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计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贫困计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贫困测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黄晋生[1](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吕玉环[2](2020)在《《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以下简称《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成员编着的国际经营管理类书籍,于2018年3月23日由日本中央经济社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三部分共14个章节阐述了以东亚国家为主的医疗福利制度的构建及医疗经营现状,主要介绍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基本情况、医疗经营及地区医疗福利状况。其中,第一部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简介”主要从六个视角介绍了日本、韩国、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介绍了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之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医疗经营”主要从三个视角分别介绍了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护士离职的因素、老后所需资金的推测分析;第三部分“地区医疗养老”则从五个视角分析了日本各地区预防医疗的动向、医疗地域变迁及其可持续性、地区全民医疗的公私协作及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必要医疗合作。本书属于企业管理专业类书籍,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医疗·福利系统的构建与相关设施的有效经营。以日本为首,从经营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东亚医疗与养老的可持续性方案。本翻译报告通过分析原文,将专业术语和长句分为经济、医疗、护理3类。文中专业词汇表述严谨、准确,需要准确充分的把握原文信息,避免漏译、错译。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中文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例如直译、变译、加注解释法等。此外,由于中日语言上的差异,且日语文章的逻辑性与汉语不同,因此翻译时语言的逻辑转换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文的逻辑性如果直接套用在译文上,原文的本意可能会有所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翻译时需要通过逻辑补充、逻辑转换、逻辑重构等翻译方法来保障译文的逻辑性。此外,该文本由不同作者共同编着而成,所以各章节之间的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所以本翻译报告在保证译文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尽力还原作者的语境语气及写作风格?只有把握医疗、养老类书籍的文体特征,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其语言结构特色,并做到有的放矢,翻译出更为地道、专业的译文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参考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文本中所出现的专有名词、复杂长句等翻译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原文要遵守“信”,对译文要保证“达”,对译文表达要追求“雅”。原文主要是以医疗为研究目的的着作,在本次翻译中对“信、达、雅”的理解为:“信”是对原文的理解;“达”是译文与原文的契合度;“雅”是译文表述的可接受度。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时,针对专业词汇采用了直译、变译及加注解释的翻译方法;针对文本翻译采用了逻辑增补、逻辑转换与逻辑重组的翻译策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保证行文流畅,处理好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文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进而翻译出译文读者所能接受的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笔者所选文本的执笔机关、文本特点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参考的翻译理论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从词语和句子两个方面结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分析,简析医疗经营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第三章: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及感想。随着现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快速发展,为促进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医疗、福利制度相关书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翻译报告的目的是了解东亚各国的医疗及福利制度,分析原文语言的特征和表达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以编写专业且易懂的译文为目标。

汪亚美[3](2020)在《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历史性难题,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我国一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完善与扶贫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减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降至中高速增长阶段,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农村脱贫工作进入到了瓶颈期,特别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其致贫因素复杂、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导致农村扶贫开发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性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紧迫的形势与任务。西部农村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由于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生存和发展。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使贫困人口普遍拥有享受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权利,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能力,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市场经济等各类风险的能力,还可以有效降低贫困地区的脆弱性,抑制返贫现象发生,以达到持续性减贫的目标。本文以西部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与减贫的理论基础上,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作用进行机理分析,通过熵权topsis评价法和变异系数法测度出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得分和均等化程度,摸清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现状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选取2010-2017年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4个领域分析西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从西部整体和分区域两个层面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观察期内,虽然西部农村贫困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基本公共服务较落后的地区。(2)从西部农村整体来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均具有减贫效果,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减贫效果存在差异,基础教育的减贫效果最佳,其次是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3)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果具有区域差异性。在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地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的减贫效果显着,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地区,基础教育的减贫效果较好。(4)西部农村地区的减贫成效还与城镇化水平、财政自给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应有不同侧重。(2)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激励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3)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加快完善多元化的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动态供给”,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决策机制。(5)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建立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动态监测体系,抑制返贫现象的发生。

