗白粉病基因的SCAR 标记辅助鉴定 |
5.2.4 N95175 抗条锈病基因的SSR 标记辅助鉴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2.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2.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四、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图位克隆和抗条锈病基因YrMM58及YrHY1定位[D]. 王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2]5份小麦农家品种的抗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定位[D]. 徐晓丹.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3]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现[D]. 肖明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抗性评价[D]. 付冬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5]小麦—冰草易位系5112-4中抗白粉病基因PmAc的遗传及定位[D]. 李志波.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6]小麦抗白粉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张海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4)
- [7]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D]. 郝元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8]小麦品系101-3中未知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D]. 唐媛.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9]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创制及其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D]. 王长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综述[J]. 曹乃倩,刘桂茹,杨学举.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