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改水减氟项目效益评价

河南省改水减氟项目效益评价

一、河南省改水降氟工程效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马坤[1](2012)在《北方某地农村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及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改水降氟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基本防治策略。它通常包括打深井、引水、理化除氟等多种形式。在改水降氟工程竣工以后进行的运行现状和效果评估调查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工程水氟超标或者已经报废。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后果为病区居民继续饮用高氟水,面临氟中毒的风险。因此,分析非正常运行改水降氟工程成因及其经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分析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或报废的原因;收集改水降氟工程建设成本和经常性成本信息,对改水降氟工程进行相关经济学分析。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已查明防病改水地区范围内抽取一定数量的水氟超标工程和报废工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分析造成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的原因,对改水降氟工程的成本和使用情况作描述性研究,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4.1在39处改水降氟工程中,水氟超标主要原因为井壁破裂和除氟设备老化,分别占到51.28%和41.03%;其次为无人管理和缺乏除氟药剂,各占5.13%和2.56%。4.28处改水降氟工程的主要报废原因为超过使用年限和管壁破裂,各占50.00%和25.00%;其次为水质太差和水量不足,分别占12.50%和12.50%。4.318处水氟超标工程既往正常运转状态下提供低氟水的平均年限为16.86±7.94年,8处已报废工程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5.76±5.01年,均超过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4.4本次调查选取的18处水氟超标工程的建设成本均值为21.11±6.50万元,经常性成本均值为1.74±1.45万元/年:8处报废工程的建设成本均值为14.19±3.69万元,经常性成本均值为0.98±0.45万元/年。4.5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后,所在自然村多数选取再次改水,极少数采取在原工程基础上更换设备的方式。经统计学分析,再次改水和更换设备在建设成本、经常性成本、年均总成本和人均年成本上均无显着性差异。4.6改水降氟工程报废后,多数自然村选择建造单村工程,少数建造联合工程。单村工程时在建设成本、经常性成本和年均总成本上均小于村联合工程,但在人均年成本上二者无显着统计学差异。4.78处报废改水降氟工程的实际服务效益年为1806.63万元·年,预期服务效益年为1702.50万元·年,实际值为预期值的106.12%。结论5.1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问题主要出现在除氟设备老化和井壁破裂这两个环节上,少数由管理不当和资金缺乏所致。5.2使用年限过长和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管壁破裂是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主要原因。5.3在发现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以后,无论选择再次改水或原工程基础上更换设备,其成本投入没有差别。5.4建造单村工程和村联合工程的人均年成本投入没有差异。5.5改水降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于海泉,王兰珍,靳克林[2](2010)在《濮阳市降氟改水工程水质检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降氟改水,是防治地方氟病的重要方法,对降氟改水工程水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指导改水工作。方法:对2008和2009年内濮阳市69处改水工程进行了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分析。结果:符合农村饮用水国家标准占92.51%,氟化物全部符合农村饮用水国家标准。结论:降氟改水工程水质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能够解决高氟问题,防治地方性氟病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其它指标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曲瑶[3](2009)在《辽宁省高氟暴露农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前言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由于人们长期暴露在高氟环境中,摄入过量的氟而造成的全身慢性中毒性疾病,主要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临床表现,重者可出现肢体变形、驼背畸形,甚至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氟的生理作用和毒性危害及其机制已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尽管关于地方性氟中毒危害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关于高氟暴露农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报告却罕见。SF-36生命质量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是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开发的一个普适性测定量表。MOS SF-36量表已被许多国家翻译并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实用性,成为全球应用最广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之一。国内学者现已将SF-36量表翻译成中文版量表并应用于国内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状况调查,比较一般人群和特定人群生命质量,评估不同疾病的相对负担,发现治疗与非治疗组病人的健康差别等。辽宁省属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为了研究高氟暴露农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分别在辽宁省法库县、康平县、彰武县、凌海市(县级市)选择四个历史氟病区(自然村)作为调查点,采用SF-36中文版对辽宁省高氟暴露农民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分析高氟暴露和正常对照农民生命质量的差别,找出影响高氟暴露农民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防制地氟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象和方法一、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选择根据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在辽宁省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氟病区自然村共四个,分别是沈阳市法库县黄荒地村、沈阳市康平县望山堡村,锦州市凌海市南建业村和阜新市彰武县丰田村,将其中常住成年农民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因氟病区自然村中高氟饮用水井呈点灶状分布,故同一氟病区自然村中混合居住着高氟暴露者与非高氟暴露的正常人群。经普查和核查共选出调查对象461人,其中男208份,女253份。二、调查方法进行入户调查。采用统一标准培训本课题组的研究生作为调查员。调查采用他评方式,即由调查员将调查问卷各选项读给调查对象听,要求调查对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神志清晰,然后由被调查者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答案,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健康状况、年总收入及支出、住房、饮用水源、是否负债、地氟病了解情况等。现场采集被调查者的随时一次性尿样10ml,用于测定尿氟含量。SF-36健康调查量表是一个包括36项条目的结构式量表,除了健康变化(HT)条目外,其余所有条目组成8个维度,分别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quality of life,HRQOL)的8个方面:即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m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8个维度经因子分析形成2个健康总测量,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属于生理健康总测量(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而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属于心理健康总测量(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四、统计分析方法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核查及统计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检验SF-36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集合效度、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来分析量表的效度。计量资料若满足t检验和方差分析条件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若不满足t检验和方差分析条件且经数据变换仍不满足所需条件的资料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尿氟与不同氟暴露水平农民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对影响农民生质量各维度得分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作图。结果SF-36量表应用于辽宁省高氟暴露农民的生命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调查对象生命质量八个维度得分均与尿氟浓度呈负相关关系。高氟暴露组农民生命质量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六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氟暴露对男性的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得分有影响,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得分郜有影响。按年龄分层分析,高氟暴露对青年组的影响较中年组严重,而对老年组的影响不明显。按年总收入水平分层分析,高氟暴露对年总收入在5干元以卜组主要影响其生理健康的四个维度,对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主要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中生理功能、总体健康两个维度。对高氟暴露农民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患病和年总收入这两个变量对生命质呈八个维度都有影响;目前患病、年龄分组中的青年组、性别组中的女性、高负债可能为影响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而年总收入较高、受教育年限较长则可能为影响生命质量的保护性因素。结论1、K期高氟暴露可降低农民的牛命质量得分。2、高氟暴露对女性生命质量的负面影响较男性严重,对青年组的影响较中年组和老年组严重,对年总收入在5千元以下者,主要影响农民的生理健康四个维度,而对年总收入在l万元以上的农民主要影响其生理健康两个维度。3、在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因素中,目前患病和年总收入对八个维度都有影响:目前患病、年龄、性别、债务可能为生命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年总收入和受教育年限可能是生命质垦的保护性因素。