冯星[4](2020)在《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脱贫任务依然艰巨。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551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还有五百多万贫困人口待解决,但是越到脱贫攻坚关键期减贫难度越大、减贫成本更高。“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坚持我国扶贫大方向的基础上,要更加注意提升贫困人口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注重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自主性脱贫。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会促进贫困的降低,而收入差距扩大则会阻碍贫困减缓。随着经济增长,尽管中国贫困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是居民返贫风险愈加明显。经济增长减贫的边际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收入差距扩大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减缓。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深入探讨如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并构建防返贫的长效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异质性视角,结合中国国情和现行经济状况,采用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微观和宏观数据对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展开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对收入分变迁与贫困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数理分析,揭示引入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合理性;其次基于三维贫困分解方法,采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不同贫困标准下,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对贫困变化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并与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利用计量技术进实证检验三维贫困分解方法及其测度的稳健性;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三维贫困分解框架下经济增长、政府补助以及教育异质性对贫困变化的影响机制。以上研究为中国完成全面脱贫目标,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基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脱贫攻坚背景,本文分层次梳理了收入分布与贫困的经典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居民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的理论观点,即将代表居民异质性的残差效应引入到贫困分解中,构造新的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并从三维贫困分解方法与测度的出发点、数理推导和现实分析及预期展开理论分析,为从实证视角探索中国减贫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验证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本文首先基于反事实思想设计代表收入分布变迁的均值变化、方差变化和残差变化三个动态计量指标,并将其引入到传统的贫困分解框架中,首次从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层面解释贫困。并利用家庭营养与健康(CHNS)微观调查数据对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和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分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引入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在减贫进程中更合理、更全面,更具有现实意义。结果表明收入增长效应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离散效应恶化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异质效应主要降低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说明收入的增长效应已不足以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恶贫效应,而异质效应却能够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恶贫效应,意味着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异质效应在中国减贫进程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验证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本文在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基础上,采用二值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的减贫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具有减贫作用,而离散效应具有恶贫作用,且异质效应的减贫作用和离散效应的恶贫作用几乎对等,说明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能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降低贫困,且异质效应能够弥补离散效应带来的恶贫作用,实证结果与上文中的贫困分解结果具有一致性性,进一步验证了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接着从三维贫困分解的增长效应入手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确实对中国贫困减缓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明显高于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其中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最差。同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除此之外,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金融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贫困,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间接降低贫困;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也随之扩大,因此在经济增长减贫进程中,收入差距扩大必然会阻碍贫困的减缓;与此同时,受教育水平等异质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作用,意味着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等异质性因素促进经济增长能够间接缓解贫困问题。同时从三维贫困分解的离散效应入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标准对城乡居民贫困减缓存在明显的门限特征,即中国城乡政府补助标准对贫困减缓具有显着的非线性效应,表明我国政府补助福利政策对贫困居民脱贫的影响已不再具备整体性特征,仅当政府补助达到一定标准时,政府补助福利政策才能促进贫困居民减贫,即着过高的政府补助标准会产生福利依赖性,使得脱贫效果不显着,甚至增加居民返贫风险;而过低的政府补助标准导致政府补助政策无效,居民脱贫效果不显着。除此之外,城乡居民低保补助减贫效果最佳,工伤人员抚恤金减贫效应最差。因此,我国应在加强低保政策建设,改善其它各项政府补助模式的同时调控城乡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补助政策体系。最后在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基础上,从异质效应入手实证分析教育异质性在中国减贫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对贫困减缓均存在显着影响。在区域层面上,省份间地区收入不平等的恶贫效应存在上升趋势,收入差距扩大严重阻碍我国居民的减贫进程,城镇化则降低了我国居民贫困,消费率的变化虽然恶化了我国贫困,但是恶化趋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在区域层面减贫政策上,我国应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在个体层面上,年龄对贫困的影响逐渐不显着,家庭人口数的减贫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促使我国居民贫困大幅度降低,说明在个体层面上,我国应重视教育减贫,在提高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体的教育补贴,提高中国居民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自主性减贫路径。除此之外,教育的减贫效应受区域变量影响明显,在不同区域教育减贫作用存在显着差异。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减贫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和教育体制完善程度差异导致东部地区教育减贫趋势平稳,中部地区教育减贫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和教育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减贫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由此,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的理论观点,在原有的贫困分解框架中引入异质性因素,形成由收入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维度构成的新的贫困分解框架,从不同层次检验了收入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联机制,并将其归结为三维贫困分解增长效应的经济增长减贫机制、离散效应的政府补助减贫机制以及异质效应的教育异质性减贫机制。就现实意义而言,在特殊国情背景下,本文利用前沿技术方法逐步实证检验了收入分布变迁对贫困减缓的一系列作用效果,充分考虑到了收入从不同路径对脱贫攻坚阶段中国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对中国贫困减缓的现实问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最后,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特点的需要,合理地运用促进收入水平提高、缩小收入差距和提高居民个体素质等政策之间的灵活搭配,在脱贫攻坚阶段进一步降低中国贫困,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闫鸿鹂[6](201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拉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贫效果凸显,成为实现减贫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在减贫方面可以发挥交叉协同作用,我国对此研究不够深入,尚未给予高度重视,下一步制定相关外贸、外资和城镇发展相关政策过程中需要对此予以着重考虑。因此,研究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各自的减贫作用,并发挥二者在减贫方面的交互协同作用,建构以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引领的“双轮驱动”减贫战略,对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分别对减贫的作用及效果已有较多研究,但由于统计口径、计量方法的差异,关于城镇化和对外开放的减贫作用没有统一的结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开放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减贫的关系、对外开放与减贫的关系方面,很少将三个因素纳入到统一框架下综合分析。因此,本文主要探析的是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协同作用对减贫的影响,通过经济增长途径、财政支出途径、劳动力市场途径和产业结构调整途径,研究了对外开放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影响机制,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运用109个国家27年的世界国别数据,以及27个省18年的国内地区数据等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了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对减贫的促进作用,以及二者在减贫方面的协同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合理发展城镇化、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以及注重对外开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等建议,期待在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协同作用下实现较好的减贫效果。本文共分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了论文研究意义,并简明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从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对外开放对城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找出规律性研究结论,并进行客观的评析。第三章是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减贫影响的理论基础。主要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城镇化作用机制理论、贫困和减贫理论、对外开放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第四章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影响机理。本章主要从经济增长途径、财政支出途径、劳动力市场途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探究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影响减贫的作用机理。第五章是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减贫影响的理论模型。本章在梳理Panudulkitti(2008)关于封闭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的拓展,分别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交叉协同模型。第六章是我国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现状。本章分析了我国对外开放、贫困和城镇化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对外开放、城镇化与贫困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东、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率和贫困程度有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分析为研究如何发挥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协同作用减贫提供现实基础。第七章是基于跨国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实证分析。利用世界上109个国家(地区)1990-2016年的数据来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复合关系,进而找到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之间关系的国际经验证据。第八章是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实证分析。利用国内27个省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复合关系,进而找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关系的国内经验证据。第九章是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国际实践与经验。本章分别从世界各区域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两个维度对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相关经验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并选取了欧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按减贫效果分类,分析其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总结国际上城镇化减贫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基础。第十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总结前文的实证分析结论,并结合城镇化减贫的理论模型和影响机理,同时借鉴国外城镇化减贫的成功经验,提出发挥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协同作用促进减贫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适度的城镇化有利于减贫。贫困发生率与城镇化率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没有达到最优城镇化水平时,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城市和农村贫困。城镇化率高过一定水平,反而会导致贫困发生率的上升。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发展规模和推进速度要有不同,不能一味地强调扩大城镇规模,在重视城镇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源的承受能力。第二,国际经验表明对外开放有利于减贫,我国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出口、进口、FDI本身都对减贫有正面促进作用。以我国省际数据为样本的部分实证分析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但对外开放对减贫的影响效果不是十分稳定,有些个别的指标甚至出现相反的影响方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继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的重要性。第三,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对减贫有协同作用。理论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都表明,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在促进收入提高方面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具有良好对外开放基础的地区,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在促进收入提高方面的协同作用,促进外资外贸与城镇的实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下一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视角创新。已有成果要么单独考察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要么单独研究对外开放的减贫效应,本文将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纳入到同一框架,系统研究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减贫的影响。第二,内容创新。本文摆脱了已有的单就某种因素对减贫进行研究的片面性,所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从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多个方面系统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机理及对策。第三,方法创新。本文以系统建模、计量分析、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如何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系统模型,力争使政策设计目标与实际效力间的偏差最小化。

汪江萍[7](2019)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民生不断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还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处在贫困状态,亟待扶贫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因此减贫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我国的减贫事业仍面临着挑战。尽管总体上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1.7%,但依然还有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没有摆脱绝对贫困,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问题依然突出,这是接下来减贫的重点对象。