吴荣涛[4](2008)在《阜阳市饮水氟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现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氟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其防治情况,为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阜阳市4县3区1市共计4064个行政村进行调查,每个行政村抽取东、南、西、北和中五份水样共计20309份饮用水样,检测饮用水样水氟含量,并对在册8-12周岁550223名儿童中的203871名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对八个县区登记在册的改水点进行使用现状调查,同时对改水点的水氟浓度进行检测。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所有的数据由专人录入并核对,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4.0进行卡方、相关和t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阜阳市5县3区4064个行政村共采集水样20309份,其中超标水样4629份,超标率为22.8%,在4064个行政村中,饮用水平均值超标水样为848份,超标率为20.9%。在所有的水样中,水样水氟浓度最高的为4.07mg/L,最低的为未检出。太和县和界首市水氟值高,太和县有47.3%的水样水氟值在1-2mg/L之间,界首市为46.30%,在2-4mg/L之间的水氟值,太和县为2.21%,界首市为1.64%,水氟均值最高也为太和县和界首市,平均浓度为1.03±0.29和1.02±0.29。在接受检查的203871名儿童中,儿童氟斑牙检出人数为38737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9.0%。在8个县(区)中,太和县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最高,为45.3%,其次是界首市,为41.9%,远远高于其它6个县区,经卡方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27088.47,P=0.000)。阜阳市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指数为0.40,太和和界首为最高,分别为0.88和0.86,其它县区均没有超过0.40,经Pearson相关检验,行政村饮水氟含量均值与该行政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相关(N=4064,r=0.042,P=0.000)。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方法采样改水策略,选择氟含量较低的深井水集中供应给居民,在调查的8个县区中,除了阜南县9个乡镇中的40个集中供水点和临泉县的11个改水点能正常使用外,其它的县区改水工程已经不能使用了。结论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总体水平处在全国中等水平,但是太和县和界首市处在比较严重的水平,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形式严峻。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是一项持久工作,认清形式,改变现状,多部门合作,是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