在政府的减贫工作中,财政一直都是优化资源配置并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中,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最为紧密,一直为“三农”问题提供及其重要的资金保障,对农村贫困的减少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因此,本文以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贫困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即政府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文献中仍然存在着可以继续探讨和改善的地方,因此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个创新点;再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减贫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介绍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的相关概念问题,还分析了财政支农的减贫的几个作用机制,即经济增长、非农就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再分配,其中重点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和现实角度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经济增长减贫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描述了我国财政支农和减贫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长期以来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及结构的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对我国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总体情况以及贫困分布的分析,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农村贫困现状,从而对研究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这些基础之上,最后利用我国2010-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还考虑了区域异质性问题以及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的作用机制问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减贫的促进作用十分显着,但存在着区域异质性。从全国样本情况来看,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会使农村贫困发生率降低3.84%,财政支农支出增加会使农村贫困发生率降低,从而达到减贫的目的。分区域来看,随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贫困的减少作用越来越大,即减贫效应越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通过两种机制分析方法,结果都证明了经济增长这一作用机制的存在。最后本文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主要考虑更换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指标以及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都证明了本文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针对现阶段我国在减贫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重视财政支农投入的区域异质性、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财政支农支出方面的政策建议。

袁浩博[8](2019)在《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研究的视角,产业融合不仅局限在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而且在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发生,具体讲,产业融合是指相互渗透、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同一产业,最终得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产业融合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本文研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休闲、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和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产业融合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且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重构和升级产业功能,从而发生产业形态的变化。当今,农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产业分立、界限清晰,向各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演进。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三次产业的渗透,极大增进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原有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融合,使之逐渐模糊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并突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融合、互补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诸如供求结构失衡、成本攀升、库存高企、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难题的破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这既体现了产业内部发展逻辑,又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一产基础强化、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功能健全等方面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践农村三次产业多种融合模式是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与咨询专家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摸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借鉴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融合程度及影响效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并力求为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包含六个章节及结论。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行为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本论文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本章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必要性,指出当前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测定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第五章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对农业竞争力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论。这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提出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得出全文研究结论。第一,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融合阶段。通过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测定得知,尽管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强化,但目前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属低水平的融合。究其原因,主要受产业融合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农村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可从多个维度推进形成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及一体化农村产业体系。从横向看,产业融合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尤其是深度利用二三产业资源和在市场中的重新定位,使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新的农业形态在产业融合的模式下呈现;从纵向看,农村三次产业的纵向融合发展,即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产前和产后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第三,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理念,由以往的三次产业分立发展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树立融合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态势,产业之间可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及交叉重组,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跨界融合。努力探索“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全链协作、共担风险、运营持久”的互利共赢关系。第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尤其是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必须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农业服务业。第五,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产业融合主体。财政涉农资金要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第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反映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两种状态和发展趋势。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产业分工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反映了由于技术进步、业务渗透、价值链整合,使分立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协作、协调的趋势和状态。由于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所以产业融合又可以认为是产业分工新的起点。作为交叉互动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共同推进着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傅籍锋[9](2019)在《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地推广,不仅可以实现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与区域扶贫开发,取得良好的石漠化治理效果,同时还可以优化我国粮油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为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以发展特色木本食用油料产业治理石漠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的内容主要从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以及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油脂提取工艺等三方面展开。本研究旨在为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建设为主线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助力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双脱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情况,认为要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资源和丰富的油料资源优势,把握住国家政策条件和油料市场提供的机遇,依托石漠化山区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推进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等四个方面的产业发展对策。(2)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对石漠化治理中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选择,通过建立以不同强度石漠化治理为基础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可产业化开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最后得出在轻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香榧(Torreya grandis)、核桃(Luglans regia)、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油茶(Moringa oleifera)、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而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树种有盐肤木(Rhus chinensis)、花椒、香榧、三叶木通和核桃等五种木本食用油料树种。(3)采用溶剂法提取盐肤木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盐肤木果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原料过40目筛,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5℃,液料比为30:1(mL/g),在此条件下盐肤木果出油率为8.336%。盐肤木果油共有11中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高达72.54%,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占87.14%。(4)采用溶剂法提取青刺尖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青刺尖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青刺尖果粉过100目筛,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45℃,液料比为30:1,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青刺尖果出油率为42.13%。青刺尖果油的折光指数为1.4716、相对密度为0.9314、碘值为50.23 g/100g、皂化值160.96 mgKOH/g、酸价为0.38 mgKOH/g、过氧化值为2.71 mmol/kg。青刺尖果共有11脂肪酸,主要以油酸39.91%和亚油酸37.41%为主,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9%。(5)采用水剂法提取八月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到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八月瓜籽粉末过40目筛,以自然纯水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5:1,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1.2 h的条件下,八月瓜籽油的提取率可达68.85%。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八月瓜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3070.9346,折光指数为1.46241.4628,碘值为71.2274.34 g/100g,皂化值为196.35212.87 mgKOH/g,酸价为1.338.83 mgKOH/g,过氧化值为4.256.39 mmol/kg。八月瓜籽油共有9种脂肪酸,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油酸42.743.19%、亚油酸29.2829.46%和棕榈酸23.1223.3%、总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2.8-73.07%。

池永宽[10](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二、贫困测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贫困测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教育扶贫
        2.1.3 深度贫困地区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能力贫困理论
        2.2.2 贫困代际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3.4.1 研究思路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思路
        4.2.2 研究方法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4.3 实证分析过程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思路
        6.1.2 研究方法
        6.1.3 指标选取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7.3 信效度检验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优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2)《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訳任务の绍介
    1.1 原书の绍介
    1.2 原书の特徴
    1.3 厳复の翻訳理论
第二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2.1 语汇の翻訳
        2.1.1 医疗?福祉専门用语
        2.1.2 组织名称
        2.1.3 その他の语汇
    2.2 文の翻訳
        2.2.1 论理补完
        2.2.2 论理変换
        2.2.3 论理再构成
第三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3.1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3.2 翻訳についての心得
参考文献
付録Ⅰ:原文
付録Ⅱ:訳文
谢辞

(3)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2.2 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平理论
        2.2.3 效率理论
    2.3 减贫的相关理论
        2.3.1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2.3.2 人口素质贫困论
        2.3.3 反贫困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作用机理分析
        3.1.1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
        3.1.2 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3.1.3 增强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3.1.4 降低了贫困地区的脆弱性
    3.2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作用机理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4.1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4.1.1 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发生率高
        4.1.2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1.3 西部农村恩格尔系数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大于全国
    4.2 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4.2.1 指标构建与评价方法
        4.2.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分析
        4.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说明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2 实证分析
        5.2.1 整体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5.2.2 分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课题情况

(4)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评述及研究进展
        1.2.2 收入分布文献评述及研究进展
        1.2.3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减贫文献评述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1.4.1 主要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贫困理论梳理与预期
    2.1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贫困理论回顾
        2.1.1 收入增长减贫:发展经济学贫困理论
        2.1.2 收入分配减贫:福利经济学贫困理论
        2.1.3 异质性减贫: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2.2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理论预期