梁秀娟[5](2008)在《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水土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引嫩入白供水工程洋沙泡水库水质改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运用水环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力学、土壤化学等多学科综合方法,采用野外取样、室内模拟实验等手段,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洋沙泡水库水质、湖库底泥化学成分和氟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表明洋沙泡属于高氟湖库,氟主要来源于二龙涛河来水、周边地表水径流和底泥释放;采用水槽底泥氟释放、水柱底泥氟释放、水质混合模拟等多种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并揭示了高氟底泥中氟长期缓慢释放的规律和机理,计算了洋沙泡底泥氟的释放速率及释放量;建立了湖泊底泥氟长期缓慢释放的动力学模型,依据实验资料拟合了多种条件下氟累积释放方程;采用水量平衡方程与溶质守恒定律耦合模型、水流水质数值模拟模型,预测了不同引水方案下洋沙泡水质变化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水质改善的可行方案。研究成果对于高氟湖库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艳[6](2006)在《中国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全面了解中国改水降氟措施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探索控制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干预措施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纳入标准、剔除标准,并确定检索策略。通过检索检出相关文献450篇,其中符合本次Meta分析要求的有效文献54篇。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2统计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改水11~20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69.3%降到23.8%,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下降了4.9%,儿童尿氟含量由5.31mg/L降到1.50mg/L。改水21~31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78.6%降到23.9%,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下降19.2%。平均改水13年,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4.85mg/L降到0.60mg/L。改水后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血生化指标明显降低。结论:改水降氟是防治饮水型氟中毒的有效措施。改水降氟的关键是降低饮水氟含量,只要水氟含量降到允许标准以下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成人氟骨症患病率、和儿童尿氟含量都会明显的降低。经济效益的增加间接反映了改水降氟的效果。Meta分析为从整体水平揭示我国改水降氟预防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该方法的应用,将对饮水型氟中毒防控干预措施效果综合评价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余 波,银恭举,高玉真,常子伟[7](2002)在《河南省新建改水降氟工程的调查》文中指出目的 调查1998年度河南省改水降氟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方法 在全省17个市地,以随机原则,按30%比例抽查1998年度新建改水降氟工程。结果 综合评价合格工程81个,占91.0%;不合格工程8处,其中5处水氟超标,3处未完成工程建设。结论①各级政府重视改水降氟工作,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及时,工程建设按期完成。②水源卫生检测有待加强。③大部分工程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欠规范。④有必要制订工程等级认定及评判办法。

陈贤义[8](2001)在《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文中提出

魏端贤[9](2001)在《扶沟县改水降氟8年以上工程管理与病情防治效果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张栓虎,孙献中,高平[10](2001)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氟病监测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河南省改水降氟工程效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改水降氟工程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某地农村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及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分子式和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改水降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改水降氟工程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选择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内容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
    2.5 质量控制措施
第三章 结果
    3.1 调查点概况
    3.2 调查点病区分布
    3.3 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原因分析
    3.4 改水降氟工程报废原因分析
    3.5 改水降氟工程经济学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分析
    4.2 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情况
    4.3 改水降氟工程经济学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建议
致谢
附件
    附件1 超标工程调查表
    附件2 报废工程调查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濮阳市降氟改水工程水质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理化指标
    2.2 细菌指标
    2.3 符合国家标准情况
3 结论

(3)辽宁省高氟暴露农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4)阜阳市饮水氟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内容
2 方法
3 质量控制
4 数据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我国饮水型氟中毒流行状况及其防治现状