        2.2.1 理论预期的出发点
        2.2.2 理论预期的数理推导
        2.2.3 理论预期的进一步阐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与测度
    3.1 贫困指数的选取及分解
        3.1.1 贫困指数的选取
        3.1.2 贫困指数的分解
    3.2 贫困指数分解方法的构建
        3.2.1 传统的完全分解型贫困指数分解方法
        3.2.2 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
    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3.3.1 数据来源
        3.3.2 贫困标准的选取与测算
        3.3.3 中国居民贫困现状统计性描述
    3.4 两种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对比分析
        3.4.1 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3.4.2 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3.4.3 两种贫困分解方法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贫困分解指标及其测度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4.1 收入分布变迁的拟合
        4.1.1 收入分布拟合的非参数方法
        4.1.2 收入分布拟合的结果与分析
    4.2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的稳健性检验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增长效应:经济增长的减贫机制
    5.1 增长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的减贫机理分析
        5.1.1 经济增长与减贫的关系梳理
        5.1.2 经济增长的减贫机理分析
    5.2 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统计性描述
        5.2.1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选取
        5.2.2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5.3 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3.1 系统GMM估计原理及模型构建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离散效应:政府补助的减贫机制
    6.1 离散效应视角下收入分配的减贫机制分析
        6.1.1 收入分配与政府补助关系分析
        6.1.2 收入分配的减贫机理分析
    6.2 离散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的统计性分析
    6.3 离散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减贫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数据指标及回归方程设定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异质效应:教育异质性的减贫机制
    7.1 异质效应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机理分析
        7.1.1 教育异质性与贫困的关系分析
        7.1.2 教育异质性对贫困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教育异质性与贫困统计性分析
        7.2.1 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分析
        7.2.2 受教育程度与贫困变化趋势
        7.2.3 受教育程度对贫困的影响分析
    7.3 异质效应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机制实证分析
        7.3.1 多层次Logistic模型的构建
        7.3.2 异质性减贫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7.3.3 区域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基本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减贫的相关研究
        2.1.1 减贫的内涵
        2.1.2 减贫效果评价
        2.1.3 减贫政策
    2.2 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研究
        2.2.1 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与减贫
        2.2.2 城镇化进程中的收入变化与减贫
        2.2.3 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与减贫
        2.2.4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减贫
        2.2.5 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与减贫
        2.2.6 特殊地区的城镇化与减贫
        2.2.7 城镇化对减贫的负面影响
    2.3 对外开放对城镇化影响研究
        2.3.1 对外贸易对城镇化影响研究
        2.3.2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化影响研究
    2.4 对外开放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研究
        2.4.1 对外贸易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研究
        2.4.2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减贫影响的理论基础
    3.1 贫困含义的演进
        3.1.1 绝对贫困理论
        3.1.2 相对贫困理论
        3.1.3 贫困概念的外延
    3.2 贫困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3.2.1 贫困发生率
        3.2.2 恩格尔系数法
        3.2.3 标准预算法
        3.2.4 马丁法
        3.2.5 贫困深度和强度
        3.2.6 人类发展指数
        3.2.7 本文选用的贫困测定方法
    3.3 减贫理论
        3.3.1 宏观经济角度
        3.3.2 生产要素角度
        3.3.3 人口经济学角度
    3.4 城镇化相关理论
        3.4.1 境外相关理论
        3.4.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
    3.5 对外开放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
        3.5.1 内生增长理论
        3.5.2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3.5.3 贫困化增长理论
    3.6 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
        3.6.1 促进资本形成的城镇化减贫理论
        3.6.2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减贫理论
    3.7 上述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4 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影响机理
    4.1 经济增长途径
        4.1.1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4.1.2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4.1.3 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
    4.2 财政支出途径
        4.2.1 对外开放与财政支出
        4.2.2 城镇化与财政支出
        4.2.3 财政支出与减贫
    4.3 劳动力市场途径
        4.3.1 对外开放与城镇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协同作用
        4.3.2 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
    4.4 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4.4.1 对外开放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作用
        4.4.2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
5 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理论模型
    5.1 开放经济下城镇化减贫理论模型的系统架构
        5.1.1 城镇化对生产者的影响
        5.1.2 城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5.1.3 城镇化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
        5.1.4 对外开放与城镇化在减贫方面的交互作用
    5.2 封闭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的基础模型
        5.2.1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5.2.2 城镇化对贫困变化的影响
    5.3 对外贸易、城镇化与减贫的模型构建
        5.3.1 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
        5.3.2 对外贸易对减贫的影响
    5.4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的模型构建
        5.4.1 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
        5.4.2 利用外资对减贫的影响
    5.5 主要结论
6 我国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现状
    6.1 对外开放现状
        6.1.1 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
        6.1.2 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6.1.3 利用外资的发展情况
    6.2 城镇化现状
        6.2.1 城镇化发展进程
        6.2.2 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6.3 贫困的现状
        6.3.1 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
        6.3.2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6.3.3 贫困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6.3.4 减贫财政支出情况
        6.3.5 贫困地区减贫情况
7 基于跨国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实证分析
    7.1 基本模型设定
        7.1.1 基准模型
        7.1.2 动态模型
    7.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2.1 被解释变量
        7.2.2 解释变量
    7.3 模型回归结果
        7.3.1 对外贸易、城镇化与减贫的回归结果
        7.3.2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的回归结果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动态面板回归
        7.3.5 考虑收入异质性的回归结果
    7.4 本章主要结论
8 基于国内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实证分析
    8.1 基本模型设定
        8.1.1 基准模型
        8.1.2 动态模型
    8.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8.2.1 被解释变量
        8.2.2 解释变量
        8.2.3 描述性统计
    8.3 基于收入水平的模型回归结果
        8.3.1 出口、城镇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结果
        8.3.2 进口、城镇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结果
        8.3.3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结果
        8.3.4 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模型回归结果
        8.3.5 本节小结
    8.4 基于城镇贫困差距的模型回归结果
        8.4.1 出口、城镇化与城镇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8.4.2 进口、城镇化与城镇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8.4.3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城镇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8.4.4 本节小结
    8.5 基于农村贫困差距的模型回归结果
        8.5.1 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8.5.2 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农村减贫交互作用回归结果
        8.5.3 本节小结
    8.6 动态面板回归
        8.6.1 出口、城镇化对低保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8.6.2 进口、城镇化对低保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8.6.3 利用外资、城镇化对低保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8.6.4 本节小结
    8.7 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回归结果
        8.7.1 各区域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8.7.2 不同区域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农村减贫交互作用回归结果
        8.7.3 本节小结
    8.8 本章主要结论
9 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国际实践与经验
    9.1 国际实践比较
        9.1.1 减贫实践的国际比较
        9.1.2 城镇化实践的国际比较
        9.1.3 对外开放实践的国际比较
        9.1.4 其他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
    9.2 国际经验分析
        9.2.1 美国的实践经验
        9.2.2 韩国的实践经验
        9.2.3 墨西哥城实践经验教训
    9.3 经验总结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对策建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减贫机理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减贫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农支出现状分析
    第二节 农村减贫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变量说明及统计特征
    第三节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1.2.2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2.3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
        1.2.4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式
        2.1.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2.2 农业发展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主要农业发展理论
        2.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3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3.1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2.3.2 创新驱动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2.3.3 政府放松管制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2.3.4 消费结构变化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与进展
    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3.2.1 产业融合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2.2 产业融合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2.3 产业融合有利于乡村振兴
        3.2.4 产业融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展
        3.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测度分析
    4.1 已有研究方法分析
        4.1.1 相关系数分析法
        4.1.2 赫芬达尔指数法
        4.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4.1.4 熵指数
        4.1.5 产业贡献度法
    4.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
        4.2.1 构建模型遵循的原则
        4.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方法
        4.2.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定
        4.2.4 测度结果分析
        4.2.5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总体融合程度测定
        4.2.6 测度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5.1.1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水平
        5.1.2 农业竞争力水平
        5.1.3 农村产业结构
        5.1.4 农民收入水平
        5.1.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5.2 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检验
        5.2.2 协整检验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4 基于B-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农业竞争力方面
        5.3.2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
        5.3.3 农民收入水平方面
        5.3.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能力
        6.1.1 引导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
        6.1.2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服务产业融合主体
        6.1.3 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
    6.2 稳步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
        6.2.1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6.2.2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6.2.3 做大农业服务业
    6.3 建立与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6.3.1 完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6.3.2 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6.3.3 强化链式利益联结
    6.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6.4.1 财税政策
        6.4.2 金融政策
        6.4.3 产业政策
        6.4.4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
        1.1.2 我国食用油料安全的国内外形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动态发展
        1.3.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
        1.3.2 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与衍生生态产业
        1.3.3 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1.3.3.1 压榨法
        1.3.3.2 溶剂法
        1.3.3.3 水剂法
        1.3.3.4 水酶法