(5)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水土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绪论
    0.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氟的主要性质及生物功能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2.3 国内研究现状
        0.2.4 存在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创新点和技术难点
        0.3.3 技术路线
    0.4 研究基础
    0.5 本次研究完成工作量
        0.5.1 野外工作
        0.5.2 室内实验
        0.5.3 样品分析内容
第一章 引嫩入白供水工程与研究区概况
    1.1 引嫩入白供水工程
        1.1.1 工程概况
        1.1.2 洋沙泡水库设计概述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1 交通位置
        1.2.2 气象气候
        1.2.3 水文
        1.2.4 社会经济
    1.3 区域地质条件
        1.3.1 地形地貌
        1.3.2 地层岩性
        1.3.3 地质构造
    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4.1 含水层与地下水类型
        1.4.2 地下水循环条件
        1.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1.4.4 地下水化学特征
    1.5 区域土壤
第二章 洋沙泡水库氟及水质特征
    2.1 洋沙泡湖水水质分布特征
        2.1.1 水质特征
        2.1.2 主要离子分布特点
        2.1.3 氟离子分布特点
    2.2 嫩江及二龙涛河水质特征
    2.3 洋沙泡水库周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3.1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2.3.2 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分布特点
    2.4 洋沙泡水库底泥盐分分布特征
        2.4.1 底泥的物理特征
        2.4.2 底泥化学成分
        2.4.3 底泥中氟离子分布特点
    2.5 洋沙泡水库周边岸边土层中氟的分布特点
        2.5.1 土壤中的全氟
        2.5.2 土壤中水溶性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洋沙泡水质模拟实验研究
    3.1 混合稀释实验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设计
        3.1.3 实验结果分析
    3.2 底泥氟释放的水槽实验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设计
        3.2.3 底泥静态氟释放实验结果分析
        3.2.4 底泥释放速率的计算
        3.2.5 底泥扰动氟释放实验及释放总量的计算
        3.2.6 底泥氟长期释放方程的拟合
        3.2.7 水槽实验小结
    3.3 底泥氟释放的水柱实验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设计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3.4 氟含量变化速率的计算
        3.3.5 水柱实验小结
    3.4 水质混合模拟实验
        3.4.1 实验目的
        3.4.2 实验原理
        3.4.3 实验装置及方案设计
        3.4.4 还原计算
        3.4.5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3.4.6 水中氟扩散系数计算
        3.4.7 底泥长期缓慢释放量的计算与方程的拟合
        3.4.8 水质混合模拟实验小结
    3.5 地表水径流模拟实验
        3.5.1 实验目的
        3.5.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设计
        3.5.3 实验结果分析
    3.6 氟动力释放实验
        3.6.1 实验目的
        3.6.2 实验条件及方法
        3.6.3 实验结果分析
    3.7 尺度效应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成因分析
    4.1 研究区高氟环境的形成
        4.1.1 物质来源——高氟环境的基础条件
        4.1.2 水流携带——高氟环境动力条件
        4.1.3 地形地貌——高氟环境的地理条件
        4.1.4 气候因素——高氟环境的促进条件
    4.2 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
        4.2.1 氟的来源分析
        4.2.2 气候因素的影响
        4.2.3 其它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洋沙泡水库水土环境氟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5.1 底泥中氟的形态分析
        5.1.1 底泥(土壤)中氟的存在形态
        5.1.2 底泥(土壤)中氟形态的浸提方法
        5.1.3 实验结果分析
    5.2 水土环境中氟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pH 值的影响
        5.2.2 水的矿化度对氟的影响
        5.2.3 水中Na/Ca 对底泥中氟释放的影响
        5.2.4 冻层对洋沙泡氟的影响
    5.3 水土环境中氟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
        5.3.1 沉淀-溶解
        5.3.2 吸附-解吸
        5.3.3 洋沙泡氟的迁移转化机理分析
    5.4 底泥中氟释放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施后洋沙泡水库中氟预测研究
    6.1 基于质量平衡法的预测
        6.1.1 水质预测的前提条件
        6.1.2 洋沙泡水库水中氟浓度预测的理论方法
        6.1.3 预测方案设计
        6.1.4 计算结果及分析
    6.2 基于实验的预测
        6.2.1 实验条件分析
        6.2.2 预测计算
    6.3 基于数值模拟法的预测
        6.3.1 模拟软件简介
        6.3.2 水动力数学模型
        6.3.3 水质运移数学模型
        6.3.4 洋沙泡水库氟分布运移模型的建立
        6.3.5 氟分布迁移的预测分析
    6.4 水质预测的风险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学位论文摘要
THESIS ABSTRACT
致谢

(6)中国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制定研究计划
    2 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剔除标准
    3 测量指标
        3.1 主要指标
        3.2 次要指标
    4 检索策略
        4.1 电子检索
        4.2 手工检索
        4.3 其它
    5 评价方法
        5.1 研究的选择及资料的提取
        5.2 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6 数据录入
        6.1 录入内容
        6.2 录入格式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河南省新建改水降氟工程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2.1 工程完成情况和受益情况
    2.2 工程投资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2.3 工程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
    2.4 水氟含量与水源卫生
    2.6 难题和问题
        2.6.1 工程建设经费不足
        2.6.2 改水工程维修
        2.6.3 水源卫生
        2.6.4工程等级认定
        2.6.5 工程档案
        2.6.6 宣传工作

(8)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促进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契机已到
2 善于学习兄弟省的工作经验, 坚持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策略
3 善于协调、主动服务
4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5 摸清底数、搞好监测、指导防治工作
6 动员社会, 认真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7 提高队伍素质, 高质量开展防治应用性研究
8 利用现场优势, 善于开展有利于防治工作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9 真抓实干, 重在落实

四、河南省改水降氟工程效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某地农村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及经济学分析[D]. 马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4)
  • [2]濮阳市降氟改水工程水质检测分析[J]. 于海泉,王兰珍,靳克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11)
  • [3]辽宁省高氟暴露农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曲瑶. 中国医科大学, 2009(11)
  • [4]阜阳市饮水氟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现况调查[D]. 吴荣涛.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7)
  • [5]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水土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 梁秀娟. 吉林大学, 2008(11)
  • [6]中国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D]. 赵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06(11)
  • [7]河南省新建改水降氟工程的调查[J]. 余 波,银恭举,高玉真,常子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2(02)
  • [8]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 陈贤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1(04)
  • [9]扶沟县改水降氟8年以上工程管理与病情防治效果调查[J]. 魏端贤.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1(03)
  • [10]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氟病监测资料分析[J]. 张栓虎,孙献中,高平.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01)

标签:;  ;  ;  ;  

河南省改水减氟项目效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