        1.3.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3.3.6 其他辅助方法
        1.3.4 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1.3.4.1 石漠化治理特色资源植物的发掘与利用
        1.3.4.2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生态化建设
        1.3.4.3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产业化开发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1 前言
    2.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生态产业建设意义
        2.2.1 促进石漠化地区的扶贫开发,社会经济显着
        2.2.2 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生态效益显着
        2.2.3 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
        2.2.4 合理开发石漠化山地资源,优化粮油生产布局
    2.3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2.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SWOT分析
        2.4.1 优势分析
        2.4.1.1 土地资源供给优势
        2.4.1.2 可开发木本食用油料资源丰富
        2.4.1.3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4.2 劣势分析
        2.4.2.1 石漠化土地水土条件劣势
        2.4.2.2 贫困问题、资金缺乏
        2.4.3 机会分析
        2.4.3.1 国家政策支持
        2.4.3.2 市场前景广阔
        2.4.3.3 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参与
        2.4.4 威胁分析
        2.4.4.1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2.4.4.2 国外油料市场的冲击
    2.5 石漠化治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
        2.5.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SWOT策略分析
        2.5.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
        2.5.2.1 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
        2.5.2.2 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
        2.5.2.3 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2.4.2.4 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3.1 前言
    3.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
        3.2.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原则
        3.2.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初步选择结果
    3.3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其等级划分
        3.3.1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3.3.2 基于农业工程实施的石漠化强度划分
    3.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3.4.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1.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3.4.1.3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3.4.2.2 各层次指标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3.4.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筛选
        3.4.3.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赋值标准
        3.4.3.2 指标赋值
        3.4.3.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筛选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盐肤木(Rhus chinens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提取工艺流程
        4.3.2 单因素考察
        4.3.3 正交实验设计
        4.3.4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4.3.5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因素考察结果分析
        4.4.1.1 过筛情况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4.4.1.2 提取时间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4.4.1.3 提取温度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4.4.1.4 料液比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4.4.2 盐肤木果油溶剂法提取工艺优化
        4.4.3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流程
        5.3.2 单因素考察
        5.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5.3.4 青刺尖果油理化特性分析
        5.3.5 青刺尖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5.3.6 数据分析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5.4.1.1 提取溶剂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5.4.1.2 过筛情况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5.4.1.3 回流次数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5.4.1.4 提取温度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5.4.1.5 液料比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5.4.1.6 提取时间对青刺尖出油率的影响
        5.4.2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
        5.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5.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5.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5.4.3 青刺尖果油的理化性质
        5.4.4 青刺尖果油的脂肪酸组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八月瓜(Akebia trifoliate)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试验方法
        6.3.1 八月瓜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6.3.2 单因素考察
        6.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6.3.4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测定
        6.3.5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6.3.6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6.4.1.1 pH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6.4.1.2 液料比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6.4.1.3 提取温度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6.4.1.4 提取时间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6.4.1.5 离心转数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6.4.2 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分析
        6.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6.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6.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6.4.3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分析
        6.4.4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贫困测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D]. 吕玉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研究[D]. 汪亚美.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4]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D]. 冯星. 吉林大学, 2020(08)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研究[D]. 闫鸿鹂.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7]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D]. 汪江萍.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7)
  • [8]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袁浩博. 吉林大学, 2019(02)
  • [9]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D]. 傅籍锋.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标签:;  ;  ;  ;  ;  

贫困计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